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5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1)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f00d575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3.png)
学古诗的五个步骤口诀:拆、看、读、懂、赏。
学习古诗常用的五种步骤:
一、拆题目。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给即将到蜀州任职的友人杜少府的。
由题目我们可以对诗歌内容有大体的了解。
二、看作者及背景。
知人才能论事,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我们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诗作风格才能对其诗歌有高度的共情,同时我们只有了解了写作背景才能知道诗歌具体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是什么。
三、读诗歌明诗意。
首先我们要根据诗歌内容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概括诗句内容。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悟诗情。
四、懂主旨和情感。
通过诗句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诗人想要写作对象或读者传达什么的内容,想要表达什么的思想感情。
五、手法作赏析。
不同的诗它都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情达意,将其用于找出并逐步赏析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诗句内容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做到三必看:
1、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2、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3、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七种方法教你快速读懂古诗词
![七种方法教你快速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62fabe04afe04a1b071de75.png)
七种方法教你快速读懂古诗词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蕴涵丰富,魅力无穷。
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高考考纲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题分值8分。
由此可见,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然而,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考试,学生普遍存在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的问题,因此,古诗词鉴赏又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那么有没有能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一首古诗词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入手:一、抓“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抓“作者”“文如其人”,“诗言志”。
每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
因此,要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其实,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读懂古诗的方法
![读懂古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0c74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c.png)
读懂古诗的方法
读懂古诗,是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艺术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帮助你读懂古诗的方法:
1. 了解诗人背景: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理解其诗歌的内涵和主题。
2. 理解诗歌主题:古诗主题广泛,包括山水、友情、离别、爱情、政治等。
理解诗歌主题,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3. 解读诗歌语言:古诗语言简练、含蓄,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需要仔细解读诗歌语言,理解其深层含义。
4. 体会诗歌意境:古诗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生活场景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需要用心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其美的力量。
5. 关注诗歌结构:古诗结构严谨,往往遵循一定的韵律和节奏。
关注诗歌结构,有助于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美感。
6. 结合注释和典故:很多古诗涉及到历史典故和背景知识,需要结合注释和典故来理解。
这有助于深入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
7. 多读多背:读古诗需要多读多背,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培养对古诗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8. 借助工具书:遇到生僻字词或典故时,可以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阅相关解释和用途。
总之,读懂古诗需要不断积累和努力。
通过了解诗人背景、理解诗歌主题、解读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关注诗歌结构、结合注释和典故以及多读多背等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如何读懂古诗
![如何读懂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58c23adb360cba1aa811dac7.png)
解题思路:注释中诗人所处朝代这一信息尤 为重要。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国家衰亡已无 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志士包括诗人戴复古都极 度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 最为强烈和集中。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 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 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 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 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 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注:① “鲈鱼正美” :典出《晋书·张翰
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
“南冠”、“楚囚”:典出《左净渚莲 愁”与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声声慢》词中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在抒情手法上有异曲 同工之妙,而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 〖参考答案〗 两诗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 人的感情色彩赋予荷花、菊花,借花愁写人愁。 赵诗中,描写了作者眼中花瓣落尽的枯荷败叶的 忧愁,实际上写自己羁旅京城的乡愁;而李词则 借写满地黄花的憔悴抒发自己孤独愁苦的感情与 国运衰微的悲凉。
四、关注文本 1、关注情感关键词,把握诗眼。诗歌中往往有一些最精 练传神的词句、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这些能够帮助我 们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阅读时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示例、《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千古名篇,颔、颈两联更 是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绘与情感表 达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咸阳①城西楼晚眺(tiào) 许 浑②(hún)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 ①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
解题思路:本来初读时对“自有岁寒心”一句
读懂诗的方法
![读懂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751f6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a.png)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1
了解诗歌的特点。
古诗通常具有音韵、节奏和意象三个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
2
注意词语场菊的意义。
古诗中的词语通常具有多种意义,因此你需要注意词语的意义,才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3
熟悉常用的修辞手法。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熟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
4
了解诗歌的背景信息。
古诗的背景信息包括诗人的生平、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等。
了解这些背景信够册息可以帮助
你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
5
多读多练。
最后,要想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练。
你可以选择一些适光新往合你的古诗来读,并不断练习,这样才能提高你的读懂古诗能力。
了解古诗的方法
![了解古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a9e1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9.png)
了解古诗的方法
了解古诗的方法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方法:
1. 阅读解译课程:参加或自学与古诗相关的课程,了解古代汉语和文学的基本知识。
这将帮助您理解古诗中的词汇、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
2. 查阅词典和注释:阅读古诗时,使用古代汉语字典和古诗注释来解释不熟悉的词汇和短语。
3. 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古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情境有助于您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意图和主题。
4. 背诵和默写:通过背诵和默写古诗,您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表达方式。
5. 研究作者:了解古诗作者的生平、作品和风格,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诗歌。
6. 探索诗歌的主题:分析古诗的主题和情感,尝试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7. 参与讨论和研究小组:参加讨论会、读书会或研究小组,与他人分享和讨论对古诗的理解和见解。
8. 阅读不同版本的译文:如果您不懂古汉语,可以阅读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译文,以便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9. 尝试写古诗:尝试自己写一些古诗,这可以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10. 常规阅读:保持对古诗的常规阅读习惯,这将有助于提高您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诗,深入探索其中的文化、历史和美学价值。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3f36f8f8c75fbfc77db23f.png)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一)读标题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1.把握标题信息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2.带着标题去读诗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带来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即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的开头句往往是扣住标题来写的,从而了解了开头的内容。
(二)读正文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方法上还是有以下两点很关键:1.懂得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⑴结构章法〖诗〗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①绝句:前两句写景。
次、后两句抒情。
第四句最重要。
②律诗:前四句写景。
次、后四句抒情为主。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
写景为次。
下片:抒情为主。
⑵基本特点:情景结合a.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b.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
2.反复品读关键语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
而其言语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
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句。
如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
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
如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
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
(三)挖掘暗示信息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71da5a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b.png)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一、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1、注意诗的题目。
2、抓住关键词(句)4、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
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
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5、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
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
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
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6、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
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
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7、诗歌中常用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要注意识别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它们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
如何读懂古诗词?
![如何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55df75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d.png)
如何读懂古诗词?简而言之,我认为在知人论世、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悟。
一、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二、享受诗歌之美。
(一)意境美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创造的意境和饱含的情感。
(二)音乐美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和谐动听的音调。
(三)语言美通过仔细的品味,体会诗歌凝烁集中而形象的语言。
(四)要学会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一些古典诗词。
1、节奏———本来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则的强弱,长短现象。
诗人则通过构成诗句的词的字数和字的声调来体现诗歌的节奏,使诗句出现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显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朗读诗要注意节奏,正确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感情:轻松愉快节奏:明快朗畅激愤昂扬急促有力哀怨悲伤低沉缓慢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一般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三拍(2/3,2/2/1,2/1/2),七言诗是四三拍(4/3,2/2/1/2,2/2/2/1)。
例:“床前/明月光”或“床前/明月/光”“两个黄鹂/鸣翠柳”或“两个/黄鹂/鸣/翠柳”2、韵律——主要是指诗歌中的押韵规则和古典诗词中的平仄格式。
(1)押韵,就是为了把音调和谐而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诗句的末尾,故又叫“韵脚”。
一般来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押“ang”韵。
(2)平仄——是指声调,平声指阴平、阳平,仄声指上声、去声、入声,诗歌的每两句往往是平声和仄声相对,特别是绝句的三四句和律诗的三四句、五六句。
古诗一般以平声收尾。
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
读懂诗词的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3eb0f84afe04a1b071de82.png)
b.“承”
在古诗词中,“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
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承”的
形式有总接、分承、明顺、暗接、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其主要作用有:①承上启下,②铺垫下文。
练中悟 4 题。
(2011·山东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帐下犹歌舞”,就是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在
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串对是指构成对偶 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
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两句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
①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大体 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 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
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试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它对我们懂诗、解题的 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首联“觉闻 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点题 ) 标题里有月,诗中颔联就
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颈联是“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联
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
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
1.懂得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610aa0aeaad1f347933f05.png)
专题一诗体专攻——鉴赏诗歌读懂始[专题微语]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
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明确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
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培养读懂古诗的能力,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把握古诗常见的题材特征,二要懂得古诗的语言特征,三要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一、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中国古典诗歌虽说浩如烟海,但如从题材的角度看,总有一些题材相同、情感相近、手法相似的诗歌。
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
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即事抒怀诗等几种类型。
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
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
(一)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解读时一定要抓住情景关系加以品析。
首先,把握景物(意象)特征。
常见的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其次,领悟诗人溢于景物的情感。
山水田园诗表达的常见的思想情感有: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另有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远近高低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反衬等。
读懂古诗五步曲
![读懂古诗五步曲](https://img.taocdn.com/s3/m/ee7aacf48bd63186bcebbcf4.png)
【摘要】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简洁,情感饱满,这也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古人想到表达的思想心境,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五点实现。
【关键词】读题;注解;括号大法;五字口诀读懂古诗五步曲万芸琦【南昌一中,江西南昌330009】下面我将呈现简单易行的五个读懂古代诗歌的步骤。
第一步,读题。
很多情况下,我们能够把诗歌当作记叙文来阅读,怎么读?记叙文有六要素,很多情况下诗歌也会包含几个要素。
读文先读题,因为题目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第二步,读注解。
诗人抒情是由于具体的事情情境,而心有所感,所以诗人的感情都有针对的事情,需要我们了解写作背景,这可以通过文下注解来了解。
在一张卷子中的古代诗歌题,如果提供了注解,那一定是有用的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还是以2016年江西中考古诗歌题目为例,浣溪沙,注解①,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他提供了信息给你,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可以帮助你解题的,需要你主动思考,去提炼出有价值的词语信息。
那么这首诗歌有没有有价值的信息呢?有,因为题目,是词牌名,没有提供任何价值和信息,换言之,我们需要了解它真正的标题究竟是什么,而有一些同学就会发现在注解①里,有关键的信息,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赛。
第三步,记叙文六要素法。
抒情都是因为具体的事情而生发。
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诗歌当作一篇记叙文来看待。
一篇记叙文,少不了记叙文六要素,在对待一篇陌生的诗歌时采用记叙文六要素,能更好地整体把握诗歌。
还是以2016年浣溪沙这首词为例,由于之前的我们从文下注解中提炼出了真实的标题,所以说我们可以按照记叙文六要素先列一个小表:时间:秋地点:荆州人物:我、马举先事件:起因、登城楼观塞经过:上片写景,写事结果:下片抒情第四步,括号大法抓重点。
要读懂诗歌,并不意味着你要每个字都读懂,即便是语文老师也不一定能做到每个字都能理解到位。
古诗词阅读技巧之读懂古诗词
![古诗词阅读技巧之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e97487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a.png)
古诗词阅读技巧之读懂古诗词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20年第09期要想做好诗词鉴赏题,首先要读懂诗词。
那么,怎样读懂诗词呢?可采用“两角度·四看四抓”来读懂古诗词。
一、角度一:借助有效信息解读诗歌即四看: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题目信息。
1.看标题标题是诗词内容、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
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1)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3)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4)揭示诗歌的线索;(5)表明诗歌的题材;(6)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诗词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2.看作者诗言志,诗是作者之志的外物化,因此,读诗时,要注意诗人的遭遇、近况以及所处朝代的国势。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如,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和《声声慢》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
王昌龄的《从军行》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
3.看注释诗歌的注释有些是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帮助读者读懂诗句;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和主旨;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
因此,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注释。
4.看题目信息(1)题干暗示信息。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
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也叫借题解文法。
读懂古诗典故的方法
![读懂古诗典故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618a7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3.png)
读懂古诗典故的方法
1.了解历史背景:古诗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如果想要理解其中的典故,就要先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注重语言表现:古诗词的语言表现非常重要,诗人往往会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来展现典故的内涵,因此读者需要注重细节,领悟诗人的语言艺术。
3.比较理解:有些典故可能在不同的诗词中出现,读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中的典故,逐渐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4.查找相关资料:在阅读古诗词时,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典故,可以查找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辞书,加深对其的认识。
5.遇到生僻字要查字典:古诗词中常出现生僻的字词,如果不理解其含义,就无法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因此,遇到生僻字一定要及时查字典,增加词汇量。
- 1 -。
古诗读懂最简单三个步骤
![古诗读懂最简单三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d79ca9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0.png)
古诗读懂最简单三个步骤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读懂古诗,其实很简单,就三个步骤哦!第一步,了解背景。
每首古诗都有它诞生的时代和作者的经历,就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
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咱们得知道李白当时在异乡漂泊,思念家乡,这样再读这首诗,就能感受到他那种深深的孤独和对家的眷恋啦。
第二步,读懂字词。
古诗里的字词有时候和咱们现在说的不太一样,可别迷糊哟!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里的“坐”,可不是咱们平常坐椅子的“坐”,而是“因为”的意思。
把这些关键的字词搞明白,整首诗的意思就能清晰不少。
第三步,感受情感。
古诗都是作者感情的流露,开心、悲伤、愤怒、思念……各种各样。
像杜甫的《春望》,从诗里能体会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只要咱们按照这三步来,古诗就不再是那让人头疼的“天书”啦,而是能和咱们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没那么难啦?稿子二嘿,小伙伴们!今天来给大家分享读懂古诗最简单的三个步骤,准备好小耳朵听哟!第一步呢,就是大声朗读。
别小看这一招,读着读着,古诗的韵味就出来啦。
就像唱歌一样,有了旋律,感觉就来了。
而且读多了,那些生僻的字呀,拗口的句子呀,也变得顺溜了。
第二步,发挥想象。
古诗里的画面可美啦,咱们要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呈现出来。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想象一下两只可爱的小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枝头欢快歌唱的样子,是不是特别生动?第三步,联系生活。
古诗虽然是古代的东西,但里面的情感和咱们现在是相通的。
比如相思之情,咱们在离开家人朋友的时候也会有呀。
这样一联系,就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心情啦。
这三个步骤是不是挺简单的?快去试试,说不定你会发现古诗的世界超级有趣哟!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儿,祝大家读诗愉快!。
怎样读懂古诗词
![怎样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42f21b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8.png)
怎样读懂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和生活。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读懂古诗词并非易事。
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古诗词呢?首先,要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
每一首古诗词都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作者的经历、遭遇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等因素都会对作品产生影响。
比如,杜甫的《春望》,如果我们不了解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很难深刻体会到诗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所蕴含的沉痛和忧思。
其次,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的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官职名称等,在古诗词中时有出现。
比如,“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司马”,了解古代官职的设置,才能明白作者此时的处境。
还有,古代的节令、服饰等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词的内涵。
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果不明白春节换桃符的习俗,就难以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氛围。
诗词的格律和韵律也是读懂古诗词的关键。
古诗词在格律上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平仄、押韵等。
通过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我们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起伏。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押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
此外,要留意古诗词中的意象和典故。
意象是诗人用来寄托情感的具体事物,如月亮常代表思乡,梅花常象征高洁。
而典故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比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里运用了庄生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就很难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复杂情感。
多读多背也是提高古诗词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
读得多了,自然会对古诗词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有更敏锐的感知。
而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同一首诗词,往往会有不同的感悟。
在阅读古诗词时,还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
诗词的篇幅往往有限,但所传达的意境是无限的。
我们要在脑海中构建出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这样才能更真切地感受诗词的魅力。
理解古诗的方法
![理解古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5e24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0.png)
理解古诗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古诗,我们需要了解古诗的背景和历史。
古诗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它们往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因此,通过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其次,要理解古诗,我们需要注重诗歌的语言和表现形式。
古诗的语言通常简练精炼,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通过对诗歌语言的细致品味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此外,古诗的表现形式也很重要,比如诗歌的格律、韵律等方面都包含着诗人的用心和情感,通过对诗歌形式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诗歌的内在美感和艺术魅力。
另外,要理解古诗,我们还需要注重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古诗的主题多样,有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慨,有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感动,通过对诗歌主题的把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古诗往往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通过对这些意象和象征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最后,要理解古诗,我们需要注重诗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古诗往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古诗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美感的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诗的魅力和韵味。
总之,要理解古诗,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了解古诗的背景和历史、注重诗歌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关注诗歌的主题和意境,以及体验诗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诗,欣赏古诗的魅力,感受古诗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懂古诗(五)
第五课时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1)
一、预习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步步高》P99-101
二、导入
三、高考真题
(2013年全国大纲版·广西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客从(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分)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四、考点解读《考纲》中要求能“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作者的思想内容在诗中包括表层和深层。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考查着重回归读懂文本,其中就有表层和深层两点要求。
五、基础整合《步步高》P97-101
六、课堂练习
(一)(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l)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分)
(二)(2013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1分)
(2)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4分)
七、小结
读懂古诗,不但要明白诗的表层意思,更要领会诗的深层意思。
1、明白诗的表层意思,要利用古诗语言特征知识疏通诗句的字面含义,掌握诗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等,能将内容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2、领会诗的深层意思,要领会诗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则往往需要联系更多的信息,揣摩语言内蕴。
方法有“七看”(1)看标题(2)看作者(3)看背景(4)看小序、注释(5)看意象、典故(6)看情思关键词句(7)看风格、技法。
八、课后练习
(2013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分)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
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读懂古诗(五)【参考答案】
三、高考真题(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么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
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六、课堂练习(一)(l)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二)(1)桃花流水鳜鱼肥。
(2) 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八、课后作业
(1)【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新课标必修5第二单元),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迹。
读懂古诗(五)【参考答案】
三、高考真题(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么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
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六、课堂练习(一)(l)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二)(1)桃花流水鳜鱼肥。
(2) 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八、课后作业
(1)【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新课标必修5第二单元),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