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实验 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课件(苏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 实践)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 术实践)电子43页 0231页 0347页 0484页 0536页 0562页 0564页 0616页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第二章 发酵技术实践 第三章 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第一节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第二节 测定发酵食品中的特定成分 附录3 显微观察、计数和测量细胞 附录4 生物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附录6 生物科学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 实践)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 实践)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 定其数量

苏教新选修1绪论《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教案

苏教新选修1绪论《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教案

靜姑教法分析明漂林为系堀读观"數法F蠶f 号(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 结合实验揭示了 DNA 分子结构之谜的介绍, 理解DNA 分子结构之谜发现的生物学 意义。

2.结合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的介绍, 理解几个在生物学上具有里程碑的实验, 体会科学实验的价值。

•课标解读1 •描述实验揭示了 DNA 分子结构之谜。

2 •理解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教学地位本节是绪论课,通过设置“科学实验揭开了“ DNA 分子结构之谜”和“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两部分内容, 其目的感知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其实质是说明学习该模块即“生物技术实践”的意义。

•教法指导1 •该部分内容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科学实验的科学家、实验的材料、实验的技术、 实验的过程展示出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启发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2•该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展开讨论,体会要向科学进军进行科学实验是何等重要!(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1. 可从最近在生物学上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介绍体会实验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SJ 生物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绪论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的大门浚古珞泳稚细解罚“數生”敎案设d K *该模块学习的重要性。

2•可通过回忆已学过的细胞学、进化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多利”羊的产生等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发展的历程,为本节内容的进一步展开作铺垫。

•教学流程设计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 P i —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1、2”。

?步 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 引出本节课题。

?步骤2:根据创设的情景,弓I 出“科 学实验揭开DNA 分子结构之谜”,并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分析、理解科学实验揭开DNA 分子结构之谜。

通过例 1巩固、提高。

?步骤3:结合几个科学家的探索实验,过 渡至“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大门”的教学。

?步骤7:通过【当堂双基达标】进行当堂检测验收。

高中生物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1
第三十一页,共47页。
①把碎肉或大豆加水煮烂,用两层纱布滤取肉(豆)汤备用。 ②在3个三角瓶里注入50 mL肉(豆)汤,第1个瓶不用瓶塞,第 2个瓶用药棉塞塞紧,第3个瓶用装有S型弯玻璃管的瓶塞塞 住。 ③把3个三角瓶放入盛水的锅里加热,使锅里的水沸腾5 min,取出3个三角瓶,冷却后放在温暖的阴暗处(日平均温度 在20℃以上)。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 对照原则是中学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计对照实 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和说服力。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2)单一变量原则 该原则可使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使结果更准确。其含 义是: ①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 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 ②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
第十四页,共47页。
解析:斯巴兰扎尼对尼达姆的实验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对肉 汤的加热时间及木塞的密封影响了实验效果,所以他对实验 进行了改进,即在烧瓶中盛入肉汤,一组塞上软木塞,一组 熔化玻璃口,再进行不同时间的加热。结果验证了他的假 设。但是许多人认为熔化玻璃口的一组中,瓶内缺少足够的 氧气,所以不能排除这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不能 否定自然发生说。 答案:D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3)平行重复原则 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 使得出的结论科学、准确。 平行重复原则要求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强度,在同样条件下 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4)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的原理要符合科学原理,实验结果 的预期要有科学依据,实验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 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必须保证实验的设 计不出现科学性错误;其次,实验设计要具有科学思想和科 学方法的因素。

学年高中生物第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课件苏教版必修资料

学年高中生物第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课件苏教版必修资料

03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 程
古代对生物的认识
古代中国:阴阳 五行学说,认为 万物由阴阳五行 构成
古代印度:阿育 吠陀医学,强调 人体与自然的和 谐
古代希腊:亚里 士多德,提出生 物分类和形态学 研究
古代埃及:医学 和农业,注重实 践和应用
近代生物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中叶, 达尔文的《物 种起源》发表, 标志着生物科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 修第章生物科学和 我们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 生物科学的应用价值 生物科学的未来展望
生物科学概述 生物科学的研究内容 生物科学的学习方法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生物科学概述
生物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 范围:包括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等学科 研究对象: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到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生命现象 研究方法:实验、观察、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等 应用领域:医学、农业、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等
人工智能与生物科学的结 合:AI在生物科学研究中 的应用,如蛋白质结构预 测、药物设计等
生物大数据:生物大数据 的积累和应用,为生物科 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 法
生物伦理和法律挑战: 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 新技术带来的伦理和法 律挑战,需要制定相应 的政策和法规来应对
生物科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05
生物科学的应用价 值
医学和健康领域的应用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或抑制 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等疾病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治疗遗 传性疾病,如镰刀型细胞贫 血症
干细胞疗法:用于修复受损 组织或器官,如心脏、肝脏

2024年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一章 第1节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1课时

2024年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一章 第1节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小结
显微镜的发展史 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出了一 种早期的显微镜。
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
使用显微镜
1.选择目镜 2.选择物镜 3.对光 4.放置标本 5.粗调节 6.细调节 7.收装
练习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下列那组镜头下看到的
A 细胞数目最多?( )
A.物镜10✖ 目镜5✖ B.物镜40✖ 目镜10✖ C.物镜10✖ 目镜16✖ D.物镜40✖ 目镜16✖
第一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七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
第一章 认识细胞
第1节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 学习使用显微镜。
0 1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 实验器具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器具
17 世 纪 , 荷 兰 人 列 文虎克制作出了一种 早期的显微镜。
显微镜的出现加快 了人类使用实验器具 研究生物学的进程。
镜头标识为10X、40X、100X
反光镜 作用:反射光线
结论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物镜与目镜的放大倍速共同决定,是
物镜和目镜放大倍速的乘积。
认识光学显微镜
没有螺纹
有螺纹
目镜
物镜
物镜 目镜
目镜
物镜
认识光学显微镜
与光线强弱有光
大光圈和 遮光器 Hale Waihona Puke 光圈反光镜 平面镜和凹面镜
光线较弱:大光圈和凹面镜 结论
压片夹 夹持玻片标本
反光镜 反射光线
认识光学显微镜 机械部分
安放和转换 物镜
转换器
调节通光孔 的进光量
遮光器
镜臂 握镜作用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
镜柱 支持镜身

初中生物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1 冀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生物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1 冀教版精品课件


显微镜的使用(练习题)
一、物与相的关系
1、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写有字母“e”的装片,你在显微镜中 观察到的相是怎样的?
倒立的相
扩展练习:
2、某物所成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将此物移至通光孔的
中 央,则要向
移动。
C ()
g
e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练习: 1、装片上有一小写的g字,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一放大的
使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用 微
1、取镜和安放 放置于身体左侧实验台边缘 10cm处
镜 的 2、对光 基
顺序:自上而下
转换器 遮光器
低倍物镜
最大光圈
反光镜
亮平暗凹


物镜:先低后高
法 和 3、观察
装片:放在通光孔中央,物镜正下方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

调焦:先粗后细(眼睛注意的位置)

如需换高倍镜,则换镜后调细准焦螺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我沉默着、绚烂着,也成长着。每天最好的时光便是我踩在小凳上弯腰炒菜,父亲坐在灶前烧火,不时惊慌地去扶一下我脚下的小凳,见很安全了,就呵呵笑起来。现在去想那段日子,总是首先忆起灶间的那片阳光,10岁左右的阳光,竟然是天长地久的样子。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少年我已经不记得了。我用纸盒子里的钱交学费,买作业本,也偶尔买点肉做给父亲吃,是恬然的安静感觉。这样的日子让人有种惯性的依赖,像一只鸟的飞翔,没有转弯和阻隔。
相平。
知识链
• 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 误差是难免的。但是如何减少误差呢? 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测量方法,避免 错误的方法;其次,可以采取测量多次 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减少误差。

高中生物 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知能演练 苏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知能演练 苏教版选修1

绪论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随堂检测] [学生用书P3]知识点一科学实验揭开了DNA分子结构之谜1.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科学是近些年才活跃起来的学科,历史短暂B.生物科学从静态的、定量实验的学科向动态的、定性实验的方向发展C.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遗传理论是现代生物科学的三大基石D.目前,现代生态学仍属于单一性质的学科解析:选C。

生物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从静态的、定性描述性的学科向动态的、定量实验性的学科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已成为多层次的综合性学科。

2.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6~18世纪,生物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先后建立和发展B.19世纪是生物科学全面发展的世纪,在此期间创立了现代生物科学的三大基石C.20世纪生物科学发生了巨大变革,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标志着生物科学新时代的开始D.21世纪生物科学是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解析:选C。

20世纪生物科学发生了巨大变革;21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生物科学新时代的开始。

3.下列属于生物科学向着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方向发展的事例的是( )A.科学家进行人类基因组测序B.带有荧光标记的人类染色体C.应用X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DNA结构D.利用发酵罐生产药品、食品解析:选C。

现代生物科学向着微观和宏观、基础理论与开发应用等方面全方位地发展。

生物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之间的大综合、大交叉将在不同侧面,从不同层次揭开生命之谜,其具体事例如应用X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DNA结构。

知识点二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4.打破世界上自花受粉作物育种禁区的是( )A.孟德尔B.摩尔根C.沃森和克里克D.袁隆平解析:选D。

袁隆平利用其助手发现的自然不育株(雄性不育)作为杂交水稻的育种材料,提出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上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5.施莱登和施旺分别独立提出( )A.细胞学说B.分离定律C.进化学说D.中心法则解析:选A。

苏教版生物选修1讲义: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苏教版生物选修1讲义: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1.描述实验揭开了DNA分子结构之谜。

(重点)2.理解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难点)1.现代生物科学的三大基石2.生物科学新时代开始的标志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3.生物科学取得的成就(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确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开创了生物科学的新纪元。

(2)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格里菲斯等的肺炎球菌实验、赫尔希等的噬菌体实验、富兰克林与威尔金斯给出的DNA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照片等,都为揭开DNA分子结构之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探讨]探讨1:DNA分子结构之谜的揭开有怎样的生物学意义?提示:使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探讨2:科学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影响都有利吗?提示:不一定。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思维升华]生物科学取得的成就1.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是()A.16~18世纪,生物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先后建立和发展B.19世纪是生物科学全面发展的世纪,在此期间创立了现代生物科学的三大基石C.20世纪生物科学发生了巨大变革,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标志着生物科学新时代的开始D.21世纪生物科学是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解析】20世纪生物科学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则标志着生物科学新时代的开始。

【答案】 C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生物科学的“三大基石”范畴的是()【导学号:67850000】A.细胞学说B.自然选择学说C.中性学说D.自由组合定律【解析】19世纪创立了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遗传理论,它们被誉为现代生物科学的三大基石。

【答案】 C。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1、〔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根本方法。

2、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显微镜〕是一种较为精细的光学仪器,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一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

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40~1500倍〕之间。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观察〕是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根本方法,也是探究生命问题的第一步。

6、〔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观察;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7、显微镜的正确使用:①物、像特点:上、下、左、右全颠倒②污点判别:可能在物镜、目镜、玻片上③操作方法〔 1〕取镜安放〔2〕对光: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观察:眼睛两次不同位置,先粗后细。

〔4〕调焦④使用规那么:先低后高,先粗后细8、〔画方格〕计算叶子面积。

9、体温: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有〔口腔、腋窝和直肠〕三处。

正常人的口腔体温〔37℃〕左右,腋下体温约低〔0.5℃〕,直肠体温约高〔0。

3--0。

5℃。

〕10、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防止的。

可以采取〔屡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

11、采集植物标本要株形端正,(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齐全的植株,植物标本分为〔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植物腊叶标本包括〔整形〕〔压平〕〔枯燥〕〔装贴处理〕等过程。

12、采集昆虫标本需要的工具〔捕虫网〕、〔毒瓶〕、〔三角纸包〕等13、制作昆虫标本的步骤:( 针插)、〔展翅〕、〔枯燥〕、〔保存 ) 等过程。

将制好的昆虫标本按不同类别放入昆虫盒内保存,〔贴上标签〕,注明〔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和〔采集者〕。

绪论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大门 课件(苏教版选修1)

绪论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大门 课件(苏教版选修1)
栏目 导引
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想一想 刊物水平通常根据刊物的“影响因子”来判 断,你认为“影响因子”是什么? 提示:刊物的“影响因子”是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这种刊物所发表的论文的 引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一学科在国际科学界的活跃程度,反映了 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和它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2020/11/5
21
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经历时期
成就
20世纪
生物科学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静态的、定性描述性的学 科向动态的、定量实验性的学科转化
21世纪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生物科学新时代的开始。同时,在 生物科学的宏观层面,现代生态学已发展成为以人类活动为研究
主体的、多层次的综合性学科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知识拓展】 科学实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探索性实验,即探索自然规律 与创造发明或发现新东西的实验,这类实验往往是前人或他人从未做过或还 未完成的研究工作所进行的实验;二是指人们为了学习、掌握或教授他人已 有科学技术知识所进行的实验,如学校中安排的实验课中的实验等。
栏目 导引
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解析】 20世纪生物科学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则标志着生 物科学新时代的开始。 【答案】 D
栏目 导引
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变式训练 以下生物科学成果不属于20世纪以后的是 () A.动物解剖学 B.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栏目 导引
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实际上两类实验是没有严格界限的,因为有时重复他人的实验,也可能会发 现新问题,从而通过解决新问题而实现科技创新。但是探索性实验的创新目 的明确,因此科技创新主要由这类实验获得。

苏教版生物选修1全册精品课件 第一章第二节

苏教版生物选修1全册精品课件 第一章第二节

3.灭菌 4.取材与接种
(1)取天竺为10%的__________ 漂白粉 或 质量分数为2%的NaClO溶液中5~15 min,用
无菌水冲洗4~6次,消毒并切成约0.5 cm2的小
块。
愈伤组织 形成的 (2) 接种于已经配制好的诱导 __________ 培养基上,做好标记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5.观察与记录 每天观察___________ 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其变 外殖体 化情况。
(4)植物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体细胞中:幼嫩组织细胞(芽尖)>成熟组织细胞。
2.植物细胞全能性实现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提供种类齐全、比例适合的营养物质;
(3)提供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4)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5)提供其他适宜条件(如温度、酸碱度、光照 等 )。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学习导航 1.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重点)
2.明确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重难点)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无菌 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 1.含义:在 ______ 离体 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宜的 _______ 愈伤组织 、丛芽和 培养条件下诱导其产生 ___________ 完整植株的技术。 2.原理:植物细胞的 ________ 全能性 ,是指植物体的 每个细胞都携带着一套来自受精卵的 完整植株 完整基因组 , _____________ 并具有发育成 _____________ 的潜在能力。
3.过程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 ― → 愈伤组织 ― ― →根、芽― →完整植株。
已经分化 的 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 (1) 脱分化:由 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CR 技术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表明生物科学的 发展进入了( )
A.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B.实验生物学阶段 C.分子生物学阶段 D.量子生物学阶段
【解析】
【答案】
C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问题导思】 ①科学家进行了哪些典型实验? ②如何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1.科学实验与生物科学发展密切相关。 2.由科学实验带来的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生 产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生物科学的发展阶段:(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2)实 验性生物学阶段。(3)分子生物学阶段。
课 标 解 读
1.描述实验揭 开了DNA分子 结构之谜。 2.理解实验开 启生物科学王 国的大门。

点 难 点
1.分析科学实验揭开 DNA分子结构之谜 的原因。(重难点) 2.实验开启生物科学 王国大门的实例。 (重点)
科学实验揭开了DNA分子结构之谜
1.现代生物科学的三大基石
细胞学说
2.生物科学新时代开始的标志

1.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生物学研 究从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2.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确立离不开前人的科学 实验结果。
(2013· 徐州高二测试 )下列几个科学家的探索时 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沃森和克里克确立 DNA 双螺旋结构 ②孟德尔(G.Mendel)的遗传实验 ③格里菲斯(F.Griffith)等的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④赫尔希(A.D.Hershey)等的噬菌体实验 ⑤富兰克林(R.Franklin)给出的 DNA 晶体结构的 X 射线 衍射图 A.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① B.⑤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①④
人类基因组计划
3. 1953 年,
的完成。 确立了 DNA 分子
沃森和克里克
双螺旋结构模型,开创了生物科学的新纪元。 4.孟德尔的 遗传 实验、格里菲斯等的 肺炎球菌 实验、 赫尔希等的 噬菌体 实验、富兰克林与威尔金斯给出的 等,都为揭开 DNA DNA 晶体结构的 X 射线 衍射照片 分子结构之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 1. 可从最近在生物学上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介绍体会实 验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该模块学习的重要性。 2.可通过回忆已学过的细胞学、进化论, DNA 双螺旋 结构模型的建立,“多利”羊的产生等内容,引导学生体会 科学发展的历程,为本节内容的进一步展开作铺垫。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红茶菌液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制作流程是 制备红茶糖液―→接种红茶菌种―→发酵―→红茶菌液。据 此回答问题。 (1)在接种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这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去皮鲜切后,很容易发生由多酚氧化酶 (PPO) 催化的酶促褐变,严重影响外观。为了探究红茶菌液对鲜切 马铃薯的保鲜作用及机理,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审题导析】 首先回顾题干所列举的五个实验的结论, 然后根据实验结论推测时间先后。 【精讲精析】
序 分析判断 号 ① 沃森与克里克确立了DNA双螺旋结构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 ② 的假说 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等指出遗传物质就 ③ 是DNA 【答案】 C(A.D.Hershey)等的噬菌体实验 赫尔希 ④ 更直接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生物科学的发展是从动态、定量实验性 向静态、定性描述性学科转化的。(×) 【提示】 是从静态、定性描述性学科向 动态、定量实验性学科转化的。 2.富兰克林所做的实验与DNA双螺旋结构 的建立无关。(×) 【提示】 富兰克林拍到的DNA分子的X射 线衍射照片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提供 了主要实验依据。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标志着生物 科学新时代的开始。(×) 【提示】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 生物科学新时代的开始。 4.科学实验创立了细胞学说,基因靶向技 术、多利羊的诞生、杂交水稻的培育等。 ( √)

科学实验揭开DNA分子结构之谜
【问题导思】 ①科学实验揭开DNA分子结构之谜的过程 是怎样的? ②为什么说是科学实验揭开了DNA分子结 构之谜? 威尔金斯实验室―→富兰克林拍到了DNA 具有螺旋结构的X射线衍射照片―→威尔 金斯将照片提供给沃森和克里克―→沃森 和克里克深入研究―→在1953年建立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地位 本节是绪论课, 通过设置“科学实验揭开了“ DNA 分子 结构之谜”和“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两部分内 容,其目的感知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其实质是说明学习该模 块即“生物技术实践”的意义。
●教法指导 1 .该部分内容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科学实验的科学 家、实验的材料、实验的技术、实验的过程展示出来,通过 创设问题情景,启发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2.该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展开讨论,体会要向科学进军进 行科学实验是何等重要!
3. 克隆羊“多利”是英国生物科学家们进行 277 次克 隆实验的结果。它的诞生宣告了 生物科学 一次大跨越。 4.20 世纪 70 年代初, 与 技术 的又
袁隆平
利用其助手发现的
自然不育株
杂种优势利用
作为杂交水稻的育种材料, 提出了水稻 的观点。
2.稻谷培育与哺乳动物克隆在生殖方式 上有何不同? 【提示】 前者是有性生殖,后者是无性 生殖。
●课标要求 1.结合实验揭示了 DNA 分子结构之谜的介绍,理解 DNA 分子结构之谜发现的生物学意义。 2.结合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的介绍,理解几个 在生物学上具有里程碑的实验,体会科学实验的价值。
●课标解读 1.描述实验揭示了 DNA 分子结构之谜。 2.理解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1.DNA分子结构之谜地揭开有怎样的生 物学意义? 【提示】 使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深入到 分子水平。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
1.从胡克 1665 年首次使用“ 细胞 ”的概念,到 1838 年施莱登和 1839 年施旺分别独立提出“
细胞学说
”,
这是科学家积 170 余年的实验成果获得的重大发现。 2. 2007 年美国人马里奥、奥立佛、英国人马丁共同创 立了 基因靶向 等产生深远影响。 技术,该技术可能对治疗 糖尿病 和癌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