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专题
西医综合(生化专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西医综合(生化专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关于Ras蛋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0年)A.具有GTP酶活性√B.能使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C.具有7个跨膜螺旋结构D.属于蛋白质丝/苏氨酸激酶癌基因ras家族所编码的蛋白质(Ras蛋白)都为21kD的小G蛋白P21,位于细胞质膜内面,P21可与GTP 结合,具有GTP酶活性,并参与cAMP水平的调节。
其他三个选项均与:Ras蛋白特点无关。
2.下列关于GTP结合蛋白(G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7年)A.膜受体通过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耦联B.可催化GTP水解为GDPC.霍乱毒素可使其失活√D.有三种亚基α、β、γ考查对G蛋白性质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G蛋白是一类和GTP或GDP结合的、位于细胞膜胞液面的外周蛋白,由三个亚基组成:α、β、γ。
膜受体通过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耦联,G蛋白可分为激动型和抑制型G 蛋白等,激动型G蛋白的仪亚基与GDP结合时没有活性,当有信号时,α亚基的GDP被GTP置换而被活化,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此后,α亚基上的CTP酶活性使结合的CTP水解为GDP,亚基失去活性恢复最初状态。
C蛋白的α亚基有一个可被霍乱毒素进行ADP核糖基化修饰部位,使α亚基仍可与GTP结合,但丧失GTP酶活性。
GTP不能水解为GDP,因此活化的α亚基始终结合在腺苷酸环化酶上,使其处于不正常的活化状态。
3.下列因素中,与Ras蛋白活性无关的是( )(2007年)A.GTPB.Grb 2C.鸟苷酸交换因子D.鸟苷酸环化酶√考查对酪氨酸蛋白激酶(TPK)体系的掌握情况。
Ras是受体型TPK—Ras—MAPK途径中的信号分子,性质类似于G的α亚基,与GTP结合时有活性。
当受体型TPK与配基结合后,发生自身磷酸化,并与GRB2(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和SOS(一种鸟苷酸交换因子)结合,进而激活Ras蛋白及下游的信号通路。
复旦大学医学历年试题(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复旦大学医学历年试题(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生理学( 一 ) 绪论1. 内环境相对恒定 ( 稳态 ) 的重要意义。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 二 ) 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 原发性和继发性 ) 、出胞与人胞。
2. 细胞膜受体。
3. 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4. 兴奋、兴奋性和可兴奋细胞 ( 或组织 ) 。
5.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静息电位和钾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6.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7. 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 三 ) 血液1.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2.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3. 血细胞及其机能。
4.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5. 血液凝固与止血。
6. ABO 和 Rh 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 四 ) 血液循环1. 心脏的本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 , 心音。
2.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简要原理,心肌的电生理特性,自主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3. 血管生理:动脉血压相对稳定性及其生理意义,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自流的因素。
微循环。
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4.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及其他反射。
心脏和血管的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5.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 五 ) 呼吸1. 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
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2. 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在肺的交换。
通气/血流的比值及其意义。
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物理溶解、化学结合及它们的关系。
氧的运输及氧解离曲线。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作用机制
第二节、TCA循环
O CH 3-C-SCoA 2 1
1 2 1 2
1
2
1 2 2 1
1 2
1 2 2 1 1 2
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调节
关键酶
a 柠檬酸合成酶 (限速酶)
激活剂
NAD+ 草酰乙酸 乙酰CoA ADP NAD+ ADP NAD+
抑制剂
ATP NADH 琥珀酰CoA ATP NADH
果糖磷酸激酶是最关键的限速酶
ADP、AMP、 β-D-果糖-2,6-二磷酸是别构激活 剂;ATP、H+是别构抑制剂 ATP/AMP比值对该酶括性的调节对细胞有重 要的生理意义 H+可抑制果糖磷酸激酶活性,它可防止肌肉中 形成过量乳酸而使血液酸中毒 柠檬酸可增加ATP对酶的抑制作用 β-D-果糖-2,6-二磷酸可消除ATP对酶的抑制效 应,使酶活化(控制酶构象转换)
生化分流课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
一、糖酵解的碳骨架变化
1、己糖磷酸酯的生成——从葡萄糖开始经 过三步--消耗2个ATP,有2个不可逆反应
6 5
4 3 2 1
6
5 1 5
ATP
ADP
4 2
6
1 2
葡萄糖激酶
3
异构酶
4
3
ATP 果糖磷 酸激酶
6 5 4 3 1 2
ADP
1
④
1 2
4 5 6
醛缩酶 3
无活性的 磷酸化酶激酶
活性 磷酸化酶激酶 磷酸化酶b
活性 糖原合酶 磷酸化酶a
无活性的 糖原合酶
由激素信号引起的糖原降解途径
胰岛素
西医综合(生化专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生化专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实际上是一种酶,它们是A.蛋白水解酶B.磷酸化酶C.酪氨酸激酶D.Ser/Thr激酶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矩形双曲线反映了受体─配体结合的哪一种特性A.高度亲和力B.高度专一性C.可饱和性D.可逆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3.胞内受体的化学性质为A.DNA占合蛋白B.G蛋白C.脂蛋白D.糖蛋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4.与干扰素的信息转导途径有关的物质是A.SOSB.cAMPC.MAPKKD.JAK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5.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有A.苏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B.甘氨酸,琥珀酰COA,Fe2+C.甘氨酸,辅酶A,Fe2+D.甘氨酸,天冬氨酸,Fe2+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6.正常人血清清蛋白/球蛋白之比值为A.1.0~1.5B.0.5~1.5C.1.5~2.5D.3.0~3.5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7.可以稳定血红蛋白结构、调节血红蛋白带氧功能的是A.1,3-二磷酸甘油酸B.2,3-二磷酸甘油酸C.磷酸二羟丙酮D.3-磷酸甘油酸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8.被誉为“物质代谢中枢”的器官是A.小肠B.骨C.肝D.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9.下述哪种情况胆素原族排泄量减少A.胆道阻塞B.肠道阻塞C.碱中毒D.溶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10.对于加单氧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羟化作用参与生物转化B.此酶系存在于微粒体中C.过氧化氢是其产物之一D.细胞色素P450是此酶系的成分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11.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含氮物是A.尿素C.肌酐D.尿酸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12.下述有关生物转化作用的论述恰当的是A.多数物质先经过结合反应,再进行氧化反应B.使物质的水溶性减少C.又可称为解毒反应D.结合反应最常见的是葡糖醛酸结合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13.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A.清蛋白B.α2-球蛋白C.γ-球蛋白D.β-球蛋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14.对于抑癌基因不正确的是A.最早发现的是P53基因B.可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C.可抑制细胞过度生长D.突变时可导致肿瘤发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15.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病人染色体组中发现有费城染色体,其产生的融合蛋白导致了癌基因活化,这种癌基因的激活方式属于A.DNA甲基化B.基因重排C.基因扩大D.点突变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A.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B.酪氨酸蛋白激酶C.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D.ca2+磷脂依赖的蛋白激酶E.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16.蛋白激酶C(PKC)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17.有受体型和非受体型的蛋白激酶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A.ALA合成酶B.磷酸吡哆醛C.ALA脱水酶D.Fe2+螯合酶E.促红细胞生成素18.红细胞合成主要调节的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19.ALA合成酶的辅基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0.需还原剂维持其调节红血素合成功能的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A.PAPSB.UDPGAC.CH3 CO-SCoAD.SAME.GSH21.提供硫酸基的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2.提供甲基的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3.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可使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水解产生A.cAMPB.cGMP3</sub>“ value1=“C”>C.IP3D.DAG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4.细胞因子可通过下列哪一些分泌方式发挥生物学作用A.旁分泌B.外分泌C.内分泌D.突触分泌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5.EGF发挥作用时其信息传递途径与下列物质有关A.PKCB.膜受体C.PKGD.PTK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6.铁在体内的贮存形式是3+</sup>“ value1=“A”>A.Fe3+B.铁蛋白C.肌红蛋白D.含铁血黄素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7.能合成血红素的细胞有A.幼红细胞B.肌细胞C.粒细胞D.网织红细胞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8.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是A.维生素K在肝参与凝血酶原的合成B.肝可储存维生素A、D、E、K和C3</sub>在肝中生成” value1=“C”> C.1-OH-D3在肝中生成D.肝分泌的胆汁酸盐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29.对于胆红素,哪些说法是恰当的A.在血中主要与清蛋白结合成间接胆红素形式运输B.胆红素是脂溶性物质C.在肝细胞内主要与葡糖醛酸结合D.正常人尿中可出现胆红素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30.主要在肝脏进行的物质代谢有A.血糖生成B.酮体生成C.尿素生成D.激素灭活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31.对于原癌基因的激活,叙述不恰当的是A.一个原癌基因的活化往往是以多种形式完成的B.原癌基因的扩增可以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C.费城染色体的形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基因重排仅发生在肿瘤细胞中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生化专题。
生化专题:糖代谢
Company Logo
① 单糖
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
O H HO H H OH H OH OH OH
HO H H
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OH O H OH OH OH
CH2OH H HO O H OH H H OH H OH
HOH 2C H H OH
O OH H
CH2OH OH
糖苷键
α-1,6-糖苷键
α-1,4-糖苷键
糖原合成与分解代谢主要发 生在肝、肾和肌肉组织细胞 的胞液中
Company Logo
糖原合成
Company Logo
糖原合成
分支酶 (branching enzyme)
-1,4-糖苷键
Company Logo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
1.贮存能量 2.调节血糖浓度
动物性食物中仅奶类含碳水化物,且 为乳糖,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较其他双 糖长,利于肠道细菌生长 乳糖不耐症:乳类碳水化物以乳糖为 主,有些成人小肠内乳糖酶活性低, 食入乳类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症状
Company Logo
据最近召开的国际乳品会议透露,70%的亚洲人不吸收 乳糖,75%以上的中国人存在乳糖不耐受,如北京居民 为69.4%、广州居民为70%。乳糖不耐受的结果是导致 消化不良,影响牛奶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经过发酵 的牛奶(即酸奶)中的乳糖,在发酵菌的作用下,被分解为 糖,从根本上解决了乳糖不耐受所致的消化不良问题。因 此,相较牛奶,酸奶更易吸收。 由于酸奶中的双歧杆菌具有不耐酸的性质,如果空腹喝酸 奶,遇到具有很强酸性的胃液,双歧杆菌就会遭到严重破 坏。就算能幸免于难,能进入肠内的双歧杆菌也不容易在 肠内长期栖息。所以,不宜空腹喝酸奶。 还有人喜欢将巧克力加入牛奶中,以去除牛奶的腥味儿。 牛奶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而巧克力中含有草酸,把牛 奶和巧克力放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钙容易与巧克力中的草 酸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草酸钙。所以,牛奶和巧 克力应分开食用。 Company Logo
生化代谢知识点总结高中
生化代谢知识点总结高中1. 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指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产生、转化和消耗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理和生化变化的总和。
新陈代谢和代谢率有密切的关系。
2. 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呼吸是一种生化作用,它是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系统传送到细胞内,提供细胞所需的氧气,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
呼吸作用可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部分。
3. 心肺循环系统的作用:心肺循环系统是指人体内血液循环的一部分,是将氧气和营养输送至全身各部分,并将代谢废物从组织细胞中清除出体外的系统。
它主要由心脏、血管、血和淋巴等组成。
4. 蛋白质代谢的基本过程: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包括合成、分解和再生三个基本过程。
5. 脂质代谢的基本过程:脂质是一类具有高脂溶解性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脂质代谢主要包括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脂类酸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6. 糖类代谢的基本过程:糖类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营养物质。
糖类代谢包括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葡萄糖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7. ATP 的合成和水解: 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能量储存分子。
它的合成和水解是细胞内新陈代谢中一个重要的过程。
ATP 分子总是通过磷酸化和脱磷酸化的过程来提供能量。
8. 代谢速率和调节:代谢速率是生物体内代谢过程进行的速率,它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多种因素的调节。
9. 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它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组织形态建立和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0. 能量的转换:能量的转换是指生物体内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能量主要以生物体能力的形式储存和传递。
11. 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原是一种多分枝的多聚糖,它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量储备物质。
12. 三酰甘油合成与分解:三酰甘油是一种脂肪酸基团与甘油通过酯键相连而成的一种脂类酸。
临床生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临床生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
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化过程至关重要。
2. 生物大分子:生物体内存在着多种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
了解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生物体内的生化过程。
3. 代谢与能量:代谢是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有氧和
无氧代谢。
能量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了解代谢和能量相
关的基本过程对于理解临床生化非常重要。
4. 酶和酶学:酶是生物体内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
能力。
了解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对于理解临床生化反应和疾病
诊断非常重要。
5. 临床指标和试验:了解一些常见的临床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
血肌酐等,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和临床意义。
6. 肝功能与乙醇代谢: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了解肝
功能和乙醇代谢对于评估肝脏疾病和酒精中毒的程度非常重要。
7. 肾功能与水电解质平衡:肾脏是人体内主要的排泄器官之一,了解
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对于评估肾脏疾病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非
常重要。
8. 血凝与抗凝系统:了解血液的凝固和抗凝机制,以及一些血凝和抗
凝的常见指标,对于评估凝血功能和预防血栓病非常重要。
9. 免疫和免疫学: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免疫功能对于理解免疫反应和疾病诊断非常重要。
10. 其他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和疾病标志物:了解一些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和标志物,如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等,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生化类化学知识点总结
生化类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生化类化学概述生化类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相互作用的科学,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生物催化(酶)、代谢物质的转化等内容。
生化类化学在医学、农学、动植物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蛋白质1. 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是生命物质中含量最多、功能最多样的一类化合物。
它是由α-氨基酸或无规则氨基酸组成的天然高聚物,在生物中担任构成细胞器、激素、酶、抗体、抗凝剂等重要物质的先天主要筑成元素。
蛋白质的空结构容许它能便捷地与其它生物大分子及无机分子发生作用。
2. 氨基酸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单元,它具有一定的组成结构(组合、立体构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决定作用。
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包括α-C、α-氨基和α-羧基。
3.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指蛋白质中α-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空间排列位置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蛋白质的功能至关重要。
4.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为丰富、基本且复杂的大分子化合物,也是细胞构成和生理功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物质。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包括结构功能、酶功能、激素功能、运输功能、抗体功能等。
三、核酸1. DNA的结构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是一类由脱氧核酸核苷酸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
DNA的基本结构包括磷酸基、脱氧核糖糖类和氮碱基。
2. RNA的结构RNA是核糖核酸的简称,是一类由核糖核苷酸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RNA在细胞内有多种功能,包括RNA的结构、RNA的遗传信息传递、RNA的功能。
3. DNA的生物学功能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其主要功能包括储存、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参与细胞生长和分裂等。
四、多糖1. 多糖的结构多糖是一类由多种糖单元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果胶等。
西医综合(生化专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西医综合(生化专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关于Ras蛋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0年)(分数:2.00)A.具有GTP酶活性√B.能使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C.具有7个跨膜螺旋结构D.属于蛋白质丝/苏氨酸激酶解析:解析:癌基因ras家族所编码的蛋白质(Ras蛋白)都为21kD的小G蛋白P21,位于细胞质膜内面,P21可与GTP结合,具有GTP酶活性,并参与cAMP水平的调节。
其他三个选项均与:Ras蛋白特点无关。
2.下列关于GTP结合蛋白(G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7年)(分数:2.00)A.膜受体通过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耦联B.可催化GTP水解为GDPC.霍乱毒素可使其失活√D.有三种亚基α、β、γ解析:解析:考查对G蛋白性质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G蛋白是一类和GTP或GDP结合的、位于细胞膜胞液面的外周蛋白,由三个亚基组成:α、β、γ。
膜受体通过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耦联,G蛋白可分为激动型和抑制型G蛋白等,激动型G蛋白的仪亚基与GDP结合时没有活性,当有信号时,α亚基的GDP被GTP 置换而被活化,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此后,α亚基上的CTP酶活性使结合的CTP水解为GDP,亚基失去活性恢复最初状态。
C蛋白的α亚基有一个可被霍乱毒素进行ADP核糖基化修饰部位,使α亚基仍可与GTP结合,但丧失GTP酶活性。
GTP不能水解为GDP,因此活化的α亚基始终结合在腺苷酸环化酶上,使其处于不正常的活化状态。
3.下列因素中,与Ras蛋白活性无关的是( )(2007年)(分数:2.00)A.GTPB.Grb 2C.鸟苷酸交换因子D.鸟苷酸环化酶√解析:解析:考查对酪氨酸蛋白激酶(TPK)体系的掌握情况。
Ras是受体型TPK—Ras—MAPK途径中的信号分子,性质类似于G的α亚基,与GTP结合时有活性。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物化学-(四)生化专题(共58题)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物化学-(四)生化专题(共58题)1.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起作用的酶是解析:①除3个能障外,糖异生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反应。
催化糖酵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都是不可逆的,因此排除这两种反应的关键酶就是答案所在。
催化糖酵解的关键酶包括: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催化糖异生的关键酶是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二磷酸酶-1、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②磷酸甘油酸激酶是非关键酶,催化的反应可逆,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起作用。
答案:( B )A.丙酮酸羧化酶B.磷酸甘油酸激酶C.果糖二磷酸酶D.丙酮酸激酶2.脂肪酸β氧化,酮体生成及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解析:①酮体生成和胆固醇含成都是以乙酰CoA为原料.其大致过程如下:可见酮体生成和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乙酰乙酰CoA(A)和HMG CoA(C),答案只可能在这两者中产生,因此可首先排除答案项B和D。
乙酰乙酸是酮体的成分之一,不可能是两者代谢的中间产物。
HMG CoA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②脂酸β氧化的过程为:活化后的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依次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4步反应,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C的脂酰CoA。
后者可再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反应,如此反复进行。
脂酸β氧化的最后阶段所产生的含有4个碳原子的β-酮脂酰CoA即是乙酰乙酰CoA。
脂酸β氧化过程中无HMG CoA产生。
答案:( A )A.乙酰乙酰辅酶AB.甲基二经戊酸C.HMGCoAD.乙酰乙酸3.构成脱氢酶辅酶的维生素是解析:维生素PP参与组成NAD⁺和NADP⁺,而NAD⁺和NADP⁺是多种脱氢酶的辅酶,所以维生素PP是构成脱氢酶辅酶的维生素(C对)。
维生素A(A错)和维生素K(B错)均不构成任何酶的辅酶。
维生素B₁₂(D错)为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P101)。
答案:( C )A.维生素AB.维生素KC.维生素PPD.维生素B124.下列蛋白质中,属于小G 蛋白的是解析:Ras蛋白与异三聚体G蛋白一样具有鸟核苷酸的结合位点和GTP酶活性,但该蛋白只有一条多肽链,分子量为21kDa,小于异三聚体G蛋白,因此也称为低分子量G蛋白或小G蛋白(D对A错)。
高级植物生理生化专题及实验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宁夏大学
高级植物生理生化专题及实验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宁夏大学宁夏大学模块一测试1.《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原理是()。
A:增强农作物的蒸腾作用 B:通风透光,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C: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性 D:确保通风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答案:确保通风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2.在绿色植物合成糖类及运输过程中,必须供应的矿质元素是()。
A:镁 B:钾 C:氮 D:磷答案:磷3.合理施肥的实质是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下列叙述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密切相关的是()。
①氮使叶面积增大,增大了光合作用的面积②氮是光合产物蛋白质的必需元素③磷是NADP+和ATP的组成成分,可提高光合能力④钾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①③④4.光合碳循环是由()提出的。
A:P•Mitchell B:M•Calvin和Benson C:Hatch和Slack D:R•Hill答案:M•Calvin和Benson模块二测试1.叶色浓绿,叶片大,茎高节间疏,生育期延迟,易患病,易倒伏。
此作物为()。
A:氮过剩 B:铁过剩 C:磷过剩 D:钾过剩答案:氮过剩2.植物从土壤溶液中既能吸收铵态氮又能吸收硝态氮。
()A:错 B:对答案:对3.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的元素是()。
A:钾 B:钙 C:氮 D:磷答案:钾4.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是通过()向植物地上部分运输的。
A:韧皮部 B:共质体 C:木质部 D:质外体答案:木质部5.叶片吸收的矿质主要是通过()向下运输。
A:韧皮部 B:质外体 C:共质体 D:木质部答案:韧皮部模块三测试1.水稻的幼苗之所以能够去适应淹水的低氧条件,是因为在低氧时()活性加强的缘故。
A:抗氰氧化酶 B:黄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酚氧化酶答案:细胞色素氧化酶2.当植物组织从有氧条件下转放到无氧条件下,糖酵解速度加快,是由于()。
医学专题肝胆生化
血
珠蛋白
红 酶素
加
胆红素
胆绿素还原酶
氧
胆绿素
NADP+ NADPH+H+
第四十九页,共七十七页。
第五十页,共七十七页。
胆红素的性质(xìngzhì)
胆红素具有(jùyǒu)很强的 亲脂疏水性,对大脑 细胞有毒性作用
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七页。
(三)胆红素的转运(zhuǎn yùn)
1.运输 形 (yùnshū) 式
胆红素
素
肠道
棕褐色(hè sè)(40 -280mg/日)
胆素原 粪胆素
小
大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七页。
游离(yóulí)型初级胆汁酸
OH 12
3
HO
H
7 OH
COOH 24
胆酸
12
COOH
3
HO
H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七页。
7
鹅脱氧胆酸
OH
结合(jiéhé)型初级胆汁酸
3 HO
OH
CONHCH2CH2SO3H
12
7
H
OH
牛磺胆酸
OH
CONHCH2COOH
12
甘氨胆酸
3 HO
7
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七页。
第三节 胆汁酸代谢(dàixiè)
Section 3 Metabolism of Bile and Bile Acids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七页。
一、胆汁(dǎnzhī) (一)来源:肝细胞分泌(fēnmì),储存于胆囊 (二)排泄(páixiè)
(三)理化特性 (四)作用:分泌液、排泄液
❖促进(cùjìn)胆固醇转化
❖促进胆固醇排泄
初三生化专题复习——实验探究
初三生化专题复习一:实验探究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A.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B.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以除去其中的O2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热蒸发25g水,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
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A.2个B.3个C.4个D.5个3.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1)乙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天平平衡。
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
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会发现天平仍然平衡。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出,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
(2)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
A.否定相应的理论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4.某同学在网上查到了以下资料: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中性环境中呈绿色,碱性环境中呈蓝色。
他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实验步骤如下:(1)按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K1,关闭K2,用手捂住瓶壁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此操作是为了。
(2)将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人广口瓶中,加满蒸馏水,滴加溴百里酚蓝酸碱指示剂,再向瓶内通人二氧化碳,直到溶液变色。
清北学堂2019年生化分子模拟题100个word版无答案
2019年清北学堂生物联赛模拟题(生化与分子专题)1.以下代谢调控的方式中,产生效果所需时间最少的是( )A.别构调控 B .可逆的共价修饰. C .酶分布的调控 D .酶基因的表达调控2.以下关于胰岛素对糖代谢调控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低血糖浓度可促使胰岛素的分泌B.胰岛素通过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起作用C.胰岛素通过间接抑制果糖- 1,6-1磷酸酶的活性,抑制糖异生D.胰岛素通过间接激活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促进糖原分解3.以下代谢过程中,可被胰高血糖素抑制的是? ( )A.糖酵解B.糖原的降解C.脂质的降解D.脂质的合成4.以下与DNA复制相关的描述中,哪些是错误的? ( )A.两条链的碱基序列是不同的B.两条链均是按照5'-→3'的方向连续合成C.引物是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D. DNA 聚合酶具有5'-→3'方向的校正活性5.引物酶的功能是( )A.合成一小段DNA,为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提供3'-OH末端B.合成一小段RNA,为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提供3'-OH末端C.合成一小段DNA ,为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提供5'-OH末端D.合成- -小段RNA,为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提供5'-OH末端6.在原核生物复制过程中,下列哪种酶负责除去RNA引物( )A. DNA聚合酶IB. DNA聚合酶IC. DNA聚合酶皿D. DNA连接酶7.将两段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片段5' -ATCACGTAACGGA-3'和5' -GTTAC-3'与DNA聚合酶一起加到含有dATP、dGTP、dCTP和dTTP的反应混合物之中,反应的终产物中被掺入的各碱基的比例是( )A.2C:1T : 1AB.1G:1T : 2CC.2G:2T: 1AD.3G:3T : 2C8.下列哪些酶不参与DNA的复制过程( )A. DNA拓扑异构酶B.逆转录酶C. DNA连接酶D. DNA水解酶9.关于前导链和后随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前导链中有冈崎片段B.后随链中有冈崎片段C.前导链的合成需要的引物是RNAD.后随链的合成需要的引物是DNA10.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B.具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C.具有连接酶活性D.由多个亚基组成11.下列具有5' - →3'外切酶活性的聚合酶是( )A. DNA聚合酶IB. DNA聚合酶IC. DNA聚合酶皿D.以上都不具有12.可参与DNA切除修复的酶有( )A.限制性内切酶B.糖苷酶C. DNA聚合酶D. DNA连接酶13.DNA连接酶可用于( )A. DNA的复制B. DNA的修复C. DNA的降解D. DNA的克隆14.端粒酶是一种蛋白质-RNA 复合物,其中RNA起( )A.催化作用B.延伸作用C.模板作用D.引物作用15.一种罕见遗传病的特征是免疫缺陷、生长发育迟缓与头小畸型。
生化课本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化课本知识点总结归纳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功能最为丰富的一类大分子化合物,是细胞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酶、抗体、激素、载体等。
在生化课本中,学生需要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蛋白质的合成、降解和修饰等过程。
2. 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大分子化合物,包括DNA和RNA。
在生化课本中,学生需要了解核酸的结构、功能和代谢途径。
此外,还需要了解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以及RNA的功能和合成过程。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在生化课本中,学生需要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分类、代谢途径和生物学意义等知识点。
4. 脂质脂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在生化课本中,学生需要了解脂质的结构、分类、功能和代谢途径,以及脂质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意义。
5. 酶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活化能。
在生化课本中,学生需要了解酶的结构、功能、酶促反应机制、酶与底物的结合方式、酶的特性和分类等知识点。
6. 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是生物体内大量生化反应的有机组织,包括糖代谢途径、脂质代谢途径、蛋白质代谢途径和核酸代谢途径等。
在生化课本中,学生需要了解代谢途径的整体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以及代谢途径中各种酶的作用和调节机制等知识点。
综上所述,生化课本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通过对生化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
生化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生化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对于变构酶变构调节的叙述,恰当的是A、变构效应的结果是使产物构象发生改变B、变构效应剂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C、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曲线呈S形D、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曲线呈矩形双曲线E、动力学曲线呈矩形双曲线正确答案:C2、脂肪动员指A、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合成并储存B、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产生能量,供机体组织所用C、脂肪组织中脂肪被脂肪酶水解为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利用D、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合成以及甘油的生成E、脂肪组织中脂肪被脂肪酶合成为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利用正确答案:C3、婴儿、孕妇及恢复期病人,应保持A、总氮平衡B、负氮平衡C、正氮平衡D、氮平衡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4、有关LDH同工酶的正确论述是A、LDH含M和H两种亚基,故有两种同工酶B、LDH同工酶具有相同的电泳行为C、LDH同工酶都催化乳酸脱氢D、LDH同工酶免疫学性质相同E、LDH同工酶催化乳酸与丙酮酸之间的转化正确答案:E5、下列关于DNA碱基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A与T的含量不同B、同一个体成年期与少儿期碱基组成不同C、同一个体在不同营养状态下碱基组成不同D、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碱基组成不同E、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正确答案:E6、乳酸循环所需的NADH主要来自A、三竣酸循环过程中产生的NADHB、脂酸B-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ADHC、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D、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经转氢生成的NADHE、谷氨酸脱氢产生的NADH正确答案:C7、急性肝炎常用下列哪个酶辅助诊断A、酪氨酸酶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D、葡萄糖-6-磷酸酶E、胆碱酯酶正确答案:B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被破坏B、蛋白质水解C、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被破坏D、蛋白质分子中亚基解聚E、辅基脱落正确答案:C9、u ami no acid” 一词的中文释义是:A、肽B、蛋白质C、生物化学D、核酸E、氨基酸正确答案:E10、含疏基的氨基酸是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脯氨酸D、丝氨酸E、鸟氨酸正确答案:AIk氨基酸分解产生NH3在体内主要的储存形式是A、氨基甲酰磷酸B、谷氨酰胺C、天冬酰胺D、尿素E、谷氨酸正确答案:B12、磷酸戊糖途径A、可生成NADPH,供合成代谢需要B、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强,以提供能量C、是机体产生C02的主要方式D、可生成NADH,通过呼吸链传递产生ATPE、是机体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正确答案:A13、生物体骨骼肌、心肌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A、喋吟核甘酸循环B、转氨基作用C、氧化脱氨基作用D、联合脱氨基作用E、还原脱氨基正确答案:A14、酶分子中使底物变为产物的基团称为A、结合基团B、催化基团C、碱性基团D、酸性基团E、疏水基团正确答案:B15、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抑制了哪类酶的活性A、转氨酶B、淀粉酶C、羟基酶D、氧化酶E、疏基酶正确答案:C16、患者误服苦杏仁数粒,出现头晕、头痛、呼吸速率加快,之后出现发蛇和昏迷现象。
315化学(农)及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大纲
X2IKCWWN315化学:《有机化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无机及分析化学》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14植物生理生化: 《植物《植物生理学》生理学》(第5版)潘瑞炽主编【强烈推荐的是这本,最权威】《生物化学》,黄卓烈《植物生理学》主编《植物生理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李颖章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生物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刘国琴杨海莲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赵士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大纲最新权威解析-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大纲最新权威解析2009年是农学第二次全国统考,针对刚发布的09年考研大纲,09年考研的学子如何针对其进行有效的复习呢?2009年农学联考大纲与2008年考试大纲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什么特点呢?这些变化又会给考生们带来什么信息呢?我们考生又应该如何去理解新的农学考纲呢?海文专业课农学教研团队在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的带领下对09年农学考研大纲进行了解读,以期能解答考生们的疑惑和给考生带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
一、2009年农学专业联考考试大纲的特点根据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不难发现,对专业课的考察模式越来越灵活了。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实验内容继续作为重要必考内容:继08考纲后,新考纲再次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查要求,和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考察。
实验内容的考查是对农业门类学科研究生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独立性思维能力。
如:化学中增加了一些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考察(酸碱滴定、误差分析等),生理生化(植物、动物)中也增加了对于实验设计的考察。
在以后的考试大纲中,实验仍将会成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这部分内容需要广大考生重视起来,因为试验动手能力一直是农学门类研究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它的重要性也因考研时考察比重的增加日趋显示出来。
复试中此内容也会占极高的比例。
(2)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2009年农学考纲中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化学(由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两部分组成)、生理生化(有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部分组成)各自包含的两部分的渗透和融合。
植物生化专题酶学复习题目参考答案
植物生化专题酶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结构域:但它又不等同于蛋白质的功能域;有时一个功能域由几个结构域组成..模体:一个结构域可包括数个模体;如催化结构域可包括能和几种不同底物相结合的模体;调节结构域也可含有和不同调节物结合的模体..激酶:信号肽:10-30;疏水;碱性;内质网前序列:约20~30个残基;酸性;带羟基线粒体..核定位序列:在DNA结合结构域可能有一个特异序列的氨基酸片断;它起着介导与染色质中特定的部位相结合;发挥核定位信号的作用..次生性同工酶:近年来将同一基因生成的不同mRNA所翻译出来的酶蛋白也列入同工酶的范畴;但酶蛋白合成后经不同类型的共价修饰如糖化加工、侧链基团改变而造成的多种酶分子形式;也有人称其为次生性同工酶secodary isozyme..原级同工酶:基因性同工酶genetic isozyme又称原级同工酶primary isozyme;是指在基因水平上产生同工酶..多基因位点同工酶:指一组同工酶的肽链由染色体上不同位点的基因所编码;不同基因可位于不同染色体或同一染色体的不同位点;彼此互相独立;受不同因素调控;可以不同时表达..复等位基因酶:从群体观点看;同一基因位点可出现多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后者编码的同工酶就成为复等位基因酶;等位基因酶:如同工酶的基因位点发生遗传变异;导致编码酶蛋白上氨基酸的置换或缺失;这种遗传变异而仍能催化相同反应也可能导致活力丧失的同工酶;称为等位基因酶..必需残基:酶活性中心的一些化学基团为酶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故称为必需基团..结构残基:这些基团与维持整个酶分子的空间构象有关;可使活性中心中各有关基团保持于最适的空间位置;间接地对酶的催化活性发挥其必不可少的作用;有人称之为结构基团或残基..差别标记:第二信使: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而将细胞外的信号称为第一信使first messengers..模拟酶:模拟酶一般是在基本骨架相连接酶活性中心的化学基团而形成的;这些基团可以结合底物;并能催化底物..抗体酶:抗体酶abzyme又称为催化性抗体catalytic antibody;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抗体antidody是由抗原antigent诱导产生的与抗原具有特异性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修饰酶:将酶分子中的AA残基的侧链基团与化学修饰试剂共价连接;使酶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蛋白激酶CPKC是一种和细胞外信号跨膜转导以及细胞分化和增殖密切相关的重要酶类;已发现至少有12种同工酶表7..小G蛋白小分子G蛋白为单链结构;Mr一般为20 000~30 000;与异三聚体G蛋白一样具有GTP、GDP结合能力;以及GTP结合活化;GDP结合失活的特征..衔接蛋白衔接蛋白adaptin; AP 参与披网格蛋白小泡组装的一种蛋白质; 分子量为100kDa; 在披网格蛋白小泡组装中与受体的细胞质结构域相互作用; 起衔接作用..脂类信号脂类小分子;具有第二信使的作用..参与产生脂类信号分子的酶类主要有各种磷脂酶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酶的活性中心:酶蛋白的催化结构域中和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是酶显示活性直接相关的区域..二、代号:PKA 蛋白激酶APKAPyk 丙酮酸激酶PyKLDH 乳酸脱氢酶LDHDG甘油二酯ST唾液酸转移酶STDPP 二肽酰肽酶TPK 酪氨酸蛋白激酶TPKPMA 佛波酯SRP 信号颗粒SRP信号肽识别体GST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G蛋白 G蛋白;即鸟苷三磷酸结合蛋白ERK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AMP 环腺苷酸MEK 甲乙酮Grb2 结合蛋白2GAP GTP酶激活蛋白GNRP 鸟苷酸释放蛋白AC 活化因子GCPI-PLC β磷脂酰肌醇专一性磷脂酶CPI-PLCSH2 Src同源区域-2SH3 Src同源区域-3PI-3K 磷脂酰肌醇-3激酶EF-手作为PH结构和酶的其他部分的柔性连接区;也与结合Ca2+有关.. PTP2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RTPGEF 鸟苷酸交换因子CaM 钙调素;钙调蛋白Gq α含a亚基的G蛋白PLA2磷脂酶A2PLA2IP3 三磷酸肌醇IP3PIP3: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A磷脂酸LPA溶血磷脂酸CaLBCa2+依赖性磷脂结合域LPC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PI蛋白激酶GPKGGrp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磷脂酶C-γPLC-γ;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F-2;6-BP2;6-二磷酸果糖生物素羧化酶BC、羧基转移酶CT接触因子CF钙结合模体CaBS互补DNAcDNA佛波酯PMA糖基化磷脂肌醇GPI二、简答题:1. 6种膜蛋白的结构特征..很多蛋白质定位于细胞的膜质结构上..发现有6型膜蛋白图1;以不同的方式镶嵌或挂靠在膜结构的脂质中;其中不少属于酶蛋白或具有酶活力;它们大多数包含4个结构域或区;即膜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茎区和催化结构域..1. I型膜蛋白如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很多激素或生长因子的受体、抗原识别分子和粘附分子等;其N端在膜外;接着是一段疏水的跨膜结构域;由20~30所氨基酸组成的α螺旋10余个氨基酸组成的β折叠;肽链进入胞内后;有一段茎区连接着分子较大的C端催化结构域..2. Ⅱ型膜蛋白一种情况是细胞质膜上的酶;它和I型的区别主要是C端在膜外;而N端在膜内胞质中..另一情况是和细胞内膜质结构相结合的酶;其N端虽也在胞质中;但C端则伸入膜结构的管腔中..3. Ⅲ型膜蛋白是一类多次跨膜蛋白不论N端或C端在膜外;包括视紫红质等和G 蛋白偶联的细胞膜受体和细胞色素P450及大肠杆菌中的某种肽酶等..4. Ⅳ型膜蛋白主要是一些跨膜的离子通道或小分子亲水物质的通道;由数个跨膜的亚基组成..亚基间并无肽链或其他共价连接..5. Ⅴ型膜蛋白膜蛋白并非嵌入膜中;而是通过糖基化的磷脂肌醇GPI将蛋白质锚定于脂质组成的膜中..6. Ⅵ型膜蛋白 1996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既有多次跨膜;其以端连接GPI糖基磷酯酰肌醇的膜蛋白;目前仅发现膜桥蛋白ponticulin一种..2. V型膜蛋白与GPI的连接方式..Ⅴ型膜蛋白膜蛋白并非嵌入膜中;而是通过糖基化磷脂肌醇GPI将蛋白质锚定于脂质组成的膜中;如细胞表面的一些水解酶;包括乙酰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和猪肾二肽酶等..这些酶的C末端常是小侧链残基;如Gly、Ser、Asp、Asn、Cys羧基和磷糖的另一端则连于磷酯肌醇PI的肌醇-6位羟基上..PI实际上是膜质的一部分;其长链脂酰或脂烃则牢固嵌入膜中..3.PKA、PKG、PKC、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结构和性质的异同点..如在各种蛋白激酶中;除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PKA有分开的催化亚基调节亚基外;这两个不同功能的区域一般都存在于一条肽链中;形成催化结构域和调节结构域;其中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GPKG;钙-甘油二酯;佛波酯-磷脂依赖的蛋白激酶CPKC其调节结构域都位于N侧;催化结构域位于C侧;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则其调节域在C侧..它们的催化域连同PKA的催化亚基都有极大的同源性;有从N端到C端排列的ATP结合区段、AspPheGlyDFG催化位点和蛋白质底物结合区段..而它们的调节域则有大区别;分别与不同的激活剂结合..4.弗林PrE的四肽模体和酸性模体的氨基酸序列及功能..弗林蛋白酶Furin是一种蛋白质前体加工酶;它借跨膜结构定位于外侧高尔基体网络TGN;也可存在于细胞膜及胞外基质中..但它在胞外的停留十分短暂;可通过胞饮作用而重新返回TGN..弗林蛋白酶的胞质结构域中有两个分开的四肽模体和酸性模体;前者是位于762~765位的YKGL;后者为774~783的CPSDSEEDEG..四肽模体在人、鼠、牛来源的弗林蛋白酶中完全保守;且普遍存在于各种能通过胞饮途径循环于细胞膜与高尔基体之间的膜蛋白中;它们都处于相距跨膜结构域20~30氨基酸残基的胞质区..酸性模体也可能在酶定位于膜结构中起作用..因为一些膜蛋白;如运铁蛋白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乃至溶酶体的酸性磷酸酶中也存在这类酸性模体;说明具有不同功能的酶只要有某一相同或相似的性能;就可能存在这类同源性的酸性模、磷脂酶C、蛋白激酶C和GTP酶活化蛋白GAP等都可体..另一有趣的例子是磷脂酶A2和膜结合与受钙激活;都含有高度同源的Ca2+依赖性膜连接模体..★5.PKC结构中的模体对酶活性的调节蛋白激酶CPKC的N端1/2肽段为调节结构域;常规型PKC包括α、βⅠ、βⅡ、γ四种亚型或同工酶含有3个与酶活力调节有关的模体①假底物模体PS;其中心肽段为ArgLys或Arg、GlnGlyAlaLen或Ile、Val、ArgArg六肽;和被PKC磷酸化的底物的肽段ArgXXSerXArg基本相同;只是第4位的Ser磷酸化位点换以Ala;故不能被自身催化而成为假底物..但这个假底物序列可和酶催化中心的底物结合位点相结合而阻断真底物和酶的结合..②两个富含Cys的模体CRR-1和CRR-2;CRR-1能和激活剂甘油二酯DG或佛波酯PMA结合;CRR-2模体中的Asn在结合中起重要作用;可增加DG或PMA的结合力..DG或PMA 和CRR模体结合后;可引起酶的变构;改变肽链的折叠状态;解除假底物序列对催化中心的阻断作用而导致酶的激活..③钙结合模体CaBS;DG对酶的激活需要Ca2+的存在;因Ca2+和钙结合区结合后可加强酶的激活..新型PKCδ、ε、η、θ、μ亚型由于缺乏CaBS模体而不受Ca2+激活;但仍受DG及磷脂激活..PKC的C端1/2为催化区域;除有ATP结合模体图2中的ABS外;尚有蛋白质结合模体PBS和催化位点AspPheGlyDFG..6.蛋白质工程与化学修饰法比较有什么优点蛋白质工程是近年来发展的研究酶必需基团和活性中心的最先进方法;将酶相应的互补DNAcDNA定点突变;此突变的cDNA表达出只有一个或几个氨基酸置换的酶蛋白;再测定其活性就可以知道被置换的氨基酸是否为活力所必需..本法有上述化学修饰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①可改变酶蛋白中任一氨基酸而不影响其他同类残基;②可改变疏水残基;使其转变成亲水或另一疏水残基;③可同时改变活性中心内外的几个氨基酸;研究这些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④可人工造成一个或几个氨基酸的缺失或插入;了解肽链的缩短或延长对酶活力的关系;⑤可定点改变酶蛋白的磷酸化位点或糖化位点;研究磷酸化或糖化对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⑥不会引起底物和活性中心结合的立体障碍..化学修饰使被修饰的氨基酸残基变大;可导致底物和活性中心结合的立体障碍..7.酶活性中心最常见的AA有哪些用化学修饰方法测出在大多数酶的活性中心上有8种氨基酸的频率最高;即Ser、His、Cys、Tyr、Try、Asp、Clu、Lys..S丝氨酸、C半胱氨酸、H组氨酸、K赖氨酸、T苏氨酸、Y酪氨酸、W色氨酸、 D天冬氨酸、E谷氨酸8. 举出各细胞器的标志酶..9. 写出溶酶体、内质网、过氧化体等细胞器的分拣信号定位于溶酶体的蛋白: 一定的糖链结构就成为溶酶体蛋白的投送信号甘露糖-6-磷酸Man-6-P..过氧化体中一些酶蛋的的C端常含SerLysLeuSKL三肽;可能是过氧化体的投送信号;其中Lys可被Arg或His取代而不影响投送;但Leu是十分必需的..在一些滞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其末端常带有KDEL四肽;被认为是滞留信号;如应投送到溶酶体的组织蛋白酶D的C端如接上KDEL;则此酶滞留于内质网..在溶菌酶的C端接上KDEL;溶菌酶也滞留在内质网中而不再被分泌;带有KDEL的内质网蛋白如Bip还能和一些肽链折叠不正确的蛋白质结合使后者也不被投送..以上种种均说明了蛋白质或酶肽链中不同部位的某些氨基酸区段是它们投送到不同亚细胞结构的信号;是定位的决定性因素..10.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它的空间构象与功能是否改变11. 为什么丧失活力变异的同工酶可用天然酶的抗体予以免疫测定如氨基酸改变在活性中心或附近可有动力学性质的不同;但它们在免疫性质上往往是可交叉的;故丧失活力的变异酶可用天然酶的抗体予以免疫测定..12. 酶整体构象改变和酶活力丧失是否同步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酶蛋白变性时间与构象的改变和活力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用紫外分光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光散射和测定内埋巯基暴露等手段研究肌酸激酶、核糖核酸酶、乳酸脱氢酶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在盐酸胍和尿素溶液中变性不同的构象变化;即肽链去折叠的过程;同时测定酶活力的下降;发现酶活力的丧失往往先于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变化..用热变性法也同样证明酶活力的下降在前;整体构象变化在后..因热变性时无化学变剂存在;故活力的首先丧失不是变性剂对酶抑制的结果..进一步用探测活性中心构象的方法来研究;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活性中心的巯基被甲羧基化后再经激发光照;可在活性中生成具有荧光的NAD+共价结合物;可借荧光发射光谱的改变来探测活性中心的构象变化..结果发现;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先于酶分子整体的构象改变;而与活力丧失几乎同步..这些实验证明酶的活性中心的空间结构对酶分子整体而言;处于分子中一个柔性的局部区域;由较弱的化学键维持其空间结构;对各种变性因素较为敏感.. 是否存在酶分子整体构象改变和酶活力丧失同步;甚至整体构象改变快于酶活力丧失的情况从碱性磷酸酶的实验可发现酶分子肽链的伸展引起变性的速度常大于酶失活的速度常数;证明的确存在构象的改变在前;活力降低在后的情况..这一实验补充了酶活性中心的柔性大于整体可塑性的理论;说明不同酶蛋白的活性中心可能处于酶分子不同部位;如处于不易受干扰或易于受保护的部位;加上底物对活性中心的保护或金属离子对酶活性中心的螯合固定作用碱性磷酸酶含锌离子;就有可能出现活性中心的构象变化慢于整体构象变化;因而活力降低慢于整体构象改变情况..13. 寡聚酶亚基的聚合和解聚对酶活性的调节亚基的聚合和解聚可改变酶的活力;也可改变酶的催化性质..1具有同种亚基的寡聚酶纯聚体发生解聚后往往引起活力的下降或丧失..或者对底物的K m增加;如M2型丙酮激酶主要以四聚体形式存在;也有部分为二聚体;与四聚体保持动态平衡..底物及激活剂可使平衡倾向四聚体;使活力增加;底物K m减小..抑制剂则能使二聚体稳定;使活力下降;底物K m增加..动物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具有BCCP、BC和CT三种催化功能..二聚体的M r约为520 000;但无酶活力..当柠檬酸存在时;可使二聚体聚合成Mr为4 000 000-8 000 000的多聚体;有酶活力;而软脂酰CoA或丙二酰CoA后者为该酶的产物则可使其解聚成无活性的二聚体形式..所以亚基的聚合和解聚也是酶活力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2具有异种亚基的寡聚体酶杂交体发生解聚后一般导致活力的丧失;因其活性有赖于各种不同功能亚基的合作;一旦解聚成分散的亚基;失去亚基间的传导和联系;就不能表现活力..亚基的解聚也能改变酶的催化性质;如大肠杆菌色氨酸合成酶;含有两个α亚基和一个ββ含磷酸吡哆醛亚基;催化吲哚甘油磷和L-丝氨酸形成L-色氨酸和3-磷酸甘油醛;但此时吲哚并不从α亚基上释放出来..ββ亚基单独可催化吲哚和L-丝氨酸合成L-色氨酸;当ββ加入α亚基后;吲哚才从α亚基释放而被ββ利用;组成完整的能利用吲哚甘油磷酸为底物的L-色氨酸合成酶..3如果异种亚基是由催化亚基C和调节亚基R组成;则视调节亚基的功能而决定解聚后的酶活力变化..如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其R实际上是C的抑制蛋白;一旦R和cAMP 结合成cAMP-R后;就脱离C亚基而使后者活化..大肠杆菌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的R亚基对C亚基起别构调节作用;能与别构激活剂ATP或别构抑制剂CTP结合..当R和C分离后;C亚基仍有催化活力;但不再受ATP或CTP的别构调节..14. PyK同工酶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的结构与功能同一基因由不起点转录或原始RNA核内不均一RNA经不同剪接加工而生成不同的m-RNA也能形成同工酶;今以典型的丙酮酸激酶PyK同工酶说明之..1. 不同起点转录产生的同工酶存在于肝及肾此质的PyK或存在于红细胞的R型PyK由同一PyK的L基因转录..L基因有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第一个外显子的上游有CAT启动子;R-PyK的RNA就从这个CAT处开始转录;而第一外显子的下游;即第一内含子中有TATA启动子;L-PyK的RNA则从TATA处开始转录;故LPyK的MRNA较R-PyK的mRNA约短一个外显子长度;酶蛋白亚基也就少31个氨基酸L和R型分别含543和574个氨基酸..L-PyK亚基第3~543的氨基酸序列和R型亚基第34~574的序列完全相同..因此;和R型PyK有匀叉免疫反应;都对底物PEP是正协同别构效应;唯S和Hill系数都0.5是反映酶别构效应的动力学参数不同而已..红细胞中R-PyK先天性缺乏的患者;其肝中LPyK也同时缺乏..2.原始转录RNA不同剪接形成的同工酶肌肉和脑中的M1-Pyk和广泛分布于各组织肌肉除外的M2-Pyk均含有530个AA..都由Pky的M基因编码..M基因也有12个外显子;只有一和启动方式;但其原始转录产物在剪接加工过程中;第9个外显子的序列进入M1-Pyk的mRNA;而第10个外显子的序列进入M2-Pky的RNA;第1-8和11-12个外显子则为M1和M2-Pyk的共同序列..故两型mRNA只有160个核苷酸序列的差别..而两型的蛋白质只有一段53个AA序列的差别;而且这些序列中还有8个残基是相同的..不同的肽段恰巧位于和亚基聚合有关的结构域中;说明为什么M2-Pyk有别构效应;而M1则没有..但两者的催化性质又十分类似;且也有交叉免疫性..15. LDH中A、B两亚基结构差异与酶活力的调节..乳酸脱氢酶LDH的A;B两种亚基各有329及331个氨基酸残基..如以A亚基缺失第17及330位残基而与B亚基比较的话;可发现两类亚基有75%的同源性;并且被置换的25%的氨基酸中;其DNA上相应的三联密码仅差一个碱基..用0.25nm分辩的X射线衍射还发现两种亚基的空间构象几乎完全一致..在活性中心与NDAH或底物结合的部位;约有32个氨基酸残基参与;仅4个残基不同;其中三个疏水残基之间的互相置换;而只有一个是Ala和Gln的置换A亚基为Ala29;B亚基为Gln30..B亚基通过Gln30的侧链与NADH的焦磷酸形成氢键;而A亚基Ala的侧链不能形成氢键;故B亚基和NADH的结合较A亚基牢固;解离常数较A亚基约小20倍..因LDH催化反应的限速步骤是辅酶与酶的结合或解离;小于A亚基..并且在丙酮酸存在下;已结合NAD+的B4还能与丙酮酸结合而故B亚基的kcat形成酶-NAD+-丙酮权三联复合物;后者可抑制活力..故B亚基易受高浓度>0.5mmol/L的丙酮酸抑制;而A亚基因不易形成三联复合物;也就中易受丙酮的抑制..16. GST—π为什么对抗癌药具有耐药性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有10余种同工酶;都是编号为1~8的八类亚基纯聚或杂交而成的二聚体;分成α、μ、π三大族表8..人类也有这三族;族间的GST无交叉免疫;但同一族甚至来自不同种族的GST则有共同抗原必性..各型同工酶对不同底物接受GSH 的受体的Km有很大不同..GST1-1、2-2、5-5和7-7有GSH过氧物酶的活力;SGT6-6则有白三烯C4合成酶的活力..来自胎盘的GST7-7在大鼠GST-P;人类称GST-π的活性中心有Cys47;受巯基试剂的抑制;而来自肝丈夫的α族或μ族GST则未发现巯基参与其活性中心..GST-πP的这一特点使其与抗癌药的抗药性有关..因不少抗癌药职阿霉素、丝裂霉素等都能在体内产生超氧离子、过氧离子或羟自由基;再通过这些活性氧或自由基以及由此产生的过氧化脂质来杀伤癌细胞..GST-π活必事心中的巯基对活性氧及自由基较其他GST敏感得多;能通过其巯基的被氧化而消除活性氧或自由基;避免他们对GST-π对一些阴离子化合物的结合有力也大于其他的GST..这些性质使表达GST-π的肿瘤细胞能更有效地清除或灭活一些对肿瘤生长不利的化合物或离子;故表现出对抗癌药的耐药性.. 17. 试述唾液酸转移酶ST跨膜序列对蛋白质定位的作用定位于膜结构上的一些蛋白质;其跨膜结构域中的疏水氨基酸不但有利于蛋白质固定在脂质膜上;还带有蛋白质投送到哪类膜结构的信号..以定位于高尔基体的α2;6唾液酸转移酶α2;6ST为例;有人将此酶的胞质、跨膜和茎区三个结构域分别为9、17、18年氨基酸残基的编码cDNA分别和另一个定位于细胞表面膜的属于Ⅱ型膜蛋白的二肽酰肽酶ⅣDPPⅣ相应的三个结构域分别为6、23、18个氨基酸残基的cDNA互相杂交融合;再配上小鸡溶菌酶的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将重组质粒在COS细胞中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报告蛋白溶菌酶的细胞定位..结果发现:融合酶蛋白中如带有α2;6ST的跨膜域序列都能投送到高尔基体;而带有DPPⅣ胞质跨膜域序列的融合蛋白则投送到细胞表面..如融合酶的茎区也来自ST或在DPPⅣ胞质域C端加上两个带正电荷的Lys;也能加强融合酶投送到高尔基体而使其在细胞表面的定位减少..如果用多聚Leu取代跨膜区的疏水序列;只有当多聚Leu中的Leu数相当于ST跨膜域的残基数17个以及茎区也来自ST时;融合蛋白才投送到高尔基体而当L数目相当于DPPIV跨膜域的残基数23个或茎区来自DPP时则融合蛋白投送到细胞表面表3..由此可见;跨膜区疏水氨基酸的序列及数目对酶蛋白投送到高尔基体膜还是细胞表面膜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茎区的序列也与膜蛋白的定位有关..18. 膜受体的结构域与分类受体是细胞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它能专一性地识别细胞的化学信号分子;根据其存在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两种;位于细胞膜上的称为膜受体;位于细胞质、核质、胞内膜上的称为胞内受体..膜受体一般有3个结构域;即胞外域也即配体结合域、跨膜域和胞内域..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膜受体可分成四类;..1.离子通道受体 2.G蛋白偶联受体3.酪氨酸蛋白激酶相关受体 4.其他有酶活力的受体1.离子通道受体这类受体由多个蛋白质亚基聚合组成一个膜孔;即离子通道..当受体与配体结合时;导致受体构象的变化;使离子通道开放;允许离子跨膜流动;形成膜电位的变化;称为配体门控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如乙酰胆碱的蕈毒碱受体..当膜电位发生改变时;有些离子通道也可以开放;这种离子通道;称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2.G蛋白偶联受体这类受体嵌入膜内;在膜的内侧有G蛋白识别序列;活化受体可以与G蛋白偶联..这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3)清香型白酒 也称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 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 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特点是米香纯正, 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剂。 (5)其它香型白酒 这类酒的主要代表有西凤酒、董酒、白沙 液等,香型各有特征,这些酒的酿造工艺采用 浓香型,酱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艺, 有的酒的蒸馏工艺也采用串香法。
一、酿酒起源的传说 1.上天造酒说。 2.猿猴造酒说。 3.仪狄造酒说。 4.杜康造酒说。
1.上天造酒说
• 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 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样,有着它自身的光辉篇 章。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 地位, 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 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 •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到上古时期。其中《史 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 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 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 史了。
2、根据酵母性质分类 、
根据酵母性质分类,啤酒分为—— 上面发酵啤酒:是利用浸出糖化法来 制备麦汁,经上面酵母发酵而制成。用此 法生产的啤酒,国际上有著名的爱尔淡色 啤酒、爱尔浓色啤酒、司陶特啤酒以及波 特黑啤酒等。 • 下面发酵啤酒:是利用煮出糖化法来 制取麦汁,经下面酵母发酵而制成。该法 生产的啤酒,国际上有皮尔逊淡色啤酒、 多特蒙德淡色啤酒、慕尼黑黑色啤酒等。 我国生产的啤酒均为下面发酵啤酒。 • •
• 据县志记载,往日,乡民每逢正月二十一日,都 要带上供品,到这里来祭祀,组织“赛享”活动。 这一天热闹非常,搭台演戏,商贩云集,熙熙攘 攘,直至日落西山人们方尽兴而散。如今,杜康 墓和杜康庙均在修整,杜康泉上已建好一座凉亭。 亭呈六角形,红柱绿瓦,五彩飞檐,楣上绘着 “杜康醉刘伶”、“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图画。 尽管杜康的出生地等均系“相传”,但据古工作 者在此一带发现的残砖断瓦考定,商、之时,此 地确有建筑物。这里产酒的历史也颇为悠久。唐 代大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时,曾挈家来此依其舅 区崔少府,写下了《白水舅宅喜雨》等诗多首, 诗句中有“今日醉弦歌”、“生开桑落酒”等饮 酒的记载。酿酒专家们对杜康泉水也作过化验, 认为水质适于造酒。1976年,白水县人杜康泉附 近建立了一家现代化酒厂,定名为"杜康酒厂", 用该泉之水酿酒,产品名"杜康酒",曾获得国家 轻工作部全国酒类大赛的铜杯奖。
•
授课人:李友军
食品生化专题: 食品生化专题:酒
ひ酒是天然产物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就是 由酒精所组成的。所蕴藏着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 类饮几亿年。这说明什么问题?正好可用来说明酒是自然 界的一种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了酒,仅仅是发现了酒。 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是乙醇,分子式为 C2H5OH),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成酒精。如 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只 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将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大自 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件的基础。
• (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 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 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 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 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 (2)串香白酒 • 这种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 有:四川沱牌酒等。 • 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 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 (3)勾兑白酒 • 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 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 勾兑而成的白酒。
杜康酒
【杜康酒】历史悠久,三国时的曹操就 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相传 杜康是中国用粮食酿酒的创始人,杜 康当年酿酒的遗址在汝阳蔡店乡杜康 村。这里三山环抱,一水旁流,群众 历来多善酿酒。酿制杜康酒的泉水--酒 泉,位于杜康村的酒泉沟里。酒泉水 清洌碧透,味甜质纯。每遇夏季,可 闻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
3、按酒质分 、
• (1)国家名酒 • 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白酒 的国家级评比,共进行过5次。茅台酒、 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酒在历次 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 • (2)国家级优质酒 • 国家级优质酒的评比与名酒的评 比同时进行。
• • •
(3)各省,部评比的名优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产量的大多数, 价格低廉,为百姓所接受。有的质 量也不错。这种白酒大多是用液态 法生产的。
(1)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 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 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 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 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为 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 (3)麸曲酒 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 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 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 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 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 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 (4)混曲法白酒主要是大说
•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 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 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 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 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 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 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这是否事实,有 待于进一步考证。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 作秫酒"。
杜康集团有限公司
• 杜康集团总公司位于中国酥酒发源 地,中国酒文化的摇篮,杜康造酒 的遗址——汝阳。杜康集团现已发 展成占地1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4.9一个亿,年生产杜康系列酒8万 多吨的国家大型企业。
二、白酒的分类
• 1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 • • • • • • • • • 1、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 (1)大曲酒 (2)小曲酒 (3)麸曲酒 (4)混曲法白酒 2、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 (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2)串香白酒 (3)勾兑白酒 3、液态发酵法白酒
3、根据啤酒色泽分类 、
• 根据啤酒色泽分类,啤酒分为—— • 黄啤酒(淡色啤酒):呈淡黄色,采用短麦 芽做原料,酒花香气突出,口味清爽,是我国啤 酒生产的大宗产品。其色度(以0.0011摩尔碘液 毫升数/100ml表示)一般保持在0.5ml碘液之间。 • 黑啤酒(浓色啤酒):色泽呈深红褐色或黑 褐色,是用高温烘烤的麦芽酿造的,含固形物较 多,麦芽汁浓度大,发酵度较低,味醇厚,麦芽 香气明显。其色度一般在5~15ml碘液之间。
4.杜康造酒说
• "杜康,字仲宁,相传为县康家卫人,善造酒。" 康家卫是一个至今还有的小村庄,西距县城七八 公里。村边有一道大沟,长约十公里,最宽处一 百多米,最深处也近百米,人们叫它"杜康沟"。 沟的起源处有一眼泉,四周绿树环绕,草木丛生, 名"杜康泉"。县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 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有酒味故然不确,但此 泉水质清冽甘爽却是事实。清流从泉眼中汩汩涌 出,沿着沟底流淌,最后汇入白水河,人们称它 为"杜康河"。杜康泉旁边的土坡上,有个直径五 六米的大土包,以砖墙围护着,传说是杜康埋骸 之所。杜康庙就在坟墓左侧,凿壁为室,供奉杜 康造像。可惜庙与像均毁于"十年浩劫"了。
液态发酵法白酒 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 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 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 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 补。 • 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 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 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 •
2、按酒的香型分 、
• 这种方法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 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 • (1)酱香型白酒 • 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 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 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 (2)浓香型白酒 • 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 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 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 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 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 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
4、根据灭菌情况分类 、
• 根据灭菌情况分类,啤酒分为—— • 鲜啤酒:又称生啤酒,是不经巴 氏消毒而销售的啤酒。鲜啤酒中含有 活酵母,稳定性较差。 • 熟啤酒:熟啤酒在瓶装或罐装后 经过巴氏消毒,比较稳定,可供常年 销售,适于远销外埠或国外 。
四、葡萄酒的分类
• 葡萄酒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不起泡葡萄酒及气泡葡萄酒 两大类。不起泡葡萄酒又分白酒、红酒及玫瑰红酒三种; 气泡葡萄酒则以香槟为代表。另外,添加白兰地的雪莉酒; 加入草根、树皮,采传统药酒酿造法制成的苦艾酒,都是 葡萄酒的同类品。但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将葡萄酒分为下 列五种类型: (1)静态酒-红酒、白酒、玫瑰红酒 (2)气泡酒-香槟 (3)加烈酒-波特、雪莉、天然甜酒 (4)加味酒-苦艾酒 (5)彼诺甜酒 下面,我介绍静态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及加烈葡萄酒 三类。
• • • • • •
1、静态葡萄酒 、
• 由于静态葡萄酒排除发酵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故 又称无气泡酒。这类酒是葡萄酒的主流产品,酒 精含量约8%-13%。依酿葡萄品种与酿制方式不 同,又可分为白酒、红酒和玫瑰红酒。 • 白酒----只将葡萄的汁液发酵,且培养期通常 在一年内,口味清爽,单宁含量低,带水果香味 及果酸味。 • 红酒----将葡萄的果皮、果肉、种子等与果汁 一直发酵,且培养一年以上。口味较白酒浓郁, 多含单宁而带涩味,因发酵程度较高,通常不甜 但酒性比白酒稳定,保存期可达数十年。 • 玫瑰红酒----所谓"玫瑰红"是形容它的色泽, 是在白酒中加入红酒而得,可以缩短红酒浸皮的 时间来酿制,口味介于白酒与红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