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试题(四)

公共教育学试题(四)
公共教育学试题(四)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地正误,在正确地命题后划“√”,在错误地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分,每题分,共分)

.教育学是研究人地一门科学.(×)

.人是教育地产物.(×)

.《学记》是迄今为止发现地人类教育史上最早地一部教育专著.(√ )

.古代教育具有鲜明地等级性、阶级性.(√ )

.有什么样地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地人.(×)

.为了发展经济和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国家允许一部分儿童和少年就业.(×)

.德智体美劳五育地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

.教科书是课程标准地具体化,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地教学用书.(√ )

.一个人掌握知识地多少并不能说明他(她)能力地高低.(√ )

.学生认识地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

.循序渐进就是说教学要“慢进”.(×)

.德育有法,但无定法.(√ )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地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地矛盾是德育过程地基本矛盾.(√ )

.教师劳动具有强烈地示范性.(√ )

.教师地全部任务是传授知识.(×)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题地空白处填上正确地字词,每空分,共分)

.师范院校开设地普通教育学,主要是研究教育地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地一门学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年出版地代表作《大教育论》,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为教育学地发展奠定了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地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地根本特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影响人地身心发展地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先天地遗传素质,即内在地生物因素;一是后天地环境和教育,即外在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地要求去从事教育工作,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地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育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地经费,它通常包括教育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两部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育目地是由人提出地,属意识范畴,它地形式是主观地;但人提出教育目地是有其现实地社会根源地,它地内容是客观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地传统教育派提出了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地教学过程,这一理论曾于清末兴学校后流传到我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地基本阶段包括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孔子提出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地著名地教学要求,是“启发”一词地来源,后来《学记》又发展了这一思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国中小学地考试制度主要是由考查、考试两部分组成地.

.说服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常用地一种德育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摆知识、讲道理来提高学生地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地道德品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培养优秀生典型;二是做好后进生地思想转变工作;三是做好偶发事件中地个别教育工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个班集体地形成至少要经历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集体自主活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师劳动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地繁重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选择题(下列每一题后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两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地序号填在题后地括号内,每题分,共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创立地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①“教育即生长” ②“学中做” ③“做中学” ④“教育即社会”

.教育始终具有()

①阶级性②育人性③平等性④历史性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地()

①领导权②规模③速度④受教育权

.奴隶阶级子弟没能接受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地原因是()

①学校收费太高②社会生产力水平太低③没有教育权④没有受教育权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地编排方式有()

①曲线式②直线式③滚动式④圆周式

.“双基”教学通常是指()

①基础理论②基础知识③基本技能④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地方法,它包括()

①教地活动②教地方法③学地方法④学地活动

.通常,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地任务地数量把课划分为()

①单一课②新授课③综合课④巩固课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

①学生成绩②学生品德③学生个人④学生集体

.教师地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劳动地()

①社会价值②个人价值③创造价值④主体价值

四、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地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地地培养人地活动,它规定着人地发展方向(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地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地教师.(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答出五点以上可得分,少回答一点或回答不正确则扣分.可从教学目地、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等方面来回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为什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答:①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施行德育要把对学生地思想与行为地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地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地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地品德.(分)②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地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分)③为了取得好地教育效果,还要提出正确地、简明地、严格地和有计划地要求.(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名合格地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

从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地忠诚(分)、热爱学生(分)、团结支持(分)、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分)四方面来回答(即从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教师集体和对待自己地道德入手回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论述题(每题分,共分)

.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之间地关系?

.为什么说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地基础?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字.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四)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评分说明] )共小题,每题分,共分;

)判断正确计分,不判断不记分,判断不正确则倒扣分.

[标准答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填空题:

[评分说明] )共小题,个空,每空分,共分;

)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一般原理;中小学教育规律..《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度..人类社会地生产劳动(或生产劳动);培养人地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社会发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 .教育经常费(或教育经费);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主观地;现实地社会..提示;应用..理解教材;运用知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考查;考试. .摆事实;讲道理. .培养优秀生典型;做好后进生地思想转变工作..组建阶段;集体自主活动. .广延性;连续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选择题:

[评分说明] )其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③①;.②④;.①④;.②④;.②④;.②③;.②③;.①③;.③④;.①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简答题:

[评分说明] )共小题,每题分,共分;

)每小题按标准答案地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

[参考答案]

.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地地培养人地活动,它规定着人地发展方向(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地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地教师.(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出五点以上可得分,少回答一点或回答不正确则扣分.可从教学目地、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等方面来回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①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施行德育要把对学生地思想与行为地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地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地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地品德.(分)②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地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分)③为了取得好地教育效果,还要提出正确地、简明地、严格地和有计划地要求.(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地忠诚(分)、热爱学生(分)、团结支持(分)、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分)四方面来回答(即从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教师集体和对待自己地道德入手回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论述题:

[评分说明]

)共小题,每题分,共分;

)每小题按标准答案地要点评分:要点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地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地;要点地观点错误则不记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字数在字以下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分;在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分.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为:①发挥教师地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地必要条件(分);②调动学生地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地一个主要原因;(分)③防止两种偏向,正确把握好二者地关系.(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①班主任地职责、任务所决定地(分);②班集体地教育功能所决定(分);③班集体地特点所决定地(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公共关系试题2

模拟试题2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即社会关系……………………………………………………………………() 2、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古已有之。…………………………()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5、酒香不怕巷子深。………………………………………………………………………() 6、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7、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8、公共关系的最终目标是塑造组织的整体形象。……………………………………………() 9、公共关系状态具有可变性。…………………………………………………………………() 10、公共关系沟通有两个层次,一是信息层次的沟通,二是观念层次的沟通。…………() 11、公共关系以公众利益为原则,而广告则以“引人注目”为原则。……………………() 12、艾维·李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13、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关公司。…………………………………() 14、中国大酒店是广州最早设立公关机构的组织。……………………………… () 15、我国国营企业设置公共关系部的先例,是广州白云制药厂。…………………………()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 共25分) 1、构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是……………………………………………………() A组织素质 B组织 C公众 D传播 E行政管理 2、公共关系常用的两种传播方式是………………………………………………() A人际传播方式 B个体传播方式 C组织传播方式 D群体传播方式 E大众传播方式 3、公共关系学属于………………………………………………………………() A管理学范畴 B行为科学范畴 C社会学范畴 D传播学范畴 E新闻学范畴 4、第一个向顾客提供公关咨询服务而收取报酬的职业公共关系人员是…………() A伯纳斯 B艾维·李 C巴纳姆 D杰弗金斯 E哈罗博士 5、《原则宣言》发表于………………………………………………………………() A1903年 B 1906年 C1923年 D1915年 E1925年 6、《舆论的凝结》的作者是…………………………………………………………() A爱德华.伯纳斯 B艾维·李 C巴纳姆 D杰弗金斯 E哈罗博士 7、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的年代是………………………………………………………()A50年代 B60年代 C 70年代 D80年代 E 90年代 8、1984年至1989年是中国大陆公共关系的…………………………………………()A创立时期 B倒退时期 C迅速发展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E稳定发展时期 9、《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行为准则》颁布于…………………………………………() A1961年 B1971年 C1965年 D1975年 E1985年 10、组织行为具有的特征是………………………………………………………() A目的明确性 B目的的共同性 C方式的组织计划性 D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 E效果的广泛社会性 11、公众具有以下特征………………………………………………………………() A同质性 B相关性 C群体性 D可变性 E主观性 12、股东属于……………………………………………………………………………()A外部公众 B内部公众 C首要公众 D次要公众 E边缘公众 13、传播的基本元素是……………………………………………………………………()A传播者 B传播内容 C传播行为 D传播渠道 E受传者 14、“大众传播媒体”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

毛概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B 5B 6C 7B 8D 9B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B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中国的民族问题; C、中国关于“一国两制“问题 D、中国的“三农”问题 2、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针对()。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苏联模式;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D、“两个凡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人民大众的参与 B、无产阶级的领导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封建主义 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 B、“三种力量”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两个霸权”的思想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8、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完善生产关系 D、完善上层建筑 11、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公共教育学试题(四)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地正误,在正确地命题后划“√”,在错误地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分,每题分,共分) .教育学是研究人地一门科学.(×) .人是教育地产物.(×) .《学记》是迄今为止发现地人类教育史上最早地一部教育专著.(√ ) .古代教育具有鲜明地等级性、阶级性.(√ ) .有什么样地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地人.(×) .为了发展经济和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国家允许一部分儿童和少年就业.(×) .德智体美劳五育地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 .教科书是课程标准地具体化,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地教学用书.(√ ) .一个人掌握知识地多少并不能说明他(她)能力地高低.(√ ) .学生认识地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 .循序渐进就是说教学要“慢进”.(×) .德育有法,但无定法.(√ )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地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地矛盾是德育过程地基本矛盾.(√ ) .教师劳动具有强烈地示范性.(√ ) .教师地全部任务是传授知识.(×)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题地空白处填上正确地字词,每空分,共分) .师范院校开设地普通教育学,主要是研究教育地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地一门学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年出版地代表作《大教育论》,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为教育学地发展奠定了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地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地根本特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影响人地身心发展地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先天地遗传素质,即内在地生物因素;一是后天地环境和教育,即外在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地要求去从事教育工作,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地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育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地经费,它通常包括教育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两部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育目地是由人提出地,属意识范畴,它地形式是主观地;但人提出教育目地是有其现实地社会根源地,它地内容是客观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地传统教育派提出了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地教学过程,这一理论曾于清末兴学校后流传到我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地基本阶段包括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孔子提出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地著名地教学要求,是“启发”一词地来源,后来《学记》又发展了这一思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国中小学地考试制度主要是由考查、考试两部分组成地. .说服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常用地一种德育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摆知识、讲道理来提高学生地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地道德品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培养优秀生典型;二是做好后进生地思想转变工作;三是做好偶发事件中地个别教育工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个班集体地形成至少要经历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集体自主活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师劳动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地繁重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选择题(下列每一题后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两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地序号填在题后地括号内,每题分,共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创立地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①“教育即生长” ②“学中做” ③“做中学” ④“教育即社会” .教育始终具有() ①阶级性②育人性③平等性④历史性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地() ①领导权②规模③速度④受教育权

公共教育学精华试题(有答案)

公共教育学试题 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1×40=40分) 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5.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环境。 A宏观的 B间接的 C一般的 D特殊的 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A.教学大纲B.教育目的 C.教育预测 D.教学目标 7.()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A理论加实践 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C读书加劳动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9.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10.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1.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段。 A.实物直观 B.模拟直观 C.语言直观 D.课件 12.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教育的本质规定了教育的属性有 _________ A.育人性社会性目的性交流性 B.目的性传呈性实践性社会性 C.社会性实践性学习性育人性 D.育人性社会性目的性实践性 14.我国第一个付诸实施的近代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壬寅学制. C.癸卯学制 D. 壬子学制 15.世界上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规是德国1619年颁布的() A.《义务教育章程》 B. 《义务教育法规》

教育学试题10套含答案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 1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 A .孔子 B .柏拉图 C .杜威 D .卢梭 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3. 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 育的 ( ) A .阶段性 B ?社会性 C .永恒性 D .继承性 4.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言行一致 B ?衣着整治 C ?个人魅力 5. 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 A .前提 B .基础 C .方法 D .中心 6.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 A .课外活动 B .各科教学 C .政治课 7.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8.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 A .直接感知事物 B .间接经验 C .学生的实践活动 D .交往 9. 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 A. 10、11 ?11、12 岁 B . 11、12?14、15 岁 C . 13、14?15、16 岁 D . 7、8?9、10 岁 10. 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A .封闭性 B .垄断性 C .等级性 D .阶级性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分) 1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_________ 。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 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 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__________________ 、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 相结合。体育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为基础内 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4.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又是 _______ 和 ______ 的主体。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______________ 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度。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 德育过程是由 、 、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 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 总结和 总结。 D .举止端庄 D .班主任工作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1、大教学论 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五经、四书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 6、癸卯学制 7、理论性和应用性 8、强制教育 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10、教学活动11、辅助形式12、课外辅导成绩考核13、通过各科教学14、课程计划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16、③17、①18、②19、①20、①21、①22、①23、③24、①25、④26、①27、③28、①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公共教育学二

公共教育学试题二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狭义的教育是指()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个人教育 D.社会教育 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3.社会环境的本质是()。 A. 制度 B. 风俗 C. 文化

D. 人际关系 4.在个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社会环境 B. 自然环境 C. 学校教育 D. 家庭教育 5.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形成()。 A. 教育风格 B.教育质量 C.教育方法 D.教育思想 6.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 A.教育内容 B. 教育规律 C. 教育目的 D. 教育制度 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是()

A.教学工作 B. 教育管理 C. 教育目的 D. 教育内容 8.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明确区分的是()。 A.杜威 B. 卢梭 C.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9.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 A.舒尔茨 B. 贝克尔 C. 丹尼森 D.闵塞 10. 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 A.行政部门 B. 领导

C.教师 D. 校长 11.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六三三学制” D. “新学制” 12.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A. 课程 B. 教师 C.学生 D.教材 13.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A. 信念 B. 性格 C. 理想 D.动机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公共教育学试题(十)

公共教育学试题(十)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 共 15分)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 的 ______。2.1939年苏联出版了凯洛夫主编 的 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立。 3.教育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对________的功能,二是教育 对 _______的功能。 4.影响人发展的生物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_________。 5.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但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组 合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6.讲授法是历史最悠久、现代学校教学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其类型主要有讲述、 ________、讲读、________。 7.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中小学教师经常采用作业、参观、、辅导等多种辅助 教学组织形式。 8.陶冶是一种古老的德育方法,它主要通过人格感化、陶冶和陶冶等方式潜 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 9.班主任了解学生主要是通过和两个方面进行的。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 每题1分,共10 分) 10.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想,通过控制和变革对象而进行研究某一教育问 题的方法。()11.育人性是教育的最基本属性。()12.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 术。()13.从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 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是正确的。()14.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确定教育的目的,只能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15.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16.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17.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唯一组织形式。()18.教学原则本身是由人提出来的,因此它是主观的东 西。()19.德育工作的原则是德育规律的具体 化。() 三、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 的 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20.“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出自于() A《大学》B《学记》C《中庸》D《论语》 21.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是() A孟禄B利托尔诺C皮亚杰D 洛克 22.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是() A智育B教学C自学D德育 2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可接受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 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d )。 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d.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2.矛盾的精髓是(d )。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问题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问题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d.矛盾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3.假象是 (c )。 a.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b.人们认识中产生的错觉 c.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d.从正面真实表现本质的现象 4.上层建筑的核心是(d ) 。 a.政治法律思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党 d.国家政权 5.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b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b.经济墓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6.阶级的划分 ( b)。 a.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唯一的根据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 c.最根本的是根据取得社会财富的不同方式 d.主要是根据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作用不同 7.在 (b ) ,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失误,我党提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致了 阶级斗争扩大化。 a.党的八大上 b.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8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思想的先导是 (c )。 a。粉碎“四人帮” b.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 c.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d)。 a.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b.民族矛盾与领土纠纷 c.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d.新的一轮军备竞赛 10.中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是( b) a.独立自主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d )。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c.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d.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12.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的目的是(b)。 a.在这些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政策,进行 不同社会制度的实验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章(汇编)

第四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 T =常数 (特征) PV =常数 (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12p p =21 v v 3)计算各量:u ?=0 、 h ?=0 、s ?=21p RIn p -=21v RIn v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t v w w RTIn v == 21 t v q w w R T I n v === 4) P ?V 图,T ?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 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21212121(),();(),()v p v p u c t t h c t t q u c t t q h c t t ?=-?=-=?=-=?=-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 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 t v w w RTIn v == 21t v q w w RTIn v === 4.4 过程热量 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2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 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 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 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 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答:不只限于理想气体和可逆的绝热过程。因为q u w =?+和t q h w =?+是通用

公共教育学试卷一.doc

公共教育学试卷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 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A ) 12. 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 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 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B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魯纳 D.昆体良 15. 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 A.教学H 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 下列以引导探宄为主的教学方法是(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将受法 18. 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的素质 D.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 A.《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 3. 教育的出发点是(D )。 A.社会 B.学校 C.家庭 D.人 zl.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响 D.自学 5. “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A )。 A.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 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 )问题。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 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A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0的 8. 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0 A.体育 B.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教育场所 9.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B )。 A.教育需要 B.教育理论的创新 C.学校发展 10. 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 A.领导 B.教师 C.学生 11. 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大教学论》 )o )。 D.教育政策 D.校长 B.《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D.《钦定学堂章程》

公共教育学试题(二)

公共教育学试题(十五) 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1×40=40分) 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5.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环境。 A宏观的 B间接的 C一般的 D特殊的 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A.教学大纲B.教育目的 C.教育预测 D.教学目标 7.()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A理论加实践 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C读书加劳动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9.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10.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1.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段。 A.实物直观 B.模拟直观 C.语言直观 D.课件 12.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教育的本质规定了教育的属性有 _________ A.育人性社会性目的性交流性 B.目的性传呈性实践性社会性 C.社会性实践性学习性育人性 D.育人性社会性目的性实践性 14.我国第一个付诸实施的近代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壬寅学制. C.癸卯学制 D. 壬子学制 15.世界上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规是德国1619年颁布的() A.《义务教育章程》 B. 《义务教育法规》

公共教育学试题(十)讲解学习

公共教育学试题(十)

公共教育学试题(十)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______。2.1939年苏联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立。 3.教育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对________的功能,二是教育对_______的功能。 4.影响人发展的生物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_________。 5.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但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组合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6.讲授法是历史最悠久、现代学校教学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其类型主要有讲述、________、讲读、________。 7.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中小学教师经常采用作业、参观、、辅导等多种辅助教学组织形式。 8.陶冶是一种古老的德育方法,它主要通过人格感化、陶冶和陶冶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 9.班主任了解学生主要是通过和两个方面进行的。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每题1分,共10分) 10.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想,通过控制和变革对象而进行研究某一教育问题的方法。 () 11.育人性是教育的最基本属性。 () 12.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 13.从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是正确的。() 14.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确定教育的目的,只能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 15.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 () 16.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 17.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唯一组织形式。 () 18.教学原则本身是由人提出来的,因此它是主观的东西。 () 19.德育工作的原则是德育规律的具体化。 ()

第四章 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CPU与I/O接口间的信息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 2、CPU通过一个外设接口同外设之间交换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_________. 答案:控制信息 3、状态信息表示外设当前所处的_________,例如READY(就绪信号)表示输入设备已准备好信息,BUSY(忙信号)表示输出设备是否能接收数据。 答案:工作状态 4、控制信息是由CPU发出的、用于控制外设接口工作方式以及外设的_________的信息。 答案:启动和停止 5、74LS244是一种__________输出的八缓冲器和线驱动器。 答案:三态 6、74LS245是一种三态输出的__________总线收发器。 答案:八 7、在8086/8088工作于最大模式时,总线周期状态S2、Sl、S0中至少有一个状态为______________. 答案:低电平 8、当LOCK为_______时,其它总线主控部件都不能占用总线。 答案:低电平 9、在DMA期间,LOCK端处于________。 答案:高阻状态 10、在T2、T3、Tw、T4状态时,S6为________,表示8088/8086当前连在总线上。 答案:低电平 11、CPU与内存及I/O装置间传送数据的硬件线路通道称为________。 答案:总线 12、CPU中的总线接口部件BIU,根据执行部件EU的要求,完成CPU与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传送。答案:存储器、I/O设备 13、各类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即片总线,例如8086/8088CPU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等即构成该芯片的__________。 答案:片总线 14、当存储器的读出时间大于CPU所要求的时间时,为了保证CPU与存储器的周期配合,就要利用_________信号,使CPU插人一个TW状态。 答案:READY 15、片总线通常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_________总线等三组总线。 答案:控制 16、地址总线通常是_____总线,由CPU输出,8位微处理器有16条地址总线,16位微处理器有20条或更多。 答案:单向 17、总线通信协议主要是解决信息传输的开始和结束问题,是实现总线__________和信息传送的手段,常用的通信协议有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两种。 答案:仲裁 18、8086/8088CPU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是以_________方式轮流使用的。 答案:分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