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汽油欧洲标准和国内标准

汽油欧洲标准和国内标准汽油是一种常见的燃料,用于驱动汽车、摩托车和其他内燃机车辆。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汽油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就汽油的欧洲标准和国内标准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标准之间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看欧洲标准。
欧洲标准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和管理的,旨在保证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根据欧洲标准,汽油需要符合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包括燃烧性能、硫含量、挥发性、辛烷值等。
此外,欧洲标准还规定了汽油的成分和添加剂的使用限制,以确保汽油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
与欧洲标准相比,国内标准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
国内标准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和管理的,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和条件,对汽油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了规定。
国内标准要求汽油的燃烧性能、硫含量、挥发性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并对汽油的成分和添加剂使用也有相应的限制。
在燃烧性能方面,欧洲标准和国内标准都要求汽油的燃烧性能良好,能够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然而,在硫含量和挥发性方面,欧洲标准要求更为严格,硫含量更低,挥发性更好,这有助于减少尾气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而国内标准对硫含量和挥发性的要求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欧洲标准和国内标准对汽油的成分和添加剂使用也有一些差异。
欧洲标准对汽油的成分和添加剂使用有更为严格的限制,以确保汽油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
而国内标准在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宽松,这可能会导致一些环境和健康问题。
总的来说,欧洲标准和国内标准在汽油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上有一些差异。
欧洲标准更加注重汽油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要求更为严格;而国内标准则更加注重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和条件。
因此,对于进口汽车或者在国外使用的车辆,需要特别注意汽油的标准差异,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汽油的欧洲标准和国内标准在燃烧性能、硫含量、挥发性、成分和添加剂使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对于选择合适的汽油、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行以及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标号汽油密度 标准

不同标号汽油密度标准
汽油的密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不同标号的汽油具有不同的密度,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或克/立方厘米(g/cm³)为单位表示。
以下是不同标号汽油的密度标准:
1.0号汽油:密度在650~700kg/m³之间,即0.65~0.70g/cm³。
2.5号汽油:密度在720~730kg/m³之间,即0.72~0.73g/cm³。
3.8号汽油:密度在730~740kg/m³之间,即0.73~0.74g/cm³。
4.90号汽油:密度在720~730kg/m³之间,即0.72~0.73g/cm³。
5.92号汽油:密度在725~735kg/m³之间,即0.725~0.735g/cm³。
6.95号汽油:密度在735~745kg/m³之间,即0.735~0.745g/cm³。
7.98号汽油:密度在745~755kg/m³之间,即0.745~0.755g/cm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密度值仅为一般参考值,实际密度会因不同地区、不同加油站、不同时间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此外,汽油的密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在温度较低时密度较高,温度较高时密度较低。
因此,在加油时应注意温度对汽油密度的影响。
2021年汽油调价一览表

6月11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175元,柴油每吨上涨170元
6月28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225元,柴油每吨上涨215元
七月
7月12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70元,柴油每吨上涨65元
7月26日24时
汽油每吨下调100元,柴油每吨下调95元
八月
8月9日24时
国内油价不作调整
8月23日24时
汽油每吨下调250元,柴油每吨下降245元
3月17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235元,柴油每吨上涨230元
3月31日24时
汽油每吨下降225元,柴油每吨下降220元
四月
4月15月24时
国内油价不作调整
4月28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100元,柴油每吨上涨95元
五月
5月14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100元,柴油每吨上涨100元
5月28日24时
国内油价不作调整
2021年汽油调价一览表
2021年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时间表
月份
调整时间
调整结果
一月
1月15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185元,柴油每吨上涨180元
1月29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75元,柴油每吨上涨70元
二月
2月18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275元,柴油每吨上涨265元
三月
3月3日24时
汽油每吨上涨260元,柴油每吨上涨250元
九月
9月6日24时
汽油每吨上调140元,柴油每吨上调140元
9月18日24时
汽油每吨上调90元,柴油每吨上调85元
十月
10月9日24时
汽油每吨上调140元,柴油每吨上调140元
10月22日24时
2021年成品油调价表

2021年成品油调价表2021年的25次油价调整中,共出现了“15次上涨,4次搁浅调整,6次下跌”的情况,整体算下来共累计上调汽油1505元/吨,柴油1430元/吨。
按照升来计算,2021年就是大涨油价1.16元/升-1.44元/升。
1月15日24时上调汽油185元/吨,柴油180元/吨1月29日24时上调汽油75元/吨,柴油70元/吨2月18日24时上调汽油275元/吨,柴油265元/吨3月3日24时上调汽油260元/吨,柴油250元/吨3月17日24时上调汽油235元/吨,柴油230元/吨3月31日24时下调汽油225元/吨,柴油220元/吨4月15日24时油价搁浅调整4月28日24时上调汽油100元/吨,柴油95元/吨5月14日24时上调汽油100元/吨,柴油100元/吨5月28日24时油价搁浅调整6月11日24时上调汽油175元/吨,柴油170元/吨6月28日24时上调汽油225元/吨,柴油215元/吨7月12日24时上调汽油70元/吨,柴油65元/吨7月26日24时下调汽油100元/吨,柴油95元/吨8月9日24时油价搁浅调整8月23日24时下调汽油250元/吨,柴油245元/吨9月6日24时上调汽油140元/吨,柴油140元/吨9月18日24时上调汽油90元/吨,柴油85元/吨10月9日24时上调汽油345元/吨,柴油330元/吨10月22日24时上调汽油300元/吨,柴油290元/吨11月5日24时油价搁浅调整11月19日24时下调汽油95元/吨,柴油90元/吨12月3日24时下调汽油430元/吨,柴油415元/吨12月17日24时下调汽油130元/吨,柴油125元/吨12月31日24时上调汽油140元/吨,柴油135元/吨。
国内外车用乙醇汽油标准规范对比分析

国内外车用乙醇汽油标准规范对比分析■ 赵婷婷 张宪忠 陈 旸 靖立帅 包志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摘 要:乙醇汽油作为车用燃料受到广泛关注,多个国家和组织机构都对乙醇汽油的性质、使用和储运等做出了相应的约束规范,形成了不同的标准。
本文详细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乙醇汽油的基本技术指标、检测方法及在消防安全方面的标准规范,为乙醇汽油的生产、储运与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乙醇汽油,标准规范,技术指标,检测方法,消防安全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4.035Domestic and Foreign Standards of Automotive Ethanol GasolineZHAO Ting-ting ZHANG Xian-zhong CHEN Yang JING Li-shuai BAO Zhi-ming(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Abstract: Ethanol gasoline, as a vehicle fuel,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Many countrie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made corresponding restrictions on the properties, us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ethanol gasoline, and developed different standard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basic technical indicators, detection methods and fire safety standards of ethanol gasoline at home and abroa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production,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thanol gasoline.Keywords: ethanol gasoline, standard specification, technical index, detection method, fire safety标准比对1 背景介绍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持续加重使得全球对可持续性、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国五汽油标准对照

国V车用汽油标准与之前标准对照2021年12月18日,国家标准委对外发布我国第五时期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即“国Ⅴ汽油标准(GB Array19730-2021)”,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给国Ⅴ汽油。
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爱惜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表1为国Ⅴ新标准与之前标准的对照,从表中能够看出:(1)国V车用汽油标准在国Ⅳ车用汽油标准的基础上调低了三个指标,即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的指标限值。
其中,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时期的50μg/g降为1050μg/g,即每千克硫含量不高于10mg,降低了80%;考虑到锰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潜在风险和对车辆排放操纵系统产生的不利阻碍,新标准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负责角度,制定预防方法,将锰含量指标限制由第四时期的8mg/l降低为2mg/l,并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为进一步降低汽油蒸发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减少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烯烃含量(体积分数)由第四时期的28%降低到24%。
(2)对蒸气压、牌号进行相应调整。
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时期的42kPa提高到45kPa。
夏日蒸气压上限由第四时期的68kPa降低为65kPa。
国V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别离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3)为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的相对稳固,新标准中第一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20℃时为720~775kg/m3。
而且,为鼓舞有条件的企业生产更高牌号的车用汽油,以文件附录形式增加了98号车用汽油的技术要求。
为了更好地避免车用汽油对汽车发动机利用造成的危害,第一次限制了在车用汽油中人为加入甲缩醛、苯胺类、卤素和含磷、含硅等化合物。
同时也规定了车用汽油中所利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利用。
2021年1月1日起国Ⅲ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国Ⅳ要求的技术规定过渡期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起国Ⅳ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
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世界燃料规范/欧盟/我国国内汽油标准主要指标世界燃料规范/欧盟/我国国内柴油标准主要指标我国汽油质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烯烃含量高。
我国多数炼厂汽油中烯烃含量高达40%-50%,与我国新汽油标准规定的不大于30%还有一定差距。
世界燃油规范二类标准规定烯烃含量小于20%,欧洲现标准规定是小于18%。
2、硫含量高。
欧洲委员会提出硫的控制值为150 ppm,到2005年为50 ppm。
日本的现行规定为小于100 ppm。
而我国标准规定汽油硫含量是不大于150 ppm。
我国轻柴油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硫含量高。
我国轻柴油质量标准中硫含量的限值是小于350ppm,而欧洲现行标准不大于50ppm。
2、十六烷值低。
欧洲2000年执行标准不小于51,世界燃油规范二类标准要求大于53,而我国现行标准为不小于49,也达不到世界燃油规范二类标准要求。
3、芳烃含量高。
世界燃油规范二类标准多环芳烃小于5%,我国检测平均值为11%,还有很大差距。
清洁燃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炼厂的装置结构决定了它所能加工的原油种类和性质,也决定它可为市场提供的商品油的种类和质量。
我国炼厂催化裂化加工量占原油加工量的比例与美国相当,说明我国炼厂有较高的重质油深加工能力。
但是从催化重整装置的加工能力比来看,我国仅有原油加工能力的6%,再加上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烷基化、异构化和醚化装置的总比例也不到7%,这个数据美国是32. 5%,俄罗斯是14.15%,日本是15.74%。
这种装置结构说明了我国汽油组分与国外的差异。
此外,从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加氢处理三类加氢装置的总比例来看,我国仅有20.1%,与美国(73.54%),日本(87.74%)和欧洲各国(约60%)相比,仅是1/3-1/4,这又说明我国炼厂在产品脱硫精制方面的差距。
根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未加氢处理的原料,催化裂化时总硫中约5%进入汽油馏分;经过加氢处理的原料,在降低催化裂化原料含硫量的同时,剩余总硫中只有1-3%进入催化裂化汽油;同时汽油中烯烃的含量也得到减少。
国vib标准车用汽油质量

国VIB标准是中国大陆最新的车用汽油质量标准,于2021年7月1日开始实施。
该标准对车用汽油质量做出了以下要求:
1. 硫含量:不超过10毫克/升。
较国VIA标准有所降低。
2. 饱和烃体积分数:不低于24%。
较国VIA标准有所提高。
3. 芳香烃体积分数:不超过40%。
较国VIA标准有所降低。
4. 烯烃体积分数:不超过20%。
较国VIA标准有所降低。
5. 沸点范围:90℃~ 180℃范围内的体积百分比不低于55%,在210℃以上的体积百分比不超过15%。
与国VIA标准相同。
6. 辛烷值:不低于92。
较国VIA标准有所提高。
7. 铜片腐蚀:不得超过1级。
较国VIA标准有所提高。
这些要求旨在提高车用汽油的清洁度、能效和环保性能,降低尾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同时,国VIB标准还规定了车用汽油的生产、储运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车用汽油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汽油标准与国外汽油标准的对
比
欧阳光明(2021.03.07)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
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
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
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
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µ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
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µ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
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µ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
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压和T90,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毒物(TOX)的排放;提高辛烷值,提高汽车动力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06年9月,世界燃油规范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无铅汽油标准划分为四类:
1类:汽车市场对排放污染控制没有或极少要求,主要考虑汽车或发动机本身的技术状况。
2类:市场上有严格的排放控制和其它要求。
3类:市场上有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和其它要求。
4类:市场上有更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满足最新汽车复杂的NOX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实现超低排放。
《世界燃油规范》不允许汽油中加入含有锰、铅等金属的添加剂,可加入无灰的汽油清净剂,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对硫、烯烃、芳烃和苯的含量分别加以限制,其中硫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
《世界燃油规范》不仅对汽油的组分有限制指标外,还对汽油的性能评定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世界燃油规范》指标见表2。
表2 《世界燃油规范》主要指标
针对世界环保要求的大趋势以及我国目前环境污染严重的事实,我国在提高汽油质量和标准制定上是跳跃式前进的,牌号升级、无铅化和组分优化同步进行。
我国汽油无铅化的步伐很快,至2000年底,全国基本实现了车用汽油无铅化,并于1999年12月28日颁布了《车用无铅汽油》质量标准GB 17930-1999;为了提高汽油的清洁性,改善汽车尾气排放,2006年颁布实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GB 17930-2006,硫含量从800µg/g降到500µg/g;为了进一步降低硫、芳烃、烯烃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尾气排放,2011年5月12日颁布了实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GB 17930-2011,其中,车用汽油Ⅲ(国Ⅲ)的硫含量从500µg/g降到150µg/g,烯烃从35%降到30%。
车用汽油Ⅳ(国Ⅳ)的硫含量从150µg/g降到50µg/g,烯烃从30%降到28%。
我国汽油规格指标变化见表3。
表3我国汽油规格指标变化
尽管我国制定了新的汽油标准,提高了规格指标,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汽油新标准与欧盟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相比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
(1).蒸气压分级不细、数值偏高,欧盟和《世界燃油规范》的标准是按不同的季节和地区确定上下限,而我国只按季节规定了上限;
(2).芳、烯烃和硫的含量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欧盟要求汽油硫含量不超过10µg/g,烯烃含量不大于18%,芳烃含量不大于35%,而我国最高级别的汽油(国Ⅳ)控制指标为硫含量不超过
50µg/g,烯烃含量不大于28%,芳烃含量不大于40%;
(3).对含锰金属抗爆剂(MMT)的要求不严。
《世界燃油规范》明确规定不允许加入MMT,而我国还在使用,最高级别的汽油(国Ⅳ)的锰含量控制指标为0.008g/L;
(4).对添加清净剂的要求不全面,且无相关控制指标,目前尚无法检验是否加了清净剂;清净剂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无法检测加了清净剂后能否达到清净的效果。
另外,也未明确是在生产还是在销售环节加剂。
《世界燃油规范》对燃料有组分指标要求外,对燃料的性能指标也有严格要求。
对Ⅱ类汽油来说有四点:一是燃油喷嘴清洁度,要求流量损失最大不超过5%;二是进气阀沾滞,要求能够通过;三是进气阀清洁度,要求不超过平均50mg/阀;四是燃烧室沉积物,要求不大于140%。
性能评定是衡量汽油品质的重要一环,但我国在汽油性能评定标准方面尚是空白,各地技术监督局无法实施监控。
我国汽油硫含量低,芳烃含量相对较低,但烯烃含量高、蒸气压偏高,氧化物含量低,辛烷值低。
在实现车用汽油无铅化后,大幅度降低芳烃、烯烃和硫、含金属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车用汽油的质量,将是今后主要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