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罗马有法制,是在演小品——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二十四)

合集下载

西方人文经典 尔雅答案

西方人文经典 尔雅答案
:正确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就是肮脏的,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
:正确
:珍珠港事件时期,美国的统治者就是罗斯福。
:正确
:( )就是《反潮流》的作者。
:赛亚·柏林
:《恶之花》的作者就是( )。
:波多莱尔#波德莱尔
:以下观点中赛亚·柏林会赞同的就是( )。
:多元论的传统
:一元论认为人世间值得人们追求与向往的美好价值,最终都就是连为一体的。
:中国文明的独特之处就是( )。
:一直绵延不断
:哲学就是西方文明,尤其就是从( )开始的独特的精神产品,就是别的民族所不具备的。
:希腊文明
:迄今,( )成为了世界各个文明当中占着一种强者姿态的文明。
:希腊文明
:公元前5世纪左右,对后世有非常大影响的几个重要的文明有( )。
:中国的文明#印度的文明#希腊的文明#巴比伦的文明
:正确
:托马斯主义就是阿奎那的基本思想。
:正确
:( )的观点认为“恶就就是善的状态不存在”。
:奥古斯丁
:“这三类存在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就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就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就是期望”这段话出自( )。
:《忏悔录》
:《存在与时间》的作者就是( )。
:海德格尔
:“现有的世界就是逻辑上所可能有的世界当中最美好的一个”持这种观点的就是( )、
:“厚黑学”
:中世纪的欧洲( )占主导的统治地位。
:基督教神学
:《君主论》的独特之处在于( )。
:人文主义精神#实际政治精神
:马基雅维利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剧作家。
:正确
:“王道乐士”经常被日本人运用,但实际出自孟子。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制讲解共26页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制讲解共26页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制讲解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

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和戏剧对现世的作用

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和戏剧对现世的作用

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和戏剧对现世的作用一、概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史诗和戏剧作品更是在今日依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史诗和戏剧作为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现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对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就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和戏剧对现世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全面了解其影响和意义。

二、史诗和戏剧对道德观念的影响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和戏剧作品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史诗《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了后世无数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戏剧作品中对善恶、正义和邪恶的探讨,也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些道德观念的传承和延续,使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和戏剧作品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道德参考和启发意义。

三、史诗和戏剧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史诗和戏剧作品在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和戏剧作品中所讲述的政治斗争、社会变革等题材,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诗《奥德赛》中描述的国家建设和政治统治等内容,为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而在戏剧作品中,则更多地探讨了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等内容,对当时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这些影响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对政治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史诗和戏剧对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影响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和戏剧作品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为后世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古希腊的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作品中所展现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元素,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范本。

而古罗马的戏剧作品所发展的五幕剧本结构、戏剧人物的多样性等元素,也在后世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对当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论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和戏剧作品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和意义。

罗马自然法则

罗马自然法则

罗马人对于法律的实质性兴趣(续)
In other words, they had to decide what were good and bad laws not just for Romans but for everyone, and this forced them to consider natural law from a very broad perspective. 换句话说,他们不但是在为罗马人决定 哪些是善法哪些是恶法,这种决定还是为所 有人的,这就迫使他们以更为宽广的眼界来 看待自然法则。
万民法the jus gentium
出于他们的现实实践和需要,罗马人形 成了一种全新的自然法则的方法:万民法或 者所有人类群体的公共的法律。 当时有着适用于局部社会的民法,其根 源可追溯到独特的社会习俗、传统信仰和道 德观念,在这些法律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的对 比中产生了一种普遍法——所有民族的法律, 万民法。兼有习惯法和成文法的特征,虽然 渊源不同但有着相同的目的和实施。
万民法the jus gentium
从这一点看,自然法则的发现并非来自 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而是来自对不同人类群体 的比较研究,一个词,即民族学。 自然法则在罗马人手中开始由抽象哲学 变为实用法学。 万民法一方面被认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所有民族的共同法律,同时也成为了罗马人 与罗马帝国领土之外的野蛮人交往的基础, 帝国时期的法学家们,将万民法提升到有关 自然法则著作的中心地位。
关于自然法则讨论存在的问题
1.“自然”或者“法则”到底是什么? “自然”存在两方面的含义,有时指的是物 理物质和过程,有时则是指人性 应当不止存在着一种自然法则。
2.“正当理性”这一概念是否意味着还存在“错 误的理性”? 这一术语的似乎意在指出道德动机和实际的 动机是不同的。 古代的哲学家和法学家并没有在道德和法律 之间做出过区分,他们使用同样的术语指代是什 么和应是什么。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笔第一章古代文学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一古代希腊文学。

(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

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

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代表作:(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 代表作《胜利颂》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几次著名的战役后,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

欧洲的家族制度——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

欧洲的家族制度——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

欧洲的家族制度——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欧洲的家族制度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欧洲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石之一、从中世纪开始,欧洲的家族制度逐渐发展和演变,对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家族制度的起源、演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要了解欧洲的家族制度,我们需要回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两个古代文明中,家族制度是一种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社会制度。

家族是由一个父系血统的家庭成员组成的单位,这种血缘关系对于权力和财富的传承非常重要。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社会中,家族制度被用来维护私有财产的传承,同时也被用来管理家族事务和维持家族的尊严和声望。

随着中世纪的到来,欧洲的家族制度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在封建社会中,家族不仅仅是一个基本社会单位,更是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基础。

封建主依赖于家族来建立和维护自己的权益和统治地位。

在这个时期,家族制度的特征变得更加严格和复杂。

家族受到了世袭制度的强烈影响,父系血统成为财产和职位继承的重要标准。

同时,家族内部的权力转移也基本上是通过亲缘关系来实现的。

到了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家族制度又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城市化的进程,个人和家族的利益逐渐取代了封建主的利益,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这也导致了家族制度的疲软和权力下降。

在这个时期,家族的影响和重要性逐渐被个人的能力和财富所取代。

然而,尽管欧洲的家族制度在现代时期的发展已经不如以前那样明显,但是家族在欧洲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特别是在一些传统农村地区,家族制度仍然是决定社会关系和权力分配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政治领域,一些政治家和领导人仍然会利用家族关系来确保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总而言之,欧洲的家族制度是欧洲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尽管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削弱了家族制度的影响力,但家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欧洲社会的发展。

1、新版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原创连载)

1、新版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原创连载)

1、新版扯淡出来的“西⽅⽂明”(原创连载)按,本⽂更名为《包装出来的西⽅⽂明》,已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在卓越亚马逊、当当、淘宝、京东、北发图书等⽹站,和各地书店上架了。

全书31万字,是博⽂字数的3倍。

扯淡出来的“西⽅⽂明”(原创连载)1、谎⾔近些年来,由于⼀些“历史学家”、“⽂化学者”等专家的偏执与偏⼼,国内出现了⼀个怪现象:某些中国学者撰写的欧洲史,⽐欧美学者编写的要光鲜照⼈,中国专家的评价,⽐欧美学者的⾼出N倍。

古罗马,在欧洲专家笔下,美好的东西⾃然不会遗漏,⽽屠杀、战乱、夺权、饥荒、⽆视科学、经济⽂化落后等等,也⽆⼀漏⽹;到了我们的专家⼿中,罗马只有法律、强⼤、艺术,锦上添花尚嫌不⾜,似乎如果没有从天⽽降的祸患,罗马帝国不知会创造出怎样⼀个伟⼤的未来。

甚⾄,专家们⼀再不⽆遗憾地感叹:丝绸之路没能直接连通“伟⼤的”罗马,因⽽使中国与“民主科学”失之交臂。

中世纪是欧洲⼈正宗后裔公认的“⿊暗时期”。

贵族多是⽂盲武夫,百姓多为⽆⼈⾝权利的农奴。

整个欧洲杀伐不断,关卡林⽴,动辄饥荒,城乡贫困,臭⽓熏天,瘟疫蔓延,道路坎坷,商旅不⾏。

这些事实,在欧美专家的著作中,俯拾皆是,⽽国内竟有专家⼀再声称:中世纪的欧洲,也⽐中国“科学”。

某些专家对于发现新⼤陆、“蓝⾊⽂明”津津乐道,⾄于为什么是西班⽛、葡萄⽛⾸先⾛向⼤海,始终⼀声不吭;为何英国“海军”击败西班⽛⽆敌舰队之后,西班⽛便⼀蹶不振,“专家们”也是⼀⾔不发。

有专家说,英国因为战胜了西班⽛⽆敌舰队,⼀跃成为海洋⼤国;为了⾃圆其说,不惜隐瞒英国战前⽆海军、战后长期⽆⼈关⼼海军建设的事实。

如此等等,在西⽅是历史常识的东西,成为了有些专家坚决不谈的“禁区”。

这些禁区,是专家们⾃⼰设置的,不存在任何政治上的问题和其它敏感原因。

他们只有⼀个⽬的:⼤造“西⽅⾃古就⽐中国强”的舆论,将国⼈“闭关锁国”在谎⾔中。

为了这个⽬的,尽管西⽅学者认定17世纪以前世界的⼤多数发明由中国创造,但是他们要么不承认“四⼤发明”,要么说这是“技术”⽽不是“科学”,⾄于欧洲为何有科学⽽⽆技术,他们是不屑于回答的;他们声称张衡的地动仪不存在,不惜将唐宋元明商⼈的商船改挂它国国旗,恨不得注销⼤批旅居海外的古代中国商⼈的中国国籍。

欧洲的家族制度——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七)

欧洲的家族制度——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七)

欧洲的家族制度——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七)10、欧洲的家族制度——族权德谟克利特很伤心五四时期的“旗手”们,对中国家族制度深恶痛绝,认定儒家学说为祸首。

被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中表示:儒家的忠孝学说导致家族制度形成;家族制度催生专制政治;专制政治致使全社会“偏重尊贵长上,压抑卑贱,”“共和之国民,而不学无术,不求知识于世界,而甘为孔氏奴隶之孝子顺孙”。

为了与家族划清界限,他辱骂自己的父亲是“老贼”,亲手痛揍自己的父亲,与父母分割家产,而且宁可将自己的钱拿出来娶小老婆、逛妓院,也不给自己的儿女用于上学。

家族制度有其严重的弊端,所以,自古就有坚决反对家族制度,有虐待长辈的忤逆之徒。

古希腊圣贤德谟克利特说:“照我看来,生儿育女是不必要的,因为我看到有儿有女的人,有很多而且很大的危险和麻烦,至于他的好处则是很少、很不足道而且很微弱的。

”“凡是觉得想要一个孩子的人,照我看来,还是在他的朋友的孩子中间去挑一个的好。

这样一来,他将能够有一个如他所希望的那样的孩子,因为他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德谟克利特真的不想要孩子吗?也不是。

他说:“当人碰到运气好,有个好女婿时,就使他得了一个儿子,但是如果碰到运气不好,那就外加把女儿也失掉了。

”显然,德谟克利特不仅想要儿子,而且希望嫁出去的女儿给他带一个好女婿回来。

德谟克利特说不想生孩子,一定是儿子打老子之类的事情看多了,受到了严重刺激,才说出这样的气话、伤心话。

中国的四世同堂什么是家族?一个男人成家后,生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又各生了五个儿子,这二十五个孙子也先后成家有孩子了。

后来,这位男人和他的夫人去世了,他们的长子便理所当然地担当起领袖的角色来。

这个有血缘关系凝结成的社会团体,便是家族。

家族的存在,来源于亲情。

共同的血缘关系,使人们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相互扶持,实乃最大的人性。

我国古代家族制度确实很发达。

汉光武帝在地方豪强家族势力的鼎力支持下,恢复了刘家的天下,随即造就了功臣之后邓、窦等外戚世族轮流掌权,多个家族掌控朝野的局面。

专题09 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分层练)(原卷版)

专题09 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分层练)(原卷版)

专题09 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内容概览A·高考真题争满分【命题点0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交流】【命题点02 中古时期欧洲的发展演变】【命题点03 中古时期的亚洲、非洲和美洲】B·核心素养拿高分【命题点0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交流】1.(2023·重庆高考·10)古印度《摩奴法典》是根据吠陀经典和古来习惯编成的法论文献,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

其中段条文称,信众“如欲获得最好的幸福,即最后解脱,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或不识吠陀的婆罗门那里”。

该条文旨在()A.巩固婆罗门教地位 B.革新教育体制C.打破种姓制度隔阂 D.宣扬法律权威2.(2023·江苏高考·11)下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

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A.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B.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C.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D.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3.(2023·天津高考·10)在古代埃及,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也是众神的子嗣,负有修建神庙和供奉众神的职责;国王的去世也视为“升天与众神汇合”。

这表明了国王的神化基于()A.宏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B.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C.注重血缘的传统习俗 D.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4.(2023·河北高考·1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形成后,个人种姓地位不能变动,但低级种姓以职业集团为单位,通过传统所容许的途径,在其原种姓内形成了一些“亚种姓”。

这说明古代印度()A.中间阶层不断壮大 B.等级结构日益复杂C.血缘关系逐渐弱化 D.社会矛盾有所缓和5.(2023·福建高考·12)史诗《吉尔伽美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身高十一尺有余,足长三尺,腿长七尺,髯发浓密。

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现了这般形象(见图3)。

自给自足的乡村城堡——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十六)

自给自足的乡村城堡——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十六)

自给自足的乡村城堡——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十六)中世纪的“田园牧歌”当历史的脚步接近中世纪的时候,欧洲早已满目疮痍,罗马帝国自己先钻进“黑暗”之中。

汤普逊说:“在第五世纪的开端,整个西欧是由有势力的地主贵族控制着;他们占有着有时是毗连的,但多半广泛地分散的庞大的世袭领,他们由两类劳动者,即部分是奴隶,部分是农奴来耕种。

由于这些转变,人口的移动,在总数上是很大的。

商业和工业的萎缩,使城市人口减少。

农业乃成为主要的,差不多独一的生产形式。

财富是由土地来代表的,很少有别的东西来代表的。

跟着城市的衰落,乡村中兴起了很多由住在大领主的大庄园上农奴和奴隶构成的新社会。

所有的大领地渐渐变成为一个私人业主手中的地方政府单位,因而把合法的政权抹去了。

”西罗马帝国晚期,“农业乃成为主要的,差不多独一的生产形式”,无工商业可言。

即便没有什么“野蛮人”的闯入,欧洲照样会黑暗得见不到阳光。

野蛮人的老大夺取了西罗马的天下,所接管的只有一片片田产,土地成为他酬谢功臣良将的唯一手段。

汤普逊说:“法兰克国王既然占有了帝国国库领地,就成了一个大地主,的确,除了教会以外,是最大的地主。

这些领地,不仅是作为进款的一个来源,而且是作为报酬他臣属的手段。

国王的赐给土地,在初期,看来简直是赠与性质;但到后来,才完全认识到,王室土地在建立一个王室行政制度上,具有巨大价值,因而就发展成为一种封建式的庇护制度了。

”一时间,西欧国王、公爵、侯爵等爵位满天飞,每个爵位配套有相应的一块土地以及这土地上的百姓。

受封者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军队、法庭,对这里的百姓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封建领主”。

安顿好一切之后,国王开始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来。

汤普逊介绍道:“…庄园‟和王室领地遍布于全高卢和莱茵河区,总称为…国库领‟。

其中有的是位于旧罗马城市内的地产,象在巴黎、奥尔良、理姆、德里弗斯、麦茨那样,但是其中大多数是大农庄,而国王所喜欢的是位于象克利奇、奇尔、乔济、埃皮内、马伦海一类大森林附近的庄园,因为法兰克国王是热爱打猎的。

可悲可怜的古代欧洲妇女——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八)

可悲可怜的古代欧洲妇女——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八)

可悲可怜的古代欧洲妇女——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八)11、可悲可怜的古代欧洲妇女五四以来,不少精英人物痛感中国妇女地位低下,在不断呼吁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将中国妇女受虐待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矛头直指儒家学说,并持续地进行深揭猛批。

殊不知,欧洲无数的文字记载证明,自古以来,欧洲妇女的地位一点儿也不比中国女人高,可以说处境更糟糕。

欧洲圣贤谈女权圣贤苏格拉底是这样教导雅典女人的:“一个女人的美德,如果你想知道的话,也可以很容易地描述出来:她的责任是在管理她的家务,和看管屋里的东西,以及服从她的丈夫”。

柏拉图认为,女人的智商和小孩、奴隶差不多,除了有各种欲望、痛苦和快乐,啥也不知道。

德谟克利特说:“接受一个女人的命令,对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侮辱”。

德谟克利特还谆谆告诫道:“女人不应该动口舌,因为这是很危险的,”“少说话对于女人是一种装饰,而装饰简朴,在她也是一种美”。

欧洲文化的另一主要源头《圣经》之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言论。

《马太福音》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

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男人写封休书,便可休掉妻子;被男人休掉了的女人,连再嫁人的机会也没有了。

在欧洲,《圣经》是最高法律,而教会是最高裁判所。

中国圣贤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等,从来没有像苏格拉底、柏拉图那样蔑视妇女;佛教、道教,也没有像基督教那样歧视妇女。

尽管如此,至今,欧美人也没有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古希腊圣贤和《圣经》。

道理很简单:只有善待古人,才能善待今人,并示范于后人。

欧洲法制下女权在雅典,女人没有公民权,自然失去了财产继承权。

雅典法律规定,没有兄弟的女人,可继承自己父亲的财产,但是,她不能直接继承,必须通过她的丈夫转赠给她的儿子。

所以,对于雅典女人,生儿子是天大的事情。

怀孕、生儿子固然有利于继承财产,但也给女人套上另一枷锁,雅典规定:男人去世后流产遗腹子是犯罪;有孩子的寡妇必须留在夫家抚养孩子。

说不出口的古罗马商业文明——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十五)

说不出口的古罗马商业文明——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十五)

说不出⼝的古罗马商业⽂明——扯淡出来的西⽅⽂明(⼗五)杀鸡取卵的罗马“城市”毫⽆疑问,古罗马是欧洲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吉本说:罗马“⾯积估计不少于160万平⽅英⾥的⼟地,其中⼤部分都是肥沃的熟地。

……按这⼀不很严密的估算来看,那罗马帝国的总⼈数便将升⾄约⼀亿⼆千万。

这⼀⼈⼝数量可能已超过了现代欧洲的⼈⼝,⽽且是⾃有史以来,在⼀个统⼀政府统治下组成的⼈⼝最为众多的社会。

”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说:“普遍的繁荣促使城市繁荣发展,从⽽把帝国变成了⼀个由最繁华的城市组成的机体,其中尤以希腊、伊奥尼亚(⼩亚细亚)和埃及的城市为著。

”罗马的城市都是袖珍型的。

斯塔夫⾥阿诺斯说:“这些城市,占地⾯积从20英亩到500英亩,⼤⼩不等”,三五⼗户⼈家的聚居地,便可称为城市。

难怪吉本说:“据说古代意⼤利共有城市1197座……⾼卢可以吹嘘⾃⼰共拥有1200座城市……”。

“城市”,是相对于贵族们的⼤⽚的“领地”⽽⾔的,与我们的城市概念是有差别的。

罗马帝国设有若⼲个⾏省,“城市”便⾪属于⾏省,是和中国的县差不多的基层⾏政区。

罗斯托夫采夫说:“每⼀个城市都规定辖领⼀块或⼤或⼩的地区,我们称之为‘市辖区’。

这个市辖区或者是古代希腊城邦或意⼤利城邦原有的领地,或者是因意⼤利或外省的罗马⼈⽽制定分配给新城市或旧城市的⼟地,这样的城市也许是罗马屯市或拉丁屯市,也许是⼟著的市镇。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地⽅⾃治,都有它本地的‘政治’⽣活(指古代所谓的‘政治’),都有他⾃⼰所要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

在所有城市之上,有⼀个强有⼒的中央政府,他执掌国家⼤事---外交、军事、国家财政。

”将⼤贵族领地之外的地⽅,划分成N个⾏政区,在每个⾏政区内找出⼀个村庄或者集镇作为政治中⼼,再把这⾥的有钱⼈----胞族找出来,明确⽇常事务胞族们说了算,确保⾜额上缴钱粮赋税和另⾏摊派的任务。

遇上灾年收不到钱,或者摊派过度,由胞族⾃掏腰包补⾜。

这就叫做“⾃治市”。

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

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

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为辉煌的帝国之一,其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对其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扮演了维持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以及伦理准则,并分析其对罗马帝国及其后世影响的重要性。

一、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源自于古希腊文化和罗马传统的融合。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以及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美德观念都对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中,最核心的价值是公共利益,强调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同时,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还注重个人品格的培养,提倡公正、勇敢、谦虚和节制等美德。

二、罗马帝国的伦理准则伦理准则是指用于指导人们行为和判断行为是否正确的原则和规范。

在罗马帝国的伦理准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公私分明”,强调公共事务与私人利益的分离。

这一准则旨在保证国家的稳定与繁荣,避免私欲侵蚀公共利益。

此外,罗马帝国的伦理准则还包括法律尊严、忠诚和公正等原则,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民的权益。

三、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的作用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在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道德观念的强调促使统治者关注公共利益,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其次,伦理准则的指导下,罗马帝国建立了健全的法律体系,确保公民的权益得到保障,为社会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对人们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起到指导作用,成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的影响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对其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共利益的强调和个人品德的重视成为欧洲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罗马法的理念与原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法律体系的发展,并成为现代法律的重要基石。

此外,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对基督教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基督教伦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罗马帝国的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在其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美法中常见拉丁法谚第Ⅱ季

英美法中常见拉丁法谚第Ⅱ季

英美法中常见拉丁法谚第Ⅱ季今⽇导读+语⾔得意洋洋地把思想定在适合⾃⼰发展的范围内就像河流与⼭脉限定着国家的疆界——赫兹⾥特我们接触到法谚(法律格⾔或法律谚语)的第⼀印象就是——精辟⽽含蓄的权威表述。

据说在欧美和⽇本学者中,⼤家都推崇使⽤以拉丁语记述的⽂章体的格⾔,法学论著也不例外地引⽤拉丁法谚。

可能是因为古⽼的法谚可以⽤来提⾼其论述的可信度。

然⽽事实上法谚的意义远不仅仅局限于此,有时法谚还隐含⼀种原理,⼀种观念,⼀种标准,⼀种⽅法。

⽐如我们熟悉的“对有疑问部分,必须做出对被告有利的判断”,这是拉丁语法谚中的经典例⼦,它简洁明了的道出了⼀个令法官困惑的法律原理,也给法官提供了⼀个解决棘⼿难题的法律⽅法。

当然,对于⼤多数来⾃拉丁语的法谚,对其解释和使⽤都是需要⼗分审慎的。

⼀⽅⾯是因为它⾼度浓缩,充分简洁,甚⾄省略了某些部分;另⼀⽅⾯,由于围绕法的命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景下,会派⽣出不同的理解。

因⽽每⼀条法谚的命题不得不表现出某种晦涩。

所以我们必须⼀边补充适当的词语,⼀边做审慎的解读。

考察法谚的发展过程,可发现法谚⼤致分有英美法谚和欧陆法谚两个流派。

以英美法系为⼟壤培育出的法谚在数量上远不如⼤陆法系。

欧陆法谚诞⽣于古代罗马法学的⼟壤中,后来以德国法和法国法为代表的⼤陆法系当中,作为传承罗马法学识和睿智的回忆,原封不动地继续存活,同时⼜受到时代变化的冲击,虽然在外表和形式上发⽣了改变,然⽽仍然保持着它固有的风格。

据专门从事拉丁法谚研究的⽇本学者统计,⽤拉丁语记述的法谚,⼤致有5000例之多。

从这些法谚中我们可以找到某些原理、原则、规则的最古⽼的依据,因⽽对他们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还有⼀些古⽼的格⾔,虽然是⽇常⽣活中的习语,不⼀定专属于法则、规则的最古⽼的依据,因⽽对他们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还有⼀些古⽼的格⾔,虽然是⽇常⽣活中的习语,不⼀定专属于法谚,但都与法律、与我们的法律⽣活密切相关,或者对我们的法律⽣活有密切的关联,我们把这些归为“其他”。

罗马文化归功于希腊文化的例子 -回复

罗马文化归功于希腊文化的例子 -回复

罗马文化归功于希腊文化的例子-回复题目:罗马文化归功于希腊文化的例子引言:罗马文化作为世界历史上的杰出文化之一,无疑受益于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罗马帝国崛起之前,古希腊文化已经成为地中海地区主要的文化中心,其哲学、艺术、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贡献一直延续至今。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罗马文化归功于希腊文化的例子,进一步探讨一些重要的方面。

第一部分:希腊哲学对罗马文化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凭借其独特的思辨性和彻底性,对罗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作品被翻译成拉丁语,并流传至罗马帝国。

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作品。

罗马帝国的哲学家,如西塞罗、塔西佗、卢克莱修等,通过研究这些希腊哲学作品,深受启发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哲学体系。

第二部分:希腊艺术对罗马文化的影响古希腊艺术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美学理念,对罗马艺术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帝国时期,许多希腊艺术家和建筑师被邀请到罗马,为罗马艺术界注入了新的力量。

例如,过去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但在罗马帝国时期,希腊艺术的观念逐渐改变了。

罗马艺术家开始借鉴希腊艺术的观点,追求描绘真实、表现力强的艺术作品。

第三部分:希腊政治思想对罗马文化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从政治制度到法律思想都非常显著。

古希腊的民主政制是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借鉴对象之一。

罗马共和国起初以希腊城邦为蓝本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组织,并从中吸收了许多重要的原则和制度。

希腊政治思想家的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对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罗马文化在吸收和转化希腊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发展成为一种独特而卓越的文化形式。

希腊哲学、艺术和政治思想虽然深刻地影响了罗马文化的发展,但同时罗马也以其自身特点加以改造和发展。

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过程中,罗马文化才得以迸发出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

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贡献将一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不断影响着后世文明的发展。

马克思:历史经常会重演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笑剧

马克思:历史经常会重演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笑剧

马克思:历史经常会重演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笑剧《历史哲学》是黑格尔晚年的一部著作,他将必然性引入历史观中,不再把历史看作纯粹由偶尔事件堆积而成的记忆;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是“自由”精神沿着必然性的轨道持续进展的过程;为了说明这种必然性,他在书中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

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历史事件重复发生,呈现出必然性以往,人们认为凯撒的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都拉基乌姆战役中,他几乎就要战死沙场了,只因幸运女神的眷顾才得以生还;当时的西塞罗与布鲁图都认为只要除掉凯撒这个幸运儿,就可以援救奄奄一息的共和国,将其从独裁官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于是,布鲁图发起了刺杀凯撒的行动,虽然他成功杀死了凯撒,但没能阻止共和国的灭亡——另一个自称“凯撒”的人——屋大维不仅清洗了共和主义者,而且还消灭其他两名巨头,建立起了罗马帝国。

黑格尔指出,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重复,罗马诞生了“前三巨头”与“后三巨头”,并且出现两场内战,由两名独裁者取得胜利。

因此,黑格尔写道:“假如一种政治革命两次发生的时候,人们就把它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

也就是这样,拿破仑遭到了两次失败,波旁王室遭到两次放逐。

经过重演以后,起初看起来只是一种偶然的事情,便变做真实和正当的事情了。

”黑格尔用历史事件重复上演的例子来说明了历史必然性问题:当拿破仑在1814年第一次战败的时候,多少还有些偶然性;而到了1815年,他在滑铁卢之战中再度落败之后,人们已经普遍相信拿破仑帝国的瓦解是必然结果了。

同样的,波旁王朝虽然实现了复辟,但在“七月革命”中第二次被推翻之后,波旁王室退出历史舞台也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

在黑格尔看来,罗马从共和制转向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并不由凯撒或屋大维的个人意志来左右的——“要知道罗马共和国所以灭亡,并不是由于凯撒降生这件偶然事故——这种灭亡自有它的必然性。

”——罗马的社会发展已经突破了奴隶制的框架,国家大事都由比较知名的公民根据权力和财富来决定,共和制早已虚有其表;财产权的纠纷引发了土地改革,又导致了内战。

教学设计6:第11课 反对党八股(节选)

教学设计6:第11课 反对党八股(节选)

反对党八股(节选)教材分析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演说,强调“一定要把党八股和教条主义等类,彻底抛弃”。

《反对党八股》与《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文献共同构成了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成为我们党树立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纲领性文献。

它深刻地论述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阐明了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意义,并具体指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及其危害性,最后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的要求,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文节选的是《反对党八股》中9~18 节。

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引例设喻的表达力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2.筛选并整合文章相关信息,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促进思维发展。

3.领会本文纲举目张、边破边立的论证力量,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理解反对党八股的重大意义,树立良好文风,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毛泽东的生平及思想。

2.八股文八股,指八股文。

这是15世纪到19世纪中国封建皇朝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这种文章的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所以,实际上它是一种没有内容,专讲形式的文字游戏,是封建统治者愚弄和奴化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八股文”也称“八比”)八股文起于宋末,兴盛于明代,衰亡于清代。

光绪二十四年,变法维新派首领康有为上书要求废八股,同年光绪皇帝遂宣布乡、会试“一律改试策论”。

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式废除八股,禁锢文人头脑达五百余年的八股文终于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3.党八股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

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为“党八股”。

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以辛辣幽默、一针见血的风格,声讨党八股的弊病和罪状,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

Tractatus Coislinianus. 《喜剧论纲》(

Tractatus Coislinianus. 《喜剧论纲》(

文学史系列书籍合集《戏剧理论史稿》余秋雨第四节亚里斯多德学派佚名者的《喜剧论纲》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是一部残稿,遗佚部分的内容很难推测,但从种种迹象看,其中理应包含着对喜剧更为详尽的论述则是比较肯定的。

《诗学》第六章第一句话中就有对喜剧问题“以后再谈”的许诺,可惜人们再也看不到了。

遗留下来的最早关于喜剧问题的较全面论述,就是佚名者的《喜剧论纲》。

此件原名《夸斯里尼阿弩斯短篇》,大体可以推定出之于亚里斯多德之后的一个亚里斯多德学派人士之手。

原文不长,是十世纪的一个抄本,长期流落于私人书箧,十九世纪才被复印而得以名世。

《喜剧论纲》套用亚里斯多德的悲剧定义的规格,拟定了一个喜剧定义:喜剧是对于一个可笑的、有缺点的、有相当长度的行动的摹仿,(用美化的语言,)各种(美化)分别见于(剧的各)部分;借人物的动作(来直接表达),而不采用叙述(来传达);借引起快感与笑来宣泄这些情感。

喜剧来自笑。

这个定义中属于喜剧特殊性的内容是“可笑的’、“有缺点的”等语汇。

但是,当我们阅读了《诗学》第五章中亚里斯多德对于喜剧的零碎论述后,就可发现所谓“可笑的”、“有缺点的”也是亚里斯多德已经提出并作了解释、定性的,而这里未曾对这些喜剧专用词汇作进一步的理论阐发。

定义的末句完全套用亚里斯多德,但没有套好。

亚里斯多德提出悲剧要对观众在观赏时激化的“怜悯”和“恐惧”的感情状态予以“净化”,表达了他对悲剧社会道德作用的认识;而《喜剧论纲》则仿效着说喜剧要对观众在观赏时引起的“快感”与“笑”予以“宣泄”(与“净化”同词),由于“快感”与“笑”并没有“怜悯”和“恐惧”那样的内在实际含义,因此“宣泄”云云也就没有着落。

如仅仅是说明喜剧会让“笑”和“快感”“宣泄”出来,语意浅陋,远不足以与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净化”的论述相比。

因此,这个定义没有理论新意,是对亚里斯多德的比较钝拙的摹仿。

《喜剧论纲》中也有一些仿效亚里斯多德而又阐述得比较恰当的命题,例如:喜剧和骂不同,田为骂是公开的谴责(人们)的恶劣品质;喜剧只采用所谓emphasis[或揶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罗马有法制,是在演小品——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二十四)罗马议会的悲喜剧由若干个村庄或者部落联合而成的罗马共和国,有一个权力很大的元老院。

元老,就是代表各大家族和各方利益的有钱有闲之人;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董事会。

共和国的大事,都是由董事会商议、拍板之后,由选举出来的总经理----执政官负责实施。

广大公民是罗马共和国的股东,组织有一个所谓的百人队会议,也就是能服兵役的壮年男子的会议,类似于希腊的公民大会,也就成了共和国的股东大会。

罗马共和国是靠祖宗传下来的乡规民约来进行村民自治的。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鉴于有些人不自觉遵守风俗习惯,世风日下了,大伙儿便找来一块铜牌,刻上“约法三章”立此存照,这就是所谓的“十二铜表法”。

此后几百年,共和国便据此实施“法制”。

罗马元老们没忘记专门制定“罗马八旗子弟权益保护法”。

吉本说:“意大利人的产业全都免税,对意大利人,地方司法官也无权随便加以处置,他们的完全依照首都的形式建立的市自治机关被授权,在最高权力机关的直接监督下,行使司法权力”。

当然,还包括管吃管住管玩等内容。

平心而论,在董事会领导下的罗马共和国,发展得是很不错的,可以说又好又快。

他们指挥将军们东征西讨,硬是将巴掌大的罗马,扩展成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遗憾的是,这些董事们并不懂事,没有一点与时俱进的头脑,犯下了两大错误,惹来了杀身之祸。

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干些过河拆桥、背信弃义的事儿。

在对外战争中,征服地区的“那些貌似出于感激或慷慨暂时被容许握住权杖的王公,一旦完成了分派给他们的任务,把那些被征服民族完全置于控制之下,他们立即便会被从王座上踢开。

”这些混帐行为,招致各地不断的强烈报复,仅仅“在亚洲被控制后的约40年中,在米特拉达特的残酷命令下,一天之内就有80万罗马人被杀。

”在对外战争基本结束后,为罗马人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的意大利人,一再“和平请愿”要求加入“罗马公民”行列。

在元老院的心中,只有自己那几个部落的人,才是上等人。

他们坚持将意大利人当作小跟班,拒绝给予“国民待遇”。

意大利人受不了了,联合起来自建国家挑战罗马,亚平宁半岛烽烟四起长达两年之久。

鲜血教训了元老们,意大利居民得以全部农转非,升格为“罗马公民”。

二是不知进退,不能准确把握将领们的需求。

吉本说(以下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虽然“选择谁作为罗马的敌人的权力一般操在立法机构手中。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事关重大的问题,先需由元老院讨论决定,最后由人民批准”,但是,随着罗马持续的对外战争和地盘的不断扩大,元老院培养、任命的军事首长们,不再满意这群大腹便便的龙钟老迈们的指手画脚了,他们想自己说了算,要当CEO。

“在胜利的掩护下,特别是在他们不再受到元老院的代理人的控制的时候,他们实际行使着没有任何限制的权力。

当庞培在东方用兵的时候,他随意奖赏他的士兵和同盟者、废除某些国家的君主、重新划定一些国家的疆界、建立殖民地,并任意分配米特拉达特的财富。

”终于,“罗马宪法的一道道防线一道一道全被独裁者的野心所攻破;所有的樊篱也全都毁在三执政的无情的铁腕之下。

”自此,“立法院”丧失立法权,最终,“议员”们连自己的脑袋都保不住了。

公元前88年,苏拉率领罗马军队杀入罗马城;公元前82年,苏拉再次率军杀入罗马城,被元老院任命为无限期独裁官。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他发明了放逐制度,并且给那些不属于他的一派的人们的脑袋定出了价钱。

” 恺撒更牛,孟德斯鸠说:“有一天元老院把某些荣誉授给他,他却连站都不屑站起来;……他把元老院竟然蔑视到他自己做出元老院决定的程度;他想到哪些元老,他就用哪些元老的名字来签署这种决定。

……恺撒曾傲慢地说过共和国根本不算什么玩意儿,而他的言语就是法律”。

通过数以十万计的罗马人死于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罗马完成了从共和制向帝制的过渡,CEO们很快完成了股权变更,共和国变成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议会始终是存在的。

不过,皇帝们或呆在尼科米底亚,或定居拉文纳,或住在君士坦丁堡,或者呆在其它什么地方,总之,不与元老院在一块。

“在行使司法和行政权力时,君主只是和大臣们商量商量,而不必听取全国性议会的意见。

直到帝国的最后一段时间,元老院这个名称仍然能引起人们的敬畏,它的虚荣的成员仍然以拥有元老这一光荣称号而沾沾自喜;但是,这个多少年来一直作为权力来源和权力行使工具的会议,却被人们恭而敬之地逐渐全部遗忘了。

与皇帝的朝廷和实际行政机构失去一切联系的罗马元老院,实际已成为卡匹托里亚山丘上的一座令人起敬但毫无用处的古迹纪念碑了。

”瓦勒良和伽利埃努斯时期发生的一件事值得一说。

正当这两位老大领兵在外作战的时候,一大群野蛮人越过多瑙河,很快烧杀抢掠到罗马城下。

呆在罗马城的元老们万般无奈之下,一边调集留守的军队,一边就地征兵,出门迎战。

野蛮人看到罗马军队如此众多,便放弃攻城,带着大批珍宝回家了。

在元老们弹冠相庆之际,得到这一捷报的伽利埃努斯大为震惊----元老院竟有如此力量,这太可怕了!他立即下令:禁止元老踏入军营半步。

从此,元老院变成彻底的养老院了。

罗马法的黄金时代据说,帝国时代是创造与运用“罗马法”的黄金时代。

以“愚昧、残酷的提比略、狂暴的卡利古拉、软弱无能的克劳迪乌斯、荒淫残暴的尼禄、禽兽一般的维特利乌和胆小如鼠、不齿于人类的图密善”为开端,独裁的君主与他的文官政府孜孜不倦地创造着“法律”,而傲慢无礼的军队始终无视法律。

“卡利古拉和图密善都是在皇宫之内,被他们自己的家臣刺杀的:前者的死在罗马引起的骚乱只限于罗马城的四门之内。

而尼禄的败亡却使整个帝国都被卷了进去。

在短短的18个月中有四位帝王倒在短剑之下”。

打打杀杀中,强势皇帝诞生了。

“是戴克里先的傲气,或者正是出于政策考虑,使得这位机智的皇帝把波斯宫廷中的盛大气派引进到罗马来了。

”罗马皇帝和中国皇帝的气派分毫不差了:“由于不断增加一些新的仪式和礼节,要想当面一睹圣颜一天比一天更加困难。

皇宫的钱财有一些一开始被称作内宫官署的机构严格看守着。

寝宫则交托给一些十分警惕的阉人看守。

他们的人数和影响的日益增大可说是皇权日益专制绝对不容怀疑的标记。

一个臣民如终于能面见圣颜,不论他的地位如何,都必须俯伏在地,按东方的规矩,对他的主人或主子的圣体膜拜。

”中世纪贵族见到主子不顶礼膜拜,是蛮子们不懂得高贵的“罗马宫廷礼仪”。

自屋大维以来,皇帝们无不骄奢淫逸,胡作非为。

中国有一个爱逞英雄的项羽,康茂德也热衷于用刀剑刺死奴隶格斗士,或者和狮子老虎打架;中国明朝有个木匠皇帝,埃拉伽巴卢斯热衷于穿着女装纺纱织布;中国有个搞“花石纲”的宋徽宗,君士坦丁热衷于搜罗天下珍宝装扮他的“君士坦丁堡”;张献忠一天不杀人就难受,卡拉卡拉也爱看他的士兵满街追杀百姓;隋炀帝习惯在扬州办公,罗马皇帝很少有长期呆在罗马的,有的恐怕一辈子没去过罗马。

不过,阅读中国历史,绝对难以找到这样的感觉-----孟德斯鸠说:“在翻阅皇帝们的历史时,人们感到难以卒读的是:竟有无数的人被处死,就是为了要没收这些人的财产”。

当然,在确保皇位稳固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帝国的皇帝们是十分用心的。

首先,是确保军官们老老实实,不敢乱说乱动。

“终日沉湎酒色,或一味施行暴政的早期那几位罗马皇帝,几乎从不在部队或在各地方省区露面;他们也绝不容许他们手下的将领自行其是,表现出极大的勇敢去取得他们自己由于疏懒,无心取得的战功。

一个臣民享有善于用兵的名声被视为是一种侵犯皇家政权的无礼行为”。

在武大郎开店精神的统领下,罗马军队更加窝囊废了,这样,皇帝们也就放心了。

接着,他们将国家分成几块,分别交给信得过的几个跟班管理。

几个保镖出身的“禁卫军卫队长则逐渐从最低贱的地位步步高升,直至真正掌握着罗马世界的行政和军事大权了。

从塞维鲁到戴克里先的统治时期,卫队长和皇宫,法律和财政,军队和行省全部都被置于他们的监督之下;他们就像东方帝国的总理大臣一样,一手握着玉玺,一手握着帝国的大旗。

……钱币、公路、邮政、粮食储备、制造业等一切对帝国的繁荣有利的生产活动都受禁卫军卫队长的控制。

他们是皇帝陛下的代言人,有权在宣布一项饬令时按自己的意图对他进行解释、加以实施、有时甚至作某些修改。

他们监督着各省总督的活动,免去玩忽职守者的职务,对犯有罪行者予以惩处。

下级司法机关的人和重要案件,无论是刑事还是民事案件,如须上诉,都可以被送到卫队长的公案前进行审判;他的判决是最后的判决,绝不容改易;皇帝本人也绝不容任何人对这种判决或对他如此信赖,赋予无限权力的官员表示不满。

”再接着,建立庞大的特务机关。

不少的皇帝,原本是靠犯上作乱起家的禁卫军头领,因此,他们绝不会相信禁卫军。

罗马交通十分发达,为调动军队修建的官道,深入到了帝国每个角落,每隔五、六英里设有一个驿站,每个驿站备有40匹马。

这些驿站变成了皇帝派驻全国的情报站。

“在一种软弱无力的有害的统治的影响之下,使他们的人数令人难以置信地增加到了10000人,他们全然不顾当时虽然无力却也三令五申告诫他们的法令,竟把那有利可图的驿站业务变成了掠夺性的压榨工具。

这些经常与皇宫有联系的密探在常常能得到好处的奖励的鼓舞下,急切希望能发现某种在进行中的叛乱计划,从轻微的甚至暗藏的不满到打算进行公开叛乱的准备活动。

”相比明朝东厂、西厂、锦衣卫,罗马的秘密警察厉害得多。

“罗马法”有一个创新,就是发明了“尊严法”----皇帝认为冒犯他的尊严,那就是十恶不赦的。

孟德斯鸠说:“在罗马有一种尊严法,这种法律是针对着想危害罗马人民的人们的。

提贝留司利用了这个法律,不过他不是用这个法律来对付原来规定的对象,而是用来对付他所憎恶的或不信任的一切人。

受这个法律所管束的不单单是行动,而且有言语、表情、甚至思想,因为在两个朋友之间相互倾诉的由衷之言时只能被视为思想的。

在宴会上面于是不再有自由,亲戚之间也不再相互信任,奴隶中间也不再存在着忠诚。

……从共和国时候起,元老院这样一个机构从来不审理私人的事务,……提贝留司则要它审判一切他认为对他所犯下的大逆罪。

这一机构因而犯下了难以容忍的罪行:元老们争先恐后地做奴颜婢膝的表示;在谢亚努司的庇护下,最先贵的元老就干着告密人的勾当。

”吉本也证实道:“在意大利以及整个帝国到处是蛆虫一般的密探和告密人。

”“没有任何证据,不经过任何审讯,不容有任何辩解的机会,马格努斯便被同另外4000个据说是他的同谋者一同处死了。

”罗马皇帝们狠得心下得手,决不搞什么“胁从不问”,要求手下积极地滥杀无辜。

伽利埃努斯下令:“让那些说过一句反对我,反对我,瓦勒良的儿子,许多王子的父亲和兄弟的话或抱有反对我思想的人全都死掉。

”如此先进的“尊严法”,中国皇帝似乎创造不出来。

对于百姓,皇帝也是动辄加以雷霆之怒。

骇人听闻的“塞萨洛尼卡大屠杀”便是一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