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与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和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方案课题.最后稿
.“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市双阳区南岗小学二〇一六年六月“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立德树人”是培养一代新人的根本,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
2.我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岭下贫困弱势群体及周边农村家庭的孩子,外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众多,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许多孩子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有的甚至在小学入学前,都没有上过学前班,导致学前教育缺失,加之许多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是初中毕业,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满足不了家教的需要,多数家长缺乏家教方法,家教几乎是处于盲区,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较差,文明礼仪素养较缺乏,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
3.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在这方面均有所论述。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
孟子认为教育是什么呢?是培育,是培养。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般。
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开道德养成思想的先河。
他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习惯,即德性出于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对养成教育思想具有一定启示。
对于“如何进行德育”,他主“生活就是教育”。
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
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中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德育工作计划(5篇)
中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二、工作目标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
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教导处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四、具体工作(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
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1、抓好行为规范教育。
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____《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导处和团队组织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
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四)加强班级建设。
1、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
教导处要利用主题班会、推门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养成教育
!政课$坚持立徳树人加强养成教育■夏邑县第三实验小学田永章小学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养成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把养成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著名学者林格先生认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
教育即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身边小事做,日常生活为,学生教育"给学生布置生活作业,都有主题:关注表、、、生、人,养成教育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为习惯,学生化、化,人格,成为的好学生。
二、在学科教学中深化养成教育的学教学,的问题是重知识学习,而人发展的"教师有深入学教学,教学,关注学生人格发展,学教学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学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观,培养学习和生活主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的生活。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当前的教育,从的“管、卡、压”中解脱出来,并赋予它新的形式与内容,应新形的要求。
实践活具有鲜的指向性与激励性,合的目标调学生的性,因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深化养成教育的有途径%学可以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同特点,针同时期呈的各种题,开展相应的活%,开学后,组织各班布置教室,班徽、班训、格言、各种量化评比表上墙,活的开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学期中,开展“晨诵午读”活,由专人负责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期末,指导学生制订假期计划%此,学还可开展“爱”“们身边的环境”“卫生死角寻踪”“关爱老人”各种特色活动,让学生作为活的参与者、创者,在活发展各项能力,教育。
四、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学应健全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地开展德育评价工作,优化各处室及年级的评估机制,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德育工作分级理、分层负责,年级、处室各负责,点面结合,形成网络,确保管理有序%制,化德育检查,要点,具有针性、可行性%日晨午检查机查相结合,德育检查作为学的常工作,一结,一,学定期目 标检查、指导,现的题及时正,职责进行评价%有善优化德育评价体系,才能形成育人合力,确保德育效果%(责编帕拉)2021年第5期。
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
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成为了教育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养品德、塑造人格、培养才能三个方面探讨如何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一、养品德品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养成良好的品德可以为个人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品德。
首先,加强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的道德教育计划,将道德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中。
通过讲授经典故事、分析案例、展开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
其次,注重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
学校应制定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外都要遵守。
通过树立榜样、强调礼貌待人、讲究文明礼仪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范,做到礼貌待人、团结友爱。
最后,营造良好的家校环境。
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合作,形成合力。
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
同时,家庭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给予他们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二、塑造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道德品质和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
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格特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塑造学生的人格。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主能力,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勇于表现自己,敢于追求梦想。
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开展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可以通过开展团队活动、组建学生社团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和帮助。
最后,加强人格教育。
在课程设置中融入人格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分析他人的行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三、培养才能德才兼备的学生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人格,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才能和技能。
《立德树人和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方案》课题.最后稿
“阳光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二〇一六年六月“阳光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立德树人”是培养一代新人的根本,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
2.我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岭下贫困弱势群体及周边农村家庭的孩子,外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众多,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许多孩子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有的甚至在小学入学前,都没有上过学前班,导致学前教育缺失,加之许多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是初中毕业,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满足不了家教的需要,多数家长缺乏家教方法,家教几乎是处于盲区,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较差,文明礼仪素养较缺乏,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
3.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在这方面均有所论述。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
孟子认为教育是什么呢 ?是培育,是培养。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般。
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开道德养成思想的先河。
他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习惯,即德性出于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对养成教育思想具有一定启示。
对于“如何进行德育” ,他主张“生活就是教育”。
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
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 ,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
教师要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
这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德为基础,以德为标准,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以德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科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要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和品德修养。
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他们的成长,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以德立身"是指教师要以德为本,以自己的品德修养来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要以诚信、正直、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作为自己的基本准则,让学生看到一个真实、可信赖的榜样。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导他们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
"践行立德树人"是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断能力。
教师还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需要教师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学生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水平,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学科知识。
教师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教师要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德育为先五育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德育管理聚焦/管理JUJIAO GUANLI荩哈尔滨市花园小学(以下简称花园小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黑龙江省市区各级领导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南岗区中小学大德育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立足校情、结合生情,努力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努力开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从培养“生力军”、打造“主阵地”、形成“共同体”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培养“生力军”———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两个大计高度概括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
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更承载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保证。
要想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17年花园小学深度研发“种子课程”———黑龙江省立项课题“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研究”,现已结题。
在小学阶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亲近、理解、认同、践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像种子一样深深地埋在学生心底。
实验中,学校引导学生创作“我眼中‘中小学生守则’”公益宣传画,创编了“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景剧,研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程样态,学生不再苦记苦背核心价值观,冰冷的文字变为有温度、有内涵、根植在学生心中的价值信念。
今天坐在教室里的中小学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生力军”。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培养新时代中国优秀人才的基础。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多层面的教育体系。
首先,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各方面的教育。
学校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长远性,从选人用人、评价标准、教育政策等方面,形成落实立德树人的全员共识。
其次,家庭是立德树人的基础。
家庭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从小就培养孩子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尊重老师和学长学姐等优秀品质。
家长应该注重亲子沟通,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难,带领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社会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
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和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社会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各种适宜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体验和接受社会责任。
总之,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广泛的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立德树人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顾及到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
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穿“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即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快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首先,教师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成为德育建设的推动者。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教育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个人品质的养成。
教师的思想境界和人类修养应该高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实践和行为示范,让学生对立德树人有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例如通过讲座、班会等途径,加强道德观念的普及和教育。
培智学校实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培智学校实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摘要:农村有句谚语:小树不折枝,大树难折了。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不对刚产生的错误加以纠正,到了形成习惯就来不及了。
孩童时接受的启蒙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此,在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段采取有效策略,教导他们秉性纯良,习惯成性,能为他们更好的生存于社会,适应于社会奠定基础,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关键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农村有句谚语:小树不折枝,大树难折了。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不对刚产生的错误加以纠正,到了形成习惯就来不及了。
孩童时接受的启蒙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良好的教育让人受益无穷,一旦忽视则后患无穷。
近年来,本校全体师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方案展开了研究与实验,积极探索新时代智障学生(本文简称:学生)实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构筑网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学生的德育和养成教育需靠家长的培养、学校的教育、社会环境的熏陶等来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此,本校构筑网络成立了五个小组——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班级行为规范训练小组、红领巾行为规范监督小组、家长人员评估组及外聘辅导员监督小组。
五个小组互相协作,在校内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指导学生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如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副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等多名校领导成员组成。
以年度为单位,每学年至少召开各类专题教育研讨会6次。
每次会议收集近段学生思想情况,确立明确研讨主题,针对方案制定、活动实施、过程研讨等形式,形成制度在全校实施。
又如班级行为规范训练小组,由每个班级全体师生组成,组长少先队辅导员担任,副组长科任教师担任,班上已经做到的同学作为助手。
通过活动训练纠正班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高年段的喜欢给同学取绰号,课间部分同学在你追我赶,同学厮打吵闹等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行为。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是当今时代基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力、具备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拥有全面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
养成教育强调通过一系列的经验、实践、刻意训练和体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习惯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是以立德为本。
立德强调品德道德修养,关注学生的内在美与美德修养的长期塑造。
其次是以树人为宗旨。
树人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多元能力。
强调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全面的智育、体育、艺术和劳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优秀、有特长的人才。
重养成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习惯和行为方式为核心,寻求更为深层次的内在价值。
立德树人和养成教育的具体实现方式,需要立足于学生实际需求,从入门、扎实、拓展、创新四个方面,着力提升学生素养和整体能力。
首先,入门篇需要对学生进行开放教育,注重生活与实际的接轨,构建三链相序:环境链、感悟链、学习链,帮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适应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和时代责任。
其次,扎实篇强调基础教育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素质的提升,夯实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功,培养学生扎实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拓展篇则注重个性多元发展,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区分,为每个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发展空间,发挥学生的特长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
最后,创新篇则是对学生的融通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通过创造力实现的培养。
学生将被培养成为具有高度自主选择意识和启迪式思维能力的人才。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需要教育者全力投入,营造宽松、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
同时,学生需要培养勇于拥抱未来、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不断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力、具备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拥有全面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
落实立德树人构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构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要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行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它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品德水平。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灌输学生正确的行为观念,教育他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案例、小品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观念,让他们明白何为好人好事,何为坏人坏事。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行为观念,学生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长期形成的、固定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对道德规范和生活习惯的内在遵循。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培养学生爱整洁、爱劳动、有礼貌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规定学生的行为规范,比如坐姿端正、不说话不动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规范的行为习惯。
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行为习惯养成的主题活动,比如“文明礼仪周”、“校园卫生大扫除”等,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这些习惯。
要注重师生互动,促进行为习惯的形成。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和爱护,耐心教育、细心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观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涉及师生互动的活动,比如师生亲子活动、师生座谈会等,让师生之间更加亲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来。
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和学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和要求,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幼儿园立德树人内容
幼儿园立德树人内容
一、立德树人
1、立德树人就是指通过建立健全的道德教育体系,弘扬社会公德,树立社会公德榜样,推动社会道德建设,树立公德风尚,使儿童学会主动承担、勇于社会责任,养成德智敬礼的综合素质的文明公民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实践担当、把社会公德榜样化身发挥应有影响、以儿童向世界传播慈爱、忠诚的正能量的努力和行为。
2、立德树人的目的是:
(1)要建立良好的公德氛围,使儿童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弘扬良好的社会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2)要培养儿童养成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建立良好的人格和素质,为日后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倡导儿童赞美正能量、服从纪律、尊敬师长,引领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立德树人的要求
1、扎实的道德理论基础
要明确道德的客观定义和目的,深入研究道德知识,增强道德理论素养,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念。
2、把握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教育旨在激励、引导儿童实践道德,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好人。
3、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立德树人必须培养儿童责任的广泛意识,让儿童明白自己应尽的义务,并从中学会责任与善良的行为。
4、强化道德教育
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行动鼓励儿童学习和实践道德,加强诚实、守信以及爱国等道德品德的教育,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使其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
养成教育则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实施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行为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立德树人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品行和道德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这样的教育目标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的,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养成教育是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实施方法。
养成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养成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养成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点滴积累,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成为有能力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人。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当前社会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扰,有迷失方向、价值观念混乱等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重视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可以有效地引导他们面对困扰和挑战,成为社会和家庭需要的人才。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教育,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家庭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和引导他们的成长。
社会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打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氛围,为学生的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的核心理念。
立德树人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它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品行,让学生在知识的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心灵与行为都得到升华。
近年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又不断被提出,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加大了对立德树人的重视。
那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养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德、健全人格和正确的行为习惯为目的的教育。
它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的实践和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使学生的一切行为都顺从一种内在的规范。
它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要重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养成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具体的实践和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遵循社会 norms,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
只有通过养成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品行与人格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升华。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更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通过养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能够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在行为上引导学生,更能够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养成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充分重视养成教育,真正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是一种重要的养成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发展。
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以便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要教育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学生容易受到不良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遵循公正、诚实、正直和宽容等道德准则。
通过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准则,他们可以在困难的抉择中锻炼自己的内在品质,并且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立德树人教育也强调学生的人格发展。
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自信、自律、责任心、合作精神和创造力等。
通过培养这些人格特征,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并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良好的人格特征也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立德树人的养成教育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教师还应该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并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这样,学生能够在爱与尊重中成长,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家庭和社会也对立德树人的养成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应该成为孩子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社会也要加强对立德树人教育的支持和关注,为学校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立德树人是一种重要的养成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发展。
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特征,并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教师、家庭和社会都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以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它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养成教育,则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质的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将这两种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习惯,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当今社会,品德败坏、道德沦丧的现象层出不穷,人们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社会风气日益浮躁。
而一个人的品德和品质,决定了他的言行举止和社会表现,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需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灵境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些观念和价值观则往往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引导、榜样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追求。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行为举止和社交表现的重要标志,而这些品质往往是通过长期的培养和习惯养成形成的。
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日常教育和行为规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行为规范。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和担当,是一个人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重要素质。
学校和家庭应该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使他们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和担当。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的实施,对于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构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构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它指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
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而构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
则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方式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正确
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要制定完善的教育大纲和教材,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
教育
大纲应当明确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教材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同时提
供充分的引导和示范。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价应该包括学生的行
为表现、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评价结果应当反馈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帮助他们了解
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自我反思和改进。
第四,要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教师应当
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
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教学策略。
第五,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社会共同育人的合力。
家长应当重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从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榜样。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督促机制,确保落实立德树人构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的效果。
监督和督促应当侧重于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实际行为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及时发现
和改正错误。
落实立德树人构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全社
会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是一种重视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立德树人教育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对人性的关怀和理解。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源于孔子,他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他强调了仁爱和仁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品行和责任心。
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理智,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创造力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立德树人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立德树人的教育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他们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立德树人的教育也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立德树人的教育也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智力、体力和美感。
学生需要通过全面的学科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立德树人教育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在发生着变化。
立德树人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立德树人的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立德树人的教育需要教师具备高素质和道德修养,但是目前很多地方的教师队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立德树人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也必不可少。
立德树人的教育需要综合改革和创新,包括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等。
立德树人是一种重养成教育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
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思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全人格,提高其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
要实现这个目标,教育者需要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创造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来引导学生。
立德树人教育的理念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尊重和传承先辈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通过对学生思维品质、情感品质和行为品质的培养,塑造学生优良的品行和素质,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教育的理念和实践都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好榜样,注重和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社会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托幼机构和社区都应发挥积极的作用,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为孩子的立德树人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的具体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伦理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二,注重学生的品性培养。
通过开展各种校本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勤奋、坚强、乐观等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判断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
要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从小事做起,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貌、讲卫生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第四,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各种启发性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不仅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立德树人教育培养的学生具备着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重养成,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种教育理念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今天竞争激烈、社会风气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理念更加彰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的关键环节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重养成的重要环节,学校是学生知识与道德修养的重要场所。
学校的教师们应该不仅仅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从身教层面去引导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融入到教育过程中。
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榜样形象,才能给学生们带来正能量的影响。
学校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注重礼仪礼节、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家庭教育也要注重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都是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社会教育也是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的重要支撑。
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极大,在社会教育中,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尊重、友爱、合作、进步的社会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成教育与树德立人
阜新市第九中学
李文东
2016年11月16日
养成教育与树德立人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发布后,有关核心素养的意义、实施路径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焦点。
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为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德”;立德之重在养成。
德育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
一、完善德育工作领导组织机制
构建校长-书记-副校长-政教处-团委-教务处-总务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工勤人员层级负责的德育工作机制,主管校长负责全校养成教育工作领导、统筹和协调,重点指导班主任的德育养成工作,配备至少一名专职主任具体负责全校的德育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实行领导值班制度,每天有2名领导值班,上课期间在校园巡视,密切关注学生,防止意外事件发生;课间实行领导楼层包干制,每一楼层由两名领导负责,全天候巡视、疏导和检查。
形成校长主抓政教,政教主任主抓班主任,教务主任主抓教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运行机制。
健全完善校外法制副校长、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三
结合”教育网络的作用。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我校教师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开展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师德要求,加强师德培训,同时实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将上级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切实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分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培训,整体提升了教师的师德水平。
加强班主任工作,提升班级管理能力。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是德育工作的关键。
一是继续做好班主任的培养,通过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经常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分析班级管理的得与失;二是不断提高班主任待遇,关心班主任疾苦,在外出学习、晋职晋级、评优评先中给与实实在在的优先照顾,每年暑假学校都组织班主任集体旅游,放松身心。
现在岗的十二名班主任,全是区级及以上的先进。
在完善和健全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的基础下,突出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考核和奖励,调动全体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讲究工作的艺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优化校园环境,将环境育人落到实处
“一草一木皆关情”。
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
我们不断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赋予校园生活的每一细节以丰富的生命力,并使其成为陶冶感染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走廊内,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优秀学生的座右铭,无时无刻不在激励每一个师生;中学教材里的所有古诗、词、赋等张挂在走廊各处,犹如人在书中,营造出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室外宣传长廊内容丰富,德育教育针对性强;楼内、楼外两块LED电子显示屏全天播出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各班教室内的布置避免整齐化一的格局,使其布置既显现各班学生不同的特点,也表现出班主任不同的风格。
黑板上方的班风标语从内容到字体都应由各班师生共同拟定。
室内墙壁上各个板块更要构思巧妙,匠心独具,使教室到处闪烁着师生智慧的火花。
楼内到处摆满了鲜花,真正做到了四季如春;楼外,环校林郁郁葱葱,绿化带枝繁叶茂,品种繁多的树木,错落有致,树下繁花似锦;大小花坛遍布校园,群芳争妍。
新修的喷泉水池清波微漾,彩虹高挂,鱼翔浅底;处处育人尽在不言中,较好地发挥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漫步养成教育做得好的校园,你会发现,师生之间礼貌的问候,和谐的笑容,精彩的游戏,亲切的交谈,言行之间充满了自
信与快乐。
总能见到有学生弯弯腰捡一捡杂物,节水、节电形成习惯;管中窥豹,细节小事对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突出主题,广泛开展实践活动
1先知后行、知行统一
确立主题系列活动。
如把每学期的第一个月确定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结合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和学生在校一日常规,集中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特别是新生刚入学的每年九月份,要抓住教育的契机,打“攻坚战”,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么做,做到先知而后行,对新生的不良习惯则坚持“持久战”,用耐心逐渐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通过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了养成教育。
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仪、重秩序的良好习惯。
“让美德成为一种习惯”—-养成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2、专题活动丰富多彩。
以节日、纪念日及学校德育工作不同时期的主题为契机,生动活泼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做到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促进德育工作的落实和开展。
3、常规活动真正到位。
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规范而隆重。
国旗下讲话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实际,富有教育性和时代感。
每周一次的各班主题班会,要开得有声有色。
充分利用“班班通”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挥网络功能,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如家长和学生共同观看演讲录像等。
4、努力营造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和谐氛围。
在德育过程中,要积极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将管理、教育权下放给班主任、下放给班级,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
实行班主任责任制,班主任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师生同学习同游戏,会拉近师生间心理距离,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
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如室内外卫生的检查、评比、总结工作,“两操”及其他活动的检查、总结,均由学生干部独立完成,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
实行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尊,形成学校德育教育的特色。
在具体管理实践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升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全员早清扫,评先进不设底数,增加评优名额。
五、齐抓共管,共筑养成教育工程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积极联合公安、工商、文化、行政执法等部门,清理学校门前摊点和网吧、游戏厅,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加强对校园网的规范管理,防止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进入校园。
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文明上网,努力减少网吧及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
学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全力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磨砺品格、提高素质。
如到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受益;坚持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与政法部门联合,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交通安全辅导员,广泛开展了法制讲座、模拟法庭、以案释法报告等活动,全方位加强普法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将团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和督导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优势,培养共青团员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
总之,养成教育工作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是一项不断超越自我、持续发展的光辉事业,我们应大胆实践创新,努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李文东
2016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