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研究

合集下载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之道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之道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网络暴 力现象与媒体呈现、社会压力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四、应对措施
针对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问题的成因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应 对措施:
1、媒体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提高网民对新媒体信息的判断和抵制能 力,引导网民理性使用网络,避免参与网络暴力的行为。
一、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
1、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为网络暴力提供了土壤。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往往 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种匿名性可能导致一些人 在网络上表现出与现实截然不同的行为,甚至进行恶意攻击和侮辱。
2、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
一些网络暴力行为源自于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 受到各种压力,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寻找发泄和释放的出口。 此外,一些人可能出于对某种事物或观点的强烈支持或反对,而采用过激的行为 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2、法律规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严 惩施暴者,切实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3、社会共治: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网络行为 追踪机制,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4、心理干预:对于遭受网络暴力的个体,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和援助,减轻 其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问题:
首先,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普及,提高公众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让人们明白网络暴力的危害和后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其次,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和法律制度,严 厉打击网络暴力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避免因为 心理问题或情感困扰而导致的网络暴力行为。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成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成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成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还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文章首先对网络暴力和群体极化效应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

接着,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主要成因,包括信息传播机制、群体心理、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定量方法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程度。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揭示了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暴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

为此,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述。

关于网络暴力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涉及多个方面。

一方面,网络匿名性和距离感使得部分网民在表达观点时缺乏自我约束,容易产生过激言论和行为。

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网络暴力行为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从而加剧了网络暴力的发生。

群体极化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群体讨论中,个体倾向于表达与群体主流观点一致的看法,从而导致群体观点趋于极端化。

这种现象在网络环境下尤为明显,因为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缺乏有效的信息筛选和过滤机制,使得极端观点更容易被传播和扩散。

关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该模型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可以系统地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分析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分析
运用文献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首先,了解国内外网络暴力的现状,浏览相关资料,翻阅文献,搜集国内外大量相关案件,分析各个案件在特点和判罚上的区别和联系,需找理论依据,对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归纳整理,着手论文撰写,论文修改,定稿。
参考文献:
[1]Nursen Turan,Oguz Polat,Mustafa Karapirli,Cem Uysal,Seda Gokce Turan. The new violence type of the era: Cyber bullying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J]. Neurology, Psychiatry and Brain Research,2011,17(1).
Serkan Volkan Sari(2016)指出,互联网就像一个不成熟的孩子,人们欢喜于网络上的各种便捷信息,却不曾想完全置身其中失去的意志自由。现如今的互联网充斥着网络谣言、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当人们在翻阅巨量的信息资料时及容易被互联网蒙蔽双眼而丧失自主判断的能力,成为了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帮凶。
Nursen Turan,(2011)用“Group Polarization”(群体极化)理论解释了网络暴力这一现象,认为网络暴力现象是因为群体在阐述论点时更激进更容易冒险造成的,而网络暴力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群体性。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群体成员在进行某种决策或者阐述某一观点时比个体更容易激进冒险亦或是更容易保守,也就是爱走极端。在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中,网民的从众心理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从而比在现实中还要极端。
研究内容:
文章是对网络暴力的法理学探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摘要
关键词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分析——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分析——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

危机管理与传播策略wEiji guanli yu chuanbo cEluE- 171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分析——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左 当[摘 要]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开放平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微博成为个人参与公共话题的重要平台。

基于此,将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从网络群体极化视域分析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进一步探讨微博等开放社交平台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实际影响。

[关键词] 群体极化;传播分析;网络舆情;传播学理论[作 者] 左当,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一、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一)群体极化斯通纳•詹姆斯•芬奇于1961年提出群体极化概念。

指出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1]群体极化往往会引发话语暴力、舆论反复以及社会撕裂。

本文梳理了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的网络舆论事件(见表1),重点分析“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引发的群体极化现象的传播。

伴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群体极化现象越来越频繁出现,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传播分析也成为热门。

(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1.“江歌案”。

萌芽期:日本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日,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室友前男友陈世峰用匕首杀害。

江母对江歌室友刘鑫的诘问和曝光,网民看到刘鑫在案发时的冷漠,纷纷谴责刘鑫的道德低下、人性泯灭。

爆发期:江母在微博上发布《泣血的呐喊:刘鑫,江歌的冤魂喊你出来作证!》一文,并公开刘鑫全家人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车牌号等信息。

在江母与刘鑫的“博弈”中,网民们纷纷站队,舆论形势一边倒。

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各种言论讨伐刘鑫,江歌案获得全民关注,舆论达到高潮。

持续期:江母在微博征集签名推动判决陈世峰死刑。

探析网络暴力成因及危害

探析网络暴力成因及危害

和转发 内容是用户 最常见 的 内容 生成方
式。 这也从侧面说 明网民常常会被别人 的 思想 所牵引 , 独立思考 的能力已经弱化 。 而在 “ 羊群 效应 ”中 , 起 关键作 用 的 就是 “ 领头羊 ”, 即传播 学 中的 “ 意见领 袖”。 所 谓意见领 袖就 是 பைடு நூலகம் 活跃 在人 际传 播 网络 中 , 经常为他 人提供信 息 、 观点或
根源及其主要对策 》 的主要成 果中 , 将目
前网络暴 力的定义归纳 为两类 , 一是基于 道德约束的暴力行 为说 。这 一观点认 为 , 网民在 由信息 网络技术构 造而成 的 电子
交互 空 间 内通 过舆 论 的 “ 集结 ” 优 势 对 某

这些青年 网民心智 尚未成熟 , 人生观 价值 观尚未定 型 , 对社会关注度高但是社 会辨认能力不强 ,自我控制 能力欠缺 , 极 容易受人鼓动。 他们具有强烈 的怀疑精神 和对现实的不 满情 绪 , 这种负面情绪 的发 泄手段就是激烈的言辞。 《 2 0 0 8年 中国互
【 关键词】网络暴 力 成 因 危 害


网络 暴 力 的定 义
羊群 效应”。 ( ( 2 0 1 2 达5 . 6 4亿 ,全年共 计新 增 网 民 5 0 9 0万 也 就是经济学 上的 “ 人 ,互 联 网普 及率 为 4 2 . 1 %。而年龄 为
2 0 — 2 9岁 的 网 民 所 占 的 比 例 最 高 , 占到
在《 传播 的数学 理论 》 一文中提出 了一种 传 播过程模 式 , 在这 个传播 过程 中 , 讯息
会遭 受到噪音的干扰 ,从而 出现失真 。 商
业 网 站 对 网 民 言 论 的 处 理 就 可 以看 做 是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指的是在网络上,不同的群体因为观点、立场、利益等不同而形成对立甚至敌对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网络舆论中十分常见,不仅造成了用户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会对社会舆论和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理解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并进行有效的治理对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1. 信息过载与筛选偏好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加多样和方便,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的过载。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采取筛选偏好,选择符合自己立场和观点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就造成了不同群体之间信息的割裂与对立,从而加剧了群体极化现象。

2. 社交网络算法与数据分析社交网络平台借助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兴趣,为其推送更符合其习惯和喜好的信息内容。

这种个性化的推送往往会加剧用户信息的碎片化和单一化,使得用户更容易沉浸于自己狭隘的信息范畴中,进而导致群体之间的观点和立场的差异进一步加深。

3. 情绪化倾向和信息碎片化网络舆论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情绪化倾向的影响,容易被一些煽动性、极端化的言论所左右,而忽视了理性思考和客观评价。

由于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很难对其进行系统性、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容易滋生出偏激的言论和观点。

以上几点是导致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信息过载、社交网络算法的影响、情绪化倾向和信息碎片化。

在此基础上,群体极化现象得以不断发展与蔓延。

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对立矛盾逐渐加剧不同群体之间因为信息碎片化和情绪化倾向而导致的对立矛盾,将在网络舆论中逐渐加剧。

这种对立矛盾表现为言辞激烈、立场偏激,甚至演变成网络暴力,造成网络社会的分裂和纷争。

2. 兴趣聚焦导致的信息孤岛化网络舆论中,由于社交网络算法和数据分析的影响,人们更容易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信息范畴,形成信息孤岛化现象。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以人肉搜索为例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以人肉搜索为例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以人肉搜索为例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指的是在网络上存在着两个极端立场的群体,他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和对立,并容易形成排斥和敌对情绪。

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多种可能的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情感化表达:网络上容易发生情感化表达的现象,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距离,人们往往更容易表现出自己的情感面,而不顾及实际情况和事实真相。

2. 信息冲击: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其中包含了各种观点、数据、消息等等,这些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对于一般网民来说难以消化,容易导致信息过载,从而形成“信息筛选”的倾向。

3. 社交网络:社交媒体使得人们更容易形成类似于小圈子或社群的社交模式,由于社群内成员大多是同质化的,容易产生思维惯性和在群体中的自我验证偏差,进而形成体系内逐渐极端化的观点。

以人肉搜索为例,其本质是由无关人员在网络上追逐寻找某个目标的过程,往往容易造成对目标个人的侵权和隐私泄露,甚至还可能未经事实核实达成错误结论和误导他人。

这种现象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的热议和分立,形成两个群体之间的对立。

为了应对网络舆论极化的现象,以下是一些不同的对策:1. 增加网络知识普及率:通过针对网民的网络知识普及宣传,提高网民对于网络安全、信息真实性和保护个人隐私等问题的关注和认识,减少信息过载和舆论极化。

2. 强化网络监管机制:采用更督促力度的监管机制,例如相关法律与规范,明确网民的责任和权利,规范网络社区,对于未经证实的舆论传播,能够及时阻止和打击。

3. 搭建多元化的舆论平台:在网络上鼓励多种观点的流通和交流,让不同观点的人民能够进行有建设性的互动与讨论,而不是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两个立场对立的群体。

总之,面对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需要从多种方面出发,加强安全教育、改进监管制度,并加强多元化的舆论平台建设。

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综述

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综述

三、校园欺凌的成因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情感支持等因素也会影 响孩子是否会成为欺凌的受害者或实施者。
三、校园欺凌的成因
3、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媒体影响、社区环境等也会对校园欺凌产生影响。 例如,媒体对暴力和攻击行为的过度渲染可能会使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和模仿这 些行为。
四、校园欺凌的干预
四、校园欺凌的干预
5、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政府机构、社区组织 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学校和家庭应对校园欺凌。
五、结论
五、结论
校园欺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的问题。理解其概念、成因和现有的干预策 略对于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如何制定更全面、更 有效的干预策略,以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通过不断提高对校园欺 凌的认识和教育水平,我们能够为所有的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平等和尊重的学习 环境。
2、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
2、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
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因素:一些网络欺凌者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网络进行宣 泄和寻求安慰;
2、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
(2)社会因素:部分网络欺凌者受到家庭、学校或职场等环境中的负面影响, 通过网络进行报复或发泄不满;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 研究内容包括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效率、去中心化等方面。然而,仍存在一些 问题,如性能瓶颈、隐私保护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四、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去中心化:未来,区块链技术将更加注重去中心化,以实现更加公平、透 明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从“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很黄很暴力”到“艳照门”、“范跑跑”等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每一个事件几乎都以一个或真或假、或实或虚的争议话题为由头,先是在网络上引起注意,继而发起排山倒海的“正义”讨伐,给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一定的伤害,给受众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今,网络暴力已经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重视。

关于网络暴力的产生,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外部方面来说,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的制造、传播、扩散也随之更加方便、快捷。

网络已经由最初的边缘性媒体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传播途径。

但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网络在带给人们空前便利的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可以说是网络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产生的最大负面影响。

但归根结底,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透过技术,真正在传播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

所以有人说:“网络本没有暴力,网络的暴力来源于网络后面的人和人性。

”因此,网络暴力事件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在于网民自身的特征。

本文拟从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入手,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角度,分析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探讨网络暴力事件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在网络中,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

这种倾向表现为:网民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往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网民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

他们彼此推波助澜,通过网络讨论获得群体认同,并走向更极端的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在网络上发现不道德的事件的时候,一个个都是群起而攻之,但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类似事件的时候却乏人问津。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摘要如今的网络随着其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越来越成为普通受众表达意见、形成社会舆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这为信息的公开、社会的公正、社会事件的监督和解决带来了便利。

但由于网络的表达意见的匿名性、非理性等特殊性质,导致网络负面舆论大行其道占据主流,群体极化效应随处可见。

群体极化效应能够促使一些社会事件的解决,但同样有其负面影响存在。

本文正是针对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现象,从其形成的动因带来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关键词社会热点;网络舆论;群体极化效应1 群体极化效应定义及表现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

”[1]浏览网络,尤其是各大微博、论坛、BBS、社交网络等能够公开发表舆论的平台可以看到,如今网民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很高。

以新浪微博为例,截止到12月6日,“小悦悦事件”以“请停止冷漠”为关键词的微博内容共65万条,事件总评论766万条;“甘肃幼儿园校车事件”相关微博510万条,“聊聊好校车的标准”24万条;“李阳家暴事件”评论221万条;“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话题评论78万条。

这种大量的评论在网络环境内很容易形成群体极化效应。

如“杨武案”后一窝蜂给杨武带上“史上最窝囊丈夫”的帽子对其大肆谩骂嘲笑,“小悦悦事件”后感叹世风日下人心冷漠、对社会的冷血失望,“723温州动车”事故后纷纷质疑政府铁道部门的不负责任,中国船员在泰国被害后对比中美护照感叹天壤之别等等,无论什么性质的社会事件、真相到底如何,最终都会被认定归纳为政府不作为、社会道德败坏甚至发出“中国你到底怎么了”之类的感叹,而澄清的言论总是滞后于谴责的言论,并且容易被很快淹没。

2 群体极化效应形成原因2.1网络环境的影响首先,网络的匿名性所带来的个人责任感的缺失,减少发表意见的顾忌。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影响公众舆论的重要平台。

然而,在网络舆论中出现了一种群体极化现象,即人们在互联网上往往会在某些话题或事件上出现两极化的分裂,一方集中力量打压另一方的声音,进而产生了一种严重的舆论焦点和分裂现象。

这种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因此治理对策成为了非常必要和紧急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原因。

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机制和方式的不同导致。

在网络上,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推荐系统等渠道得到的。

不同的渠道其信息获取的方式、优先级等都不同,可以看成是互联网算法对信息的优化和过滤。

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出现人们在不同的信息渠道中获取到的信息有很大的差异性,甚至产生相反的立场和观点,从而形成了极化的社群。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治理对策。

首先,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策划工作,合理引导进行多视角、多来源的信息获取。

在网络舆论中,政府、公共机构、媒体和公民等不同的主体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让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和交流。

其次,我们需要完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极化现象。

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监测对于保持互联网的健康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管控网络极化问题,才能有效减少网络极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和规范,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管理和规范是网络极化治理的重要手段,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体系,强化对网络冲突、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违规现象的打击和处理,同时通过舆论引导、网络教育、诚信宣传等方式,加强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导,营造一个和谐、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总之,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对于公众舆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削弱和威胁,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这种现象的治理和控制,通过多方合作、科学管理和规范引导,打造一个健康、正能量和友善的网络舆论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公共平台。

从“群体极化”看网络暴力背后的狂热诉求

从“群体极化”看网络暴力背后的狂热诉求

拉 塞 ・斯 皮 司 与其 同事 通 过 研 究 得 出 :网 络 中的 群 体 极 化 现 象 更 加 突 出 ,大 约是 现 实生 活 中 的两 倍 多 。这
也 证 明 了在 网 络 发 言 匿名 化 的庇 护 下 ,那 些 于 现 实 生 活
中本 该 遵 守 的 规 范 和 约束 ,放 到 网络 世 界 里 却 一 下 子 都
样 的 思 想 观 念 也 是 有 迹 可 循 。 这 种 粗 犷 的 指 导 思 想 , 虽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给 经 济 建 设 注 入 了 活 力 , 但 也 是 造 成 我 国
( 一) 技术先行 ,管理滞后
肖像 权 、隐 私权 等个 人 权利 ,是违 法 行 为 。
( 三) 实施网络暴力的低成本性
[ 作
者】 邓 榕 ,博士 ,长沙大学 中文与影视传播 系副教授 ;
贺康 喜 ,长 沙 大 学。
不 同 于现 实 生 活 中直 接 危 害 到人 民生 命 财 产 的 暴 力 重 大 事件 和 如 “ 汶 川地 震 ” “ 云 南 干 旱 ”等 重 大 自然 灾
行 为 , 网络 暴 力 是 滥 用 网络 社 会所 提 供 的虚 拟 空 间 用 语 害 面 前 , 网 络舆 论总 能够 在 极 短 的时 间 内激 发 出团 结 一
民 已经 在 极 为 宽松 的 网络 环 境 中培 养 出习 惯之 后再 去 管
理 ,会 引起 极 大 的 抵 制 和 反 弹 ; 另一 方 面 ,会 给 其他 国 家 留有 把柄 ,容 易 引发 国际舆 论 的批 评 和攻 击 。
失去 了应 有 的约 束 力 这 一 观 点 。对 于是 非 观 念 不 明确 、
生 活 秩 序 甚 至造 成 更 严重 的后 果 。对 网 络暴 力 的成 因分 民 粹 主 义 的 先 行 观 念 会 让 人 忽 视 或 者 蔑 视 当 下 的 道 德 法 析 有 助 于 我 们 正 确 认 识 网络 暴 力 并 采 取 合 理 的 措施 予 以 规 。 “ 暴 徒 们 ”对 此 不 但 不 以为 然 , 还 容 易将 自己 的行

从法社会学视角看网络暴力

从法社会学视角看网络暴力

从法社会学视角看网络暴力一、概述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已逐渐引起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

从法社会学视角来看,网络暴力不仅是个人或群体在网络空间中的失范行为,更是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法律规范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产物。

网络暴力体现了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虚拟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网络暴力行为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扩散性,加剧了其对个人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在网络空间中,个体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通过言论、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对他人进行攻击和诋毁。

同时,信息的快速传播也使得网络暴力行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网络暴力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权力失衡、道德失范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可能因为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面临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感在网络空间中得到了放大,一些人通过网络暴力行为来宣泄情绪、寻求认同或实现某种利益诉求。

网络空间的道德约束相对较弱,一些人在缺乏现实社会规范制约的情况下,更容易表现出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网络暴力的治理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

从法律层面来看,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处罚标准。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从技术层面来看,可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测和过滤,及时发现并制止网络暴力行为。

从教育层面来看,需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公众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抵制网络暴力的社会氛围。

网络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通过法社会学视角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暴力的成因、特点和治理策略,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1. 网络暴力的定义与现象描述网络暴力,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法社会学视角下呈现出其独特的定义与表现形态。

从法律角度讲,网络暴力指的是在网络空间中,个体或群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针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威胁、恐吓等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伴随着对他人名誉、隐私、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网络暴力如何加剧群体对立情绪

网络暴力如何加剧群体对立情绪

网络暴力如何加剧群体对立情绪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交流和社交平台,然而,与此同时,网络暴力这一现象也日益凸显,并在不知不觉中加剧了群体对立情绪。

网络暴力,简单来说,就是在网络上发生的言语攻击、恶意诽谤、人肉搜索等不良行为。

这些行为往往超出了正常的言论范畴,对他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当这种暴力行为针对某个特定群体时,就很容易引发群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首先,网络的匿名性是导致网络暴力加剧群体对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网络世界中,很多人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摆脱现实中的道德和法律约束。

这种匿名性使得一些人在发表言论时变得无所顾忌,更加放纵自己的攻击性和偏见。

当涉及到群体问题时,他们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对某个群体进行恶意攻击,而这种攻击往往是基于片面的了解甚至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很容易引发被攻击群体的反感和反抗,从而加剧双方的对立情绪。

其次,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也在推波助澜。

一条负面的、针对某个群体的言论或消息,在网络上可以瞬间传播开来,并被大量的人看到和转发。

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往往会被扭曲和夸大,进一步加剧了群体之间的误解和敌意。

比如,某个关于特定群体的负面事件,可能会被渲染成整个群体的普遍行为,从而引发公众对该群体的整体负面评价。

这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无疑会加深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对立。

再者,网络上的“回音室效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们在网络上往往更倾向于关注和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形成一个个封闭的信息圈子。

在这些圈子里,相同的观点被不断强化和放大,而不同的声音则被排斥在外。

当涉及到群体问题时,这种“回音室效应”会使得人们对其他群体的看法更加固化和极端,难以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这样一来,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就变得更加困难,对立情绪也随之不断升级。

此外,一些不良媒体和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故意制造和传播煽动群体对立的内容。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危害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危害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危害摘要: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渐渐地在侵入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生活中,它在给大众带来便捷、自由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暴力已成为我国新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网络暴力从虚拟暴力逐渐转向现实暴力,其危害不容小觑。

本文主要从三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对于网络暴力概念的界定成为研究的起点。

为了在下面两部分更好地论述分析,笔者需要对网络暴力的概念有个清晰的界定。

由于网络暴力的概念在学术界暂未达成一致,笔者主要在专家学者对网络暴力不同理解的基础上,特别是人民日报对网络暴力特征的分析,融入笔者本人的理解,对网络暴力下定义。

并且从网络暴力的主体、客体及表现形式拆分研究网络暴力。

其次,分析了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危害。

网络暴力的形成主要受网民自身素质低下、网络媒体追求商业利益、社会舆论信息不畅通的影响,小到危害事件当事人身心健康,大到网络失信、社会不稳定,可见对于网络暴力的防治迫在眉睫。

最后,针对成因提出防治网络暴力现象的措施,这也是笔者撰写论文的目的,对网络暴力进行防治,最终还大众一个健康、绿色、和谐的网络环境。

对此,笔者认为加强网民的素质教育是解决网络暴力的根本之道,另外防治网络暴力的外部措施也不可或缺,需要立法机关加强网络立法,网络媒体为舆论创造畅通渠道,政府加强与网络运营商的合作依靠技术规范网络。

网络暴力是本文一贯的研究对象,将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等与社会环境相结合,试图能全面分析网络暴力,最终找到有效的方法,也期望网络暴力能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关键词:网络暴力;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形成机制;防治措施引言网络环境是一种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它既成为民意表达的窗口,又成为暴力滋生的温床。

网民开始可能出于善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网络中他们容易忘记在现实世界中的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表达方式过于极端就滋生了网络暴力现象。

网络暴力事件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对个体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及产生的严重后果,关于网络暴力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迹可循。

群体极化看网络暴力现象

群体极化看网络暴力现象

以群体极化,从众和道德发展的观点泛析网络暴力现象罗马引言在网络化社会的今天,网络暴力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现今时常存在的人肉搜索,2010 年6月 9日发生的“69 圣战”等都是这一现象的重要诠释。

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心理学原因和社会文化的因素,值得学者对其成因和规范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中,笔者将着重从社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中的相关概念出发对网络暴力现象进行广泛的诠析。

这其中,相关的心理学概念主要包括:网络群体,群体极化,从众现象,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以及网络群体暴力。

本文将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开始,在明晰概念的前提下,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各种相关变量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相关心理学概念的界定(一)网络群体周晓虹教授在其著作中将“社会群体”定义为:“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社会群体是人群的集合体,但并非所有的人群集合体都可以称为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应包含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一致的群体目标和规范;第二,有明确的群体分工;第三,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和群体意识。

”1社会群体进一步地可以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中成员的地位,角色和权责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并有相对固定的成员身份。

而非正式组织则是指:“社会组织内部的成员在日常互动中自发形成的人际关系系统。

”2因而,在此基础上,可以将网络群体定义为以网络为沟通和互动媒介建立的社会群体。

由于网络群体与日常群体不同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大多数网络群体都是非正式群体,成员以符号代码作为自己的虚拟身份,从而无法对其地位,群体角色,权力和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和规范,而这也可以被视作网络群体和其它社会群体的最大的区别和特征。

(二)群体极化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作为一种群体心理学现象,最早是由詹姆斯斯托勒尔于1961提出。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浅谈中国互联网非理性群体—— “网络暴民”的主要特征及其产生因素

浅谈中国互联网非理性群体—— “网络暴民”的主要特征及其产生因素

浅谈中国互联网非理性群体——“网络暴民”的主要特征及其产生因素内容摘要:“网络暴民”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个新的网络群体。

由这个群体引导发生的一系列非理性的网络社会现象,称为“网络暴民”现象。

关键词:网络暴民,表现特征,产生因素一、“网络暴民”的界定“网络暴民”这一称呼虽然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但是目前学界尚未有对“网络暴民”的准确定义,因此我们在探讨“网络暴民”的相关问题时必须先对“网络暴民”的概念进行界定。

首先,所谓的“网络暴民”,顾名思义,它必须存是来源于网络存在于网络,并且借助互联网,以语言、图像、音频、视频等网络传播方式来完成其暴力行为。

其次,并不是所有对某一事件或某些个人进行评论或批判的网民都是“网络暴民”。

“网络暴民”必须是一个使用暴力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的非理性的群体,虽然这一群体的行为在主观上可能带有善意的目的,比如对道德的维护,但是客观上却对他人的合法权利如名誉权、隐私权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最后,“网络暴民”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他们往往是因为某一事件的发生而自发形成的。

二、“网络暴民”的主要表现特征针对“网络暴民”的表现特征,200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

该在线调查共有3226人参与。

调查显示:62.6%的人认为“网络暴民”有主观上恶意制裁别人的倾向;57.4%认为“网络暴民”出口成“脏”;56.8%的受调查者则认为“网络暴民”有不经当事人允许就擅自公开其隐私的特征。

这项调查所显示的“网络暴民”的其他特征还包括:威胁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动不动就质疑当事人的道德品质以及盲目跟随别人意见等。

根据这项调查所显示的结果,笔者认为“网络暴民”的主要表现特征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善意的出发点许多研究者在探讨“网络暴民”的特征是往往都只注重“网络暴民”所表现出来的恶意行为,而忽略了这些恶意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出发点。

通过对各典型“网络暴民”事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网络暴民”在利用互联网实施“网络暴力”的背后,往往是本着一种维护传统伦理道德及社会正义的出发点的。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网络群体极化是指在网络空间中,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某一议题或观点上持有极端的意见和立场,并且互相排斥、对立。

网络群体极化是信息爆炸、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等因素导致的一个现象,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广泛性,对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群体极化的机制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信息过滤算法和推荐系统的运作,使得用户只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内容,形成“信息狭隘化”,加剧了群体之间的对立。

网络匿名性使得用户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极端观点,同时也使得网络上的讨论更加激烈和偏激。

社交媒体等平台的群体化特征和传播机制,也是网络极化的推手。

心理学因素如陷阱思维和群体认同,以及社会因素如经济不平等和种族隔离等,也会影响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和发展。

针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

政府和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监管,遏制网络谣言和假新闻的传播,加强对有害信息的过滤。

教育机构应注重网络素养的培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解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群众的信息辨别能力。

社会各界应加强互联网伦理建设,倡导理性讨论和多元声音,减少极端观点的传播。

加强社会信任和彼此理解也是减少极化现象的重要途径。

在治理网络群体极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平衡多种利益和原则。

一方面,要保障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避免对异议声音的打压和封锁。

要设立相应的法律和规范,来限制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并保护人们的人格尊严。

要建立和完善有序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网络极化问题。

网络群体极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进行治理。

通过加强监管、培养网络素养、倡导理性讨论等措施,可以减少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网络社会。

治理网络群体极化也需要平衡多种利益和原则,确保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有效保护社会成员的权益和尊严。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暴力议题分析——基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的73个样本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暴力议题分析——基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的73个样本

第11卷第3期Vol.11 No.35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TJXC-15006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暴力议题分析——基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的73个样本孙 婷1,2 陈堂发2(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2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3)摘 要:本文以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百度新闻搜索中关键词为“网络暴力”的73个网络暴力事件为研究样本,引入群体极化中关于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这3年中网络暴力的议题。

本文分析指出:在样本中,网络暴力是否发生与议题的模糊程度关系不大,这与桑斯坦在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上的判断不一致;议题的内容对网络暴力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在议题内容上主要以社会道德失范和价值观冲突为主,且议题内容的“舌战优势”倾向明显;在议题关涉主体上以明星和普通人为主,而并非以政府机关为主,这与之前的相关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关键词:群体极化;网络暴力;议题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05-02以往对网络暴力、群体极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网民社会心理、群体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协调机制等问题,即使对网络暴力的议题进行分析,也多是对单独某种类型议题进行分析,而较少对网络暴力发生议题的综合研究。

凯斯·桑斯坦认为“群体会走向极端”,且这种极端是容易产生暴力的。

[1]因此,本文在对群体网络暴力的研究中,引入“群体极化”在极化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以推进关于群体网络暴力产生原因和治理策略的分析。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借鉴桑斯坦对群体极化议题的研究结果,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议题的模糊程度。

桑斯坦认为,讨论事实信息模糊的议题容易引发群体极化现象。

[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博思特曼关于谣言的研究也发现,事件信息越模糊,相关谣言的影响力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研究作者:曲红来源:《今传媒》2019年第03期摘;要: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用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网络与现实的分野越来越小,人的虚拟化生存趋势更加明显。

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的爆发也较之前更为快速。

网民们在各类关乎社会公众利益的舆情事件爆发后,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话语渠道的增多让话语表达的丰富性增多,然而随之增多的还有针对舆情事件的不理性表达,主要表现就是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网络暴力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3-0038-03一、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现象(一)群体极化与网络暴力1.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这一概念在1961年由詹姆斯·斯通于1961年提出,其含义是指在进行群体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倾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1]。

2.网络暴力。

关于网络暴力的定义多集中在侵犯隐私、干扰生活、损害个人利益、采取不正道手段等网络行为,总而言之即是以网络手段发表暴力言论,形成舆论压力,侵犯当事人隐私,对其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这种舆论压力可能会发展到线下,对当事人权利有所损害。

3.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

詹姆斯·斯通关于群体极化的论说表明了,在对某一事件表达意见时,个人的意见总是追随着群体的意见,这种群体性的裁决意见会偏向极端方向[1]。

事件的性质对意见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道德和法律的规范,我们可以将事件分为正向和负向、不定向三种情况。

诸如成功事件、好人好事、道德表彰类的事件是正向事件。

这种事件下的群体意见表达往往是集中在正向极化,形成一片正气的舆论态势。

而诸如凶杀、暴力违反法律规定、社会道德的负向事件,群体的意见往往是集中在负向,群体极化就朝负向进行,如指责当事人行为等,这种负向极化在群体作用下会愈加发酵,就可能会以网络暴力的形式呈现。

不定向事件中事件难以定性,难以评说其社会影响,这种情况下,群体极化效果不如正向、负向事件明显。

(二)舆情事件中群体极化性网络暴力分析1.舆情事件梳理对2017年和2018年11月份的舆情事件进行总结后,其中负向事件中影响力最大的分别是: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事件影响力达82.4、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在美失踪,事件影响力82.4、杜嘉班纳辱华,事件影响力为79.8。

本文主要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为主,以该事件中的意见表达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行为[3]。

2.群体极化下网络暴力的呈现特点(1)群体极化鲜明。

网民的态度以负面情绪为主,在对待女司机的态度上,一拥而上对其进行网络暴力。

事情水落石出后,又对涉事女乘客进行辱骂。

网民的态度行为很相近,同样的负面情绪使得在整个传播群体之中,大家的行为都脱离了理性的规束,向极端化发展,对女司机的网络暴力就体现出了这种失去理性判断,而在群体掩盖下发泄情绪的群氓行径。

(2)性别歧视严重,语言暴力明显。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对女性的攻击往往比男性更多。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刚发生时,两方司机中,女司机这一标签明显承担了更多的公众怒火。

网友对女性的网络暴力中,语言暴力比较明显。

如微博上124万粉丝的博主@我是小王爱搞贴出了网友人肉的涉事女乘客生活照,该微博近500条评论下,都是谩骂之语。

言辞主要集中在“荡妇”“泼妇”等。

对女性的网络暴力大部分还是性别歧视,在其他负向舆情事件中,女性角色往往会遭受更多的语言暴力攻击。

(3)爆发迅速,来势汹涌。

现阶断舆情事件的潜伏期不断缩短,一个舆情热点的爆发,往往是迅速而直接的。

舆情事情发展的初期,具体事实细节并不完善,但是事件的二元对立却很鲜明。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在公交车坠下去之后,相关视频就迅速传到网上。

公交车上生死未卜的乘客和可能驾驶失误的撞车女司机,这种二元对立冲突强烈,易点燃网民情绪,群体极化现象明显,随之发酵而来的网络暴力也很激烈。

这种暴风雨式的意见聚集和非理性发泄,时间短、速度快、攻击猛烈,当事人很难招架,也无力对抗反击。

二、群体极化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影响(一)成因1.媒体为求流量,制造二元对立。

为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尽可能地争取受众,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流量。

许多媒体无法兼顾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时就进行报道。

更有甚者,媒体为了抢夺受众,会刻意制造一些矛盾对立,使其具有可读性。

重庆坠江事件发生后,新京报发布:《重庆一公交与逆行轿车相撞后坠江,女司机被控制,动画示意路线图》;北京青年报发布:《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坠江,疑因一女司机驾驶私家车导致》[5]。

媒体关于“事故”和“女司机”的议程设置,使得受众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女司机的错误。

媒体的话语权较平常受众更多,当站在意见领袖位置的媒体行差踏错,就会把受众带入歧途。

2.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各种各样的人能够在网络空间表达个人意见,开放带来了繁荣,各类社交平台的崛起,更是给了网民充分发表意见的空间。

互联网的匿名性让发表意见的个人能够不用担心受到惩处,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分离,让人们在发表意见时所受到的拘束减少,因此在发表意见时就更能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所捆缚。

互联网的开放给不当的言论以温床,而匿名则为之提供了庇护,才会使得当下的网络暴力行为猖獗。

3.刻板印象催生群体极化。

李普曼曾在舆论学中提出“现实中的世界”和“头脑中的世界”这一概念,指出由于个人差异,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总是带有自己的色彩。

人们因为自己的主观经验会在认识某些事物的时候形成固定的印象,这种印象就是刻板印象[6]。

刻板印象会使得人们在看待某些事物时不假思索的形成第一印象,重庆坠江公交中人们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使得群体的意见迅速统一偏离理性,形成群体极化现象,并对女司机进行网络暴力。

4.群体压力下沉默螺旋效应明显。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到个人是有鲜明特征的,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个性就会被群体所淹没[7]。

当群体压力明显时,人们的意见就趋于一致,沉默的螺旋效应也更明显。

舆情事件爆发的时候,群体极化现象产生时,群体压力明显,就使得身处其中的人容易被群体所同化,做出同样的行为。

(二)影响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携带着强烈的情感,充斥在各类舆情事件之中,除了对当事人精神、生活上的种种伤害,它还对我们的网络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网络环境失序。

公共事件发生时,网络意见表达却被暴力充斥,这样的意见表达方式会使得网络表达环境崩塌。

持有少数意见的个人惮于网络暴力,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的多元就无从谈起。

充斥着谩骂攻击的网络环境也会使我们的网络体验变差,网络暴力一旦被放任,网络秩序也会遭到重创。

2.理性思维缺失。

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行为,有时候是躲在群体后受到多数意见庇护下的从众行为。

网络暴力表达的简单化,使得人们的意见表达非黑即白,当有不同意见出现时,就蜂涌而上,以简单的暴力镇压。

从短期效果看,这是一种意见的胜利,但是从长期看,由于缺乏意见在公共领域进行行之有效的辩论交锋,长期来看影响理性思维的培养。

三、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媒体承担责任媒体应当为现下越来越泛滥的网络暴力负责,媒体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传达者,要做好把关作用。

主流媒体要做到标杆作用,为及时引导舆论起到树旗定向的作用,在舆论混乱不明晰的时候,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发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诸如微博、知乎、豆瓣等追求流量的社交媒体,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信息的选择上不能一味追求轰动效应以赚取流量。

(二)自由表达和网络管理的平衡网络环境宽松时,能使网络上各种意见更好的表达,但是也会带来诸如网络暴力之类的问题;但当网络管理收紧,就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

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切合国情完善相关网络管理条例,平衡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难题。

使网络暴力行为有相应的条例可以进行处置,使该行为实施的成本增高,形成威慑,从而使之减少。

(三)网民应加强自律舆情事件中各类网络暴力频发,体现了当下网民道德素质、理性思维和法律意识的缺失。

因此,网民应该加强自律,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以个人道德观评价他人,不用网络的舆论力量凌驾于其他个体之上;其次是要重塑理性思维,在面对纷杂的舆论事件中,要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参与群氓式的网络暴力行为,而是要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被舆论绑架;最后是要增强对法律的信仰,增强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才能有效避免网络暴力横行。

参考文献:[1]焦德武.试论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石丽娟.浅析网络社交媒体中网络暴力的传播心理及其监管[J].科技传播,2018,10(19):126-127.[3]2018上半年国内舆情分析报告汇总[EB/OL].http:///company-news/20180713175456.[4]2017年舆情热点事件[EB/OL].http:///company-news/20180111172717/.[5]重庆公交坠江案“女司机”惨遭声讨,“后真相时代”,媒体应如何参与?[EB/OL].https:///a/271982753_740946.[6]张楠.网络群体极化的形成机制[J].新媒体研究,2018(11):36-37.[7]古斯塔夫·勒庞,谷珊,赵婷婷.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人民法治,2018(19):103.[8]左当.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分析——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9):171-173.[9]史嫣然.论互联网中网络暴力现象及其治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8(14):45-46.[10]程艳芳.社会公共问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研究[J].新闻论坛,2018(5):95-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