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类方药
中医综合考研――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医综合考研――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善治湿痰:半夏、南星、陈皮、茯苓
善治寒痰:半夏、南星、白芥子、苏子
善治风痰:南星、白附子
善治热痰:贝母、瓜蒌、竹沥、竹茹、天竺黄、马兜铃、枇杷叶、前胡、桑白皮、海哈壳、海浮石
善治顽痰:南星、礞石
善治皮里膜外之痰:白芥子
善治燥痰:川贝、瓜蒌仁
降气化痰:旋复花、白前、前胡、莱菔子、苏子、白芥子
既止咳平喘,又润肠通便:苏子、杏仁、桃仁、瓜蒌仁
既泻肺平喘,又利水消肿:桑白皮、葶苈子
消痰软坚、利水:昆布、海藻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海哈壳、海浮石。
中药药理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化痰止咳平喘药一、引言中药一直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其中,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在中药药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中药药理中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运用等内容。
二、化痰药1. 中药药理中的化痰药化痰药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药物,主要用于改善咳嗽、加速痰液排出等症状。
化痰药分为祛痰药和止咳药两类,常用的中药有:•苏子叶•橘核2. 化痰药的作用机制化痰药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分泌•改善痰液黏稠度,促进排出•调节呼吸道黏膜细胞功能,减少痰液分泌三、止咳药1. 中药药理中的止咳药止咳药是中药中另一类重要的药物,主要用于镇咳、减少痰液分泌等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桔梗•蜂蜡2. 止咳药的作用机制止咳药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镇压咳嗽中枢,减少咳嗽反射•减少痰液分泌,改善呼吸道状况四、平喘药1. 中药药理中的平喘药平喘药是用于缓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药物,主要通过扩张呼吸道、减少痉挛等方式发挥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桑白皮•麻黄2. 平喘药的作用机制平喘药主要有以下作用:•扩张支气管,增加呼吸道通透性•减少痉挛,缓解呼吸困难•减少炎症反应,改善呼吸道状况五、临床运用中药药理中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调配剂量。
同时,患者应遵医嘱服药,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药理中的化痰止咳平喘药是中医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些药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当然,在应用中药时,仍需慎重选择药物,遵医嘱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化痰止咳平喘药
川 贝 母
棱砂贝母 暗紫贝 母 甘肃贝 母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卷叶贝母、暗紫贝 母、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鳞茎。前三者按不 同性状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称“炉 贝”。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粗皮,晒干,生
卷叶贝 母
松贝鉴别要点:鳞茎 圆锥形,外层2枚鳞 片通常大小悬珠,大 鳞片紧抱小鳞片,习 称“怀中抱月”,顶 端尖,闭合,鳞茎盘 微内凹至平。质硬而 脆
羊栖菜
海 藻
海藻
大叶海藻:皱缩卷曲,黑褐色, 有的被白霜,长30~60cm。主于 呈圆柱状,具圆锥形突起,主枝 自主干两侧生出,侧枝自主枝叶 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状突起。初 生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5~7cm, 宽约1cm,全缘或具粗锯齿;次 生叶条形或披针形,叶腋间有着 生条状叶的小枝。气囊黑褐色, 球形或卵圆形,有的有柄,顶端 钝圆,有的具细短尖。质脆,潮 润时柔软;水浸后膨胀,肉质, 黏滑。气腥,味微咸。
海藻段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碎片,卷 曲状,表面棕黑色 或黑褐色。主干圆 柱形粗糙,无刺状 突起,叶呈线形, 中空成气囊。气腥, 味微咸。
海藻
【性味归经】寒;咸;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消痰,利水。 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 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 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或捣 敷。 【禁忌】脾胃虚寒者禁服,不宜与甘草 同用。
化橘红
毛橘红 :割成七爪或五爪者称七爪橘红或五爪橘红, 对折。展开呈星形,直径13~20cm,厚约5mm。表面 灰绿色至棕绿色,密布毛茸和油腺点;内表面黄白 色维管束点状或线状突起。质稍脆,折断面不平坦, 略呈纤维性,外侧有油点,内侧疏松海绵状。气微
“止咳化痰平喘”之中医药方
“止咳化痰平喘”之中医药方医承有道每天学点中医干货,零基础也能轻松入门!这里是中医人的成长家园,提供专业、实用的中医知识!3篇原创内容公众号凡能消除痰涎,减轻或制止咳喘的药物,叫做止咳化痰平喘药;以止咳化痰平喘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称止咳化痰平喘方。
咳嗽、气喘与痰涎在病机上常有密切关系,咳喘多挟痰,痰多常致咳喘。
因此,临床上止咳化痰平喘药常相互配伍使用。
按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不同性能,分为温化寒痰、清化热痰及止咳平喘药三类。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止咳化痰平喘的方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组成】茯苓四两(12g),甘草三两(9g),干姜三两(9g),细辛三两(5 g),五味子半升(5g)。
【主治】寒饮咳嗽。
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注意事项】因本方药力较峻,凡中气不足,脾肾阳虚、孕妇等,皆应慎用。
清气化痰丸【组成】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一两(各30g),胆南星、制半夏各一两半(各45g)、姜汁为丸。
【主治】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姜汁为丸。
每服6,温开水送下(现代用法:以上8味,除瓜蒌仁霜外,其余黄芩等7味药粉碎成细粉,与瓜蒌仁霜混匀,过筛.另取生姜1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每服6~9g,1日2次,小儿酌减;亦可作汤剂,加生姜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柴胡达原饮【组成】柴胡、生枳壳、川朴、青皮、黄芩各5克,桔梗3克,草果2克,槟榔6克,荷叶梗5克,炙甘草2克。
【主治】痰湿阻于膜原。
证见胸膈痞满,心烦懊恼,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发疟,舌苔厚如积粉,扪之糙涩,脉弦滑。
【用法】水煎服。
定喘汤【组成】白果10克、麻黄6克、苏子12克、甘草3克、款冬花10克、杏仁6克、桑白皮10克、黄芩6克、半夏10克。
16 止咳平喘药
【临床应用】 咳嗽 感受外邪,痰热阻肺,肺失宣肃所 致的咳嗽,咯痰,痰多粘稠,色黄;或干 咳,咯痰不爽,口干,舌红,苔薄黄腻, 脉滑数;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作用】 具有镇咳、平喘、祛痰、抗 炎等作用。 【注意事项】 风寒咳嗽、阴虚久咳及寒痰、 湿痰患者忌服。孕妇慎用。服药期间饮食 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燥热之品,忌 烟酒。
第十六章 止咳平喘药
祛痰止咳平喘类成药多以祛痰止咳, 降气平喘药为主组成,具有祛痰止咳平喘 的作用。 痰与饮,异名而同类,稠浊者为痰, 清稀者为饮,皆由湿聚而成。痰饮本是病 变过程中的一种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 则又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凡外感、内伤、 脏腑之病皆可引起痰饮、咳嗽和喘息。
本章成药针对痰饮证的不同病因病机,药
【药理作用】 具有镇咳、平喘、抗炎、抑 菌作用。
【注意事项】 本品清热化痰,寒证者忌服。 方中麻黄辛温发散,有碍胎气,孕妇慎用。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及油
腻之品。本方含有麻黄,心脏病、高血压
患者应慎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30ml,一日
3~4次;儿童周岁以内一次5ml,1岁至3岁
【临床应用】
1.癫狂 因痰火扰心而致的语无伦次,狂躁奔走, 或喃喃自语,神情呆滞,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精神分裂症见上述证候者。
2.咳嗽 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不止,痰稠色黄, 胸闷憋气,腹胀,便秘,舌质红,舌苔黄厚腻, 脉滑数或弦滑;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3.喘证 痰热内蕴,肺气不降所致的喘促气急, 胸闷气短,咯痰色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 滑数或弦滑;喘息型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应用】 咳嗽 痰浊阻肺,郁而化热,肺失宣降所致的咳嗽, 痰多色黄,不易咯出,胸闷,口干,纳呆,舌红 苔黄腻,脉弦数;急慢性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气虚咳喘及阴虚燥咳者忌用。孕妇慎 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 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每丸重6g)或4丸 (每丸重3g),一日2次。片剂:口服。一次6片, 一日2次。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1g,一日2次。 胶囊剂:口服。一次5粒,一日2次。
祛痰止咳平喘、温里药方
用量用法:煎服3—10g.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及血热者忌服
姜
肉桂
成分:樟科植物肉桂树皮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脾,肾,心,肝经 功效主治: 1 1,补火助阳 2,回阳通脉:用于亡阳欲脱引起四肢厥逆,脉 微欲绝 用量用法:煎服3—10g.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及血热者忌服
肉桂
温里方剂
理中丸
半夏
止咳平喘药-苦杏仁
成分:蔷薇科植物山杏的种子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1,止咳平喘:用于风寒袭肺引起的咳嗽气喘 2,润肠通便:用于阴虚津枯引起的肠燥便秘
用量用法:煎服3—10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小儿慎用.
苦杏仁
化痰止咳平喘方剂
二陈汤
川贝母
浙贝母
温化寒痰药-半夏
成分: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
1,温化寒痰:寒饮伏肺引起咳嗽喘息 2,燥湿化痰:湿痰阻肺,咳嗽痰多,色白质稠者 3,降逆止呕:痰饮犯胃所致恶心呕吐,心下痞满 4,消痞散结:痰气郁结引起梅核气
用量用法:煎服3—10g.宜制用.消痞和胃多用清半夏 (白矾制);降逆止吐多用姜半夏(生姜白矾制);燥 湿止咳多用法半夏(石灰制);生半夏长于消肿散结, 只宜外用 使用注意:阴虚燥咳忌用.反乌头.
组成:制半夏12g 橘红12g 茯苓9g 炙甘草6g (生姜,乌梅) 用法:水煎服,亦可丸剂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于咯出,胸膈胀 满,恶心呕吐,或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滑.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9g 芍药9g 细辛3g 干姜3g 炙甘 草6g 桂枝9g 半夏9g 五味子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寒饮伏肺.咳嗽气喘,或哮鸣有声, 重症不能平卧,咯痰清稀,色白量多,苔白 滑,脉弦.亦可治咳嗽兼表证.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六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本类药或辛或苦,或温或凉,多入肺经,辛开苦降,温以散寒,凉可清热。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刺激性较强的化痰药,不宜用于咳嗽兼有出血倾向者,以免加重出血。
麻疹初起兼有表证之咳嗽,应以疏解清宣为主,不可单用止咳药,忌用温燥及具有收敛之性的止咳药,以免影响麻疹透发。
温化寒痰药半夏性能: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湿痰,寒痰证。
呕吐。
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使用。
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外用能消肿止痛。
使用注意:反乌头。
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慎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一般宜制过用。
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外用适量。
天南星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
外用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湿痰、寒痰证。
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
常与半夏相须为用。
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外用能消肿散结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多制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白芥子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
旋覆花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主治病证:1.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2.噫气,呕吐。
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同用。
用法用量: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宜包煎。
使用注意: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
白前功效:降气化痰。
主治病证:咳嗽痰多,气喘。
半夏与天南星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半夏善治脏腑湿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多种痰湿证、呕吐、痞证、结胸等证。
16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类方药
4.其他作用
• 中医的“痰证”除呼吸系统外,一些 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以及部分肿瘤的病 因病机也与“痰浊”有关。但从目前 的中药药理研究来看,只有极少数化 痰药能对“痰证”的治疗学机制有所 涉及
第二节 常用药物
苦杏仁
性味归经主治
• 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 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 功效。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 虚津枯,肠燥便秘等。
2.抗过敏
• 小青龙汤能抑制卵白蛋白(OVA), 人免疫球蛋白G(HIgG)及人分泌型 免疫球蛋白A(HSIgA)刺激的嗜酸细 胞脱颗粒反应;
• 对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皮肤 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 小青龙汤的抗过敏作用机制主要是抑 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3.止咳
• 小青龙汤煎剂能显著延长二氧化 硫和浓氨水刺激法引咳小鼠的咳 嗽潜伏期,表明有明显的止咳作 用。
平喘机制
• 小青龙汤松弛气管的作用机制,初步认 为与组胺受体和胆碱能受体无关
• 具体于下列环节有关 • ①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
粒
• ②上调哮喘大鼠肺组织肾上腺糖皮质激 素受体(GCR)、β肾上腺素受体(β-AR), 提高cAMP浓度和血浆皮质酮(B)水平
• ③调节免疫平衡,减轻气道炎症,降低 气道高反应性。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类方药
本章的学习重点
•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基本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 苦杏仁的药理作用,及其现代应用。 • 小青龙汤、二陈汤的药理作用,及
其现代应用
本章的学习要求
• 1.了解中医痰证的现代认识。 • 2.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基本药理作
用。
• 3.掌握苦杏仁、小青龙汤、二陈汤的 祛痰、镇咳、平喘作用、作用机制和 相关的现代应用;熟悉苦杏仁、小青 龙汤、二陈汤的其他药理作用。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念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
竹茹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应用:1.用于痰热所致的咳嗽或心烦不
眠等。 2.用于胃热呕吐。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作用,用于吐血、
衄血、崩漏等。
竹沥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应用:1.用于痰热咳喘。尤适宜痰稠难
应用:1.用于中风,癫痫,破伤风, 偏头痛等。
2.用于瘰疬痰核及蛇毒咬伤。
白芥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应用:1.用于寒痰咳喘,悬饮。善治
皮里膜外之痰。 2.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
体麻木、关节肿痛。
皂荚
性味归经:辛,温,咸。归肺, 大肠经。
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一般 用姜汁、明矾制过入药。归脾、 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 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用于寒痰湿痰证。本品辛温而燥,为 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 腑之湿痰。
2.用于胃气上逆呕吐,为止呕要药。对 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
3.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 4.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蛇毒咬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药子
性味归经:苦、平。有毒。归肺、肝经。 功效:消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应用:1.用于瘿瘤。 2.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及毒蛇咬伤。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止咳平喘作
用
海蛤壳
性味归经:咸、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应用:1.用于肺热、痰火之咳嗽气喘等。 2.用于瘿瘤、痰核等。 此外,还有利尿、制酸之功,用于水气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 杀虫。
应用:1.用于顽痰阻肺、咳喘痰 多之证。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能主治1. 功能介绍化痰止咳平喘药是一类药物,用于治疗痰多、咳嗽、喘息等症状。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改善痰液的排出,并减轻炎症导致的呼吸道症状。
2. 主要作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呼吸道症状:•祛痰作用:这类药物可以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涕液和痰液,从而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缓解痰多症状。
•镇咳作用:某些化痰止咳平喘药可以抑制咳嗽中枢的兴奋,减少咳嗽反应,从而使患者咳嗽减轻或停止。
•平喘作用: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而言,化痰止咳平喘药也能够扩张支气管,减少支气管痉挛,从而达到平喘的效果。
3. 主治疾病化痰止咳平喘药可以用于以下一些疾病的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化痰止咳平喘药能够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痰液的排出,减少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化痰止咳平喘药可以对COPD患者的咳嗽、痰多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行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过敏性鼻炎:化痰止咳平喘药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塞、喷嚏和流涕等症状,减轻过敏反应。
•支气管哮喘:化痰止咳平喘药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重要药物,可以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喘息、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慢性咽喉炎:化痰止咳平喘药可以提高慢性咽喉炎患者的咳痰排除能力,减少声音嘶哑和喉咙干痛的不适感。
4. 常见药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痰止咳平喘药:•氨溴索片:常用于咳嗽、痰多的治疗,可以改善呼吸道炎症症状,平喘效果有限。
•沙美特罗替卡松:是一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联用药物,适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缓解和防治。
•沙丁胺醇口服液:口服液形式的β2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的治疗。
•复方鱼腥草糖浆:含有鱼腥草及其他植物提取物,可以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和咽痛。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是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联用药物,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
5. 注意事项在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请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遵循剂量、用药时间和疗程。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03
药物配伍与禁忌
介绍了化痰止咳平喘药在配伍中的原则和禁忌,如避免与某些西药同时
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中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 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掌握了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和用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 实基础。
意识到在使用中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禁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临床应用
化痰止咳平喘药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具体药物的选择应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病因等因素综合考虑。
疗效评价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等方面。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在使用 药物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总有效率较高,则可认为该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问题,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高通量筛选技术
利用基因敲除、基因表达谱等技术研 究药物作用机制。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高通量筛 选等技术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细胞培养与动物模型
建立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模型, 模拟人体环境进行药效学研究。
新型化痰止咳平喘药物研发动态
天然产物提取与结构优化
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和优化,提高药效和降 低毒性。
创新药物研发
针对新靶点、新机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药物制剂创新
改进药物剂型,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
临床应用拓展与前景展望
拓展适应症范围
探索化痰止咳平喘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 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联合用药与治疗方案优化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化痰药
半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
【主治病证】
(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癭瘤痰核,痈疽肿毒。
【记忆方法】
有毒——以毒攻毒——散结
半夏配生姜——止呕
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1)顽痰咳嗽。
(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
(2)风痰眩晕,中风口眼喎斜,癫痫,破伤风。
(3)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芥子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1)寒痰咳喘,悬饮胁痛。
(2)痰阻经络之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
可除关节、经络之痰,尤以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
桔梗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
(1)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2)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旋覆花
【功效】消痰行水,降气止呕。
【主治病证】
(1)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
(2)噫气,呕吐。
第1页。
祛痰止咳平喘类用药
采购分类 药品自代
品名 复方川贝母片
规格 0.3g*48s
厂家 上海海虹
卖点:
1、镇咳、化痰、平喘 三效合一。 2、纯中药复方制剂,安全可靠。
3、内含罂粟壳,起效迅速。
通 用 名:复方枇杷止咳 类 别:祛痰中药制剂 作 用:止咳祛痰,用于伤风咳嗽、支气管炎。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联合用药:复方枇杷止咳+感冒咳嗽+抗生素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 师指导下服用。
采购分类
药品共代 药品自代
品名
强力枇杷露 强力枇杷胶囊
规格
180毫升 0.3g*12粒
厂家
南宁维威 江西药都
强力枇杷露卖点:1、品牌厂家,质量好。 2、价额便宜,销售多。 3、液体剂型,容易吸收。 强力枇杷胶囊卖点:1、胶囊制剂,服用方便。 2、中药成份,副作用小。
通 用 名:祛痰止咳 类 别:祛痰中药制剂 作 用:健脾燥湿,祛痰止咳。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 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所引起的痰多,咳嗽,喘息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联合用药:祛痰止咳+抗生素+博利康尼or氨茶碱+喷托维林 氯化铵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应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同时使用,以免稀化 的痰液堵塞气道。 3.氨溴索口服溶液建议在进餐时服用,氨溴索片建议在饭后服用 4.本品与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呋新、红霉素、强力霉素)同 时服用,可导致抗生素在肺组织浓度升高。如果与镇咳药合用(止咳 剂),由于咳嗽反射减弱会出现分泌物堵塞的危险,因此在联合应用 以前必须仔细考虑药物的治疗范围。
采购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内过程
• 杏仁苷在人及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 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 药物在体内消除较快,较少引起蓄积, 药物除分布于血液及血流量较丰富的 器官和组织外,还有相当部分分布于 肌肉组织。 • 肾小球滤过是苦杏仁苷的主要排泄方 式,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 苦杏仁苷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很小, 并易引起中毒。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类方药
本章的学习重点
•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基本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 苦杏仁的药理作用,及其现代应用。 • 小青龙汤、二陈汤的药理作用,及 其现代应用
本章的学习要求
• 1.了解中医痰证的现代认识。 • 2.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基本药理作 用。 • 3.掌握苦杏仁、小青龙汤、二陈汤的 祛痰、镇咳、平喘作用、作用机制和 相关的现代应用;熟悉苦杏仁、小青 龙汤、二陈汤的其他药理作用。 • 4.了解苦杏仁、小青龙汤的体内过程 与不良反应。
5.保肝
• 苦杏仁水溶性部分的胃蛋白酶水解产 物能降低四氯化碳处理的大鼠AST、 ALT水平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及肝 结缔组织的增生 • 但不能抑制D-半乳糖胺引起的AST、 ALT水平升高。 • 苦杏仁苷皮下注射,对小鼠肝细胞增 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6.其他作用
• 对高血糖小鼠预先腹腔注射苦杏仁 苷,有明显的特异性降血糖作用, 并与苦杏仁苷血药浓度呈依赖关系。 • 苦杏仁苷有抗突变作用。 • 苦杏仁分解产生的苯甲醛可抑制胃 蛋白酶的活性。 • 苦杏仁油尚有驱虫、杀菌作用。
• 但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仍在流传药用, 并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和试验依据,如 认为癌细胞无氧酵解占优势,最终产 物为乳酸,偏酸性环境有利于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促使苦杏仁苷在 癌细胞中分解出更多的氢氰酸和苯甲 醛,而产生对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 用。
4. 抗炎、镇痛
• 苦杏仁的胃蛋白酶水解产物对大鼠棉 球肉芽肿炎症有抑制作用, • 但不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急性足 肿胀及佐剂所致大鼠关节炎的Ⅰ期和 Ⅱ期损伤的发展; • 并抑制结缔组织的增殖,水溶性部分 没有上述活性。
2.抗过敏
• 小青龙汤能抑制卵白蛋白(OVA), 人免疫球蛋白G(HIgG)及人分泌型 免疫球蛋白A(HSIgA)刺激的嗜酸细 胞脱颗粒反应; • 对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皮肤 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 小青龙汤的抗过敏作用机制主要是抑 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3.止咳
• 小青龙汤煎剂能显著延长二氧化 硫和浓氨水刺激法引咳小鼠的咳 嗽潜伏期,表明有明显的止咳作 用。
平喘机制
• 小青龙汤松弛气管的作用机制,初步认 为与组胺受体和胆碱能受体无关 • 具体于下列环节有关 • ①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 粒 • ②上调哮喘大鼠肺组织肾上腺糖皮质激 素受体(GCR)、β肾上腺素受体(β-AR), 提高cAMP浓度和血浆皮质酮(B)水平 • ③调节免疫平衡,减轻气道炎症,降低 气道高反应性。
现代应用
• • • • 1.咳嗽、支气管炎 2.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咳血 3.癌症 4. 润肠通便
不良反应
• 误服过量杏仁(儿童10~20粒, 成人40~60粒),会引起组织窒息导 致中毒,中毒症状表现为眩晕、头 痛、呕吐、呼吸急促、心悸、发绀、 血压下降、昏迷、惊厥等,抢救不 当可致死亡。
• 中毒机制主要是杏仁中所含的苦杏仁 苷在体内分解产生氢氰酸,后者与细 胞线粒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三价铁起 反应,抑制酶的活性,而引起组织细 胞呼吸抑制,导致死亡。
体内过程
• 豚鼠服用小青龙汤后,取血制成的含 药血清,对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 平滑肌收缩的松弛作用,在2h左右达 高峰
现代应用
• • • • • • 1.支气管哮喘 2.支气管炎 3.肺炎 4.肺源性心脏病 5.过敏性鼻炎 6.其他
不良反应
• 1.过敏反应 有患者在服用小青龙汤(加熟附 片)后2h,出现全身风团样皮疹, 瘙痒难忍。用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 鼻炎时,出现有消化道症状和皮肤 瘙痒感等副作用。
1.平喘
• 小青龙汤水煎液豚鼠灌胃,对乙酰胆 碱和组胺混合液喷雾所致哮喘有明显 保护作用;用卵蛋白致敏造成大鼠哮 喘模型,在激发哮喘后大鼠气道阻力 显著增大,肺动态顺应性明显降低, 血嗜酸细胞数显著增多。
• 小青龙汤对外周小气道的病理改变有 显著的改善作用 • 小青龙汤醇提液以及小青龙汤的含药 血清,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均有松 弛作用,并能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 气管平滑肌的致痉作用
6.抗癌
• 小青龙汤对促癌剂诱发出现的EB病毒 早期抗原(EBV-EA)有抑制作用。 • 拆方研究表明,麻黄、甘草在抑制EB 病毒活化中起重要作用。 • 对细胞周期的分析表明,小青龙汤提 取液呈浓度依赖性S期蓄积作用。小 • 鼠皮肤、肺、肝二阶段致癌抑制试验 显示,小青龙汤能显著抑制致癌的发 生率。
• 2.喉痛、虚汗、口鼻发热、耳鸣等 有些虚火上炎的病人服后会有喉 痛、虚汗、口鼻发热、耳鸣反应、大 便秘结等,甚至出现心跳加快、血压 升高,严重可致眩晕和咳痰带血。
• 小青龙汤分煎或合煎给小鼠灌胃, 最大耐受量分别为191.6g生药/kg 和207.6g生药/kg,相当于人用量 的160和173倍,未见明显毒副作 用。
第一节 概述
• 化痰、止咳、平喘药: 指具有祛痰、化痰、缓解或制止 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临床用于治 疗痰多咳嗽、痰饮喘息以及与痰饮有 关的瘰疬瘿瘤等证的药物。
中医对痰的认识
有形之痰咳吐可见,通常指呼吸道咳 出的痰,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 张等肺部疾患。
无形之痰从症测知,通常指停积于 脏腑经络之间各种各样的痰证
3.降血脂
• 实验性高脂大鼠胆固醇(TC)、甘油 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异常升高,与空白组比 较有显著差异。
4.抗衰老
• 二陈汤煎液灌胃40d,能够使D-半乳 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脑、胸腺指 数明显提高,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 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亦能减 轻大脑超微结构的病变程度。 • 为“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理论提供 了一定实验依据。
• 一般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引 起咳喘,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 密切,互为因果。 •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祛痰药多能止 咳,而止咳、平喘药又多兼有化痰 作用。所以,它们的功效与相应的 选择性药理作用相似,难以明确区 分。
主要药理作用
• • • • 1.祛痰 2.止咳 3.平喘 4.其他作用
1.祛痰
2.止咳
• 动物实验,苦杏仁、半夏、桔梗、 款冬花、贝母、百部、满山红、紫 菀等均有程度不等的镇咳作用。 • 苦杏仁、半夏、百部等的镇咳作用 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但作用稍弱。
3.平喘
• 实验证实,苦杏仁、浙贝母、桔梗、 蔊菜、款冬花、枇杷叶等有一定的平 喘作用。中药的平喘作用机制是多方 面的 • 本类药物除直接抑制支气管痉挛可以 缓解哮喘症状外,还可改善哮喘病人 的换气功能。
• 动物实验证实,桔梗等的煎剂或流 浸膏口服均有祛痰作用,都能增加 呼吸道的分泌量,一般在给药1h后 作用达到高峰。 • 祛痰作用多与其所含皂苷有关
杜鹃素祛痰作用与皂苷不同,其机制 与以下环节有关: • ①促进气管黏液—纤毛运动,增强呼 吸道清除异物的功能; • ②溶解黏痰,使呼吸道分泌物中酸性黏 多糖纤维中的二硫键(-S-S-)断 裂,同时降低唾液酸的含量,使痰液 黏稠度下降,易于咳出。
拆方研究: • 小青龙汤的平喘作用不单靠麻黄、 半夏 • 五味子在平喘中起重要作用
析因研究 • 麻黄具有非常显著的松弛支气管平滑 肌、增加肺灌流量的作用;五味子、 白芍也有显著的作用;细辛、半夏作 用不显著;而桂枝、甘草的作用相反。 有四味中药对组胺造成的支气管平滑 肌痉挛有松弛作用,其中细辛的作用 非常显著,五味子、半夏、干姜作用 不显著,而桂枝的作用相反。
• 一般成人口服苦杏仁55枚约60g,含 苦杏仁苷约1.8g可致死,而成人静脉 注射剂量可达5g。 • 又如给10只小鼠灌服苦杏仁苷 300mg/kg,10只小鼠死亡6只,若先 灌胃给新霉素以杀死肠道细菌后,再 给同剂量苦杏仁苷,则10只小鼠全部 存活
第三节 常用复方
药理作用
• • • • • • 1.平喘 2.抗过敏 3.止咳 4.增强免疫 5.解热 6.抗癌
二陈汤
药理作用
• • • • 1.祛痰 2.镇咳 3.降血脂 4.抗衰老
1.祛痰
• 二陈汤粗粉与二陈汤提取物灌胃给药, 均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分泌量。 • 二陈汤提取物与二陈汤粗粉相比,在 剂量(含生药量)近似的情况下,二陈汤 提取物的祛痰作用较二陈汤粗粉明显 增强。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镇咳
• 二陈汤粗粉与二陈汤提取物灌胃给药, 能抑制氨水诱发的小鼠咳嗽次数,说 明二陈汤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
药理作用
• • • • • • 1.祛痰、镇咳、平喘 2.增强免疫 3.抗肿瘤 4. 抗炎、镇痛 5.保肝 6.其他作用
1.祛痰、镇咳、平喘
• 苦杏仁给小鼠灌胃,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 实验证实苦杏仁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PS) 的合成,因而有利于肺的呼吸功能。 • 苦杏仁适用于各种呼吸窘迫症。 • 为服用小量杏仁,其所含苦杏仁苷在体内缓 慢分解,逐渐产生微量氢氰酸,抑制呼吸中 枢,而达到镇咳、平喘作用
4.增强免疫
• 小青龙汤在体给药对小鼠腹腔巨噬细 胞功能有增强作用,并与剂量相关。 • 在上述剂量给药后采血制备的含药血 清,体外实验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 能的增强作用更明显。
5.解热
• 小青龙汤口服液对兔耳静脉注射 大肠杆菌内毒素所引起的发热, 有较强的降温作用,其作用约维 持6h。小青龙汤加生石膏、地 龙,降温作用增强。
现代应用
• • • • • • • 1.咳嗽 2.支气管炎、哮喘 3.慢性咽炎 4.戒毒病人痰液黏滞 5.胃炎 6.食道炎 7.其他
中毒急救
• 除常规处置和对症治疗外,主要用亚 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解救。先静脉注 射亚硝酸钠(3%)10ml,使血红蛋白 形成变性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