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阐述大学生思政教育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阐述大学生思政教育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施以人为本思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要求,对于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有着重要的指导及促进意义。
1.1 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来说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教育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形成的过程,而是通过外在的教育转化为内在的吸收和自我养成,是内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和大学生自身特有的情感规律和特点相结合,才能发挥最终的教育效果,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才能积极调动大学生的知、情、意、形,激发他们的意志,形成主动的修养养成,这一过程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自身的情感和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其自身特有的实际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因此,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贯彻和实施。
1.2 从大学时思想品德特点来说需要以人为本大学生从年龄及人生发展阶段来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思想道德认知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第一,表现为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第二,就是较为务实,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重视自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第三,相比之前,更加独立和自主,希望以自身的想法去生活和学习甚至工作,有着较为独立的判断能力,在信仰、就业观念、生活理念等各个方面逐渐成熟等。
另外部分学生开始积极主动的参加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有的甚至担任各组织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因此在此情况下,有必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大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引导,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走入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1.3 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社会分工不断加细,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在人文修养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

品。 开展联谊活动, 能与学生一起过中秋节、 春节等, 使学生真
正感受到了学校老师的关怀。 3.言传身教, 创新教学方式。教师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念相背离的,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 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 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
关键词 :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 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 教育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吸引力、 感染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以人为本” 是大
接班人。坚持“ 以人为本” 的教育观念是我们实现高等教育 目
的主导因素, 其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德育熏陶不可忽视, 每一位 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定、 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 有健康的人 格素质, “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 要改变 传统的“ 两课” 教学中忽视对教育对象精神方面的需要, 缺乏 了解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现象,进一步凸现人在社会中的意 义和价值, 树立“ 两课” 教育新理念,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对课 堂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 采取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老 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 让学生讲一些力所能及的教学内容 或演讲、 , 辩论 让学生 自问自答,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调动学
Hale Waihona Puke 大 学 生思想政治教 育应 坚持 以人为本
王振伟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团委, 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 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落 脚点, 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探索建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摘要]在当代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把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长期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以学生为“本”,把握人的本质特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说服力。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彻底纠正“人的缺位”状况。
从青年学生的角度来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给他们以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地认识自我,从而达到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到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目的。
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度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
针对不同需要进行分类分析和指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学习与生活的空间;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大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智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再次,要关注学生内在自觉与自律意识的培养。
除必需的制度化管理之外,应该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念和道德的力量,并深化为学生心目中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最终影响学生的行为,满足其个性的需求。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所谓道德人格,是指作为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由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
浅析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明天与希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为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
这样,“以人为本”开始成为整个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灵魂,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与核心理念。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落脚点,以学生为最终目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竭诚尽力为学生谋利益,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知,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
“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满足的人,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作为根本,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出发点是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有需要的、能动的、有创造性的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开发学生的价值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的重要工具,它强调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醒、尊重和关心。
论文:浅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

81547 政治其它论文浅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大学生作为我国最庞大的人才团队,对于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是构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桥梁,其思想政治状况将很大的影响到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
因此,高校需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使其具备有技能与素质双优点。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意见中明确的提出加强大学生的丝线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有很积极的作用。
曾有言:意识是行动的指挥者。
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需先认识到该理念的重要性,然后再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来采取措施加以实现。
接下来我们将在文章中进行详细讨论。
一、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1.以人为本是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经济高度发展、各方文化激烈碰撞的现代,思想政治的教育面临着很多新问题。
高校现有的思想教育模式延续自过去,虽说曾经在思想教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却已经难以满足时代需求。
高校是国家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与时代相符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一定要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念进行创新。
在党的十七大中曾经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在当前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可以说时代就明确的要求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人为本。
目前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顺,学生参与兴趣低、教学效果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育的方法与内容都过于陈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学校要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社会热点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关注点与实际发展需求对学生开展教学,并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方法与内容的优化。
2.以人为本是加强教育实效性的需求不管是何种的教育,能够取得效果才算成功。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上有所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断发展的 目的。另外 ,以人为本” “ 内涵要求必须要以人的生活 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 的一 切问题 ,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 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必须要尊重人 , 要将人看成是手段与 目 的的统一 。人不但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主体 , 而且也是 高校 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 。所以 , 当其 冲就是要对人的 首 自觉性进 行启发 , 要对人 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进行充 分激励 , 对人 的需要要 多关心和尊重 。在新形势下做 好思政工作就 要求将工 作的重心放到受教者的层面 , 要对不 同的人 的生存发展需要进行
必须 要 做 到 以下 几 点 : 先 , 多 对 学 生 进 行 表 扬 , 决 不 能 讽 刺 首 要 坚 挖苦学生 。对于表 现不好 的学生也应该 采取更为委婉 的措施来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 出发点 是关心人 、 尊重人 和鼓励 人 , 同 样, 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 的落脚点 也是关 心人 、 尊重人 和鼓励 人 。 而“ 以人为本 ” 的观念就是要求 在思想政治教 育实践 中必须要 坚 持一切从人 出发 , 人的思想动 因要 切实把握 , 对 还要掌握能 够调 动和鼓励 人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 的方法 , 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使人
持“ 以人 为本” 即要 坚持鼓励 、 重、 , 尊 理解 、 关爱学生 , 要尊重 大学生的人格 , 要启发 大学生的 自觉性 , 贴近学生 , 要 要将 “ 贯 穿于思 爱”
想 政 治教 育 工 作 的 全过 程 。 关 键 词 : 学 生 思 想政 治工 作 以人 为 本 大
中图 分 类 号 : 4 G6 1
.
文 献标 识 码 : c
DOI1 . 6 /in17 — 1 1 0 21.4 :03 9js . 2 8 8 . 1.318 9 .s 6 2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往对自我评价过高,过分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导 致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相对薄弱。 2.注重参与,识别能力薄弱。现在的大学生追求进 步,向往民主,信息渠道丰富,对时事相当关注,表现出强 烈的参与意识。他们思维活跃,积极参加一些活动和社会 工作,希望通过锻炼得到提高,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可、尊重 和信任。但由于经验的缺乏他们有时考虑问题容易简单 化,特别是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他们分析起来更加容 易感情化和片面化,以致会出现一些认知的错误,甚至出 现一些错误的行为。 3.注重创新,践行能力薄弱。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渴望 变革和创新,不愿因循守旧,对新知识充满了渴望,对一些 新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他们重视自己创新能力的 培养,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竞赛、讲座等活 动。但他们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缺乏,往 往较少考虑是否合乎自己的实际,有时也不顾及后果,更 多的是凭借热情,以致难以取得较理想的结果,这样就会 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对自己的能力 产生怀疑,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 4.注重独立,承受能力薄弱。随着大学生对社会了解 的逐渐深入,自身知识和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就逐渐形成了,于是便开始表现出强烈 的独立意识。他们渴望在大学里彻底摆脱父母亲人的庇 护,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由 于他们毕竟一直生活在校园里,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 缺少一些必要的训练和磨练,心理素质、独立生活能力、交 往能力相对薄弱,导致对事物的承受力相对薄弱,这就与 他们的独立意识形成强烈的对比。 二、引导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面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我们在开展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求真务实,紧紧把握上述新特 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积极确立以人为本的 工作理念。让新的理念贯穿到我们的工作之中,从而促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再提高。 1.尊重学生的理念。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
浅谈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换位的思维理解人,用最高的热情关心人,用平等的态度尊重人,用内心的真情感召人,用良好的形象影响人,最终的目的是完善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这一要求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它研究的是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人――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其归宿也是人――实现人的价值、激励人的创造热情、塑造潜在能力得到充分而自由发展的完美的人。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任务也发生着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努力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就是充分肯定人在客观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人的思想观念如何、精神状况如何、行为方式怎样,对经济建设完成得如何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求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切无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现象进行反思和改进。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工作者 , 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队伍 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 ,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 人员 的政 治素质 , 克服 平安 就是 成绩 的思想 , 增强
需要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既要注意解决
普遍性 问题 , 又要 注意 和尊 重 大学 生 个 体发 展 的差
5 2
问题 而且贴 近 生活 , 比起 枯 燥 的 书本 应 该更 能够 引 发大 学生深 入 的思考 , 让学生在 讨论 中得 到成长 , 在
作为思 想教 育工作 的主 体 , 方 法上 变 单 向“ 在 灌输 ” 为双 向“ 交流 ”使 大学生 感受 到尊 重与信 任 , , 只有这 样 才能使 大学 生真 正认 同 和 接受 思 想 政 治教 育 , 从 而切实增 强思 想教育工 作 的实 效性 。
作实效 性 的需要
当前, 我国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实践中, 或多或少地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其主
要 表现是 , 教育理 念上 , 师不仅 是教 学过程 的控 在 教 制 者 、 学活动 的 组织 者 , 教 而且 具 有 绝对 权 威 性 , 学 生则 是完 全被 动的接受 者 ; 教学 内容上 , 想政 治 在 思
时效性
生都能获得同他们 自身相一致 的教育, 真正体验到
学 习生活 的快 乐及 意 义 。只有 这 样 , 能真 正 做 到 才 有 的放矢 地进行 思 想政 治教 育 , 进 大 学生 的全 面 促
协调发 展 。 ( )坚 持以人 为本 的理 念 , 增 强思 想政 治 教育 工 三 是
进经 济社会 和人 的全 面发展 ”这为 我们加 强和改进 , 大学 生思 想政治 教育 工作 指 明了方 向。在 我 国 目前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摘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中心,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制度,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加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中央历代领导人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善于总结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提出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和平建设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在新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团结;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主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邓小平同志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从培养接班人、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针对每个单位、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去做思想工作”,并对培养“四有新人”提出了明确要求。
胡锦涛同志从十六大以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坚持以人为本,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证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要始终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广大的青年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而牢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培养和弘扬爱国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是将学生个体的需求放在首位进行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并注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建立与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种教育模式,高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个体发展需求、人格素质、主体性、积极性、心理特点、教育模式、环境、综合素质、坚持、模式。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当今社会,我们处于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伟大时代,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从而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开展富有内涵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使他们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品质的新时代青年。
1.2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和核心,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人格素质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建立与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方式手段,促使学生在大学时代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试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是关键。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在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人为本”,从哲学上说,就是把人的利益作为本原,以人为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上,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政治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平等、和谐,能够充分发挥人们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教育作为塑造人的手段就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也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和灵魂。
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这里的“人”是指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相应的品德行为与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二、“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大学生看作受教育的主体,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说来,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即充分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坚持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和心理环境,激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使学生心情舒畅、健康成长。
浅析明确 以人为本 对象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明确以人为本对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论文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人为本的对象在高校中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教师、员工和家长。
各对象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科学发展观既讲历史决定论,又讲历史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根据,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阐发和运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办学新的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中国最早提出“人本”思想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他在《霸言》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1]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人也从当时时代背景的不同提出了各有侧重点的以人为本思想。
在现阶段,我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中所指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所说的“本”,不是事物的本体,而是根本,是发展的中心和目标。
“‘本’在哲学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指‘本源’,一种指事物的根本。
这里讲的‘本’,不是世界本源的本,而是哲学价值论概念的本,根本的本。
它要回答的是,与神、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
人是一切发展的出发点”。
[2]二、“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方法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方法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方法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切忌单纯“灌输”,而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本文从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理论是方法论的产物。
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所采取的手段。
方法问题至关重要,方法乃“桥”和“船”也。
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比作彼岸,把实践比作此岸,实现由彼岸到达此岸比作过河的话,方法就是像船或桥一样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这就是说,没有船或桥,理论和实践是联结不起来的,就不能够顺利地从此岸到达胜利的彼岸。
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手段,才能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具体要求的实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灌输”。
为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具体的方法是:一、探索情感互动的教育方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互动的教育方法,有别于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单纯的“说教”模式,主要是通过充分尊重人的情感,发挥大学生的情感传导作用,用情感去感染人、教育人、帮助人,引起双方情感的互动和共鸣,以情感动、感化人,进行寓理于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大学生的语言、动作以及行为的传递而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感染和相互激发,从而达到双方感情共鸣和思想认识趋同的过程。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它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化解消极和对抗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二、坚持正面激励的教育方法正面激励教育方法是指用肯定的方式激励和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把被教育者的潜能和积极性发挥出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前进的方向,从而增强向上的信心和决心的教育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个人发展。
平等对话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事业持续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以人本理念引领高校教育发展,为学生成长提供全面支持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助力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实现教育目标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理念,学生,个体差异,内在动力,平等对话,和谐校园,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模式,教学效果,持续进步。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通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在于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1.2 人本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人本理念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将人作为核心,尊重和关注每个个体的需求、特点和发展潜力,将个人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理念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本理念能够使教育者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需求,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高校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需求,做好精准化的教育工作。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将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差异化教育,精准化教育,教育质量,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育人才、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
在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灌输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高校时期,学生正在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一环。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高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政治理论知识,更可以培养自己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全面素质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重视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具有真本领、真品行和真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迫切需要高校真正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性特点,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者:詹达谋来源:《广西教育·C版》2009年第04期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应把以人为本摆在核心地位,善于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环境。
善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这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是灵魂。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层次,其内涵应从人本主义思想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上把握,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解决。
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展开自己的工作视角,由此而导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主要包括在教育实施中的全员参与、教育内容上的分层实施及教育目标上的全面发展等。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认为离不开以下要素:一、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共产主义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确立了考察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前提。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将人的发展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可以说,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学术生涯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晓菲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努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拓展新途径,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实施全方位育人。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创新高校工作思路和方法是进一步加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它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但我们始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观。
【总页数】1页(P72-72)
【作者】王晓菲
【作者单位】山西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J], 聂广明
2.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J], 李红远
3.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 王晓菲
4.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新思路 [J], 国佳
5.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统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 王佳政;张岑;王代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摘要: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学风教育,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竞争力。
以学生为本,正确认识学生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风教育1 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虽然是现代社会的优秀人才,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素质结构,将同样无法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要。
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和手段,不断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2 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需要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科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强大的整体育人合力,保证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3 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学生作为发展的本原、本体和核心,把不断满足学生的全面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同时既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学风教育,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竞争力。
3.1心理健康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摘要]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趋向,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当前值得思考、深入研究并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1.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
学生思想更加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日益增长且复杂多样。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少数青年学生中有所表现,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
2.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各大高校扩招后,在校学生数量增加,学生原来固定班级小组的学习生活方式,逐步代之以上大课、住公寓等流动性大的学习、生活方式。
学生社团活动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
这些都给学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3.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新变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信息量空前增大,青年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
高新传媒技术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新的渠道,扩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
4.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且操作过程也逐步走向规范化。
另外,受市场经济条件和社会不良风气冲击,青年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太关心政治,政策法律意识不强,成才观、婚恋观模糊,容易感情用事和心理脆弱等特点。
这些现实情况要求我们必须面对新形势,针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在环境、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诸多变化,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的,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除了组织多样化的英语活动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 主进行英语的学习:班级内部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多排练和表演 英语话剧,自主的设计英文板报,创办属于本班级的英文报纸,多 去学校的英语角练习口语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英语活动.不仅可
72 万方数据
New Generation
2010年7月
新一代
New
总第419期 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发挥家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助育人功能
Generation
教育与管理研究@
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取得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的胜利,只有坚持 用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灌注和体 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才能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 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社会全面 进步。
三、充分发挥社会育人功能,确立发展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新型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校主导、社会引导、家庭协 同等各要素的育人功能。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方 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最大化。
一、立足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作用,实 现“双主性”的统一
任何教育活动,如果没有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是不可能达到 预期目的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如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 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双向活动中进行的,“教”与“学”是同生共长、 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 动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主体 意识和主体人格,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坚持在主体性中主 导、在主导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采取“双主体、互动式”的教育方 法,把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实践者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内驱合力。首先使学生成为思想教育的“局内人”。组织大学 生开展社会环境和思想调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研究。这 将有利于学生了解教育者对学生困惑和需求关怀.使大学生对思 想政治教育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其次要开展心理教育。关注大学 生的现实需求。通过建立“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体 系,融教育于管理和服务之中,开展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不 断地解除学生在社会改革的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苦闷心 结.尽量使学生在家庭情感、学习研究、校园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和 需求得到解决和满足,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心有力”,使学生 获得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可以建立“以人为本,融合互动、人文
2010年7月 总第419期]
新一代
New Generation
教育与管理研究@
浅论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穆玲
(安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按照新形 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现,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学生主体、学校主导、 社会引导、家庭协同”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以人为本
二、以学校为主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
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提高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自身 主导地位的作用。首先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在大 学生思想教育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根据 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有的放矢地教育和主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静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 次要充分发挥学校学工系统、党团组织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主 力军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打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攻峰战。高校还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有效 资源,如根据高等教育要求和学校定位办好校报、刊期、广播站、 电视台和网络中心。并利用人文讲坛、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加强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寓 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互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起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
深远、情感丰盈”的学生团体文化,促进师生交融和学生互动;并 开展“谈心活动”、辩论、情景模拟等,充分释放大学生自身的自发 性和能动力量,从而使大学生达到自我觉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之目的。实现教与学、主导性与主体性的辨证统一,把大学生塑造 成具有优良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充分发挥她们的特点和优势,还可
护理专业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将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有
机的结合起来,在成功地培养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 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个人修养、职业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对班 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帮助的。
以培养和谐友爱、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班集体。 (三)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 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效率.任课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 要掌握学生课堂的真实情况,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多沟通交 流。班主任通过任课老师可以了鹪到班级学牛弘体的学习状态以 及个别差异生的学习情况,从班级管理人手,』F有关’!乎风建设的 主题班会,树立学习榜样.交流学习经验,并脊促学生课后的预习 与复习,配合任课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此外,笔者建议,涉外护理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 思想来源于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互联 网的普及与发展,思想理论禁区被打破,西方社会思潮、新旧思想 意识大量涌入我国社会,与我们进行争夺青少年,要做好新形势 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限于运用课堂理论教学、党团 活动、教学实践等载体已显得远远不够。抢占网络宣传教育制高 点,是摆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前的紧迫任务,我 们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优势,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校园走向全 社会,拓展德育教育时空,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化、社会化。 要与时俱进,发挥社会各级政府、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携手共建育人网络,构建以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为支点的多纬 度、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立网上教育课堂,将“两课”教 学主动延伸到网上,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 政治教育有力工具,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
质、与人格特征的引导。
专业的班主任可以担任本班的任课教师,以情感因素激励学生学 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他们的情感因素的培 养和激发。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帮助者,班主任应充分利用 学生的情感因索,在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 动、设置教学情境等方面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善于从情感的维度、 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其实际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组织,将 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提供能发挥他们主动 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 成部分。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协助者,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和做人的行为观念。学校 应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研讨 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思想 情操,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 班人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学校学生工作系统应主动与学生家长建 立紧密联系关系。如建立由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牵头、有院系领导、 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大学生家庭教育 指导委员会,参与学校有关活动,使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 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协助学校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完整的不断提高人的全面
参考文献
【1】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2005年元月 【2】管向群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砚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2006(10)
【3】郑文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反恩与制度创新思想 政治教育2006(10) 【4】谭向阳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船山学刊2006(3)
参考文献
…柏靖.关于涉外护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踩淳.巧用英语学科特点提高涉外护理班管理实效味中国校
外教育.2009.8
【3】谢丽.高职院校涉外护理英语教学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国论文
Hale Waihona Puke 下载中心万方数据Ⅳe"GenereⅡion
73
中图分类号:G71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r72—02
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新理念、新认识,就是“以人 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 是做人的工作,因此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 本价值和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当前,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密切 而广泛,其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和成才意识明显 增强,存在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尽快形成与自我价值 尽快实现“最大化”的双重渴望。面对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群体的 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要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以 马克思主义的“以为人本”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生的全面 发展为目标,真正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融为一体。 世界现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两种模式:灌输式和渗 透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其利弊。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要提高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将两种模式的优势特征相互结合
(上接71页)日益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推崇,了解到英国人的 礼节和严谨,了解到美国人勇于创新勇于尝试的民族精神等。出 了学习文学作品以外,班主任可以教学生唱英文歌。许多学生喜 欢唱英文歌曲,而不少英文歌曲本身就包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思想 教育题材,通过有选择性地教唱英文歌曲,以学生喜闻乐见.轻松 愉悦的方式,让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培养良好品质和精 神,并且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学习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另外, 班主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模拟病房,培训 服务意识临床实习注重英语强化训练,用英语交接班和书写护理 病历,开展护理服务素质训练,强调服务意识.进行良好性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