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授导型教案、课堂讲稿
初中思想品德授导型教案、课堂讲稿

初中思想品德授导型教案、课堂讲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养。
2. 通过授导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品德与道德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品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2. 第二章:家庭与学校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理3. 第三章:自我认知与自尊自我认知的意义和重要性自尊的定义和表现培养自尊心的方法和途径4. 第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沟通的技巧和策略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和技巧5. 第五章:社会与法律社会的组成和作用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公民的法律义务和权利三、教学方法1. 授导型教学法:教师通过讲解、举例、引导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将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思考能力、沟通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初中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具,如PPT、视频等,增加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课堂内容做铺垫。
2. 新课内容讲解:根据教学目标,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将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4. 小组合作: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导入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概念和原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
3. 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根据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2.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思想品德的教育。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或者案例,引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升,强调思想品德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授导型教案、课堂讲稿

初中思想品德授导型教案、课堂讲稿一、课题:《尊重他人》1. 教学目标: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 教学内容:(1)尊重他人的含义(2)尊重他人的表现(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3.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2)新课讲解:分析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意见等。
(3)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二、课题:《诚信做人》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是人格魅力的体现。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质。
2. 教学内容:(1)诚信的含义与价值(2)诚信的表现与重要性(3)如何做到诚信做人3.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诚信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新课讲解:分析诚信的具体表现,如遵守诺言、不作弊等。
(3)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信做人。
三、课题:《自我保护》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能冷静应对、自我保护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自我保护的意义(2)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3.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个人安全。
(2)新课讲解:分析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学会拒绝、掌握安全知识等。
(3)实践演练:进行自我保护的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相关方法和技巧。
四、课题:《学会合作》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合作的意义,认识到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品质。
2. 教学内容:(1)合作的含义与价值(2)合作的表现与重要性(3)如何学会合作3.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是一种力量。
(2)新课讲解:分析合作的具体表现,如互相支持、分工合作等。
(3)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过程和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优秀9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优秀9篇)初中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框架及学习意义;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激发和培养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明确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教法和学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课前准备1、编写思想品德课堂学习及纪律要求;2、搜集各地高考及中考状元以及我校优秀毕业生学习的`经验、事迹。
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包括:姓名、教龄、联系方式等。
二、讲“两点希望、三点要求”1、“两点希望”:(1)希望珍惜来之不易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原因:①相聚相识是一种缘分。
正如电视剧《新白蛇娘子传奇》的主题曲所唱:百年修得同船度。
千年修得共枕眠。
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2)希望共同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
原因:课堂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我们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2、“三点要求”(课堂学习及纪律要求)(1)课前认真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并准备好学习用品;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红色标记问题,蓝色标记答案。
);课后要及时复习、整理所学内容,并完成相关作业。
(2)课堂发言要先举手,经允许再发言。
发言时态度要端正,声音要响亮。
(3)课堂上不得随便说话、无故迟到、换位、接水、听mp3、做其他作业等。
三、介绍本书的基本内容及意义1、基本内容:共四个单元。
分别是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2、意义:有利于我们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有利于我们了解祖国,爱我中华;有利于我们融入社会,肩负使命;有利于我们满怀希望,拥抱未来;有利于我们升入理想的高中,迈出成功人生的一步。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孩子热爱家乡的启蒙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是养育自己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初中思想品德授导型教案、课堂讲稿

初中思想品德授导型教案、课堂讲稿第一章:人与自我1.1 自尊与自爱【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与自爱的含义,认识到自尊与自爱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培养自尊与自爱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自尊的含义与表现;2. 自爱的含义与表现;3. 培养自尊与自爱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讨论:自尊与自爱的含义;2. 案例分析:自尊与自爱的表现;3. 小组活动:分享培养自尊与自爱的方法。
1.2 自信与自强【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信与自强的含义,认识到自信与自强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培养自信与自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自信的含义与作用;2. 自强的含义与作用;3. 培养自信与自强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讨论:自信与自强的含义;2. 案例分析:自信与自强的作用;3. 小组活动:分享培养自信与自强的方法。
第二章:人与他人2.1 尊重与理解【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与理解的含义,认识到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做到尊重与理解他人。
【教学内容】1. 尊重的含义与表现;2. 理解的含义与表现;3. 做到尊重与理解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讨论:尊重与理解的含义;2. 角色扮演:尊重与理解的表现;3. 小组活动:分享做到尊重与理解的方法。
2.2 合作与沟通【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沟通的含义,认识到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沟通。
【教学内容】1. 合作的含义与作用;2. 沟通的含义与作用;3. 进行有效合作与沟通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讨论:合作与沟通的含义;2. 小组活动:体验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3. 分享:进行有效合作与沟通的方法。
第三章:人与社会3.1 公民意识与责任【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意识与责任的含义,认识到公民意识与责任感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培养公民意识与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公民意识的含义与表现;2. 责任感的含义与表现;3. 培养公民意识与责任感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讨论:公民意识与责任的含义;2. 案例分析:公民意识与责任感的表现;3. 小组活动:分享培养公民意识与责任感的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教案课程名称:初中思想品德课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2.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
4.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知法守法用法。
教学内容:1. 自尊自信: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 自立自强:自己的事自己干,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3. 坚强意志: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选择坚强面对困难。
4. 法律意识:走近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强意志、法律意识的认识和体会。
2.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强意志、法律意识的相关知识点。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强意志、法律意识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践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强意志、法律意识。
2. 学生针对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教师对案例进行点评,总结案例中的教育意义。
五、小组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践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强意志、法律意识。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强意志、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强意志、法律意识的体会文章。
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

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首先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其次就是对于学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
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家庭的相关功能;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2.能力目标:增强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自己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父母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家庭关系的确立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的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并明确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二、说教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活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初中思想品德授导型教案、课堂讲稿

初中思想品德授导型教案、课堂讲稿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思想品德的意义。
2.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第一章:思想品德的含义与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思想品德的定义和内涵。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第二章:道德素养的培养讲解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培养道德素养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3.第三章:家庭与学校的道德教育探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中做到道德行为的要求。
4.第四章:友谊与竞争讲解友谊与竞争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保持公平、尊重对手。
5.第五章: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让学生了解作为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社会中做一个有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青少年。
四、教学方法1.授导型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境模拟: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感悟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或实践任务,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案简介七、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思想品德的意义。
2.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6.第六章:自我认知与自尊讲解自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自尊心。
初中道德讲堂教案

初中道德讲堂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感的内涵,认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责任感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责任感的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些有责任感的人的事迹,引发学生对责任感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责任感的内涵。
2. 学生思考责任感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进行阐述。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有关责任感的故事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谈谈从案例中得到的启示,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责任感的内涵和重要性。
2. 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承担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责任感”的作文。
2. 学生制定一个“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的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责任感的内涵,认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计划,践行责任感。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初中教案

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形成遵守规则的理念和自律意识。
2. 能力目标:提高自律能力,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
3. 知识目标: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明白人的自由必须在社会规则的范围内;懂得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 难点: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律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孟德斯鸠的名言:“在一个有法律的国家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引导学生知道:在我们国家每个人都享有自由,但是自由应该是在社会规则范围内。
从而导入新课——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2. 新课讲授主题一:社会规则规定自由的边界教师利用PPT出示案例:一位女士抱着婴儿在公交车上,乘客们纷纷让座,婴儿的母亲却选择了一个座位。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乘客们会让座?婴儿的母亲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座位?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案例说明了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
在社会规则的约束下,人们可以享有自由,但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在规则的范围内。
主题二:自由与规则相互联系教师出示PPT,展示一些公共场所的规则,如电影院、公园、学校等。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规则对人们的影响是什么?自由与规则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自由与规则相互联系。
规则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自由,人们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享有自由。
3.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PPT,展示一个关于违反规则的案例,如闯红灯、考试作弊等。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行为为什么会受到惩罚?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遵守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违反规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遵守规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们的自由。
4. 小组讨论教师出示PPT,展示一些关于自由与规则的问题,如: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规则?你觉得这些规则对你的自由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初中政治讲课指导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初中政治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相关政治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
2. 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如复杂的概念、抽象的原理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活动法:设计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本次课程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
2.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
3.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本节课的主题进行讨论。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活动环节1. 设计与政治知识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政治知识。
2. 提出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思想道德教案

初中思想道德教案1. 课题名称:《初中生思想道德修养》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初中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3)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4. 教学内容:(1)初中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与意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3)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4)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初中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初中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与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修养思想道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的重要性;(2)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良好道德品质的表现,如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4)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守时、守纪、礼貌等。
3.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初中生应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测试,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深入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理解其内涵和意义;(2)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3)教授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4)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3.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活跃程度,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3. 实践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4. 思想道德素养: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评价其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初中思政专题课教案模板

初中思政专题课教案模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负责任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负责任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负责任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关于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案例,如诚实守信的故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展现良好道德品质的。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教师总结并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的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负责任等。
2.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良好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性。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教师总结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是良好的?”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思想与品德初中教案

思想与品德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团结合作、尊重他人、热爱祖国等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履行公民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二、教学内容1. 道德观念:诚信、公平、正义、尊重、合作等。
2. 法治观念:法律的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权、法律责任等。
3. 公民素养: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与法治要求,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并提出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道德与法治的核心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要求。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和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认识。
4. 实践作业法:让学生在课后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实践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素养。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
2. 案例素材:选取一些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讲解教案模板

课题:《社会和谐与个人责任》授课教师:[教师姓名]年级:[年级]学科:思想政治课时: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和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理解个人在社会和谐中的责任和作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个人行为对社会和谐的影响进行分析。
- 增强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谐的认同感,认识到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社会和谐的定义和重要性。
- 个人在社会和谐中的责任和作用。
2. 教学难点:- 如何将抽象的社会和谐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 培养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用于介绍社会和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个人责任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4.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社会情境,让学生体验个人责任的具体表现。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社会和谐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社会和谐?为什么社会和谐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讲授新知】1. 讲解社会和谐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析个人在社会和谐中的责任和作用,强调个人行为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讨论与案例分析】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社会责任?- 面对社会不和谐现象,我们作为中学生可以做什么?2.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全班共同分析。
【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角色扮演小组,模拟社会场景,如环保、交通秩序等。
2. 学生根据角色扮演内容,展示如何承担个人责任,维护社会和谐。
【教学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案

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案【教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思想品德的内涵和重要性;2. 懂得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3. 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德观念;4. 掌握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与方法。
二、教学重点1. 思想品德的内涵和作用;2. 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3. 感恩教育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及多媒体设备;2. 板书工具及教学板书;3. 学生参与互动的游戏或活动。
四、教学过程【导入】(在课堂展示一张带有“谢谢”字样的图片)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表达感谢之情呢?请看一下这张图片,上面有两个简单的字——“谢谢”,它代表了什么意思呢?【呈现】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思想品德”这个课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思想品德。
(教师呈现相关幻灯片解释思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讲解】教师:思想品德是指一个人内心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态度。
它关系到我们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表现。
那么,思想品德为什么重要呢?(教师展示幻灯片,以小故事或例子为载体,突出思想品德的重要性)【练习】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一个小游戏,你们可以半分钟内尽量多地说出表达感谢之情的方式和方法。
时间到,我们来统计一下。
【讲解】教师:感谢之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比如口头表达和行动表达。
同学们提出的方式和方法有哪些呢?(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总结,并导入下一个环节)【引导】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受过他人的帮助,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表达感谢之情呢?请思考一下。
(教师给学生提供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一个小合作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另外一个小组的代表表达感谢之情。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出代表进行感谢)【输出】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本次活动中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谢之情呢?(学生进行展示,教师逐一点评)【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思想品德的内涵和作用,学会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掌握了一些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和方法。
初中生政治讲课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学科:政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政治课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政治课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政治课知识。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政治课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政治课有什么作用吗?二、新课讲授1. 讲解政治课的学习目的:学习政治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提高我们的政治素养。
2. 讲解政治课的重要性:政治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和发展。
3.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政治课知识。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如何将政治课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政治课所学的知识。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政治课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政治课对我成长的意义”的短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3. 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4.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教学评价:1. 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态度是否有所改变?2. 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是否有所提高?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是否积极、主动?4. 学生对政治课的满意度如何?。
初中道法串讲教案

初中道法串讲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点。
2.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公民品质。
3. 引导学生运用道德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3. 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4. 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二、课堂讲解(30分钟)1. 教师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强调道德和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2.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 教师讲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4.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互动环节(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二、课堂讲解(30分钟)1. 教师讲解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重视道德修养。
2.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道德修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学生通过案例思考,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三、互动环节(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初中政治讲课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讲课教案模板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内容:1. 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2. 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3. 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道德?道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基本道德素养的内容。
2.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有道德的人应具备的品质,如诚实、守信、善良、宽容等。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基本道德素养。
2.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3. 教师讲解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关于道德选择的案例,如帮助他人、诚实守信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道德的,以及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践行道德的小活动,如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
2. 各组汇报活动设计,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建议。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要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示要在生活中践行道德。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编写一篇关于践行道德的作文。
2. 制定一个月的道德行为计划,记录自己的道德行为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思想品德授导型教学案讲稿】
课题: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目标要求】
1、知识:知道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2、能力: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并依据角色的转换而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对自己负责,也能够对他人负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己责任的明确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社会负责的人心存感激。
【预习导学】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
指。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可以来
自、、、、、、、。
3、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尽到自己的,才
能,。
4、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重要意义?
5、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问题探究】
1、小品表演(引言的内容)
提问:①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②你认为应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③如果你是小方,你会如何决定?
2、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思考:①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3、责任的含义
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角色,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②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时选择一个领域,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4、地震问题
①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③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5、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
①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
②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6、生活中的角色
①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
②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③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
④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7、生活中的责任
提问:在你当前生活中①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②有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③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例题精析】
(2008年武汉市)“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敬业奉献模范”……从2007年首次评出的53名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理解。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②要自觉承担责任,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
④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做好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掌握好责任的含义、来源、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如何做好一个负责人的公民等知识点。
在本题所列四个选项中①②④想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项说法错误,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的责任也不同。
故答案选B。
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①现在是学生,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可以了②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③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④如果与同伴一起做了错事,也不要推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目标检测】
一、判断:
1、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2、自觉承担责任只是指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用合理的合法的方法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4、我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5、负责任就是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完,别人怎样与我无关。
()
6、承担责任是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做法中属于你应该做的事情的是()
A.传播他人隐私
B.抄袭他人的作业
C.违反课堂纪律
D.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承诺表现在()
A.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B.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
C.家庭生活中
D.工作中
3、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首先应该是()
A.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B.社会地位很高的人
C.经济实力很强的人
D.公而忘私的人
4、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一个男青年偷一位老大爷的东西,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任的做法是()
A.向周围的大人求援,共同抓住小偷
B. 寻找机会,告知司机
C.记下小偷的外貌特征,及时报警
D.和自己没有关系,没必要去管,保护自己要紧
三、简答:以下情形你会怎么做?理由是什么?
(1)今天轮到你的小组打扫卫生,刚好有一部好看的动画片。
(2)你乘坐的公共汽车靠站后上来一位老大爷。
(3)放学回家,见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着晚餐。
(4)你的同学小明与小刚相约第二天旷课去网吧玩游戏,也邀请你参加。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责任是相同的
B.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C.我们一生中扮演着相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D.别人做了错事我们也要负责
2、(2009 泰州中考)“幸福源自你开始考虑自己以外的人和事。
”这说明()
①负责任的人能获得实际利益②负责任的人能增长才干③负责任能铸就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④负责任能培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观察漫画“谁的责任”,它告诉人们()
①在社会生活中,责任常常无法确认
②在责任面前,不应该逃避和相互推诿
③负责任需要付出精神和物质的代价
④要自省自律,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句话对你的启示是()
A.人生最重要的责任莫过于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B.人生最大的任务就在于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
C.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D.只要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就不必在乎别人说什么
5、下列初三几位同学的行为中,体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是()
A.该小杨值日时,他总喜欢委托他人
B.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小栋经常向老师或同学求教
C.每次做眼保健操时,小沁都会抓紧时间赶做作业
D.小文在家总是借口学习任务繁重而不做任何家务
6、一位母亲携4岁女儿到朋友家做客,女儿在端茶喝的时候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母亲很快用手帕擦去泼在桌上的茶水,然后对女儿说:“你去向阿姨借一个盘子,把打破的碎片捡起来,然后再向她道歉。
”你如何看待这位母亲的做法()
A.母亲应对女儿严加训斥,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B.孩子太小不懂事,母亲应该代替女儿向主人道歉
C.母亲的做法虽然没错,但对4岁的孩子起不了作用
D.母亲不仅尊重女儿,而且有助于培养她的责任感
二、情境体验:
小峰经常约同学出去玩,但他总是不遵守约定时间,事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临时有事”。
星期天,他又约几个同学星期天一起到公园去玩,并说九点钟在公园门口见面。
这时,几个同学私下议论。
甲说:“不去,谁让他经常不守时。
”
乙说:“去吧!不过我们十点到,让他也尝尝等人的滋味。
”
如果你是被小峰邀请的同学之一,这时你的意见是什么?如果小峰这次又不守时,作为他的好友,你准备怎么劝他?
三、材料分析:
“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
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金晶勇敢地用残缺的身体保护了奥运火炬,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请依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回答:
(1)金晶作为奥运火炬手承担了什么责任?这一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2)在你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自已认为扮演得最成功的角色是什么?为什么?
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行调查结果如下:老师认为最重要的品行前五名依次是责任感(25%)、勇担过错(21%)、守信(18%)、平等待人(11%)、进取心(9%);家长认为最重要的品行前五名依次是勇担过错(18%)、责任感(15%)、守信(12%)、进取心(8.8%)、平等待人(6%);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品行前五名依次是守信(22.5%)、责任感(20%)、勇担过错(17.6%)、进取心(11%)、平等待人(6.8%)。
(1)勇担过错、守信与责任感有什么关系?
(2)上述调查结果共同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三种不同的调查对象会有如此一致的认同?
【质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