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访古路线和所访古地的历史文化背景。
(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关于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的观点。
(3)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散文的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章的内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其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开放视野和包容心态,促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访古的所见所闻所感,把握文章的主旨。
(2)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1)探讨作者关于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深刻见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2)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内蒙古的美丽风光图片或视频,如草原、沙漠、古迹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内蒙古的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的历史文化。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作者翦伯赞的生平、文学成就和学术贡献。
(2)讲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访古的目的和意义。
3、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4、整体感知(1)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的访古路线和所访古地。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层次。
5、精读课文(1)带领学生精读课文的重点段落,如描写赵长城、大青山上的古城堡等部分。
(2)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内蒙访古》教案(合集5篇)
《内蒙访古》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内蒙访古》教案《内蒙访古》教案教学目的:教学设想:教学步骤:一、引言:同学们都听过腾格尔的《蒙古人》吧,那你们是否被那遒劲而苍凉的曲调所感染,想去内蒙看一看呢?那就让我们随着我国历史学家翦伯赞去游访内蒙,共同学习《内蒙访古》。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翦伯赞是我国历史学家,《内蒙访古》是他应邀访问内蒙古之后写的一篇散文。
原文共有六小节,分用了六个小标题,本文选取了第二、三两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
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一段最古的长城”。
二、导读课文:梳理结构:给同学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以什么为写作线索?(游踪。
按顺序说出这部分作者的游踪)塞外→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大青山上(赵长城遗址)2、参考课后第二题回答,这一部分写了那些内容?1— 2段(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 2— 5段(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6—7段(看法感受)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8—9段(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10—12段(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3、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分层并概括层义“一段”部分共12段,分三层(1)、1—2段写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2)、3—7段着重写大青山南麓的原野及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3)、8—12段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的英雄业绩解读课文:(一)文章一开头就用简短的一段交代了作者的行踪。
一个“敞”字,形象地写出了从视野极小的山路中,走到广阔无垠的原野上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内蒙一带在古时候常常被人称作“塞外”,而一提到“塞外”人们又不免想到“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严寒荒凉的景象,但作者看到的所谓“塞外”并不是这样:“……”,作者用我国著名的粮棉产区作比,突出了“塞外”古今变化之大,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作者本来是要“访古”的,为什么要写塞外的变化呢?这只是一般描述,还是另有它意呢?我们将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内蒙访古》说课(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说课(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内蒙古文化遗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文化差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强的情感;(2)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本文以作者在内蒙访古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介绍了内蒙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些知识,对于历史文化遗址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内蒙地区的历史文化,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内蒙地区的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内蒙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如何让学生在了解内蒙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 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4.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文化差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运用多媒体展示内蒙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址,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2)教师简要介绍内蒙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访古》的主题和内容。
2. 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内蒙访古》的主题和内容。
2. 内蒙古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学难点:1. 内蒙古历史的深入了解。
2. 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内蒙访古》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历史和文化。
2. 学生阅读《内蒙访古》文章,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二章:内蒙古的历史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内蒙古历史的发展脉络。
2. 内蒙古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1. 内蒙古历史的深入了解。
2. 学生对内蒙古历史事件的关联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内蒙古的历史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内蒙古历史的发展过程。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内蒙古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历史的整体认识。
第三章:内蒙古的古文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
2. 培养学生对古文明的研究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内蒙古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的特点。
2. 古文明研究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内蒙古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
2. 学生对古文明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内蒙古的古文明遗址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关注古文明的研究和保护。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内蒙访古”这一主题,对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2)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能够运用文本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3)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内蒙访古》课文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3. 教学难点:运用课文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学习。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思考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文本:《内蒙访古》课文2. 图片资源: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图片3. 网络资源: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和视频资源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图片,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蒙访古分析教学教案
内蒙访古分析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 通过分析内蒙古文物,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物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探索古代文明的兴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概述2. 内蒙古文物的种类与特点3. 内蒙古文物的价值与意义4. 内蒙古文物的保护与传承5. 实地考察内蒙古文物遗址,进行观察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内蒙古文物的种类与特点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文物,引导学生探讨其价值与意义。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内蒙古文物遗址,进行观察与分析。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内蒙古文物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5. 口头报告法:让学生就内蒙古文物的主题进行口头报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内蒙访古相关教材或资料2. 课件:内蒙访古的图片、视频等资料3. 实地考察地点:确定内蒙古文物遗址的实地考察地点4. 考察工具:照相机、笔记本等考察所需的工具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团队协作能力、观点阐述的合理性等。
4. 口头报告: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内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址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内蒙访古的主题。
2. 讲授历史文化概述:详细讲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文化遗产。
3. 分析内蒙古文物:展示内蒙古文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种类与特点,探讨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4. 实地考察准备: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地点信息,讲解考察注意事项,分组安排考察活动。
5. 小组讨论文物保护: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内蒙古文物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提出建议和策略。
内蒙访古(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内蒙访古(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内蒙访古(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内蒙访古(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而内蒙古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加需要得到保护和发扬光大。
于是,近来内蒙古访古教育也逐渐受到各地学校和机构的关注,成为多个学科的教育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对内蒙访古教育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内蒙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通过实地参观和调查,系统掌握内蒙访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而培养尊重历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概况(2)内蒙访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内蒙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4)实地参观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景区3.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内蒙古的统一历史背景和文化面貌。
(2)讲授讲解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概况和内蒙访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3)实地参观选择内蒙古较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并邀请具有内蒙古访古研究成果的专家一同参加,以实地观察、问答互动、深入探索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内蒙古文化的历史、传承以及保护发展的实际情况。
(4)总结在实地参观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自己对内蒙古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二、教学设计1. 内容设计内蒙访古教学是一种跨学科的探究,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来进行研究。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穿插多个科目的相关知识点。
如语文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内蒙古的文学作品,历史可以讲解内蒙古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艺术可以讲解内蒙古的传统音乐、舞蹈等的表演。
2. 方法设计内蒙访古教学需要学生“亲历其境”的体验,通过实地参观、问答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学生需要自己去调查、观察和思考,通过访古体验来了解和探究内蒙古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访古》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介绍文章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风格。
3. 阐述文章主题及写作背景。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简要介绍内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 介绍作者:介绍贾平凹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引导学生了解其写作特点。
3. 阐述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兴趣。
第二章:成吉思汗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吉思汗陵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教学内容:1. 成吉思汗陵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
2. 成吉思汗的生平和历史贡献。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成吉思汗陵的历史地位。
2. 介绍成吉思汗陵:介绍其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让学生对成吉思汗陵有直观的认识。
3. 讲述成吉思汗的生平和贡献: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第三章:赤峰市巴林左旗的辽代古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辽代古墓的发现及其历史价值。
2. 引导学生了解辽朝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内容:1. 辽代古墓的发现及其墓主身份。
2. 辽朝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辽代古墓的历史价值。
2. 介绍辽代古墓:介绍其发现过程及墓主身份,让学生对辽代古墓有直观的认识。
3. 讲述辽朝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辽朝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第四章:呼和浩特市大召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召寺的历史地位和建筑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藏传佛教的文化。
教学内容:1. 大召寺的建立和历史地位。
2. 大召寺的建筑特点和藏传佛教文化。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大召寺的历史地位。
2. 介绍大召寺:介绍其建立和历史地位,让学生对大召寺有直观的认识。
3. 讲述藏传佛教文化: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藏传佛教的文化特点。
内蒙访古分析教学教案
内蒙访古分析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流程;(3)分析内蒙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对内蒙古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运用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考古学方法的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1)地理环境与文化分布(2)史前时期的文化交流(3)历代王朝对内蒙古地区的统治与开发2. 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与流程(1)考古发掘与整理(2)碳十四测年与年代推断(3)遗址保护与博物馆建设3. 内蒙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1)赤峰市巴林左旗的辽上京遗址(2)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云中郡遗址(3)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与流程;(3)内蒙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价值。
2. 教学难点:(1)考古学方法的运用;(2)对内蒙地区考古发现的跨学科综合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特点;(2)引发学生对内蒙访古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示相关图片和文献资料;(2)介绍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与流程,进行案例分析;(3)分析内蒙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开展小组讨论。
3.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和拓展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2. 作业与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和练习,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内蒙古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作为祖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多为高平原,四季分明,自然景观独特迷人,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胜,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文化交流和旅游探索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本教学设计将通过访古和旅游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内蒙古独有的文化魅力,获得一些宝贵的人生经验和知识。
一、教学目标本次访古(教师中心稿)旅游活动,旨在让学生:1.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历史名胜。
2. 领略内蒙古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风情,理解其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3. 培养学生的旅游兴趣和文化素养,激发对内蒙古文化和环保的关注和热爱。
4. 提高学生的组织、协作和交往能力,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访古和旅游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学生和教师合作完成)2.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历史名胜的介绍和观赏。
3. 文化活动,如民族文化展览、传统文艺表演、手工艺品体验等。
4. 环保教育,学生对内蒙古生态环境进行调研、探讨并提出环保理念。
5. 总结和讨论回顾。
三、教学过程1. 策划和组织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讨和策划旅游活动内容和行程,确定路线和住宿地点,制定行程安排和活动要求。
让学生分担相应的责任,配合完成组织和安排工作。
2.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历史名胜的介绍和观赏。
学生到达内蒙古后,首先了解内蒙古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随后前往诸如呼和浩特、阿尔山、额尔古纳等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名胜进行观赏和参观。
如走进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领略漫天的乌云山, 翻越五年冰封的白桦林, 走进蓝天和白雪世界; 走进著名的旅游地区尔尔古纳,看大河奔流、银河落跑、万千羊驼、神奇岩石等。
3. 文化活动学生参加文艺表演和民族文化展览,领略内蒙古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魅力。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内蒙访古的主题和目的。
教学内容: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解释内蒙访古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简介内蒙访古:介绍内蒙访古的主题和目的,解释其对学习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成吉思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和成就。
2. 学生能够理解成吉思汗对蒙古族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成吉思汗的生平:出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帝国等。
成吉思汗的成就:军事征服、政治制度、文化发展等。
教学活动:1. 成吉思汗的生平: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经历。
2. 成吉思汗的成就:讨论成吉思汗的军事征服和政治制度,探讨其对蒙古族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草原文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草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 学生能够理解草原文化对蒙古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学内容:草原文化的生活方式:游牧、狩猎、渔业等。
草原文化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等。
教学活动:1. 草原文化的生活方式: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方式。
2. 草原文化的文化传统:研究蒙古族的语言、文学、艺术和宗教,探讨其对蒙古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四章:蒙古包和蒙古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蒙古包和蒙古袍的功能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蒙古包和蒙古袍在蒙古族文化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蒙古包的功能和特点:介绍蒙古包的结构、建造和使用方法。
蒙古袍的功能和特点:介绍蒙古袍的设计、材质和穿着习惯。
教学活动:1. 蒙古包的功能和特点:观察蒙古包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其功能和特点。
2. 蒙古袍的功能和特点:观察蒙古袍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其功能和特点。
第五章:那达慕大会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那达慕大会的起源和意义。
2. 学生能够理解那达慕大会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掌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发展变迁;(3)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让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2)采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3)组织实地考察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提高民族认同感;(3)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发展变迁;(3)文化遗产的保护。
2. 教学难点:(1)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变迁;(2)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及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2)准备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道具;(3)安排实地考察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点;(2)分组准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大好河山;(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古代北方民族的发展变迁;(2)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3)情景模拟:分组表演古代北方民族的生活场景,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
3.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形成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3.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古代北方民族生活的理解程度。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2)掌握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古代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采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3)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内蒙古的古文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增强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3)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内蒙古地理、历史背景介绍;2. 蒙古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3. 内蒙古地区古代遗迹介绍;4. 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5. 实地考察活动安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内蒙古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2)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3)内蒙古地区的古代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教学难点:(1)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变迁;(2)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3)实地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内蒙古地区的古代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内蒙古地区的古代遗迹、博物馆等,亲身感受内蒙古的历史文化;4. 教学手段: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考察报告的质量;4. 学生自评、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知能力;(3)提高学生对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考古发掘过程;(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 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明遗址;3. 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4. 考古发掘过程及方法;5.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明遗址、考古学基本概念、考古发掘过程。
2. 教学难点:古代文明遗址的内涵、考古学的应用、考古发掘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授课:讲解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明遗址,阐述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以具体考古发掘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考古发掘过程及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结合课后阅读材料,深入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明;3. 思考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考古学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背景、古代文明遗址、考古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巩固程度。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2)学会欣赏历史文化,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内蒙古地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文化底蕴;(2)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2. 欣赏历史文化,提高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2. 相关历史文化图片;3. 生字词卡片;4.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地区的美丽风光;(2)展示相关历史文化图片,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兴趣;(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特点;(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3)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或绘画。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喜爱;(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内蒙古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内蒙古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2. 教学难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内蒙古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与互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准备相关的教案资料;安排参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的时间和地点。
2.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相关的教材和资料,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记录和学习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和重要性。
2.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案资料,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和分析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
4. 参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做好记录和思考,并在回校后进行报告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之处。
2. 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2)能够概括和描述作者在内蒙古的所见所闻。
(3)能够分析并评价作者对内蒙古历史和文化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3)通过写作、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关注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课文《内蒙访古》。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3. 教学难点:分析并评价作者对内蒙古历史和文化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2)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概括和描述作者在内蒙古的所见所闻。
(2)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和学习。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并评价作者对内蒙古历史和文化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价。
5. 练习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
2.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分享和展示中的表现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内蒙访古》。
2. 注释和工具书:为学生提供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内蒙访古分析教学教案
内蒙访古分析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术语;(3)分析内蒙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内蒙访古的氛围;(2)运用考古学知识,分析内蒙地区的古代文化特点;(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2)增强学生对考古学科的兴趣;(3)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2. 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术语讲解;3. 内蒙地区重要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价值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术语、内蒙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
2. 教学难点:考古学方法的运用、内蒙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内蒙地区考古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内蒙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新课:(1)讲解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术语;(2)介绍内蒙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3)分析这些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
3.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内蒙地区的考古发现;(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4.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强调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内蒙地区的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价值;2. 结合所学,思考内蒙地区考古工作的意义和前景;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概述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学生能运用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术语分析内蒙地区的考古发现;(3)学生能评价内蒙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能力;(2)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表现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2)学生能展现出对考古学科的兴趣;(3)学生能意识到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内蒙访古》。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内蒙古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2)学会通过描绘图片、编写导游词等方式,表达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喜爱和赞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内蒙访古》。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表达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喜爱和赞美。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内蒙访古》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内蒙古大草原有了一定的了解。
(2)展示内蒙古大草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内蒙访古》,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享学习心得。
(2)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点知识。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表达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喜爱和赞美。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描绘一幅自己心中的内蒙古大草原画面,并配以适当的文字描述。
(2)学生编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
6.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与文化;(2)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遗迹的研究兴趣;(3)提高学生通过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地图分析,使学生对内蒙古地区有直观的认识;(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3)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等途径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2)增强学生保护文物、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3)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与文化;2. 内蒙古地区的主要历史遗迹及其历史价值;3. 实地考察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内蒙古地区的主要历史遗迹;2. 教学难点:对内蒙古地区历史遗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地图等形式,使学生对内蒙古地区有直观的认识;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3. 实地考察法:引导学生参与实地考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4.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等途径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内蒙古地区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重点讲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遗迹;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内蒙古地区历史遗迹的认识和看法;4.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承情况;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反思实地考察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对实地考察的积极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访古》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引用文献资料,有叙有议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
民族传统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第一节中的“赵长城”突出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第二节的“昭君青冢”。
2.难点:史料和观点的统一。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注音:
迥jiǒng(远)囿yòu(养动物的园子)朐qú(临朐,地名)邪yé(名)单于chányú(匈奴君主的称号)塞⑴sāi(塞
子)⑵sài(边塞)⑶sè(用于某些合成词中)
词语补释: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迥乎:显然。
P95注②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苑囿:古代帝王及贵族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地方。
P96
注①
*恩赐:原指封建统治者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今指
因怜悯而施舍。
*绵亘:接连不断。
亘:gèn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沸腾:此处是不可遏制的意思。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镂lòu雕刻。
*遮断:遮盖阻断。
款塞:叩塞门。
款:叩。
P100注⑾
解题:
本文是翦伯赞同志写的一篇史论。
1961年7月23日9月14日,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组成了一个有16位委员参加的学术代表团,由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同志率领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
历时
近两个月,行程15000里。
访问结束后,以流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旅游记。
发表在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周立波编选的《散文特写选》。
原文共写了六节:第一节“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第三节“在大青山下”,
第四节“游牧民族的摇篮”,第五节“历史的后院”,
第六节“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
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节。
这是一篇富于特色,独具风格的访古散文。
文章不是
从一般游览的角度,而是从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的角度展开记叙的。
它以寻访古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对自然环境、古迹、文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并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全文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本文围绕着大青山上的古长城遗址和大青山下的汉代城堡这两个中心,对历史上游牧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文化交往作了科学的论述。
文章最后说:“马克思说:‘世界历史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它的喜剧。
’现在悲剧的时代己一去不复返了,出现在内蒙古地区的是历史喜剧。
但是,悲剧的时代是一个历史的时代,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时代,一个紧紧和喜剧时代衔接的时代。
为了让我们更愉快地和过去悲剧时代诀别以及更好地创造我们幸福的未来,回顾一下这过去了的时代,不是没有益处的。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促进民族间的合作和团结,共同去创造幸福的未来,这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作者简介:
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
生平著述甚多,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粉碎“四人帮”
以后,始得平反昭雪。
著作有《中国史纲要》《历史问题论丛》《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
本文线索清晰,内容丰富,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围绕中心,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一节,围绕着古长城为中心叙述的。
顺序:先写塞外风光,次写大青山地理形势,后写古代草木茂盛,禽兽繁多的情况,再写历史上大青山的地理环境以及它的重要地位这些都是陪笔。
主笔:详尽介绍赵长城。
第1层(89自然段)叙述赵长城的由来,并引史料介绍其地理位置、遗址情况及登临所见。
第2层(10自然段)以统一的封建帝国秦修筑万里长城作对比,称赞小小的赵国竟完成如此巨大的国防工程,赞美赵武灵王是了不起的英雄。
(赵长城)
第3层(1112自然段)赞扬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敢于向游牧民族学习,不拘古礼,勇于革新。
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处理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坚决抵御外来侵略和虚心学习胡人长处。
作者认为抵御外侮和保卫人民的和平生活,固然有功,然而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冲破习惯势力的藩篱,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少数民族的长处,更属难能可贵,尤其称得上是一个英雄。
作者充分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
功绩,其用意还不仅仅在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作者实际上是在宣传一种观点,民族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应该相互学习。
文章尽情地肯定了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歌颂了他振兴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了重点。
第二节,围绕着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为中心叙写的。
先概述古代城堡的情况,并援引文献资料印证,后具体记述两个古城遗址(塔布土拉罕和麻池乡的汉城遗址)进行评论这些都是陪笔。
主笔:细写一个“永远不会废弃的”古迹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
第1层(2223自然段)述说昭君青冢的意义、方位、外观,着重指出“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第2层(最后两个自然段)说明到处有昭君墓的真实原因,分清了“昭君出塞”的是非界线,极力肯定是昭君自愿出塞和亲,取得民族和解和民族友爱的功绩,并透避地阐述了和亲政策的历史进步意义,表达了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在这一节里,读者不仅看到了青冢,听到了关于昭君墓的传说,还触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领会到附着于这
一古迹上的作者的历史观点和社会理想,即民族问题的纷争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人民总是向往和平的。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民族友好是历史的趋势、人民的愿望。
在今天民族团结友好的新时代,各族人民更应增强民族团结,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幸福的未来。
由此可见,有关昭君墓的详细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中心。
这两节各自独立成章,又有密切联系。
在阶级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民族战争,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毕竟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甚至在战争期间,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
作者这一观点映照全篇,不论是写赵长城,歌颂赵武灵王;或写古城堡,赞美昭君墓,都贯串了这一思想,这一条思想感情线索把前后两节缀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前一节“一段古长城”是写“大青山上”,后一节则是写“大青山下”,“大青山”使前后两节构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
第二课时
二、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叙述中自然地插入史论的文笔,叙与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如:文章谈到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时,作出了“汉王朝
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的判断。
为
了证实,引用《史记·匈奴传》的记载:“汉使光禄徐自
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和《汉书》的注;还引用了《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
帝的话。
又如:文章指出“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
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而在争
夺时,赵武灵王击败胡人后,在北边国境上筑起一道长城,以堵住胡人进入平原的道路,就援引《史记·匈奴传》的记载,用复述文献的话语,说明了这条长城的起讫点。
再如:文章肯定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说他发布
“胡服骑射”的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
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并引用《战国策·赵策》的记叙,
来印证他敢于革新的精神,而最后得出结论“敢于这样
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
一个大大的英雄”。
三、描写生动
广阔的塞外:“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
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
”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
”
阴山南麓的沃野:(勾画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从阴
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
沐着阳光。
”
颂扬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敢于革新,说
他:“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