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二

合集下载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一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1、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

2、生产管理的任务: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

3、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准备和组织2.生产计划3.生产控制4、生产管理的原则:1.讲求经济效益2.坚持以销定产3.实行科学管理4.组织均衡生产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生产按工艺特性分类:1.加工装配型2.流程型6、生产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1.备货型2.订货型:订货组装型、订货制造型、订货工程型7、备货型生产(MTS):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目的是为了完成产品库存。

8、订货型生产(MTO):是指按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

9、生产按专业化程度分类:1.大量生产2.单件生产3.成批生产4.多品种小批量生产10、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工作的特征:1.生产品种多样性2.生产过程复杂性3.生产能力的适应性4.环境条件的多变性5.生产计划的变动性6.生产管理的动态性11、生产过程的组成: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基本生产过程3.辅助生产过程4.生产服务过程12、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

1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4.生产过程的柔性14、生产时间计算:*P25——2815、文明生产:是指在生产现场管理中,要按照现代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为生产现场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

16、“5S”活动的内容:1.整理2.整顿3.清扫4.清洁5.素养17、安全生产:是指在保持领导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

二工作研究1、工作研究:是指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自考讲义笔记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自考讲义笔记

单项选择题1.1.生产是A.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其需求的过程B.以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其需求的过程C.以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作业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其需求的过程D.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作业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其需求的过程【A】1.2.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的立足点是A.市场导向B.市场需求C.企业需求D。

竞争需求【B】1.3.生产与作业系统实质上是企业员工实现A、订单流的运行过程B、物流、资金流的运行过程C、订单流、物流、资金流综合运行过程D、订单流、信息流的运行过程【C】1.4、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基础是A、订单流B、物流C、资金流D、信息流【A】1.5、企业运行的关键环节是A、生产与作业战略B、生产与作业系统C、生产与作业控制D、生产与作业管理【B】1.6、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A、生产对象B、生产信息C、劳动力D、生产资金【C】1.7、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本和质量的是A、生产手段B、生产对象C、生产资金D、生产信息【A】1.8、在现代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中,与企业相互依赖,已被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是A、零售商B、供应商C、生产对象D、用户【B】1.9、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首要基本功能是A、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要B、满足企业目标需要C、提供优质产品D、提高生产效率【A】1.10、现代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的基础和保证是A、生产手段B、生产资金C、劳动力D、生产对象【B】1.11、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服务是第一需要是A、品种B、交货期C.价格D.质量【D】1.12.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是A.产品质量B.产品价格C.产品品种D.产品服务【C】1.13.下列不属于为保证产品的服务的落实,企业生产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是A.创新性功能B.继承性功能C.可扩展性功能D.兼容性功能【A】1.14.下列不属于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化要素的是A.生产技术B.生产与作业计划C.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D.生产能力【B】1.15.能够表达出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形式的是A.生产技术B.生产设施C.生产能力D.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D】1.16.提供着生产与作业系统进行正常运转的物资上的保证基础工作,反映着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问题的要素是A.库存控制要素B.质量管理要素C.人员组织要素D.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C】1.17.生产与作业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是A.人员组织要素B.质量管理要素C.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D.库存控制要素【A】1.18.决定企业命运、企业兴衰的因素是A.资源B.信息c.质量D.市场需求【C】1.19.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依法生产、以人为本C.落实责任、科技兴安D.安全生产、群治群防【A】1.20.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是A.安全生产法制B.安全生产文化C.安全生产责任D.安全生产投入【B】1.21.安全生产的动力是A.安全生产文化B.安全生产法制C.安全生产责任D.安全生产科技【D】1.22.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最需要认真贯彻的是A.降低成本、降低消耗B.安全生产、提高效率C.因地制宜、改进工艺D.科学管理、均衡生产【A】1.23.下列不属于生产与作业管理基本职能的是A.组织B.计划C.战略D.控制【C】1.2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均衡生产与作业的原则D.科学管理的原则【A】1.25.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是A.安全生产B.信息管理C.人的素质D.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C】1.26.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A.甘特B.泰罗C.梅奥D.法约尔【B】1.27.强调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优越性的经济学家是A.泰罗B.亚当·斯密C.梅奥D.吉尔布雷斯夫妇【B】1.28.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与作业管理习惯称之为A.生产运作管理B.生产管理C.制造管理D.生产运营管理【B】1.29.1913年,下列哪家公司的T型汽车生产移动式装配流水线是生产管理中的一块里程碑?A.美国通用公司B.美名词解释题目录1.1.生产与作业系统1.2.生产手段1.3.生产能力1.4.非结构化要素1.5.生产与作业管理2.1.企业战略2.2.生产与作业战略3.1.生产与作业过程3.2.流程3.3.加工制造型生产与作业3.4.订货生产类型3.5.生产与作业能力3.6.产品开发3.7.新产品3.8.成组技术3.9.价值工程3.10.产品导向布置形式3.11.流水线生产3.12.工作研究3.13.时间研究3.14.工作日写实3.15.劳动定额3.16.工时定额3.17.产量定额3.18.编制定员4.1.产品产量指标4.2.工业总产值4.3.生产预测4.4.主生产计划4.5.现有库存量4.6.待分配库存4.7.生产作业计划4.8.生产周期4.9.物料需求计划(MRP)法4.10.企业资源计划(ERP)5.1.生产与作业控制5.2.生产调度5.3.项目5.4.项目管理5.5.库存5.6.库存管理5.7.库存持有成本5.8.经济订货批量5.9.质量5.10.服务质量5.11.质量管理5.12.全面质量管理5.13.ISO90005.14.设备5.15.设备管理5.16.生产与作业现场管理5.17.定置管理6.1.供应链6.2.供应链管理6.3.供应链中库存6.4.客户满意度6.5.供应链中的合作关系6.6.外包6.7.敏捷制造6.8.大规模定制6.9.清洁生产6.10.零排放6.11.循环经济名词解释题答案1.1.生产与作业系统就是指由供应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给企业,经过企业的制造过程或服务过程,将生产要素转换为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供给用户,实现价值增值。

生产与作业管理(2)

生产与作业管理(2)
n 經營上強調低存貨
n 亦即將允許交貨錯誤的空間降至最低
生产与作业管理(2)
後勤功能的委外經營 2/2
n 後勤公司目前都擁有複雜的 電腦定位科技
n 降低運輸的風險,並藉以為顧客 提高)
委外經營後遺症
n 遣散員工 n 委外經營公司也會雇用被資遣的員工
n 其成本包括:生產成本、運送及存貨成本
生产与作业管理(2)
供應鏈的功能 2/2
n 市場協調的功能
n 確認將公司推出的不同產品線,配送到市場 中是顧客所想要的
n 供給超過需求時
n 市場協調成本會上升 n 因產品必須降價、甚至虧本求售
n 供給低於需求時
n 市場協調成本亦會上升 n 因銷售機會的喪失或顧客不滿意的產生
生产与作业管理(2)
汽車產業
n 全球汽車產業採用快速接近顧客市場的 作法
n BMW在南加洲設廠生產 n Benz則在阿拉巴馬生產房車 n 本田汽車則在加拿大生產新的Odyssey汽車
生产与作业管理(2)
分眾生產
n 提供高度客製化產品及服務到全球不同 顧客的能力
n 主要關鍵
n 延緩顧客需求差異化的作業,直到可能是供應鏈 的最後階段
n 創新產品-流行服飾及個人電腦
n 創新提高公司獲利能力 n 無法預測需求 n 生命週期短
n 競爭者迅速的模仿創新產品的特性
n 生命週期短及多樣性造成預測更加困難
生产与作业管理(2)
供應鏈的功能 1/2
n 實質的功能 &市場協調的功能 n 實質的功能
n 將原物料轉換成零件、最終產品,及將產品從 供應鏈中某一點運送到另一點等等
生产与作业管理(2)
產品單位密度運送價值
運送重 量 (磅)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考点整理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考点整理

第一章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第一节生产与作业系统一、生产与作业系统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用过程,通过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去实施,人的作用的关键。

订单流是基础,强调市场为导向。

08生产要素:1、劳动力--指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等,是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体现综合性作用。

2、生产对象--指企业生产与作业活动中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

093、生产手段--指作用于生产对象,实现投入到产出的手段(设备、设施、工具等)104、生产信息--包括技术、知识、计划、经验、标准、数据、方法、流程等5、生产资金--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二、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首要功能:满足社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功能:1、质量--它是用户购买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2、数量--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

3、交货期--供货时间上的保障能力。

4、品种--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和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5、价格--企业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6、产品的服务(为了保证服务的落实,企业生产系统应具备(继承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功能)三、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要素: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1)结构化要素:1、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工艺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等。

2、生产设施--生产中的设置,生产装置的构成以及规模、设施的布局和布置等(12年)3、生产能力--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数量、种类以及组合关系决定的反应生产系统的能力。

4、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指集成范围,集成方向(表达出结构方式)09(2)非结构化要素: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

人员组织要素(决定性因素)、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开展(工作的依据)、库存控制要素、质量管理要素(基本保证)第二节生产与作业系统环境一.生产与作业系统面临问题(1)市场竞争的国际化。

自考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考点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考点重点复习资料

考试结构考试方式题型题量分值总分25125531538242102011616课程重难点复习要点应试技巧考点归纳考点1 生产与作业系统考点1 生产与作业系统考点1 生产与作业系统考点1 生产与作业系统考点1 生产与作业系统真题举例 【正确答案:A】真题举例【参考答案】考点2 生产与作业系统环境考点2 生产与作业系统环境考点2 生产与作业系统环境考点2 生产与作业系统环境真题举例【正确答案:ABCDE】真题举例【参考答案】考点3 生产与作业管理概述考点3 生产与作业管理概述考点3 生产与作业管理概述考点3 生产与作业管理概述考点3 生产与作业管理概述考点3 生产与作业管理概述制造业的特点服务业的特点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Ø反应ØØØ真题举例【正确答案:A】真题举例【正确答案:C】考点归纳考点1 企业战略及其组成考点1 企业战略及其组成•••••考点1 企业战略及其组成••••考点1 企业战略及其组成考点1 企业战略及其组成考点1 企业战略及其组成考点1 企业战略及其组成考点1 企业战略及其组成①②③真题举例【参考答案】真题举例【正确答案:D】考点2 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内容和制定实施考点2 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内容和制定实施考点2 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内容和制定实施真题举例【参考答案】真题举例【参考答案】。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生产与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通过对生产与作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的笔记总结。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一个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它包括了人员、设备、物料、信息等要素。

输入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资金等,而输出则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在这个系统中,生产流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合理的流程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例如,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而定制化生产则更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设施选址和布置也会影响生产与作业的效果。

选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等因素;而设施布置则需要根据生产流程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减少物料搬运和人员移动的时间和成本。

二、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是对生产活动的预先安排,它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等内容。

制定生产计划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库存水平等因素。

主生产计划是生产计划的核心,它确定了最终产品的生产数量和时间。

而物料需求计划则根据主生产计划,计算出所需原材料、零部件的数量和时间。

生产控制则是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它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

通过及时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与计划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三、库存管理库存是企业为了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储备的物资。

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生产和销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是库存管理的关键。

需要考虑订货成本、持有成本、缺货成本等因素。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计算出最优的订货数量。

同时,库存控制的方法也有多种,如定期订货法、定量订货法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库存控制方法。

四、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贯穿于生产与作业的全过程。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二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二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二
二工作研究
1、工作研究:是指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2、工作研究的内容:
1.方法研究:过程分析、动作分析
2.时间研究:定额制订、工作抽样
3、工作研究的步骤:
1.发掘问题,选择研究项目
2.确定目标
3.记录
4.分析研究记录的事实,寻求新的方法
5.评价新的工作方法
6.实施新的方法
7.追检与再评价
4、过程分析:是指对现行作业方法予以系统的记录,这种记录采用的是一种以简明符号为基础绘制的程序图。

5、过程分析基本符号:
1.加工
2.搬运
3.储存
4.延误
5.检验
6、过程分析的内容:
1.产品工序分析
2.零件加工分析
3.平面流程分析
4.搬运分析
5. 人—机联合分析
7、动作分析:是把某项作业的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对作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省去不必要和不合理的动作,制定出最合理的动作和动作的顺序,使作业达到标准化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和技术。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考点整理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考点整理

第一章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第一节生产与作业系统一、生产与作业系统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用过程,通过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去实施,人的作用的关键。

订单流是基础,强调市场为导向。

08生产要素:1、劳动力--指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等,是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体现综合性作用。

2、生产对象--指企业生产与作业活动中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

093、生产手段--指作用于生产对象,实现投入到产出的手段(设备、设施、工具等)104、生产信息--包括技术、知识、计划、经验、标准、数据、方法、流程等5、生产资金--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二、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首要功能:满足社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功能:1、质量--它是用户购买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2、数量--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

3、交货期--供货时间上的保障能力。

4、品种--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和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5、价格--企业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6、产品的服务(为了保证服务的落实,企业生产系统应具备(继承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功能)三、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要素: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1)结构化要素:1、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工艺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等。

2、生产设施--生产中的设置,生产装置的构成以及规模、设施的布局和布置等(12年)3、生产能力--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数量、种类以及组合关系决定的反应生产系统的能力。

4、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指集成范围,集成方向(表达出结构方式)09(2)非结构化要素: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

人员组织要素(决定性因素)、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开展(工作的依据)、库存控制要素、质量管理要素(基本保证)第二节生产与作业系统环境一.生产与作业系统面临问题(1)市场竞争的国际化。

2021年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习题及答案(卷二)1.企业中从事生产运作活动的子系统称之为( )系统A.物质B.生产运作C.管理D.技术标准答案:B2.下列反映了基于时间的竞争思想的是A.把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B.把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C.弹性制造、快速反应等D.兴建新的设施标准答案:C3.ABC控制的要点是A.尽可能减少A类物资的库存B.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BC.尽可能增加C类物资库存D.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C标准答案:A4.()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A.质量体系B.质量教育C.用户满意D.ISO9000标准答案:C5.依据是( )A.组织生产的特点B.生产的性质C.生产工艺特性D.生产专业化程度标准答案:D6.制约装配线效率的关键因素是A.标准时间B.设备数量C.员工熟练程度D.瓶颈设备标准答案:D7.在生产与作业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人B.物料C.信息D.资金标准答案:A8.相对于ERP而言,MRPII侧重于对企业( )A.内部资源的管理B.外部资源的管理C.经营过程的管理D.综合能力的管理标准答案:A9.按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优点是A.生产系统可靠性高B.可采用专用高效设备C.缩短生产周期D.简化管理工作标准答案:B10.下列适合独立需求的库存管理系统有A.连续观测系统B.MRPC.JITD.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B11.制定生产计划时,下述哪种方法是实际生产中应用最多的A.线性决策法则B.线性规划C.反复试验法D.模拟法标准答案:C12.对于不必要的工序、不必要的搬运、不必要的检验、不必要的动作等,一律都应( )A.合并B.简化C.利用D.取消标准答案:D13.在闭环的MRP完成对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将经营、财务、生产管理子系统相结合,形成( )系统A.闭环物料需求计划B.MRPC.ERPD.MRPII标准答案:C14.生产与作业战略属于企业的( )A.核心战略B.总体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标准答案:D15.以下哪项不是产品开发的基本环节A.概念开发B.价值工程C.产品规划D.工艺设计标准答案:B16.压缩工程项目的总工期应首先压缩( )A.次关键路线上的工期B.关键路线上各作业的时间C.一般路线上各作业的时间D.所有路线上的作业时间标准答案:A17.新产品必须在技术、性能、质量、能耗等技术经济指标上比老产品有明显的提高。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生产与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生产过程、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生产与作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我有了以下的笔记总结。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概述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一个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输入包括人力、物料、设备、资金等各种资源,而输出则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这个系统的目标是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

生产与作业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

硬件要素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等;软件要素则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质量管理等。

二、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主要有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和混合形式三种。

工艺专业化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强,缺点是运输路线长、生产周期长。

对象专业化则是以产品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其优点是运输路线短、生产周期短,缺点是对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差。

混合形式则是结合了两者的特点。

(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主要有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长,但设备连续加工,运输次数少;平行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短,但设备有停歇,运输次数多;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则是两者的结合。

三、生产计划与控制(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总量进行规划;主生产计划则是确定具体产品在各时间段的生产数量;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主生产计划来确定所需物料的数量和时间。

(二)生产控制生产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

进度控制要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延误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质量控制要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成本控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四、库存管理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成本。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生产与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生产过程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确保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满足客户需求。

以下是对生产与作业管理相关知识的笔记总结。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一个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输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而输出则是产品或服务。

这个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如生产技术子系统、生产设施子系统、生产能力子系统和生产库存子系统等。

生产与作业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市场需求、生产流程、设备选型、工作环境等。

一个良好的生产与作业系统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1、工艺专业化形式按照工艺特征来建立生产单位,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集中在一个区域。

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强,缺点是运输路线长、生产周期长、在制品占用多。

2、对象专业化形式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建立生产单位,将加工某种产品(或零部件)所需的设备、工人等集中在一个区域。

其优点是运输路线短、生产周期短、在制品占用少,缺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差。

(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1、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在上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整批地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组织工作简单,缺点是生产周期长。

2、平行移动方式每个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优点是生产周期短,缺点是运输工作量大。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结合了顺序移动和平行移动的特点,既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又使生产周期尽可能缩短。

三、生产计划与控制(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企业对生产任务作出的统筹安排,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等。

综合生产计划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量,主生产计划则进一步确定具体产品的产量和出产时间,物料需求计划则根据主生产计划来确定所需物料的采购和供应计划。

2020年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5(第2讲)

2020年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5(第2讲)

3.1 生产与作业过程及类型
•[例4.2018.04单选题]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符号表示法中,
“口”符号表示制品处于( )。
•A.加工状态
B.停留状态
•C.搬运状态
D.检验状态
3.1 生产与作业过程及类型
•[例4.2018.04单选题]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符号表示法中, “口”符号表示制品处于( )。 •答案:D.
3.1 生产与作业过程及类型
•[例3.2018.04单选题]在组织生产与作业过程中,强调
能多品种生产,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产
品、服务类型转换,体现出组织的灵活性、可变性、随
机调控性、快速响应能力的是( )。
•A.柔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比例性
3.1 生产与作业过程及类型
•[例3.2018.04单选题]在组织生产与作业过程中,强调 能多品种生产,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产 品、服务类型转换,体现出组织的灵活性、可变性、随 机调控性、快速响应能力的是( )。 •答案:A.
生 产 与 作 业 管 理[00145] (第2讲)
2019.12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3.1 生产与作业过程及类型 •3.2 生产与作业能力规划及产品和服务开发 •3.3 企业选址及设施布置 •3.4 生产人员准一、生产与作业过程及其组成 •(一)生产与作业过程 •一个输入、转化和输出的过程,即各种生产要素进入企 业,经过生产转化,到形成一种新的使用价值的产品和
•[例2.2018.04单选题]用于产品设计、组织生产,增强
对市场多品种、中小批量产品需求适应性,提高效益的
有效方法和途径的是( )。
•A.精益生产
B.成组技术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一生产与作业治理导论1、生产战略:是企业凭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物特点来结构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筹划、内容和步伐。

2、生产治理的任务:运用组织、筹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历程的种种要素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法,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物。

3、生产治理的内容:1.生产准备和组织2.生产筹划3.生产控制4、生产治理的原则:1.考究经济效益2.对峙以销定产3.实行科学治理4.组织均衡生产5.实施可连续生长战略5、生产按工艺特性分类:1.加工装配型2.流程型6、生产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1.备货型2.订货型:订货组装型、订货制造型、订货工程型7、备货型生产(MTS):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物或产物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目的是为了完成产物库存。

8、订货型生产(MTO):是指按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

9、生产按专业化水平分类:1.大量生产2.单件生产3.成批生产4.多品种小批量生产10、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事情的特征:1.生产物种多样性2.生产历程庞大性3.生产能力的适应性4.情况条件的多变性5.生产筹划的变动性6.生产治理的动态性11、生产历程的组成:1.生产技能准备历程2.根本生产历程3.帮助生产历程4.生产办事历程12、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事情上对同一劳动东西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

13、公道组织生产历程的根本要求:1.生产历程的连续性2.生产历程的比例性3.生产历程的节奏性4.生产历程的柔性14、生产时间盘算:*P25--2815、文明生产:是指在生产现场治理中,要凭据现代产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为生产现场保持良好的生产情况和生产秩序。

16、“5S”运动的内容:1.整理2.整顿3.清扫4.清洁5.素养17、宁静生产:是指在保持领导者生命宁静和康健的前提下进行生产运动。

二事情研究1、事情研究:是指在既定的事情条件下,运用系统阐发的要领,研究资源的更公道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公道、不经济和杂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事情要领,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低落系统的运营本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二
7、动作分析:是把某项作业的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对作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省去不必要和不合理的动作,制定出最合理的动作和动作的顺序,使作业达到标准化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和技术。

8、动作的基本类型:
1.必要动作
2.辅助动作
3.延迟动作
9、工作研究中动作经济合理的要求:
1.动作应同时进行
2.动作应对称
3.动作应自如
4.动作应有节奏
5.动作应考虑惯性
6.能用脚完成的动作,应避免用手
10、工作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条件,如温度、湿度、噪声等物理环境;有害气体等化学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

11、工作环境的三类因素:
1.气候状况
2.照明和色彩状况
3.噪声与振动状况
三生产计划和控制
1、生产计划系统:是一个包括需要预测、中期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材料计划、能力计划、设备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相关计划和职能,并以生产控制信息的迅速反馈连接构成的复杂系统。

2、生产计划的层次:
1.长期生产计划。

属于战略计划,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

2.中期生产计划。

属于战术性计划,任务是对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任务作出统筹安排,规定企业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

3.短期生产计划。

任务是直接依据用户的订单,合理的安排生产活动的每个细节。

3、年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1.品种
2.产量
3.质量
4.产值
5.出产期
4、生产计划的产值指标分为:
1.商品产值
2.总产值
3.净产值
5、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
以销定产的原则,即以产品销路来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6、生产计划编制的步骤:
1.调查、掌握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

2.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

3.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7、滚动式计划方法的优点:
1.计划是动态型的,计划的应变性和严肃性得到保证。

2.提高了计划的连续性。

8、生产计划主要考虑的成本项目:
1.正常生产成本
2.加班成本
3.外协成本
4.库存成本
9、生产计划图表法的使用原则:
一行内各单元记入量的总和等于该行的总生产能力,一列内各单元记入的总和应等于该列的需求。

10、生产计划的线形规划模型的四个组成部分:
1.变量
2.目标函数
3.约束成本
4.变量非负限制
11、建立线形规划模型:*P78—79
12、期量标准:是为制造对象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

13、期量标准的内容:
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有: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

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有: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提前期、在制品定额。

单件生产的期量标准有:产品生产周期、提前期。

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
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14、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
1.在制品定额法
2.提前期法
3.生产周期法
4.MRP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