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转化共存及历史影响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转化共存及历史影响作者:李子昂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02期1 两种文明形成的差异性农耕文明,指的是在农民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而出现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起源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同时集合了各类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和文化内容。
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民歌、戏剧和各类风俗等都是其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是现存涵盖内容最广泛的文化集合体。
农耕文明具备其独有的特征,“平和”和“自足”是其核心内容所在。
在农耕文明中,无事外求、自给自足、静定保守是其主要特征体现。
从农耕文明中所产生的“物我一体”、“天人相应”、“安分守己”等观念无一不表现其“平和自足”的文化特点。
游牧文明,起源于“内部不足”,“内部不足”的出现是由于自然环境逼迫所诱使的,通过对立不断进行扩展和进取是其主要核心所在。
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不断刺激,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征服欲”和“战胜欲”。
“动”是游牧文明所有特征的根本,正是由于其变动性大的特征,因而不利于产生手写文字,对于文化的传播和积累主要依靠“口耳”,无法形成与农耕文明同样意识形态的制度组织和文化组织,在话语权上远远滞后于农耕文明,所以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落后的并且需要改造的。
2 两种文明形成后的共融性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和平时期的經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时期的文明冲突交流两种形式。
在和平时期,对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其主要体现为农耕世界中较为先进的农产品和生产技术不断向游牧世界进行输送,与此同时,产生于农耕文明中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也会随之输送,尽管对于游牧世界来讲,接受如此庞大的相异于自身原本意识形态的文化和制度非常困难,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来自于先进文明的社会事务,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推进了整个游牧世界文明的进步。
当然,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
游牧世界的皮革、牲畜、战马及乳制品等也依然不断向农耕文明输送,不但提升了农耕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快速发展。
不打不相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中的冲突与民族融合
不打不相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中的冲突与民族融合产生在黄土地上的农耕文明与产生在草原上的游牧文明基本属于同时期的文明。
自夏、周开始到清末工业文明的到来,期间三千年,两种文明为什么冲突不断?为什么不能互相取代?为什么相对落后的游牧文明长期处于进攻态势,而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却处于防御态势?冲突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解疑的冲动为探究提供了动力。
一、自然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以汉族为主体的古华夏人最早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皇帝故里就在河南的新政;后来又占据了长江中下游。
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他们生活的地方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因而华夏人较早进入城廓农耕社会,诞生了农耕文明。
以定居、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经济特征是自足,经济上的自足可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特征是静定和保守,“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文化以固守本土、安定守成、质朴厚重、沉着稳健、崇尚和平为特征。
积累深厚,兼容性强,是一种内容广泛的文化集成。
而东部的大海,让人望而生畏;北部草原上的苦寒、西部的漫漫黄沙、西南的高原和南部崇山峻岭,都不利于庄稼的生长,也不利于人类的繁衍。
尽管如此,与农耕文明同步,还是在中国“天苍苍、野茫茫”的北部草原上,出现了游牧文明。
逐草而居、流动是游牧文明的特征游牧民族的经济特征一是单调,需要贸易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二是不稳定,遇到天灾马上面临生存危机。
经济上的不足不能稳定解决生存问题,更不能解决发展问题。
动和进攻成为其精神特征。
其文化以流动进取、崇尚竞争、内部团结、富有战斗性、侵略性和财富观念为其特征。
文化的广度和厚度,都与农耕文明不可同日而语。
(一)地称中国,人称华夏。
汉族人说,我们这地方很好,我们很满意、很自信、很自傲。
周朝时华夏人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叫中国,天地之中,把中国之外轻蔑地统称为化外之地;自称华夏,是因为衣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而把四周那些放马的、打猎打鱼的部落傲慢地称为'四夷'——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元代农耕游牧文化的交融
畜牧业:蒙古族的主要经 济活动,以牛羊为主
饮食文化:以奶制品和肉 类为主,如奶茶、奶豆腐、 手抓肉等
服饰文化:以皮毛制品为 主,如蒙古袍、皮帽、皮 靴等
音乐舞蹈:以长调、呼麦、 马头琴等为代表,舞蹈以 骑马舞、顶碗舞等为代表
宗教信仰:以萨满教和藏 传佛教为主,崇拜自然神 灵和祖先神灵
游牧文化对元代社会的影响
元代经济发展的推动
手工业发展:元代手工业技 术提高,产品种类丰富
商业发展:元代商业繁荣, 贸易往来频繁
城市发展:元代城市规模扩 大,人口增加
农业发展:元代农业技术进 步,粮食产量提高
交通发展:元代交通便利, 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
融合
元代民族关系的演变
蒙古族统一中国,建立元 朝
实行民族等级制度,蒙古 族为最高等级
如《草原舞》等作品。
3
元代农耕游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
农耕文化对游牧 文化的影响:农 耕文化带来了稳 定的生活,促进 了游牧文化的发 展。
游牧文化对农耕 文化的影响:游 牧文化带来了丰 富的畜牧产品和 独特的生活方式, 丰富了农耕文化 的内涵。
交流与融合:元 代时期,农耕文 化与游牧文化相 互交流,相互融 合,形成了独特 的元代文化。
民权益
鼓励农业生产: 政府提供优惠 政策,鼓励农 民扩大生产规
模
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
元代农耕文化的特点:以 农业为主,手工业为辅
农业的发展:引进新品种, 改进耕作技术,提高产量
手工业的发展:纺织、陶 瓷、冶金等手工业得到发
展
农业与手工业的关系:农 业为手工业提供原料,手 工业为农业提供工具和日
用品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及其历史作用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及其历史作用陈辉(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游牧者与定居者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定居者将游生活方式或文明模式——农耕与游牧。
在近代工业文明牧者视为野蛮人。
而游牧者认为定居者软弱、怯懦,是很以前。
整个世界的历史便是由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两者好的掠夺对象。
吴于廑先生认为,从古代一直到13、14世之阎相互交往的过程所组成的.其交往过程主要为游牧世纪的历史,可以概括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
这对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生与发浪潮。
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一、印欧语系游牧者的入侵关键词:农耕世界游牧世界交往历史作用印欧语系(雅利安语系)的游牧者最初生活在里海和黑海周围,于公元前20世纪初叶开始向欧亚大陆南部的人类刚刚出现时,以猎取动物为生,他们跟随动物游农耕地区入侵。
在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欧动。
仅有的财产便是随身携带的东西。
到了后来,人类开亚大陆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开始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进始有意识地种植粮食和储存食物,开始驯养所猎得的野行大规模的迁徙行动。
兽。
他们放牧被半驯化的牲畜,希望在播过种的地方收获在西面,色雷斯人、希腊人进入了巴尔干半岛,斯拉食物。
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在一些雨水充沛、气候适宜的夫人和波罗的海人到了欧洲东部和波罗的海南岸。
日耳大河流域,如两河流域、中国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人曼人和凯尔特人则分别进入了多瑙河、莱茵河流域和高们已经不再游动.而是建造自己的房屋,开始了定居生卢、西班牙腹地。
在南面,米地人和波斯人人侵西亚和美活。
农业文明也随之出现。
农耕世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米地王国和波斯帝国;而另一支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以农印欧语系的游牧者则冲入印度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人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具有狭隘的地方性,彼此之长期混杂。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转化共存及历史影响
知识文库 第02期24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转化共存及历史影响李子昂1 两种文明形成的差异性农耕文明,指的是在农民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而出现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起源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同时集合了各类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和文化内容。
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民歌、戏剧和各类风俗等都是其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是现存涵盖内容最广泛的文化集合体。
农耕文明具备其独有的特征,“平和”和“自足”是其核心内容所在。
在农耕文明中,无事外求、自给自足、静定保守是其主要特征体现。
从农耕文明中所产生的“物我一体”、“天人相应”、“安分守己”等观念无一不表现其“平和自足”的文化特点。
游牧文明,起源于“内部不足”,“内部不足”的出现是由于自然环境逼迫所诱使的,通过对立不断进行扩展和进取是其主要核心所在。
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不断刺激,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征服欲”和“战胜欲”。
“动”是游牧文明所有特征的根本,正是由于其变动性大的特征,因而不利于产生手写文字,对于文化的传播和积累主要依靠“口耳”,无法形成与农耕文明同样意识形态的制度组织和文化组织,在话语权上远远滞后于农耕文明,所以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落后的并且需要改造的。
2 两种文明形成后的共融性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和平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时期的文明冲突交流两种形式。
在和平时期,对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其主要体现为农耕世界中较为先进的农产品和生产技术不断向游牧世界进行输送,与此同时,产生于农耕文明中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也会随之输送,尽管对于游牧世界来讲,接受如此庞大的相异于自身原本意识形态的文化和制度非常困难,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来自于先进文明的社会事务,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推进了整个游牧世界文明的进步。
当然,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
游牧世界的皮革、牲畜、战马及乳制品等也依然不断向农耕文明输送,不但提升了农耕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快速发展。
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在广阔的亚欧大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生活着两种并不相同文明的人群,即游牧文明人群与农耕文明人群。
在新时期时代来临时,农业和畜牧业本是同时发生的。
由于地理条件和降雨量的不同,一些民族便从植物的种植、培育发展到了农耕,而另一些民族便从动物的驯化、饲养发展到了游牧,从而开始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野,进而逐步产生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地理分野在广袤的亚欧大陆偏南一边,是适合农耕民族生活生产的地理带。
从中国的长江与黄河流域,经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西亚、中亚的伊朗、阿富汗和安纳托利亚、地中海南北两岸和乌克兰,再到伊利比亚半岛及西欧边缘的大不列颠岛,这是一个长达20000公里的巨大弧形的地理带。
在这个地理带上,排列着古埃及和米诺斯—迈锡尼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文明及华夏文明,他们都是从事农业生产,有着稳定起居生活的农耕文明生存和发展的地带。
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游牧民族的居住帐篷在上述农业地带以北,东起西伯利亚,经过中国东北、蒙古、中亚、咸海、里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罗斯直到欧洲中部,因雨水较少而形成的半干旱草原地带,种植业很难发展,只能以驯化动物,发展畜牧业为主,产生了一个与农业带并行的游牧带。
在这个游牧地带与农业接壤的地区,许多高原和沙漠常常穿插于农业带与游牧带之间,例如,在里海之北的伏尔加河流域与顿河流域为重要产粮农业地区,而位于农业带的阿拉伯半岛和西奈则是浩瀚的沙漠。
在两个文明地带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界限分明,不可逾越的地带。
二、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特点(一)农耕文明特点。
在时间上,农耕文明稍早于游牧文明,其文明的特点也不同于游牧文明。
主要有以下特点:1. 农耕文明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耕民族从事种植经济,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因此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对稳定,世世代代也离不开土地。
农作物的生长受季节变化的制约,农业耕作虽然劳动繁重但有规律。
元代农耕游牧文化的交融
分析元代多元文化背 景下,农耕文化与游 牧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研究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
有助于深入了解元代社 会的多元文化特征
02
有助于理解农耕文化与 游牧文化在历史上的互 动关系
03
为研究其他历史时期或 地区的文化交融现象提 供借鉴和参考
04
对当今促进不同文化间 的交流与融合具有启示 意义
02
元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概述
两者在文化层面的交融
1 2 3
语言与文字的交流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语言与文 字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双语现象和文字体系 。
宗教信仰的融合
随着文化的交融,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宗教信 仰也相互影响,如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等 。
艺术与文学的互鉴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艺术与文学方面相互借鉴 ,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元代文化艺术成果。
元代农耕游牧文化的交融,为后世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元代农耕游牧文化的交融,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为中华文化的多 样性和包容性作出了贡献。
对历史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艺术的交融
音乐舞蹈的融合
元代音乐舞蹈艺术吸收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音乐舞蹈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元代音乐舞 蹈风格。如元杂剧中的舞蹈表演就融合了农耕民族的柔美与游牧民族的刚健。
绘画艺术的交流
元代绘画艺术也表现出农耕游牧文化的交融特点。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农耕民族和 游牧民族的审美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元代绘画风格。
游牧民族对农耕文化的贡献
马匹的引入与改良
浅析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冲突千年的原因
浅析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冲突千年的原因浅析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冲突千年的原因在中华民族的人类发展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与融合是重要特征,民族间的融合是主流,但冲突多是伴随融合而进行的,本文拟对二者冲突的原因做一简单探析。
一、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的碰撞由来已久在国家形态初步奠定的夏商周时期,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与明确的疆域界限尚未确立,但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耕民族中,已逐步形成了四夷观念,即东夷、北狄、西戎、南蛮。
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以夷(尸)、狄、戎、蛮等字,作为对四方民族的称谓。
《诗经》中已经有二者对抗的明确记载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xiǎn yǔn)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1]之语,猃狁为秦汉时匈奴的先民,周时专门驻守军队防范猃狁进攻,这说明游牧民族的入侵已经给农耕民族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周幽王在位期间,国都为猃狁所破,被迫迁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完成了大一统,从此,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完备,国家实力强盛,所控制的疆域也逐渐扩大,游牧文明在民族更替以及同汉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到更新,实力也大为增强。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也愈发激烈起来,有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汉武帝北击匈奴、唐太宗击溃突厥、明太祖八征蒙古等汉族帝王的不世之功,也有宋金夏三足鼎立的新三国时代,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新王朝,创造丰功业绩。
二、农耕文明难以消弭的千年隐患与农业生产难以逾越的自然界限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国家的发展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东面与西南分别是太平洋与青藏高原两大天然屏障,在传统社会基本上杜绝了外敌入侵的可能,南部的诸多国家,由于开发较晚,文化落后,常常是中原王朝的附庸,很少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
而中国的北部,东起白山黑水的东北平原到蒙古高原,西至天山两麓的广袤地带,分布着大量的天然草场,在此环境下孕育出的民众,能征惯战;滋养下的战马,膘肥体壮,他们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历代王朝皆将北方之敌视为心腹大患,雄略圣主都试图消除这一隐患,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隐患长期困扰着中原王朝,难以根除。
浅谈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浅谈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人类文化从源头上看,不外乎三种类型。
一是游牧文化,二是农耕文化,三是商业文化。
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文化类型。
然而在辽阔的中原大地,受到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商业文化受到严重的排挤和打击,使得拥有绵长海岸线的中国失去了发展商业文化的机会。
因此,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才是影响中华文明的最主要因素。
交流与冲突———是这两大文明的交往方式。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历史过程看,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形成,带有某种自发的分工互补性质,彼此产品的交换和交流,成为双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共同需要。
这种交往的途径和方式,大致上有两种类型,即和平友好的往来和残酷的暴力冲突。
一、农耕文明及其特点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农耕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其核心是平和的、自足的。
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农耕文化所产生的是“天人相应”、“物我一体”,“顺”、“和”、“安分”、“守己”等观念,都表现出“和平的”文化特征。
农耕民族与耕地相连系,生长于此,病老于此。
所以他们心中“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所希望的是“天长地久,福禄永终”。
农民的农业生产有定期,有定量,一亩之地年收有定额,很少有新鲜刺激的东西。
而且又生生不已,源源不绝,不愿多藏,也不能多藏。
所以他们的生活是常感满足而不富有。
可以说,农耕文化的上述精神特征皆来自于较优厚平和的自然环境。
二、游牧文明及其特点游牧文化起源于“内不足”,内不足是一种自然环境的逼迫,而自然环境的逼迫引发了这种文化的种种特点,其核心是以对立为基础的进取和扩展。
(最新)浅谈农耕文明和游牧精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浅谈农耕文明和游牧精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证明,历史绝对不是“一堆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其内在的客观发展规律的。
中国人要想掌握中国特殊的文明兴衰发展规律和中国的命运,则必须从“民族存在和民族性格”的研究角度及其方法来研究分析这些“偶然事件的堆积”。
性格对于个人来说,是其能否成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民族来说,民族性格则更是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国家大事。
从世界各民族兴亡盛衰的历史看,民族性格属于民族脊梁问题。
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强悍进取,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机会就大就多;而一个民族的性格软弱,这个民族被淘汰的可能性就增大。
从世界上实际存在的民族价值标准看,民族性格软弱是一个民族致命的缺陷。
因为,软弱的民族性格是万恶之源,它将导致一系列最可耻、最不可饶恕的罪恶:不思进取、坐井观天、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叛卖投降、俯首称臣;人民被杀戮、被贩卖、被奴役、被歧视;民族被改种、改文、改姓、改身份等等。
世界上无数古老农耕民族就因其性格软弱,而被残酷的世界无情淘汰。
世界发展到现在,人口激增,生存空间和资源日益短缺,民族性格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必须更加充分重视民族性格问题。
为此,就必须从民族性格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演变发展史。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勤劳主要来自于中华农耕民族的性格贡献,而勇敢则主要来自于中华游牧民族的性格贡献,二者缺一不可。
可以说,华夏农耕民族是创造古代中华文明的脑与手,但农耕必定会软化民族性格,而游牧民族所贡献出的勇敢精神和刚强进取的民族性格则是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脊梁,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续必须依靠游牧民族定期或不定期的不断输血。
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一直遵循着这样一个盛衰定律:一旦华夏民族性格中的“羊性”太强于“狼性”,华夏就被异族入侵,山河破碎,任人宰割;一旦“狼性”太强于“羊性”,华夏中国就专制暴政,或军阀混战,民变烽起,战乱不休。
只有华夏民族在性格上的狼性与羊性大致平衡,或狼性略大于羊性时,华夏中国才会疆域扩大,国富民强,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_碰撞_结果_反思_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_包玉山
241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包玉山(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碰撞、角力的结果,是农耕文化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淹没了游牧文化。
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文化之后,农耕文化之思想观念得以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有形制度,并对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
游牧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保护它可以起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不同文化在是否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一层面上具有可比性,比较的尺度或标准当然是生态伦理标准。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肯定是文化平等的问题。
没有文化的平等就根本谈不上民族间的平等相处的问题。
各种文化的平等对话是各民族相互增进理解和团结的无形制度基础。
因此,主张或提倡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对于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平等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7)04-0241-06 游牧业和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两大产食经济部门,并没有高低阶段之分,更无先进与落后之别。
与两大产食经济部门相对应的游牧文化(即草原文化,下同)与农耕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两大文化系统。
从起源情况看,在多数地区,如北亚、中亚,是游牧文化先于农耕文化;在少数地区,如西南亚,农耕文化先于游牧文化。
生活于这两大文化系统下的游牧人和农耕人在亚欧草原上长期相争,冲突三十多个世纪,冲突间隙休养生息,以利恢复,以备再战。
[1]1古今中外,农耕人的传统歧见,以为游牧业落后、游牧人野蛮,农业先进、农耕人文雅。
光绪三十一年,姚锡光曾经说:“试观此方(指蒙古地区———引者注)数万里之区,自汉以来……历二千余年……绝少进步,则游牧之不足恃为生计”,并断言:“游牧生活断无持久幸存之理……恐不出五十年,游牧之风将绝境于地球上。
”[2]因此,他积极倡导“移民实边”,开垦草原。
河套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集聚的典范(精编)
河套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集聚的典范宋启超内蒙古日报2007.10.8 (7)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河套文化依傍着草原与黄河走来,经历了一次次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反复,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冲突走向和谐,在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融汇,近似于一种历史的积累性设计,使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集聚、共生并在此普及于空间,又延伸于时间,嬗变为既有草原本色又具黄河精神的文化。
人类的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突击创造,也不能凌空跨越,必须经过历史的积淀。
面对河套文化的滥觞,我们不能不为其艰辛的源流和历程所折服,也不能不为其光辉的范例性而惊叹。
大量的历史遗存和考古研究成果表明:河套文化,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集聚,是在农牧主导地位的无数次反复交替中完成的。
撇开史前先民的开发不说,在从春秋战国到清末民国的2500多年中,河套地区因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大致经历了5次从牧业为主到农业为主,再由农业为主到牧业为主和农牧并兴的重大反复和交替,直到新中国建立后进入农业文明时代。
在这里,它集中映射着中华文明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光辉。
一、河套文化文明融合的典范性因征从已有的历史考证和文化共识看,河套文化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集聚,其光辉的典范性,主要在于它与原生态的草原主流文化和传统的中原黄河文化不同,它是集合了两种文明优势基因的传承,作用于深厚久远的自然人文元素,其典范性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是生成环境的地理多样性。
河套文化生成发育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这里有草原,平原,山地,荒漠,湖泊,湿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是河套文化发育因合的土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的多样性,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也形成了民族的多样性。
二是构建元素的主体性。
数千年以来,黄河与草原的变迁历尽沧桑,共同孕育了河套,在草原和中华文明母亲河黄河的臂弯里,孕育、生成了河套文化。
三是地缘影响的广阔性。
从古到今,河套地区都是一个大的地理概念,一个大区域,这已在学术界形成了不争的共识。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及其历史作用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及其历史作用作者:陈辉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6期摘要: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文明模式——农耕与游牧。
在近代工业文明以前,整个世界的历史便是由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两者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所组成的,其交往过程主要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这对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关键词: 农耕世界游牧世界交往历史作用人类刚刚出现时,以猎取动物为生,他们跟随动物游动,仅有的财产便是随身携带的东西。
到了后来,人类开始有意识地种植粮食和储存食物,开始驯养所猎得的野兽。
他们放牧被半驯化的牲畜,希望在播过种的地方收获食物。
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在一些雨水充沛、气候适宜的大河流域,如两河流域、中国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人们已经不再游动,而是建造自己的房屋,开始了定居生活,农业文明也随之出现。
农耕世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以农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具有狭隘的地方性,彼此之间处于闭塞状态,相互交往较少。
当人们在江河流域定居时,在那些土壤并不肥沃并且更容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的地方,如欧洲森林地带、阿拉伯沙漠和中亚细亚地区,这些地区“雨水较少,但是草原辽阔,冬季白雪覆盖了山峦,到了夏季,山坡上却牧草丛生”[1],居住着生活方式与农耕世界截然相反的民族,即游牧民族。
他们骁勇强悍,长期过着简朴的生活,顽固地保持着氏族公社制度的传统;经常性的迁徙使得他们不耐耕作之苦,喜好以劫掠为生。
著名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描述日耳曼游牧者的生活习性时说:“要想劝他们像向敌人挑战和赢得创伤那样地去耕种土地和等待一年的收成,那是很困难的。
而且他们还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
”[2]P62-63相比较而言,定居的农耕生产方式比游牧生产方式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生活资料,从而解放一部分劳动力去从事农耕以外的活动,如金属冶炼、建筑、商业贸易和社会管理等。
浅议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浅议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摘要】游牧文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中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
两种文明在融合中相互促进,相互认同,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交流影响一,两种文明的特点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主要特点是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缺少商品交换、向内的凝聚力和向外的排斥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朴实有韧性。
而游牧文明是在人类早期原始狩猎文明和原始采集文明之后,与农耕文明差不多同时产生的,就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言,比农耕文明更接近原始的采集狩猎文明。
“逐水草而居”形象地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游牧文明更加接近自然,也就更加尊重自然,同时形成了游牧民族豪爽的性格。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界限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在向北移,现在定下来的是4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是游牧文明,以南是农耕文明。
二,两种文明的交流和影响经济方面农耕文明发展较游牧文明更发达,因此经济上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影响更大。
如水利技术、制瓷工艺、纺织、酿造、冶炼、印刷、造纸、砖瓦、采盐制盐等技术先后传入游牧民族地区,为游牧民族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当然游牧民族中也有许多影响农耕文明的。
汉初由于国力的不足,休养生息六七十年,积蓄了足够的国力,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
为了获得精锐的战马,汉武帝曾经发动对大宛的远征,所得大宛马大大改善了中原马匹的质量;同时张骞通西域带回了饲养马匹的饲料——苜蓿,以及养马的先进方法。
以此汉朝养马数十万匹,对阵匈奴时能够出动强大的骑兵。
依靠强大的国力,汉朝对匈奴屡战屡胜。
中国在汉代首次获得河西之地,并且置郡长期统治。
政治方面五代十国之时,两种文明的交流尤其繁荣。
游牧与农耕民族关系研究
游牧与农耕民族关系研究游牧和农耕是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它们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
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一直是学者们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背景:游牧和农耕是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应着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
在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经常存在着冲突和融合,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
因此,研究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回顾、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文献回顾了解游牧与农耕民族关系的历史演变和现状;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当今社会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探究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双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另一方面,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资源、土地、人口等方面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不同游牧民族和不同农耕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存在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等方面。
结论与展望: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相互融合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具体建议如下:加强文化交流。
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增进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推进经济合作。
鼓励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草场农业、特色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开展游牧与农耕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通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研究等活动,深入挖掘游牧与农耕文化的价值,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浅议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浅议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摘要】游牧文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中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
两种文明在融合中相互促进,相互认同,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交流影响一,两种文明的特点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主要特点是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缺少商品交换、向内的凝聚力和向外的排斥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朴实有韧性。
而游牧文明是在人类早期原始狩猎文明和原始采集文明之后,与农耕文明差不多同时产生的,就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言,比农耕文明更接近原始的采集狩猎文明。
“逐水草而居”形象地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游牧文明更加接近自然,也就更加尊重自然,同时形成了游牧民族豪爽的性格。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界限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在向北移,现在定下来的是400m m等降水量线,以北是游牧文明,以南是农耕文明。
二,两种文明的交流和影响经济方面农耕文明发展较游牧文明更发达,因此经济上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影响更大。
如水利技术、制瓷工艺、纺织、酿造、冶炼、印刷、造纸、砖瓦、采盐制盐等技术先后传入游牧民族地区,为游牧民族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当然游牧民族中也有许多影响农耕文明的。
汉初由于国力的不足,休养生息六七十年,积蓄了足够的国力,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
为了获得精锐的战马,汉武帝曾经发动对大宛的远征,所得大宛马大大改善了中原马匹的质量;同时张骞通西域带回了饲养马匹的饲料——苜蓿,以及养马的先进方法。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自古以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恩怨情仇就从未断绝,不仅东方存在着胡汉之争,西方的文明也有农牧之间的纠葛。
毕竟没有哪一个文明能够独立存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不断交流、冲突这样循环往复的关系转变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影响着,给我们留下了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一部历史。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而游牧文明,是指以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生产生活的文明。
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
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
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从先秦时期的匈奴到南北朝时期的鲜卑,从隋唐时期的突厥到两宋时期的辽夏金,从入主中原的蒙元政权到女真人的后裔满族人执掌江山,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从来都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一齐谱写的协奏曲。
著名作家高建群曾写道:站在长城线外向中原瞭望,你会发觉史家们所津津乐道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一个形态存在着的,这就是每当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走到十字街口难以为继时,游牧民族的嗒嗒马蹄便越过长城线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
春秋至战国前期,华夏传统服装是长袍宽袖,不便于骑马射箭。
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
碰撞与交流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
碰撞与交流农耕⽂明与草原⽂明编者按:在⽂明演进中,⽆论王朝如何更迭,帝国怎样演进,始终有⼀种关系贯穿在⽂明的脉络之中——农耕⽂明与游牧⽂明的纷争与融合。
⼀个⼜⼀个游牧民族觊觎邻居农耕世界的稳定与繁荣,⼜在吞并农耕⽂明后为新的野⼼勃勃的后继者吞并,武⼒的征服伴随对⽂明的⾂服,平原与草原两种⽣机便如此在漫长的历史中⽣长。
从公元1217年⾄1258年的近半个世纪中,蒙古帝国以蒙古⼤汗为中⼼,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今咸海以西⾥海以北的钦察、花剌⼦模和东起阿尔泰⼭西⾄阿姆河的西辽、畏兀⼉,建⽴察合台汗国;鄂毕河上游以西⾄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建⽴钦察汗国;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建⽴伊利汗国;形成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帝国。
数年之内,他们使得⽆数的⽂明古国化为废墟,⼜在百年之内,为他们的征服者所同化,消失其原有的优势(强⼤骑兵组建出的⾮凡军事实⼒)继⽽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他们的到来、动机及消失似乎都难以解释,然⽽任何⽂明都是所处环境的产物,他们也终究不是⼤地之⼦,从历史的碎⽚之中我们依然可以⼤致拼凑出⼀副农耕⽂明与草原⽂明绵延数千年的抗衡⽃争史图。
⾃⽂明发蒙开始,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地区农耕⽂明⼀样,与其贫瘠的邻居游牧民族毗邻⽽居。
由于农耕⽂明的稳定性与传承性,他们逐渐摆脱落后,⽇渐与其赖以⽣存的⼟地和农耕⽣活融于⼀体,到中世纪后期,⼏乎整个欧洲、西亚、伊朗、印度和中国都达到了相同的物质⽂明阶段。
⽽在这⼀阶段,有⼀重要的地带未经历这⼀演变进化过程,即从中国东北边境到布达佩斯之间、沿欧亚⼤陆中部北⽅伸展的⼀个辽阔草原地带。
由于草原上严苛的⽣态环境使得其中仅存少许耕地,其绝⼤部分居民不得不采⽤畜牧的游牧⽣活⽅式存在,因⽽其⽂明⼏乎停留在新⽯器末期未曾变更。
当亚欧⼤陆上其他⽂明早已步⼊先进农业阶段之时,这些游牧民族以其强⼤的⽣命⼒夹杂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摘要】游牧文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中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
两种文明在融合中相互促进,相互认同,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交流影响
一,两种文明的特点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主要特点是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缺少商品交换、向内的凝聚力和向外的排斥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朴实有韧性。
而游牧文明是在人类早期原始狩猎文明和原始采集文明之后,与农耕文明差不多同时产生的,就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言,比农耕文明更接近原始的采集狩猎文明。
“逐水草而居”形象地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游牧文明更加接近自然,也就更加尊重自然,同时形成了游牧民族豪爽的性格。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界限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在向北移,现在定下来的是4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是游牧文明,以南是农耕文明。
二,两种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经济方面
农耕文明发展较游牧文明更发达,因此经济上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影响更大。
如水利技术、制瓷工艺、纺织、酿造、冶炼、印刷、造纸、砖瓦、采盐制盐等技术先后传入游牧民族地区,为游牧民族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当然游牧民族中也有许多影响农耕文明的。
汉初由于国力的不足,休养生息六七十年,积蓄了足够的国力,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
为了获得精锐的战马,汉武帝曾经发动对大宛的远征,所得大宛马大大改善了中原马匹的质量;同时张骞通西域带回了饲养马匹的饲料——苜蓿,以及养马的先进方法。
以此汉朝养马数十万匹,对阵匈奴时能够出动强大的骑兵。
依靠强大的国力,汉朝对匈奴屡战屡胜。
中国在汉代首次获得河西之地,并且置郡长期统治。
政治方面
五代十国之时,两种文明的交流尤其繁荣。
契丹人制造鞍辔、服装的技术传入中原,
回鹘人与汴京百姓在市肆交易,这大大促进了汉民族与回鹘人的经济文化交流。
政治制度方面
政治制度方面主要是游牧文明建立政权后向中原地区学习。
如
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占领河套地区以后,北魏政府为了加强了对河套地区的管理,采取了融合两种行政体制的方略进行管理,既有汉族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设置郡县进行管理,也有采取军镇管理
的方式,并且以后一种方式占主要地位
五代十国之时,沙陀原属西突厥别部,后从西域边陲一步步地来到了中原。
沙陀皇帝及其宗室控制着实权,但在所有的军政部门中均吸收了大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参加。
许多制度也仿效唐。
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响很大,官制的设置基本上模仿北宋。
中央行政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学、汉学等。
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国防要地有时也设郡、府
文化方面
沙陀王朝对汉文化也有强烈的认同。
统治者也讲究避讳,也注意刻印经籍,在正式场合都使用汉语、汉文,诏令、文诰、法律也都以汉文颁布,沙陀还承袭了唐代朝会时的礼乐制度,如石敬瑭在崇元殿集会,宫廷乐队演奏只有汉族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及《玄同》、《照德》、《文同》、《成功》等歌曲。
西夏还仿制唐设立蕃学和太学。
女真族在侵略中原后,抢劫到大批汉族图书,一批汉族文人前来归附,使女真文化发展起来。
女真贵族自幼学习汉族语文和各种文化知识,朝廷还采用骈体文写诏谕和奏章。
唐、宋诗词,也是金国宫廷文学的主要形式。
另外,游牧民族在学习汉文化的过程中大多都依据汉字创造了自己民族的文字,如契丹族、党项族(后建立西夏族)等。
同时游牧文明也对农耕文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如北魏时的《敕勒歌》气势恢弘、立意高远,千百年来成为大漠风情的真实映照。
许多农耕文化中关于《敕勒歌》的描写无疑是这种文化精神的流传。
温庭筠《敕勒歌塞北》诗云:“敕勒金帻壁,阴山无岁华。
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
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
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
”是借《敕勒歌》描述河套地区风土人情的写照。
元好问《诗评〈敕勒歌〉》云:“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恢宏大气,无疑是怀古寓今
社会生活
在风俗习惯上,沙陀人也接受了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正月十五上元节,以皇帝生日作为节日等。
而农耕文明中关于婚姻嫁娶的习俗对游牧地区也有较大影响。
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影响也很大,如唐时市民竞衣胡服,习胡旋舞。
白居易有一句诗"臣妾人人学团转",又元稹《法曲》一诗所称:"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
女性
游牧民族的妇女可以象男人一样照料生活的一切,她们可以让男人们腾出手来专事剽掠。
北方则不论政坛还是民间,女性都极活跃(如北魏文明太后)。
而南方的女性较少管事,唐代女性频繁出现于政坛,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明显和北朝这个传统有关。
生态环境方面
战争固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历史上对北方边境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影响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中原文明为了抵御游牧文明的侵袭而采取的移民塞边和屯田制的措施。
尤其到了汉王朝,因与匈奴争夺西域的控制权,曾几次出兵今鄂尔多斯和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更迁徙70万人开垦黄土高原,使原来的牧区变为农区。
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开垦使草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始发生局部恶化,因此到东汉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移民的种植业趋于衰微。
唐在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在河套和鄂尔多斯地区开辟屯田,并在边境上修筑了三个受降城作为屏障。
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再次大兴屯田。
尽管唐代在内蒙古草原的垦殖没有达到汉代的规模,但由于这时内蒙古草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已不如汉代,导致了迅速荒漠化的结果,鄂尔多斯地区南部已有风沙肆虐,库布其沙丘开始扩大并以普纳沙、库结沙等名字为世人所了解。
唐朝屯田制后来迅速由盛转衰,就是其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自然报应。
鄂尔多斯地区的沙丘大约是在这个时期陆续出现的。
三对两种文明交流和影响的认识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都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在两种文明的交流中,大部分时候是不断的战争与对峙,只有屈指可数的穿插其中的和平时代。
但在不断的交往中,两种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相互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