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1、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耳朵,激发孩子探索耳朵的兴趣。
2.在观察中培养孩子对小动物的好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的耳朵活动过程一、猜猜它是谁1、出示小兔的图片,猜猜是谁来了?(1)请小朋友看看小兔子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兔子长长的半圆形耳朵在它的头顶。
)(2)还有谁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上的?2、课件演示:出示大象你们看这是谁?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子)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动物,它的耳朵也是长在头的两边的?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现在谁来了?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长在哪里?(小熊的耳朵是半圆形的,长在头角上)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角上的?小结:原来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除开形状不一样,长的地方也有不一样,但是它们有非常敏锐的听觉。
二、探索其它动物的耳朵1、看!鸡妈妈带着小鸡也来了,小鸡有没有耳朵?它的耳朵长在哪里呢?(幼儿讨论)总结:鸡有耳朵。
鸡没有外耳,只有内耳,但都能听到声音。
2、还有什么小动物和小鸡一样,只有内耳,没有外耳?三、观看动画片:让我们一起玩1、今天,还有一些小动物要来一起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幼儿观看动画片,提示:重点看动物的耳朵。
2、又来了哪些动物?有小猪,小老鼠,有猴子,还有老虎。
3、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4、它们都玩了什么游戏?引导幼儿讨论:哪些游戏可以玩?哪些游戏不可以玩?四、动手制作:有趣的耳朵用橡皮泥捏动物提醒:你想做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长在什么位置?形状又是怎样的?2、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教案活动目标:1、能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体验交流分享的乐趣。
2、知道各种"动物之最",积累相关经验。
3、主动探索"动物之最"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耳朵》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耳朵的形状和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动物的耳朵形状。
2.一些有关动物耳朵的故事书籍或录音故事。
3.用于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材料,如颜料、纸张、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动物的耳朵1.(引导)与学生一起观察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动物的耳朵形状。
2.(讲解)简单介绍不同动物的耳朵的功能。
3.(游戏)播放有关动物耳朵的故事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动手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二课时:探究动物的耳朵1.(引导)让学生分组选取一个动物的耳朵形状,用绘画或手工制作材料制作出来。
2.(展示)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动物耳朵,并简单介绍所选动物的耳朵形状和功能。
3.(比较)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动物的耳朵,讨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课时:发挥想象力1.(游戏)教师播放一段仅有声音的动物叫声录音,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叫声。
2.(创作)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动物,描述一下自己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并画出来。
四、课堂反思通过这一教案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在观察和绘画动物耳朵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好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组内讨论比较动物耳朵时,有些学生在说话时较为被动,需要我更多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交流。
此外,在游戏环节的设置上,应当更加灵活多样,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在下次教学中,我将尝试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动物的耳朵》教案的教学过程及课堂反思部分,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和参考。
幼儿园大班帮我早读书教案谁的耳朵

幼儿园大班帮我早读书教案谁的耳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帮我早读书》系列教材,大班语言领域第五章节《谁的耳朵》。
通过学习此章节,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各种动物的耳朵特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各种动物的耳朵特点。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孩子们关爱动物,培养他们的爱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耳朵特点,能够观察并描述。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造性地描述动物的耳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课件、动物耳朵图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图片,引导他们注意图片中动物的耳朵。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动物的耳朵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谁的耳朵》,引导孩子们观看并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耳朵有什么特点?”3.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动物耳朵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
鼓励他们用词语形容耳朵的特点,如:长、短、尖、圆等。
4. 小组讨论: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耳朵,并画出来。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描述动物的耳朵。
5. 作品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教师引导孩子们互相评价,选出最佳创意奖。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动物耳朵特点:长耳朵:兔子短耳朵:小猪尖耳朵:狐狸圆耳朵:小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动物朋友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的耳朵特点。
鼓励他们用词语形容,如:长、短、尖、圆等。
2. 答案:(孩子们的作业答案各不相同,根据他们的想象力发挥而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观察、描述动物耳朵特点的过程中,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通过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和交流。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看谁的耳朵灵》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看谁的耳朵灵》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看谁的耳朵灵》「篇一」活动目标:1、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探索根据小兔子的结构特点合理地分割橡皮泥。
2、迁移搓、压技能进行小兔子的泥塑活动,学习将两部分连接的方法。
3、在参观活动中,体验泥塑活动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橡皮泥若干及小兔子玩具活动过程:一、猜谜《想一想》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想一想》师:想一想幼儿:猜一猜师:想一想幼儿:猜一猜。
师:什么动物鼻子长?幼儿:大象大象鼻子长。
师:什么动物耳朵长?幼儿:小兔小兔耳朵长。
二、出示小兔子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们好!你知道我除了耳朵长以外,我还有什么地方特别吗?幼儿回答:眼睛红、尾巴短、毛茸茸。
师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身体结构,探索分橡皮泥:师:小兔子的头是什么样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耳朵又是什么样子的?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如何将橡皮泥分成4份。
兔子头、兔子身体、兔子的长耳朵以及兔子的短尾巴。
其中兔子身体的橡皮泥的用量要大一些,耳朵和头一样多,尾巴最少。
三、师示范,重点引导幼儿观看两部分的连接方法。
1、先将橡皮泥分割,再按部分进行相应的分割。
2、先搓椭圆形的身体,再搓长后压扁作成耳朵,再搓一个小尾巴。
3、探索连接方法。
在连接时要用劲靠拢,然后把连接处的橡皮泥再捏捏,使连接处更牢固。
四、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有针对性的给予幼儿不同的帮助。
五、作品展示。
感知体验后的成就感,说一说:哪个最好!哪个是自己做的。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看谁的耳朵灵》「篇二」活动设计背景大班的小朋友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
在平时的区角活动观察中,我发现本班幼儿对小动物都特别感兴趣,所以选择了本活动。
《比耳朵》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耳朵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耳朵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
活动一开始,我用一个短的情景剧引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动物的世界》第四章《各种各样的动物》,主要详细讲解动物耳朵的构造、功能以及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
内容涉及猫、狗、兔子、大象、猪等常见动物的耳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耳朵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认识到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
2.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动物耳朵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耳朵图片、动物模型、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动物的耳朵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动物模型,讲解动物耳朵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引导孩子们观察、比较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猫、狗、兔子、大象、猪等动物的耳朵图片,让孩子们分辨它们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画纸、彩笔,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耳朵。
(2)邀请孩子们上台展示作品,分享心得。
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物耳朵的特点及其功能。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耳朵2. 内容:(1)动物耳朵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动物耳朵,并写出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耳朵是兔子的耳朵。
它的耳朵长长的,可以听到远处的声音,帮助它躲避危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掌握了动物耳朵的基本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孩子们对动物耳朵的兴趣,引导他们进一步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耳朵,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同时,可拓展延伸关于动物其他身体部位的学习,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动物的特点。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的特征》,详细内容为“动物的耳朵”。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功能,培养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功能。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动物耳朵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功能。
难点:让幼儿理解耳朵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耳朵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上一个动物耳朵道具,模仿该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引导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
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动物耳朵的兴趣。
2. 新课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动物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引导幼儿关注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动物耳朵,如猫、狗、兔子等,讲解它们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功能。
让幼儿了解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动物,让幼儿画出它们耳朵的形状,并描述其特点。
如猫的耳朵是尖尖的,可以转动,帮助猫捕捉老鼠。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自己了解的其他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耳朵2. 内容: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动物耳朵的功能耳朵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两种动物耳朵的形状,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 答案示例:狗的耳朵:三角形,较大,位于头部两侧。
功能:帮助狗听到远处的声音,保持警觉。
兔子的耳朵:长圆形,较小,位于头部两侧。
功能:散热,帮助兔子在炎热的天气中保持体温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动物耳朵特点的理解程度。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2)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1.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到不同动物的耳朵的外形和功能。
学生将进一步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知识:•动物的耳朵的形状和功能的基本知识;•动物的耳朵适应环境的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知识点 1: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1.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耳朵,比如老虎、兔子、熊猫、豹子等的耳朵外形和功能。
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学习到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如老虎的耳朵可以听到远方的声音、兔子和熊猫的耳朵可以旋转、豹子的耳朵可以像雷达一样,锁定猎物的位置等。
3.2 知识点 2:动物耳朵适应环境的能力1.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不同地理环境的动物的耳朵,比如雪地、沙漠、林地等,展示不同环境下动物的耳朵形状和功能的变化。
2.鼓励学生思考,讨论耳朵的形状和功能如何帮助动物适应不同环境。
3.3 动手实验1.制作纸板马的耳朵,通过观察动物耳朵和学习到的知识点,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和设计耳朵的过程。
2.观察学生的实验成果,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过程。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设计和实验经验。
4. 教学方法1.图片、视频展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动物的耳朵外形和功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分组讨论:鼓励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讨论耳朵的形状和功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动手实验: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动物耳朵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5.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实验的过程,评估学生对于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2.课后分发问卷,收集学生对于本次教学的反馈和建议,以便对后续课程的教学进行改进。
6.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了解到了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并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掌握了制作耳朵的技能。
同时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下的动物耳朵,让学生明白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

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动物世界》第三节《动物的耳朵》。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了解动物耳朵的功能;探讨动物耳朵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能描述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
2. 掌握动物耳朵的基本功能,理解动物耳朵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3.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难点:理解动物耳朵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动物耳朵模型、图片、视频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动物耳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动物的耳朵吗?它们的耳朵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动物耳朵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
(2)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动物耳朵的功能,如猫的耳朵可以转动,帮助它捕捉猎物;大象的耳朵可以帮助散热等。
(3)探讨动物耳朵与环境的适应关系,如长颈鹿的耳朵具有遮阳作用,适应炎热的环境。
3. 例题讲解(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动物耳朵图片,要求他们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动物耳朵特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耳朵》2. 内容:(1)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2)动物耳朵的功能(3)动物耳朵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耳朵,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学生画了一幅猫的耳朵,描述如下:“这幅画是我画的猫耳朵,它的耳朵是三角形的,可以转动。
猫的耳朵帮助它捕捉猎物,适应夜间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对动物的耳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

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一、引言动物的耳朵是非常神奇的器官,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动物听到声音,还能提供平衡感和感知周围的环境。
本文将以“动物的耳朵”为主题,为大班学生设计一堂有趣的科学教案。
二、探究问题1. 什么是耳朵?它的作用是什么?2. 为什么动物的耳朵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3. 不同的动物如何利用耳朵与外界交流?三、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基本结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的。
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中耳有耳腔和鼓室,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
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方式,让学生观察耳朵的形状和不同部分的功能。
2. 分析耳朵的作用和适应环境的需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耳朵的主要作用是听声音和维持平衡。
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耳朵呢?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列举一些动物的例子,如长颈鹿、猫头鹰、兔子等。
通过观察这些动物的耳朵,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耳朵形状与生存环境的需求有关。
3. 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听觉准备一段录音,包括不同声音的模拟,如动物叫声、车辆喇叭声、水流声等。
让学生分别戴上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耳朵模型(如长耳朵、短耳朵、尖耳朵等),感受不同耳朵形状对听觉的影响。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某些耳朵形状更适合听取某些声音?4. 了解动物利用耳朵与外界交流的方式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动物利用耳朵进行交流的方式。
例如,海豚利用耳朵发出超声波与同伴进行通讯,狗狗会转动耳朵表达不同情绪等。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动物之间是否存在一种“耳语”?五、拓展活动1. 动物耳朵的DIY手工制作为了加深对动物耳朵的认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耳朵的DIY手工制作活动。
提供不同颜色的纸张、贴纸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形状制作属于自己的耳朵模型。
2. 探索动物耳朵的特殊功能选择一些具有特殊耳朵功能的动物,如蝙蝠、海豚等,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讨论和观察,让学生了解这些动物是如何利用耳朵进行导航或捕食的。
儿童科普:为什么动物的耳朵有不同形状?——大班科学教案

动物的耳朵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每个动物的耳朵形状都是适应它们生活环境的结果。
比如,兔子和沙漠狐狸的耳朵就有很大的差别。
兔子的耳朵很大,能够听到周围的动静,感知到危险。
而沙漠狐狸的耳朵却很大程度上与生存有关。
沙漠狐狸的耳朵形状非常明显,越往耳朵后面越长,耳尖还会向外弯曲。
这种特殊的耳朵形状有一个有趣的原因:帮助狐狸在沙漠中存活。
沙漠中的温度非常高,白天往往会达到60℃以上,而夜晚又会降到很低的温度。
为了适应这一极端的环境,沙漠狐狸的耳朵发生了变化。
因为这种特殊的形状可以迅速散发耳部的热量,让狐狸保持凉爽,从而更好地生存下来。
同样的,不同的海洋生物也有着不同的耳朵形状。
有些鲨鱼的耳朵非常小,不如人类的耳朵灵敏。
鲨鱼的听觉能力主要依赖于它们的侧线系统,这是一种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特殊感官。
其他一些海洋生物则有更长或更细的耳朵,可以帮助它们感知周围水流和声音,从而更好地适应它们在水中的生活。
在陆地上,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耳朵形状也有明显差异。
例如,大象拥有非常大的耳朵,而蝙蝠的耳朵非常精细而且灵敏。
大象的耳朵可以向前和向后移动,使它们能够感受到远处的危险。
而蝙蝠的耳朵则非常适合接收高频声波,用于定位和猎杀昆虫。
动物的耳朵形状是各种自然因素的结果:它们的生存环境、食物和捕猎策略等等。
正是因为动物的耳朵形状如此多样化,才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今天的科普课程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动物,同时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和好奇心。
《耳朵》大班教案(通用)ppt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多种教 学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教具, 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
幼儿学习兴趣。
设计游戏、儿歌等互动环节,让 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
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幼儿爱护耳朵的意识,养 成关心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耳 朵的习惯。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乐观开朗 的情感态度,增强自信心和合 作精神。
《耳朵》大班教案(通 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耳朵的外形和功 能,知道耳朵的重要 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 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正确使用和保护 耳朵的方法,养成良 好的卫生习惯。
图片导入
展示各种动物耳朵的图片,引导学 生观察不同耳朵的特点,引发学生 的好奇心。
讲解新课
耳朵的构造
详细介绍耳朵的构造和功能,包 括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组成和作
用。
耳朵的功能
讲解耳朵的主要功能,如听觉、 保持平衡等,并引导学生了解耳
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耳朵的保护
传授学生如何保护耳朵,如避免 长时间噪音、不随意掏耳朵等,
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0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使其
更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教学经验总结
1 2
教学内容的选择
总结选择《耳朵》这一主题的经验,分析主题的 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过程的掌控
2024年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动物世界”第三节“2024年动物的耳朵”。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了解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探索不同动物的耳朵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动物的耳朵特点,能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2. 理解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探索耳朵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重点:认识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耳朵图片、动物耳朵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动物玩具,引导幼儿关注它们的耳朵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各种动物耳朵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耳朵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1)介绍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如:听觉、平衡、散热等。
(2)通过动物耳朵模型,讲解不同耳朵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动物耳朵图片,让幼儿抢答说出动物的名称。
(2)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耳朵,提高动手能力。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动物的耳朵2. 内容:(1)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2)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3)耳朵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身边的动物耳朵(1)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记录它们的耳朵特点。
(2)思考耳朵在它们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1)小猫:耳朵尖,能捕捉到微小的声音。
(2)大象:耳朵大,有助于散热,还能用来保护身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动物耳朵的特点和作用。
与孩子一起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动物耳朵——大班科学教案

作文,应该要体现出人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与孩子一起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动物耳朵导语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科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科学素养,认识周围的事物,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次科学活动的主题是“与孩子一起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动物耳朵”。
活动设计一、目标1.能够认识常见动物的耳朵特征和功能。
2.能够掌握正确观察、比较和分类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过程1.导入 (10分钟)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欣赏一张图画,图画上有许多动物的部分呈现出来,孩子们猜测这些部分属于哪些动物,并向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想法。
2.教师讲解 (10分钟)通过图片和幻灯片的呈现,教师向孩子们介绍常见的动物耳朵,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的耳朵大小、形状、位置和功能。
3.观察活动 (30分钟)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耳朵观察活动,孩子们先观察某个动物完整的外貌,然后着重观察它的耳朵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并记录下来。
孩子们还能够模仿动物的耳朵动作,从而深入了解动物耳朵的功能。
4.分享小组讨论 (20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把各自观察的不同动物耳朵形状、大小、位置、功能等信息分享给组内的其他成员。
每个小组再选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
5.总结 (10分钟)教师会对此次活动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回顾和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三、活动评价通过这次观察动物耳朵的科学活动,孩子们在欣赏图画,观察发现,信息分享等多种活动中发展了自己的语言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探究兴趣。
在实践中,孩子能够全面了解自己身边的动物,以及它们怎样使用它们的耳朵,同时,孩子们学会了更好地观察和分辨事物。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更深刻的意义,为他们未来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动物的耳朵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动物的耳朵教案本篇文章旨在介绍一种针对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案,内容聚焦于小动物的耳朵。
耳朵是动物中重要的感官器官之一,也是小动物的一种特征。
了解小动物的耳朵结构及其作用,可以善于发现和观察周围的生物,增强儿童的认识和觉察能力。
一、前期准备1.教学目标(1)掌握小动物耳朵结构及功能。
(2)培养观察及分析动物耳朵的能力。
(3)了解不同动物的耳朵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2.教学准备(1)学习资料或科学故事书。
(2)幼儿园大班学生。
(3)图书馆、动物园、景区等场所参观。
3.教学内容(1)探究耳朵的结构与功能(2)小动物的耳朵类型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特点(3)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耳朵二、教学过程1.探究小动物耳朵的结构与功能教师通过科学故事书或大屏幕影像的方式,向幼儿大致介绍动物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课后,老师可以布置室内外寻找不同的小动物耳朵照片,达到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的目的。
2.小动物的耳朵类型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特点在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幼儿在实践中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幼儿到图书馆、动物园、景区等场所参观,积极寻找和观察不同小动物的耳朵。
在比较不同类型的小动物的耳朵之间的区别及其生存环境的联系时,帮助幼儿注意和理解不同类型小动物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对不同环境下小动物在侦测声音、寻找食物等方面所发挥的生存特点进行探讨。
3.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耳朵通过实践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这时候,老师可以开展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耳朵的活动。
在观察过程中,幼儿可以以动物形象及图片为主要参考对象,围绕耳朵的外形、大小、位置、形状、组成结构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描述,并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给同伴。
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对动物耳朵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三、教学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深化对小动物结构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动物的耳朵》作业设计方案

《动物的耳朵》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主要动物的耳朵结构及功能。
2. 掌握动物耳朵的形态特征。
3. 提高学生对动物耳朵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能够认识并记忆不同动物的耳朵图象。
2. 能够描述动物耳朵的特征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 区分不同动物耳朵的特殊结构和功能。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物耳朵的分类,归纳和总结。
四、教学准备:1. 教师熟悉《动物的耳朵》教材内容。
2. 教室准备PPT讲解教材知识点。
3. 备有实物模型和图片资料展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耳朵图片,引导学生对动物耳朵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讨论,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学习(30分钟)a. 讲解动物的耳朵分类和特征。
b. 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触摸感受不同动物的耳朵结构。
c.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对不同动物耳朵进行分类和总结。
3. 拓展(20分钟)a. 学生分组设计一份动物耳朵展示海报,展示他们对不同动物耳朵的观察和理解。
b. 学生对海报进行互动评价,分享对其他小组观点的看法。
4. 总结(10分钟)教师给出动物耳朵专题小结,梳理所学知识点,核对学生的理解情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亲自触摸感受动物耳朵,加深记忆和理解。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生海报展示和互动评价,提高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七、延伸发展:1. 邀请动物园工作人员进行亲临讲解,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态环境和习性。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活行为与耳朵特征的关系。
以上为《动物的耳朵》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够区分不同动物的耳朵特征。
3. 培养观察和分类动物的能力。
2024年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认识动物》,具体内容为“2024年动物的耳朵”。
通过本章学习,幼儿将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幼儿对动物世界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认识和区分不同动物的耳朵形状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比较动物耳朵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喜爱,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比较动物耳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耳朵模型、动物图片、PPT、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动物耳朵模型、图片等创设“动物耳朵大会”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动物的耳朵,讲解各种耳朵的特点和功能,如猫的耳朵可以转动,大象的耳朵可以扇动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自己熟悉的动物耳朵,并进行汇报。
画一画:请幼儿用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耳朵。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动物的耳朵2. 内容:列出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配以相应图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耳朵,并说明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猫的耳朵,它的耳朵可以转动,帮助猫捕捉老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学习需求。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周围动物的耳朵,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大班科学课程计划:动物耳朵1.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耳朵,激发小孩探究耳朵的兴趣。
2.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小动物的情绪。
活动预备ppt课件:动物耳朵活动程序首先,猜猜它是谁。
1.展示兔子的照片。
猜猜谁来了?(1)让小孩们看看兔子的耳朵在哪里生长?(兔子长而半圆形的耳朵位于头顶。
)(2)还有谁明白哪个小动物的耳朵也在头顶?2,课件演示:展示大象你认为这是谁?看看大象的耳朵在哪里生长?它是什么模样的?(大象的耳朵位于头部的两侧,像扇子一样大)小孩想到其他动物。
它的耳朵也在头部的两侧?显示正面的熊,如今谁来?熊的耳朵和大象兔子的耳朵有什么区别?熊耳朵的形状是什么,它在哪里?(熊的耳朵呈半圆形,长在头上。
)还有什么其他动物的耳朵?摘要:最初,小动物的耳朵有不同的形状,长的地点不同。
但他们有一种特别敏锐的听觉。
其次,探究其他动物的耳朵1,看!鸡妈妈也来了鸡。
鸡有耳朵吗?它的耳朵在哪里生长?(小孩们的讨论)总结:原来的鸡有耳朵,鸡没有外耳,只有内耳,但它们也能够听到声音。
2.有没有像鸡一样的小动物,只有内耳,没有外耳?三,看动画片:让我们一起玩吧今天还有一些小动物要一起玩吗?我们来看看我们在一起的人是谁?儿童观看漫画,提示:专注于动物的耳朵。
2.哪些动物又来了?有仔猪,小老鼠,猴子和老虎。
这些动物的耳朵是什么?他们玩了什么游戏?引导小孩们讨论:哪些游戏能够玩?哪些游戏无法播放?四,动手制造:有趣的耳朵用橡皮泥捏动物提示:你想用小动物的耳朵做什么?它的耳朵长在哪里?形状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耳朵,激发幼儿对探索耳朵的兴趣。
2、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的耳朵
活动过程
一、猜猜它是谁
1、出示小兔的图片,猜猜是谁来了?
(1)请小朋友看看小兔子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
(小兔的长长的半圆形的耳朵是长在头顶上的。
)
(2)还有谁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上的?
2、课件演示:出示大象
你们看这是谁?
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
(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子)
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动物,它的耳朵也是长在头的两边的?
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现在谁来了?
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
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长在哪里?
(小熊的耳朵是半圆形的,长在头角上)
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角上的?
小结:原来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除开形状不一样,长的地方也有不一样,
但是它们有非常敏锐的听觉。
二、探索其它动物的耳朵
1、看!鸡妈妈带着小鸡也来了,
小鸡有没有耳朵?它的耳朵长在哪里呢?
(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小鸡是有耳朵的,小鸡是没有外耳,只有内耳,但它们同样都可以听到声音。
2、还有什么小动物和小鸡一样,只有内耳,没有外耳?
三、观看动画片:让我们一起玩
1、今天,还有一些小动物要来一起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
幼儿观看动画片,提示:重点看动物的耳朵。
2、又来了哪些动物?
有小猪,小老鼠,有猴子,还有老虎。
3、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
4、它们都玩了什么游戏?
引导幼儿讨论:哪些游戏可以玩?哪些游戏不可以玩?
四、动手制作:有趣的耳朵
用橡皮泥捏动物
提醒:你想做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长在什么位置?形状又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