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学案 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热现象,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解释。
2.强调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进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比热容的性质,能够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分析其原因。
3.掌握比热容的单位,能够进行单位换算,并理解比热容的国际单位制。
4.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节“比热容”,是学生在掌握了温度、热量和能量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热学内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反映了物质吸热和放热的能力。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生活中的热现象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比热容的概念抽象,计算方法复杂,学生可能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5.作业小结具有针对性: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这种作业方式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在作业小结中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进步。这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作业小结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通过探究,比拟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5.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1.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3.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为。
合作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提出问题:〔1〕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2〕将-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3〕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实验:〔1〕如何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怎样测出水和食用油的温度?〔3〕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有关。
二、比热容类比思考:比拟不同瓶子的容水能力,思考比拟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方法。
高度相同的两种瓶子,倒人同样多的水,液面升高得少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或者液面升高相同高度,倒人的水多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P12,知道如何科学地表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这种特性。
提出问题:分析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归纳总结: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2.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
三、热量的计算例1.某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作为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质量为100kg 的地热水,温度从7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 水=4.2×103J/(kg ·℃)]例2.使20 g 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供应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2.1×103 J/(kg ·℃)]课堂检测1.一杯开水,从刚倒入杯中到可以喝的这一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约是〔 〕A.5×106JB.5×105JC.5×104JD.5×103J2.在热现象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到达了100%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黄昏多灌水3.由Q=cm(t -t 0)可得0()Q c m t t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假设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增大一倍B.假设质量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减至一半C.假设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那么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4.为了比拟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参加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学案:13.3比热容
第三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预习检测】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
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试验:某组同学按照课本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格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⑴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⑷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有关。
⑸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阅读11-12页比热容,回答下面问题.1、定义:由于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揭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
物理学中规定: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它的国际单位是符号2、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格,了解各种物质比热容,可知(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相同、不同)(2)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为,它的意义是沙石的比热容为,它的意义是,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快、慢)。
3、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吗?(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吗?(3)你能再举一例吗?(4)如果把这杯水倒去一半,所剩部分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J/(Kg℃)。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模板6篇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模板6篇为大家收集的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篇1)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复习上一课的结论,引出比热容。
第一,帮助学生构建比热容的定义、单位、符号、意义。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练习来巩固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第二,通过举出物质的质量不同,温度不同,来判断物质的比热容,即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会不会改变,总结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第三步,通过查阅比热容表中的数据,对比水和煤油的比热容的大小,帮助学生强化水的吸热能力是最强的,建立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利用比热容来表示的。
第四步,教师讲授水不仅仅吸收热量,同样会放出热量,同一种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和放出热量的能力是相同的,让学生练习运用这样的定义来表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这一步也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巩固教学任务。
第五步,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同等条件下吸收和放出的热量都是最多的,让学生学会利用比热容,尤其是水的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物理现象。
最后,通过练习判断不同质量和不同变化温度下的物质吸收或者放出热量的多少,总结出计算物质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练习运用公式来解答,通过板演来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第五步在实际教学中不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师教学设计中不能充分的估计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所以在设计中害怕学生不能够分析出水的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用教师的活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分析了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
由于估计不足,以及害怕学生活动停滞,所以仅接着教师又代替学生进行了下列的活动,即帮助学生分析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教室取暖、机器冷却、稻田对稻苗保温,并且帮助学生解释了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的原因,充分的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是忠实的听众。
总体上这一节课个人感觉还是成功的,大体上一直是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生的活动也比较多,尤其是单个学生的提问,几乎达到学生总数的一半,学生活动面广,活动量大,并且最后的板演,很好的发现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提醒学生以下面的练习中要注意这些问题,效果不错。
物理教案-比热容
物理教案-比热容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2.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比热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比热容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PPT、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
2.提问: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感觉水的温度变化比土地慢?(二)新课讲解1.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2.讲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种类有关,与质量、温度无关。
3.讲解比热容的单位:J/(kg·℃)。
4.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为比热容,m为质量,Δt为温度变化。
(三)案例分析1.分析案例:将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放在太阳下,为什么水的温度升高较慢?2.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进行解释。
(四)实验探究1.实验一: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
b.测量两种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计算比热容。
c.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实验二:探究比热容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
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物质,改变质量或温度。
b.测量实验数据,计算比热容。
c.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巩固练习1.课堂练习:计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2.课后作业: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否掌握?2.实验探究部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否准确?3.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能否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有哪些改进措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掌握较好,但实验探究部分还需加强。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学案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过程:引入新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进行新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
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
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
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初三物理教科版 第一章第三节比热容学案
学案- 13.3比热容知识点1:物体的吸热能力思维导图:练习:1.下列各个因素中不会影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是()A.物体本身的吸热能力;B质量; C.温度变化量; D.体积2.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
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3.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4.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先后加热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多次实验表明,要让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器材外还需的测量工具只有秒表B.升高相同温度时,甲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C.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D.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乙液体冷却效果更好5.小明用易拉罐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为了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图甲),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通过记录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就可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属性。
(2)小明在另一个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并给易拉罐加热至罐口出现白雾,用棉花塞住小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易拉罐很快变瘪,且有较多水冲进易拉罐(图乙).原因是加热使罐内的水经______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成水蒸气,排出空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罐内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___现象,水面的大气压_____________(填“>”、“<”或“=”)罐内的气压将水压进罐内。
比热容(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第3节比热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通过比热容的实验,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3.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学习重点】1. 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
2. 热量的计算。
【学习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不相同”)。
2.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我们用到了转换法:①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长短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②加热的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3. 比热容:①比热容是用来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②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③单位:,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4.影响吸放热的因素:物质的、、。
计算物质吸热的公式:Q吸=;计算物质放热的公式:Q放=.【合作探究】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思考】以烧水为例,物质吸收的热量可能哪些因素有关?有哪些事例支持你的猜想?【猜想与假设】(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水的有关。
例如把水烧开时,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
(2)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有关。
例如烧水时,水的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
(3)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物质的 有关。
例如加热质量相等的水与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不等。
【思考】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呢?【设计实验】(1)实验方法:该实验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进行探究①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时,应该控制两个量不变,每次实验只能改变一个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优秀教学案例
3.设计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比热容的现象。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热传导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加热效果,从而加深对比热容的理解。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冬天暖气片会使用水作为传热介质,引发学生对比热容的思考。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共同参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共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评价实验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比热容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比热容时使用的思维方式,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及时给予反馈,巩固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如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导入环节,教师以夏天在户外玩耍感觉热,冬天在阳光下感觉暖和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这种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比热容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归纳
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对比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总结比热容的特性。
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3.强调比热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节能等方面。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比热容
13.3比热容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地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地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地单位。
2.能用热量地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地热量计算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地吸热能力;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地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比热容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问:热传递地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地单位跟功地单位相同?二,比热容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同样地温度时吸收地热量不等这一热学性质,我们引入比热容地概念。
1.单位质量地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地热量叫该物质地比热容。
单位质量地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放出地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吸收地热量相等,也是它地比热容。
2.比热容地单位:比热容地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3.巩固比热容地概念与单位。
水地比热容是4.2×103焦耳(千克·℃)。
它地物理意义是一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地热量是4.2×103焦耳。
请大家读第132页地比热容表,并解释物理意义。
(学生读,讲)三,热量地计算1.推导公式。
根据比热容地物理意义,以及热量跟物体地质量与温度地变化有关,就可以计算物体地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地热量。
例1.2千克地水,使它地温度由20℃升高到100℃,水吸收多少热量?根据水地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可知,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 4.2×103焦耳地热量。
那么2千克地水温度升高1℃吸收地热量应是4.2×103焦/(千克·℃)×2千克。
这些水地温度升高了100℃-20℃=80℃时,吸地热量是4.2×103焦(千克·℃)×2千克×80℃=6.72×105焦耳。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特性:描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无关。
4. 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水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比热容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热水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热水袋和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物品与比热容的关系。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给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并解释各参数的含义。
3. 演示实验:进行比热容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热水袋的热量传递等。
4.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计算公式:Q=cmΔt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块质量为2kg的铜,从20℃升高到100℃所吸收的热量。
答案:Q=cmΔt=2kg×0.39×(100℃20℃)=50.4J2. 题目: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冷却液的比热容为3.6×10^3J/(kg·℃),质量为50kg,升高温度为50℃,求发动机冷却液所吸收的热量。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教学设计(通用5篇)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又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涉及到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a、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b、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c、能用Q吸=cm(t-t0)和Q放=cm(t0-t)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b、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等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分析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吸放热的计算。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生活中应用比热容的知识也较多,是中考中的重要知识点。
突破重点的思路: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从中体会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为建立比热容概念奠定基础。
四、教学难点分析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以及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突破难点的思路: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概念中涉及质量、温度的变化和热量三种概念间的关系,比较难理解,所以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是本节难点。
为突破难点,让学生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入手,解释其含义,知道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及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五步探究教学法、实验法、推理归纳法学法:合作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采用五步探究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5篇)
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5篇)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篇1)教材分析: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
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容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
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
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
同时比热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在设计时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
教学设计:问:同学们有烧开水的经历吗?问:是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问:将一壶水烧开还是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问: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的多少有关。
质量越大、水温升高越高吸收热量越多。
问:在烈日当空的夏天,我们都有过在沙滩上玩耍的经历。
当我们光着脚在沙滩上奔跑、在浅水中行走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问:你能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回答学生的提问然后板书课题。
1、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2、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共同讨论、回答、得出结论。
结论一: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结论二: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3、当老师提到美丽的青岛海滨,同学们热情高涨,讨论热烈,都会抢着回答。
都有“脚在水中感到凉,在沙滩上感到暖”的生活经验。
《比热容》教案(优秀6篇)
《比热容》教案(优秀6篇)比热容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学重难点1.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2.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一: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出示图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晒得很烫,而海水却很凉,你有这种感觉吗?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推进新课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较困难的实验之一,设计和实验操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注意及时指导和协助学生,以保证每组学生都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下面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加以具体说明。
(1)提出问题从生活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不同,这里还要把这个比较笼统的问题描述为明确具体的可验证的物理问题。
教师可以予以引导:如果上面两幅图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等,显然,它们吸收的热量必定相等。
那么,不同物质(如水和砂子),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等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吗?这已经是一个可验证的问题,其中包含限制条件,如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不同物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验技术条件予以控制和测量,为下面设计实验提供了基础。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
这仅仅是一个实验计划而已,还要具体设计怎样实现这些要求。
具体做法是:不同物质选择水和砂子;质量相等要用天平称量;升高的温度通过温度计测量出来;水和砂子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因此要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源(如相同的酒精灯,但从安全性考虑,尽量不要用通常的“热得快”等电加热器)。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比热容热量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比热容热量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掌握热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教学内容:1.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热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比热容和热量的应用。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比热容和热量的定义,并提问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复习并激发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0分钟)通过实例,向学生解释比热容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比热容。
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者图表的形式展示不同物体的比热容。
步骤三:小组合作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通过实际物体的比热容来计算所需的热量。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物体,并计算所需热量的大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引导。
步骤四:讲解热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0分钟)通过实例,向学生解释热量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热量。
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者图表的形式展示不同物体的热量计算过程。
步骤五:小组合作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通过热量的计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问题,并计算所需的热量大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引导。
步骤六:巩固练习(15分钟)提供一些中考真题或者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步骤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回顾整堂课内容,总结比热容和热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教学资源:1.比热容和热量的实验演示或图表。
2.小组合作练习的问题和计算表格。
3.中考真题或练习题。
评估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包括参与度和完成任务的情况。
2.批改小组合作练习的答案,给予评价和建议。
3.批改巩固练习的答案,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学延伸: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教学:1.引导学生思考比热容和热量的应用领域,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实例,向学生介绍比热容和热量的相关应用,如温度调节、能源储存等。
九年级物理教案 比热容9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比热容9篇比热容 1教学目标a. 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b. 知道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及其读法c. 会查物质的比热表d. 能用学的比热知识解释一些常见日常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分析一:比热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分析二:比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法建议建议一:比热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实验总结出来是一个好办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至关重要.实验前明确实验要研究的是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实验前要格外强调杯子内的水和煤油质量相同,两个热水器也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实验条件对学生正确得出比热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观察到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快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并进一步引申到其它物质.最后引导学生怎样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从而得出比热的概念.建议二:在介绍比热表时,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比热表,通过比较,指出水的比热较大,为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做好铺垫.另外,根据水和冰的比热不同,说明不仅不同的物质比热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值也不同.建议三:为巩固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可以多联系实际,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运用比热进行解释.教学设计示例课题教学重点掌握并理解比热的概念教学难点掌握并理解比热的概念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教具温度计、煤油、水、电加热器、天平知识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实验(1)常见有关比热现象(2)煤油、水对比实验二、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释放的热量也等于比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三、比热表四、水的应用由比热表可以看出水的比热较大五、小节六、作业记忆并理解比热的概念,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比热来解释.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有关比热现象演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而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不同,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呢?引导学生看比热表,加深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解释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比热,其物理意义是什么观察实验思考实验所说明的问题思考问题,提出描述不同物质的这一特性.看比热表,对比各种物质的比热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暖气以及冷凝剂为什么常用水回答问题,复习巩固知识探究活动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利用水的比热较大的原理?比热容 2学习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以及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以及知识点归纳比热容是初三阶段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学们需要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并且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整理的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以及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一(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关键讨论、探究实验、讲授讨论实验器材有:电加热器两个、水、煤油、温度计、手表一、导入新课指导观察投影: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图片教师引导: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升高,需要用水来冷却。
这里用水为什么不用其它液体呢?组织学生讨论,肯定有价值的猜想。
点拨:会不会是因为水的吸热能力强呢?引出课题,并板书。
展示学习目标。
二、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观察烧水投影图片,提出问题: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发言。
(1)水的质量。
猜想的理由: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加热时间长,吸热多(2)加热后的温度(3)升高的温度组织讨论(2)、(3)猜想哪个更合理,说出理由:将一壶水烧开比烧成半开吸热多,将一壶凉水烧开比将温水烧开吸热多。
为了更准确的做出判断要进行实验探究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测量什么物理量、记录那些数据、怎样分析实验数据以及实验步骤。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肯定优点,矫正错误。
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得出正确结论。
一定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初温可以不同,末温可以不同),吸收的热量相同。
三、比热容(一)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展示铜块和铝块,问:如果它们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两者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作为一名九年级物理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吗?它能帮助你的九年级物理教化工作顺当开展,并对你提高教学质量有主动的帮助。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希望你喜爱。
#184006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重、难点: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
热。
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是什么?3、晶体温度在熔点和凝固点所处的状态是什么?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学生猜想)进行新课:1、探究:水的沸腾( ) ……提出问题( ) ……设计试验如何进行、须要器材、留意事项、仪器安装、酒精灯的运用等( ) ……进行试验数据记录: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找寻规律,老师总结如下:2、沸腾:(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达到肯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上升)3、蒸发:(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3)、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4、沸腾与蒸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汽化的两种方式)5、液化(放热):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水蒸气遇冷会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的实例)(1)、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定义(概念建构)、定义式、单位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水的比热容较大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重点、难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比热容计算【新课学习】引入新课: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开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开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
知识点一:比热容1、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_______这个物理量。
符号:。
2、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3、(1)定义: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和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或: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
)4、定义式:c=QmΔt变形式:。
5、单位:,符号。
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的物质比热容。
【反馈检测1】1、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快、慢)。
2、一桶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_____;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比热容大.3、将一块铁切去一半,变化了的物理量是()A、密度B、质量C、比热容D、温度知识点二:水的比热容较大及应用1、水的比热容:c水=;物理意义是。
【反馈检测2】1、为什么沿海地区气温变化不像内陆显著?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放出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主备:课型:新授审核:九年级备课组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重、难点】理解比热的物理意义;加热条件与吸热的关系;热量公式Q=cmΔt的计算与应用。
【预习检测】1.我们把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叫热运动.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组成物质的分子的___________就越大,这个物体的内能就越_______.2.一个物体由于吸收了热量而使它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便________,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___________.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学习】一、观察图片、讨论: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猜想与假设:可能与有关.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信息快递”: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内物质吸收的相同.1.实验思考题:(1)小明的实验方法是在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观察的是;(2)小华的实验方法是在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观察的是 .而课本中的实验是采取(小明/小华)的实验方法.(3)实验中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4)在实验中用搅拌器给沙子不断搅拌的目的是.(5)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观察.2.分析与结论:见课本42页图12—19完成表格及填空.怎样才能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差异?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的热量是(相同/不同)的,物理学中用来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如果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 kg),温度都取 1 ℃,比较起来容易,进一步引出比热容的定义:.的某种物质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叫做这种物质的. 3.比热容: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1)符号:(2)单位:,读作. (3)查表可知: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①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容谁大?.②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丝的比热容大?.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1.从比热容表中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相同/不同).2.讨论: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白天在阳光照射下,相同质量的砂石和水,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温度升高的快,晚上如果放出相同的热量,则的温度下降得快.3.海陆风的成因:阅读课本44页的生活.物理.社会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陆地)吹来,而晚上的风通常从(大海/陆地)吹去.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温度高/温度低),冬季比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大/小).四、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用字母表示,物体的质量为,初温度为,末温度为,当物体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公式为;当物体温度降低时,所放出的热量公式为;我们可以将以上两个公式合并为一个公式,其中表示物体温度的变化.典型例题:例1:阅读课本43页的例题例2: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
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50kg的20℃的水,在太阳下照射6h后,水温升高了...40℃,...40℃,问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J?如果水温升高到问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J?【巩固提高】1.夏天的夜晚,小丽和小敏准备到室外纳凉。
小丽建议划船到湖中,小敏建议到郊外的林荫小道。
你赞成___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
2.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2℃(大于/小于/等于).3.关于1g铜丝和10g铜块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丝比热容大B.铜块比热容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4.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则1kg水与2kg 冰的比热容之比为()A.1∶1 B.1∶2 C.2∶1 D.无法确定5.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6.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1)0.1㎏的铜块;(2)0.1㎏的铝块;(3)0.2㎏的铜块;(4)0.3㎏的铝块。
应选用的材料是()A.(1)与(2) B. (1)与(3) C. (2)与(4) D. (3)与(4)7.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1]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Array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多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甲、乙两球升高温度之比为()A .甲乙乙甲c C ∙∙ρρ B .乙甲甲乙c c ∙∙ρρ C .乙乙乙甲c c ∙∙ρρ D . 甲甲乙乙c c ∙∙ρρ9.我省许多城市都修建了人工湖,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___的性质来调节气候.若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107kg ,水温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kg ·℃)]§12.3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主备: 课型:新授 审核:九年级备课组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理解热量概念并且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与热量有关的相关问题.2.会利用比热容公式进行热量的简单计算.【重、难点】 理解比热的物理意义,热量公式Q=cm Δt 的计算与应用。
【预习检测】1.热量(Q ):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 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2.比热容(c ):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外在条件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 .3.水的比热容是:C=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4.一太阳能热水器装水80kg ,集热管每分钟吸收太阳能约为7×104J ,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该热水器每小时能使水温升高多少摄氏度?【新课学习】例1.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时间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练一练: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① ②(2)实验中小明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例2.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_________(Ⅰ/Ⅱ),图中A 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水的质量为 1.5kg ,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请在下列空白处写出计算过程]练一练:1.如图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甲/乙)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水和牛奶最后温度 (相同/不同),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 (大/小),牛奶温度变化比水 (快/慢).2.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那么,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水与热水的质量、冷水吸收热量与热水放出的热量之比分别是( )A.1:2;1:1B.2:1;1:1C.1:1;1:2D.1:1;2:1例3.有质量和形状均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较长时间,取出后立即放在0℃的大冰块上,能使冰块熔化较多的金属块应具有( )A.较大的体积B.较大的密度C.较大的比热容D.较高的熔点练一练: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铁、铝三种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终温的高低是(c c c >>铝铜铁)( )A.铜最低B.铁最低C.铝最低D.都相同2.初温相同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若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 )A .热从甲传到乙B .热从乙传到甲C .甲、乙间无热传递发生D .温度由甲传到乙【巩固提高】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判断,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如果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 液体更好.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 (相同/不同).质量均为1kg 的铜块 [ c 铜 = 3.9×102 J / (kg ·℃ ) ] 和铅块 [ c 铅 = 1.3×102 J/ ( kg ·℃ ) ] ,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若铜块温度升高了100℃,则它吸收了 J 的热.3.两个铝块的质量之比为1:4,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则两铝块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4.有两个铝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如果让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那么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___.5.“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________;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__________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所吸收的_________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6.一杯水由80℃降至20℃放出的热量为Q1,它由30℃升高到70℃吸收的热量为Q2,则( )A.Q1<Q2, B. Q1>Q2 C.Q1=Q2D.无法比较7.一茶杯开水,从刚倒入到可以喝的这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约是()A.5×102J B.5×103J C.5×104J D.5×105J8.在常温下,将一高温铁块放入水中冷却,设铁块放出的热量为1.8×105J,假定放出的热量全部被500g温度为30℃的水吸收,则吸热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多少?(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第十二章第三节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1)学校班级姓名日期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2.能够用比热容的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4.培养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