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合集下载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游牧民族的介绍 (2)二、游牧民族的起源 (2)三、游牧民族的发展 (3)四、游牧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 (4)五、游牧文化对中华影响 (5)参考文献 (6)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

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

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起源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

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主张游牧与农业分离说。

游牧经济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

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民族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经济类型。

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

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

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

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

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也是从古到今逐渐凝聚成的一个精神大系统。

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大系中,在中华文化琳琅满目的鲜活内容中,少数民族文化所占的比例远远超出他们的人口比例。

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繁荣过程中,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贡献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将汉族文化或外国文化与本族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更富浓厚意蕴的民族文化。

比如藏传佛教的“天圆地方”、“内圆外方”等思想,就是印度、尼泊尔的佛教与藏族的苯教、北方游牧民族的萨满教结合的产物。

从中国西南到东北绵延数千里的藏彝文化长廊也是中外思想文化融合的典型。

再如,“万物有灵”的萨满文化是古往今来北方游牧文化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文化至今仍然完整保存在东北的鄂伦春等民族的文化生活中。

俄罗斯族作为在中国新疆和黑龙江北部定居的少数民族,他们带来了东正教、复活节、圣诞节等西方文化,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体系。

少数民族在思想文化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充实还表现在他们丰富的史诗文化和歌声文化上。

如被搬上银幕成为经典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被称为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的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蒙古族的《蒙古秘史》等等,都在歌颂本民族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的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民族历史经验和思想智慧。

少数民族由于经典文献不多,因而表达人间真情、男女爱情等内容的民歌从古到今比比皆是,如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广西的壮歌、西北各民族的“花儿”等等。

都是这些民族用来结交朋友,交流思想,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形式。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贡献自唐代吸收西域龟兹乐师改造的西凉乐创作出大唐音乐后,汉族的正统音乐才开始补充进鲜活、新颖的民族音乐营养,并使中华民族音乐有了雅俗共赏、汉民结合的持久活力。

中华文化视野下的草原文化

中华文化视野下的草原文化
维普资讯 来自20 0 6年 第 2期
陕西社 会 主义 学院学报
巾华文化顽野下昀草原文化
口钱 灵 犀
“ 草原文化”通常确指 由北亚各民族 ,特别是 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各游牧民族 ,共 同在 自 然生存和 发展境态下创造 、形成的一种文化 。内蒙古地处祖 国北部边疆 , 东西横跨 “ 三北” 西北、 ( 华北 、 东北 ) , 位于中原 、中亚与欧洲的中介地带 ,自古以来 曾经 繁衍生息过东胡 、 匈奴 、 柔然 、 突厥 、 回纥 、 鲜卑 、 契丹 、党项 、女真 、蒙古等二十多个草原民族 ,在 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创造 出了灿烂 、辉煌 、 特 色鲜明的草原文化。这里是草原文化和游牧文明的 世界性发源地和集成地 ,也是 “ 一体多元”中华文 化 组成重要 源 流地之 一 。 中华 文化 的三 大板 块 中 , 在 最具有世界性 品格 的,应该是北方草原民族文化 。 草原 文 化特 征 的探 寻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域 文化的角度讲 ,中华文化大致上是 由三大地域文化 组成的 ,即黄河流域文化 、长江流域文化和草原地 区文化 。草原文化分布在东起大兴安岭 ,西至阿尔 泰山,涵盖整个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区域分 布之广 , 是其它两大地域文化不可比拟的。从文化 类型上讲 ,中华文化 由三大类型文化组成 ,即北部 的游牧文化 t 中部的农耕文化和南部的游耕文化。 草原文化 是 中华文化发 展的一个重要 动力源 泉。草原文化以其游牧 民族特有 的豪迈刚健的气质 和品格 ,作用于稳健儒雅的中原文化 ,使中华文化 不断获得生机与活力。一部中华文化发展史 ,实质 上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 明与 中原农耕文 明交互作 用、融会贯通 、共同繁荣的历史。 有的学者提出 ,从特点上看 ,草原文化的基本 特质可以概括为:—是 崇尚 自然 ;草原文化是以游 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 ,而游牧生产是迄今 为止唯一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生产方式。而将 自 然当作敬奉的对象 ,“ 以敬 畏和爱慕的心情崇 尚自 然” ,将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当作行 为准则和价值尺

鲜卑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鲜卑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鲜卑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管芙蓉(大同市区域文化学会,山西大同037003)摘要:鲜卑民族是影响中华文明进程最为持久的游牧民族,主要活跃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政治舞台,是铸造中华文明的主体民族之一。

鲜卑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极为深远。

关键词:鲜卑民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主源文化中图分类号:K239.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1-10-08基金项目:山西省社科联“十一五”重点课题(晋社联字2006-33)作者简介:管芙蓉(1964-),女,山西临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北朝历史文化。

第25卷第6期2011年12月Vol.25NO.6Dec 2011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一、鲜卑民族:影响中华文明进程最为持久的游牧民族“鲜卑”作为民族族称,最早见于西晋陈寿《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两书皆据西晋王沈《魏书》记述了西汉至曹魏年间鲜卑族的活动,皆称鲜卑为“东胡之余”或“东胡之支”,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破灭后,其余部“别保鲜卑山”或“别依鲜卑山”,遂以“鲜卑”为其族号,由此称作鲜卑族。

东汉和帝年间,北匈奴被击败西迁后,鲜卑“尽据匈奴故地”,组成了以檀石槐为首领的军事联盟,王庭即建在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北300余里的河北省尚义县东洋河上,并“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各部设“大人”。

其中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为东部,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上谷以西至敦煌为西部。

其势力范围“南抄汉边,北拒丁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东西万二千(或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

当时的鲜卑,“称兵十万”,“兵马甚盛”,“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是继匈奴之后崛起的最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

檀石槐联盟在鲜卑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考证,鲜卑三大主要部族慕容氏、宇文氏和拓跋氏即形成于联盟时期。

辽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交流

辽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交流

辽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交流辽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进行了频繁的交流。

这些交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往,更是文化的交融。

在这个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并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原文化也通过这些交流,充实了自身,并在北方地区留下了深刻烙印。

一、辽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交流的背景在辽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力量不断扩张,影响力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政权也在不断更迭。

两者之间的交流成为必然的结果。

此外,中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了众多北方游牧民族的青睐,使得双方交流更加频繁。

二、物质交流的重要性物质交流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基础。

这些交流涉及到了农产品、手工艺品、动植物等诸多方面。

北方游牧民族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而中原地区则以农耕为主,因此物质交流可以满足双方的经济需求。

北方游牧民族可以通过物质交流获得中原地区的粮食和手工艺品,而中原地区则可以从北方获得草原上的畜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三、语言交流的意义除了物质交流,语言交流也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语言是交流和沟通的媒介,两者之间的语言交流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北方游牧民族主要使用突厥语系的语言,而中原地区以中原官话为主流语言。

通过语言交流,双方的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推动了文化的交融。

四、文化交流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在辽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接触到中原文化,并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者开始采用中原文化中的礼制、法律制度等,以加强自身的统治力量。

此外,北方游牧民族还吸收了中原文化的艺术、建筑、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使得自身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五、文化交流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原文化也通过北方游牧民族的接触和交流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北方游牧民族带来了战争技术、骑术、激烈的民族风格等,这些元素为中原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暨南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学院学系:文学院历史系专业:历史学(内招)课程名称:中国考古通论学生姓名:谷鹏龙学号: 2021051164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摘要】:回眸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 博大的中华文化犹如浩淼的海洋, 是汇集万泉、海纳百川而形成的。

她既蕴含了勤劳质朴的黄河文化, 也包含着机敏睿智的长江文化, 还容纳了豪放坦荡的北方草原文化,这些文化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其个性特征, 它们始终是在碰撞、融合再碰撞再融合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

每一种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丰富、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草原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就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展开论述。

【关键词】:草原,文明,文化,贡献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诸民族创造的古老的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整合形态,是以中国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生存机理的文化模式,草原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我国的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作为两类典型的不同文化类型之互动,是中国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和充满生机的动力和源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互相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永久不衰的文明凝聚力。

草原文化以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刚劲气质和精神风貌,与中原稳健儒雅的文化精神相融汇,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变革和更新,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中国,草原文化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和整合中,愈加突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趋向,展示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一,草原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政治更新中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奴隶制王朝还是封建制王朝,都必然经历草创———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旧的王朝盛极而衰,又无力扭转乾坤、重振朝纲,就只有靠新的力量实现王朝的新陈代谢。

5000年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5000年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5000年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又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据史书记载,中华文明起源于约5000年前,最早的文明中心位于黄河流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逐渐向四周扩散,涵盖了黄河、长江、辽河流域等地区。

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上述地区,并逐渐向其他地区传播。

.中华文明的信仰与神话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信仰和神话传说。

古代中国人信仰天帝、祖先、鬼神等,这些信仰在中国的宗教、艺术、文学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神话传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这些神话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反映了他们对世界和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经历了从封建制到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在封建制下,诸侯国分裂割据,各自为政;在中央集权制下,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通过官僚制度管理国家。

这种政治体系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发展趋势。

.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仁爱”、“礼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法家思想主张“法治”、“功利”,强调社会秩序和法律的重要性。

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文学艺术中华文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如《诗经》、《楚辞》、《论语》等经典文学作品,以及戏曲、舞蹈等艺术形式,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文学艺术传统和独特性。

同时,中国的书法、绘画、陶瓷等艺术形式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中华文明的科学技术中华文明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古代中国的天文、数学、医学等学科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如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对星象的观测和解释、数学家的算术和代数、医学家的中药学和针灸学等,都为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夏民族中的异族文化影响

华夏民族中的异族文化影响

华夏民族中的异族文化影响华夏民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群体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悠久的文明传统。

然而,华夏民族并不是纯粹的文化,而是由多个民族和文化组成的复合民族。

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华夏民族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异族文化,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特点的文化体系。

在华夏民族历史上,进入中国的外族文化影响主要有三个时期:古代的大型人口移动时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往时期以及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时期。

这些时期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古代的大型人口移动时期给华夏民族带来了大量的异族文化影响。

在该时期内,华夏民族遭遇了大规模的北方游牧民族南徙,而这些游牧民族大多数都是从西北或西南地区来的族群,他们携带着各种各样的异族文化,如匈奴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等等。

在这个时期内,强大的异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相互交融,然后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专 By 有的文化,这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中华文化。

例如,汉字的形成,就是从汉字成千上万的符号中,选择了一部分与汉文化相协调的符号,在汉字书写中得以沿用。

而且,针对不同的民族,汉字还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比如藏语和新疆的维吾尔语等。

其次,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往时期,是华夏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国,不仅将自己的文化介绍给汉族人民,同样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特点的影响。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族服装和建筑的影响。

北方游牧民族喜欢彩色的服装和柔软的材料,这与实用性和舒适性不符。

在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中,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改变了这种习惯,汉族服装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所借鉴的样式。

同时,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居住在帐篷中,汉族文化对帐篷的修建方式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时期,也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清朝时期,穆罕默德与中国进行了密切的文化交流,吸收到了大量外来文化。

在传统上,穆斯林文化的形成主要是与波斯文化和非洲文化相结合的。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及其特点中国古代是一个多民族汇聚的国度,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在中国的历史遗存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全球历史文化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游牧民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文化传承也非常丰富。

游牧民族的文化深深刻印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文学、书法、音乐等等。

下面我将简要谈一下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及其特点。

首先,游牧民族的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为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中华文化的生活方式相差很大,所以他们的文化也跟随着生活方式的差异而呈现出很明显的不同。

游牧民族崇尚勇气、野性和和平,尊重自然和生命,这些也反映在他们的文化中。

游牧民族的诗歌、乐曲、戏剧、绘画等表现形式与中华传统文化不尽相同,但其中有很多又是共通的,反映出中华文化和游牧文化在逐渐融合。

游牧民族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注重自由和个性。

在游牧民族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行动,不存在权贵阶层和等级制度。

他们也非常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

他们用自己的歌曲、乐曲、诗歌、绘画等方式表达出对自由与独立意识的强烈渴望,这也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特征。

游牧民族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崇尚和平。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加自由和宽容。

他们的文化中强调和平、和谐、互助、合作等多个方面。

从他们所留下的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和平的理念激励着他们的文化创作。

游牧民族崇尚自由社会的和谐建设,这让他们的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气息,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股清流和活力。

最后,游牧民族文化对于世界历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古代的游牧民族迁徙波澜壮阔、革故鼎新,贡献出了许多瑰丽的文学作品,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产。

他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其他文化,成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游牧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总结游牧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时,注重自由和个性、礼仪文化丰富、崇尚和平等特点是无可置疑的。

中国古代历史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关系

中国古代历史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关系

中国古代历史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关系中国古代历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时期,其中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国的历史上,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文明的交流与冲突不断,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关系。

首先,草原游牧民族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不可忽视。

草原游牧民族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匈奴、鲜卑、突厥等草原游牧民族的崛起和活动,不仅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政治格局,还对中原文明的农耕经济、军事战略和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文明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简单的冲突与征服,更多的是交流与融合。

草原游牧民族在与中原文明接触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原文明的农耕经济、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成果,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传统带入中原地区。

这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促进了中原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内涵。

另外,草原游牧民族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草原游牧民族经常以游牧的方式活动,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他们的崛起和扩张,往往导致中原地区的政治动荡和战乱。

例如,在北魏时期,鲜卑族的崛起导致了北方政权的建立,进一步影响了中原地区的政治格局。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历史时期也有所出现。

草原游牧民族的活动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原地区的政治统一提供了威胁与挑战。

最后,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也促进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草原游牧民族的崛起和活动,迫使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应对外来威胁。

这种外部压力和竞争,推动了中原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迫使南方的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推动了军事技术和战略的发展。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历史时期也有所出现。

五胡乱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胡乱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胡乱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发生在晋朝末年至南北朝时期,时间跨度较大,中间经历了几次政权更迭和民族迁徙。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游牧民族,乱华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内乱。

下面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等方面来探讨五胡乱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首先,五胡乱华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胡迁徙导致了中国南北政权的更迭和边疆的频繁动荡。

这期间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多个政权,形成了南朝和北朝的局面。

而且,五胡民族首领成功入主中原后,他们往往以汉制为依据,逐渐融入中华文化。

同时,五胡的游牧民族文化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五胡乱华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冲击。

五胡民族的入侵破坏了许多农田和城市,使中原地区的经济受到极大损失。

同时,五胡沿边疆带来了新的农耕技术、手工业技术和商业经验,推动了中国境内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和手工业,商业也逐渐恢复和发展。

五胡乱华时期,大量人口的迁徙也导致了城市的兴衰。

一些与五胡民族关系密切的城市成为了商业和文化中心,如长安、洛阳等。

此外,五胡乱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胡民族入侵后,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信仰,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

例如,柔然的骑射文化、鲜卑的山川图案和匈奴的游牧文化等都对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胡乱华时期,佛教进入中国并取得了广泛的传播,对中国的宗教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五胡乱华时期也是文人墨客活跃的时期,他们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五胡民族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形成了中原民族的多元化。

此外,五胡民族的入侵也加速了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融合。

南北朝时期,南方少数民族诸如蛮、越等也逐渐融入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五胡乱华时期,多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中国的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

现代化游牧民族的文化继承与发展

现代化游牧民族的文化继承与发展

现代化游牧民族的文化继承与发展一、背景介绍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生的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东北、内蒙古、中亚和蒙古等地区。

现代化游牧民族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现代化文化,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文化继承1.语言文化游牧民族的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包括蒙古语、藏语、哈萨克语等多种语言。

现代化游牧民族在继承传统语言文化的同时,不断积极借鉴现代化语言文化,特别是汉语的影响,促进了游牧民族语言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2.民俗文化游牧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包括马术、歌舞、口头文学等。

现代化游牧民族在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将传统的牧民民俗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了文化的价值化。

3.宗教文化游牧民族有着多种宗教信仰,主要包括蒙古族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等。

现代化游牧民族在继承传统宗教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弘扬推广宗教文化的正能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文化发展1.艺术文化现代化游牧民族的艺术文化发展如火如荼,包括绘画、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

在继承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现代化游牧民族通过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创新出了许多具有现代特色的作品,展现了游牧民族的文化风韵。

2.教育文化现代化游牧民族的教育文化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为游牧民族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现代化游牧民族还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推广,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科技文化现代化游牧民族的科技文化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游牧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新型农牧业的发展中,现代化科技文化也给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四、文化保护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游牧民族的文化,现代化游牧民族也积极开展文化保护的工作,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编目、保护、弘扬与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最新)浅谈农耕文明和游牧精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最新)浅谈农耕文明和游牧精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浅谈农耕文明和游牧精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证明,历史绝对不是“一堆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其内在的客观发展规律的。

中国人要想掌握中国特殊的文明兴衰发展规律和中国的命运,则必须从“民族存在和民族性格”的研究角度及其方法来研究分析这些“偶然事件的堆积”。

性格对于个人来说,是其能否成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民族来说,民族性格则更是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国家大事。

从世界各民族兴亡盛衰的历史看,民族性格属于民族脊梁问题。

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强悍进取,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机会就大就多;而一个民族的性格软弱,这个民族被淘汰的可能性就增大。

从世界上实际存在的民族价值标准看,民族性格软弱是一个民族致命的缺陷。

因为,软弱的民族性格是万恶之源,它将导致一系列最可耻、最不可饶恕的罪恶:不思进取、坐井观天、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叛卖投降、俯首称臣;人民被杀戮、被贩卖、被奴役、被歧视;民族被改种、改文、改姓、改身份等等。

世界上无数古老农耕民族就因其性格软弱,而被残酷的世界无情淘汰。

世界发展到现在,人口激增,生存空间和资源日益短缺,民族性格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必须更加充分重视民族性格问题。

为此,就必须从民族性格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演变发展史。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勤劳主要来自于中华农耕民族的性格贡献,而勇敢则主要来自于中华游牧民族的性格贡献,二者缺一不可。

可以说,华夏农耕民族是创造古代中华文明的脑与手,但农耕必定会软化民族性格,而游牧民族所贡献出的勇敢精神和刚强进取的民族性格则是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脊梁,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续必须依靠游牧民族定期或不定期的不断输血。

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一直遵循着这样一个盛衰定律:一旦华夏民族性格中的“羊性”太强于“狼性”,华夏就被异族入侵,山河破碎,任人宰割;一旦“狼性”太强于“羊性”,华夏中国就专制暴政,或军阀混战,民变烽起,战乱不休。

只有华夏民族在性格上的狼性与羊性大致平衡,或狼性略大于羊性时,华夏中国才会疆域扩大,国富民强,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匈奴对中国的影响

匈奴对中国的影响

匈奴对中国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匈奴曾经是一个十分强大的游牧民族。

他们活跃的时间跨越了东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多个朝代,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匈奴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匈奴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匈奴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们善于骑马、射箭、驯养野马、制作皮革等。

同时,匈奴人也继承了古代蒙古和其他游牧民族的文化,如蒙古包、歌舞、祭祀、游戏等。

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匈奴人也带来了这些文化元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匈奴人与中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交流成为了相对平等的“跨文化交往”。

这种交往使得中国人对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有更深入的认识,加深了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

同时,匈奴的音乐、歌舞、祭祀等文化元素也被引入中国,使得中国文化的边缘地带呈现出一些异域的风貌,其中许多元素在中国文化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以匈奴的“高昌”为例,高昌是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歌舞活动,大量流行于汉代,其歌舞形式、乐器、音乐节奏等吸收了匈奴民族的音乐元素,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匈奴对中国的政治影响在政治方面,匈奴对中国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匈奴的崛起导致了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一系列动荡,引起了战略的变化。

由于匈奴威胁的存在,中国的前几个朝代不断地投入庞大的军事资源来对付这个游牧民族,从而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安定。

在匈奴的统治下,中国古代王朝实际上已经动荡不堪。

汉代的前一百年间,匈奴的攻势不断,丝绸之路的中转点和枢纽,著名的西域和其周围地区,都曾经在匈奴威胁之下。

汉武帝曾经兴兵抵抗,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同匈奴签订和约,以换取稳定的东西交通和自然界的平衡。

在接下来的历史发展中,匈奴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加深。

唐朝时期,匈奴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贸易活动促进了东西文化、经济的交流,使得唐朝的文化和技术得到很大的改进。

此外,在五代十国时期,匈奴人还帮助北方的诸侯建立了自立政权,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

北方民族游牧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北方民族游牧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北方民族游牧文化的演变与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其中,北方民族的游牧文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演变和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特点。

本文将通过探究北方民族游牧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来深入了解这个文化现象。

一、游牧文化的起源游牧文化源于人类的早期居住和生存方式。

在人类尚未发展出农业和定居居住的社会阶段,大部分人类都是通过捕猎、采集和游牧的方式来维持生计。

这种游牧的生活方式,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游牧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二、游牧文化的发展历史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齐、楚、秦等北方诸侯国与游牧民族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对游牧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汉代在汉代,北方民族的游牧文化有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中国与匈奴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打开了大门。

在此期间,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乐器、宗教和节日等文化元素逐渐融入汉族文化,成为了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3.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吐蕃、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大型的政权,使得游牧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在唐朝的文化背景下,游牧文化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一环。

同时,唐代的文化交流也为中亚游牧民族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

4.元代在元代时期,蒙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势力,同时也是北方游牧文化的代表。

蒙古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和政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了中亚和东亚地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同时,蒙古游牧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游牧文化的内涵北方民族游牧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特点。

游牧民族文化

游牧民族文化

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蕴含着古老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原始思维以及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草原文化研究离不开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作品。

对于草原文化而言,草原民族艺术是最深刻、最生动、最珍贵的展现草原文化之丰富内涵的载体。

[关键词] 草原文化;北方游牧民族;艺术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使其艺术作品充盈了鲜明独特的草原文化内涵,其中,刚劲豪放的马文化艺术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艺术特色。

就文化形态方面而言,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古代艺术,具有草原游牧文化、绿洲农耕文化及山林狩猎文化等三种形态。

一、草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音乐按民族、地域与年代来划分,北方游牧民族音乐可包括匈奴族、鲜卑族、西域、龟兹、契丹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等民族的音乐。

匈奴人是最早建立草原统一王朝的民族。

在文化艺术方面,匈奴人堪称草原文化的开拓者,在音乐、舞蹈与美术领域,匈奴人也开启了草原艺术风格的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建立起地方性少数民族政权,为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以及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开创了局面。

随之,我国北方与西北游牧民族的音乐舞蹈大量传入中原地区,为中原民众所熟悉和喜爱。

古契丹族笃信原始多神教 萨满教,萨满教歌舞十分发达,无论在民间还是宫廷祭祀仪式上,均有萨满巫师们的歌唱舞蹈。

契丹统治者中有许多人精于音律,能歌善舞,并能亲自创作歌曲。

辽代皇帝每年春季郊游狩猎,射获头鹅(即天鹅)时,都要“荐庙燕饮,乐工数十人执小乐器侑酒”。

天祚帝“射获熊,燕群臣,上亲御琵琶”(《辽史》)。

辽国宫廷中也有许多通晓音律的女性。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草原文化之集大成者。

在长期的游牧生活环境中,蒙古族在继承文化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草原音乐文化。

13世纪以来,蒙古民歌中的长篇叙事歌曲得到很快发展。

丝绸之路上的游牧文化

丝绸之路上的游牧文化

丝绸之路上的游牧文化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这条古老的商路上,游牧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丝绸之路上的游牧文化为主题,探讨游牧文化的特点、影响和意义。

一、丝绸之路上的游牧民族在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蒙古等。

这些游牧民族以牧业为主要生计,居住在蒙古高原、草原和沙漠等适宜放牧的地区。

他们以骑马为主要交通方式,拥有出色的骑射技术和游牧生活方式。

二、游牧文化的特点1. 骑射文化:游牧民族以骑射为重要的生活技能和战斗方式。

他们擅长驯养马匹,在草原上驰骋自如,成为优秀的骑兵。

游牧民族的战争绝大部分是以骑兵为主的战斗。

2. 高度流动性: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以流动性为主。

他们常常迁徙自己的牧场,跟随草原的季节变化,以寻找更为适宜的放牧地。

这种流动性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3. 牧民经济:游牧民族以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依靠放牧和畜牧生产来维持生计。

游牧民族通过放牧牲畜获取的产品,如马匹、绒毛以及其他动物产品,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商品。

三、游牧文化的影响1.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上的游牧民族与中原文明进行了长期的接触和交流。

游牧文化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融合。

例如,蒙古帝国的建立,将游牧文化与汉文明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2. 贸易繁荣:游牧民族的活动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他们通过贸易将蒙古高原的特产与中原文明交换,推动了丝绸之路上的商品流通。

游牧民族的马匹和动物产品,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品。

3. 文化多元性:由于游牧民族生活流动性强,他们常常与不同地区的文化进行交流。

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丰富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景观。

游牧民族的艺术、音乐和传统习俗,与中原文明形成了鲜明对比。

四、游牧文化的意义丝绸之路上的游牧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1. 历史意义:游牧民族在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游牧民族与汉地文化的融合

游牧民族与汉地文化的融合

游牧民族与汉地文化的融合,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游牧民族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族群之一,而汉地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各个地区的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话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呢?一、游牧民族的发展和演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游牧民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是指那些居住在草原上,并以畜牧业为主导的民族。

他们通常是流动的,没有固定的居所和城市,所以经济、文化方式与生活习惯与其他地域的农耕民族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中国,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回族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游牧民族曾多次与中原王朝进行战争和交流,而这些交流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上的,也包括了文化和思想上的交流。

二、游牧民族与汉地文化的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游牧民族和汉地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游牧民族和汉地文化之间的交流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1. 融入阶段融入阶段是指游牧民族被汉地文化所吸收融入汉人社会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游牧民族的成员逐渐接受了汉地文化,并开始在汉人社会中生活和工作。

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文化和习惯融入到汉地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例如,隋唐时期的回鹘人,在与汉人的接触中逐渐转化为爱国主义者,其中良多回鹘住在关中以北汉人地区,所以在政治上愈来愈受到大陆主义的影响,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结合。

2. 渗透阶段渗透阶段是指游牧民族在汉地文化中逐步地发挥和扩张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游牧民族的成员逐渐将自己的文化和思想传递给汉地文化,使得汉地文化逐渐出现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元素。

例如,元代的蒙古人,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等优势,在汉地文化中逐渐渗透,从而使得汉地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化。

3. 吸收阶段吸收阶段是指游牧民族和汉地文化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促进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游牧民族和汉地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互融互涵的文化形态。

呼和浩特元代时的游牧文化

呼和浩特元代时的游牧文化

呼和浩特元代时的游牧文化元代时期,呼和浩特地区是蒙古帝国的重要部分,这里的游牧文化在当时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以呼和浩特元代时的游牧文化为主题,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一、地理环境与游牧文化呼和浩特地处内蒙古草原中心地带,拥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水资源。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游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元代时期,蒙古人在草原上放牧,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形成了典型的游牧文化。

1.1 牧民生活元代时期的呼和浩特地区,人们主要以畜牧为生,以养马、养羊、养牛为主要经济活动。

他们居住在帐篷里,跟随牛羊迁徙,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

他们通过放牧牲畜来获取食物、衣物、住房等生活必需品。

1.2 游牧文化的特点游牧文化在地理、社会和生活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在经济方面,游牧民族善于利用草原资源,形成了一种相对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他们通过养殖牲畜和放牧来维持生计,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体系。

其次,在社会组织方面,游牧民族通常以氏族为单位,建立起严密的社会组织。

族长作为氏族的首领,拥有较大的权力,对族人起到统一和管理的作用。

游牧民族之间还有相互之间的联合和征战,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社会关系。

最后,在文化传统方面,游牧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他们以口头传承为主,通过民间故事、歌谣、舞蹈等形式传承历史和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

二、呼和浩特元代时的游牧文化的影响呼和浩特地区的游牧文化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政治影响元代时期,蒙古人统治中国,建立了元朝。

呼和浩特地区作为蒙古帝国的重要领地,其游牧文化对元朝的政治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蒙古人在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培养了他们出色的骑射能力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使其成为元朝军队的主力。

2.2 经济影响游牧文化在呼和浩特地区形成了独特的经济体系。

牧民以养殖牲畜为主要经济活动,形成了相对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他们通过与农民的交流和贸易,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游牧民族的介绍 (2)二、游牧民族的起源 (2)三、游牧民族的发展 (3)四、游牧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 (4)五、游牧文化对中华影响 (5)参考文献 (6)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

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

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起源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

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主张游牧与农业分离说。

游牧经济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

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民族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经济类型。

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

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

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

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

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这是解开游牧起源这一历史悬案的锁钥。

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经典论述,学界为此长期争鸣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部落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渡。

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些部落向农业经济发展,有些部落向游牧经济发展。

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后一种情形。

直接从攫取经济向农业生产过渡也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形式之一,而且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

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指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起一直以农业为主,没有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也就没有农业和游牧业的社会大分工。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末到铜石并用时代,游牧部落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

也有人基于考古发现指出,我国整个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锄耕农业结合在一起,到了青铜时代,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而适宜放牧的地区在锄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成游牧业,从而实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关于游牧起源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如有学者认为,畜牧民的出现才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标志,而畜牧民是从既种植谷物、又驯养家畜的人群中发展来的。

因此,最早出现的不是游牧部落,而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畜牧民;随后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分工创造了条件,才出现专以畜牧为业、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

然而,恩格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理论的指导意义即在于此。

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踪迹中游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从事游牧业的人群由部族、部落发展到民族、国家。

游牧从起源到游牧国家的形成、演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影响。

游牧文明的发展游牧文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中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

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史学界都不重视对游牧文明的研究,认为游牧文明是一种落后的文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与影响都不大。

这种思想也存在与一般人的心中,认为游牧文明是野蛮落后的,只有农耕文明或工业文明才是发展的方向。

于是,我们便看见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在牧区推广定居点,并且非常自得地认为这是在造福牧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游牧文明在北方大草原上纵横驰骋了几千年,为什么没有跨掉,反而延续至今,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恰恰是因为游牧文明与北方草原的生态环境是相适应的。

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众多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谱写了一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历史上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一度在中原建立了政权,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和涤荡,他们一部分西迁、一部份在历史中消亡,一部份融合入汉族,一部份仍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和习俗,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

游牧文明是在人类早期原始狩猎文明和原始采集文明之后,与农耕文明差不多同时产生的,就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言,比农耕文明更接近原始的采集狩猎文明。

最早的原始初民,按一般的考古学观点起源于非洲大陆,在漫长的地质史时期,由于气候的改变引起生存环境的变更以及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口压力的逐渐增加而逐步迁移到其他的大陆,并且由于地理隔绝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种族和亚人种。

这些原始初民所属的就是原始采集狩猎文明,在生存压力并不大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进行或长或短的迁移,以获得更丰厚的食物,这从对非洲一些原始部族的人类学研究中可以得到比较推论。

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虽然缓慢但仍然不断增长的人口,生存压力变大,许多物产并不那么丰富地区的部族不得不采取强度更大的劳动,而对于草原地区来说,采集的基础原本非常薄弱,部族的主要食物来源依靠捕猎,不得不跟随着兽群的迁徙而迁徙,以便获得足够的肉食。

在这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蓄养动物比起单纯地追猎野生动物来说更有保障,养畜业便慢慢发展起来。

对野生动物的驯化,也许发生在更早的时候,但在生存压力不那么大的时期,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发展畜业并不怎么合算,于是畜业的产生只有在凭采集狩猎无法获得足够丰厚的回报之后了。

马的驯化则更为游牧文明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对于放牧的畜群能够更加便捷、省力地控制。

游牧民族使用的牧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为套马竿,又称“套竿”。

蒙古语称“兀兀儿合”。

据《元朝秘史》载,早在13世纪初蒙古汗国建立前,就已出现了这种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套马竿木质坚韧,总长约300厘米,顶端拴有套形皮绳。

它既可用于套马,也可用于狩猎时套其他动物。

每逢捕捉马匹时,牧民持竿跨马,冲入马群,看准马匹,抖开绳套,将马颈套住勒紧,随马奔驰,直至马匹力竭驯服为止。

阿拉善旗等少数地区的牧民不用套马竿,而用套马索,蒙古语称“察拉木”。

这些套马者多系技术娴熟、身强力壮的牧民,因而当地牧民以套马为光荣。

游牧文化与中华汉文化交融的轨迹从文化角度审视,北方民族文化属红山文化系统,它与中原仰韶文化本是两条脉络。

它们在南北文化的交汇中相互吸收、交融发展着。

胡文化是纯粹的游牧文化,汉文化是渔猎农耕文化,是征服与被征服的社会实践促使其相互碰撞、交汇与融合的。

古代赵国地处北方,与北方游牧部落接壤因而常受其侵扰。

赵长城的修筑就是为了防范胡人的。

可是长城最终不能阻隔胡人南扰。

赵武灵王认为,游牧骑射是这个马背民族的威慑力所在,于是舍弃汉人的宽袍大袖,提出“胡服骑射”的练兵方法。

这种吸纳是主动的自觉的民族文化融合。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和民族的文化艺术是纯而又纯的。

一个不会吸收或拒绝吸取兄弟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注定是原始的、落后的。

在北方中国历史上,鲜卑民族可以算作一个勇于吸纳的民族。

鲜卑民族,本是呼伦贝尔湖畔一个弱小的部落,在部落征战中逐渐强大,继而南下占领了漠南漠北的匈奴故地,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

在什翼犍时代实行强迫同化政策,吞并了不少弱小民族。

可是等到他的孙子拓跋王圭执政后,因仰慕汉族封建帝国的中央集权制,便主动吸取汉族典章制度。

他首先打散部落联盟,实行定居式的户籍编制。

然后大量迁民,分田务农,并在今大同建立平城政权。

定都平城之后,即筑城而居。

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强制游牧经济向农耕养畜转移,使得燕国民众、漠北胡人、甘肃羌民等都被移居雁北地区从事农耕。

这可以看做是鲜卑统治阶级向汉族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靠拢,同时也使各族文化艺术在都城地域形成交汇融合的局面。

据魏书卷二《太祖纪》天兴元年条载:天兴元年……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徙河北、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余万口,以充京师。

从中窥见移民气势之大。

光民间工匠艺人就有十余万。

可见当时鲜卑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规模之宏大了。

这样的大迁徙共有九次[1]。

因为拓跋王圭志在入主中原,不接受汉文化,不借鉴汉族封建帝国的典章制度和先进文化是不可能统治中原的。

鲜卑民族的汉化是主动的积极的。

当北朝迁都洛阳之后甚至连姓氏都汉化了。

当然吸收都是相互的。

洛阳城中的汉族官僚地主和士大夫阶层也有模仿鲜卑文化的狂热之风。

鲜卑民族对汉文化的崇尚和汲取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论战争与和平、征服与被征服。

一个个显赫的政权消亡了,然而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却交融积淀,被后人继承下来。

可以这样说: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华大一统文化的形成,得力于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汇与融合。

北方民族的骑马,到了汉族贵族那里变成了游骑之风。

成为一种身份的煊耀。

北魏迁都洛阳后为了适应游骑,汉族士大夫也接受胡服,改原来华夏传统的“上衣下裳”为“上衣下裤”。

胡靴、胡帽、胡食、胡羹、酥油、奶酪都在洛职城中流行。

就连牧民的奶酒也为汉人接受。

出行骑马不再为了战争,而转化为仕宦人家和士大夫阶层的文明时尚。

游骑之风逐渐增加了高尚和风雅成分,以至唐代长安城中也颇流行。

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和发展始终伴随着政治制度和经济的发展而存在。

愈闭塞就愈落后贫穷,愈开放则愈进步。

中国儒家思想宣扬男尊女卑,可北方民族中由于刚由母系氏族转型,故妇女与男子同样劳作,在生活中有同样的决策权利。

唐王朝的开放和容纳,使北方民族的坦胸开襟式服饰流行于宫廷。

袒胸露臂的西域风在敦煌壁画的伎乐飞天不难找到、大同云岗石窟造像中也比比皆是。

他们与袒露的佛像一同传入中国而被汉民族所接受。

经济的繁荣必将引出文化艺术的繁荣,西北民族的斡旋舞,西凉乐后来都变成汉族朝廷上流社会享乐和市井生活的时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