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营养与疾病1
ICD-10第4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ICD-10第4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df83bf303169a4517723a3fd.png)
三、有关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有甲状腺肿 非毒性甲状腺肿 先天性甲状腺肿
2、糖尿病的分类轴心
糖尿病在ICD-10中分为五大类:
E10 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
E11 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 糖尿病
E12 营养不良性糖尿病
E13 其他特指的糖尿病 E14 未特指糖尿病 糖尿病类目的分类轴心:糖尿病的类型
4、局限性淀粉样变性
局限性淀粉样变性的编码为E85.4,核对编码时可 见没有星剑号标记。但当指出是某一器官的淀粉样 变性时,索引中一般都附有星剑号编码。 例如,肝淀粉样变性E85.4† K77.8* 心脏淀粉样变性E85.4† I43.1* 此时,编码要按索引中执行。
5、E89操作后内分泌和代谢紊乱 NEC
内分泌腺包括: 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腺、胸腺、卵巢和睾丸
二、编码规则
规则一: 分类于本章的疾病有一些是由于药物或外因 所致,应以本章的编码为主,第二十章的编码作 为附加编码。 规则二: 当肿瘤具有功能活性或由于异位内分泌组织 所致的功能活性.可用本章的适当编码(如, E05.8,E07.0,E16-E31, E34.-)作为附加编码。
.0 伴 有 昏 迷
.9 不 伴 有 并 发 症
亚目的分类轴心: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在ICD-9中是以第 五位数来表达,但在ICD-10中则作为类目的分类 轴心。
ICD-10中E10-E14有十个共用亚目,其亚目分类轴
心是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糖尿病的
并发症需要指出糖尿病的类型才能准确分类,
第四章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E00-E90)
一:编码范围
本章包括下列各节:
禽病学——精选推荐
![禽病学——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c62205c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a.png)
第一章一、鸡原体病(Mycoplasma Gallisepticum)二、传染性鼻炎(Infection Corysa)三、鸡葡萄球菌病四、鸭传染性浆膜炎五、曲霉菌病(AA)(Avian Aspergillosis)六、沙门氏菌七、大肠杆菌八、巴氏杆菌九、亚利桑那菌病十、结核病十一、禽链球菌病十二、弯曲杆菌性肝炎十三、绿脓杆菌十四、肉毒中毒十五、鸡克雷伯氏杆菌病十六、鸭伪结核十七、衣原体病十八、坏死性肠炎十九、禽李氏杆菌病(禽单核细胞增多症)二十、家禽念珠菌病二一、溃疡性肠炎二二、鸡疏螺旋体病第二章一、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二、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三、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 Bronchitis, IB)四、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 MD)五、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 IBD)六、禽白血病(ALL)七、禽流感八、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 Myelitis,AE)九、禽腺病毒感染(Avian Adenovirus Infection)十、鸡传染性贫血(CIA)十一、鸭病毒性肝炎十二、小鹅瘟(Goossing plague,GP)十三、鸭瘟(Duck Plaqne,DP)十四、番鸭细小病毒病十五、呼肠孤病毒感染十六、禽痘十七、网状内皮增生病第三章:寄生虫病第一节原虫病一、鸡球虫病二、隐孢子虫病三、住白细胞虫病四、组织滴虫病五、禽疟原虫病六、住肉孢子虫病七、毛滴虫病八、六鞭原虫病第二节吸虫病第三节绦虫病第四节线虫病第五节棘头虫第六节体外寄生虫第四章营养缺乏、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一、维生素A缺乏症二、维生素D缺乏症三、维生素E缺乏症四、维生素K缺乏症五、维生素B1缺乏症六、维生素B2缺乏症七、泛酸缺乏症八、胆碱缺乏症九、烟酸缺乏症十、维生素B6缺乏症十一、叶酸缺乏症十二、维生素B12缺乏症十三、生物素缺乏症十四、饲料中钙磷缺乏及比例失调十五、锰缺乏症十六、镁缺乏症十七、硒缺乏症十八、家禽痛风十九、鸡脂肪肝综合症二十、鸡脂肪肝和肾综合症二一、磺胺类药物中毒二二、呋喃类药物中毒二三、氯化钠中毒二四、黄曲霉毒素中毒二五、棉菜籽饼中毒二六、一氧化碳中毒二七、鸡肌胃糜烂病二八、禽的喹乙醇中毒第五章禽类的胚胎病及其防治第一节各种禽类的孵化期及孵化温度第二节胚胎病的研究方法第三节营养性胚胎病第四节传染性胚胎病第五节孵化制度不当引起的胚胎病第六节胚胎病的防治方法第六章其他第一节鸡肿头综合症第二节肉鸡腹水综合症第三节异食癖第四节家禽嗉囊炎(软嗉症)第七章禽病诊断禽传染病家禽细菌性传染病一、支原体病(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S)(MG)本节三个呼吸道病,特点:主要原因:概念本病英文简称MG,又叫慢性呼吸道病(CRD),简称慢呼(见教材P242),是由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有罗音及面部肿胀。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6195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c.png)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经典教案第一章:营养学基础1.1 营养素的分类与作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基本营养素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讲解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1.2 膳食指南与营养食谱设计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与应用。
如何设计营养均衡的食谱,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第二章:食品安全与卫生2.1 食品安全概述食品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其作用。
2.2 食品保存与加工卫生食品保存方法及其原理。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及控制措施。
第三章:膳食营养与疾病3.1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膳食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关系。
如何通过合理膳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3.2 膳食营养与营养缺乏病营养缺乏病的类型、症状及原因。
如何通过膳食改善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第四章:特殊人群的营养与饮食4.1 孕妇与婴幼儿营养孕妇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
婴幼儿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
4.2 老年人营养与饮食老年人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
如何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
第五章:食品卫生法规与标准5.1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体系讲解《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要求。
5.2 食品卫生标准与检测食品卫生标准的分类与制定。
食品卫生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第六章:膳食评估与营养干预6.1 膳食评估方法讲解膳食日记、膳食记录等膳食评估方法。
如何利用膳食评估结果进行营养干预。
6.2 营养干预策略营养教育、营养咨询、营养干预等策略的应用。
如何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计划。
第七章: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7.1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作用及使用原则。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限量。
7.2 营养强化食品与营养补充剂营养强化食品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营养补充剂的种类、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八章:餐饮业与营养8.1 餐饮业营养管理讲解餐饮业营养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如何提高餐饮业从业人员的营养意识。
儿科学试题练习题
![儿科学试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ab0ffcfab069dc502201ce.png)
儿科学试题练习第一章绪论【历年考题点津】1.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青春期答案:B2.新生儿期保健的重点时间是A.生后1小时内B.生后1天内C.生后3天内D.生后1周内E.生后2周内答案:D3.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A.3岁前B.4岁前C.5岁前D.6岁前E.7岁前答案:E4.胚胎期指的是受孕后的A.8周以内B.9周以内C.10周以内D.11周以内E.12周以内答案:A5.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A.青春期、学龄期B.学龄期、学龄前期C.青春期、幼儿期D.青春期、婴儿期E.学龄期、新生儿期答案:D第二章生长发育【考纲要点】1.生长发育规律。
2.体格生长。
【考点纵览】1.小儿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是先慢后快。
2.体重是衡量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体重的几个值(出生:3kg,3~5个月:6kg,1岁:9kg,2岁:12kg)及三个公式。
3.身长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身长的三个值(出生:50cm,1岁:75cm,2岁:85cm)和一个公式。
4.小儿头围的正常值测量及临床意义(出生:34cm,1岁:46cm,2岁:50cm)。
5.前囟出生时1.5~2.0cm(两边中点连线),12~18个月闭合。
临床意义。
6.出生胸围约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7.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约为岁数加1,10岁出齐,共10个。
8.乳牙6~8个月萌出,2~2.5岁出齐,共20个,2岁内计算方法(为月龄减4~6个)。
9.运动功能发育的规律。
10.语言发育与智能发育关系密切,是儿童全面发育的标志。
【历年考题点津】1.乳牙最晚于何时出齐A.1.5岁B.2岁C.2.5岁D.3岁E.3.5岁答案:C2.一男婴,体重7.5kg,身长66cm,头围44cm左腕骨骨化中心2个。
此婴儿可能的月龄是A.4个月B.5个月C.6个月D.8个月E.12个月答案:C3.小儿语言发育三个阶段的顺序是A.发音、理解、表达B.理解、表达、发音C.表达、理解、发音D.听觉、发音、理解E.模仿、表达、理解答案:A4.小儿有牙18个,会用汤匙吃饭,能说2~3字拼成的短语,其年龄为A.1岁B.1岁半C.2岁D.2岁半E.3岁答案:C5.判断小儿体格发育最常用的指标是A.动作发育能力B.语言发育程度C.智能发育水平D.神经反射发育E.体重、身高、头围答案:E6.小儿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龄是A.6个月B.1岁C.1.5岁D.2岁E.2.5岁答案:B7.正常小儿前囟闭合最晚的年龄是A.10个月B.1岁半C.1岁8个月D.2岁半E.3岁答案:B(8~9题共用题干)一小儿身高85cm,前卤已闭,头围48cm,乳牙20枚,已会跳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对人、事有喜乐之分。
(最新整理)ICD10第4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最新整理)ICD10第4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115eb288bd63186bdebbcbb.png)
甲状腺疾患 糖尿病 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其他疾患 其他内分泌腺疾患 营养不良 其他营养缺乏 肥胖症和其他营养过度 代谢紊乱
本章提供的星号类目如下:
E35* E90*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内分泌腺疾患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营养和代谢疾患
2021/7/26
3
• 本章是对内分泌腺体的疾病进行分类。内 分泌腺包括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腺、胸 腺、卵巢和睾丸。本章还对各种营养不良 、维生素缺乏和代谢性疾患进行了分类。
E10 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
E11 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 糖尿病
E12 营养不良性糖尿病
E13 其他特指的糖尿病
E14 未特指糖尿病
糖尿病类目的分类轴心:糖尿病的类型
2021/7/26
8
E10-E14共用亚目
2021/7/26
亚目的分类轴心: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9
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在ICD-9中是以第 五位数来表达,但在ICD-10中则作为类目的分类 轴心。
2021/7/26
4
知识回顾
2021/7/26
内分泌腺包括:
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腺、胸腺、卵巢和睾丸
5
二、编码规则
规则一:
分类于本章的疾病有一些是由于药物或外因 所致,应以本章的编码为主,第二十章的编码作 为附加编码。
规则二:
当肿瘤具有功能活性或由于异位内分泌组织
所致的功能活性.可用本章的适当编码(如,
E05.8,E07.0,E16-E31, E34.-)作为附加编码。
2021/7/26
6
三、有关分类的说明
1、甲状腺肿的分类
缺碘性的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有甲状腺肿 非毒性甲状腺肿 先天性甲状腺肿
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之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之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1e3c39a8114431b90dd833.png)
第四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下水肿。
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一)病因1.长期摄入不足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骤然断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奶粉配制过稀;长期以淀粉类食品喂养为主;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偏食、挑食、吃过多零食等引起。
2.消化吸收障碍消化系统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需要量增多急、慢性传染病(如麻疹、伤寒、肝炎、结核等)后的恢复期,双胎、早产、生长发育快速时期等均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对不足。
4.消耗量过大大量蛋白尿、长期发热、烧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蛋白质消耗或丢失增多。
(二)发病机制由于长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耗。
消瘦糖原不足或消耗过多致→低血糖;并发症脂肪消耗致→血清胆固醇下降、脂肪肝;蛋白质供给不足或消耗致低蛋白→水肿;表现由于全身总液量增多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同时还发生各组织器官,如消化、循环、泌尿、免疫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低下。
临床类型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浮肿型浮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消瘦-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三)临床表现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
最早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最具特征→体重减轻。
结果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
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表现额部出现皱折,两颊下陷,颧骨凸出,形如老人。
皮肤干燥、苍白、松弛。
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
体温低于正常、脉搏减慢、心音低钝、血压偏低。
初期烦躁,以后变得冷漠。
有血清蛋白降低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状,婴儿常有饥饿性便秘或腹泻。
营养不良患儿常因缺乏蛋白质及造血物质并发营养性贫血,因多种维生素缺乏而并发干眼症、口腔炎、末梢神经炎。
儿科护理学_专业知识-第四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专业知识-第四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8eae3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6.png)
专业知识-第四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l1、营养不良患儿最早的症状是A、体重不增B、皮下脂肪减少C、肌肉松弛D、身材矮小E、水肿2、下列关于重度营养不良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40%以上B、身高常低于P3C、腹部皮褶厚度V0.4cmD、肌肉萎缩3DA、定期测体重B、定期测血钙C、严格按医嘱用药D、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中毒症状E、间断应用维生素D4、③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减顺序是A、躯干一臀部一四肢一腹部一面颊部B、面颊部一腹部一躯干一臀部一四肢C、腹部一躯干一臀部一四肢一面颊部D、四肢一躯干一臀部一腹部一面颊部E、臀部一躯干一四肢一腹部一面颊部5、③营养不良的并发症不包括A、缺铁性贫血B、营养不良性水肿C、多种维生素缺乏D、大脑发育不全E、自发性低血糖6、③婴儿预防佝偻病,每天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A、100〜200IUB、300〜500IUC、400〜800IUD、10001500IUE、1500〜2000IU7、③4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A、方颅B、手镯征C、肋膈沟D、颅骨软化E、肋骨串珠&③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极期主要表现是A、多汗B、枕秃C、夜啼D、睡眠不安E、骨骼改变二、A21、4个月小儿,生后牛乳喂养。
因惊厥经检查确诊为维生素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入院后出现全身性抽搐其紧急处理措施哪项不妥A、立即让患儿平卧,尽量避免刺激B、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C、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或水合氯醛保留灌肠D、10%葡萄糖酸钙5〜10m1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E、立即用维生素D240万单位肌内注射2、8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系统改变是:A、方颅B、手镯征C、肋膈沟D、肋骨串珠E、颅骨软化3、患儿女,8个月。
先天性幽门梗阻,出生后喂养困难,体重6.4kg,判断其营养不良程度为A、无营养不良B、轻度营养不良C、中度营养不良D、重度营养不良E、极重度营养不良4、③男,9个月。
多汗、烦躁、方颅、枕秃、肋骨串珠,诊断佝偻病极期,以下哪项护理措施是错误的A、鼓励母亲抱患儿多晒太阳B、口服维生素DC、及时添加辅食D、训练患儿站立行走E、护理时动作轻柔5、③男,4岁。
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3a5fddf49649b6648d7472a.png)
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公共选修课程教学使用)一、课程名称:营养与健康二、课程类别:通识选修课三、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四、考核方式:开卷考查五、教学目的和任务《营养与健康》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各营养素的功能,并且培养学生运用食品和营养学知识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第一章营养与健康概论(4学时)教学内容:1. 影响生命的因素。
2. 生命的基础。
3. 人体的调理。
4. 我国饮食面临的问题。
基本要求:1. 了解影响生命的因素和生命的基础。
2. 了解人体调理与健康的关系。
3. 了解我因饮食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营养的基础知识(20学时)教学内容:1. 蛋白质。
2. 脂类。
3. 碳水化合物。
4. 维生素。
5. 矿物质。
6、水和纤维素。
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多的危害,以及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第三章合理的膳食(4学时)教学内容:1. 膳食结构。
2. 膳食指南。
3. 平衡膳食。
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概况2.掌握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以及平衡的膳食宝塔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营养与健康(4学时)教学内容:1. 婴幼儿的营养与膳食。
2. 成年人的营养与膳食。
3. 老年人的营养与膳食。
基本要求:了解和基本掌握不同阶段人群的生理变化、营养需要和合理膳食。
第五章营养与疾病(4学时)教学内容:1. 营养与糖尿病。
2. 营养与肥胖。
3. 营养与高血压。
4. 营养与肿瘤。
基本要求:1. 了解人体疾病概念、分类和危害。
2. 了解营养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3. 基本掌握疾病的营养防治原理。
七、参考资料(1)食品营养与健康. 王俊东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 2008年(2)现代营养学. 荫士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3)公共营养师. 葛可佑编. 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 2009年(4)营养学. 吴少雄主编. 中国质检出版社. 2012年(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孙长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制订人:冉春玲审核人:。
营养和疾病
![营养和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0dd23d56edb6f1afe001fb3.png)
营养和疾病摘要:目的评价营养与人体疾病发生的紧密关系。
方法随机抽取150份病例作问卷调查及体检并分析。
结果我院大多数病人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一般为营养缺乏和营养不均衡,因营养失衡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率较正常为高。
结论膳食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平衡膳食对正常人来说是促进健康的根本保证,对患者来说是改善代谢、消除病因的营养支持,是缩短病程,进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文探讨的是营养对疾病的重要性。
关键词:营养;疾病;营养治疗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是越来越关注,越来越讲究。
而身体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的高低。
无论是健康的人或生病的人都需要食物,均衡的营养不仅能帮助人体的生长、发育,更可提供热量来支持日常生活的活动需要,对生病的人或病后疗养的人,更可以借助良好的营养补给来增强抵抗力,使治疗的效果更好,复原得更快。
实际上,在生病或复原期的时候,身体常常需要更多的营养素,而不是单纯靠补充蛋白质、维生素或矿物质来帮助组织修复,那膳食结构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为此,我们作了如下的调查研究。
对象和方法对象:随机抽取我院2006-2007年住院病例150份,年龄30-75岁,职业包括一般企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工程师、文艺工作者等。
方法:调查人员由我院营养科医技人员组成,问卷调查,收集答卷人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各种营养物质摄入情况,吸烟、饮酒慢性病史和目前用药情况。
按标准方法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血清、肌酐、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
结果结果:我院大多数病人都存在着营养不良的问题,一般为营养缺乏和营养不均衡,而由于营养失衡也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率普遍增高。
讨论我国大多数的住院病人都存在着营养不良的问题,本调查结果显示:我院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情况较多见,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呢?营养不良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及后果呢?[1]1.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原因:由于进食少,甚至不能进食,即使能够进食也不能吸收足够营养,疾病和床上引起机体内分泌和代谢发生改变,热能消耗增大,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
儿科学名词解释和大题
![儿科学名词解释和大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19f4300912a2161479298e.png)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发育儿科学是研究和解决小儿生长发育的有关问题,包括体格生长、心理发育、心理性疾病的预防、儿童的学习困难、社交障碍、智能发育迟缓等。
2.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3.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称新生儿期。
4.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生后7足天,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
5.乳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6.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
7.学龄期从人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为学龄期。
8.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但个体差异较大,也有种族差异。
四.简答题:1.新生儿期的特点是:①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易发生各种疾病;②发病及死亡率较高。
2.婴儿期的特点是:①生长发育最迅速;②需要摄人的热量和营养素特别高;③消化功能不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④抗病能力弱,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3.幼儿期的特点为:①智能发育较前突出;②识别危险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③自身免疫力仍低,传染病发病率较高。
4.小儿基础医学的特点:①解剖: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小儿在外观上不断发生变化,身体各部分成比例地改变,器官和各系统的发育均有一定的规律。
②生理生化:不同年龄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数值。
③病理: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因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
④免疫:小儿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尚未健全。
通过胎盘获得母体的抗体种类和数量有限,易患多种感染性疾病。
⑤营养代谢:小儿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水的需要量比成人相对要大。
因小儿胃肠道功能尚未成熟,故易造成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
5.小儿临床医学的特点是:小儿疾病的种类与成人不同,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疾病种亦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与疾病(一)_真题-无答案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与疾病(一)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283970a0116c175e0e48ea.png)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与疾病(一)(总分107,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食物的五味各具不同的医疗功能,其中具有发散和行气活血作用的是( )。
A.辛 B.苦C.酸 D.咸2. 食物的五味各具不同的医疗功能,其中具有缓和补养作用的是( )。
A.酸 B.甘C.苦 D.咸3. 食物的五味各具不同的医疗功能,其中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
A.苦 B.酸C.咸 D.辛4. 食物的五味各具不同的医疗功能,其中具有软坚润下作用的是( )。
A.苦 B.辛C.甘 D.咸5. 对于角膜软化症的患者可增加选用含( )丰富的食物。
A.维生素A B.维生素DC.B族维生素 D.维生素C6. 服用人参后忌食( )。
A.葱 B.萝卜C.鱼 D.山药7. 进行管饲营养治疗时,决定置管方式最重要的原则是( )。
A.选择对患者侵入最小、简单安全的方法B.预期营养治疗的时间C.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性D.患者营养水平8. 需长期管饲者宜用( )种置管方式。
A.胃造口或空肠造口置管B.鼻胃管C.鼻十二指肠管D.鼻空肠管9. 肠管对滴注营养液的温度非常敏感,故需将营养液的温度保持在( )℃左右。
A.20 B.30C.40 D.5010. 要素制剂的氮源不包括( )。
A.L-氨基酸B.大豆蛋白蛋白分离物C.整蛋白D.蛋白质部分水解产物11. 下列肠内营养制剂中,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是( )。
A.安素 B.小安素C.安素益力佳 D.百普素12.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是( )。
A.小肠广泛切除4~6周内B.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长期少食衰弱的患者C.食管肿瘤术后D.急、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13. 下列肠内营养制剂中,属于要素制剂的有( )。
A.安素 B.百普素C.能全力 D.能全素14. 在发展中国家,腹泻时采用( )是导致PEM的重要原因。
A.药物疗法 B.饮食疗法C.综合治疗 D.饥饿疗法15. 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依次为( )。
人类健康与营养的关系
![人类健康与营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7f49b3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4.png)
人类健康与营养的关系第一章:引言人类健康与营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也愈加明显。
营养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密切相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营养摄入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营养的概念和分类营养是指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这些营养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不同的营养素对人体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根据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可以将营养分为以下几类:1.能量营养素: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活动。
2.构造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是维持细胞、组织和器官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
3.调节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能够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生理、免疫和抗氧化作用。
第三章:营养与健康适当的营养摄入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营养素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影响,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日常的精神和体力活动都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2.脂肪:脂肪不仅是能量的来源,还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但是,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3.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但是,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和肝脏的负担,导致健康问题。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生理代谢、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等。
但是,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导致健康问题。
第四章:营养与疾病营养与疾病之间密不可分,不同的营养素可对不同的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1.心血管疾病: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平时要尽量避免食用过多含高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被认为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三)钠
限制每日膳食中的摄入食盐量可使高血 压患者血压下降。而高血压是动脉粥样 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四)硒
硒是体内抗氧化酶中谷胱甘肽过氧 化酶的核心成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可使体内形成的过氧化物迅速分解,减少脂质过氧 化物对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缺硒可引 起心肌损伤,促进冠心病的发展。动物试验发现,
解产物,主要含有内源性胆固醇.
• 4. 高密度脂蛋白(higih-density lipoprotein,HDL).主要由肝脏 和肠壁合成.是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被转运到肝脏代谢和排出
体外的唯一途径。HDL水平与AAS的危险性之间呈负相关.
(二) 高脂蛋白血症
•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指血脂水平
食纤维可使胆酸排出增加,间接地增加了从胆固醇到胆酸 的转换率,从而导致血胆固醇水平降低。
七、无机盐、微量元素与动脉粥 样硬化
(一)镁和钙
• 水质的硬度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 • 镁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镁缺乏可引起心肌坏 死,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易凝固和动脉硬化。 镁具有降低血胆固醇,降低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冠状
冠心病的血管粥样斑块
导致心血管病死亡的事件链
心肌梗塞 冠脉血栓形成
心率失常
猝死
心肌缺血 心室重构
心室扩大 动脉粥样硬化 左心室肥厚 心力衰竭 危险因子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
死亡
上海居民几种主要疾病死亡率的变化
(1950-1985)
200 180 160
动脉血流和保护心肌细胞完整性的功能。
• 动物试验发现当饲料中缺钙可引起血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升高,而补钙后可恢复正常。
(二)铬
• 铬是人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组成成分。铬缺乏
可引起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缺铬可导致糖耐量降低, 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也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动脉 受损,补充铬后可使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小板凝聚的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增加不饱和脂肪酸
的摄取,为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引起的过氧化作用,应适当 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一般每克不饱和脂肪酸需要0.6mg 维生素E.
(二) 维生素C
•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羟化反应。
例如参与胆固醇代谢形成胆酸的羟化反应,使血液胆
固醇水平降低。参与体内胶原的合成,使血管韧性增 加,脆性降低,可防止血管出血。 • 同时维生素C也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捕获自由 基,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维生素C
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一、 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
• (一)诊断标准 •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1997 年) – 糖尿病危险人群 (老人、肥胖、有糖尿病家 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有妊娠糖尿病 (GDM)史,应激性高血糖等)或有糖尿病症 状者(口渴、多尿、乏力、体重降低、皮肤瘙 痒、反复感染等),空腹血糖>7.0mmol/L,或 任何一次血糖值>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如结果可疑,应再作葡萄糖耐量试验:
高于正常上限。实际上血浆中的脂类几
乎全部与蛋白质结合存在,脂蛋白可以被
看成是脂类在血中运输的功能单位.目前
认为用高脂蛋白血症这个名称能够更好
地反映患者脂类代谢的失常情况.
• 1.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脂肪摄入总量,尤其是饱 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 2.有研究表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如橄榄油和茶油的油脂,能降低血清 总胆固醇和LDL,且不降低HDL。 • 3.目前研究发现EPA和DHA具有明显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 因为它们阻止了甘油三酯渗入到肝的VLDL颗粒中,引起 血甘油三酯的降低,此外还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增加高 密度脂蛋白的作用。EPA还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凝集的作 用,因此在预防血栓形成上有重要意义。
内脂质过氧化、降低血脂水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膳食纤维与动脉粥样硬化
•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大多数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 低人体血浆胆固醇水平和降低动物血浆和肝的胆固醇水平, 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大麦、燕麦麩、豆类、蔬菜和 水果中。 • 膳食纤维中含粘性多糖,可使肠内容物的粘度增加,阻碍 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吸收,从而使血胆固醇降低。有试验证 明,燕麦麩、果胶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5%-18%。此外膳
2. 职业分布
•精神紧张或注意力高度集中者多 发
•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
发病比例为2:1。
3. 种族差异 ① 中国、日本远比欧美国家低 ② 在我国,哈萨克、藏、蒙等 族发病率低 ③ 种族差异可能与饮食、劳动 强度、生活习惯、水质有关
一、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1)血浆脂蛋白 • 血浆中的脂类主要包括: • 胆 固 醇(cholesterol)、 • 胆 固 醇 酯( cholesterol ester)、 • 甘 油 三 酯(triglyceride TG)、 • 磷 脂(phospholipid)、 •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第四章
第一节
营养与疾病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是只 指在中等及大动脉血管内膜和中层形成的脂肪斑块, 这些脂肪斑块主要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组成。
• 发生部位: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髋动脉。
• 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瘤及外周血管病。
• 产生原因:营养与膳食因素极为重要。
第二节:膳食、营养与糖尿病
• 糖尿病(DM),中医称之为消渴症。糖尿病患者由于
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者胰岛素效应差,葡萄糖不能
进入细胞内,结果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加,出现多食、
多饮、多尿而体力和体重减少的所谓“三多一少”的症状。
• 一旦患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不仅降低病人的生
活质量,还降低其劳动能力,甚至致残、致死,给个人、
脂蛋白分类(密度与沉降速度)
• 1. 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由小肠粘膜细胞合成,是食物脂
类吸收以后的工具,主要是运输外源性脂类,特别是外源性甘油 三酯进入血循环.
• 2. 极底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由肝 脏合成,主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脂类,尤其是内源性甘油三脂. • 3. 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是VLDL的降
二、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 硬化
4.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都观察到膳食胆固醇 可影响血中胆固醇水平,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5.磷脂是含有磷酸和氮的化合物,包括卵磷脂、脑磷脂 和神经磷脂等。磷脂是一种强乳化剂,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颗 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从而有利于胆固醇透过血管为组织 所利用,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减少,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避免 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故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还可使维生素E还原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抗氧化作用的形式。
(三)其他维生素
• 维生素B6与动脉壁的组织介质(酸性粘多糖)的代谢 以及脂代谢中的重要酶类(脂蛋白脂酶的活力有关) 亚油酸需在维生素B6存在的情况下转化为花生四烯酸, 后者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前体。
• 此外,当维生素B6、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血浆同 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 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维生素B12 、泛酸、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等在抑制体
牛磺酸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使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加,保
护细胞膜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和肝脏胆固醇 的作用。
五、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维生素E • 已有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维生素E有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
维生素E的生理学功能是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而防止
自由基对细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损伤。维生素E还可促 进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后者有扩张血管、抑制血
缺硒可导致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前列腺素合成减
少,促进血小板凝聚,血管收缩,增加心肌梗塞的 危险性。
八 其他因素
• (一)酒 大量饮酒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酒精可增加血
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
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 • (二)茶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化学物质,动物试验和流行
病血证明饮茶也有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抑制血 小板凝聚,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抗血栓形成的 作用。
八 其他因素
• (三)大蒜和洋葱 大蒜和洋葱有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提高 HDL的作用。此外大蒜还可延长人体凝血时间, 增加血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大蒜和洋葱的降 脂作用与其含有的硫化物有关。 • (四)香菇和木耳 都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木耳还有抗 凝血作用,所以这两种食品对防治动脉粥样硬 化都是有益的。
四、膳食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 化
• 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 有动物试验证明, 动物性蛋白质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比植物 性蛋白质明显。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发现食用动物性蛋
白质高的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食用动物性蛋白质低的地
区显著增加。而植物大豆蛋白质则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 • 目前有研究发现某些氨基酸有保护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例如
九、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
• (一)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的体重
• (二)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 (三)多吃植物性蛋白质,少吃甜食
• (四)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 (五)饮食宜清淡,少盐
• (六)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少饮酒
十
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