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印度文明
第4课 古印度的文明

摩亨佐˙达罗
印章文字
圣牛之印
桑奇佛塔
印度佛塔
【释迦牟尼的家庭成员】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 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诃摩耶,是与迦毗罗卫城隔河相对的 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 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 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 摩耶夫人在释迦牟尼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 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 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 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 罗睺罗。
电影《 阿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剧照
南 亚 次 大 陆
印 度 舞 蹈
印度服饰
印度服饰
观音菩萨
哈拉帕文明复原图
摩亨佐达罗毁灭之谜 谁是印度古代文明的主人?随着哈拉 帕和摩亨佐· 达罗古城的发现和发掘, 迷雾终于拨开,历史以其无可辩驳的 真实,向世界宣布:是黑色皮肤的土 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印度古 代灿烂的文明,而不是入侵的雅利安 人。印度河流域无愧是世界文明的发 祥地之一。 原来它是被一场特大的爆炸和大火毁 灭的。巨大的爆炸力不仅使古城半径1 公里内所有建筑物被摧毁,而且使走 在街上和呆在家里的人和动物,都遭 到了毁人性的杀戮。原来是自然灾害 摧毁了这座繁荣而美丽的古代城市。 科学家证实,这种巨大的爆炸力来 源于大气中电磁场和宇宙射线的双重 作用。空气中非常活跃的化学微粒, 导致气溶胶的产生,并迅速积聚占据 了广阔的空间,形成大小不等的球体。 这种物理化学性球体有的被称之为 “冷球”,这是一种未曾燃烧起来的 色暗不透明的“黑色闪电”;有的是 一种“发亮”的球体,呈柠檬黄色或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
第4课古印度文明ppt课件

各抒己见
佛教传入了中国
早在汉朝时,佛教就 传入了中国,洛阳的 白马寺就是我国最早 的官方佛教建筑。
你知道《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是谁 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今天,佛教在我国很盛行。你能说出 一些你所知道的我国的佛教建筑、佛教 典籍、佛教名山、石窟或其他与佛教 有关的现象吗?
佛教
❖产 生 BC.6世纪 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环球时报》2001年6月15日
根据材料,你认为种姓制度对印度社 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 种姓制度的危害:
• 1.在劳动人民之间造成了隔阂和对立, 不利于团结对敌。
• 2.职业世袭,把生产限制在狭小的范围 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印度社 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 3.种姓制度的残余,遗祸至今。
(在四个种姓之外,还有“贱民”。)
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分辨出四个等级孰高孰低?
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婆罗门:从事宗教事务的僧侣贵族 首陀罗: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刹帝利: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请把四个等级从高到底排序:___婆__罗__门______ ____刹__帝__利_______ ______吠__舍_______ _____首__陀__罗______
释
迦
牟 尼
早期佛教教义
四谛(真理)
人教
苦谛 ——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 带 能
病、死……没有丝毫乐处。
入吸根
集谛 ——欲望是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 极 引 据
是“原因”的意思):
乐众教
灭谛 ——“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 “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 灭为乐”的境界 。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

发展历史概述
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可能是达罗毗荼人) 进行征服。雅利安人在这时的主要祭祀对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罗、 阿耆尼诸神。《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产生较晚, 被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代,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较以 前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从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恒河流域地区。种 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的婆罗门 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灵的早期吠陀信仰,这种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抬 高祭司阶层(婆罗门)的地位。往世书和印度大史诗描述这一时期雅利 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而且人民中已经有被称为“罗阇”的领导者 出现(王)。敌对的部落集团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最终形成了为数众 多的早期印度国家。在前600年时,印度有不少于20个这样的国家,吠 陀时代到这时通常认为已经结束。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 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 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 和耆那教。通常称这次思想爆发为“沙门思潮”,新涌现的许多思想潮 流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反对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
发展历史概述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 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 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 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 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 拉帕文化是一个分布范围非 常广大的文明,在时间上大 致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及古 埃及文化同时。这一文化在 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 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 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印度最古老的舞蹈
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一——Natyam,在印度 语中的意思是“舞蹈的艺术”。它除了强调 舞蹈的节奏感,还十分强调伴奏音乐必须悦 耳动听,由庄重的诗歌和风格纯朴的音乐组 成。这本是用于祭祀的舞蹈,能充分体现舞 者情感,最初由神庙舞女在庙宇里表演。这 一舞蹈的动作关键在于保持上身的挺直,腿 部半弯,双膝分开,而双脚则要像一把半开 的扇。
历史第四课古印度文明

称谓
身份与职业
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不可接触者
掌管神权和教权的僧侣贵族
掌管军事和行政大权的王族、 官吏和武士。 从事农、牧、工、商的大众 雇工、奴隶和独立生产者 社会底层的贱民
乔 答 摩 悉 达 多
第四课 古印度文明
花界古印 培上代度 育最居河 者早民流 的是域 棉世的
在哈拉帕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印度最早 的文字。这种文字多刻在石头、陶土或象牙制成 的印章上,因此被称为印章文字。目前已出土的 印章有2500多枚,印章正面刻着铭文,反面有穿 孔的突出物,便于人们悬挂。据估计,印章上出 现的文字符号约有500多个,但并未完全解读成功。 印章上的铭文还有各种图案,题材多为当时印度 常见的动物,如水牛、犀牛、短脚公牛、大象等。 牛在哈拉帕人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 以他们对牛的刻画也最为成功。有的印章表现了 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猎、航行、娱乐等情景, 还有的具有宗教神话含义。
四大文明古国

文明发源地
《世界文明史》(美国威 廉〃麦克高希)称“巴比伦、 古埃及、古印度(公元前 2500年)、古代中国、古希 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 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 史》中提及:“中东、印度、 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 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 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 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 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 区。” 目前中国学术界公认古代中 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有着约五千年的文明史(但 在外国学术界通常以商朝的 建立为中国文明的开始)。
长城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 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 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 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 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 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 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 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 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 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发源地:印度河、恒河流域 文明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500年 社会等级:统治阶级为婆罗门、刹帝利, 被统治阶级为吠舍、首陀罗 文字:梵文 天文历法:太阳历 代表性建筑:泰姬陵
印度河
(Indus)梵名 Sindhu(信 度)。乃印度之大河。发源 于西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 山与喀拉昆仑山两山脉之间, 流向西南而贯穿喜马拉雅山, 右岸交会喀布尔河,左岸汇 流旁遮普(五河之意)地方 之诸支流,经巴基斯坦而入 阿拉伯海。
黄河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 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 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的古代文字中 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 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 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
探索古印度历史,揭开古印度灭亡的原因

探索古印度历史,揭开古印度灭亡的原因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古印度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
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那么,古印度怎么灭亡的的呢?古印度的灭亡背后发生了什么?古印度文明起源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
古印度历史发展情况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古印度发展时期佛陀时期(前6~前2世纪):这个时期是继印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
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
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只萨罗、跋只、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
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瓦尔纳的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
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服务于以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孔雀王朝时期(前322~前185):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
国王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大权。
入侵时期(公元前200~公元200):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
巴克特里亚、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阎膏珍、迦腻色伽等,陆续侵入印度。
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
萨塔瓦哈纳时期(公元前100~公元200):萨塔瓦哈纳王国300年的历史使德干文化与北方文化互相结合。
那里的国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罗门,并且对部落地区实行军事统治。
世界文明史(14)——古印度(Ⅳ)

世界文明史(14)——古印度(Ⅳ)北部崛起,南方极盛笈多王朝衰亡,印度在奴役与动乱中荒废了一个世纪之后,在印度北部出现了戒日王朝。
然而这个盛极一时的政权只存在了短暂的时间就灭亡了。
北部的印度虽然小国林立,然而再没出现过一个君主能拥有广大的权力。
但在中南部的印度,则兴起了几个强盛的政权,如遮娄其王朝(曾打败戒日王的进攻)、拉施特拉库塔王朝和帕那瓦王国等等。
一、北部著名王国(一)戒日王朝(606-648)公元7世纪,坦涅萨尔国的曷利沙·伐弹那(即戒日王,笈多系的一支,其先世也曾向笈多王朝称臣)崛起,重新恢复并领有印度北部地区,建立了戒日王朝,或称曷利沙帝国,定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之根瑙杰)。
戒日王施行王政,是个得人喜爱并极具成就的人。
戒日王朝经历了42年的平静与平定,扩大了疆土,再度使当地的艺术与文学盛极一时。
629-645年,玄奘在印度的坦涅萨尔、阿萨姆等国游历,他笔下的戒日王朝:——每5年一次慈善节,布施有时竟长达三或四个月之久,国库里的贵重物品甚至戒日王自己的贵重衣物、玉器饰品等都加入布施;——生活在此地的印度人民流露出神意的喜乐。
唐时摩揭陀国曾和我国建立友好关系,玄奘访问此国不久之后,贞观十五年(641)戒日王派使者至我国。
唐太宗又命云骑尉梁怀璥到该国报聘,这是中国使者第一次到达该国。
以后戒日王又派使者随同梁怀璥一起到中国。
唐太宗十分优待,又派李义表和王玄策出使该国。
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宗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赴摩揭陀国。
王玄策在该国曾广泛巡礼过许多佛教圣迹,并在摩诃菩提寺立碑留念。
我国的制蔗糖方法,相传就是由摩揭陀国传进来的。
威尔·杜兰特认为:戒日王统治下的所有荣誉,由于他是基于一个国王的能力与气度,故俱属矫揉造作,且有危险性。
当他死后,一个太监篡夺了王位,并说出了王室的下层秘密,变乱随之而起,经历了1000年。
印度像欧洲一样,中世纪时代,饱受波斯的侵袭征服、瓜分与掳掠之苦难(此段历史在下文中简述),直到莫卧儿王朝第三代君主阿克巴大帝,统一与和平的景象都一直未能在印度出现。
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 - 中华五千年 -

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 中华五千年-四大文明古国,是在国内较高认可度的对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概称。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
分别是古埃及(非洲东北部及亚洲西部)、古巴比伦(西部亚洲)、古印度(亚洲南部)和中国(亚洲东部)。
四大文明古国的相似说法最早来源于欧洲历史学界,其在19世纪开始将中国列为世界四大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上个世纪初,维新变法梁启超提出的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但与其原意并不相同。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文明分别指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同一时期的爱琴海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文明的发源地。
四大古文明许多年来,我国一直流传着中国和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
但查阅了一些国外的权威世界历史著作,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国的正式说法但是四大古文明和四大文明发祥地这两种说法流传广泛。
虽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著作,其最早主张用文明单位代替民族国家来研究历史。
他把6000年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埃及、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古印度、希腊、伊朗、叙利亚、阿拉伯、古中国(商代)、安第斯(南美洲)、玛雅(中美洲)、中国(唐以后)、天竺(兴地)、朝鲜、日本、拜占庭、俄罗斯、墨西哥、育加丹,另外还有5个中途夭折停滞的文明:玻里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斯巴达和奥斯曼。
但是后来通过龙山遗址发现从龙山文化开始华夏文明就自古相传,文化一体,其文化传承与血统传承都超过了拜占庭与古罗马之间的关系。
而且这种说法没有将古罗马文明列入成熟文明。
并且如今汉族平均DNA70%来源于龙山文化世界罕见。
如果要说古国之国,那么,古代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希腊、伊朗、叙利亚都是不同的国,实际上小亚细亚或两河流域不止一国,古代印度更不止一国。
古中国在5000年前就相继产生与华夏文明相媲美的古蜀文明与良渚文明,切最早的华夏文明也是邦国形式。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国际上承认的文明古国有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古埃及(位于北非),古印度(地域范围包括经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位于南亚)和中国(位于东亚)。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大文明古国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四大文明古国,是对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指的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对应着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地,对其所处地区在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古巴比伦古巴比伦王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而之所以将其称为两河流域,是因为米索不达米亚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两条河中间的地方”,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古埃及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与7450年前,在公元前639年终止。
约公元前3150年,南北埃及完成统一,建议了世界上首个大统一国家,古埃及有这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政治体系和制度,并且拥有多神信仰的宗教传统。
3、古印度古印度的远古文明发现的比较晚,在1922年的时候才被发现,它的遗址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被发掘出来的,所以又被称为“哈拉巴”文化,又因为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被称为“印度河”文明。
4、古中国距今约5800年前后,在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地区出现了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经历了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四大文明古国先后顺序四大文明古国的先后顺序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
古巴比伦的时间是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250年,古埃及的时间是公元前3500年,古印度的时间是公元前2000年,古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
古印度文明在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座城市为代表。
这两座城市规划整齐,拥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公共设施,显示出当时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
然而,印度河流域文明在公元前 1800 年左右突然衰落,其原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公元前 1500 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他们带来了新的语言和文化,逐渐形成了吠陀文化。
吠陀文化是古印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是《吠陀经》。
《吠陀经》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部,是印度教最早的经典,包含了宗教、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在宗教方面,古印度产生了多种宗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印度教和佛教。
印度教是多神教,其教义复杂,强调轮回和因果报应。
佛教则由释迦牟尼创立,主张众生平等,通过修行摆脱痛苦,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在公元前 3 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之一。
古印度在文学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印度文化的重要载体。
《摩诃婆罗多》讲述了俱卢族和般度族之间的战争,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哲学思考;《罗摩衍那》则讲述了罗摩王子的冒险故事,歌颂了正义和爱情。
在哲学领域,古印度诞生了众多的哲学流派,如吠檀多派、数论派、瑜伽派等。
吠檀多派强调梵我合一,认为宇宙的本质是梵,个体的灵魂与梵是同一的。
数论派则探讨了世界的本原和构成,提出了原质和神我的概念。
古印度的数学成就也非常显著。
他们发明了数字“0”,并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
这些数学成就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东方文明之古印度文明

精湛的造型艺术:陶器上有优美的动植物 图案。出土的一尊青铜舞女的塑像,是雕 塑艺术的精品。舞女发型优美,身材苗条, 右手叉腰,左手持物,戴了20多个手镯和 臂镯,胸前又有项链和椭圆型大花饰,形 象生动、优美、逼真,展现了高超的艺术 技艺。此外还有令人称奇的精美金银珠宝 饰物。
文学:有文字记载的文学作品尚未发现,但口头 文学、民间故事和寓言可能已经成就斐然。 在 罗塔尔发现的一个彩陶罐上,画着一只栖在树上 的乌鸦叼着一条鱼,树下有一只状似狐狸的动物。 它显然表现的是这样一个寓言:树下的狐狸赞美 乌鸦,使之张口,结果口中的食物落到地上,被 狐狸所得。此寓言流传甚广,后来印度的《五卷 书》和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都收录了这一故事。
6、宗教和文化
印度河文明已有丰富多彩的文化: 宗教信仰:崇拜各种神纸和偶像,特别是 崇拜母神。人们还普遍崇拜男性生殖器、 石头、树木和各种野兽,特别是公牛。
(带 生有 殖四 崇神 拜立 )像 的 林 伽
文字:出土的印章文字是印度最早的文 字。文字符号有400~500个,其中基本 符号有62个,后来又简化为22个。
7、印度河文明时期的特点
第一点,缺乏大的变革。全面计划后而建立起 来的两个主要城市,主要设计是相同的。直到印 度河文明的末期,两个城市都没有改变。如此一 贯、连续的传统世上从来没有过:控制这一纪律 严明的社会的也许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 第二,印度河城市没有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那 样的公共纪念物或陈列品,这儿没有大的会议厅 (除摩亨佐· 达罗外)。 第三,暴力机构非常薄弱。在摩亨佐· 达罗发 现的武器同精良的工具比起来是拙劣的。在每个 城市的一边出现一个“城堡”小丘,哈拉帕后来 在上面设了要塞(但十分简陋)。
一、印度的历史风貌
(一)民族和语言 印度居民成分包括所有不同人种——黑人,黄 人和白人及棕色人种.印度因而是多种族、多民 族的国家。古代富庶的印度是众多外部民族向 往的乐土。漫长岁月中,先后有来自非洲、欧 洲和亚洲的黑种人、白种人和蒙古种人来这里 定居。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 部落。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民族就有10个。这 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印度还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操不同语言并信 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的介绍资料

四大文明古国的介绍资料
四大文明古国是指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这四个文明发源地。
1. 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
开始出现文明,其最著名的象征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曾历经数次异族统治,但仍然成功地保持了其独立性。
2. 古巴比伦: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出现文明。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典之一,其楔形文字也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3. 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300
年左右开始出现文明。
古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约在公元前2100
年左右开始出现文明。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点是青铜器、农业、纺织和陶器制造的迅速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并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四个文明古国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文化遗产和历史经验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4.古代印度文明

第一节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
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
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
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
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
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一)主要知识点1、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
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
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2、目前大体可以推测,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
(二)名词解释1、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
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
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
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
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
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
2、摩亨佐·达罗: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遗迹之一,位于现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是哈拉巴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巴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良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 000人,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该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
四大文明古国的兴盛与衰落

四大文明古国的兴盛与衰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四个古国家因其优秀的文化,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
它们分别是: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
这四大文明古国在各自的时代达到了极高的兴盛,但最终也经历了衰落。
本文将探讨这四大古国的兴盛与衰落。
首先是古埃及。
古埃及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北部,尼罗河是古埃及人生活的重要依托。
古埃及文明以神秘的金字塔、法老王和象形文字而闻名。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古埃及在约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332年之间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古埃及的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都十分繁荣。
埃及法老王统治全国,他们相信自己是神的化身,拥有无上权力。
在法老王的统治下,古埃及人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严谨的法律制度和复杂的宗教体系。
然而,由于内外部压力的增加,古埃及的兴盛逐渐转为衰落。
内部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使得人民对统治者的信任降低,外部的入侵者也逐渐削弱了古埃及的实力。
其次是古希腊。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古希腊地处欧洲东南部,即现今的希腊。
古希腊以民主政治、哲学、艺术和体育闻名于世。
古希腊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古希腊的城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城邦间的竞争推动了希腊文明的进步,人们通过公民权利参与政治决策,哲学家们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探索,戏剧和雕塑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然而,由于长期战争和争端的不断导致了希腊文明的衰落。
希腊城邦之间的内战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同时来自北部的入侵者也加剧了希腊的分裂与衰败。
再次是古印度。
古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素有"千神之国"之称。
古印度以丰富多样的宗教、吠陀经典和瑜伽体系而闻名。
古印度的文明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6世纪达到了高峰。
古代印度的政治和宗教结构是一种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限制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发展,但它也保持了统一性。
古印度是马哈拉施特拉王朝和孔雀王朝的统治下,国家实力极为强盛。
历史课件: 古印度文明

重要事件和人物
孔雀王朝 印度数学 阿修罗帝国
由卡尹(阿育王)创立,统一了古印度大部分 地区。
发展了代数学、几何学和三角学,在数学史上 有重要贡献。
一个强大的帝国,控制了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并在建筑和雕塑领域有杰出的成就。
综合复习和总结
通过回顾古印度文明的各个方面,希望你对这个博大精深的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印度艺术与文学
阿旃陀石窟
这个印度艺术宝库,以精湛的壁 画和壁龛雕刻而闻名。
巴拉坎纳提亚姆舞
这种经典舞蹈形式通过优雅的动 作和面部表情讲述故事。
罗摩衍那
这个杰出的史诗描述了罗摩与汉 那瑟的冒险故事和传奇战斗。
古印度的科学与技术
1
数学
2
发明了十进制数字系统、零的概念和梯
形面积计算公式。
3
医学
发展了植物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包括 最古老的整形手术。
古印度文明
探索古老的古印度文明,这个融合了宏伟宗教、复杂社会结构、辉煌艺术 和深远哲学的文明。
XC by Xiaomi Cao
古印度文明的背景
从3000年前开始,古印度文明在次大陆上繁荣发展,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和排水系统。
古印度的政治与社会结构
君主制度
由王国统治,拥有强大的军 队和中央集权制。
种姓制度
严格的社会等级,分为婆罗 门、刹帝利、吠舍、昆达利 四个种姓。
村落自治
村庄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力, 由村长负责管理。
古印度的宗教与哲学
1
佛教
2
由佛陀创立,强调无我、慈悲和放下欲 望。
3
印度教
复杂的宗教体系,强调轮回转世和吠舍 、道尔吠、克马、克舍四个阶段的生命 周期。
古印度文明古印度历史资料简介古印度历史大事典

古印度文明古印度历史资料简介古印度历史大事典 哈拉帕文化 印度河流域最古的阶级社会文化。
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在印度河流域陆续发现大量青铜器文化遗址,其中包括城市和村落遗址,以哈拉帕(Harappa,在旁遮普)和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在信德)两座古城遗址的规模最大。
一般将此种类型的文化统称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的中心地区就在这两座古城,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00—1750年之间。
摩亨佐·达罗城保存较完好。
该城占地面积二百六十公顷,推断居民约三万五千人。
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卫城是设防的城堡,下城是居民区。
卫城中心有大浴池,浴池周围是建筑群,其中有大谷仓、会议大厅等。
下城有整齐的街道,成排的房屋建筑,主街道最宽达十米,房屋用红砖建造,有两三层的楼房,也有简陋的小屋。
哈拉帕文化时期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人们大量使用铜和青铜武器与工具。
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大麦、小麦、棉花等,这里是世界上植棉最早的地区。
畜牧业也有发展,饲养牛、羊、猪、象、骆驼等,手工业有轮制陶器、棉纺织业以及宝石、象牙雕刻等行业。
哈拉帕文化时期已有了文字,文字主要刻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已发现的文字符号有五百多个,有发音符号、表意符号,目前对这些文字尚未认懂。
根据以上考古材料判断,哈拉帕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青铜文化,当时已进入阶级社会,古城是独立的城邦中心所在地。
一般认为哈拉帕文化的创造者是当地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
哈拉帕文化大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衰落,到公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古城和村落均已衰败,哈拉帕及摩亨佐·达罗等古城均已毁坏,哈拉帕文化至此消失。
关于哈拉帕文化消亡原因,学术界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是由于雅利安人入侵而被毁灭。
古印度文明古印度历史资料简介古印度历史大事典 吠陀时代 古代印度氏族制解体和国家产生的历史时代,约在公元前1500—600年间,又分为早期吠陀(约前1500—900)和后期吠陀(约前900—600)两时期。
古印度文明有哪些

古印度文明有哪些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即已开始在印度生活。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古印度文明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古印度文明介绍公元前3500年之后,农业文明遍布印度河平原。
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出现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先民开始使用文字。
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时代开始。
印度文明的中心渐次由西向东推进到恒河流域。
其后数百年间《梨俱吠陀》和其他吠陀经典问世,成为印度文学和哲学的源头。
吠陀文明为后来印度教的发展和印度文明的腾飞奠定基础。
公元前6世纪,各种哲学流派和社会学说并起纷呈,佛教和耆那教应运而生。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帝国。
公元3至6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是印度古代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科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婆罗门教在这一时期经过改革演化为印度教。
公元10世纪之后,随着穆斯林入侵并建立政权,印度古典文明开始衰落。
在莫卧儿王朝统治中期,印度国力臻于鼎盛。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征服。
1947年8月15日,印度获得独立。
古老文明获得新生。
印度古代文明最显著的特色是其宗教性。
历史上,宗教一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中心。
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印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构成印度文明的三大板块。
印度教在建筑和雕刻方面,佛教在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伊斯兰教在建筑和绘画方面,都分别创造了众多传世艺术珍品。
因此,印度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古印度文明序言印度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并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印度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印度文明异常丰富、玄奥而神奇,凝聚着东方的智慧,散发着精神的魅力,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印度文明发祥于印度河流域,史称印度河文明(约公元前2500-前1500年)。
早在印度河文明时代,印度土著居民就有了生殖崇拜和瑜伽观念,盛行母神、公牛(瘤牛)、男根(林伽)、圣树、蛇神崇拜。
古印度文明具体都有哪些

古印度文明具体都有哪些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那么该文明的具体体现都有哪些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印度文明,希望大家喜欢!古印度文明:畜耕施肥灌溉古印度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养活众多的人口,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印度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也正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元7世纪西游印度,并居住多年。
他返回唐朝以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中就记载了古印度繁荣的农业经济。
其实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北部的居民就已经开始了种植业。
在哈拉巴文化时期,农牧业生产都很发达。
考古发掘出的那个时期的城镇遗址中,发现了规模不小的谷仓。
那时人们已经发明畜耕,人们饲养了水牛、耕牛、山羊、绵羊、猪、狗和象等动物。
而且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制造的锄头和镰刀。
农作物品种也非常丰富,有小麦、大麦、水稻、豌豆、甜瓜、枣椰、棉花和胡麻等。
在吠陀时代,他们懂得了畜耕、人工灌溉和施肥。
到了吠陀时代后期,铁器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相对统一的孔雀王朝,政府设有高级官吏管理全国的水利事业,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到封建社会以后,即曷利沙帝国时期,古印度农业生产的水平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封建社会过于漫长,古印度虽然造了成熟的自然农业经济,最终也没有从内部产生出资本主义经济,到后来,印度农业发展越来越缓慢,变得越来越落后了。
但是,古印度的农业仍然构成了国家的经济基础,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古印度文明:千年铁柱在哈拉巴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广泛地使用铜或青铜制造的斧、锯、凿、锄、鱼钩、剑、矛头、匕首、箭镞等工具和兵器。
大量出土的兵器和生产工具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锻打、铸造和焊接等技术,而且可能已经应用了熔模铸法(一种精密铸造工艺)。
到了吠陀时代,古印度人已经能炼钢了,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印度还向亚历山大出口过约3吨的钢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材料,你认为种姓制度对印度社 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和强盛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
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胜 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腊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
哈拉帕)
雅利安人)
商周
黄河
古希腊 爱琴海
分封制、 青铜器 宗法制 雅典民主 城邦 政治
甲骨文
三大宗教
名称 创始人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教义
佛教
基督教
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耶稣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
“四谛” 说 《圣经》
《古兰经》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公元7世纪 阿拉伯半岛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所罗门,要罚款 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
陶器 陶佣
繁荣的商业贸易
统一的砝码
有孔的小珠子
精心的城市建筑
垃圾箱
巷宽阔的街道和ຫໍສະໝຸດ 蔽的排水沟大浴场印章文字
印 章
印章上出现文字 符号共500多个, 至今尚未完全解 读成功
圣 牛 之 印
独 角 兽 之 印
古印度地图
雅利安人这一称谓源 于梵文,“自由出身” 或“高贵”之意。雅 利安人对自己的外表 很自豪,他们身材高 大,皮肤白皙,头发 是金黄色,鼻梁笔直 高耸,身上长着浓厚 的体毛。他们把这些 当作本民族的特征, 并赋予这些特征以美 丽、高贵的含义。
佛陀的面孔 (印度、 泰国、
柬埔寨)
蓝毗尼花园面积8平方公里, 曾有3座佛塔、2个寺院和1座 摩耶庙。近年在摩耶庙大殿 的佛像下一米深处挖掘出一 块石板,据考证,该石板所 在地方正是佛祖诞生的位置 摩耶庙虽已拆掉,但摩耶夫人生 太子的石刻像等珍贵文物存放在 附近的一个寺庙里。石像面积不 到1平方米,上刻摩耶夫人手扶树 枝,小太子朝六个方向各行七步, 手指上天,口说"天上地下,惟我 独尊"的情景。
《罗摩衍那》约有24000颂,
即48000行,相当于荷马史诗
的2倍。史诗描写罗摩王子一 生的曲折经历。罗摩是一个古
代的英雄、理想的国王。他主
动放弃王位,远离故土过苦行 生活。不管是神仙劝说,还是
遭遇困苦,他都矢志不变。罗
摩又十分勇武。在森林中与罗 刹们的战斗,在楞迦与十首王 的交手,一次次地证明罗摩的 精神:忠于真理,言行一致。
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 基 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本 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境界 。 主 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 涅槃之道。人生最苦,涅槃最 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
众生平等:提倡各个种
姓都可以参加宗教生活, 在教徒之间没有等级差别。
道谛 :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 张 因果轮回:现世之罪福 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
二、种姓制度 婆罗门 婆罗门教神话:
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用 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了四个不 同的种姓。他的口变为婆罗门(僧 刹帝利 侣贵族),双臂变为刹帝利(王族 官吏、双腿变为吠舍(一般公社成 员),两脚则变为首陀罗(被征服 的土著居民)。
吠 舍
——《梨俱吠陀.原人歌》
1、四个种姓各由什么阶层组成? 有什么职责和义务? 2、种姓制度中哪些等级属于统治 阶级,哪些是被统治阶级? 3、婆罗门这样宣传的用意何在?
2、今天,佛教在我国很盛行。你能说出一些你所知道 的我国的佛教建筑、佛教名山、石窟或其他与佛教有 关的现象吗? 有陕西西安的大雁塔;宁夏银川的海宝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浙江杭州的六和塔等
第4课 古代印度文明
1、哈拉帕文明
创造者
基本内容 四大种姓 种姓制度的特点
2、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的影响
3、佛教
哈拉帕遗址
第4课
古印度文明
一、哈拉帕文明
1、完备的农业:
达罗毗荼人
(公元前 2300——公元前1750 年)
印度河流域古代居民是 世界上最早的棉花栽培者 2、发达的手工业: 3、繁荣的商业贸易 4、精心的城市建筑: 5、印章文字:
哈拉帕遗址
完备的农业 哈拉帕文明已 进入青铜时代
牛 车
农 具
发达的手工业
摩亨佐〃达罗消亡之谜(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
外族入侵说 地质和生态变化说 内部阶级斗争说 大爆炸说 综合因素说
三大自然之谜:
(1)3000多年前印度“死丘”事件; (2)1908年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
(3)1626年北京王恭厂大爆炸。
——摩亨佐〃达罗 “死亡之丘”
古印度地图
今印度地图 哈拉帕文明
尼罗河 法老 象形文字
古西亚
巴勒斯坦地区:犹太教 两河流域地区:楔形文字/《汉穆拉比 法典》/空中花园 伊朗高原地区:波斯帝国 楔形文字
文明
区域
政治制度 文明象征
文字
古埃及 尼罗河 古西亚 两河流 域 古印度 印度河
(
法老专制 金字塔 象形文字 《汉穆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圣牛之印 印章文字
( ( )
想一想 独立之后的印度宪法明令禁止对低种姓人的歧 视.宪法规定给“表列公民”(即低种姓的“贱 民”)保留23%的公职岗位和入学名额。但在现实 生活中,种姓制度的残余依旧很深。 2000年6月在比哈尔邦一个村子里发生了种姓 大屠杀,死34人,伤19人,震动了整个印度。 ——《环球时报》2001年6月15日
苦乐,乃前世所造善恶诸 业的果报;而今生之善恶 行为,亦必将影响来生的 罪福报应 。
集谛 道谛 苦谛 灭谛
佛教的发展与传播
阿育王
1、你知道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吗?
早在汉朝时,佛教就传入了 中国,洛阳的白马寺就是我 国最早的官方佛教建筑。
你知道《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 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首陀罗
二、种姓制度 1、四个种姓:
界限分明 2、特点: 内部联姻 职业世袭
印度独立之后废除种姓制度, 理发师的儿子为什么不能和 宪法禁止因为不同种姓而有歧视 刹帝利的女儿结婚?由此你 待遇,并且立法保障社会底层的 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影响:
内部不团结
经济发展缓慢
各级“贱民”,包括设籍阶级, 即一般传统贱民,如贩夫走卒; 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位 设籍部落,指居住偏远地区且不 少女。他父亲劝告说:“我的 属原种姓制度内的土著部落。第 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 三种则是设籍阶级和设籍部落之 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 外的其它所有贱民,通称“其它 落后阶级”,包括了背弃印度教 儿子,属于低等种姓(首陀 而皈依其它宗教的贱民、游牧民 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等种 族和地方少数民族等。 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
佛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 佛教的基本教义与基本主张
佛教的传播
大河文明
文明
时间
共同特征
古代两河流域 BC3500年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BC3100年 BC14世纪
两河
尼罗河 恒河
大河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动植物资源丰富 气候温暖 地理位置相对孤立
古印度
哈拉帕文明 种姓制度 佛教印章文字
古埃及
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
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所罗门侮辱刹 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 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 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
行了。
• 文献选读 《摩诃婆罗多》①(片段) 毗湿摩说: ……婆罗门可以娶三个妻子。刹帝利可以娶两个妻子。吠舍只 可以从本种姓内娶一个妻子。无论几个妻子,他们生下的儿 子地位都是平等的。 在婆罗门家庭中,出身于婆罗门种姓的妻子是最高的。在刹帝 利家庭中,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妻子是最高的。但是有人说, 从首陀罗种姓中娶妻是不行的,即使仅仅以交欢为目的。 首陀罗女为前三个种姓的人所生的孩子,有道行的人是鄙 视的。一个婆罗门让首陀罗女为他生了孩子,这个婆罗门应 该为此赎罪。
苦谛: 世间一切都是苦的, 基
本 教 集谛 :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 义
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 死……没有丝毫乐处。 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 的意思):一条叫“业”(干 事情);一条是“惑”(烦恼)
根据教义及当时 印度社会情形, 你认为当时佛教 能吸引众多的教 徒吗?为什么?
灭谛 :“业”和“惑”产生
2008-05-26 13:52:34 中国新闻网
是不能和你结婚的。”结果, 理发师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三、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1、佛教的创立
2、基本教义与基本主张
3、佛教的发展与传播
佛教的创立
佛陀坐像
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因他 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释 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约为公元前六世纪 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
在敌人的上方产生并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阵暴 雨, 包围了敌人……一个浓厚的阴影迅速在的番答瓦上方形 成,黑暗中所有的罗盘都失去作用,开始刮起猛烈的风,烟云 平地呼啸而起,带起灰尘、砂砾,鸟儿发疯地叫……似乎天崩 地裂。太阳在天空中晃动。大地震动,被这种武器产生的可怕 而猛烈的火烤焦。大象在火中疯狂地来回奔跑……在广大地域 内,其它动物都变形而死得满地。 我迅即用一种战箭猛攻,可 以搜寻声音去杀死他们。所有发 出尖锐声音的达纳瓦斯(沙瓦的 军队)都死掉了,被那些由声音 触发的如太阳般强烈耀眼的战 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