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重1
中药制剂分析1-3章复习资料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 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 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
、
、
和
、
。
、 及
4.《中国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 5.中药制剂的鉴别主要包括
6.中药制剂性状鉴别内容主要有 7.中药制剂的光谱鉴别法主要有
8.中药制剂的色谱鉴别法主要有
、
、
、
、
等。
四、简答题
1.简述中药制剂的检查包括的主要内容。 中药制剂的检查根据其目的意义主要包括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 特殊杂质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中药分析的原始记录应记载哪些内容? 中药制剂的原始记录记载所试药品的名称、来源、批号、数量、规格、 取样方法、外观性状、包装情况、检验目的、检验方法及依据、收到日 期、报告日期、检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检验数据、检验结果、结论等内 容。 6.中药制剂性状鉴别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颜色、形态、形状、气、味。
A.UV法 B.VIS法 C.TLC法 D.HPLC法 E.GC法 9.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A.硅胶G B.微晶纤维束 C.硅藻土 D.氧化铝 E.聚酰胺
10.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下列哪种成分 A.含有挥发性成分 B.不含有挥发性成分 C.不能制成衍生物 D.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 E.只含有无机成分 11.应用GC法鉴别安宫牛黄丸中麝香酮成分,为鉴别方中哪种药材 A.牛黄 B.水牛角 C.麝香 D.冰片 E.珍珠
中药制剂分析期末重点复习归纳

考试题型及分值:①填空题1x10②单选题1x20③配伍题1x5x2④多选题2x10⑤对下列方法得画线部分做出解释(变相问答题)3题(共20)⑥计算题3题(共20):一题必为杂质限量第一章绪论☆中药制剂分析得主要内容(了解):①中药制剂得鉴别②中药制剂得检查③中药制剂得含量测定★掌握中药制剂分析工作得基本程序、取样得要求与基本原则中药制剂分析检验得程序一般可分为取样、供试品溶液得制备、供试品溶液得测定(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书写检验报告等【1】。
取样得要求:取样必须符合科学性、真实性与代表性得要求;取样得基本原则:均匀合理,所取样品具代表性;★我国现行得质量标准就是什么?《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与局(部)颁标准,二者军事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制定与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
★药典包括哪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相应解释得内容就是什么?①凡例②正文③附录④索引现行版药典为2015年版,分成四部。
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与提取物、成方制剂与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为总则凡例:就是解释与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验得基本指导原则,对一些与标准有关得、共性得、需要明确问题以及采用得计量单位、符号、术语等,用条文加以规定,以帮助理解与掌握药典正文并避免在文中重复。
正文:为药典得主体,包括所收载得全部药材与制剂品种得质量标准。
附录:收载本版药典得制剂通则,药材与饮片检定通用法,物理常数测定法,通用法,专项测定法,生物检定法,试药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指示液、滴定液以及对照品与对照药材,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等项内容。
★凡例中需要特殊记忆得知识点①常温系指10-30℃,乙醇未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②取样量得精确度:称取“0、1g”系指称取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量可为“1、995-2、005g”、③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得千分之一。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笔记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名词解释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药品标准、制剂规范或其它规定的处方,将中药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剂型、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
气相色谱法:.以气体为流动相(称载气)的色谱分析法称气相色谱法(GC)中药制剂理化鉴别: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是利用制剂中的某些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理化性质,通过经典的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检测有关成分在制剂中是否存在,从而达到鉴定药品真伪之目的。
显微鉴别: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显微结构。
每一种中药材都有其特殊的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显微结构可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
薄层扫描法: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中有紫外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值用于药品的质量检查的方法。
干燥失重:系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至恒重后所减失的重量,通常以百分率表示.相对密度: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各自规定的条件下之比中药制剂含量测定: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是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对制剂中某些有效成分、指标性成分或毒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以测定结果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来判断药品的优劣,是控制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
中药指纹图谱: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简答题1、我国现行的中药制剂药品标准有哪些?答:中国药典,国家药品标准:2、简述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①检验之前往往需要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即采用各种分离纯化方法,尽可能除去非被检成分或干扰性成分,富集被检成分,从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②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将成为中药制剂检验的主流和方向;③测定前需根据辅料的性质,采用合理的预处理方法,排除辅料的干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和准确;④制定严格的杂质检查标准,加强杂质检查的力度,成为中药制剂检验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1.简述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
答:⑴中药制剂多由复方组成,每味中药都含有种类众多的化学成分,由几味乃至几十味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成分就更加复杂⑵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可以是不同类别的如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在这些相同类别的成分中又可能含有性质相近的多种同系物,如人参所含不同类型人参皂苷类⑶中药制剂中所含成分的含量高低也差别很大。
含量高者可达百分之几十,低者可至千万分之几⑷有些化学成分还会相互影响,含量发生较大变化。
所有这些因素就构成了中药制剂所含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给质量分析带来较大的困难。
2.中药对照品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由于中药制剂中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且含量高低差异较大,故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法难以起到满意的测试效果,多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分析,但仪器分析法大多需要用对照品进行随行标准对照分析,其优点是可克服分析条件不稳定而带来得测试误差,应用对照品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制备可供定性定量用的对照品,可大大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的水平。
3.为什么说中药指纹图谱可以控制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答:中药制剂的功能主治不像化学药品那样明确地直接瞄准某个或某几个“靶点”发挥作用,往往是通过修复、调整,调动人体的某些机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所以选定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建立相应的定性、定量标准,不能满足中药质量控制的要求。
中药指纹图谱是综合的、宏观的质量控制体系,它不是针对某一成分所作的技术控制指标,而是可控制某一制剂中所含的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的高低的宏观控制体系,特别是色谱指纹图谱,是确认中药制剂产品的真伪、质量稳定与否的综合的可量化的质量评价模式,可起到控制中药制剂内在质量的目的。
4.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答:① 分析方法向着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和微量的方向发展;② 检测成分向多指标方向发展;③ 中药的指纹图谱,可用于控制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④ 进行体内药物分析,可为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任务是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2、中国药典规定,水浴温度指A.70~80℃ B.98~100℃ C.65~85℃ D.50~60℃ E.40~60℃3、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A.最常用B.最少用C.一般不用D.不常用E.从不使用4、在薄层色谱法中,使用薄层玻璃板,最好使用A.优质平板玻璃B.普通玻璃C.有色玻璃D.彩色玻璃E.毛玻璃5、中药分析中分析无机物最常用的方法是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D.消化法E.沉淀法6、以下属于影响薄层色谱结果的是A.涂布器B.相对密度C.保留值D.点样技术E.阴阳对照7、烘干法测定中药制剂的水分一般要求干燥的温度为A.90~100℃ B.100~105℃ C.ll0~115℃ D.115~120℃ E.120~125℃8、进行含醇量检查的剂型是A.注射剂B.口服液C.合剂D.糖浆剂E.酒剂9、以下属于片剂的检查的项目是A.溶化性B.装量差异C.崩解时限D.不溶性E.溶散时限10、在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为A.UV法B.VIS法C.TLC法D.HPLC法E.GC法11、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下列哪种成分A.含有挥发性成分B.不含有挥发性成分C.不能制成衍生物D.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E.只含有无机成分12、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A.最大允许量B.最小允许量C.含量D.含量范围E.多少13、液相色谱主要定性依据之一A.点样技术B.相对密度C.保留时间D.阴阳对照E.涂布器14、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A.砷盐B.重金属C.总银杏酸D.灰分E.水分15、中药制剂分析中,采用HPLC法进行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时最常用的色谱柱是A.C18反相柱(ODS)B.C8反相柱C.氨基柱D.氰基柱E.硅胶吸附柱16、水蒸气蒸馏法的适用范围A.适用于酸性成分提取B.适用于碱性成分提取C.适用于水溶性成分提取D.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E.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17、在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中,下列那些是测定成分的选择原则A.测定有效成分B.测定毒性成分C.测定专属性成分D.测定易损成分E.以上都是18、烘干法测定中药制剂的水分时,要求连续两次称量差异不超过A.0.2mg B.0.5mg C.2mg D.5mg E.10mg19、在碱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作显色剂的试剂是A.硫代乙酰胺B.氯化钒C.硫化钠D.氯化铝E.三氯化铁20、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作显色剂的试剂是A.硫代乙酰胺B.氯化钾C.硫化钠 D.氯化铝E.三氯化铁21、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共收载重金属检查法A.1种B.2种C.3种 D.4种E.5种22、通常炽灼残渣法的炽灼温度须控制在A.500~600℃ B.600~700℃ C.700~800℃ D.800~900℃ E.300~400℃23、化学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测定中药中A.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B.微量成分C.某单一成分D.紫外有吸收的成分E.挥发性成分24、酸碱滴定法适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哪类成分的含量A.K·C≥10-8的酸碱单体组分B.K·C<10-8的弱有机酸、生物碱C.水中溶解度较大的酸碱组分D.某一有机酸、生物碱单体成分E.总生物碱、总有机酸组分25、测定总蒽醌采用的方法是A.HPLC法B.GC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E.化学分析法26、麝香中挥发性成分麝香酮的定量方法最常用的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扫描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荧光分析法27、应用GC法进行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化法D.校正因子法E.内加法28、中药制剂分析中GC 法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是A.FID B.NPD C.ECD D.UVD E.TCP29、反相HPLC法主要适用于A、脂溶性成分B、水溶性成分C、酸性成分D、任何化合物E、碱性成分3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能测定的中药成分是A.人参皂苷Rg1 B.黄芩苷C.黄芩总黄酮D.丹酚酸E.大黄素31、中药分析中最适合采用HPLC法测定的成分是A.冰片B.黄芩苷C.总生物碱D.炽灼残渣E.水分32、GC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一般是A.峰面积B.保留时间C.分离度D.理论塔板数E.拖尾因子33、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常采用的定量方法是A.内标法B.外标法 C.面积归一化法D.内加法E.校正因子法34、中药分析中,大多数组分均在可见、紫外区有吸收,这类组分通常采用的检测器是A.荧光检测器(FD)B.紫外检测器(UVD)C.示差折光检测器(RID)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E.电化学检测器(ECD)35、当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紫外末端吸收)含量时,应采用的检测器是A.紫外检测器(UVD)B.荧光检测器(FD)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D.电化学检测器(ECD)E.示差折光检测器(RID)3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中药分析主要用于测定A.含水量B.重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C.黄酮类成分D.生物碱类成分E.挥发油37、回收率试验是在已知被测物含量(A)的试样中加入一定量(B)的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得总量(C),则A.回收率(%)=(C-B)/A×100% B.回收率(%)=(C-A)/B×100%C.回收率(%)=B/(C-A)×100% D.回收率(%)=A/(C-B)×100%E.回收率(%)=(A+B)/C×100%38、对下列含量测定方法验证指标描述正确的是A.精密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B.准确度是经多次取样测定同一均匀样品,各测定值彼此接近的程度C.中药含量测定的准确度以回收率表示,精密度以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D.检测限是指信噪比达到10:1E.选择性是指一种方法仅对一种分析成分产生唯一信号39、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因素有A.不同实验室和不同分析人员B.不同仪器和不同批号的试剂C.不同分析环境D.不同测定日期E.同一分析人员在短的间隔时间测定的再现性40、考察分析方法的重现性需考虑的因素是A.不同实验室和不同分析人员B.不同仪器和不同批号的试剂C.不同分析环境D.同一分析人员在短的间隔时间测定的再现性E.不同测定日期41、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生物碱成分,在碱性条件下常使用的固定相是A.氧化铝B.硅胶C.硅藻土D.聚酰胺E.活性炭42、生物碱雷氏盐比色法用于溶解沉淀的溶液是A.酸水液B.碱水液C.丙酮D.三氯甲烷E.乙醚43、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测定时常用的显色剂是A.盐酸B.氢氧化钠-氢氧化铵C.氯化铵D.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E.醋酸镁44、可从水提液中提取皂苷的溶剂是A.氯仿B.苯C.甲醇D.乙醇E.正丁醇45、薄层色谱法鉴别黄酮类成分的常用显色剂是A.10%硫酸乙醇液B.碘化铋钾试液C.甲酸钠试液D.三氯化铝试液E.浓硫酸46、硅胶薄层层析法分离黄酮苷时,适宜展开剂系统为A.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B.三氯甲烷-乙醇(1:1) C.苯-丙酮(1:1)D.三氯甲烷-丙酮(1:1)E.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47、大多数挥发油与香草醛形成各种颜色的化合物时需要的酸是A.高氯酸B.氢碘酸C.浓硫酸D.浓硝酸E.次氯酸48、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的含量,常用A.归一化法B.内标法C.外标一点法D.对照法E.外标两点法49、贮藏期间久置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的剂型有A.合剂、酒剂、酊剂B.合剂、注射剂、酊剂C.合剂、酒剂、滴眼剂D.合剂、酒剂、注射剂E.口服液、酒剂、注射剂50、合剂与口服液常用的净化前处理方法是A.蒸馏法B.沉淀法C.液-液萃取D.液-固萃取E.固相萃取51、需要进行融变时限检查的剂型是A.栓剂B.颗粒剂C.丸剂D.软膏剂E.片剂52、需要进行溶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A.栓剂B.颗粒剂C.丸剂D.软膏剂E.贴膏剂53、需要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是A.栓剂B.颗粒剂C.丸剂D.软膏剂E贴膏剂54、中药注射剂的pH值一般应在A.2.0~6.0 B.3.0~7.5 C.4.0~9.0 D.5.0~10 E.8.0~9.055、下列注射剂检查项目中属于安全性检查的项目有A.重金属检查B.灰分检查C.炽灼残渣检查D.溶血检查E.水分检查56、处方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成品量制剂单位的数量是A.100个B.400个C.500个D.1000个E.2000个57、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重量单位是A.µg B.mg C.g D.kg E.ng58、中药指纹图谱是指A.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测得到的光谱图B.中药制剂经处理后测得的光谱图C.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测得到的色谱图D.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测得能够表示其特性的色谱图或光谱图E.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测得到的色谱图59、要求建立指纹图谱的中药新药剂型为A.颗粒剂B.散剂C.合剂D.注射剂E.片剂60、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样品采集应A.大于10批B.小于10批C.大于20批D.5批E.大于30批61、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有毒有害元素C.中药制剂中的微量成分D.中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E.杂质62、中国药典规定,室温温度指A.20~30℃B.10~30℃C.0~10℃D.10~20℃E.40~60℃63、中药制剂分析过程中鉴别的目的是判断药物的A.真伪B.外观C.性状D.纯度E.优劣64、在薄层色谱法中,最常使用的吸附剂是A.硅胶 B. 硅藻土C.氧化铝D.微晶纤维素E.聚酰胺65、中药制剂分析中分析重金属的前处理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D.消化法E.沉淀法66、以下属于影响薄层色谱结果的是A.涂布器B.相对密度C.保留值D.点样量E.阴阳对照67、烘干法测定中药制剂的水分一般要求干燥的温度为A.90~100℃B.100~105℃C.ll0~115℃D.115~120℃E.120~125℃68、进行含醇量检查的剂型是A.注射剂B.口服液C.合剂D.糖浆剂E.酊剂69、以下属于栓剂的检查的项目是A.溶化性B.装量差异C.熔变时限D.不溶性E.溶散时限70、在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为A.UV法B.VIS法C.TLC法D.HPLC法E.GC法71、UV-VIS法中标准曲线的纵坐标是A.吸光度B.吸收系数C.吸收浓度D.测定时间E.物质量72、气相色谱主要定性依据之一A.点样技术B.相对密度C.保留时间D.阴阳对照E.涂布器73、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A.砷盐B.重金属C.乌头碱D.灰分E.水分74、中药制剂分析中,采用HPLC法进行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时最常用的色谱柱是A.十八烷基键合硅胶相B.C8反相柱C.氨基柱D.氰基柱E.硅胶吸附柱75、《中国药典》规定恒重要求连续两次称量差异不超过A.0.2mg B.0.5mg C.2mg D.5mg E.10mg76、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是在《中国药典》的哪部分内容中A.凡例B.附录C.正文D.索引E.目录77、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的最佳pH是A.1.5 B.2.5 C.3.5 D.4.5 E.5.578、Ag-DDC法检查砷盐的原理:砷化氢与Ag-DDC试液作用,生成A.黑色砷斑B.黄色砷斑C.棕色砷斑D.黄色胶态银E.红色胶态银79、中药制剂的灰分测定法中,供试品炽灼的温度是A.500~600℃B.600~700℃C.700~800℃D.800~900℃E.300~400℃80、化学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测定中药中A.某单一成分B.微量成分C.矿物药制剂中的成分D.紫外有吸收的成分E.挥发性成分8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测定时不需对照品的是A.标准曲线法B.对照品比较法C.吸收系数法D.以上均可E.以上均不可82、测定槐米中总黄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HPLC法B.GC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E.化学分析法83、丁香中挥发性成分丁香酚的定量方法最适合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扫描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荧光分析法84、应用GC法进行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化法D.校正因子法E.内加法85、中药制剂分析中GC法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是A.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B.氮磷检测器C.热导检测器D.紫外检测器E.质谱检测器8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能测定的中药成分是A.人参皂苷Rg1 B.黄芩苷C.大黄总蒽醌D.丹酚酸E.大黄素87、中药制剂分析中最适合采用HPLC法测定的成分是A.龙脑B.大黄素C.总生物碱D.乙醇量E.水分88、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一般是A.峰面积B.保留时间C.分离度D.理论塔板数E.拖尾因子89、中药分析中,大多数组分均在可见、紫外区有吸收,这类组分通常采用的检测器是A.FD B.DAD C.RID D.ELSD E.ECD90、当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紫外末端吸收)含量时,应采用的检测器是A.UVD B.荧光检测器(FD)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D.电化学检测器(ECD)E.示差折光检测器(RID)91、对下列含量测定方法验证指标描述正确的是A.精密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B.中药含量测定的准确度以回收率表示C.中药含量测定的精密度以回收率表示D.检测限是指信噪比达到10:1E.选择性是指一种方法仅对一种分析成分产生唯一信号92、分析方法的中间精密度考察因素有A.不同实验室和不同分析人员B.不同仪器和不同批号的试剂C.不同分析环境D.不同测定日期E.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93、考察分析方法的定量限信噪比A.2:1 B.3:1 C.5:1 D.6:1 E.10:194、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A.中性氧化铝B.硅胶C.硅藻土D.聚酰胺E.活性炭95、生物碱雷氏盐比色法用于溶解沉淀的溶液是A.酸水液B.碱水液C.乙醇D.三氯甲烷E.乙醚96、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可选用A.重量法B.酸性染料比色法C.雷氏铵盐比色法D.酸碱滴定法E.以上均可97、贮藏期间久置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的剂型有A.合剂、酒剂B.注射剂、酊剂C.酒剂、滴眼剂D.合剂、注射剂E.口服液、注射剂98、需要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A.栓剂B.颗粒剂C.丸剂D.软膏剂E.片剂99、需要进行溶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A.浸膏B.颗粒剂C.冻干粉D.软膏剂E.贴膏剂100、需要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是A.栓剂B.颗粒剂C.蜜丸剂D.喷雾剂E贴膏剂101、同一品种的中药注射剂的pH值允许差异范围不超过A.1.5 B.2.5 C.1.0 D.2.0 E.0.5102、下列注射剂检查项目中属于不属于有关物质检查的项目有A.蛋白质B.鞣质C.树脂D.溶血性E.草酸盐103、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样品采集不少于A.10批B.5批C.20批D.8批E.30批二、判断题1、超声提取法是中药制剂分析过程常用的提取方法。
中药制剂分析最终版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 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是看7题,,,,和。
2.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包括中国药典和局(部)颁药品标准3.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国国药典和同2题。
4.《中国药典》的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5.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使测定成分由单一向整体特征方向发展6.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特点?1. 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性: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组方原则,选择君药或臣药中合适的化学成分为指标来评价中药制剂的质量,并力求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
2.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复杂性:通常含有大量的各种结构和性质及其相似的化学成分。
3. 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1)非药用部位及未除净的泥沙。
(2)药材产地水源,土壤,空气等生长环境的污染,农药化肥的滥用。
(3)包装,保管不当发生的霉变,走油,泛糖,虫蛀。
(4)洗涤原料药材的水质二次污染。
4.中药制剂的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1)原料药材的影响。
(2)炮制方法的影响。
(3)制剂工艺和辅料的影响。
(4)中药制剂包装工艺,保管的影响。
7.简述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取样与样品保存,供试品制备,药物的鉴别,药物的检查,药物的含量测定,检验报告的书8.试述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趋势?(1)中药制剂分析方法朝着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和微量的方向发展。
(2)检测成分朝多指标方向发展。
(3)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使测定成分朝专属性方向发展。
(4)由单一成分分析逐步朝整体特征分析的方向发展。
(5)进行体药物分析。
(6)进行在线检测。
(7)加强重金属、有害元素及农药残留等的监控。
第二章中药制剂分析中供试品的制备1.对橡胶膏中的麝香、冰片、薄荷等药物的鉴别可用( B )A. 显微鉴别法B. 气相色谱法C. 理化鉴别法D. 以上三种方法均可2. 总固体量的测定是( A )A. 与某些液体制剂中可溶性物质的量有关B. 某些半固体制剂的检查项目C. 限制注射剂中无机物的含量D. 与糖浆剂含糖量有关3.软膏剂中基质干扰测定,可通过以下方法除去( A )A. 加入适宜的溶剂,加热,使软膏液化,放冷后滤除B. 灼烧法C. 离心法D. 色谱法4.某中药注射剂含黄芩苷,其树脂的检查方法是,经氯仿萃取后( B )A. 加盐酸B. 加盐酸,放置30minC. 加冰醋酸,放置30minD. 以上三种方法均可5.注射剂中重金属检查的方法是( A )A. 加硫代乙酰胺试剂B. TLCC. HPLCD. 古蔡氏法6.中药指纹图谱要求( C )A. 样品处理方法考察B. 特征指纹图谱确定C. 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的考察D. 回收率的考察7.用于外伤或严重烧伤的软膏需要检查“粒度”和“装量”。
中药制剂分析期末重点复习归纳

中药制剂分析期末重点复习归纳一、中药制剂的成分研究:1.中药制剂的总成分分析: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目的选择适宜的指标成分,并运用色谱法、质谱法等技术手段进行分离和鉴定。
2.中药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通过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技术,明确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含量。
3.中药制剂中的有害成分研究:分析中药制剂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成分,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二、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1.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根据中药制剂的性质、用途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质量标准的依据和指标。
2.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根据中药制剂的纯度、含量、杂质、微生物等方面的要求,选取合适的分析方法,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3.质量标准的评价方法: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采用物理化学性质、活性成分含量、药效学等指标,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
三、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1.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主要用于中药制剂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2.质谱法:包括质谱联用技术、质谱成像技术等,主要用于中药制剂成分的鉴定和结构解析。
3.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主要用于中药制剂成分的鉴定和含量分析。
4.其他分析方法:如电化学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射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分析。
四、中药制剂分析中的质量控制:1.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确定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流程和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控制实验室等。
2.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根据中药制剂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建立标准曲线、对照品等工具,进行质量控制。
3.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监测和评价: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测和评价,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是中药制剂分析的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的归纳。
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对中药制剂的成分和质量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中药制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一、中药制剂的种类和特点1.中药制剂的种类: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浓缩剂、膏剂、糖浆剂、酒剂和贴剂等。
2.中药制剂的特点:中药制剂具有成分复杂、药效稳定、疗效高、用法灵活、剂型多样等特点。
二、中药的溶出速度和渗透性1.溶出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药物的颗粒度、浸泡时间、温度、溶剂的选择和浸泡次数等因素。
2.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药物的溶解度、离子度、脂溶性和分子量等因素。
三、中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和制剂方法1.加工工艺:包括药材的初加工、后加工和粉碎等工艺过程。
2.制剂方法:包括单味药制剂、复方制剂和嵌合制剂等方法。
四、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1.质量标准: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状、含量测定、溶出度和理化指标等。
2.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等。
五、中药制剂的储藏和使用1.储藏要求:中药制剂的储藏要求包括避光、防潮、通风和防虫等措施。
2.使用注意事项:包括使用剂量控制、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的事项。
六、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和评价1.不良反应: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2.评价方法:包括毒理学评价、药效学评价和药代动力学评价等。
七、中药制剂的新药研发1.新药筛选:包括药效筛选、药代动力学筛选和物理化学筛选等。
2.新药评价:包括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疗效评价和药物稳定性评价等。
八、中药制剂的国家标准和注册要求2.注册要求:包括临床试验要求、稳定性试验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以上是中药药剂学复习的重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药制剂分析~打印版

---------------------------------------------------------------最新资料推荐------------------------------------------------------中药制剂分析~打印版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一(附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 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 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 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 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 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 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D.多由大复方组成 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 A.指导合理用药 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 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 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 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C.含有多种中药材 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 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1 / 2学成分 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 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 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 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 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 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 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 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光谱分析法 B.化学分析法 C.色谱分析法 D.联用分析法 E.电学分析法 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溶剂提取法 B.煎煮法 C.升华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 E.沉淀法 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 A.定性 B.鉴别 C.检查 D.含量测定 E.综合质量测定13.取样的原则是 A.具有一定的数量 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 E.包装不能破损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 A.抽取样品法 B.圆锥四分法 C.稀释法 D.分层取样法 E.抽取样品法和...。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一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 .《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70〜80 C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 •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法_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综合质量测定14 .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圆锥四分法13.取样的原则是均匀合理15 .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真实、完整、清晰、具体析C .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 .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A.冷浸法B .超声提取法C .回流提取法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 A.液一液萃取法B .微柱色谱法C .沉淀法D .蒸馏法E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 .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C .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D .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A .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C .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 D .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1 .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应包括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以及临床使用等过程。
中药制剂学-重点-考点-复习要点.doc

中药制剂学-重点-考点-复习要点Chap1 绪论1.【选/填】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范围:○1配制理论○2生产技术○3质量控制○4合理应用2.【概念区分】○1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为药物剂型。
○2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国家视频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
3.【名解】○1新药:系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
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证的,按照新药注册申请管理。
○2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科学、合理、规范化的管理方法,还是制药企业改建、新建的主要依据。
4.【选】《新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
5.【选】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填】中药剂型按物态分类:○1固体剂型○2半固体剂型○3液体剂型○4气体剂型7.【简答】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1)根据疾病防治需要2)根据药物性质3)根据“用、产、带、运、储”方便性需求4)根据方药不同剂型的生物有效性参数和生产条件要求8.我国药品标准有《中国药典》和部(局)颁布标准10.【选】到目前为止药典共9版,3部。
11.【填】《中国药典》组成凡例、正文、附录、索引Chap3 药剂卫生1. 口服给药制剂:每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含动物组织及动物类药材原粉(蜂蜜、王浆、动物角、阿胶除外)的药品同时不得检出沙门菌2. 局部给药制剂:每1g、1ml或10 c㎡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3.【简答】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和优缺点和级别。
1)空气净化和优缺点○1非层流型洁净净化技术:优点:能除去大部分尘粒保证空气的洁净,达到一定洁净级别,而且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舒适的生产环境。
缺点:不易将尘粒除净,净化效果差(它送入的空气属紊流状气流,可使混悬离子混合、微粒飞扬、)○2层流型洁净净化技术:优点:高效、迅速,尘粒除净,洁净度高,无菌效果2)制药环境的洁净级别划分(p37)4.【选】物理灭菌法中1)干热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的金属、玻璃或搪瓷器具、油脂类材料(如液体石蜡、凡士林等)、耐高温的粉末材料(如滑石粉、活性炭等)灭菌。
中药制剂分析 期末重点

【名词解释】1、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药品标准、制剂规范或其它规定的处方,将中药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剂型、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
2、一般杂质: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材的采集、收购、加工以及制剂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
3、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者参考值接近程度,一般以回收率(%)表示。
4、药品质量标准: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5、《中国药典》凡例: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6、特殊杂质:特殊杂质是指在该制剂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根据其来源、生产工艺及药品的性质有可能引入的杂质。
7、精密度:指该法经多次取样测定同一个均匀样品,各测定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一般用标准偏差(S)或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
8、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成分的特性。
【简答】1、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用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多途径性;有效成分的非单一性。
2、为何要进行干燥失重或水分测定,两者的区别又体现在哪里?答:药品中若含有较多的水分或其他挥发性物质,不仅使其成分的含量降低,而且会引起药物中某些成分水解或发霉变质。
另外含水量还可反映出制剂的生产工艺是否稳定,包装及储存条件是否适宜等。
因此要进行干燥失重和水分测定。
药品的干燥失重主要是检查药物中的水分、结晶水及其他挥发性的物质如乙醇等。
水分测定法,系针对中药固体制剂或中药材中的水分,用于测定中药固体制剂或中药材中的水分含量(%),有别于干燥失重。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A. 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 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 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 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 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A.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B.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C.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D.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3.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A.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 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 多由大复方组成4. 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A.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 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 含有多种中药材D.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5. 首次收载中药材及其制剂品种并分为一部、二部的《中国药典》版本是()A. 1953B. 1963C. 1977D. 19856. 取样的原则是()A. 具有一定的数量B. 在效期内取样C. 均匀合理D. 不能被污染7. 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A. 完整、清晰B. 完整、具体C. 真实、完整、具体D. 真实、完整、清晰、具体(二)多项选择题1.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 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 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 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 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2.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 压榨法B.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 升华法D. 水蒸气蒸馏法E. 溶剂提取法3.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分离精制方法有()A. 液-液萃取法B. 固-液萃取法C. 盐析法D. 结晶法E. 透析法二、简答题1. 药品标准的含义是什么?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2. 什么是国家药品标准?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中药制剂分析大题复习

中药制剂分析大题复习1.简述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⑴中药制剂多由复方组成,每味中药都含有种类众多的化学成分,由几味乃至几十味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成分就更加复杂⑵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可以是不同类别的如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在这些相同类别的成分中又可能含有性质相近的多种同系物,如人参所含不同类型人参皂苷类⑶中药制剂中所含成分的含量高低也差别很大。
含量高者可达百分之几十,低者可至千万分之几⑷有些化学成分还会相互影响,含量发生较大变化。
所有这些因素就构成了中药制剂所含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给质量分析带来较大的困难。
2.中药对照品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由于中药制剂中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且含量高低差异较大,故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法难以起到满意的测试效果,多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分析,但仪器分析法大多需要用对照品进行随行标准对照分析,其优点是可克服分析条件不稳定而带来得测试误差,应用对照品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制备可供定性定量用的对照品,可大大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的水平。
3.为什么说中药指纹图谱可以控制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中药制剂的功能主治不像化学药品那样明确地直接瞄准某个或某几个“靶点”发挥作用,往往是通过修复、调整,调动人体的某些机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所以选定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建立相应的定性、定量标准,不能满足中药质量控制的要求。
中药指纹图谱是综合的、宏观的质量控制体系,它不是针对某一成分所作的技术控制指标,而是可控制某一制剂中所含的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的高低的宏观控制体系,特别是色谱指纹图谱,是确认中药制剂产品的真伪、质量稳定与否的综合的可量化的质量评价模式,可起到控制中药制剂内在质量的目的。
4.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方向是什么?① 分析方法向着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和微量的方向发展;② 检测成分向多指标方向发展;③ 中药的指纹图谱,可用于控制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④ 进行体内药物分析,可为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中药制剂分析重点题库

中药制剂分析重点题库第一章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如原料药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1) 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2)中药制剂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
3)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
4)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
5)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6)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非单一性。
7)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多元性。
3.国家药品标准:药品管理法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4.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5.外国药典缩写:《美国药典》:USP 《英国药典》:BP 《日本药局方》:JP 《国际药典》:Ph.Int6.中药制剂分析基本程序:取样、制备供试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书写检测报告7.提取方法及适用范围:1)溶剂提取法萃取法:适用于液体制剂冷浸法:适用于固体样品的提取回流提取法:适用于固体制剂的提取,对热不稳定或具有挥发性的组分不宜用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索氏提取器连续进行提取,操作简便,节省溶剂,提取效率高,遇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成分,此类成分具有挥发性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4)升华法:利用某些成分具有升华性质的特点5)微博辅助萃取:将样品置于不吸收微波的容器中,用微波加热,进行萃取8.净化方法及适用范围:1)液—液萃取法:适用于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物质2)色谱法:适用于同一类总成分的分析测定3)沉淀法4)盐析法5)固相微萃取9.检查的分类: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10.含量测定的步骤:药味的选定、测定成分的选定、测定方法及条件的选定、方法学考查内容。
第二章1.中药制剂鉴别的类型: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2.显微鉴别的适用范围:以药材粉碎成细粉后直接制成制剂或添加有部分药材粉末的制剂,由于其在制作过程中原药材的显微特征仍保留到制剂中去,因此均可用显微定性鉴别法。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一

---------------------------------------------------------------最新资料推荐------------------------------------------------------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一第一章绪论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70~80℃ 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 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法 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法 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综合质量测定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圆锥四分法13 .取样的原则是均匀合理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真实、完整、清晰、具体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 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 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 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 3.中1 / 2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冷浸法 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 D.微柱色谱法 E.水蒸气蒸馏法 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 A.液液萃取法 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 D.蒸馏法 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 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 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 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 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 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 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 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 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 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应包括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以及临床使用等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题1.简述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
答:⑴中药制剂多由复方组成,每味中药都含有种类众多的化学成分,由几味乃至几十味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成分就更加复杂⑵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可以是不同类别的如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在这些相同类别的成分中又可能含有性质相近的多种同系物,如人参所含不同类型人参皂苷类⑶中药制剂中所含成分的含量高低也差别很大。
含量高者可达百分之几十,低者可至千万分之几⑷有些化学成分还会相互影响,含量发生较大变化。
所有这些因素就构成了中药制剂所含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给质量分析带来较大的困难。
2.中药对照品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由于中药制剂中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且含量高低差异较大,故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法难以起到满意的测试效果,多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分析,但仪器分析法大多需要用对照品进行随行标准对照分析,其优点是可克服分析条件不稳定而带来得测试误差,应用对照品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制备可供定性定量用的对照品,可大大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的水平。
3.为什么说中药指纹图谱可以控制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答:中药制剂的功能主治不像化学药品那样明确地直接瞄准某个或某几个“靶点”发挥作用,往往是通过修复、调整,调动人体的某些机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所以选定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建立相应的定性、定量标准,不能满足中药质量控制的要求。
中药指纹图谱是综合的、宏观的质量控制体系,它不是针对某一成分所作的技术控制指标,而是可控制某一制剂中所含的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的高低的宏观控制体系,特别是色谱指纹图谱,是确认中药制剂产品的真伪、质量稳定与否的综合的可量化的质量评价模式,可起到控制中药制剂内在质量的目的。
4.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答:① 分析方法向着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和微量的方向发展;② 检测成分向多指标方向发展;③ 中药的指纹图谱,可用于控制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④ 进行体内药物分析,可为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检测中药制剂中的多指标性成分有何意义?答:中药制剂中有效物质不是某单一成分,目前的质量控制模式是借鉴化学药品的质量控制模式,选定某一成分建立定性定量标准。
虽然中药制剂疗效不是某一个成分发挥作用的结果,但是这种控制方法也可起到控制产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中药制剂是多组分的,多靶点作用的综合结果,所以测定的成分越多,越有利于控制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当制剂中含有两种以上的已知成分,并且可用同一检测方法同时测定,可测定两种成分甚至更多成分含量,这样可增加质量控制的覆盖面,又可克服药材中所含若干种成分多少无固定比例规律的缺陷。
6.薄层色谱鉴别对照物选择有哪几种?答:1)对照品对照2)阴阳对照3)采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同时对照。
7.薄层色谱鉴别法中为何有时采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同时对照?薄层色谱鉴别中,采用阴性对照的目的是什么?答:薄层色谱鉴别法中有时采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同时对照是为了能够准确检验出制剂投料的真实性,有时只用对照品无法鉴别出来,如果增加原药材的阳性对照液对照就可以克服这一不足之性.由于中药制剂中许多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不明确,有些已明确但又无对照品,可以采用阴阳对照法对照鉴别.8.简述中药制剂检查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9.何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答: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材的采集、收购、加工以及制剂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
特殊杂质是指在该制剂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根据其来源、生产工艺及药品的性质有可能引入的杂质。
10.简述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概念、意义及应用。
答: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则其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成为灰烬而残留,由此所得灰分为“生理灰分”,即总灰分规定中药的总灰分限度,对于保证中药的品质和洁净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称为酸不溶性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主要是泥土,砂石等硅酸盐成分。
由于在酸中钙盐等无机物可溶而泥土、砂石等(主要含硅酸盐等成分)不溶解,因此酸不溶性灰分在测定对于那些生理灰分本身差异较大,特别是在组含有草酸钙较多的中药,能更准确表明其中泥土砂石等杂质的掺杂含量。
11.为何应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农药残留量的检查?答:中药材生产有相当数量为人工栽培,在生产过程中常需喷洒农药,此外,土壤中残留的农药也可能引入药材中,致使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问题较为严重,而农药对人体危害极大,故需对中药材及其制剂进行残留量检查。
12.为何应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黄曲霉毒素的检查?目前黄曲霉毒素测定的方法有哪些?答: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他能污染食品和中药制剂,为保证用药安全,需对中药材及其制剂进行黄曲霉毒素的检查。
黄曲霉毒素常用的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微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析法、免疫化学分析法等。
13.为什么中药制剂的杂质只进行限量检查,一般不测定其准确含量?答:在不影响疗效和不发生毒副作用的原则下,对于中药制剂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允许有一定限度,在此限度内,杂质的存在不致对人体有毒害,不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因此,对中药制剂中的杂质进行限度检查即可。
14.在重金属检查中,常以铅作为代表,为什么?答:由于在中药制剂生产、贮藏等过程中接触铅的机会较多,而且铅易在人体内积蓄中毒,故重金属检查时常以铅为代表。
15.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砷盐的检出为何应先行有机破坏?常用的破坏方法有哪些?答:因砷在分子中可能以有机状态结合,如不经破坏,则砷不易析出.常用的破坏方法:①酸破坏法(溴-稀硫酸破坏法,硫酸-过氧化氢破坏法),②碱破坏法(氢氧化钙破坏法,无水碳酸钠破坏法,硝酸纳-无水碳酸钙破坏法)③直接炭化法,以氢氧化钙破坏法最常用.16.简述化学分析法在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中适用于哪类成分的测定,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答: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主要适用于制剂中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及含矿物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如总生物碱类、总有机酸类、总皂苷等。
化学分析法所用仪器简单、结果准确,但灵敏度低,操作繁琐,专属性差,故不适用于制剂中单体成分,微量及痕量成分的测定。
如: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止喘灵注射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17.HPLC应用于中药制剂定量分析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什么?为什么?答:HPLC法应用于中药制剂定量分析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外标法。
因为外标法无需知道校正因子,只要被测组分出峰,保留时间适宜,无干扰即可,操作简便,惟有要求进样量须准确,而目前HPLC仪一般都采用定量圈(10uL,20uL)进样,按定量圈体积3-5倍进样,可保证进样的准确性,故HPLC最常用的定量方法为外标法。
18.HPLC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某成分含量时,如何确定选用外标一点法或外标二点法?答:HPLC测定制剂中某成分含量时,首先应进行方法学考察,其中一项为线性关系——即是工作曲线,若工作曲线过原点(截距为零),可用外标一点法定量;若工作曲线不过原点(截距不为零),只能用外标二点法定量。
19.简述气相色谱各定量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
答:GC定量方法包括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等,由于GC进样量小且不易准确控制,故内标法是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最常用方法,适用于:样品的所有组分不能全部流出色谱柱,或检测器不能对每个组分均产生信号,或只需测定样品中某几个组分含量的情况。
内标法可抵消仪器稳定性差,进样量不准确所带入的误差,其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内标物。
外标法包括工作曲线法和外标一点法,其操作简便,无需校正因子,无论样品中其他成分是否出峰,均可对被测组分定量,但需要求进样量准确,实验条件恒定,否则误差较大。
归一化法则仅适用于样品中所有组分都流出色谱柱,且检测器对其均产生信号的成分的测定,其优点是简便,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但其缺点是要求所有组分均产生色谱峰,故不适于微量杂质的测定。
20.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时,为什么要防止有机相中带入水分?答:混入水可使有机相混浊或混入酸性染料影响测定结果。
21.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时,为什么其介质的pH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答:如果介质pH偏高,染料能以离子状态存在但生物碱不能;如果介质pH偏低,生物碱可用生物碱盐状态存在而染料不能。
两种情况均不能使生物碱与染料定量结合生成离子对。
故选择合适的pH,使生物碱和染料均以离子状态存在,两者才能结合为有色离子对。
22.二陈丸中橙皮苷的鉴别:取本品5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µ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8 cm,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简述二次展开的意义和操作注意事项。
(2)简述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的作用和反应机理。
答:⑴意义:进行二次展开,可有效地增大极性黄酮类成分在硅胶G板上的分离度;注意事项:二次展开时,第一次展开用的展开剂极性较强,展开后须将薄层板上溶剂完全挥干⑵作用:三氯化铝显色后检视荧光,有效地增大其检测的灵敏度;反应机理: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多有下列结构,故常可铝盐,铅盐,镁盐,锆盐等试剂发生配合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23..启脾丸中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的鉴别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取本品9g,切碎,加硅藻土5g,研匀,加氯仿4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药渣备用,挥干溶剂,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将甲醇液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5g,内径10~15mm)上,用40%甲醇1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20mL,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简述上述主要操作步骤的依据和目的。
答:本品为丸剂,含蜂蜜等辅料,加硅藻土作分散剂研匀有利于溶剂的提取;加氯仿将制剂中非极性干扰成分提取并弃去;加甲醇将制剂中皂苷等极性较大的成分提取,上氯化铝柱纯化,洗脱液蒸干后加水溶解,再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得皂苷提取部位,作皂苷鉴别用供试品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