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苏轼黄州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说苏轼黄州词
韩国强:也说苏轼黄州词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DIV .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DIV .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苏轼一生作词三百多首, 而黄州的词作就有近百首 说超百首),占他全部编年词作的约四分之一。饶晓明著文 指出,“东坡词的创作高峰在黄州”①。苏轼作词始于“神 宗熙宁五年, 他出官杭州以后” ②, 谪居黄州, 他的词创作,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顶峰。王灼《碧鸡漫志》卷
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这种文化现象引起历 代评论家的关注与思考。本文也就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
、“休将白发唱黄鸡”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在
《予以事系
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 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 (其二)写道: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安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乌台诗案” ,苏轼惊魂未定,被贬至黄州为检校水部
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③,正是他当时心态的写照。 苏轼初到黄州就遭遇着贫穷和饥寒的困扰。他给章子厚的信 中透露出他但时的困境: “现寓僧舍,布衣蔬食,随僧一餐,
—“ 云:“ 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 出向上
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他带着惶恐的心情到黄州
平生文
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廩禄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又在给门生秦太虚信中陈述他初到黄州的生活窘况:“痛自节检,自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大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苏轼居黄州的饥寒生活可见一斑。
生活饥寒交迫,疾病也随之而来。他在给陈朝请信中说:
“春夏以来,目病几百日,今尚苦目疾。”又在给蔡景繁的
信中说:“某卧病半年,终未清快。近复以风毒攻左目,几失明。”由于水土不服,他先后患过腹泻、臂疾、中暑、水疫、疮疖、红眼睛等疾病。
更有甚者,“轼自得罪以来,不敢复与人事”,“六亲不
相保”,“亲友至于绝交”④。
苏轼初到黄州,内心充满着困顿与矛盾。然而,苏轼毕
竟是苏轼,他有“平生文字为吾累”的沉痛感受,但“他的
心情没有一天平静过,笔墨没有一天停止过;只是不直言其
意,借笔抒发其内心真, 情”⑤。
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最能反映他不为
艰难困苦所吓倒,乐观进取的情怀: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作品由兰溪而西流而想到人生可再少。这是词人“对失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⑦的感慨。
去了的青春的热情呼唤,是不甘寂寞的表现。”⑥于是有“竹我们考察苏轼谪居黄州的经历,有两点值得注意:
是躬耕东坡,自食其力。饥寒交迫没有使苏轼消沉,
在老友马正卿的帮助下,他得到故营地数十亩,开始了经营田宅之举。他
从劳动中得到了欢乐,免除了仕途风波。他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和南堂,过着陶渊明式的生活。
是“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⑦。我们查阅
苏轼谪居黄州的文学作品,惊讶地发现,苏轼改变了创作的路数,“干脆改弦更张,利用’谑浪游戏’的‘小词’来自由充分地灌装心里的苦酒。”⑧这个时期,他的词作明显增多。
二、抒情言志,“小词不碍苏轼创作路数的改变是有其原因的。
“乌台诗案”后,苏轼给亲朋好友的书信中说出“不复
作诗文”的原因:
但得罪以来,不复作文字,自持颇严,若复一作,则决
坏藩墙,今后仍复衮衮多言矣。(《答秦太虚》之四)
某自窜逐以来,不复作诗与文字。所谕四望起废,固宿
志所愿,但多难畏人,遂不敢尔。其中虽无所云,而好事者
巧以酝酿,便生出无穷事也。(《与陈朝请》之二)
困躓之甚,出口落笔,为见憎者所笺注。儿子自京师归,
言之详矣,意谓不如牢闭口,莫把笔,庻几免矣。虽托云向
前所作,好事者岂论前后。即异日稍出灾危,不甚为人所公耳。(《黄州与人》之二)
众所周知,“乌台诗案”是苏轼因诗而下狱。据宋人朋
九万《乌台诗案》载,苏轼的政敌何大正、舒亶、李宜之、李定等收罗“苏诗”,“笺注”,罗织罪名,把苏轼打入狱中。
“乌台诗案”苏轼因诗获罪,差点丧命,被贬黄州,便格外小心,“不如牢闭口,莫把笔”,以免“好事者巧以酝酿,便生出无穷事也”。
我们仔细审视苏轼的书信,他只说“不复作诗文”,并
不包括“词”。
关于苏轼的黄州词,王兆鹏、陈冰清、莫励锋、饶晓明
等先生都有精辟的论述。
苏轼选择“词”来抒情言志,是由于当时社会对“词”
的认识,以及苏轼在黄州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
胡寅《题酒边词》对苏轼以前的五代北宋人“诗尊词卑”
有一段论述。他说,“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也。
当时人把词作为“遣情娱兴”的小道,我们还可举出
些例子。
其一:王荆公初为参知政事,闲日因阅读晏元献公小词
而笑曰: “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曰: “彼亦偶然自
喜而为尔,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时吕惠卿为馆职,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