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教学反思(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军行》教学反思
艮山口小学汤宇琴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笔下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代表作品,诗歌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充满了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古诗教学我究竟要让学生掌握什么?40分钟的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有所得。

学校的其它教师跟我说古诗教学应该在朗读上下功夫,分三步读:1、能够准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读出古诗的韵味。

3、有感情地朗读。

这就是本课我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如何上好《从军行》这首古诗对我来说非常具有挑战。

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讲的太过朦胧,小学生对古诗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对于现在幸福的孩子们而言,这些离他们有些远。

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

在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硝烟弥漫的古战场。

带领学生感受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和激烈的战斗场面。

带着这种情景初读诗歌,学生们兴致很高。

而让学生们能准确而有节奏地读是诗歌的重要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诗歌情感。

我采取了多样朗读方式。

(自己读、小组读、学生PK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我引导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分小组讨论质疑。

我再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在抓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课堂意犹未尽结束了,课后感觉到了很多地方还存在的不足。

各位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有效的建议。

张浪老师分析我时间把握问题,课堂超时引起的主要原因是探究的深度要适当,在指导学生对“暗”字的理解时,挖掘的太深,因而耽误了时间。

同时,再设计让学生理解不击败敌人,决不还的这种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时,可以从“不还”二字反问学生,将士们真的不想回家吗?从而可以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戈主任在讲到我在指导“遥望”的时候,可以提问为什么远远地望着,都只能看到玉门关呢?可以从这启发学生体会大漠的荒凉。

林老师说道:“其实这个暗字,不仅仅是环境恶劣,也体现将士们内心的孤独、沉重、压抑。

”后待自己在细细地品味,确实如此。

古诗——中国文化的结晶,我想它得细细品尝,慢慢回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读,多想、多做!做一个有心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