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
2024年诗圣杜甫介绍
史风貌得以保存。
文化遗址的旅游开发
02
杜甫草堂等文化遗址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前来参观学习。
杜甫文化节的举办
03
各地纷纷举办杜甫文化节,通过诗歌朗诵、文化讲座等形式,
传承和弘扬杜甫文化。
杜甫诗歌在教材及教育领域传播
杜甫诗歌入选教材
杜甫的诗歌被广泛选入中小学教材,成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重 要篇目。
杜甫晚年的生活十分贫困,经常靠朋 友接济度日。他的健康状况也日益恶 化,最终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杜甫在文学史上地位
诗圣之美誉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诗歌成就
杜甫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他的诗歌以雄浑豪放、真挚感人而著称,被誉为“诗史” ,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他的诗作中常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自然景观、历史事件等描绘得栩栩如 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杜甫的诗歌语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传唱 性。
真挚感人,情感深沉
杜甫的诗歌情感真挚、深沉,字 里行间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 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他的诗作往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 ,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 情,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
03
《丽人行》、《兵车行》等等
反映了人民疾苦和动荡中社会的残酷现象,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忧虑。
《兵车行》等战争题材诗篇
《兵车行》
此诗以战争为题材,通过描绘战车的行进和战士的苦难,展 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疾苦。诗中,“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场景。
其他战争题材诗篇
杜甫还创作了《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等诗篇,通 过描绘边塞风光和战士的英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关注和 对和平的向往。
杜甫的一生
杜甫的一生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之为“诗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诗圣杜甫的传奇一生。
第一阶段:0-20岁。
杜甫生于富贵家庭,家庭优渥奢侈以至于在印刷书籍还很不方便的唐朝就能够博览群书。
且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七岁成诗,可谓一代神童。
在15岁左右时又有着和其他男孩子一样的淘气,爱好爬树,如“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个阶段的杜甫是少有的无忧无虑的时候,至20岁结束书斋生活,开始各地巡游。
第二阶段:20-35岁。
青年杜甫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在23岁时爬了泰山,就有了《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32岁时更是遇到了当时的一位偶像级人物——李白。
二人开始相约去玩耍,且李白和杜甫的关系非常好,那可是“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这画面简直太美我不敢看......当然李白和杜甫只是一起游玩过四次,却给杜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杜甫就有了《赠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其一)》、《梦李白(其二)》......而李白呢,就有广为人知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当然他也给杜甫写过诗,叫做《戏赠杜甫》。
总之,这个阶段的杜甫见了许多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也是他人生短暂轻松的几年,殊不知,后面发生的一件事,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第三阶段:35-45岁。
44岁的杜甫当官了,官职不大,是一个看守仓库的门卫。
那一年,安史之乱发生了,命运的颠沛流离和曲折离奇就此开始,回家省亲的杜甫发现自己的小儿子饿死了,家道中落,伤心不已。
第四阶段:45-48岁。
这三年中,杜甫当官得罪了皇帝,被贬了。
46岁回洛阳探亲,看到故土山河被战争破坏,自己的家乡风雨飘摇,任人欺凌,就在此写下了著名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简称“三吏三别”这是杜甫内心最为痛苦的时候,也是他的文学创作达到顶峰的时候。
杜甫生平介绍最终版
杜 甫 草 堂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五)漂泊时期(公元768-770)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安史之乱----人生转折点 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三)流亡时期(公元755-759)
《春望》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写下的。杜甫 在投奔新皇帝的途中被俘虏,后来冒险逃出。 在后来的为官中,又因触怒了皇帝而使他失 去了做官的兴趣,于是,历经千辛万苦,来 到了四川。这一时期中,由于杜甫深入了人 民的生活,并真正投入到了战斗中去,所以 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比如著名的“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 家别》)等。
第二个打击,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
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 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 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 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 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 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 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 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 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 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 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 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 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 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 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 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 胡马诗》、《赠李白》等。
春望
搔(sāo) 簪(zān)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整体把握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 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 ,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 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 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 ,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 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 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 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二、杜甫的小故事
杜甫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幼小的杜甫寄居在 姑母家里。姑母不光教孩子读书识字,对他的生活 也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和表弟每天在一起游戏玩耍, 写字学画。可是一场大病把兄弟两人击倒了,姑母 悉心照顾杜甫,把杜甫从死神手里夺回来,表弟却 病死了。这让懂事后的杜甫难过了很长时间。在姑 母的精心照顾下,杜甫长到十几岁时,已经健壮得 像头小牛犊,一天到晚欢蹦乱跳的。姑母家的院子 里种着梨树和枣树,八月秋风送爽时,树上梨黄枣 红,他简直像只顽皮的猴子,不停地爬上爬下,帮 助姑母摘梨打枣,欢声笑语飞满庭院。在爷爷的严 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发奋苦读,为 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杜甫成 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那 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的简介诗圣是谁写的诗句
杜甫的简介诗圣是谁写的诗句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歌广为传诵,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
众所周知,杜甫的诗歌充满着浓郁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他的诗句深刻而富有启发性。
甚至就连后人也曾经用诗句来表达对杜甫的景仰和敬意。
其中,代表性的诗句便是“诗圣是谁?唐人杜甫”这句话。
要了解这句诗句的由来,我们需要先对杜甫的生平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杜甫出生于758年,是一个贫困的家庭,年幼时便饱经战争蹂躏。
他青少年时期曾经辗转于多个州县,曾经当过小学教师、书记,也曾经做过一名文案。
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职业生涯并不成功,经常遭受着贫穷和失业的困扰。
然而,这些经历并没有阻止杜甫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
他6岁开始诵读文学经典,对很多著名的诗歌都非常熟悉。
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在诗坛上交游甚广,与李白、王之涣等著名诗人都有过交往。
到了成年之后,他毅然决定放弃其他职业,专心致力于写诗。
他的诗歌涵盖了自然、历史、民生等多个方面,包括了抒发个人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流芳百世的文学巨匠。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说“诗圣是谁?唐人杜甫”呢?这句话实际上是出自于清朝的著名文学家郑振铎的《唐代名流言行录》。
在这部著作中,郑振铎通过对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的介绍,以及对杜甫诗歌的评价,高度赞扬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而这句话则成为了这本书中对杜甫的描述的一个非常经典的概括。
那么,杜甫究竟有什么样的创作特点和艺术价值,从而被赋予如此高的评价呢?其实,在杜甫的诗歌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代表了一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具体描绘了极端贫困和战乱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同时将这些个体经验转化为艺术的铺陈,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和历史的批判意识。
他的诗歌非常接地气,实际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记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摹写。
诗圣杜甫简介
诗圣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诗圣-杜甫
•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
• 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
• 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
• 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 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 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 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 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 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 生事,因人作远游。”
•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 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 甫已将家搬到鄜[fū]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 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
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
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 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4年,秋 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 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 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 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 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 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 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 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 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 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
杜甫的简介诗圣是谁写的诗词啊
杜甫的简介诗圣是谁写的诗词啊杜甫是一位伟大的唐代诗人,被誉为“诗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杜甫一生写下了近1500首诗,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成就,并重点探讨“诗圣是谁写的诗词啊”的这个问题。
杜甫生平事迹杜甫生于唐代,家庭富裕,父亲是一名官员,家里有地产和牛羊。
但是杜甫的童年并不幸福,因为他的父母早逝,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
在此之后,杜甫离开了原来的家乡,四处流浪,在多个地方谋生。
他开过书店、种过田、当过官,但是他最热爱的工作还是写诗。
杜甫创作成就杜甫的诗歌多是关于时事和社会现实的,他借助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并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
杜甫的诗多使用自然景观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他非常擅长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代表作品有《春夜喜雨》、《九曲黄河万里长》、《登高》等。
“诗圣是谁写的诗词啊”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谜语,我们需要通过解谜来找到答案。
这个谜语与杜甫有很大关系,因为他被誉为中国的“诗圣”。
但是诗圣到底是谁写的诗词呢?原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杜甫”。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杜甫被公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位巨匠。
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受到广泛的追捧,还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的诗歌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不公正、贫穷和苦难,同时表现了他对和平、公正和自由的追求。
他的平民立场、较高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文学才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后人称为“诗圣”。
结论综上所述,杜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非常具有感染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诗歌传统。
他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位巨匠,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因此,回答“诗圣是谁写的诗词啊”的问题毫无疑问是杜甫。
大学语文 诗圣杜甫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 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 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有奉天令 一职。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 并两次会见李白,共同谈论诗,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三十五岁 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 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爆 发后,他流亡颠沛,竟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 二年(公元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 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kuí )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 贫病而卒。杜甫死后,按其遗愿.,和其祖父同归葬在洛阳市东约 23公里的偃师县杜楼村。
文艺青年
占卜师杜甫
个人认为网友在疯转杜甫很忙图片的 同时,也请考虑到杜甫在文学上的身 份与地位,正所谓娱乐要有一定的尺 度,恶搞也需要看对象,网友们应当 尊重传统文化。杜甫的地位是毋庸置 疑的,娱乐是有限度的,还是希望大 家能够尊重杜老! ! !
谢谢观赏
诗词&创作风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 “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 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 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 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 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 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 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 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 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 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 底波澜。
杜甫
四.现存诗数 、代表作品 现存诗数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 ,早佚。北宋宝元二 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 《杜工部集》。 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 “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 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 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
虽然杜甫在当朝 不为世人所知,但经 过后世的研究,他的 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 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他的约 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 下来,作品集为《杜 工部集》。他被后人 称为“诗圣”。
代表作品
《独酌》《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 《赠花卿》《少年行》《漫城二诗》《春夜喜雨》 《绝句四首》《戏作花卿歌》《望岳四首》 《酬高使君相赠》《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 《月夜忆舍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 《登楼》《月夜》《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旅夜书怀》《春望》 《秋兴八首》《登岳阳楼》《咏怀古迹》
(3)炼字对仗 )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 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 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就是杜 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
(4)内容深远 )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 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 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 忧国忧民情怀,“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 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号为诗 史” 。
五.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
(1)沉郁顿挫 )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 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 之幽思,文丽日月” ,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 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 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 跂及也” 。
杜甫最有名的十首诗选
杜甫最有名的十首诗选杜甫被誉为“诗圣”,以其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和博大精深的诗歌艺术吸引了无数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人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强烈表达,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下面是杜甫最有名的十首诗选:1. 《登高》庚午岁亲吴中,癸酉重过南岳。
登高九仞,而望千里,风吹衣裳,落日江山鸟瞰在眼。
天地山川,尽观何在,曾识幽人,乐亦在其中!这首诗描述杜甫登高望远的情景,篇章短小,语言简练,明确表达了他对于自然景观和心灵追求的向往。
一方面,他在诗中赞美了高山大川、壮丽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他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于“幽人”的崇敬和向往。
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向往。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于故乡、亲人和友人的情感,抒发了在外流浪、孤苦的心情。
整首诗好像是一次愁肠百结的旅行,唯有寥寥句子,在情感上击打人心。
3.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是杜甫的名篇,其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句话成为了许多人难以忘怀的情感挥洒。
诗歌中寄托了杜甫久居湖南时的心情,而摇曳空山的景致更是借浓缩了杜甫的孤独和痛楚,同时也透出一腔热情,映射着杜甫在思恋、怀念与企望中向自由和幸福奋斗的欲望。
4.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诗是他对赤壁的讲述,这里面浓缩了大江南北在战乱中的烽烟万里,思维跳跃,句句意境,给人以浓郁的历史气息,一位大诗人对祖国江山的深情赞美。
这里杜甫既描述了赤壁三国历史场景,也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表达了对历史和社会的关切。
5.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代文学史_第五章 诗圣杜甫
大历三年(768)春,离夔州,飘泊江陵、公安、岳 阳、潭州,大历五年(770)冬,死于自潭州赴岳州 途中舟上,年59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至59 岁)。
杜甫暮年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前后出塞》、 《三别》、《三吏》,固为诗中绝调,汉、魏乐府 之遗音矣。”
这直接开启了中唐张籍、王建、李绅、元稹、白居 易的新乐府创作。
杜甫古诗及乐府 诗选读
兵车行(作品选P98)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在成都的八九年,写诗一千多首,尤以 律诗为多,这是杜甫的第二个创作高峰。
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诸将》、《秋兴》 等。
3、思想和人生特征。
(1)杜甫是典型的儒家士子,“奉儒”“守官” 是其人生追求,但其思想与传统儒家又有所不同。
A、超越“民本”思想。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戌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 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 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 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 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具有“诗”的审美价值
(2)揭示当时社会的某些心理状态。
有些诗,虽不是直接写时事,只写一己的感 慨,但从他的感怆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时 社会的某些心理状态。从认识历史的起初面 貌说,这一类诗,也具有诗史的意义。
杜甫简介及代表诗歌阅读材料高中语文
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和“诗史”。
杜甫一生给我们留下一千四百多首诗,多数都是忧国忧民反映民生疾苦的爱国主义诗篇。
纵观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唐诗人的一生,他也是一位命运多舛、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人。
他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穷困潦倒、饱经沧桑,以至于最后客死旅舟,草葬他乡。
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齐、赵,其间赴洛阳应举不第。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
代表作《望岳》。
2、困居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在长安应试,落第。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7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记录见闻,写成“三吏”、“三别”。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9岁)随着官军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逃难,经秦州同谷到达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后,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
后返成都。
严武死后,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于湘江。
诗圣
1、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其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做为学习的典范,故尊称为“诗圣”。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和李白(诗仙)齐名,世称“大李杜”。
2、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佛王维诗囚孟郊七绝圣手王昌龄3、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举世同庆人类朋友的节日,源自19世纪意大利修道士坚·弗朗西斯的倡议。
弗朗西斯于1882年诞生于意大利阿西西地区一个富裕的布商家庭。
他于1806年摈弃了所有物质财富而创建了弗朗西斯修道院。
他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热爱动物并和动物们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
他要求村民们在10月4日这天“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
弗朗西斯为人类与动物建立正常文明的关系做出了榜样。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并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在世界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在“世界动物日”那天,流浪在罗马街头的狗会暂时免遭城市管理部门的追捕,并可享受到由屠宰商提供的免费肉骨头。
庆祝“世界动物日”的宗旨在于宣传饲养伴侣动物所带来的乐趣,让公众意识到动物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同时促使各个动物保护组织齐心协力,推动人们以负责任的态度饲养伴侣动物。
爱护动物已成为目前世界十大环保工作之一。
中国从1997年开始纪念“世界动物日”,北京各界环保志愿者自发成立了民间环保慈善机构——首都爱护动物协会,积极开展各种爱护动物的公益活动。
中国历史上十大才子之八 千秋诗圣 杜甫
中国历史上十大才子之八---千秋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文学作品有诗“有集六十卷”,早佚。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
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杜甫的诗歌地位,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杜甫西南漂泊这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
唐朝诗人“诗圣”杜甫的诗全集
唐朝诗人“诗圣”杜甫的诗全集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朝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的诗全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翻译】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
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绝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第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
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
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
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
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赠花卿》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杜甫古诗词全集大全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 同: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诗圣杜甫的绝世诗句
诗圣杜甫的绝世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唐·杜甫《望岳》
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1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杜甫《蜀相》
1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的诗30首
杜甫的诗30⾸杜甫的诗30⾸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常深远,被后⼈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下⾯是⼩编收集的杜甫的诗30⾸,欢迎⼤家参考。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
2、《⼭⾏》 远上寒⼭⽯径斜,⽩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 3、《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在娇莺恰恰啼。
4、《登⾼》 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6、《春夜喜⾬》 好⾬知时节,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野径云俱⿊,江船⽕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野望》 ⾦华⼭北涪⽔西,仲冬风⽇始凄凄。
⼭连越巂蟠三蜀,⽔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极伤神谁为携。
8、《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9、《对雪》 战哭多新⿁,愁吟独⽼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绿,炉存⽕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0、《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寻常见,崔九堂前⼏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逢君。
11、《⽉夜忆舍弟》 戍⿎断⼈⾏,秋边⼀雁声。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家问死⽣。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2、《春⽇忆李⽩》 ⽩也诗⽆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暮云。
何时⼀樽酒,重与细论⽂。
13、《寒⾷》 寒⾷江村路,风花⾼下飞。
汀烟轻冉冉,⽵⽇静晖晖。
⽥⽗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亦忘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后来他听说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 即位,于是他把家属安置在鄜州(今陕西 富县)城西北三十里的羌村,便只身北上, 投奔刚刚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李亨,可是 走到半路,不幸被安史叛军截获,送往沦 陷后的长安。再现在诗人眼底的长安,经 过安史叛军的杀戮洗劫,到处呈现出国破 家亡的惨象。在长安,杜甫写下了《悲陈 陶》、《春望》、《哀江头》、《月夜》 等著名的诗篇。
战乱之悲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 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 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苍生之悲
• 心系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 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入 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 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 折。。。。。。。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 卒。
苍生之悲
• 心忧寒士: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 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 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 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 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 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 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 第一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一 起走进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的关注之 中。
• 他本想投靠亲友,但亲友多亡故,又加上洪水、 兵乱,使他非常困难,贫病交加,最后他在大历 五年(770)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 中,终年59岁。 • 临死之前,他还写了《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 南亲友》的诗,其中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 今”的诗句,可见他至死也不曾忘怀多灾多难的 国家和人民。
“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xiè”
• 我的许身为什么会这么愚蠢,私自把自己比作稷 与契。稷指的是后稷,是周朝的一个祖先,据说 在舜的时候曾“教民稼穑”,因此被尊为农业耕 种的始祖。后稷曾说:我教人种田,如果有一个 人被饿死了,这是我使他饿死的。“契”在舜的 时候曾任司徒之职,掌管民事,管理人民生活的 一般事情,使每个人都有幸福快乐的生活。—— 他们都视天下人的幸福安乐与否为己任,这是儒 家真正的崇高理想。也是杜甫毕生的理想。
• 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经济来源完全断绝, 生活相当困难。终南山离长安比较近,杜甫 经常去终南山采草药,加工后出售糊口。有 时候也混在饥民的队伍里,排队购买官府低 价出售的粮食。有时候也去亲戚家里混饭吃, ‘平明骑驴出,未知适谁门。’生活之艰难, 可想而知。 •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杜甫的思想感情逐渐 向人民靠近,这个时期他写出了第一篇为人 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还写了揭露 杨国忠兄妹荒淫享乐生活的《丽人行》。
(二)困守长安时期 (746—755,35—44岁)
• 天宝五载(746),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 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京城长安,但是迎 接他的却是冷漠的现实。
• 当时李林甫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嫉贤妒能。天 宝六载(747),唐玄宗下诏书,要有一艺之长 的人都去应试(制举考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 谁知这次考试由于李林甫从中把持,结果竟无一 人被录取,李林甫还向皇帝上表称贺“野无遗 贤”。这是杜甫在仕途上遇到的又一次挫折。
诗圣杜甫
今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不知是 网友纪念还是纯属爆发性的恶搞,一套 “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红极一时。
“杜甫很忙”
•你了解杜甫吗?
杜甫的志向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如果有朝一日能在朝廷做事, 我要使我们的国君成为比尧 舜都圣明的君主,使败坏的 社会风俗再度变为淳良的风 俗。
• 这个时期是杜甫创作的高潮时期。其主要诗作有 《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春 望》、《月夜》、《羌村三首》、《北征》、 “三吏三别”等。
(四)漂泊西南时期 (760—770,49—59岁)
• 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甫在华州呆了 一年多,因关中地区发生饥荒,再加上他 在政治上感到绝望,于是便辞去了华州司 功参军的职务。他先是在秦州客居三个月, 然后又由陇入蜀,于乾元二年岁末来到成 都。
•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长安西郊处在 大战前夕,杜甫冒着生命的危险,穿过安史 叛军与唐军对阵的战场,终于逃出长安, 一路上历尽艰辛,奔赴唐肃宗临时驻地凤 翔(今陕西凤翔县),“麻鞋见天子,衣 袖露两肘”(《述怀》)。 • 五月十六日,唐肃宗任命杜甫为左拾遗。 左拾遗的职责有两项,一是劝谏皇帝,二 是举谏贤良。虽只是从八品上,但却是清 要之职。杜甫感激涕零地接受了这个职务, 但不久却因为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 竟遭到审讯。
• 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杜甫便在 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三峡。 • 三月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 他本想北归洛阳, 但又因河南兵乱, 交通阻 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 (今湖北公安县)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
• 大历四年(769)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 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 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
• 这一时期正逢开元盛世和天宝前期,国 家的形势比较好,杜甫个人也衣食无忧, 经济条件比较好,对前途也充满着希望, 所以这个时期是杜甫一生中最快意的时 期。 • 这个时期的漫游生活,使杜甫有机会游 览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文化古迹,开阔 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结交了友人。
• 这个时期他曾写下著名的《望岳》诗, 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雄心壮志和蓬勃朝气。
• 他这时经济上也开始困难了,为了谋取出 路,他不得不几次三番地向达官贵人投递 诗篇,以求引荐。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 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的生活(《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天宝十载(751)正月, 唐玄宗举行三个盛 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 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 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 却又没有下文。
• 杜甫在长安苦苦等待了十年,最后才得到一个管 理军械库房的官职——右卫率府胄zhòu曹参军, 而这时已经是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 官定之后,也就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 杜甫前往奉先县去探望家眷。在前往奉先县的途 中,他路过骊山,看到唐玄宗正在骊山上寻欢作 乐。而回到家中,“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想到当时国家所面临的危难和人民的饥苦,杜甫 又写出了他最杰出的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他长安十年痛苦生活的 总结。
• 20岁以后是他的壮游时期。 • 他先是去漫游吴越,也就是今天的江浙 一带。他游览了江南的许多秀丽山川和 名胜古迹。 • 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24岁,由 江南返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由于文 章不合主考官口味,竟没有考取。于是 第二年他又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 带),直到30岁时才又回到洛阳。
• 六月一日,张镐宣布杜甫无罪。但由于唐 肃宗厌恶他,到了八月初,便打发他回家 探亲。杜甫离开凤翔,北归鄜fū州羌村探视 妻子,写下了著名的长诗《北征》。这首 诗通过真实的形象描写,反映了安史之乱 中的社会生活,留下了一幅兵荒马乱和人 民困苦的历史图画,可与《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
•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了沦陷两年零三个月的都城 长安,十月又收复洛阳,唐肃宗于十月底返京, 十一月,杜甫带领妻子儿女也回到长安,仍任左 拾遗。 • 次年即乾元元年(758)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 肃宗新贵与玄宗旧臣相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州 (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从此与长安永别。这次 被贬是对杜甫在政治上的一次致命打击,从此, 他重又接触到了苦难的人民。
• 广德二年(764)春, 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 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荐杜甫 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 永泰元年(765)四月, 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 依,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 了杜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 • 他在成都五年多,其主要诗歌有《江畔独步寻花 七绝句》、《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 南河北》(在梓州作)、《登楼》、《丹青引》 等。
• 忠而被贬: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 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曲江二首》)
亡国之悲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漂泊之悲
•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 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 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乾元中寓 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十年的长安困守,使杜甫看到了统治者的 腐败和下层人民的苦难,从此以后他开始 逐渐成为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确 定了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 (756—759,45—48岁)
• 杜甫往奉先县家中探望家属时,安史之乱爆发 了,安史叛军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 • 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 大燕皇帝。这年二月,杜甫从奉先县返回长安。 由于敌情严重,这年五月,他又离开长安,把 妻子儿女从奉先县带到白水(今陕西白水县)。 不久,潼关失守,白水沦陷,于是,在兵荒马 乱中,杜甫又带着一家人向北逃难,他走在难 民的行列里,以野果充饥,尝遍了逃难者所遭 受到的一切苦楚。
• 杜甫死后,灵柩停厝(cuò 浅埋待葬)在岳 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 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杜甫人生之艰难
求仕之悲
• 求仕之艰:“骑驴十三载,乞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 • 壮志难酬:“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 房琯与杜甫是布衣之交,唐肃宗即位后, 任命他为宰相。他虽然主动地要求带兵同 安史叛军作战,但他不懂军事,又自负其 才,结果招致陈陶斜和青坂之败。至德二 载五月,有人告发房琯的门客招货纳贿, 肃宗因此借机罢去他的宰相之位,降为太 子少师。新任左拾遗的杜甫,看到房琯受 政敌谗毁,毅然上书,反对罢相。唐肃宗 勃然大怒,命令颜真卿、崔光远、韦陟审 讯他。幸有新任宰相张镐hào营救,杜甫才 免于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