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第六章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WORD版)参考资料
内容提要本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各种活动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构建教材体系,按人地关系主要领域和问题设置章节,建立一个联系各人文地理要素或现象的解释体系,以探讨和总结人地关系,是一部通论性的人文地理学教材。
本教材与目前中学使用的新教材密切结合,特别适合作为师范院校大学本科地理专业的人文地理学教材,也可作为非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公共课程教材,还可供中学地理和环境教育课的老师以及经济、规划等专业人员作参考。
成员及分工主审陈才主编陈慧琳副主编黄成林郑冬子绪论陈慧琳贵州师范大学第一章陈慧琳贵州师范大学第二章黄成林安徽师范大学第三章梅林东北师范大学第四章李诚固东北师范大学第五章陈亚颦云南师范大学第六章殷红梅贵州师范大学第七章彭贤伟贵州师范大学第八章周国富贵州师范大学第九章秦丽杰东北师范大学吴贞丽东北师范大学第十章郑冬子信阳师范学院前言这本《人文地理学》教材是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学生及大学非地理专业普及人文地理科学教育的新教材。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
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两者之间构成的关系体。
人地关系的性质、内容、结构、演变深刻地影响着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20世纪里,尤其是该世纪中后叶,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强调人地关系理论体系在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然而,我国的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传统是强调分支学科和经验知识介绍,忽视基本理论教学。
怎样将这一强一弱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是摆在人文地理教学改革面前的实际课题。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庞大,如果仅将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基本内容集中于同一本教材内,难免结构繁杂、论述冗长,不利于理论的完整表达和探讨。
因此,迫切需要一本理论性或者通论性的基础教材,以便更好地显示出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层次,有利于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科体系的全面认识。
在这方面,这本教材做了实质性的工作。
根据教育部师范司有关面向21世纪高师教材改革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以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地理教师这一特定目标,适应人文地理学在新形式下发展需要,经贵州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五院校10多位教师通力合作,完成了这本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地球外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差距,并预测其开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地关系、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形成、开展、变化与分布规律的科学.2、地理学的开展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央内容二是近代地理学,德国最早在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二战后,地理学形成了人地关系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等.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地理学进入“革命〞时期,先后出现了计量革命、理论革命、行为革命等思潮, 学术空前繁荣,学科流派纷呈,引入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较多,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等.3、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外表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并不研究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人文现象的所有方面,例如人文现象的时间序列、社会关系、组织机构等.从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本质出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开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外表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开展规律和演变趋向.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开展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根本的因素.(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当然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3〕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的形成开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释矛盾的设想.第2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开展过程1、不同国家学者对人文地理的观点1〕德国:拉采尔,?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区位理论学派: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理论〕、廖什〔市场区位理论〕2〕法国:白兰士, “人地相关论〞,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吕纳,?人地学原理?3〕英国:麦金德,?历史地理枢纽?是政治地理的代表作,阐述了“大陆腹地说〞这一全球战略的概念.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士培,主张适应论4〕美国:森普尔,?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亨丁顿,?气候与文明?,强调与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巴多斯,将人文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索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文化景观学派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5〕俄国:地理学派:以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主张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学派: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第二章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一一文化区文化区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边界的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央地区、二是外围区、三是边缘区功能文化区: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二〕文化的时间现象一一文化的扩散文化扩散可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可分为三种: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到的传递,其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迁移扩散: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①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②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三〕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一一文化生态学1〕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a、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在这一研究方法中,环境被认为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b、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与环境决定论不同,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的是人的选择水平,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是双向影响c、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注重于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其目的的是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d、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协调论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2〕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a、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根底条件b〔环境条件对文化开展的影响一一加速或延缓作用c、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d、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地貌,形成文化景观. .〔四〕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一一文化整合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文化整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条件的烙印.〔五〕文化现象综合体一一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居住在该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根底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第2节人文地理学的根本理论1、人文地理学的根本理论:(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行为论:是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与理论引入地理学,开展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新的分支一行为地理学. 文化景观论:过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它去研究该地区的人以前的各种活动,恢复其以前的活动过程.人地关系论: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或者是人文地理学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和学说,(二)人地关系论1)环境决定论: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德国黑格尔,拉采尔美国森普尔2)可能论:法国维达尔白兰士 ,白吕纳3)适应论:英国罗克斯比4)生态论:美国巴罗斯,目的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响.5)环境感知论6 )文化决定论7 )和谐论第3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程序:(1)确定研究课题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课分为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三类.根据课题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类:国家方案科研工程、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工程.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2)制定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研究的目的、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内容的框架等.(3)收集、整理资料(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5)分析研究这个阶段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通常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调查资料等研究资料和技术归档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2、人文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经验-一般理论-推论未来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现象-一般规律-验证〔特殊事件〕人本主义方法论:以人为主体、重人类行为,重非经济成分结构主义方法论:要素〔现象〕—结构〔功能〕—解释事物现象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答案一传统的根本研究方法〔1〕描述法〔文字表达、数据表示、图表显现、野外考察〕;〔2〕比拟法〔时间比拟、空间比拟〕;〔3〕解释法:经验归纳法〔经验-一般理论-推论未来〕、理论演绎法〔现象-一般规律-验证、解释〕现代科学研究方法(1).科学理论〔哲学方法〕:老三论〔系统论、限制论、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2).空间模型方法:定性-定量-综合集成方法、计量方法〔数理统计〕(3).现代技术:RS GIS、GPS实践方法〔1〕、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抽样调查、专家系统调查科技文献资料:地理科技文献、因特网〔2〕、社会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现象-总结-结论〕时间地理学方法〔时空分析人的行为-决策〕社会生态学方法〔社会要素-引入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决策〕答案二〔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①地理社会调查、②科技文献资料法、③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拟和归纳.〔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1〕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的数学模型:①统计分析模型、②规划与治理模型、③系统分析模型2〕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①分布型分析、②相互关系分析、③类型研究、④网格分析、⑤趋势面分析、⑥空间相互作用分析、⑦系统仿真研究过程模型与预测研究〔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①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②时间地理学方法、③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④人文地理学的系统分析方法第四章第1节人口与开展人口转变理论1〕法国兰迪,?人口革命?,“三个序列〞第一序列,原始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第二序列,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第三序列,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2〕美国诺特斯坦,第一次提出“人口转变〞的概念.“上下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3〕英国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即HS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到达均衡2〕早期扩张阶段,即EE阶段,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加速3〕后期扩张阶段,即LE阶段,死亡率低,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至最快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5〕减退阶段,即D阶段,出生率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出负增长人口转变模式① 北欧模式②日本模式③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④印度模式第2节人口分布与转移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上90%勺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面积10%勺土地上.世界上人口分布的不平衡除了表现在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之间.世界人口多数集中在北半球.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世界人口在各大洲分布也极不平衡.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地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河岸、海岸〕第3节人种人种的概念: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制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的划分:人种的划分是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外表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第4节民族民族的概念: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民族的特征:①共同语言②共同的地域③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共同心理素质第七章第1节聚落起源与开展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城市的开展特点聚落特征:人口、生产要素经济高度集聚产业特征:非农产业为主规模特征:人口聚居景观特征:人工景观〔物质环境和建筑密度〕物质特征:市政、公共设施集中完善职能特征:政治、经济、文化中央第2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城市化的机制〔一〕农业生产力的开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四〕经济开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开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开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兴旺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第3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第十三章第1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的定义可持续开展的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水平构成危害.1、可持续开展突出强调的是开展2、可持续开展以为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公平性原那么: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可持续开展是一种时机、利益均等的开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开展,即一个地区的开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开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开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开展水平.该原那么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他们应该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因此,可持续开展把消除贫困作为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要予以优先解决,要给各国、各地区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开展权.持续性原那么: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开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水平.即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即开展的概念中包含着制约的因素;在“开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水平施加的限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底一一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持续性原那么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开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水平,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共同性原那么:各国可持续开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那么是共同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决定全球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版)上册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版)复习资料备注结合人文参考书然后和资料进行的初稿,现在完成了上册,由于我背的书还在学校,这是根据我记忆和书本知识点进行整理的,我会在暑假完成终稿,我也会写一些得分技巧什么的,如果初稿中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缺点,可以联系我QQ号:1274887151(葛)希望各位或者下一届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人地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要求我们在人地关系中国认识人地系统,探讨如何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任务特点:(自己进行扩展,比如)★揭示人地关系总规律,普及生态伦理,改变人类疯狂掠夺自然环境。
改造现今充满对抗的社会关系与国际关系,为建立公正、和平与合理的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
利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国家建设服务。
研究西方人文地理学,借鉴他们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和体系一、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自我展开)★★★★(1)地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2)社会性——由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3)综合性——由学科属性所决定(4)复杂性——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二、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包括三部分(理论、区域、部门)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二、比较与分类三、类比、归纳与演绎四、分析与综合五、应用“老三论(①应用系统论、②引入信息论③控制论)”和新三论(①突变论、②协同论、③耗散结构理论)六、预测七、地理信息系统八、建立科学的研究程序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的,将空间数据输入、储存、检索、运算、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一体化的技术系统。
①能为学科提供崭新、快速的基础资料和全新的工作方式。
人文地理教案(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
前言人文地理教学计划1、第一章:绪论(2周、6课时);2、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4周、9课时);3、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1周、3课时);4、第四章:人口与发展(1周、3课时)5、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周、3课时)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6、宗教与宗教地理;(2周、6课时);7、聚落地理;(2周、6课时);8、政治地理;(2周、6课时)9、人文地理所面临的问题(2周、6课时)考核体系1、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指导思想,设计考核办法框架如下:1、学期考试:试卷成绩占总评70%;2、平时成绩占总评30%,其中:出勤占5分、课堂表现占10分、小论文占15分。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平时成绩(30分):21、出勤成绩5分:随机点名5次,缺1次扣1分。
212、课堂表现成绩(10分):上课期间的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表现的评价。
213、小论文(15分)总体要求:开始时间: 6周左右;方向:个人兴趣偏好、现实资料、发展方向;制定写作大纲,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内容翔实、3500—4500字的小论文。
经多次修改定稿后,交由老师课阅读、批改后给出最终分数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工作与流程。
具体选题要求:一、大题与小题。
受资料与知识、经验与能力、时间与精力的限制,宁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作;二、求全与求新。
不求面面俱到,惟求创新突破;三、专深与博广;四、长期与短期。
张曙光、《繁荣的必由之路》、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 《经济理论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22、试卷成绩(100分*70%):学期结束,课程修学完毕,从试卷库10套试卷中随机抽出2套试卷,进行闭卷考试。
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1.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尤指现代地理环境,具体而言,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岩石、生物圈、智慧圈组成的、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面或表层,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
第六章 文化地理学——文化生态
伊 斯 兰 教
洲叶拉七 、两伯世 非大半纪 洲派岛初 、,,穆 欧现后罕 洲主分默 及要为德 美分逊创 洲 布尼立 。 在、于 亚什阿
佛教“四谛”
痛苦
真理
苦谛
原因
寂灭
集谛 灭谛 道谛
途径、方法
湄洲岛的妈祖像
妈祖文化与地理环境
妈祖和妈祖文化的产生地选择在湄洲湾,与湄
洲湾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关。 从气候条件看:台风频发,在台风的影响下该 海域经常出现大风和高强度降水,海难高发。 从地质条件看:湄洲湾广阔,常年不淤,优良 的港湾。 从地形条件看:湄洲湾东、西、北三面山丘环 抱,湾口向东南敞开,中有多个天然屏障,使 湄洲湾成为天然的避风港,即使湾外恶浪滔天, 湾内仍风平浪静。
西双版纳的傣楼
西双版纳的傣楼
花腰傣的土掌房
彝家土掌房
地理环境的变更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亚非大陆的干旱气候带给古代东北非人
的选择。 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温变化对中国文 化的影响。
就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而论,游牧 文化与农业文化之间碰撞-融合的周期性与 气候冷暖变迁的波动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基本 吻合的准同步性规律
植被、动物等要素。
文化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与文化源地的选择
文化源地是指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最初产
生的地点。 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都曾有相对优越的 自然环境 。 宗教的发源地与自然环境相关。 民间信仰文化产生的起源地也与自然环境 相关。
埃及
巴比伦
中国
印度
古文明发源地
临 潼 姜 寨 遗 址
文化地理学
第六章 文化生态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三个着眼点
空间分布 时间上的变化历程 生态的观点和综合的观点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前言一、课程性质、目的要求该课程是地理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同时也可以作为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满足中等学校有关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需要,并使学生具备从事一般科研和带领学生开展相关课外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该课程总学时数为54个学时,具体分配如下:绪论 2课时第一章人地关系 4课时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4课时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8课时(其中:课堂讨论2课时)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6课时第五章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8课时(其中:专题讲座2课时)第六章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4课时第七章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 8课时第八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课时第九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4课时(其中:观看录像2课时)第十章区域发展与协调 4课时三、教学方法该课程教学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中心,采取以讲授为诉教学方法,辅之以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小论文写作和社会调查,力求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书本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对实际问题的分析。
四、成绩考核方法平时作业(小论文)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黄成林、郑冬子副主编,科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人文地理学概论》(张文奎主编)、《人文地理学》(王思涌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旅游地理学》(保继刚等)、《政治地理学》(王思涌等)、《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H.J.德伯里著,王民等译)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绪论教学内容:通过绪论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学科牲和体系、研究方法。
一、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任务,掌握人文地理研究对象。
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和体系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掌握其学科特征。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熟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人地关系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地关系理论的形成发展,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及人地系统结构演变和调控。
人文地理学讲义.第06章
第六章人口地理学第一节人口与发展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一般认为,人类由大约4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进化而来。
人类进化经历了古猿-猿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五个阶段。
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洲的东非高原很可能是人类最初完成从猿到人的历史性转变的地方,此后不断向亚、欧两大陆扩散。
5万年前,人类进化进入晚期智人阶段,人类文化进入旧石器晚期;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产生最初的农业,人类开始从游牧、采集转向定居生活,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加快;而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世界人口增长的进程。
(一)农业革命前的人口农业革命前是现代人类形成的漫长时期。
原始人群过着极端分散、闭塞的流动生活,依靠采集、渔猎获得食物,这类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当时人口的增长受到种群增长规律的强大制约。
其人口特征是:(1)极低的人口密度。
据研究,公元前1.5万年,世界总人口约300万,按狩猎采集的实际面积计,人口密度为0.08人/km2;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约4000万,人口密度为0.5人/km2。
(2)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该阶段人口增长缓慢,人口数量受食物所能承受的界限的限制。
(3)人口的分布集中。
由于采集狩猎群体对居住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
(4)开始了人口迁移。
公元前8000年,狩猎和采集者已开始迁移,逐渐覆盖了大部分大洲的一些地区,只剩南极洲还未被人类占据。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一万多年前世界上出现了农业,农牧业成为人类主要生产方式。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差别是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农业社会人口呈现的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人文地理教案设计(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
前言人文地理教学计划1、第一章:绪论(2周、6课时);2、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4周、9课时);3、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1周、3课时);4、第四章:人口与发展(1周、3课时)5、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周、3课时)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6、宗教与宗教地理;(2周、6课时);7、聚落地理;(2周、6课时);8、政治地理;(2周、6课时)9、人文地理所面临的问题(2周、6课时)考核体系1、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指导思想,设计考核办法框架如下:1、学期考试:试卷成绩占总评70%;2、平时成绩占总评30%,其中:出勤占5分、课堂表现占10分、小论文占15分。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平时成绩(30分):21、出勤成绩5分:随机点名5次,缺1次扣1分。
212、课堂表现成绩(10分):上课期间的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表现的评价。
213、小论文(15分)总体要求:开始时间: 6周左右;方向:个人兴趣偏好、现实资料、发展方向;制定写作大纲,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内容翔实、3500—4500字的小论文。
经多次修改定稿后,交由老师课阅读、批改后给出最终分数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工作与流程。
具体选题要求:一、大题与小题。
受资料与知识、经验与能力、时间与精力的限制,宁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作;二、求全与求新。
不求面面俱到,惟求创新突破;三、专深与博广;四、长期与短期。
张曙光、《繁荣的必由之路》、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 《经济理论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22、试卷成绩(100分*70%):学期结束,课程修学完毕,从试卷库10套试卷中随机抽出2套试卷,进行闭卷考试。
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1.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尤指现代地理环境,具体而言,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岩石、生物圈、智慧圈组成的、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面或表层,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31301010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英文名称:Human Geography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学分: 4适用对象:地理科学本科二年级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涵盖经济、人口、宗教、语言、民族、民俗、行为、自然、政治等诸多内容,且涉及到现实社会中许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如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人口流动、宗教信仰、文化产业化和新经济等。
同时,由于它所探索的是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因而受不同空间尺度的影响较大。
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还需要人们从发展中来考察人文现象。
所以,与一般学科不同,人文地理学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综合特征,在研究视角上又具有鲜明的时空性。
由于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综合性和交叉性强,人文地理学对丰富学生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大有裨益。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也是本科教育地理科学主干课程、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门课程实践应用较强,发展空间较为广阔,对学生视野的开阔,求知欲的激发和创新力的启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1.一般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以及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特点。
2.了解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时期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各阶段特点和演变规律,培养学生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主要人文要素的时空变化和空间差异,以及各部门人文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文化和内涵和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人文事象的能力。
3.牢固掌握人地关系基础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优化协调对策。
4.应所学理论知识,对当代全球人地矛盾和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地问题有系统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以讲授为主,客观许可时运用多媒体,另外也可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来弥补单一讲授法的不足。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第3版--课后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第3版)--课后答案第一章:人地关系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个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自己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沿海地区兴建了大量工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更多地劳动力,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城建等面积不断增加,人地关系呈现紧张趋势,特别是在资源、劳动力等密集的工业化初级阶段,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耕地减少等环境生态问题严峻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人地关系的不和谐。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大量基础工业迁往中西部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过渡,缓和了长期处于农业发展的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也会吸引大批劳动力返回西部地区在家乡就业,工业经济的发展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当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这样人地关系将会有好的发展态势。
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作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P20:总结:云南师范大学所在地:云贵地区)中国云贵地区峰丛岩溶贫困山区,水土资源贫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力低下,人口增长快、素质差。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人们不停的毁林开荒种粮,致使这些地区步入毁林开荒→水土流失→粮食减产→再毁林开荒的恶性循环中,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
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P26——P28)(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③生态足迹的研究④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①空间的网络化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思考题及习题
《人文地理学》各章思考题及习题第一章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第二章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第四章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第五章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第七章1、比较分析东西方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差异。
人文地理(陈慧琳版)重点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农业经济活动的特点:强烈的地域性和明显的阶段性。
类型:以种植业为主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是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是在人的作用下完成的生物有机体的生命过程。
原始农业主要包括由野生动物驯养发展而来的游牧业和由植物驯化发展而来的刀耕火种式的种植业。
此时劳动生产率虽底,但农业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于人口的增长,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凸现出来,如迁移农业对森林的破坏。
传统农业以梨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虽对自然界有取有予,终因投入水平底难以获得足够的农产品,且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灌溉方式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石油农业也叫能源农业,一方面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业产品的商品率;另方面却破坏了农业主要自给系统特别是自然生态系统,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土地退化,农产品污染,农田系统遭到破坏等。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应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以保持并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为指导思想,模拟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多样性和物质的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以便尽可能地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集约农业,一方面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业生产;另一方面,继续发展以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化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改造,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做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土地适宜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
工业经济活动的特点:无明显的季节性;专业化与协作化;技术性强,精密度高;分布集中。
工业集中分布原因①能源和原材料分布集中,只有集中工业分布才有利于对工业资源的利用②工业集中分布有利于形成适度规模,提高经济效益③工业生产过程易于分解形成众多小部门,人们可以选择优势区位进行生产④工业各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生产技术联系,或互为市场,只有在紧密的生产技术或市场联系中,才能节约能源、运费、生产用地,降低生产成本⑤工业集中分布可产生积聚效益。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第六章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第六章复习思考题第六章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一、填空题1.由于休闲活动是休闲者自己来选择和参加,因而它具有、自由性、消遣性和。
2.旅游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相互间的、和,遵循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
3.按资源利用的角度,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和。
前者指那些在旅游过程中被部分消耗掉,但仍然能通过正当途径再生产所补充的一类旅游资源。
后者指那些在自然生成或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遗存物。
4.旅游活动的构成包括:、、。
5.旅游是暂时在异地的活动,不导致在异地的。
二、名词解释1.休闲2.旅游3.旅游资源4.旅游环境承载力5.旅游业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活动属于旅游的是:()。
A、家庭阅读B、室内运动C、看电视D、在异地的公务会议2. 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是()。
A.人的心理需要B.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C.地理环境的差异D.经济的地区差异3、()是构成旅游活动和旅游事业最基本的要素。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动机D、旅游目的4、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的是()。
A、投资条件评价B、特色评价C、密度评价D、容量评价5、用来度量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所引起的指数是()。
A、高峰指数B、地理集中指数C、季节性强的指数D、综合指数6、()因素是影响旅游地和可原地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A、时间B、语言C、文化D、距离7、旅游资源效益评价,不包括()等方面。
A、区位条件评价B、经济效益评价C、环境效益评价D、社会效益评价8、下列不属于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子有()A、社会文化环境因子B、自然条件因子C、社会经济环境因子D、生态环境因子9、旅游地承载力指数强度分项不包括()A、游客密度B、游客年龄C、旅游用地强度D、旅游收益强度四、多向选择题1. 下列活动属于休闲活动的是()。
A、看书B、看电视C、室内运动D、外地观光2. 旅游活动和休闲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时间B、身体C、金钱D、机会3.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第一章人地关系1.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地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3.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4.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中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表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与地“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
(1)数量上的有限性。
(2)地域上的差异性(3)制约性和可变性(4)有限的稳定性(5)层次性和复杂性(6)整体性人地关系中的“人”与“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过量的人口对环境是一个压力,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而无一定数量的人口,也谈不上利用环境。
二、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1)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2)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3)生态足迹的研究(4)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1)空间的网络化(2)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1)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规划、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以保持并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模拟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多样和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适应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
1.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活动:(1)强烈的地域性(种植业、畜牧业)(2)明显的阶段性(渔猎采集:采集野果,捕鱼狩猎;原始农业:游牧业,种植业;传统农业:犁耕锄种,手工劳动;石油农业:商品率,生态破坏;生态农业:工业经济活动:(1)无明显的季节性(2)专业化与协作化(批量生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3)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1)产品的无形性(主要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2)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产品不能储存、宾馆)(3)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网络服务、中介服务、融资服务)(4)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提供金融、通信、运输、智力服务)2.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摆脱贫困而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垦山种粮,使之恶性循环。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版)下册复习资料
第六章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类的休闲活动与旅游活动—、休闲活动休闲: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满足饮食、睡眠等生理活动必要时间,家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即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去利用和消磨的时间。
★★★二、旅游活动旅游: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业讨旨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是由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组成的产业群体。
旅游业属服务行业。
★★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移动规律①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旅游活动首先是人的活动。
游客的迁移,伴随着物质流、信息流、文化流和经济流,促使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发生空间相互作用,冲击着旅游目的地的人地关系;使旅游者本身得到身心满足的同时,反作用于客源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相互间的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遵循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
互补性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在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能建立起旅游供需关系。
地域差异越强,相互之间旅游需求越强烈,客源地与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力也就越大。
在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地域差异中,由旅游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性所产生的互补性,成为人们旅游的最强大动力,构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导致了游客的移动。
但随着离客源地距离的増加,旅游空间竞争和其他干涉曰益加强.旅游流强度和流向发生转移,出现空间相互作用的替代性。
替代性可以节省交通费用和时间,减轻旅途疲劳,而旅游地的置换,也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作用。
目前,由于运输设施进步,交通费用下降•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支付交通费用的能力和通过旅游寻求新环境的欲望不断增强,感知距离大大缩小,从而拓展了旅游的可达性,增加了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相互作用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填空题
1.由于休闲活动是休闲者自己来选择和参加,因而它具有、自由性、消遣性和。
2.旅游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相互间的、和,遵循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
3.按资源利用的角度,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和。
前者指那些在旅游过程中被部分消耗掉,但仍然能通过正当途径再生产所补充的一类旅游资源。
后者指那些在自然生成或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遗存物。
4.旅游活动的构成包括:、、。
5.旅游是暂时在异地的活动,不导致在异地的。
二、名词解释
1.休闲
2.旅游
3.旅游资源
4.旅游环境承载力
5.旅游业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活动属于旅游的是:()。
A、家庭阅读
B、室内运动
C、看电视
D、在异地的公务会议
2. 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是()。
A.人的心理需要
B.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C.地理环境的差异
D.经济的地区差异
3、()是构成旅游活动和旅游事业最基本的要素。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动机
D、旅游目的
4、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的是()。
A、投资条件评价
B、特色评价
C、密度评价
D、容量评价
5、用来度量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所引起的指数是()。
A、高峰指数
B、地理集中指数
C、季节性强的指数
D、综合指数
6、()因素是影响旅游地和可原地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A、时间
B、语言
C、文化
D、距离
7、旅游资源效益评价,不包括()等方面。
A、区位条件评价
B、经济效益评价
C、环境效益评价
D、社会效益评价
8、下列不属于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子有()
A、社会文化环境因子
B、自然条件因子
C、社会经济环境因子
D、生态环境因子
9、旅游地承载力指数强度分项不包括()
A、游客密度
B、游客年龄
C、旅游用地强度
D、旅游收益强度
四、多向选择题
1. 下列活动属于休闲活动的是()。
A、看书
B、看电视
C、室内运动
D、外地观光
2. 旅游活动和休闲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时间
B、身体
C、金钱
D、机会
3.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
A.旅游者
B.导游
C.旅游资源
D.旅游业
4.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
A.相互间的互补性
B.相互间的引力大小
C.相互间可达性
D.相互间的空间距离
5.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要素评价的是()。
A、区位条件
B、价值评价
C、客源条件
D、旅游容量
6.下列符合生态旅游观点的有()。
A、利润最大化
B、以生态为基础
C、游客第一,有求必应
D、环境资源的保育
7. 下列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
A、自然资源
B、人工建筑物
C、商业旅游
D、科学考察
8、休闲活动是由休闲者自己来选择和参加,因而它具有的特点:()
A、自主性
B、自由性
C、消遣性
D、参与性
9、按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主要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
A、观光型
B、文化型
C、山地旅游
D、公务型
10、按旅游资源特征划分,旅游可分为:()
A、国内旅游
B、海滨旅游
C、宗教型
D、名胜古迹旅游
11、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相互间的()
A、互补性
B、相似性
C、替代性
D、可达性
12、按旅游资源利用角度,旅游资源可分为:()
A、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B、自然旅游资源
C、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D、人文旅游资源
13、旅游资源效益评价,包括三方面。
A、区位条件评价
B、经济效益评价
C、环境效益评价
D、社会效益评价
14、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子主要有:()
A、社会文化环境因子
B、自然条件因子
C、社会经济环境因子
D、生态环境因子
15、旅游地承载力指数强度分项包括:()
A、游客密度
B、游客年龄
C、旅游用地强度
D、旅游收益强度
16、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的经济作用主要有:()
A、赚取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B、积累资金,回笼货币
C、扩大劳动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发展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
五、问答题
1、根据图6-1,简述旅游与休闲的关系
2、简述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规律
3、论述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举例说明旅游活动与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
5、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谈谈你对“生态旅游”和“资源生态经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