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望洞庭(1)
《望洞庭》课件ppt(共20张PPT)

5、本诗先从 远处看洞庭的山光水色;
再把洞庭湖比喻成
白,银再盘将洞庭湖中
的君山比喻成一枚小小的
。青螺
悟诗情
悟诗情
课堂作业
1、诗中首句的”和”的意思是:
和谐,指水色与月色融为一体。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 。 白银盘
3、诗歌第一句表现湖面的 开阔辽远,
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的
平静 ,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 翠绿 的君山,
第四句在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里的青螺。
悟诗情
课堂作业
4、是体味“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 洞庭的。( C) A、早晨 B、、中午 C、晚上 D、深夜
洞庭湖上月光和 水色交相融和,湖 面风平浪静如同未 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 水苍翠如墨,好似洁 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 螺。
译古诗
板书设计
光月辉映 风平浪静 一镜
望
一螺
洞
比喻
庭
新颖
山水一色 盘内青螺 独特
知脉络
喜爱、 赞美
新知讲解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 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 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 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 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 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 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 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 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部编三年级上 十七课:望洞锡
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 时所作。刘禹锡贬逐南荒 ,二十年间去来洞庭,约 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 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 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 记录。
知背景
新知导入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的北部,是我国第二 大淡水湖。八百里洞 庭,烟波浩淼。水天 相接,朝晖夕映,气 象万千。湖中有君山 ,山上有诸多名胜。
部编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望洞庭》一诗中,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_______、_______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_______图。
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_______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A.宁静、祥和、洞庭山水、大自然、气度B.宁静、祥和、洞庭夜景、洞庭湖、气度C.壮观、祥和、洞庭山水、大自然、态度2.下面对《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3.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有误的是()A.这句说的是: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B.“两岸青山相对出”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孤帆一片日边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
C.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具静态美了。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中的“和”是_______,“镜”指的是_______。
()A.相安、和谐的意思;一面铜镜B.连词,跟‘同“相同;洞庭湖的湖面C.相安、和谐的意思;洞庭湖的湖面5.解释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选填序号)①碧水东流至此回A.到这里回旋B.回到这里来②山色空蒙雨亦奇A.云雾迷茫的样子B.空的,没有东西③水光潋滟晴方好A.非常美丽B.波光闪动的样子④山色空蒙雨亦奇A.奇怪B.奇妙6.选择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1)飞流直下三千尺。
(2)白银盘里一青螺。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回忆古诗的内容并填空。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朝大诗人。
诗中的“楚江”指的是。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朝大诗人。
六年级语文上册生必背古诗词75首全套汇编[精编新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生必背古诗词75首全套汇编[精编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5449af50e2524de5187ec5.png)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20首)

【二年级上册10首】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老朋友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到东边的扬州去了。
这正是繁花似锦柳绿如烟的暮春三月。
我望着他乘坐的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最后连那片白帆的影子也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
这时候只有滚滚的长江水向遥远的天边流去。
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理解】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需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4、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理解】旷野茫茫,西沉的夕阳染黄了天边的乌云,风吹雁鸣,声音凄凉,大雪飘落。
不要担心旅途中没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5、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理解】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在晴朗的蓝天飞翔。
透过窗子望见积雪经年的西山雪岭,门外停泊着要到东吴远行的船只。
6、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理解】好雨像适应了季节变化,到了春天就降临。
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
田野里的小路、乌云,全部乌黑,只有江中船上的灯火明亮。
到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的,妆点着锦官城。
7、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理解】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江边是多么美丽。
小学古诗文考级5级

五级:诗1、《咏寒松》(南朝)范云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真心。
2、《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与,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悯农》(两首)(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13、《蝶恋花》(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4、《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6、《山居秋瞑》(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望洞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望洞庭体裁:诗题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名字:刘禹锡年代:唐代描述: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
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授监察御史。
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世称刘宾客。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翻译: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原文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赏析二:思想内容《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赏析三:艺术特色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新疆吐鲁番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新疆吐鲁番市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48分)1.(8分)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燃.烧(rán yán)摔.跤(suāi shuāi)凌.乱(nínɡlínɡ)讨.厌(tǎo dǎo )睡.觉(suìshuì)陈.列(chén cén)调.查(diào tiáo)暑假.(jiǎjià)2.(10分)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zǎo chén zìrán zǔguóhéliúxiān měi miàn duìyìběn zhènɡjīnɡshǎn shǎn fāɡuānɡ3.(6分)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丑小鸭、稻草人、坚定的锡兵都是《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角色。
(2)海滨小城是一座美丽又整洁的小城。
(3)《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的“红头”是一只沉着冷静的小蟋蟀。
(4)形声字“螃”“蟹”“蝌”“蚪”的形旁都是“虫”。
(5)《望洞庭》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
(6)《搭船的鸟》中,作者能把翠鸟捕鱼的情景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是因为他对事物作了细致观察。
4.(12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夏日阳光烤着大地,教室里热得。
(把句子写具体)(2)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我盼望了很久很长时间的暑假终于来了。
(3)王老师教学认真。
王老师关心同学们的生活。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4)那只灰雀在枝头唱歌。
(扩句,至少扩两处)5.(12分)按课文内容或题目要求填空。
(1)水光潋滟,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2)两岸猿声啼不住,。
(《早发白帝城》)(3)萧萧梧叶送寒声,。
(《夜书所见》)(4),暖于布帛;,深于矛戟。
(《荀子》)(5)很多俗语充满了智慧,“一个篱笆三个桩,”告诉我们要想做成事,需要团结协作。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1望洞庭》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1望洞庭》教师招
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也有一定的热情。
而且已积累了许多不同内容的古诗,如《望洞庭》、《菊花》等等,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新设计
1、欣赏诗句,导入新课。
2、初读感知,欣赏韵律。
3、聆听故事,想象悟情。
4、拓展漫谈,深入体会忧愁。
5、师生总结。
教学活动
1【导入】枫桥夜泊
一诗一画一故事,一文一情一人生。
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读一首诗,赏一幅画,听一首诗背后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进入::枫桥夜泊。
齐读课题。
2【讲授】枫桥夜泊
二、初读感知,欣赏韵律。
1、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中的生字?。
古诗诵读5《夏日绝句》《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读一读
波光粼粼 水平如镜 朦朦胧胧 水天一色 宁静和谐
银光闪闪 迷迷蒙蒙 月明星稀
风清月朗
皓月当空
风月无边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 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 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 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 祖国的锦绣风光。下面我们再次边读读这 首诗,边领略它的美好景色。
2.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 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
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量足以拔起一座大山, 自己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形容力大勇猛,无 人能比。【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 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就命令士兵 把锅都打破,把船都弄沉,激励士兵拼死作战, 不打胜仗决不生还。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 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 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南宋 )的 ( 李清照 ),采用了( 借古讽今 )表 现手法,诗人用了( 三 )个典故。赞 颂了( 项羽的宁死不屈 ), 讽刺了( 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
表达了诗人( 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 情怀
)
读一读
波光粼粼 水平如镜 朦朦胧胧 水天一色 宁静和谐
银光闪闪 迷迷蒙蒙 月明星稀
洞 潭 磨 螺
读一读,写一写
洞dòng 庭tí ng 和hé
(洞庭湖) (庭院) (和谐)
潭tán
(潭面)
磨mó
螺luó
(磨石) (青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 古诗三首《望洞庭》1-优质课件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和:和谐
秋月
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 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显得十分和谐。
湖光
交融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未磨拭的铜镜
注释: 潭面:指湖面。
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图1 图2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2021年2月2日星期二2021/2/22021/2/22021/2/2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2月2021/2/22021/2/22021/2/22/2/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2/22021/2/2February 2, 2021
翠绿。 4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镜未磨。
遥望/ 洞庭‖ 山水翠, 白银‖盘里/ 一青螺。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2/22021/2/2Tuesday, February 02, 2021
望洞庭古诗注释及译文

望洞庭古诗注释及译文
原文: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课件PPT

02
不足
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引导和激励。
03
改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如提问、小组竞赛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如视频、
音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洞庭湖情结
刘禹锡对洞庭湖有着深厚的情感,多次在诗中提及或描绘洞庭湖的美景。
创作灵感来源
自然景观
诗人被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所吸引,湖 光山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历史传说
洞庭湖地区有许多历史传说和神话故 事,这些故事可能也为诗人提供了创 作的素材和灵感。
03 《望洞庭》的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 爱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他的作品更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02 《望洞庭》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代中晚期
唐诗发展至中晚期,风格多样, 内容丰富,为《望洞庭》的创作 提供了良好的文学环境。
政治稳定
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 为诗人提供了相对安逸的创作环 境。
个人背景
刘禹锡生平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但始终坚持诗歌创作,为后人 留下了许多佳作。
历代评价
高度赞誉
历代文人对《望洞庭》给予了高 度评价,认为其意境深远,语言
优美,堪称唐诗中的佳作。
评价分歧
尽管大部分文人对《望洞庭》持 肯定态度,但仍有一些文人对其 评价存在分歧,认为其风格不够
鲜明或主题不够突出。
唐诗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

唐诗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1.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借景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以对仗工整的句式,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
其中,“风急天高”表现出了秋季的肃杀之气,而“猿啸哀”则借用了猿的哀鸣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同时,“渚清沙白鸟飞回”则描绘了清澈的江水和白色的沙滩,以及飞翔的鸟儿,形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以“无边”和“不尽”形容落叶和江水,表现出秋天的广阔和江水的绵长。
而“萧萧下”和“滚滚来”,则分别描绘了落叶和江水的动态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以“万里悲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而“百年多病”则表现出了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其中,“作客”和“独登台”,则描绘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和独自登高望远的情景。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以“艰难苦恨”形容自己的一生,表现出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而“繁霜鬓”则描绘了老年时的自己,头发已经变得花白如霜。
同时,“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表现出了诗人因为生活潦倒而不得不暂停饮酒的无奈心情。
总之,《登高》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经历的回顾,诗人将自身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读者深感震撼。
2.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离别的痛苦。
关于洞庭湖的古诗5首

关于洞庭湖的古诗5首洞庭湖在古代的时候号称为“八百里洞庭”,在古代的诗作当中,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有很多。
有很多诗人都曾经来到这里,感叹洞庭湖的美丽景色,留下属于自己的诗作。
小编收集了五首关于洞庭湖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吧。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2、《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唐代: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译文: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3、《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唐代:韩愈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
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译文: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
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
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
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
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
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
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
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
4、《题君山》唐代:方干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山县紫水学校小学部四年级语文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备课序号(节数): 11
主备教师管小芳协备教师李兰
教学内容五、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9.14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难点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要结合起来,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复备
一、智慧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简介洞庭湖并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3.简介诗人。
二、快乐导学
1.口述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方法指导(一)
a.自由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b.同桌间互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大写字或词,互相说一说。
3.出示学习方法指导(二)
a.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b.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c.理解“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4.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5.闭上眼睛,听音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三、成功达标:
6.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你认为写的最好是哪一句?为什么?
(2)吟诵诗句谈谈自己的真实体会。
1、自读古诗,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语,来说一说。
2、究竟哪些景物吸引了诗人刘禹锡呢?
3、理解诗句的意思。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里描写了怎样的景色?为什么是水平如镜的湖面?(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请同学们想象在白银盘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的是什么?青螺又是什么?4、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首诗,同桌之间互相朗读。
作业设计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想象《望洞庭》所描写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学反思
这首诗是诗人在看洞庭湖的美景时由感而发的。
学生通过学诗看图,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就很感兴趣。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对诗句的理解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