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访古路线和所访古地的历史文化背景。
(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关于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的观点。
(3)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散文的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章的内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其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开放视野和包容心态,促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访古的所见所闻所感,把握文章的主旨。
(2)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1)探讨作者关于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深刻见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2)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内蒙古的美丽风光图片或视频,如草原、沙漠、古迹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内蒙古的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的历史文化。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作者翦伯赞的生平、文学成就和学术贡献。
(2)讲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访古的目的和意义。
3、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4、整体感知(1)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的访古路线和所访古地。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层次。
5、精读课文(1)带领学生精读课文的重点段落,如描写赵长城、大青山上的古城堡等部分。
(2)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蒙访古》。
(2)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内蒙访古》。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3)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内蒙古地区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2)如何把握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展示内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文化特色。
(2)教师简要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蒙访古》。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和段落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意见。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作者对内蒙古地区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或自然风光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内蒙访古》教案(合集5篇)
《内蒙访古》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内蒙访古》教案《内蒙访古》教案教学目的:教学设想:教学步骤:一、引言:同学们都听过腾格尔的《蒙古人》吧,那你们是否被那遒劲而苍凉的曲调所感染,想去内蒙看一看呢?那就让我们随着我国历史学家翦伯赞去游访内蒙,共同学习《内蒙访古》。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翦伯赞是我国历史学家,《内蒙访古》是他应邀访问内蒙古之后写的一篇散文。
原文共有六小节,分用了六个小标题,本文选取了第二、三两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
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一段最古的长城”。
二、导读课文:梳理结构:给同学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以什么为写作线索?(游踪。
按顺序说出这部分作者的游踪)塞外→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大青山上(赵长城遗址)2、参考课后第二题回答,这一部分写了那些内容?1— 2段(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 2— 5段(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6—7段(看法感受)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8—9段(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10—12段(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3、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分层并概括层义“一段”部分共12段,分三层(1)、1—2段写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2)、3—7段着重写大青山南麓的原野及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3)、8—12段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的英雄业绩解读课文:(一)文章一开头就用简短的一段交代了作者的行踪。
一个“敞”字,形象地写出了从视野极小的山路中,走到广阔无垠的原野上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内蒙一带在古时候常常被人称作“塞外”,而一提到“塞外”人们又不免想到“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严寒荒凉的景象,但作者看到的所谓“塞外”并不是这样:“……”,作者用我国著名的粮棉产区作比,突出了“塞外”古今变化之大,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作者本来是要“访古”的,为什么要写塞外的变化呢?这只是一般描述,还是另有它意呢?我们将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特色。
(3)能够理解并描述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3)培养学生对旅游和探险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内蒙访古》,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2. 课文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与课文相关的任务,如制作PPT、编写小剧本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2)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3)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3. 课文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与课文相关的任务,如制作PPT、编写小剧本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相关的短文或作文,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访古》的主题和内容。
2. 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内蒙访古》的主题和内容。
2. 内蒙古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学难点:1. 内蒙古历史的深入了解。
2. 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内蒙访古》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历史和文化。
2. 学生阅读《内蒙访古》文章,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二章:内蒙古的历史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内蒙古历史的发展脉络。
2. 内蒙古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1. 内蒙古历史的深入了解。
2. 学生对内蒙古历史事件的关联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内蒙古的历史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内蒙古历史的发展过程。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内蒙古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整体认识。
第三章:内蒙古的古文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
2. 培养学生对古文明的研究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内蒙古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的特点。
2. 古文明研究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内蒙古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
2. 学生对古文明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内蒙古的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关注古文明的研究和保护。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内蒙访古》课文解析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内蒙访古》,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3. 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内蒙古大草原的历史与文化,感受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理解课文所描绘的内蒙古大草原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通过对内蒙古大草原的描绘,表达出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内蒙访古》文本。
2. 老舍生平介绍资料。
3. 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与课文的关系。
2. 阅读课文,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3.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并交流其表达效果。
4.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内蒙访古》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其创作《内蒙访古》的动机。
2. 分析老舍的作品特点,认识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1. 了解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认识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1. 分析老舍的作品特点。
教学准备:1. 老舍生平介绍资料。
2. 老舍的其他作品选段。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2. 阅读老舍的生平介绍资料,了解其成长经历、思想观念和创作历程。
3. 分组讨论,分析老舍的作品特点,如现实主义、幽默讽刺等。
4.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结合《内蒙访古》,理解老舍创作该作品的动机和背景。
第三章:内蒙古大草原的历史与文化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内蒙古大草原的历史与文化,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 结合课文《内蒙访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内蒙访古(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内蒙访古(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内蒙访古(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内蒙访古(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而内蒙古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加需要得到保护和发扬光大。
于是,近来内蒙古访古教育也逐渐受到各地学校和机构的关注,成为多个学科的教育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对内蒙访古教育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内蒙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通过实地参观和调查,系统掌握内蒙访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而培养尊重历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概况(2)内蒙访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内蒙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4)实地参观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景区3.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内蒙古的统一历史背景和文化面貌。
(2)讲授讲解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概况和内蒙访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3)实地参观选择内蒙古较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并邀请具有内蒙古访古研究成果的专家一同参加,以实地观察、问答互动、深入探索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内蒙古文化的历史、传承以及保护发展的实际情况。
(4)总结在实地参观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自己对内蒙古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二、教学设计1. 内容设计内蒙访古教学是一种跨学科的探究,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来进行研究。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穿插多个科目的相关知识点。
如语文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内蒙古的文学作品,历史可以讲解内蒙古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艺术可以讲解内蒙古的传统音乐、舞蹈等的表演。
2. 方法设计内蒙访古教学需要学生“亲历其境”的体验,通过实地参观、问答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学生需要自己去调查、观察和思考,通过访古体验来了解和探究内蒙古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内蒙访古》中的经典段落。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的内蒙风光和历史。
(3)能够准确把握课文中所展现的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历史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内蒙访古》中的经典段落。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的内蒙风光和历史。
3. 准确把握课文中所展现的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历史观。
2. 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欣赏散文的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并背诵经典段落。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进步。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内蒙访古》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并背诵经典段落。
(2)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中所展现的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内蒙访古》说课(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内蒙访古》说课(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内蒙访古》说课(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内蒙访古》说课(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写在前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知历史课程的重要性。
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更好地预测未来。
然而,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历史事实的教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内蒙访古》说课(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以期在历史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历史。
一. 教学背景分析《内蒙访古》是刘心武教授的学术著作,主要探讨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变及演变历程。
如今,《内蒙访古》逐渐成为历史学科中一本重要的丛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用越来越多。
考虑到学生常常会因为历史概念抽象难懂,无法体现生活的真实,我认为《内蒙访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民族传统及其变迁。
通过探究内蒙古地区的文化演变,引导学生思考全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演进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内蒙古地区历史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及其演变;b. 掌握少数民族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及其文化表现;c. 了解中国文化及历史对世界的影响力。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与思考能够独立进行历史探究;b.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数据整理、信息分享有效地学习;c. 培养学生应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辩和思考能力,积极参与历史探究。
三. 教学内容1. 内蒙古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族文化;2. 内蒙古的文化演变及其表现;3. 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4. 中国文化及历史对世界的影响力。
四. 教学方法1. 线下教学:a. 教师授课,通过PPT讲解历史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文化演变及其表现等内容;b. 教师选取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和文献等进行教学渗透和启发学生思考;c. 教师通过问题探究、讨论、认知图表分析及文献查找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内蒙访古》课文解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蒙访古》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巴金以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并欣赏作品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蒙访古》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分析作品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领悟。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对课文的看法和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巴金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4. 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深层次意义。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内蒙访古》文学风格分析一、教学目标:1. 分析并掌握课文《内蒙访古》的文学风格。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蒙访古》的文学风格分析。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文学风格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文学风格。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对课文文学风格的看法。
五、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教师讲解课文《内蒙访古》的文学风格,分析其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课文文学风格的看法。
4.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内蒙访古》艺术特色解读一、教学目标:1. 分析并掌握课文《内蒙访古》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蒙访古》的艺术特色分析。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能够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3)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运用关键词语和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内蒙访古的话题有所了解。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了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并进行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探讨。
(2)小组代表汇报: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探讨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5. 写作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内蒙访古的作文。
(2)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提出写作要求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2. 完成课后作文:以“内蒙访古”为主题,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语言流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文: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访古》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介绍文章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风格。
3. 阐述文章主题及写作背景。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简要介绍内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 介绍作者:介绍贾平凹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引导学生了解其写作特点。
3. 阐述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兴趣。
第二章:成吉思汗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吉思汗陵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教学内容:1. 成吉思汗陵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
2. 成吉思汗的生平和历史贡献。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成吉思汗陵的历史地位。
2. 介绍成吉思汗陵:介绍其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让学生对成吉思汗陵有直观的认识。
3. 讲述成吉思汗的生平和贡献: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第三章:赤峰市巴林左旗的辽代古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辽代古墓的发现及其历史价值。
2. 引导学生了解辽朝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内容:1. 辽代古墓的发现及其墓主身份。
2. 辽朝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辽代古墓的历史价值。
2. 介绍辽代古墓:介绍其发现过程及墓主身份,让学生对辽代古墓有直观的认识。
3. 讲述辽朝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辽朝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第四章:呼和浩特市大召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召寺的历史地位和建筑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藏传佛教的文化。
教学内容:1. 大召寺的建立和历史地位。
2. 大召寺的建筑特点和藏传佛教文化。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大召寺的历史地位。
2. 介绍大召寺:介绍其建立和历史地位,让学生对大召寺有直观的认识。
3. 讲述藏传佛教文化: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藏传佛教的文化特点。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内蒙古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作为祖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多为高平原,四季分明,自然景观独特迷人,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胜,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文化交流和旅游探索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本教学设计将通过访古和旅游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内蒙古独有的文化魅力,获得一些宝贵的人生经验和知识。
一、教学目标本次访古(教师中心稿)旅游活动,旨在让学生:1.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历史名胜。
2. 领略内蒙古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风情,理解其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3. 培养学生的旅游兴趣和文化素养,激发对内蒙古文化和环保的关注和热爱。
4. 提高学生的组织、协作和交往能力,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访古和旅游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学生和教师合作完成)2.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历史名胜的介绍和观赏。
3. 文化活动,如民族文化展览、传统文艺表演、手工艺品体验等。
4. 环保教育,学生对内蒙古生态环境进行调研、探讨并提出环保理念。
5. 总结和讨论回顾。
三、教学过程1. 策划和组织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讨和策划旅游活动内容和行程,确定路线和住宿地点,制定行程安排和活动要求。
让学生分担相应的责任,配合完成组织和安排工作。
2.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历史名胜的介绍和观赏。
学生到达内蒙古后,首先了解内蒙古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随后前往诸如呼和浩特、阿尔山、额尔古纳等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名胜进行观赏和参观。
如走进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领略漫天的乌云山, 翻越五年冰封的白桦林, 走进蓝天和白雪世界; 走进著名的旅游地区尔尔古纳,看大河奔流、银河落跑、万千羊驼、神奇岩石等。
3. 文化活动学生参加文艺表演和民族文化展览,领略内蒙古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魅力。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内蒙访古的主题和目的。
教学内容: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解释内蒙访古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简介内蒙访古:介绍内蒙访古的主题和目的,解释其对学习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成吉思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和成就。
2. 学生能够理解成吉思汗对蒙古族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成吉思汗的生平:出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帝国等。
成吉思汗的成就:军事征服、政治制度、文化发展等。
教学活动:1. 成吉思汗的生平: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经历。
2. 成吉思汗的成就:讨论成吉思汗的军事征服和政治制度,探讨其对蒙古族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草原文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草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 学生能够理解草原文化对蒙古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学内容:草原文化的生活方式:游牧、狩猎、渔业等。
草原文化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等。
教学活动:1. 草原文化的生活方式: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方式。
2. 草原文化的文化传统:研究蒙古族的语言、文学、艺术和宗教,探讨其对蒙古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四章:蒙古包和蒙古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蒙古包和蒙古袍的功能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蒙古包和蒙古袍在蒙古族文化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蒙古包的功能和特点:介绍蒙古包的结构、建造和使用方法。
蒙古袍的功能和特点:介绍蒙古袍的设计、材质和穿着习惯。
教学活动:1. 蒙古包的功能和特点:观察蒙古包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其功能和特点。
2. 蒙古袍的功能和特点:观察蒙古袍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其功能和特点。
第五章:那达慕大会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那达慕大会的起源和意义。
2. 学生能够理解那达慕大会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2)掌握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古代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采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3)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内蒙古的古文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增强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3)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内蒙古地理、历史背景介绍;2. 蒙古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3. 内蒙古地区古代遗迹介绍;4. 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5. 实地考察活动安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内蒙古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2)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3)内蒙古地区的古代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教学难点:(1)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变迁;(2)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3)实地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内蒙古地区的古代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内蒙古地区的古代遗迹、博物馆等,亲身感受内蒙古的历史文化;4. 教学手段: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考察报告的质量;4. 学生自评、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知能力;(3)提高学生对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考古发掘过程;(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 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明遗址;3. 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4. 考古发掘过程及方法;5.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明遗址、考古学基本概念、考古发掘过程。
2. 教学难点:古代文明遗址的内涵、考古学的应用、考古发掘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授课:讲解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明遗址,阐述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以具体考古发掘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考古发掘过程及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结合课后阅读材料,深入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明;3. 思考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考古学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背景、古代文明遗址、考古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巩固程度。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2)学会欣赏历史文化,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内蒙古地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文化底蕴;(2)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2. 欣赏历史文化,提高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2. 相关历史文化图片;3. 生字词卡片;4.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地区的美丽风光;(2)展示相关历史文化图片,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兴趣;(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特点;(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3)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或绘画。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喜爱;(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内蒙古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内蒙古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2. 教学难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内蒙古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与互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准备相关的教案资料;安排参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的时间和地点。
2.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相关的教材和资料,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记录和学习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和重要性。
2.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案资料,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和分析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
4. 参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做好记录和思考,并在回校后进行报告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之处。
2. 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2)能够概括和描述作者在内蒙古的所见所闻。
(3)能够分析并评价作者对内蒙古历史和文化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3)通过写作、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关注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课文《内蒙访古》。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3. 教学难点:分析并评价作者对内蒙古历史和文化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2)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概括和描述作者在内蒙古的所见所闻。
(2)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和学习。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并评价作者对内蒙古历史和文化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价。
5. 练习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
2.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分享和展示中的表现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内蒙访古》。
2. 注释和工具书:为学生提供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内蒙访古》。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内蒙古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2)学会通过描绘图片、编写导游词等方式,表达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喜爱和赞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内蒙访古》。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表达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喜爱和赞美。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内蒙访古》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内蒙古大草原有了一定的了解。
(2)展示内蒙古大草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内蒙访古》,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享学习心得。
(2)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点知识。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表达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喜爱和赞美。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描绘一幅自己心中的内蒙古大草原画面,并配以适当的文字描述。
(2)学生编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
6.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访古》教案教学目的:教学设想:教学步骤:一、引言:同学们都听过腾格尔的《蒙古人》吧,那你们是否被那遒劲而苍凉的曲调所感染,想去内蒙看一看呢?那就让我们随着我国历史学家翦伯赞去游访内蒙,共同学习《内蒙访古》。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翦伯赞是我国历史学家,《内蒙访古》是他应邀访问内蒙古之后写的一篇散文。
原文共有六小节,分用了六个小标题,本文选取了第二、三两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
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一段最古的长城”。
二、导读课文:梳理结构:给同学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以什么为写作线索?(游踪。
按顺序说出这部分作者的游踪)塞外→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大青山上(赵长城遗址)2、参考课后第二题回答,这一部分写了那些内容?1—2段(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2—5段(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6—7段(看法感受)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8—9段(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10—12段(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3、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分层并概括层义“一段”部分共12段,分三层(1)、1—2段写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2)、3—7段着重写大青山南麓的原野及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3)、8—12段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的英雄业绩解读课文:(一)文章一开头就用简短的一段交代了作者的行踪。
一个“敞”字,形象地写出了从视野极小的山路中,走到广阔无垠的原野上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内蒙一带在古时候常常被人称作“塞外”,而一提到“塞外”人们又不免想到“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严寒荒凉的景象,但作者看到的所谓“塞外”并不是这样:“……”,作者用我国著名的粮棉产区作比,突出了“塞外”古今变化之大,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作者本来是要“访古”的,为什么要写塞外的变化呢?这只是一般描述,还是另有它意呢?我们将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二)这一段写大青山的情况。
3段主要引用古籍,写大青山像墙壁一样把内蒙西部分成自然条件迥异的两边:山北是:“少草木,多大沙”的波状高原,山南则是平原。
这是对内蒙西部地形即地理条件作总的概述。
(板书)接下去4段又一次引经据点写大青山树木的生长情况,即大青山的自然环境。
(板书)5段作者用散文的笔法对秋天的阴山南麓沃野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写秋天的阴山,用“青铜的屏风”作比。
写深绿色山坡,连用“拖”“躺”“沐”三个动词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阴山下平静原野的特点。
作者在指出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和大青山一带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理想的园囿的基础上,在5段进一步突出了山南沃野的静美,充溢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烈歌颂之情。
5段最后一句用“但”字转折,在生动的描写、抒情之后,巧妙地将描写自然风光转到了“民族关系”(板书)这一核心问题上,流露出对历史上民族纷争的深深遗憾,也表明了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基本倾向。
通过5段最后一句承上启下,引出对历史的评述。
将我们的视线从静谧的原野拉回到古代。
指出:愈古,人类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游牧民族,因此水草丰美的阴山南麓是游牧民族的园囿也是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另一方面,汉族要排除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峪口。
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里一直是民族斗争的前沿阵地。
正是这样一种情况,才使阴山地区在远古时代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板书)。
也就为下文对赵长城的评述作了铺垫。
(三)8段承接上文,终于写到了“古长城”。
在这段里,作者又引用古书中的记载,对阴山的古长城进行了考证,肯定了这正是一段最古的长城——赵长城遗址(板书)。
9段写了一小段游记,说明赵长城的现状,这里就不作讲解。
下面3段作者展开了一个小议论:10段开头就明确指出论点: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
论据:修长成而不挨骂、破旧俗胡服骑射提问:在论证第一个论据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赵武灵王的功绩,却首先拿秦始皇与他作比较,用意何在这是为了用秦始皇来衬托赵武灵王,从而突出赵武灵王的伟大之处。
赵国小,条件差,却能顺利完成修筑长城的浩大工程;秦国以统一后的全国力量,仅是连接长城,就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两相对比,赵武灵王的英雄业绩就越发显得突出。
看下一段,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作者所以把赵武灵王成为英雄,仅仅是因为他修筑了一条长城吗,更重要的是他能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
“胡服骑射”:战国时期,赵国与北邻地少数民族,虽有一定的和平往来,但也常常受到他们的侵扰,赵国官兵笨重的战车和臃肿的战袍,在少数民族的骑兵面前显得十分笨拙,因此在战争中屡屡吃亏,赵武灵王于是下令,要求军队一律改着类似胡人的战袍,短衣长裤,并训练士兵骑马射箭。
提问:课文中所指的“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是什么?是指赵国贵族官僚不肯脱下“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穿上少数民族——也就是他们眼中蛮夷人——轻便的战袍。
这些赵国贵族妄自尊大,不能虚心向少数民族的长处学习。
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坚持实施,并最终击败了顽固分子的反抗而取得成功。
这不仅仅是一条命令得以实现,也是虚心向少数民族学习长处这以先进思想的胜利,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典范。
在文章末尾,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一个肯定句,对赵武灵王这以英雄行为给予了热烈的赞颂。
`作者有这种激昂的方式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的保守主义者的有力的批判。
讲解:赵武灵王修长成和“胡服骑射”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作者的用意何在?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两个不同侧面:积极抵御外来的侵略和虚心向外族的长处学习。
这无疑是正确的,体现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原则。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后者。
赵武灵王敢于冲破习惯势力的藩篱,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向少数民族学习长处,其胆识惊人,被作者称为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充分肯定了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作了全面的公正的评价,也不仅仅在于宣传了民族关系的辩证法,而且是强调了一个观点:民族不分大小,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告戒我们,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尚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今天我们只能做的更好。
提问:学习到这里,能否作者所表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在文章中作者始终围绕者一个专题谈,那就是我国蒙古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作者的观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珍视民族团结,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加强民族之间互学互助的友好气氛,这样国家才能快速健康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开篇就写内蒙巨大的变化的原因。
提问:在“一段最古的长城”者一章中,作者为什么不开门见山地去写“赵长城”,而用了七节文字去写塞外风光和大青山呢?这正是作者地高明之处,他站在历史发展地高度对民族关系做了回顾。
写塞外风光,突出了农作物地生长,借以称赞农业技术向游牧地区传播这一历史现象。
写大青山既写了阴山以南沃野地战略地位,有点出了“愈是远古地时代,人们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就为作者感慨历史上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低下造成的民族纷争作了张本。
所以,作者不惜大量笔墨写塞外风光,写大青山,正是为了突出珍视民族团结这一主旨。
作业:预习下一部分第二课时导读课文:给同学分钟时间,思考:1、离开赵长城后,作者是按照什么路线来游访的?离开赵长城后,作者从大青山上游访到大青山下,先游访汉代古堡,后游访青冢。
2、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汉代古堡—建筑历史、古堡分布、汉城遗址及建筑目的。
青冢(昭君墓)——意义、位置、数量。
3、这部分可分为几层?第一部分:(1—9段)写寻访汉代城堡和对修筑城堡的看法。
第一层:(1—4段)引用史书记载从总的方面谈阴山南北的汉代城堡,作者并没有实地寻访。
第二层:(5—7段)作者亲自游览两处汉城遗址的情况。
第三层:(8—9段)写作者对这些古城遗址的两点看法。
第二部分:(10—14段)写游览昭君墓及作者对昭君出塞的看法。
讲解课文:第一部分:(1—9段)写寻访汉代城堡和对修筑城堡的看法。
第一层:1段承上启下过渡段,由谈赵长城转入谈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
2段根据考古报告,对古城遗址的建筑年代、分布情况的记载,推断汉王朝在阴山一带有三道防线。
3段引用史书,说明汉武帝采用步步为营的办法,把第一道防线远远地推进到阴山以北。
这段文字,几乎权势用史料来证明上一段地论述,恰当的引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段考证了汉代光禄城得以指。
用考古发现印证了史书记载。
以上几段,引用史书记载从总的方面谈阴山南北的汉代城堡,作者并没有实地寻访。
第二层:写了两处遗址的分布、出土文物,这是作者实地寻访的记载。
以极为简明扼要的记述,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
第三层:有是两段议论,写作者对这些古城遗址的两点看法。
第一点,古城不是由于经济原因而是由于军事原因建筑起来的,是军事营垒。
第二,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是一个战场,而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甚至战争时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
这两段论述简洁、观点明确,可以明确看出作者是反对两族统治者所进行的战争而赞颂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的。
第二部分:(10—14段)写游览昭君墓及作者对昭君出塞的看法。
上一部分写了阴山一带的城堡都被废弃了,但大青山下的昭君墓却永远不会废弃,因为它已经成为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
议论之后,作者给我们描述了青冢的位置及古今情况的对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昭君这位为民族友好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深切景仰与缅怀。
接下来,作者并没有继续抒发自己对昭君的景仰之情,而是转笔写了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
写到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王昭君究竟埋在那里并不重要,重要的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
接着之处这反映了内蒙人民对昭君有好感,都希望她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这就为下文写对昭君出塞的看法提供了立论依据。
昭君出塞:也许同学们多是在文学作品中了解昭君出塞的,文学作品中对昭君被逼出塞的描写,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作者的文学创造上的。
历史上,是匈奴呼韩邪单于主动向汉朝请求和亲,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从而使匈奴和汉朝的和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在14段开头,文章用转折连词“然而”连接上文提出,“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使民族国家的屈辱”。
接着进行反驳论证。
提问:作者怎样论证?论据是什么?首先,提出在封建社会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同于今天,主要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
其次,又指出和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逼的,另一种不是被迫的。
历史事实表明昭君出塞没有被迫的情况存在,因而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加以反对。
最后,得出结论:在封建时代还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要好得多。
提问:“在大青山下”这部分得两层之间,有什么联系?表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汉代城堡是民族冲突的产物,昭君墓是民族友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