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优质教案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2.笔算乘法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进一步巩固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
4.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类归纳,学会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5.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系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并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归纳、交流总结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忆再现,整理知识教师活动:教师: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研究了哪些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的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课堂交流,归纳整理教师活动:1.理清脉络,整理复习。
(1)出示学习要求:①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②你认为哪些内容比较难,容易出错?③你还有什么问题?(2)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先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将归纳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整理方式:第一种:2.激发兴趣,合作交流。
(1)出示题目。
(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第2题题目)(2)分析问题,选择算法。
①请同学们先根据题目列出算式。
②小组交流:各题应选择怎样的算法?为什么这样选择?说出理由。
教师:在生活中,只需要知道大概结果或无法求得准确结果时,可以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题目则采用口算的方法;若数目较大,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时就用笔算。
板书:估算、口算、笔算。
(3)组织讨论:你认为估算、口算、笔算什么地方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统一意见后罗列出来。
全班交流,在学生说一些关键问题时教师适时指导。
(4)基本练习,巩固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圆第10课时整理与复习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R r
8/10
处理问题
游乐园圆形高空转椅直径是10m,假 如每隔3.14m装一个吊篮,能装多少个吊 篮?
10×3.14÷3.14+1=11(个)
9/10
10/10
Hale Waihona Puke S=2×1÷2=1(m²)
6/10
求阴影部分面积
S=10×10×3.14÷45×5×3.14÷2
=78.5-39.25 =39.25(cm²)
7/10
处理问题
下列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40cm2, 求环形面积。
阴影部分面积=R²-r² 圆环面积=R²π-r²π
=40×3.14 =125.6(cm²)
第 二 单元 圆
整 理 与 复 习(1)
1/10
画一画,算一算
1.画一个边长3cm圆,用字母标出圆心、 半径、直径,再画一条对称轴,计算出它 周长和面积。
2.用圆规设计一副漂亮图案。
2/10
两只小蚂蚁从a点出发到b点去取食物, 它们选选择了两条不一样路线,谁选择路 线比较短?
3/10
求阴影部分面积
阴影部分面积=(四分 之一圆-三角形面积)×2 S=(8×8×3.14÷4-
8×8÷2)×2 =36.48(cm²)
4/10
求阴影部分面积
阴影部分面积=(四 分之一圆-三角形面 积)×8
S=(4×4×3.14÷44×4÷2)×8
=36.48(cm²)
5/10
求阴影部分面积
两个半圆面积相等,将其平移过来后,阴 影部分面积就是整个长方形面积二分之一。
第10课时 单元整理课《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课时《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我爱阅读》【课型】单元整理课【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楹联、诗句、儿歌,并背诵。
2.借助图片,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复习巩固知识要点,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积累语言,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学过的《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2.检查背诵。
二、日积月累出示名句: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教师简单点拨。
背诵。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多种形式朗读。
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教师简单点拨。
注意提醒学生填量词。
如:一()春韭绿,十()稻花香。
4.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正月冬月腊月牡丹茉莉菊花芙蓉石榴寒梅红似火满枝香姿百态正上妆案头供(1)注意积累木字旁、草字头的词语。
(2)妆与壮。
(3)利用形声字中形旁表意,声旁表声识记生字。
3.认读生字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哪些花?这些花有什么特点?6.交流汇报,练读儿歌,朗读展示。
四、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复习本单元重点词语、句子,进行听写检查。
【板书设计】日积月累我爱阅读读一读背一背用一用写一写。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2)【教学内容】:课本P86页【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
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乘法口诀卡片【教学过程】: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
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1、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2、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
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整理方法。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观察发现,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特征,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人教课标版-
典型例题 扇形图的认识
3、某班有图上表 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人数的圆 心角分别是 ( ) A.720, 360 B.1000,500
C.1200,600 D.800, 400
配套练习
扇形图的认识 4、如图,某校共有学生700人,图中 扇形A、B、C、D分别参加语、数、 英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 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且每人均参 加课外小组,则不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 有( ) A.441人 B.259人 C.451人 D.249人
知识结构 统 计 调 查
全 抽 面 样 调 调 查 查
收 集 数 据
整 理 数 据
描 述 数 据
分 析 数 据
得 出 结 论
条 扇 折 直 形 形 线 方 图 图 图 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
步骤: 1 计算最大值与最 小值的差 2 决定组距与组数 3 决定分点 4 列出频率分布表
注:(1)纵坐标有两种表示 方式,一是频数/组距,另 一种是频数 (2)频数的大小可通过 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确定 (3)频数折线图可直接 在直方图中画出,但要在 两端加上零点。
典型例题
分组方法
8、有若干个数据,最大值是124,最小 值是103.• 用频数分布表描述这组数据 时,若取组距为3,则应分为( ) A.6组 B.7组 C.8组 D.9组
配套练习
分组方法
9、已知一个样本: 27,23,25,27,29,31,27,30, 32,28,31,28,26,27,29,28, 24,26,27,30 那么频数为 8 的范围是( ) A .24.5 ~26.5 B.26.5~28.5 C.28.5~30.5 D.30.5~32.5
配套练习 条形图的认识 6、如图是某乡镇企业2002─2004年创 造的利润折线统计图 (1)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3年平均每 年创造利润多少 万元? ②利润最高的一 年比最低的一年 多百分之几?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2年秋季新版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圆 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2)
3.如图,一个图形的中间是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四
周是四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整个图形的面积是多
少?
[选自教材P77 练习十七 第8题]
3.14×12+1×1
=3.14×1+1
=3.14+1
=4.14(cm2)
答:整个图形的面积为4.14平方厘米。
自主练习,巩固落实
答:这幅画的面积是314cm2。
以题为例,积累经验
1.用10m长的铁条做直径是50cm的圆形铁环,最多 可以做多少个?[选自教材P76 练习十七 第3题]
C=πd=3.14× 50=157(cm)=1.57m 10÷1.57≈6(个)
答:最多可以做6个。
易错点:余料不够做一个铁环,结果采用“去尾法”取整。
= (3.14× 62-3.14× 52 )÷ 2 =17.27(m2) 答:面积增加了17.27m2。
2.如图,一台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7 m,如果前轮 每分钟转动6周,压路机10分钟前进多远?
[选自教材P77 练习十七 第7题]
3.14× 1.7× 6× 10=320.28(m) 答:压路机10分钟前进320.28m。
C=2πr =3.14× 2× 5 =31.4(m)
31.4÷ 2=15.7(m) 答:需要15.7m长的栅栏。
1.一个羊圈依墙而建,呈半圆形,半径是5m。
(1)修这个羊圈需要多长的栅栏?
(2)如果要扩建这个羊圈,把它的直径增加2m,羊
圈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R=5+2÷ 2=6(m) S=(πR2-πr2)÷ 2
3.下图是某学校操场的形状,跑道最内侧边缘由正方
形的一组对边和两个半圆组成。小晨沿着跑道最内侧
XSD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圆 第10课时 整理与复习(2)
第二单元圆第10课时整理与复习(2)教科书第26页第2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圆的有关知识,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2.过程与方法:经过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的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的训练,提高解决【教学过程】上一节课我们对圆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
你能解决下面这些问题吗?(列式计算)1.求圆的周长:①r=5cm ②d=2cm。
2.求圆的面积:①r=1cm ②d=10cm③C=12.56cm(抽两个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做)第③题求出的面积是12.56cm2,周长是12.56cm,说明这个圆的面积和周长是相等的?对不对?为什么?3.通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利用公式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了。
今天,我们要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圆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同学们,既然是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圆的2.出示第2思考:①想一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用到哪些知识?②请大家独立尝试将这些问题解决出来。
3.反馈:你解决的是哪个问题,能说说你每一步所求的是什么?(全班判断正误)问题一:第1个问题要用到圆周长的知识,求需要多长的铁丝就是圆的周长与接头处的长度的和,列式计算: 3.14×50+4=161(cm)问题二:第2个问题要用到圆面积的知识,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板就是求圆的面积。
列式计算:3.14×502=7850(cm2)4.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第2题的解决过程,你觉得解决实际问题时,它的思考方法是怎样的呢?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下面我们就应用这种思路进一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草地的木桩上栓了一只羊,绳子长4米,这只羊最多能吃多少平方米的草?3.14×42=50.24(m2)2.有一种火车头,它的主动轮的半径是0.75米,如果每分钟转360圈,这个火车头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整数)3.14×0.75×2×360×60÷1000=101.736(米)≈102米3.把一张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纸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圆,那么四周剩下的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42-3.14×(4÷2)2=3.44(平方分米)4.农家小园里修起了直径是10米的小池,现在准备在小池的周围建一条宽1米的走道,这条走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0÷2=5(米)3.14×[(5+1)2-52]=34.54(平方米)5.小王在一张长6.2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铁皮上,截取半径为1分米的圆铁片,最多能截多少个?1×2=2(米) 4÷2=2(个)6.28÷2≈3(个) 2×3=6(个)6.下图把一个圆形纸片等分成若干份后,剪开拼成一个宽等于半径,面积不变的近似长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
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教材第77页及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2.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有关圆的知识;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并能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内容包括:6、7、8、9、10的认识,以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从而引出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 知识回顾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它们是多少?引导学生回答6、7、8、9、10。
3. 加减法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3 +4 = 77 2 = 55 +6 = 1111 8 = 3(2)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4. 加减法应用题出示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小华有9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6 + 3 = 97 2 = 58 + 4 = 129 4 = 510 4 = 6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分物品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重点关注了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6~10,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练习,以加深他们对这些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总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难点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具题卡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复习除法口算1)直接说结果。
720÷80=480÷60=360÷90=240÷30=420÷70=900÷30=180÷20=560÷80=250÷50=450÷90=630÷70=4000÷80=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2)估算368÷60≈422÷80≈720÷89≈722÷90≈350÷6 8≈455÷70≈578÷60≈507÷80≈289÷50≈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26÷2=55÷5=280÷40=85÷5=640÷80=81÷3=360÷90=96÷4=78÷6=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小结: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
2、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导学过程】一、复习分数乘法1、学生独立计算P17第1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或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练习:练习四第1题。
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算1、复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复习乘法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观察P17第2题,说说这三题适合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练习四第4题。
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
(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2、P17第3题(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知识梳理】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随堂练习】练习四第5题。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 第10课时 第三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第10课时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课程: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第三单元所学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总结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和小数的互换、简易方程。
2. 典型例题分析: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
3. 易错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讲解。
4. 课堂练习与评价: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简要回顾第三单元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与第三单元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1.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教师详细讲解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 典型例题分析: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易错题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 课堂练习与评价: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巩固提高1.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第三单元的重难点知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第三单元测试卷,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2. 预习下一单元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第三单元测试卷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在下一课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
3. 定期进行第三单元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 第10课时 第三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第10课时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第三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小数的乘除法、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近似数等。
2.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的近似数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小数的乘除法、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近似数等。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二、复习小数的乘除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小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包括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计算,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三、复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15分钟)1.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小数的括号运算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计算,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
四、复习小数的近似数(15分钟)1.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包括四舍五入、截取小数位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计算,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第三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第10课时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42第1题,完成教科书P43“练习十”第2、4、6、7题。
教学目标1.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
2.在分类、比较、辨析中,进一步厘清本单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完善课前自制的思维导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及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商的近似数,能利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小数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本单元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1.快速浏览,构建结构。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科书P24~42的内容,同时思考本单元包括哪几大块内容?小组内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总结:2.逐层复习,强化细节。
(1)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课件出示)观察、思考这两个算式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小数除法?并在小组内讨论它们的计算方法。
5.07÷6= 15.26÷0.28=各组派代表一一汇报。
5.07÷6属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5.26÷0.28属于一个数除以小数。
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1)用商不变规律,同扩大,被除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
(2)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3)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5)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6)验算:用商乘原来的除数。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 ),除数( )1,商( )被除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
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应用等。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分数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但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大小比较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整理,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复习本单元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大小比较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大小比较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大小比较进行解决,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大小比较进行解决,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整理和复习》教案(2024秋)
10.整理和复习【课题名称】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0页。
【教学目标】1.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帮助学生落实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在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有序思维,提高计算速度。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将分散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的过程,初步感知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熟练进行口算。
[难点]发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的规律。
【课前准备】[教师]教具: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卡片[学生]学具:一套36张空白卡片【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第五单元了。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呢?请大家回忆一下,也可以翻开课本看一看。
预设:学生会说到“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多角度解决求总数问题”“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等。
[教师](出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二、知识梳理1.20以内进位计算方法。
[教师]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预设1:拆大数、凑小数。
如:计算5+8,把8分成5和3,先算5+5=10,再算10+3=13。
预设2:拆小数、凑大数。
如:计算3+9,把3分成2和1,先算1+9=10,再算10+2=12。
预设3: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如:计算8+9,可以先算9+8=17,所以8+9=17。
[教师]分小组完成下面计算题,比一比那组算的又对又快!2.多角度解决求总数问题[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对于同一个问题,有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
下面这幅图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组织学生互相说一说题意,然后指名学生完整口述题意。
预设1:把两种颜色加起来。
(教参)-小学数学二年级第10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
它算不上人类的朋友,可也决不是敌人。
虽然它明白人类与病毒家族的某些族属自打照面起就在互相利用、相爱相杀,但它骨子里不喜欢淌这样的浑水。
虽然它清楚家族里有些兄弟不守规矩,总爱找人类的茬,这在公元前二至三世纪人类有关“天花”的种种记载里就可见一斑。
相爱相杀的状况在它看来并不稀奇,但它以为那些兄弟随意地开启伤天害理模式必定是无聊之极的事。
它亲眼目睹过所有病毒家族对人类的血洗事件,诸如公元前430年,鼠疫家族发飙,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城,连史学家修昔底德都惊恐万状痛不欲生;公元164年,安东尼瘟疫爆发,造成五百万人丧生,还夺走了两位罗马帝王的生命;中世纪那场“黑死病”,更是惨绝人寰地造成七千五百万人殒命。
这一场又一场频发的大祸惨祸看似有相同之处,其实却各有各的不同。
在它的心里,可以漠然、可以无视,但也多有不解,多有迷惑,所以在人类每遭受一次杀戮过后它都要轻叹一口气,它无奈这里面隐藏着太多的不合逻辑、不合情理的因果,而有时候又会影影绰绰地预感到这样的情形将在某个时间点,某个地方和自己发生某种关联。
育儿知识大全网 / 。
英语的单词是很重要的一项,英语想要拿到高分,就一定需要在英语单词上多下功夫,学好单词也是英语逆袭的必要条件,想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话,最好不要大面积占用时间来背英语单词,可以将英语单词的学习时间分为一些零散的闲暇时间它的性格应该偏木讷、迟钝,因为害怕打扰就刻意躲进蝙蝠、穿山甲等极少不喜欢打扰人类的宿主们体内,和它们一起睡深山,住荒野,昼伏夜出。
虽偶尔伴着宿主们也光顾一下尘世,也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置身于世外,它有时间全视角地观察和思考,在回味时间的演进过程中比较自然历史的更迭和人类的进化。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10课时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掌握角的分类,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2、进一步感受垂线和平行线的特点,能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