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a4d92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1.png)
《工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工业的概念、意义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认识工业的分类及各类工业的基本特点。
3. 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和主要工业基地,以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地位与特点。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工业地理的兴趣,激发其对工业知识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难点包括:1. 重点: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工业产业链的复杂性和不同工业门类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效果,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学资料准备:收集有关工业的图文资料,包括各类工业的图片、地图、统计数据等。
2. 教学环境准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增强教学效果。
3. 学生预习准备: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我国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概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在开始新的课题之前,为了引起学生对《工业》这一课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现代化的工厂、工业园区以及工业产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工业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工业生产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4.2 概念介绍在导入环节之后,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工业的概念和重要性。
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工业的定义,即工业是利用各种资源、能源和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
随后,通过举例说明,如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都属于工业范畴。
同时,强调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它是支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工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4.3 教学内容展示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PPT、图表、地图等多种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名师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名师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d595b42b160b4e777fcf86.png)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运用生产生活的实例,说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②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搜集有关我国工业生产现状的图文资料,讨论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激发自己为祖国
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发奋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
如何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工业的空间分布”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于课前搜集汽车、造纸等工业生产过程的录像,学生查找我市著名乡镇企业及高
新技术园区的发展、现状等资料。
●○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7aeb5c102de2bd97058805.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导学案新人教版【主要考点】1、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并能分析四大工业区的特点及发展条件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对策,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知识梭理】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叫;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是。
3、工业的分布,沿、、等铁路沿线。
4、河流流域:黄河流域是的重要工业带,5长江沿线形成以、、、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地带。
6、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7、高新技术产业是以、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8、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比例大,产品快。
9、四大工业区的工业特征是辽中南工业区是以为主的工业基地;京津塘工业区是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区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是以为主的工业基地。
【教学过程】一、工业与我们二、工业的空间分布1、沿铁路沿线:2、河流流域:3、沿海地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比较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发展条件①丰富的()②便利的()③广大的海内外市场④充足的劳动力①丰富的()②便利的()③()雄厚①工业基础雄厚②()雄厚③()广阔④交通?①靠近(),便于吸引外资,发展()②海运()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区特点我国著名的()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工业中心沈阳、大连、本溪、鞍山北京、天津、唐山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珠海、深圳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定义: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1)从业人员中,(2)销售收入中,(3)产品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发展(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3)地区发展差异:沿海地区;沿边地区;内地多发展的产业【挑战自我】1、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资源条件是()A、有丰富的煤、铁、棉花B、有丰富的煤、铁、石油C、有丰富的煤、铁、有色金属D、煤、铁资源不丰富2、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是()A、京广、京九、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B、长江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地带C、黄河沿线形成了沿河经济发达地带D、沿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有不同的开发重点。
《极限突破》201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配套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极限突破》201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配套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3bfeaddd3383c4bb4cd258.png)
三、 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 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 科技含量很高。 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更新换代快。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1)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 电子 科学技术 信息 ____________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________和________类 科技含量 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____________很高。 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科技人员 (1)从业人员中,____________所占的比重大。 研究与开发 (2)销售收入中,用于____________的费用比例大。 快 (3)产品更新换代________。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 大城市 大分散 小集中 业开发区多依附于____________,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 的分布特点。
3.工业分类
工业分类 重工业
概念
工业部门
以提供生产资料为 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学 主的工业 工业、核工业等
轻工业
以提供生活资料为 纺织、食品、皮革、造纸、钟 主的工业 表、家用电器
【典例 1】下列关于工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B.工业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C.工业生产就是对原材料加工的过程 D.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 【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重要性。工业是国民经 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经济自主、政 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物质生 产部门之一。工业生产不只是对原材料的加工过程,还包括从 自然界中取得自然资源的过程。 【答案】C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b140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a.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工业的概念与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工业生产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了解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工业生产的特点。
4. 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工业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工业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3. 讨论:讨论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2. 掌握我国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3. 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2. 我国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3. 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2. 讲解:讲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和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3. 分析:分析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工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 掌握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了解促进区域工业发展的措施。
教学内容:1. 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促进区域工业发展的措施。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实例或数据,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 讲解:讲解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 讨论:讨论促进区域工业发展的措施。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发展教学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了解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0180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f.png)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工业区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学生在此阶段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探索欲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需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同时,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现象、规律的欲望。
2.增强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发展观念。
3.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回顾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梳理知识框架。
2.强调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3.提问:“如何实现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1.深入研究:请学生选取一个传统工业区或新工业区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此外,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可能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工业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地理学科角度看待工业发展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991b3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1.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工业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工业的定义与分类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展示工业产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4.2 讲解工业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
1.4.3 分析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工业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
1.4.4 讨论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工业发展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二章: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2.2 教学内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2.3 教学方法采用地图分析、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工业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4.2 讲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差异。
2.4.3 分析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如资源、交通、市场等。
2.4.4 案例研究:以某地区的工业发展为例,让学生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2.4.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优化我国工业分布,促进各地区工业的均衡发展。
第三章:工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在工业发展中保护环境。
3.2 教学内容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在工业发展中保护环境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通过展示工业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3.4.2 讲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同工业对环境的不同影响。
3.4.3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导学案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75d21b6edb6f1aff001f55.png)
§IV~3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两课时)编制人:马文秀审批人:【学法指导】1.根据导学案仔细阅读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的相关内容2.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景观图片及我国工业分布地图、主要工业基地地图,学会读工业地图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加强合作学习意识【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2.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情况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分布4.通过学习工业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及主要工业区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难点:1、四大工业区的特征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学习过程】用心积累,整体感知。
细心品读,深化感知。
熟练运用,巩固感知。
预习案1、阅读P108—109页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含义及意义。
(1)什么叫工业生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__,是国家___________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根本保证。
(3)工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_,而且与日常生活相关。
(4)现代化的农业、交通和建筑业、搞科学研究、国防现代化都离不开_____的支持。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____________蓬勃发展,遍地开花,城乡结合起来。
2、阅读P110—111页教材和《我国工业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及工业合理布局对祖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长江沿线形成以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等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导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740a3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69.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八班级地理专题复习工业专题1.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有名的________(重、轻、综合性)工业基地。
试从资源、交通、市场、科技等方面简要分析该工业某地的进展条件:2.读下图,回答问题:(2)该工业区进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工业区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工业区在今后进展中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保证本工业区的可持续性进展,应实行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分布着四大工业基地。
读下图,回答9~11题。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包括的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快速进展。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17.5 26.2 3.54(1)从图中看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津、(填写简称)、鲁、辽五个省级行政区。
(2)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环渤海地区经济进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3)通过材料二分析可知,缺乏是限制该地区经济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缘由是。
目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_。
4.(2013四川泸州中考)下面两幅图分别是我国某两大工业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新人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4d935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5d.png)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1.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布特点及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1.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指导探究法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教师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通过提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出示板书]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提问: 对照“汽车生产过程”图,你能说出工业生产的三个阶段吗?(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抢答]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段。
[出示板书]1.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或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小组活动]汽车轮胎“追根寻源”:合成橡胶工业──石油工业[出示课件]精彩视频:汽车工业的生产过程[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与轮胎制造业相互按比例发展的关系。
归纳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教师承转]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采煤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钢铁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汽车工业[教师承转提问]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重工业是生产主要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产需要;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活消费品,部分用于生产。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导学案及答案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导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3c9a42e45c3b3567ec8b5e.png)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一课时【学习流程】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一) 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教材(P108-1122、重点: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3、问题:⑴工业生产是过程。
⑵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是国家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政治、国防的根本保证。
⑶重工业是。
⑷轻工业是。
⑸依照“家具厂沙发的生产联系图”做餐桌或面包的生产联系图。
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
⑹请小组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说出课本上4种人所说的话,体会并讨论为什么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⑺读P111页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分析重要的工业城市分布:(四沿)沿京广、京沪、哈大铁路线的城市各有哪些?沿黄河流域是开发的重要地带。
沿长江的城市有哪些?….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哪里?⑻P111活动1⑼P111活动2(二)个人默学课本108至112页(8分钟)(三)小组交流(5分钟)二、展示与质疑:展示问题⑴至⑼三、点拨与归纳: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工业与我们地位:国民经济的产业分类:重工业和工沿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业沿河:流域(能源开发带)的沿江:长江沿线(上海、、武汉、)空长江三角洲:我国工业基地间沿海:辽中南:我国著名的基地分:我国北方最大的基地布珠江三角洲:以工业基地四、检测与反馈:(我成功我自豪!)一、选择题: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A、农业B、工业C、交通运输D、旅游业2、工业城市深圳所在地工业基地是A、辽中南地区B、京津塘地区C、沪宁杭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3、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的有利条件是A、资源丰富B、靠近香港、东南亚C、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气候温暖湿润4、下列钢铁城市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是A、鞍山B、上海C、攀枝花D、大连5、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A、京津唐B、辽中南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6、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也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城市是A、北京B、天津C、上海D、南京7、下列工业部门中 属于重工业的是A.食品工业B.家具制造业C.纺织工业D.钢铁工业二、连线题沪宁杭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三、读“我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回答(6分)(1)该图表示的工业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沿河、沿海铁路沿线)工业带(2)数字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工业区;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
第四章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导学案(答案)
![第四章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导学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c580a6c85ec3a87c2c5d0.png)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2、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导读指南】看书第112--115页完成下列各题:1、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__ 电子___和__信息类___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__科技______含量很高。
2、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般都依附于大城市。
4、读P113页图4.28“北京高新技术园区图”结合材料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特点:中关村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68所高等院校,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00多家研究所及38万科技人员,有322名两院院士在这儿工作和生活……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知识与人才的密集区之一,这是中关村发展的资源基础。
现在是市场经济,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喜好,谁能最先掌握市场的需求情况,谁才能获得最大的市场。
所以各厂家都为拓宽市场,随消费群体喜好的变化,产品款式也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
高技术是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新兴群体,这三者的投入都明显高于一般传统技术,高技术研究需要大量高、精、尖设备的投入。
摩托罗拉在1999年中国各地包括香港共18个研发中心,研究投资额高达13亿元人民币。
高新技术产业特点:___①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②.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③产品更新换代快。
5、看P114页图4.30“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哪些省区没有形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哪儿?没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青海、西藏相对集中的区域: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归纳:积极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所占的比重大发展特点:销售收入中,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高新产品更新换代快技术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产业分布: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试验区【问题训练】1、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的条件是( D )。
2018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 第四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
![2018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 第四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https://img.taocdn.com/s3/m/cdacc05af111f18583d05a86.png)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导学案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和分布。
2.掌握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及综合整治的措施。
3.借鉴鲁尔区发展的经验,对我国辽中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出合理化建议。
4.了解资源型城市焦作的困境、区位优势,寻求解决焦作市城市转型的途径。
5.初步掌握分析一个地域工业发展区位条件的方法,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1.首先结合历史,了解工业发展的历程,知道传统工业主要的工业部门及其特点;并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主要传统工业区的位置。
2.结合教材“案例3‘德国鲁尔工业区’”,从资源、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世界钢铁生产状况和能源消费结构、新技术革命、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鲁尔区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知道德国政府为了鲁尔区的振兴采取的措施。
3.结合我国辽中南地区的工业发展,采用列表对比的方式比较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的异同,并分析鲁尔工业区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借鉴意义。
4.搜集有关资源型城市——焦作的有关资料,分析其具备的区位优势、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及综合整治的措施。
2.借鉴鲁尔区发展的经验,对我国辽中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出合理化建议。
学习本节课首先要结合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了解传统工业的概念、主要工业部门、生产特点、面临的问题;结合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地区。
结合教材“案例3‘德国鲁尔工业区’”和图4.9、图4.10,引导学生分析鲁尔区的地理位置、资源、交通、消费市场等,总结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域工业区位条件的一般方法。
结合教材图4.11分析鲁尔区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然后从产业结构、世界钢铁生产状况、科技革命、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结合导致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分析德国鲁尔区采取的综合整治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205afdf18583d048645906.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二)能力目标能用图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能绘制一些简单工业产品的生产联系图;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2.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教学难点:1.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
●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⑤.学生练习:依照“家具厂沙发的生产联系图”做餐桌、面包的生产联系图。
2.工业部门——重工业、轻工业阅读活动2的内容,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
轻工业:家具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加工、食油加工。
重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木材加工。
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1.演示活动:学生阅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说出课本上4种人所说的话。
学生体会并讨论为什么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2.我国行业部门有许多,工业还为哪些部门提供了方便呢?大家任选一部门,把你当成这一部门的一员,把工业与这一部门的联系介绍出来。
(教师总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教育、国防、科研等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
我国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的生产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教案示例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教案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02e251c453610661ed9f43a.png)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教案示例内容点析1.教材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工业,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的相互联系性。
教材运用图4.24直观地进行了说明。
处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将出现不同的工业部门和类型。
例如开采矿产,采伐森林等,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的工业;冶炼钢铁,制造水泥等,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生产汽车,制造机器,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
工业生产过程中上一个生产阶段的产品,是下一个生产阶段的原料,体现了工业生产具有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教材利用插图表现了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科学研究、国防现代化与工业的关系。
通过几个侧面,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便利。
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设计了“仔细观察我们的家……”的内容,让学生由某一件家具找出人们生活与各工业部门的联系,同时找出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
通过活动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
我国的工业分布,有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
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
教材运用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突出了上述重点内容。
5.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首先,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二,要考虑发挥地区条件的优势,扬长避短;第三,要考虑城乡结合,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第四,要考虑带动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五,要考虑当地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构成;第六,要考虑国防安全等。
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以资源配置较好的辽中南工业区为例,提出了本地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的问题;在活动练习2中,以资源配置不好的沪宁杭工业区为例,提出了如何发挥本区市场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优势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区、工业城市分布,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
件。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5.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重、难点】
1.工业的分布。
2.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3.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分布
【新知预习】
一、工业与我们
1.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取得____________,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
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工业的分类:重工业是以提供__________为主;轻工业是以提供__________为主。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
1.阅读P110图4.25,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是:
A.沿铁路线分布:________、_京沪_、________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意义的
工业基地。
B.沿河分布:________流域是重要的________开发地带。
C.沿江分布: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_______、_南京_、________、_重庆_等城市为中心
的经济发达地带。
D.沿海分布:沿海地区集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探索活动】
辽中南工业区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一个老工业区。
分析P111图4.26,回答问题。
【收获与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们分享。
【反馈练习】
1.下列产品不是来源于我国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是()
A.汽车
B.羊毛
C.轮胎
D.西服
2.下列关于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D.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都属于轻工业
3.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主要分布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东部沿海
4.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资源条件是()
A.有丰富的煤、铁、棉花
B.有丰富的煤、铁、石油
C.有丰富的石油、铁、棉花
D.煤、铁资源部丰富
【新知预习】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____________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北京的________是我国最
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1)从业人员中,___________所占的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__________。
(3)产品更新换代____。
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________,发展________。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区发展差异:
沿海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地多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业。
【探索活动】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你还知道哪些?
【收获与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们分享
【反馈练习】
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
A.北京中关村
B.上海浦东
C.广东深圳
D.江苏南京
2.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是()
A.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B.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C.需要丰富的资源为依托
D.产品更新换代快
3.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A.第二阶梯
B.东部沿海
C.亚热带和暖温带
D.平原和盆地
4.沪宁杭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B.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技术力量雄厚,工业水平较高
D.能源充足,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