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内蒙访古
《内蒙访古》
— —
——
。如 思 笑莽 故, 心 荡塞且
同 ,江的原 情乡是 直的这起北凝 宛
母 永河小中 思的杨 到情是故升重 若
亲 在 轻 轻 地 讲 述 : 牧 草 永 远
远 蓬 勃 而 苍 翠 , 历 时 空 而 亘
能 改 道 , 岁 月 可 递 嬗 。 只 有
溪 , 是 夏 夜 星 空 里 的 流 萤 点 点
预习检测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提纲:
方位
古迹(叙)
升华
① 大青山上
内
赵长城
蒙
访
② 古 大青山下
汉古堡
③ 汉青冢
观点(议)
A. 赵武灵王是一个 大英雄
B.古城建造的原因 C.是文化交流驿站 D.和亲政策比战争 政策好
梳理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 “一段最古的长城”,共12段,分为 三个层次。
• 第一层(1-2)交代行踪,点明地域,写出关 后的所见所感。
课文说明: 1961年夏天,历史学家翦伯赞
偕同范文澜、吕振羽两位历史学家一起访问内 蒙。这次访问历时两个月,行程一万五千余里。 访问归来,翦老以流畅生动的笔触,写了一篇 访古散文《内蒙访古》。全文除引言外,共六 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部分。课文以寻 访古迹所见所闻为线索,把自然环境、古迹和 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 记叙了我国内蒙古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阐述了 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篇独具风格,富有特色的 访古散文。
沙漠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大景观。 腾格里、巴丹吉林、毛乌素、乌兰布 和等几大沙漠纵横千里,远近闻名。 其中,巴丹吉林是我国的第三大沙漠 ,世界排名第四,那里的沙山高达500 米,堪称世界之最。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天敌之一,又 充满了神秘的诱惑。那里有无尽的宝 藏,有待人类去认识、开发;那里有 顽强的生命、更有瑰丽奇异的自然景 观。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访古》的主题和内容。
2. 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内蒙访古》的主题和内容。
2. 内蒙古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学难点:1. 内蒙古历史的深入了解。
2. 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内蒙访古》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历史和文化。
2. 学生阅读《内蒙访古》文章,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二章:内蒙古的历史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内蒙古历史的发展脉络。
2. 内蒙古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1. 内蒙古历史的深入了解。
2. 学生对内蒙古历史事件的关联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内蒙古的历史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内蒙古历史的发展过程。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内蒙古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整体认识。
第三章:内蒙古的古文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
2. 培养学生对古文明的研究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内蒙古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的特点。
2. 古文明研究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内蒙古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
2. 学生对古文明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内蒙古的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关注古文明的研究和保护。
高教版高一语文(拓展模块)第4课《内蒙访古》
B、将二者理解成因果关系也不对。
C、这种看法找到了两件事存在着的矛盾统一的内在联系,但仍未紧扣文意。
作者对汉、胡之争并非仅仅作为敌对关系来谈,更主要的还是从民族关系这个角度来谈的,不能把11、12段从全文中割裂出去。
正确的理解是:修长城是一种战备手段,目的是抵御外族侵略,维护和平环境;而“胡服骑射”则是突破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这恰恰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赵武灵王能正确地处理民族间的关系。
3.认真阅读第7段,思考以下问题:A、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兵家必争之地)。
B、概括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阴山以南沃野的战略意义)。
C、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的大意。
明确:可分两层。
第一层:对匈奴的战略意义;第二层:对汉族的战略意义。
D、这段文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几节关于大青山描述的总括,又是为下文写赵长城作了必要的铺垫。
4.试分析3—7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一部分深刻地揭示出早在战国时期大青山南麓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重地,为下文写赵长城进一步作了铺垫,反映出修筑赵长城的地理历史背景,这样后一段对汉王朝战略部署的分析也就获得更充分的依据,课文最后对和解政策的肯定就更令人信服了。
练习1.试以本节中的一段议论为例,分析记叙是怎样为议论服务的。
明确:作者赞颂赵武灵王是个“大大的英雄,”赞扬他敢于同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开战,这之前有一段记叙,以秦始皇和赵武灵王修的两段长城为例,从工程规模、物质和技术条件以及民心的向背等方面作比较,说明赵武灵王的英明,使作者后面的议论有了充分的事实依据。
2.用简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3—7段的内容。
(答案略)第二教时检查练习完成的情况,导读“在大青山下”一节,总结全文。
指导练习1.通过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和亲:封建王朝与边疆各族统治集团结亲密,友好交往。
和解:不再争执,归于和好。
烽火:战火。
游牧:从事畜牧,不定居。
2.参照课文注释读懂所引史料的大意。
《内蒙访古》教案设计
《内蒙访古》教案设计内蒙访古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内蒙古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内蒙古的地理位置、人文特点和历史背景;2. 探索内蒙古古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关于内蒙古的作文。
教学重点:1. 内蒙古的地理、历史和文化;2. 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工具:1. 教学PPT;2. 内蒙古历史与文化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借助教学PPT,展示内蒙古的形状和位置,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论一下对内蒙古的了解程度。
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他们思考内蒙古的地理特点以及对内蒙古历史和文化的初步认识。
探究:1. 分析地理特点: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内蒙古的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面积、气候、土地利用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点对内蒙古历史和文化的形成有何影响。
2. 认识内蒙古的历史:利用PPT和历史资料,向学生介绍内蒙古的历史发展,包括古代部落的形成、蒙古帝国的崛起、清朝时期的改革等重要历史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内蒙古文化的传承有何影响。
3. 了解内蒙古的文化:通过展示内蒙古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内蒙古的传统音乐、舞蹈、服饰和食物等方面的特点。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内蒙古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践: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研究探索内蒙古的历史和文化。
每组选择一段历史事件或一个文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小报告。
2. 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报告提出问题和意见。
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内蒙古的兴趣,进一步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和文化。
巩固:1. 作文指导:利用PPT提供写作指导,向学生介绍如何撰写一篇关于内蒙古的作文。
包括确定写作主题、组织文章结构、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等。
2. 作文撰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内蒙古历史和文化,撰写一篇有关内蒙古的作文。
《内蒙访古》教案完美版
内蒙访古一、教学目标(一)进一步理解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二)了解引用资料和抒发见解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三)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关于民族关系的正确观点,领会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作者在《一段最后的长城》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到一起的?哪些地方是议论?这些议论又起到哪些作用?分析:这部分主要写了:塞外风光、大青山的地理条件、南北迥异的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大青山上的赵长城遗址(修筑原因、地理位置、遗址面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这些内容是以作者的游踪组织在一起的。
议论及其作用:第4自然段末尾的判断:阴山南麓,古代“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这实际是指出阴山南麓是水草肥美的地方,进而强调阴山南麓沃野的重要地位,为下文肯定在此建长城张本。
第5段末的判断:“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强调了阴山南麓的重要地位,亦为后文肯定建长城张本。
第6段,指出游牧民族必须占据阴山南麓,这个议论实际上是说明采取建长城的措施来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是十分必要的,间接肯定了建长城的历史作用。
第7段,一方面强调了沃野对于游牧民族是存亡攸关的地方,另一方面强调汉族守住阴山峪口是排除游牧民族侵扰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有力地说明了阴山南麓的沃野古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再次强调了修建长城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可见,以上议论都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记叙则很好地为议论服务。
(二)这部分的12个段落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写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作用?分析:这部分12个段落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第1~2段),交待行踪,点明地域,写出关后的感受。
第二层(第3~7段),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第三层(第8~12段),写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内蒙访古》课文解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蒙访古》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巴金以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并欣赏作品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蒙访古》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分析作品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领悟。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对课文的看法和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巴金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4. 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深层次意义。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内蒙访古》文学风格分析一、教学目标:1. 分析并掌握课文《内蒙访古》的文学风格。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蒙访古》的文学风格分析。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文学风格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文学风格。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对课文文学风格的看法。
五、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教师讲解课文《内蒙访古》的文学风格,分析其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课文文学风格的看法。
4.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内蒙访古》艺术特色解读一、教学目标:1. 分析并掌握课文《内蒙访古》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蒙访古》的艺术特色分析。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内蒙访古》教案2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本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能够描述和分析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
(3)能够运用地图和图片等资料,了解内蒙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和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和尊重,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运用本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分析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中的一些特殊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2)运用地图和图片等资料,了解内蒙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内蒙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内蒙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
(2)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享和报告。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课文中提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以及调查研究的结果。
3. 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在报告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理解、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2)能够运用地图和图片等资料,全面了解内蒙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隐含意义。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内蒙访古》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内蒙访古翦伯赞一段最古的长城①火车走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
②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车就在这个广阔的高原上奔驰。
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梁、山药、甜菜等等。
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③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
大青山是一条并不很高但很宽阔的山脉,这条山脉像一道墙壁把集宁以西的内蒙分成两边。
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
山的北边,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原。
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山的南边,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一个狭长的平原。
④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汉书·匈奴传》)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苑圃。
一直到蒙古人来到阴山的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
关于这一点,从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可以得到说明。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
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直到13世纪或者更晚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⑤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⑥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访古》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介绍文章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风格。
3. 阐述文章主题及写作背景。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简要介绍内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 介绍作者:介绍贾平凹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引导学生了解其写作特点。
3. 阐述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兴趣。
第二章:成吉思汗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吉思汗陵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教学内容:1. 成吉思汗陵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
2. 成吉思汗的生平和历史贡献。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成吉思汗陵的历史地位。
2. 介绍成吉思汗陵:介绍其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让学生对成吉思汗陵有直观的认识。
3. 讲述成吉思汗的生平和贡献: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第三章:赤峰市巴林左旗的辽代古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辽代古墓的发现及其历史价值。
2. 引导学生了解辽朝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内容:1. 辽代古墓的发现及其墓主身份。
2. 辽朝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辽代古墓的历史价值。
2. 介绍辽代古墓:介绍其发现过程及墓主身份,让学生对辽代古墓有直观的认识。
3. 讲述辽朝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辽朝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第四章:呼和浩特市大召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召寺的历史地位和建筑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藏传佛教的文化。
教学内容:1. 大召寺的建立和历史地位。
2. 大召寺的建筑特点和藏传佛教文化。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大召寺的历史地位。
2. 介绍大召寺:介绍其建立和历史地位,让学生对大召寺有直观的认识。
3. 讲述藏传佛教文化: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藏传佛教的文化特点。
高中语文第4课《内蒙访古》课件(4)
kuì tí xún
fēi rǔ
yí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美丽姑娘真可爱, 她约我到城头来。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故意躲藏逗人找, 惹我挠头又徘徊。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美丽姑娘真好看, 送我一只小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管红红闪亮光, 让人越看越喜欢。
汉以前被称为《诗》 或 《 诗三百》。
内容:风 雅 颂 手法:赋 比 兴
诗经六义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叠唱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 的源 头。
诗经
《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为民间歌谣 ,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也称 “十五国风”,有160篇,“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建筑历史、古堡分布、 汉代遗址及建筑目的。(1~9)
(昭君墓)--意义、位置和数量。 (10~14)
建堡历史
在
汉代古堡
古堡分布 建堡目的
史料 遗址
和平往来 未隔断
大
青
山
下
昭君墓
意义 位置
和亲好
多个
作者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叙述中自然 地插入史论的文笔,叙与议融为一体, 相得益彰。
• 第3段。文章谈到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时,作出了“汉王朝在 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的判断。为了证实, 引用《史记·匈奴传》的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 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和《汉书》的注;还 引用了《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内蒙访古的主题和目的。
教学内容: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解释内蒙访古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简介内蒙访古:介绍内蒙访古的主题和目的,解释其对学习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成吉思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和成就。
2. 学生能够理解成吉思汗对蒙古族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成吉思汗的生平:出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帝国等。
成吉思汗的成就:军事征服、政治制度、文化发展等。
教学活动:1. 成吉思汗的生平: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经历。
2. 成吉思汗的成就:讨论成吉思汗的军事征服和政治制度,探讨其对蒙古族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草原文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草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 学生能够理解草原文化对蒙古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学内容:草原文化的生活方式:游牧、狩猎、渔业等。
草原文化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等。
教学活动:1. 草原文化的生活方式: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方式。
2. 草原文化的文化传统:研究蒙古族的语言、文学、艺术和宗教,探讨其对蒙古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四章:蒙古包和蒙古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蒙古包和蒙古袍的功能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蒙古包和蒙古袍在蒙古族文化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蒙古包的功能和特点:介绍蒙古包的结构、建造和使用方法。
蒙古袍的功能和特点:介绍蒙古袍的设计、材质和穿着习惯。
教学活动:1. 蒙古包的功能和特点:观察蒙古包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其功能和特点。
2. 蒙古袍的功能和特点:观察蒙古袍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其功能和特点。
第五章:那达慕大会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那达慕大会的起源和意义。
2. 学生能够理解那达慕大会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内蒙访古》
一段最古的长城
“最古的长城”是指哪段长城?
梳理文章结构
1-2
交代行踪,点明地域,写出关后的所见所感。
3-7
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和 历史上的争夺战,为核心部分的展开作铺垫。 赵长城修筑的背景、位置、规模以及它的遗址。
8-9
10-12 评论赵武灵王,赞颂赵武灵王。
作者按什么路线进行寻访的?按先后顺序说出作者的行踪。
4:作者怎么评价这两件事的?从中看出作者用意何在?
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强调一个观点:民族不分大小,应该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告戒我们:两千多年的赵武灵王尚 能做到胡服骑射,那么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做的更好。
在大青山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朝为避司 马昭之讳改称明君,昭妃讳为明妃。西
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公元前45年,匈奴
翦伯赞
作者——翦(jiǎn)伯赞: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我 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作颇丰。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 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四 人帮”迫害致死,“四人帮”覆灭后平反昭雪。
体裁——游记,散文
线索——游踪
审题——访:探访、寻求的意思,
古:古长城、古城堡和青冢。
课文介绍
• 《内蒙访古》是翦伯赞应当时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的邀
商代武士
西周武士
战国武士
胡服
3.赵武灵王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两件事之间 有什么内在联系?为什么说其是大英雄?
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处理民族关系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坚决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略 和虚心向外民族学习长处。
赵武灵王敢于冲破习惯势力的藩篱,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克服狭隘的民族观念,
虚心向少数民族学习,其胆识惊人,被作者称作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
(2)讲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让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默写等练习,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对关键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内蒙访古》课文说明
《内蒙访古》课文说明本文是一篇游记。
文章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古迹的记叙、描写和评论,肯定了抗击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行为,强调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表达了作者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
文章涉及的内容丰富:有地理,有历史,有人物,有事件,有古迹遗物,有资料文献。
无论是记叙描写,还是分析评论,都安排有序,毫无杂乱之感。
文章分成各自独立的两部分,两部分又“形联”“神系”,浑然一体。
所谓“形联”,指的是作者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把各个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
“一段最古的长城”,起笔于塞外风光,接着写大青山地理条件、南北迥异的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自然引出大青山上的赵长城;又在分析民族关系中,高度评价了赵武灵王修长城的功绩和“胡服骑射”的革新。
作者依据“事理”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
“在大青山下”,作者写汉城堡和昭君墓,依据的则是争战与和亲政策间的联系。
以上两个部分,“赵长城”“汉城堡”和“昭君墓”,位置从上到下,修建时间有先有后,作者依据时空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
正是作者紧紧地把握住了材料间的种种联系,加之以访古游踪为线索,使全文浑然一体。
所谓“神系”,指的是本文紧紧围绕中心,使各部分密不可分。
作者在寻访古迹的过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和分析了民族关系的历史,认为历史上发生的众多的民族纷争,都是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而各族人民从来都有着友好相处的愿望,友好往来从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因此,作者有一种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并以此贯穿全篇,统率前后两个部分。
所以,无论写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还是写汉城堡,强调和平往来,或是写青冢,歌颂昭君精神,无不表现这一愿望,从而把全文联缀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访古游记。
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在访古探胜的同时,自然要联系到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发表见解,因此,历史资料与历史评论融为一体,古今结合,夹叙夹议,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教案:《内蒙访古》教材版本: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内蒙访古》的背景、作者及作品主题;2.理解文章中描述的草原美景,以及与内蒙古相关的历史文化;4.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增加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5.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兴趣,提高对自然和人文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培养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拓展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探究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2.增加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了解,培养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3.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感受散文中作者对草原的描写和对自然美好的赞美;3.学会运用比喻和描写的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难点:1.综合应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比喻手法,进行写作实践;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电子白板或黑板;3.课文及相关教辅资料;4.作文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引导(10分钟)1.向学生展示内蒙古的美丽景色图片,激发学生对内蒙古的兴趣;2.导入:请学生谈谈对内蒙古的了解和印象,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
Step 2:课文阅读与理解(20分钟)1.向学生介绍散文《内蒙访古》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学生阅读课文(自主阅读或课堂分角色朗读),并回答以下问题:e.你对这篇散文的整体印象如何?Step 3:课文分析与讨论(2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点,包括描写的方式、运用比喻手法和表达作者感受的方式;2.分组讨论:请学生就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和描写手法举例,并解释其含义和功能;3.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4:词汇练习与拓展(15分钟)1.词汇练习: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解释词义,增加词汇量;2.拓展:通过讲解内蒙古相关的历史文化,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内蒙古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内蒙访古》课文分析
《内蒙访古》课文分析《内蒙访古》课文分析翦伯赞的课文《内蒙访古》,可以让我们对内蒙有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翦伯赞课文《内蒙访古》课文分析,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内蒙访古》课文分析篇1关于教材已故历史学家翦伯赞同志所写的《内蒙访古》,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
文章写于一九六一年。
那年的夏秋之际,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几位历史学家,应乌兰夫同志邀请,访问内蒙,历时近两月,行程达一万五千里。
访问归来,翦老便写了这篇《内蒙访古》,记述了这次访问的见闻和感想。
全文一万二千多字,分六个小节,分别用了六个小标题。
现在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作为教材的,是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第三节《在大青山下》。
课文这两节虽是原文的节选,但却是相对完整的。
原文一、六两节大体相当于文章的总说和结论,中间四节具体写访问古迹,二、三两节写的是内蒙西部访古,四、五两节则写内蒙东部访古,因此课文所选的这两节不妨看做内蒙西部访古的完整篇章。
下面分析一下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一、内容分析(一)《一段最古的长城》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古代宏伟建筑之一,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创造的奇迹。
最早,是战国时期燕、赵、秦等诸侯国,分别在自己北部,凭借山险筑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秦灭六国后,把原先燕、赵、秦靠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补,建成西起陇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以后许多朝代都曾陆续修补、改建。
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万里长城,则是明代重新改建的。
目前,在内蒙西部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还绵亘着一段长达二百六十余里的古长城。
翦伯赞同志经过考证,认为这是赵长城的遗址,所以称之为“一段最古的长城”。
《一段最古的长城》,以访赵长城为线索,重点是分析在阴山一带筑城的原因,并评价完成这一巨大防御工程的历史人物,从而表达作者对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看法。
这节共十二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开始进入内蒙时的感受。
第1段写将到内蒙时眼前展现的“古之所谓塞外”的雄浑气象。
内蒙访古的一等奖说课稿
内蒙访古的一等奖说课稿1、内蒙访古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为新版高一教材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概括重点,提取精要。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一、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二、把握课文的内在联系,提高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恰当的概括来自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只有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概括能力。
本文是一篇访古游记,涉及内容多,文化底蕴丰富:有地理、有历史、有人物、有古迹遗物,有文献资料;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有分析议论、安排有序、毫无杂乱之感。
看似各自独立的两部分,却又“形联” “神系”,浑然一体。
“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在文章中一直表现得十分鲜明,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好文章,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在理清文章记游线索的基础上,能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思想进行概括。
②在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基础上,能对一些关键段落在内在结构进行思考、分析,理解赵长城和“胡服骑射” ( 防御外族入侵和学习外民族长处) 的关系,理解汉城堡和昭君墓所反映的两种民族政策以及对此的不同态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演绎,归纳,类比,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哲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 在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从不同方面( 或记叙的内容,阐明的观点,表达的思想感情) 进地概括。
(2)总体把握课文的特点,体会本文文采兼备,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
二,说教法本文篇幅较长,内容有一定的深度,有限的课时,很难做到“讲深讲透”,又有效概括要点的训练,因此,教学过程中,关于本文的教学重点( 包括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应让学生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预习,概括两部分各自不同的内容要求,加以分析归纳,从而划出不同层次( 可参照课后练习二进行) 。
高一语文内蒙访古 教案
高一语文内蒙访古一课型:讲读教学目标:1. 通过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祖国山河的壮丽及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团结。
2. 借助课文中有关词句,概括内容要点。
3. 把握课文的内在联系,提高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以第一部分为例)教学难点:1)第二段中一段史料的理解2)如何借助课文语句,概括内容要点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读式教学过程:一. 单元要点及本课学习重点二. 简介作者翦伯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湖南省桃源县人维吾尔族,曾任北大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一届政协委员,先后完成《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三. 解题访:探访,探寻,可见本文是访古、游记本文是翦伯赞应乌兰夫邀请,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一同访问内蒙之后写的一篇散文。
四. 提问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题:本文是一篇访古游记,在这二部分中写了几处古迹?是什么?明确:一段最古的长城:赵长城在大青山下:(1)汉代城堡(2)青冢(昭君墓)五. 作业完成《导学导练》相关习题板书设计:内蒙访古翦伯赞: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一. 访:探访,寻访二. 体裁:访古、游记三. 古迹:一段最古的长城赵长城在大青山下汉化城堡青冢⎧⎨⎪⎩⎪二课型:讲读教学目标:分析“一段最古的长城”,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教学重点:同上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读法教学过程:一. 检复:用纸条形式考察字词,其它学生听写二. 分析第一部分层次特点(一)按书后习题二,逐题提问学生,明确问题答案1、2塞外风光3、4、5在青山南北两麓的自然环境6、7阐述阴山以南沃野的重要性以第七段为例,讲利用句与句间的结构关系,概括本段内容要点:思考题(1)这段共有几句话,在每句前加标号。
(2)如果本段分二层,如何分?两层间关系? (3)(1)(2)(3)如果分层,如何分?两层间关系 (4)(2)(3)句间关系是什么?(并列) 明确 图表表示即:概括这段内容8、9叙写赵长城处于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访古教学目标1.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通过把握关键词句概括文章的层次结构。
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掌握比喻、通感、反问、衬托修辞格和复习层次划分要领。
3.了解翦伯赞及“访古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访古散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体会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
2.正确理解“胡服骑射”和“昭君出塞”的有关历史意义。
3.从对叙、议的分析中初步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观。
教具准备《内蒙访古》示意图、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作为分析课文必要的材料,然后研习课文第一部分,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对本部分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并体味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教学步骤]一、导语(放映有关内蒙古草原的幻灯片)内蒙古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那浩渺无垠的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气魄何等浑厚,这里的大青山在古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从历史的隧道里走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强悍的民族: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这些相继走上历史舞台的民族,像鹰一样掠过,只留下一些古城遗址,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们过去的荣辱。
毕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随着翦伯赞的笔触,去寻觅那废墟中的辉煌,去倾听那辉煌中的苍凉的故事,去感悟那古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二、作者简介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湖南桃源县人,维吾尔族。
1920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
参加过北伐。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著作。
解放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教授、北大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还担任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职。
1968年12月18日他因遭诬陷被迫害致死。
1978年平反。
三、题解《内蒙访古》最早发表于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后收于文物出版社出的《内蒙访古》集子中,1961年夏,作者和范文澜、吕振羽等应乌兰夫(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邀请,访问了对史学家富有诱惑力的内蒙,历时2个月,行程15000余里。
归来后,作者欣然挥笔写下了这篇别具风格的访古记。
开头,以小序形式交代了撰文起因。
正文以游踪为线索写访古见闻,共分六章。
课文选了二、三两章,其余内容在《读本》节选。
同学们应先整体阅读,从而取得一个完整印象。
四、阅读研习“一段最古的长城”(出示《内蒙访古》示意图)1.讨论这段文字的思路;明确:由乘火车起程进入“古之塞外”说起,依次介绍了如今的塞外景色,大青山南北两边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历史上的纷争,很自然地引出了赵长城,最终对修筑赵长城的领导者赵武灵王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高度评价。
2.作者通过这一短文,究竟要表现他的什么思想呢?明确:在原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来概括:“敢于这样做的人(赵武灵王),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3.抽学生读①~②段,概括这两小段所写内容。
明确:写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
4.抽学生读③~⑤段,并概括其内容。
明确:写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
5.集体朗读⑥~⑦段,概括作者的感受。
明确:写看法: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
6.男生齐读⑧~⑨段,概括作者所见。
明确:写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
7.女生齐读⑨~⑫段,概括作者的看法。
明确:写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8.认真阅读文章第⑦段回答如下问题:(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明确:兵家必争之地。
(2)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
明确:阴山以南沃野的战略意义。
(3)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明确:可分两层。
第一层:对匈奴的战略意义;第二层:对汉族的战略意义。
(4)体会这段文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几节关于大青山描述的总括,又为下文写赵长城作了必要的铺垫。
9.体会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修长城是一种战备手段,目的是抵御外族入侵,是“防胡入侵”,维护和平环境;而“胡服骑射”则是“学胡自强”,突破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这恰恰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赵武灵王能正确处理民族间的关系。
其中作者对其褒扬之情溢于言表。
10.用所谓“通过……说明……”的语言形式,更加简炼地概括本部分的要点。
明确:作者通过一段最古长城的游览,说明了自己对赵武灵王的肯定和称赞的观点。
五、布置作业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重点概括了各段的内容要点,概括中注意利用原文中的关键词,也可根据文章内容紧缩关键词,然后相连组合概括。
另外,通过分析文章表达方式,也有利于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概括,试以本节中的一段议论为例,分析记叙是怎样为议论服务的?★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继续深入分析“在大青山下”部分,作为概括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指明概括的方法及目的。
[教学步骤]一、抽查作业前面访问大青山上一段最古的长城,领略了赵武灵王的英雄风采。
今天,我们再来到大青山下,从古城堡遗址的废墟里寻觅古人的身影,启示今人的思考。
首先抽查上节作业完成情况,并明确:作者赞颂赵武灵王是个“大大的英雄”,赞扬他敢于同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开战,这之前有一段记叙,以秦始皇和赵武灵王修的两段长城为例,从工程规模、物质和技术条件以及民心向背等方面作比较,说明赵武灵王的英明,使作者后面的议论有了充分的事实依据。
二、研习新课,导读“在大青山下”一节1.速读“在大青山下”一节,讨论这节的写作思路。
明确:这部分共14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汉代城堡和昭君墓。
写汉代城堡,首先从古堡遗址写起,详细介绍了遗址的分布情况,接着引用史料,阐明建筑古堡的目的,最后用古堡所占的战略位置和遗址发掘情况加以印证。
写昭君墓则主要从其意义、位置、数目等方面叙述并得出“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的看法。
2.作者究竟要表现他的什么思想呢?明确:在原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3.速度①~⑨自然段,讨论如下问题;(1)分析第②段中叙、议之间的联系明确:先总说“在阴山南北麓发现了许多古城遗址,至少有二十几处”,这是交待城堡遗址数目,然后叙述这些遗址得煮城年代、分布情况,并用“特别是”强调呼和浩特市北得蜈蚣坝和包头市北得大青山与乌拉山之间的缺口两处城堡之多,最后据此得结论:“大概这两个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别是汉代匈奴人进入中原的主要通路”“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
(2)速度③~④段,概括其主要内容明确:第③段引述史书、介绍汉代在阴山以北筑城堡的情况。
第④段考证了汉代光禄城的遗址,印证了第②段中关于汉朝在阴山北麓筑城设置第一道防线的推断。
(3)讨论第②~④段在文中的作用明确:它以充分的材料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一个侧面向读者展示了这一地区民族关系紧张时期的斗争风云,这也是对第一部分中提到大青山南麓沃野“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的生动照应。
第④段中谈到呼韩邪单于“款塞入朝”,元帝从阴山以北城堡撤军,又是为后文作者肯定和亲政策张本。
(4)第⑤~⑦段和②~④段记叙的角度有何不同?明确:第②~④段从引用史书记载,从总的方面说明阴山南北汉代城堡的情况,作者并未实地寻访。
第⑤~⑦段,是作者亲自浏览了两处汉代城堡遗址情况。
(5)讨论第⑧~⑨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和包头市附近麻池乡的两个汉城遗址的实地考察,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修筑这些古城是处于军事原因;其二,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是战场,民族关系缓和时期则是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
战争时期文化交流驿站。
战争时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也未遮断。
这既总结了以上关于阴山一带汉代城堡的记叙,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作为“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昭君墓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放录音:第⑩~⑭段,讨论作者是如何分析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
明确:作者通过先对昭君墓的意义、位置、数量叙写,在最后一段针对错误认识进行反驳,首先提出在封建社会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同于今天。
它主要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这种和解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而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
又提出和亲政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迫的,另一种不是被迫的。
昭君出塞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因而不应不分清红皂白加以反对。
最后得出结论:在封建时代还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好得多。
这段论述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说理简明而透彻,并体现作者历史唯物主义得历史观。
5.讨论“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两部分内容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明确:这两部分可谓“形联”“神系”浑然一体。
所谓“形联”是指作者以访古游踪为线索,把各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
赵长城、汉城堡、昭君墓,位置从上到下,修建时间有先有后,作者依据时空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
所谓“神系”指的是本文紧紧围绕中心,使各部分密不可分。
作者在寻访古迹的过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查和分析了民族关系的历史,认为历史上发生的众多的民族纷争,都是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而各族人民踪来都有友好相处的愿望,友好往来从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因此,作者有一种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并以此贯穿全篇,统率前后两部分。
所以无论写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还是写汉城堡,强调和平往来,或是写青冢,歌颂昭君精神,无不表现这一愿望,从而把全文联缀成一个有机整体。
6.用“通说……说明……”的句式,表述本节内容要点。
明确:通过游览大青山下,说明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三、概述本文的主体思想明确:文章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条件以及残存古迹的记叙、描写和评论,肯定了抗击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行为,强调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表达了作者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
四、小结我们在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了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
概括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固定方法。
在阅读中,操作上可借助课文有关词句概括要点也可借助标志语进行课文结构层次概括。
但必须明确概括的目的:一是正确理解内容;二是准确表述文章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山北波状高原 地理环境:大青山南北自然条件迥异 山南一片沃野历史遗址:赵长城(由来、位置、遗址)历史人物:赵武灵王和秦始皇对比历史事件:筑长城和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评 论:赵武灵王是一个大大的英雄汉武帝时城堡汉代城堡(历史、分布、目的)关系紧张 和平往来未遮断建到阴山以北昭君墓 (意义、位置、数目)关系缓和 汉元帝城堡后撤 和亲政策好[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