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理论课程主要内容与问题解读
电磁场理论兰州大学物理学院

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电磁场理论所属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4(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电磁场理论是宏观电磁现象的经典理论,是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以及它与带电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电磁场理论是解决一切信息处理的物质基础。
课程目标与任务:掌握静电场、恒磁场以及时变电磁场的基本理论,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来源以及电磁统一,会利用基本的电磁理论分析一些具体的工程问题,如电磁波传播、天线、微波等。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学关系:其中高等数学和数学物理方法是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基础,电磁学是电磁场理论的物理基础,电磁场理论在电磁学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并进一步阐述电磁场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应用。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William H.Hayt,Jr.,John A. Buck编,赵彦珍等译,工程电磁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第版)。
主要参考书:1.《电动力学》,汪映海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2.《电磁场理论基础》(第二版),陈重,崔正勤,胡冰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3.《工程电磁场导论》,冯慈章、马西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电磁场与电磁波》,李书芳、李莉、张阳安、高泽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章数学准备知识第一节标量和矢量第二节矢量代数第四节矢量分量和单位矢量第五节矢量场第六节点乘和叉乘第七节其他坐标系:圆柱坐标系、球坐标系第二章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第一节库仑定律第二节电场强度第三节连续分布体电荷的电场第四节线电荷的电场第五节面电荷的电场第六节电力线和电场分布图第三章电通量密度、高斯定律和散度第一节电通量密度第二节高斯定律第三节高斯定律的应用:一些对称电荷的电场第四节高斯定律的应用:体积元电荷的电场第五节散度和麦克斯韦第一方程第六节矢量算子 和散度定理第四章能量和电位第一节点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消耗的能量第二节线积分第三节电位差和电位的定义第四节点电荷的电位第五节点电荷系统的单位:保守性第六节电位梯度第七节电偶极子第八节静电场中的能量密度第五章导体和电介质第一节电流和电流密度第二节电流连续性第三节金属导体第四节导体性质和边界条件第五节镜像法第六节半导体第七节电介质材料的性质第八节理想电介质的边界条件第六章电容第一节电容的定义第二节平行板电容器第四节两导体传输线的电容第五节采用场分布图估算二维问题中的电容第六节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第七节拉普拉斯方程解的例子第八节泊松方程解的例子:P-N结的电容第七章恒定磁场第一节毕奥-沙伐定律第二节安培环路定律第三节旋度第四节斯托克斯定理第五节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第六节磁位和磁矢位第七节恒定磁场定律的推导第八章磁场力、材料和电感第一节运动电荷所受的力第二节元电流所受到的力第三节元电流之间的作用力第四节闭合回路所受到的力和力矩第五节磁性材料的性质第六节磁化和磁导率第七节磁场边界条件第八节磁路第九节势能和磁性材料受到的力第十节自感和互感第九章时变电磁场和麦克斯韦方程第一节法拉第定律第二节位移电流第三节微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第四节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第五节推迟位第十章传输线第一节传输线中波传播的物理描述第二节传输线方程第三节无损耗传输第四节正弦电压的无损耗传输第五节正弦波的复数形式第六节传输线方程组及其向量形式解第七节无损耗传输和低损耗传输第八节传输功率和损耗特性第九节波在不连续处的反射第十节电压驻波比第十一节有限长传输线第十二节几个传输线的例子第十三节图解法:史密斯圆图第十四节暂态分析第十一章均匀平面电磁波第一节自由空间中波的传播第二节电介质中波的传播第三节坡印亭定理和波的功率第四节良导体中波的传播:集肤效应第五节波的极化第六节磁化和磁导率第十二章平面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第一节正入射时均匀平面电磁波的反射第二节驻波比第三节多层媒质分界面上波的反射第四节任意入射方向下平面电磁波的反射第五节斜入射时平面电磁波的反射第六节斜入射时波的全反射和全折射第七节色散媒质中波的传播第八节色散媒质中的脉冲展宽第十三章导行电磁波第一节传输线场及其基本参数第二节波导基本工作原理第三节平行平板波导中的平面波第四节利用波方程分析平板波导第五节矩形波导第六节平板介质波导第七节光纤纤维(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教学中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的规划和建设,按照课程体系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因材施教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做科研的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达到从会学到好学;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主动思考习惯,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布置课后作业,必要时进行习题讲解;将实际工程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理解电磁场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加深理解电磁场理论的本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发并实施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课程的教学实施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之上。
《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

《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电磁场理论》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静电场、静磁场、静态场的边值问题、时变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磁波的传输和电磁波的辐射等。
这门课程的
理论性较强,概念较抽象,应用的数学知识较多,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应当具备大学
物理和高等数学矢量场分析的扎实基础。
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电磁学。
该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性质的理解,获得分析和处理电磁场问题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和能力。
进一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课程目标
1.掌握静态场的基本规律,学会静态场的分析处理方法。
2.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内涵。
3.学会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去分析解决时变电磁场的基本问题。
4.了解微波传输和辐射的理论。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
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认知。
理解——是指运用已了解的基本原理说明、解释一些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计算。
掌握——是指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对一些较复杂的电磁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其本质。
学会——是指能应用所学的电磁场理论去处理分析有关问题。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
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矢量分析
1·1 标量场与矢量场√。
电磁场理论课程总结

电磁场总结各章内容总结如下:第一章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主要内容:矢量;场的概念及分类;矢量线;方向导数、梯度的概念及计算;哈密尔顿算子;通量、散度;高斯定理(散度定理);环量、旋度;斯托克斯定理(旋度定理);矢量场的分类及表示;标量格林定理;矢量格林定理;亥姆霍兹定理;常用正交曲线坐标系及其梯度、散度、旋度的计算公式;第二章静态场主要内容:真空、介质中的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场的能量;静电场的边界条件;静电场的解法;真空中恒定电流的静磁场;媒质中的静磁场;静磁场的能量;静磁场的边界条件;第三章时变电磁场主要内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场;位移电流与全电流定律;Maxwell 方程组及其物理意义;时谐电磁场:时变场的边界条件;时变电磁场的能量与能流;坡印廷矢量(能流密度矢量),平均坡印廷矢量;时变电磁场的波动性;位函数;对偶性原理;唯一性定理;第四章平面电磁波主要内容:无界均匀理想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的表示式、传播参数、传播特性;电磁波的极化;无界均匀导电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的表示式、传播参数、传播特性;第五章电磁场在分区均匀媒质中的传播主要内容:反射折射定律和菲涅尔(Fresnel)公式;向导电媒质的垂直入射;向理想导体的垂直入射;向理想媒质的垂直入射;向理想导体的斜入射;向理想媒质的斜入射(全透射、全反射现象);向有耗媒质的斜入射;第六章导行电磁波主要内容:导行波的一般分析方法;导行波的波型(模式)分类;TEM波、TE波、TM波;矩形波导中的导行波;圆波导中的导行波;同轴线中的导行波;平面传输线;各章作用及相互关系第一章数学工具矢量;场论(散度旋度)第二章静态场分析第三章时变场分析;Maxwell方程组的种种变换及推论第四章最简单的波动电磁场——平面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分析第五章电磁波在不同媒质交界面的传播特性分析第六章有界区域(特指传输线)中的电磁波传播特性分析第一章介绍电磁场的数学基础,其中有关矢量及场论的部分是基础之基础;第二章介绍比较熟悉的静态场知识,逐渐导出初始的并不完备的Maxwell方程;第三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全电流概念建立起了完备的Maxwell方程组,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了时谐场的Maxwell 方程组以及边界条件、坡印廷定理、波动方程、位函数方程、对偶性定理、唯一性定理等。
电磁场理论分析

电磁场理论分析电磁场是物质世界中最基本的物理现象之一,它描述了电荷和电流在空间中引发的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电磁场理论是电磁学的核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电磁场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其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一、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原理电磁场理论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构成,这是描述电磁现象的基本定律。
麦克斯韦方程组包括四个方程,分别是高斯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这些方程揭示了电场和磁场的产生、传播与相互作用的规律。
电场通过电荷的电荷密度与电磁介质的极化来描述,它的大小和方向受到电荷的影响,符合库仑定律。
磁场则通过电流的电流密度来描述,它的大小和方向受到电流的影响,符合安培定律。
电场和磁场是相互关联的,它们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相互转换。
二、电磁场理论的重要性电磁场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电磁场理论被应用于电磁波的研究。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重要参数。
电磁波在通讯、雷达、无线电、激光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的传播受到电磁场理论的支撑。
其次,电磁场理论在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变压器是能量传输和变换的重要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设计电磁感应设备,如电动机、发电机等。
此外,电磁场理论还在电子技术、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原子物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子技术中的电路设计和分析依赖于对电磁场的理解。
光学研究中的光的传播和衍射现象都可以通过电磁场理论进行解释。
等离子体物理和原子物理的研究需要借助电磁场理论来描述和分析电子和离子的行为。
三、电磁场理论的未来发展电磁场理论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磁场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以下是未来电磁场理论研究的几个方向:1. 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电磁场与物质的能量转换和传输机制,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核⼼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涡旋磁场;电场和磁场不是彼此孤⽴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个统⼀的电磁场.麦克斯韦进⼀步将电场和磁场的所有规律综合起来,建⽴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体系.这个电磁场理论体系的核⼼就是麦克斯韦⽅程组.
麦克斯韦⽅程组是由四个微分⽅程构成,:
(1)描述了电场的性质.在⼀般情况下,电场可以是库仑电场也可以是变化磁场激发的感应电场,⽽感应电场是涡旋场,它的电位移线是闭合的,对封闭曲⾯的通量⽆贡献.
(2)描述了磁场的性质.磁场可以由传导电流激发,也可以由变化电场的位移电流所激发,它们的磁场都是涡旋场,磁感应线都是闭合线,对封闭曲⾯的通量⽆贡献.
(3)描述了变化的磁场激发电场的规律.
(4)描述了变化的电场激发磁场的规律.
麦克斯韦⽅程都是⽤微积分表述的,具体推导的话要⽤到微积分,⾼中没学很难理解,我给你把涉及到的⽅程写出来,并做个解释,你要是还不明⽩的话也不⽤着急,等上了⼤学学了微积分就都能看懂了:
1.安培环路定理,就是磁场强度沿任意回路的环量等于环路所包围电流的代数和.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电磁场互相转化,电场强度的弦度等于磁感应强度对时间的负偏导.
3.磁通连续性定理,即磁⼒线永远是闭合的,磁场没有标量的源,麦克斯韦表述是:对磁感应强度求散度为零.
4.⾼斯定理,穿过任意闭合⾯的电位移通量,等于该闭合⾯内部的总电荷量.麦克斯韦:电位移的散度等于电荷密度.。
电磁场理论课程归纳总结

电磁场课程总结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相关基本理论。
先后分别介绍了场论,静态场,时变场及它们的边界条件;然后是电磁波的传播理论,分别是无界区域,分区均匀媒质中和在波导中的传播。
场论中,介绍了概念主要有标量场,矢量场,场源,梯度,散度,通量,旋度,环量,正交曲线坐标系,哈密尔顿算子,以及几个重要的定理和公式,及常用的矢量恒等式。
通量描述场内有无源,是正源还是负源,而散度描述了源在场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场中每一点处的源的强弱程度。
环量反映了场矢量的环流与产生这种环流的源之间的关系。
而旋度表明了环流源的分布,场是由场源激发的,场源有散度源和旋涡源,故场基本上有散度场和漩涡场。
亥姆霍兹定理给了我们唯一确定一个矢量场的方法,即对于有限区域V内任何一个单值、导数连续有界的矢量场,若给定其散度和旋度,则该矢量场就被确定,最多只相差一个常矢量;若同时还给出该矢量场的边值条件,即该矢量在边界S上的切向分量(或法向分量),则这个矢量场就被唯一确定了。
并且该矢量场可以表示成一个无散场和一个无旋场的和。
矢量场中梯度、散度、旋度的概念和意义本身与坐标系无关,但它们的具体计算公式与坐标系密切相关。
在很多情况下,直角坐标系不太方便,例如有关球体、圆柱体的问题,采用球坐标、圆柱坐标就比较方便,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是常矢量,其他正交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一般是变矢量,它们的方向随空间位置不同而变化,因此其他正交坐标系中梯度、散度、旋度的计算公式比直角坐标系中的要复杂得多。
静态场中,主要介绍了静电场(电量不随时间变化的、静止不动的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的电场)和静磁场(静止的恒定电流产生的磁场)。
静电场以库仑定律及其推论(高斯定理,静电场环路定理)为基础理论,得到了静电场理论的很多结论,如安培定律(磁感应强度的旋度等于电流密度的倍),引入了电位,电势能,电壁,电容,极化,电位移矢量,恒定电流场(电流密度仅是的函数而不随时间变化而形成的矢量场),恒定电场(恒定电流回路中,电源两极及导体上各点的电荷密度保持恒定,这种恒定的电荷分布在电源内外、导体内外产生的电场),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若已知电荷分布可用于求电位),静磁场中还引入了磁化,磁矢位,磁标位。
电磁场理论课程说明

电磁场理论课程说明二、课程描述《电磁场理论》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介绍宏观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规律,并介绍其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使学生对工程中的电磁现象与电磁过程,能应用场的观点进行初步分析;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能进行计算;为学习专业或进一步研究电磁场问题,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电磁场的有关定理、定律、电磁场的基本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和一些重要的电磁场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波动方程、拉氏方程等)的建立过程以及分析方法.学会用"场"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计算一些简单、典型的场的问题三、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或资料●使用教材:《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被列入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其特点如下:①以三大实验定律和两个基本假说为基础,归纳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然后讨论静态场、时变场以及电磁波的传播与辐射特性。
既能与物理电磁学有机衔接,又避免简单重复;②减少静态场部分内容,加强电磁波内容,以满足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需要;③精选例题和习题,类型多样化。
内容包括:电磁场的数学物理基础、平面电磁波在无界均匀媒质中的传播、平面电磁波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导行电磁波、传输线理论、静态电磁场、静态场边值问题的解法。
适合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课程使用。
●主要参考书或资料.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赵家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磁场理论》全译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四、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期末考试...........................注意事项:. 学生听课课时必须超过本门计划课时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完成该课程的作业和实验才能取得期末考试资格。
. 最终成绩以分为最低及格线。
电磁场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ANSYS电磁场分析首先求解出电磁场的磁势和电势, 然后经后处理得到其他电磁场物理量,如磁力线分布、磁 通量密度、电场分布、涡流电场、电感、电容以及系统能 量损失等
● 电力发电机 ● 变压器 ● 电动机 ● 天线辐射 ● 等离子体装置
9.1 电磁场基本理论
(4)ANSYS电磁场分析简介 2. ANSYS电磁场分析方法 (2)建立分析模型。 在建立几何模型后,对求解区域用选定的单元进行划分, 并对划分的单元赋予特性和进行编号。 单元划分的疏密程度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即在电磁 场变化大的区域划分较密,而变化不大的区域可划分得稀 疏些。 (3)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 (4)求解和后处理。
过滤图形用户界面进入电磁场 分析环境。在ANSYS软件的 Multiphysics模块中,执行:Main Menu>Preferences,在弹出的对话 框中选择多选框“Magnetic-Nodal” 后,单击[OK]。
9.2 二维静态磁场分析
(2)二维静态磁场分析实例 (2) 建立模型 ①生成大圆面: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 >Circle>By Dimensions弹出如对话框,在对 话框中输入大圆的半径“6”.然后单击 [OK]。 ②生成小圆: 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Ci rcle>Solid Circle,弹出一个对话框,在“WP X”后面 输入“1”,在“Radius”后面输入“2”,单击[OK], 则生成第第二个圆。 ③布尔操作: 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 eate>Booleans>Overlap>Area,在弹出 对话框后,单击[Pick All]。
《电磁场理论基础》

《电磁场理论基础》
《电磁场理论基础》是一门研究电磁场结构特性及电磁场中的现象的学科。
它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也是它描述物理现象的基础。
它是传统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也是其他物理理论的基础。
电磁场理论基础涉及到一系列电磁学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电磁场分布、电磁场介质、电磁波、电磁屏蔽、电磁谐振、电磁偏振等。
这些问题都是电磁场理论基础的核心内容,也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电磁场理论基础的研究覆盖了电磁场的分布、传播和变化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电磁场的动力学特性,它涉及电磁场的能量及质量的转换,以及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电磁场理论基础的研究也涉及到电磁场的交互作用特性,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以及电磁场分布的变化,这些都是电磁场理论基础的重要内容。
电磁场理论基础是物理学、电子学和信息学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实际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电磁场理论基础的研究,不仅为我们了解电磁场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而且为我们更好地控制并利用电磁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电磁场理论大纲

《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407008学时:45学分:2.5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面向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物理本质和基本规律、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电磁问题的分析与求解能力,为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或深入研究电磁理论打下必要的基础。
目的:电磁场理论课程,是高等学校通信类专业一门重要得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在大学物理(电磁学)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用场的观点对电磁现象进行定性分析与判断的初步能力,了解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途径,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或进行电磁学问题的研究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矢量分析1.了解三种常用的正交坐标系(直角坐标系,圆柱坐标系,球坐标系),并学会三种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 理解标量场方向导数和梯度的概念,掌握梯度的运算。
3. 理解矢量场的散度和旋度的概念,掌握散度和旋度的计算。
理解散度定理和斯托克斯定理。
4. 了解无散场和无旋场,掌握标量场和矢量场的拉普拉斯运算。
5. 了解亥姆霍兹定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准确理解标量场梯度,矢量场的散度、旋度和拉普拉斯算符的概念,理解散度定理和旋度定理。
学会在三种坐标系下梯度,散度,旋度的计算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标量场梯度,矢量场的散度和旋度的计算以及拉普拉斯运算,散度定理和旋度定理。
本章的难点是散度定理和斯托克斯定理的理解。
(二)电磁场的基本规律1.了解电荷及电流密度的概念。
理解电流连续性方程的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
2. 理解真空和介质中电场和磁场的基本规律,了解电位移矢量,磁场强度,位移电流的概念。
3. 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和微分形式,及每个方程所包含的物理意义。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教学内容概述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是进入现代物理的基础知识。
它是我们了解电子学、信息科学、电力工程、电磁兼容等领域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概念、数学表示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电磁场的概念与基本特性电磁场是指在电荷或电流存在的情况下,在空间中发生的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它是一个连续的场,具有能量、动量、角动量等物理量。
电磁场的基本特性有:1)超距作用;2)场的线性性;3)场的可加性;4)场的相互作用。
二、电磁场的数学表示电磁场的数学表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麦克斯韦方程式,它包括麦克斯韦电场定律、麦克斯韦磁场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电流定律。
二是利用应用数学中的向量分析,包括向量导数、散度和旋度等。
三、电磁波的概念与基本特性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
它具有电场和磁场的可旋转、垂直并互相垂直、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特点。
电磁波分为许多不同的频率和波长,其中包括无线电波、光波、X射线、γ射线等。
四、电磁波的数学表示电磁波的数学表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电磁场的数学表示导出电磁波的运动方程,即麦克斯韦方程组。
二是通过电磁波本身的性质进行数学建模,如用傅里叶分析法,将电磁波表示为谐波和完整的谱等。
五、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各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学领域,电磁场在电磁管、电子束匀器及微波电路等设备的设计与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科学领域,电磁波被广泛用于通信技术中的无线传输、卫星通讯等。
在电力工程领域,电磁场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医学、地质、环境、天文学等领域,电磁场与电磁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磁学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概念、数学表示及其应用等角度进行了概述,希望能够对读者理解和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有所帮助。
电磁场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2 电磁场的基本理论第2 章电磁场的基本理论第2 章电磁场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描述电场,磁场的基本物理量静电场的特征及基本方程恒定电场的特征及基本方程恒定磁场的特征及基本方程时变电磁场及麦克斯韦方程组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求场分布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各种场之间的关系各种场之间的关系静电场、恒定电场和恒定磁场是静态场,它静电场、恒定电场和恒定磁场是静态场,它们只是空间的函数,不随时间变化,这时电场和们只是空间的函数,不随时间变化,这时电场和磁场虽然可以共处一个空间,但它们却是相互无磁场虽然可以共处一个空间,但它们却是相互无关、各自独立存在的;关、各自独立存在的; 时变电磁场既是空间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时变电磁场既是空间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数数,这时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 ,这时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电场与磁场不再独立,它们同时可以产生电场,电场与磁场不再独立,它们同时存在,形成统一的电磁场。
存在,形成统一的电磁场。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22.1 基本物理量及定理2.1 基本物理量及定理电荷(源量)电流(源量)电场磁场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32.1 基本物理量及定理2.1 基本物理量及定理一、电荷与电荷密度1、体电荷密度体电荷:电荷连续分布在一定体积内形成的电荷体。
?r体电荷密度的定义:q在电荷空间V内,任取体积元 ,其中电荷量为Vq dqr lim则V 0V dVqr dVV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42、面电荷密度面电荷:电荷只存在于一个薄层上? r 面电荷密度的定义:sq在面电荷上,任取面积元 ,其中电荷量为S则q dq r limsS 0S dS面上电荷:q? r dssS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53、线电荷密度线电荷:电荷只分布在一条细线上? r 线电荷密度的定义:lq在线电荷上,任取线元 ,其中电荷量为l则q dq r limll 0l dl线上电荷值:q? r dlll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64、点电荷点电荷:当电荷体体积非常小,可忽略其体积时,称为点电荷。
电磁场理论课程设计

电磁场理论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本次电磁场理论课程设计主要涉及电场和磁场的数学描述以及它们的性质与特征,同时实践中也需要使用安培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加深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加强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电场与磁场的数学描述电场和磁场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用数学方式进行描述。
在此设计中,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一下与电场相关的电势、电荷密度以及电场强度,以及与磁场有关的磁场强度、磁通量密度和磁感应强度等。
2. 安培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安培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定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在电路中电流的测量以及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等等。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学习安培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的原理,并通过实际计算来了解它们的具体应用。
3. 实践应用在学习了电场和磁场的数学模型以及安培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和解决。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安培定理来计算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或者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来计算产生的电动势大小。
三、课程设计流程1. 文献查阅和基础理论学习在开始课程设计前,我们需要对电磁场理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因此,我们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2. 课程设计方案确定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后,我们需要确定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案。
包括所选用的实际问题以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
3. 实验环境和数据收集在确定了课程设计方案后,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环境和必要的设备以及收集相关的数据。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们需要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进而分析得出电场和磁场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安培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5. 实验结论和总结最后,我们将得出具体的实验结论,进行总结,并给出改进的方案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物理学中的电磁场理论分析

物理学中的电磁场理论分析电磁场理论分析引言:电磁场理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涉及到电磁场的产生、传播和相互作用等方面。
本教案将从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探讨电磁场的数学描述、电磁波的传播以及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电磁场的本质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电磁学相关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电磁场的基本概念1.1 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及性质电场和磁场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概念,它们分别由电荷和电流引起。
本节将介绍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它们的数学描述,包括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
1.2 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电场和磁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是电磁场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节将详细介绍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洛伦兹力、电磁感应等,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电磁场的数学描述2.1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场理论的数学描述,它包括四个方程,分别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的产生、传播和相互作用等过程。
本节将详细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各个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2.2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之间存在边界条件,这对于理解电磁场的传播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将介绍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及其数学表达式,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电磁波的传播3.1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传播形式,它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双重特性。
本节将介绍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它们的数学描述,包括波长、频率、速度等。
3.2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一系列特性,如衍射、干涉等。
本节将详细介绍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及其数学描述,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1 电磁场与导体的相互作用导体是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对象,它对电磁场的传播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本节将介绍电磁场与导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电场在导体内的分布、电流的产生等。
4.2 电磁场与介质的相互作用介质是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另一重要对象,它对电磁波的传播和吸收具有重要影响。
电磁场理论课程主要内容与问题解读

第1章主要内容与问题1. 正交曲线坐标系及其变换1) 正交曲线坐标系及其变换关系:()()()()()()111232212333123 q q x,y,x x x q ,q ,q q q x,y,x y y q ,q ,q q q x,y,x z z q ,q ,q =⎧⎧⎪⎪=↔=⎨⎨⎪⎪==⎩⎩= 2)正交曲线坐标系坐标轴方向矢量:()()()()()()321222,,i z x ,y ,x q y x ,y ,x q x x ,y ,x q zx ,y ,x q e ˆy x ,y ,x q e ˆx x ,y ,x q eˆeˆi i i i z i y i x q i =⎪⎭⎫⎝⎛∂∂+⎪⎪⎭⎫ ⎝⎛∂∂+⎪⎭⎫ ⎝⎛∂∂∂∂+∂∂+∂∂=3)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空间曲线元的弧长()()()233222211232221d d d d d d d q h q h q h s s s s ++=++=其中i h 称为Lame 系数:123i h i ,,,=2. 矢量及其代数运算 (1) 矢量与标量有数值有方向的量为矢量,有数值无方向的量为标量。
(2) 两矢量A与B的标积和叉积标量积:∑∑===⋅=⋅3131i i i i i i A B B A A B B A =叉积: nAB ˆsin θB A B A C =⨯= 其中()123i i A ,B i ,,=分别是矢量A和B在x 、y 、z 坐标轴上的分量或投影,AB θ为矢量A与B的夹角。
(3) 三矢量的混合积和叉积三矢量的混合积:()()123123123A A AB B BC C C =⨯⋅A,B,C A B C =三矢量的叉积:()()()233112233112123x y z ˆˆˆe e eA A A A A AB B B B B BC C C ⨯⨯⨯⨯=A B C =B A C A B C -其中()123i i i A ,B ,C i ,,=分别表示矢量A B C 、、在x 、y 、z 坐标轴上的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主要内容与问题1. 正交曲线坐标系及其变换1) 正交曲线坐标系及其变换关系:()()()()()()111232212333123 q q x,y,x x x q ,q ,q q q x,y,x y y q ,q ,q q q x,y,x z z q ,q ,q =⎧⎧⎪⎪=↔=⎨⎨⎪⎪==⎩⎩= 2)正交曲线坐标系坐标轴方向矢量:()()()()()()321222,,i z x ,y ,x q y x ,y ,x q x x ,y ,x q zx ,y ,x q e ˆy x ,y ,x q e ˆx x ,y ,x q eˆeˆi i i i z i y i x q i =⎪⎭⎫⎝⎛∂∂+⎪⎪⎭⎫ ⎝⎛∂∂+⎪⎭⎫ ⎝⎛∂∂∂∂+∂∂+∂∂=3)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空间曲线元的弧长()()()233222211232221d d d d d d d q h q h q h s s s s ++=++=其中i h 称为Lame 系数:123i h i ,,,=2. 矢量及其代数运算 (1) 矢量与标量有数值有方向的量为矢量,有数值无方向的量为标量。
(2) 两矢量A与B的标积和叉积标量积:∑∑===⋅=⋅3131i i i i i i A B B A A B B A =叉积: nAB ˆsin θB A B A C =⨯= 其中()123i i A ,B i ,,=分别是矢量A和B在x 、y 、z 坐标轴上的分量或投影,AB θ为矢量A与B的夹角。
(3) 三矢量的混合积和叉积三矢量的混合积:()()123123123A A AB B BC C C =⨯⋅A,B,C A B C =三矢量的叉积:()()()233112233112123x y z ˆˆˆe e eA A A A A AB B B B B BC C C ⨯⨯⨯⨯=A B C =B A C A B C -其中()123i i i A ,B ,C i ,,=分别表示矢量A B C 、、在x 、y 、z 坐标轴上的分量。
3. 场论基础 (1) 场的概念空间区域内的每一点有确定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称在该空间区域定义了一个物理量的场。
如果物理量为标量,则是标量场,如果物理量为矢量,则是矢量场。
(2) 标量场的梯度标量场的梯度定义为场在空间变化最快的方向及数值,记为max grad |x y z u u u uˆˆˆˆu ne e e u l x y z∂∂∂∂==++=∇∂∂∂∂ (3) 矢量场的散度包含()z ,y ,x M 点的任意闭合曲面矢量场()x,y,z F 的通量与该闭合曲面体积之比的极限,记为()()0d div lim y sx zV x,y,z F F F x,y,z Vx y z∆→⋅∂∂∂==∇⋅=++∆∂∂∂⎰⎰F SF F (4)矢量场的旋度包含()z ,y ,x M 点的任意面元边界矢量场的环量与面元比值之极限的最大值及最大值时面元的法向(边界的绕行方向与面元法矢为右手螺旋关系),记为0Maxd rot lim x y z ls xyz ˆˆˆe e e ˆn s x y z F F F ∆→⎛⎫ ⎪⎛⎫⋅∂∂∂⎪ ⎪==∇⨯= ⎪∆∂∂∂ ⎪⎝⎭ ⎪ ⎪⎝⎭⎰F l F F 4. 矢量场的基本性质(1) 亥姆霍兹定理空间区域V 上的任意矢量场()r F ,如果它的散度、旋度和边界条件为已知,则该矢量场唯一确定,且可以表示为一无旋矢量场和一无散矢量场的叠加,即:()()()r F r F r F l e +=其中()r F e 为无散矢量场,即()0≡⋅∇r F e ;()r F l 为无旋矢量场,即()0≡⨯∇r F l 。
(2) 矢量场与激励源关系通量源激发有散矢量场,矢量场的散度与激发该矢量场的通量源密度成正比。
旋涡源激发有旋矢量场,矢量场的旋度与激发该矢量场的旋涡源源密度成正比。
(3) 矢量场的有关性质无旋的矢量场可以表示为某个标量场的梯度,无散的矢量场可以表示为某个矢量场的旋度,即:()()()() l e φ=-∇=∇⨯F r r F r A r第2章主要内容与问题1. 宏观电磁场的基本定理和定律1)电荷守恒定律。
一个封闭系统内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其数学表达式为:dd d d sVV t ρ-⋅=⎰⎰⎰⎰⎰J S (积分形式),0=∂∂+⋅∇t ρJ (微分形式) 2)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q 1 和q 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点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与两点电荷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q 1 和q 2连线方向,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数学上表述为:12121230124πq q R ε=R F3)电场与电场强度。
电荷及变化磁场在周围空间激发出的一种特殊物质任何电荷在其所处的空间中将激发出对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作用的特殊物质,称其为电场,用电场强度()r E 描述。
电荷激发的电场为:'30()()d 4πVV R ρε'=⎰⎰⎰r RE r 4)电场的高斯定理。
任意闭合曲面电位移矢量的通量,等于闭合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即:()()()()d d SVS V ρρ⋅=∇⋅=⎰⎰⎰⎰⎰D r r D r r5)安培定律。
空间任意两电流元1122d d I I l l 、之间存在力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流元的大小成正比,与两电流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电流元取向的夹角有关;其方向则由两电流元的取向决定,电流元11d I l 对22d I l 的作用力为:()221112012312d d 4πI I Rμ⨯⨯=l l R F6)毕奥-萨伐尔定律。
电流(或运动电荷)在其周围空间激发出对另一电流元(或磁铁)具有力作用的特殊物质,称为磁场。
描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之为磁感应强度,电流密度()'J r 产生的 磁感应强度为:()()V RV '⨯=⎰⎰⎰d π430Rr J r B 'μ 7)磁场的高斯定理。
任意闭合曲面磁感应强度矢量的通量恒为零,即:()()d 0 0S⋅=∇⋅=⎰⎰B r S B r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闭合回路感应电动势与通过该闭合回路内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dd d d lst ⋅=-⋅⎰⎰⎰E l B S 9)洛伦兹力公式。
[]q =+⨯F E v B10)叠加原理。
电磁场满足叠加原理,即空间任意点的电磁场2.麦克斯韦方程组与边界条件1)宏观电磁场的基本特性电场为有散有旋矢量场,电荷是其通量源,变化的磁场为其涡旋源;磁感应强度为无散有旋矢量场,电流和变化的电场是其涡旋源。
如果电磁场与时间无关,则电场变为有散无旋矢量场,电荷是其通量源;磁感应强度为无散有旋矢量场,恒定电流是其涡旋源。
2)麦克斯韦方程组()()()()()()()()d d 0d 0 dd d d d ()d s Vs l s ls V ,t ,t ,t ,t ,t tt ,t ,t ,t t t ρρ⎧⋅=⎪∇⋅=⎧⎪⎪∇⋅=⋅=⎪⎪⎪⎪⎪⎪∂⎨⎨∇⨯=-⋅=-⋅⎪⎪∂⎪⎪∂⎪⎪∇⨯=+∂⎪⋅=+⋅⎪∂⎩∂⎪⎩⎰⎰⎰⎰⎰⎰⎰⎰⎰⎰⎰⎰⎰D s D r r B r B s B r E r E l B s D r H r J r DH l J s 3)电磁场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满足的条件()()⎪⎪⎩⎪⎪⎨⎧=-⨯=-⨯=-⋅=-⋅s s nˆn ˆnˆn ˆJ H H E E B B D D 1212121200)()(ρ 3.介质的电磁特性1)介质的极化与束缚电荷。
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宏观不为零的电偶极矩的现象称为介质的极化。
极化与电场、极化与束缚电荷的关系为:P E D +=0ε ,⎰⎰⎰⎰⎰-=⋅SVpV d d ρs P ,P ⋅-∇=p ρ2)介质的磁化与磁化电流。
介质在外磁场作用下表现出磁性称为磁化。
磁化与磁感应强度、磁化与磁化电流的关系为:M H B +=0μ ,MSLd d ⋅=⋅⎰⎰⎰JS M L , M J⨯∇=M3)介质的传导与传导电流。
导电介质在外加电磁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的运动形成传导电流,即欧姆定律,其表达式为E J σ=。
第3章主要内容与问题5. 静电场性质与定解问题(1) 静电场为无旋矢量场,引用电位函数()r φ的梯度表示。
满足如下方程:()0=⨯∇r E , ()()r r E φ-∇=, ()()ερφr r -=∇2(2)静电场的定解问题为()()()()2222s S SS S |n n |||ρφεφφεερφφ⎧∇=-⎪⎪⎨∂∂⎪-==⎪∂∂⎩r r r r 或 。
6. 静电场的能量与静电作用力 (1) 能量与能量密度()()()()()()()111d d , 222e e V V W V V w ρφ==⋅=⋅⎰⎰⎰⎰⎰⎰r r D r E r r E r D r 能量密度: (2)静电力一般表达式为:e e z e y e x W z W e ˆy W e ˆx W e ˆ-∇=⎥⎦⎤⎢⎣⎡∂∂+∂∂+∂∂-=F 3. 静电磁场中的导体系(1)静电场中导体内部电场和表面切向电场分量为零,导体为等电势体。
导体内部电荷体密度为零,所带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表面。
(2)导体系的电容:导体或导体系容纳电荷量性能的电路参量。
(3)静电场中导体系能量基于电位系数可以表示为:∑∑∑==i ji j ij ii e q q p q W 2121φ基于电容系数可以表示为:∑∑∑==i ji j ij i ii e q W φφβφ2121 4.导体中的恒定电场的性质及定解问题 (1)导体中恒定电场的性质()()() 0 , =0σ∇⨯=∇⋅=∇⋅E r J r E r , ()()r r E φ-=(2),导体中电位函数满足的定解问题为:()21212120S S S S n n ||||φφφσσφφ⎧⎧⎪∇=⎪⎨∇⋅⎪⎪⎩⎨∂∂⎛⎫⎛⎫⎪== ⎪ ⎪⎪∂∂⎝⎭⎝⎭⎩r K (源外部)(源部部)或 5.恒定电流磁场的性质及其定解问题 (1)恒定电流磁场为有旋无散矢量场,()()()0∇⨯=∇⋅=H r J r B r , 。
(2)引入磁矢位()r A ,()()r A r B ⨯∇=,磁矢势的定解问题为:()()()221212111ˆ0 |sn μμμ⎧∇=-⎪⎛⎫⎨-=⨯∇⨯-∇⨯= ⎪⎪⎝⎭⎩A r J r A A A A J 界面或6.载流线圈的电感与静磁场的能量(1)描述载流线圈上单位电流强度在空间某一回路为边界的曲面上产生磁通量的能力的电路参量,计算电感的诺依曼公式为2101212d d π421l l ⋅⎪⎪⎭⎫⎝⎛==⎰⎰C C R I M μψ (2)磁场的能量与能量密度计算公式()()1d 2m VW V =⋅⎰⎰⎰H r B r ,能量密度:7.载流体系受磁场作用力m m m m x y z m W W W ˆˆˆe e e W x y z ⎡⎤∂∂∂=-++=-∇⎢⎥∂∂∂⎣⎦F 第4章主要内容与问题1. 静态电磁场的定解问题与惟一性定理静态电磁场满足泊松方程与相应边界条件组成的定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