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合集下载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_历史故事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_历史故事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历史是现实的纪录,莫说十几年前的现实都难以记清,就更遑论几千年前的现实。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二十四孝图》的故事篇一: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篇二: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篇三: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篇四: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1. 二十四孝的故事1、孝感动天据说舜的父亲、继母和他异母的弟弟多次想害死他,他们在舜修补谷仓时放火,在他掘井时填土企图将其掩埋,但舜都成功逃脱了。

舜虽心里万般委屈,但仍然反省自己,认为是自己侍奉的不好,丝毫不记恨家人,还对他们一如既往的好。

舜的孝行感动了上天,在他耕地时,大象跑过来帮他,小鸟来替他锄草。

尧帝听说了,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各种考察,让他继承了王位。

舜在当了天帝后,依然十分孝顺自己的父母,对弟弟也很好,他的孝行便这样流传了下来。

2、亲尝汤药汉文帝十分孝顺,每日都细心照料母亲,从不懈怠。

传闻薄太后生病,病了足足有三年,汉文帝把母亲照料的很周到,常常衣不解带侍奉左右,汤药他也是亲自尝过之后才拿给母亲喝,其孝行因此传遍天下。

3、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很孝顺父母,有一次他去山里面砍柴,家里面来了客人,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时情急,只好咬破自己的手指,曾参突然觉得心疼,知道是母亲在呼唤自己了,赶紧返回家中,得知缘由,忙去接待客人。

4、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仲由家里贫困,自己常常都是靠野菜为生,但他为人孝顺,总是跑到百里之外背了米回来给父母吃。

后来父母去世了,他游学到楚国做了官,跟随他的车骑有百辆,存起来的粮食有万钟,仲由享受着此时的荣华富贵,不由感慨自己曾经吃野菜的日子,想到再也不能跑百里给父母背米了,十分伤心。

孔子还赞他说:“你对父母的侍奉,真是生时尽力,死后尽思。

”5、卖身葬父因家里贫困,父亲死后,董永只能将自己卖身到富贵人家赚取钱财,好安葬父亲。

一次在槐树下偶遇一女子,自愿与他结为夫妇。

不料那女子一个月便完成了债主要的三百匹锦缎,帮助董永还清债务赎了身。

在回家路上又经过那棵槐树,女子告知董永,说自己是天上的织女,天帝被董永的孝心感动,派她前来相助,说完便飞上了天。

6、闻雷泣墓魏晋时期营陵人王裒,其父被司马昭杀害,他终身不肯朝西坐着,并发誓永不做晋臣。

母亲在世时非常怕打雷,死后他便将母亲安葬在山林比较清静的地方,一到雷雨天气,他便不顾风雨跑到母亲坟旁,安慰母亲不要害怕,自己陪在左右。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古今必读!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古今必读!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古今必读!《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一、孝感动天虞舜。

瞽搜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

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

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

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

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

名恒。

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

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

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

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

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

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

曾参。

字子舆。

事母至孝。

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

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

跪问其母。

母曰。

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

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

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

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

闵损。

字子骞。

早丧母。

父娶后母。

生二子。

衣以棉絮。

闵损。

衣以芦花。

一日。

父令损御车。

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

欲出后母。

损曰。

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

后母闻之。

卒悔改。

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

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

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仲由。

字子路。

家贫。

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

南游于楚。

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

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

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

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

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

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董永家贫。

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

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

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

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

妇织一月而成。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丁兰, 丁兰,相传 为东汉时期河内 今河南黄河北) (今河南黄河北) 人,幼年父母双 亡,他经常思念 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的养育之恩, 于是用木头刻成 双亲的雕像, 双亲的雕像,事 之如生, 之如生, 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 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 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 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 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 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 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 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 休弃。 休弃。
11 怀橘遗亲
陆绩, 陆绩,三国时 期吴国吴县华亭 今上海市松江) (今上海市松江) 科学家。 人,科学家。六岁 时,随父亲陆康到 九江谒见袁术, 九江谒见袁术,袁 术拿出橘子招待, 术拿出橘子招待, 陆绩往怀里藏了两 个橘子。 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 陆郎来我家作客,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 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 母亲喜欢吃橘子, 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 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 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 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 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 天图》 易经》 撰写《太玄经注》 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 闵损,字子骞, 春秋时期鲁国人, 春秋时期鲁国人,孔 子的弟子, 子的弟子,在孔门中 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 孔子曾赞扬他说: 孝哉,闵子骞! “孝哉,闵子骞!” 论语·先进 先进》 (《论语 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 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 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 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 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 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 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 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 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 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 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24孝故事

24孝故事

24孝故事《二十四孝》是古代二十四名孝子在生活中行孝的故事集,计有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等共24个人物至孝的故事。

古人将他们的孝顺故事编写成《二十四孝》一书,成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故事如下:一、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

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

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三、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

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适值严冬,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

少顷,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

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四、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到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到家中有事,当即弃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道父亲已重病两日,经医诊治,疗效甚微。

二十四孝的故事(古文)

二十四孝的故事(古文)

二十四孝的故事一、孝感动天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

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

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

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

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

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后人有诗赞曰: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二、孝传五世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

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

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

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

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

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夫妇和睦妯娌相亲。

以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宋皇树坊旌表,赐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

后人有诗赞曰;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三、兄弟争孝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

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

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

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

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

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

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

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诗云: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

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一:孝感动天,虞舜唐尧时代,一个叫舜的人是瞽叟的儿子,瞽叟是个瞎眼老人,非常不讲道德,舜的母亲也爱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他的弟弟叫象,更是骄纵凶狠,对待舜非常不好,三人多次想加害于舜!舜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对父母和弟弟却无丝毫怨恨之心,始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舜尽管最后还是被赶出家门,在历山脚下耕种,由于舜孝感动天,每当他耕耘的时候,有大象来帮忙,有鸟儿来帮忙!他的德行也影响了周边无数百姓,人们都愿意与他结邻而居,舜的孝顺贤能也传到了当时的皇帝尧那里,尧通过侦查发现确有其人其事,就排了九个健壮的男子去帮助他,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做妻子,还将皇位禅让给了他!诗颂:对对耕春象,纷纷耕草禽。

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没继承汉高祖刘邦的王位之前,被封为代王。

汉文帝刘恒是薄姬所生,尽管刘恒当了皇帝以后,薄太后有很多宫女服侍,但汉文帝依然如往常一样孝顺母亲!有次薄太后患重病有三年之久,汉文帝除了在朝堂处理国家大事后都是每天守在母亲身边,亲自看护,日夜不停,实在困了就在母亲的病床旁边打个盹。

每当宫女煎好药他一定先尝尝是否已经煎到位才亲自细心给母亲喂药!汉文帝刘恒的仁孝也传遍天下。

诗颂: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周朝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叫曾参的弟子,品德高尚,非常孝顺父母。

有次他去山中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在家里没有东西招待客人,但是曾参一直还没有回来。

他的母亲实在没有办法了,忽然想起一个办法,因为母子心血相通,就咬破了自己的一个手指。

曾参在山中忽然觉得心痛,担心母亲在家有事,就急忙赶回家中。

客人走后,曾参问母亲家里来了客人为什么他在山中会忽然心痛,他母亲说,我见你很久没有回来,就咬破手指,想你必定会有感觉,早点回来,帮我招待客人。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周朝时候孔子有个弟子叫闵子骞,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一个女子生了两个弟弟。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1孝感动天.虞朝皇帝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为孝顺。

父亲是一位全然不懂礼仪的人,母亲常出恶言,其弟名象,高傲不悛,惟姚舜其实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姚舜常在历山下耕田,因孝感动天,有象协助耕田,亦有鸟帮忙其锄草。

当时的皇帝唐尧闻悉姚舜大孝,特派九位男子服侍,并将其女儿娥皇及女英与舜为妻,後来并将天下让与,舜以一平民,居然跃而为虞朝之皇帝,纯因孝心所致。

2.亲嚐汤药西汉时代之汉文帝名恒,系汉高祖刘邦之第三子,尚未就帝位前,其父就封化为代王,文帝奉养其母薄太后,极为孝顺,从不怠慢,有一次母亲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亲自殷勤看护,在侧侍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每逢煎好汤药,如非亲自嚐试,未敢拿与母亲服。

文帝孝顺母亲,因而仁孝声名传遍於天下,得到人人之赞颂。

3.啮指痛心周朝曾参,名子舆,奉养母亲,极为孝顺,有一次往山中砍柴时,家裏忽然有客来到,母亲手足无措,盼望曾参速返,乃咬破手指,在山中之曾参,陡觉心痛,卜有预兆,急忙挑柴赶回家中,硊在母亲膝前,问其缘故,母亲说: 因有客至,乃咬手指使你醒悟。

曾参事母至孝,母亲手指竟与其性灵相通。

4.负米养亲周朝仲由,字子路家境贫困,时常采食藜与藿等野菜,子路为奉养父母,每每往百里以外之地背负食米。

父母逝世後,南游至楚国,楚王敬慕其学问人品,给与封其官爵百乘之车马,积存之米粮以万钟计,平时生活,以多层毛毯为坐褥,用膳时排列食鼎食用,极尽荣华富贵,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劳,感叹说: 虽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里以外之地负米奉养双亲,惜巳无法如愿。

5.卖身葬父汉朝有一孝子,姓董名永,家贫如洗,父死时无力筹划丧事,乃卖身贷钱埋葬父亲。

葬亲事毕,往买主家偿工途中,遇一妇女,求董永娶为妻室,并与之同往主家,买主令织缣三百疋以抵偿贷借款项,因得该妇女之助,仅历时一个月,即完成工作,归途行至前相遇之槐树下,该妇女遂辞别董永而去。

相传该妇女系仙女,因董永之孝心可感,乃得天助。

24孝故事大全

24孝故事大全

24孝故事大全1.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2. 戏彩娱亲: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3. 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

4. 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

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5. 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遇上难题,就赶紧背柴回家。

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盼望自己回来。

6. 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逝,继母常常虐待他。

7. 亲尝汤药:汉文帝在母亲薄太后患病的3年时间里,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

8. 拾葚异器: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当时正逢王莽叛乱,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又遇饥荒,柴米昂贵,怎么办呢?蔡顺只好每天拾桑葚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问:“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被他的孝心深深感动,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自己的老母。

9. 埋儿奉母:东汉时期的郭巨,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饿死,打算埋掉自己的儿子,以保全母亲的性命。

挖坑时,意外地挖到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得以用这些黄金赡养老母亲和供养妻子。

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0. 卖身葬父:董永为了筹集葬父的费用,不得不卖身为奴。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七仙女化作七姐来到人间,与他结为夫妻。

24孝图的24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24孝图的24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24孝图的24个故事分别是什么1、二十四孝图是包含着中国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

孝道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精髓,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尽孝道。

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二十四孝图上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

2、忠孝双全:明朝有个将军沈至绪在抗击异军的战场上牺牲了,他的女儿沈云英登高大喊,振奋士气,发誓要为她的父亲报仇,并且夺回失地。

众将士被她的忠孝所感动,纷纷斗志昂扬,将敌人赶走了,并且她和她的父亲都受到了朝廷的追封。

沈云英可谓是忠孝双全。

3、望云思亲: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了,是唐朝的宰相狄仁杰的故事。

狄仁杰一次外出巡视的时候,登上了太行山,朝下看着,对身边的侍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

他久久没有离去,泪流满面。

4、上书救父:是发生在汉文帝时期的事情,有位名医叫淳于意,在民间为百姓治病。

因为他性情耿直,在治病的时候得罪了达官显贵,受到了诬陷,被押到长安受刑。

她的女儿缇萦为了救父亲,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是却不辞劳苦,随着父亲一同前往长安。

到了长安,她便上书给汉文帝,陈述肉刑的危害和她父亲在民间的故事。

最后汉文帝发觉她的父亲是遭人陷害的,赦免了她父亲的罪行。

5、打虎救父:晋朝的时候,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他的父亲在田地里面耕种的时候,竟然被一只突然出现的老虎给叼走了。

杨香此时没有被老虎吓走,而是为了救自己的父亲,他直接爬到了老虎的背上,然后扼住了老虎的脖子。

最后老虎受不了松开了他的父亲,他终于把自己的父亲救了下来。

6、二十四孝除了上面四个故事,还有剩下的二十个故事,分别是:彩衣养亲,哭竹生笋,鹿乳奉亲,笼负母归,弃官奉亲,芦衣顺母,卖身葬父,亲尝汤药,卧冰求鲤,闻雷泣墓,百里负米,挨杖伤老,跪父留母,孝感继母,劝姑孝祖,孝感动天,兄弟争孝,啮指痛心,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7、二十四孝的二十四个故事,把我国孝道这一传统美德体现的淋漓尽致,对孝道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孝经-二十四孝故事

孝经-二十四孝故事

孝经-二十四孝故事1 虞舜耕田【原文】虞舜大孝,竭力于田。

象鸟相助,孝感动天。

虞舜,姓姚,名重华。

父瞽瞍顽,母握登贤而早丧。

后母嚚,弟象傲,常谋害舜。

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

负罪引慝,孝感动天。

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

天下大治,因禅焉。

大舜心中只有父母,故不知其他,只求可得父母之欢心,故始终不见父母不是处。

人伦之变,至舜而极。

然能尽爱敬之诚,则至顽如瞍,尚能底豫允若,况顽不如瞍者乎。

【白话解释】虞代的舜帝,姓姚,名叫重华。

他的父亲叫瞽瞍,没有知识,又喜欢妄作妄为。

他的生母名叫握登的很贤德,可是早已亡过了。

他的后母呢,口里是不说忠信的言语的。

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又很傲慢。

他们常常想了计策,要谋害舜。

舜像孩子般的呼号哭泣,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

并且以为父亲、母亲、弟弟的种种行为,都是自己的侍奉不得法,所以不能够得到爷娘的喜欢。

舜帝这样的孝顺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天。

有一次,在历山地方耕田,大象帮着他耕,飞鸟帮着他耘。

尧皇帝得知了,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屡次用艰难的事情,去试验舜帝,并不觉得怎么样。

后来天下很太平,尧帝就把皇帝位子让给他了。

2 仲由负米【原文】子路尽力,负米奉亲。

亲没仕楚,叹不及贫。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李文耕谓,事亲之事,承颜日短,报德思长。

如仲氏子者,方乐负米之欢,旋抱衔恤之痛。

思藜藿而不得,列钟鼎而徒然,子欲养而亲不待,盖千古有同慨也。

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白话解释】周朝时候,有个贤人,姓仲,名叫由,表字就叫子路。

他的家里穷苦得很,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呀、藿呀,那一类不好的蔬菜。

因为奉养爷娘的缘故,常常出去到百里以外,背了米回来给爷娘吃。

等到他的爷娘都去世了以后,他就往南方游历,游到楚国地方,楚王就聘他做了官。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一、孝感动天原文: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嚚,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诗赞: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译文: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瞽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

天生就懂得大孝。

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们多次设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

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

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学习),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二、戏采娱亲原文:周老莱子,至孝。

奉二亲,极其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著五色斑烂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诗赞: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闱。

译文:周朝时有个老人叫莱子,非常孝顺。

他伺候二老双亲,总是极尽所能地做可口的甘美的食物。

他的年龄马上就七十了(古稀之年,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从来不在父母说老了。

他经常身穿色彩鲜艳的婴儿装,象婴儿一样在双亲身边戏昵。

有一次曾经在为老人端洗脚水时,故意假装跌倒,趴在地上,学小婴儿的哇哇哭声,逗老人开心。

三、鹿乳奉亲原文:周剡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剡子具以情告,乃免。

诗赞: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译文:周朝时有个人叫剡子,天性非常孝顺。

他的父母年纪大了,俩人的眼睛都患上了眼病,想吃野鹿的乳汁。

剡子于是穿上鹿皮做的衣服,进到深山密林里,混到鹿群当中,挤母鹿的乳汁拿回家供养双亲。

一次,猎人发现了他,以为是只失群的小鹿,便用弓箭瞄准准备射他,吓的他赶紧大喊说自己是为得到鹿乳而装扮成鹿的人,才逃过了一场大难。

二十四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的故事1.孝感动天。

远古帝王舜年轻时,父亲、继母和异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仍然对父母孝敬,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鸟帮他耕种,后来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2.戏彩娱亲。

春秋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色彩衣,拿着拨浪鼓戏耍,就像小孩一样。

一次他跌了一跤,怕父母伤心,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父母很高兴。

3鹿乳奉亲。

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时想吃鹿乳,郯子就身披鹿皮,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

不料猎人把他当做了真鹿,要用弓箭射杀他。

他连忙解释,猎人才知是人,对他大加赞扬。

4.为亲负米。

春秋鲁国人仲由,年轻时家贫,自己常吃野菜,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后来他做了大官,但是父母死了,他经常感叹:“现在我还想为父母亲去负米,却再不能了。

”5.啮指心痛。

春秋鲁国人曾参少年时经常到山里去打柴。

一天家里忽然有客人造访,母亲不知如何接待,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明白是母亲在召唤,便赶快回家招待客人。

6.芦衣顺母。

春秋鲁国的闵损常受继母虐待。

冬天继母的亲生子的棉衣里是棉花,而他的棉衣里是芦花。

后来父亲发觉后要休掉妻子,闵损反而为继母求情,继母从此对他十分疼爱。

7.亲尝汤药。

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对母亲非常孝顺。

一次母亲病重,汉文帝日夜守护,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好后,他都要先尝一尝,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8.拾葚供亲。

汉代的蔡顺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养母亲。

一天遇到军士,问他为什么把红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他说黑桑葚让母亲吃,而红桑葚自己吃。

军士们就送给他米和牛,让他孝敬母亲。

9.为母埋儿。

晋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怕养孩子影响供养母亲,准备将儿子埋掉。

挖坑时,突然挖到一坛上天所赐的黄金,于是既可孝敬母亲,又可抚养儿子了.10.卖身葬父。

汉朝董永家贫,父亲去世后只好问地主借钱办丧事。

后来他准备卖身去地主家干苦力,半路上遇到一位美女,于是董永就将她带到地主家帮忙。

古代24孝的名称和故事

古代24孝的名称和故事

古代24孝是指我国古代流传的24个孝子的事迹。

这些故事旨在弘扬孝道,教育人们尊敬父母、孝顺父母。

以下是古代24孝的名称及简要故事:1. 孝感动天:上古时的虞舜在父母和弟弟都有怪脾气的情况下,能够处理好各种关系,从而感动了上天。

2. 戏彩娱亲:周代的老莱子为了使父母开心,特意穿著彩衣,学做各种滑稽动作逗父母开心。

3. 鹿乳奉亲:郯子为了救治母亲的病,不惜冒险去山林里取得鹿乳。

4. 百里负米:仲由(子路)为了照顾生病的父母,背负米粮从百里之外赶回家中。

5. 啮指痛心:曾参在母亲急需时,咬自己的手指以示回应,体现了孝顺之道。

6. 芦衣顺母:孟宗为了让母亲保暖,用芦苇编成衣服,孝顺母亲。

7. 亲尝汤药:子路为了让受伤的母亲吃肉,自己先尝试药膳,确认无毒后再让母亲食用。

8. 拾葚异器:秦子婴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特意从不同的器具中寻找草药。

9. 埋儿奉母:郭巨为了节省家庭开支,甘愿埋掉自己的儿子,以节省粮食供养母亲。

10. 卖身葬父:杨孝子为了安葬父亲,甘愿卖身葬父。

11. 刻木事亲:丁兰用木头雕刻成父母的形象,以表示敬孝。

12. 涌泉跃鲤:庄子为了救治生病的妻子,学渔夫捕鲤。

13. 怀橘遗亲:吴猛为了让母亲品尝到美味的橘子,特意将橘子藏在怀里带回家。

14. 扇枕温衾:王祥为了让生病的母亲保暖,用扇子为母亲暖床。

15. 行佣供母:朱寿昌为了照顾母亲,辞去官职,甘愿从事佣工。

16. 闻雷泣墓:王羲之听到雷声,想起已故的母亲,不禁痛哭流涕。

17. 哭竹生笋:孟宗为了让母亲吃上新鲜的蔬菜,在竹林里哭泣,感动了天地,使竹子生出了新笋。

18. 卧冰求鲤:邴严子为了救治生病的母亲,在冰天雪地里捕鱼。

19. 扼虎救父:鲍叔牙为了救父亲,勇敢地与猛虎搏斗。

20. 恣蚊饱血:吴起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甘愿让蚊子吸自己的血。

21. 尝粪忧心:子路为了了解母亲的病情,尝粪便以判断病情。

22. 乳姑不怠:杨香为了让婆婆吃上美味的乳制品,甘愿喂奶给婆婆。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孔子说:“孝子愿承其事,赤子愿学其道。

”孝道乃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德,一直世世代代流传至今。

下面一共有二十四则孝道故事,见证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背后的可贵美德!
一、颜如玉孝子
明朝时,一家三口,父母颜文英,孩子叫颜如玉。

他们家母亲极其孝顺,教育孩子更是不遗余力,强调孩子应该孝敬父母,自身行为要正派清正。

有一次,父母给颜如玉买了一件新衣服,他却拒绝穿上,他说:“这样的衣裳太漂亮了,太显眼了,我不敢穿,害怕会别人看到、羞辱咱家父母。

”父母知道他的心意,欣喜连连。

二、徐文公孝儿
唐朝时,有一位叫徐文公的律师受封为大夫,此时他的孩子非常孝敬老人,每次去外头做事,决不能忘记拜访爷爷奶奶,他以诚恳的
态度,真挚的问候为表达孝心,他也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老人,照料他们,时刻传递着他的温情和孝心。

三、木兰赴火女
宋朝者,有个叫木兰的少女,她不仅智慧过人、勤恳努力,最难
能可贵的是:她非常孝顺父母,面对父亲病故,她主动要入军,替父
亲报仇血恨,木兰直面拒降大军,英勇地站立在战场上,最终战死沙场,史称木兰赴火入军,此举令人赞颂!
四、吴起孝仔
明朝时,一位名叫吴起的士子,早失去父亲,母亲在家门口盖房
子时起火,受了重伤,吴起孝仔扶着母亲上山,吴起紧贴头顶叩拜说:“请做我的代父!”这一幕博得全村的敬仰,他的深情令人感动,也
让人看到当时的孝顺。

五、李太白孝弟
李白在家乡担任将军时,掌兵之中有个表彰勇士的仪式,他的弟
弟也参加了,李太白亲自为自己的弟弟发动袖子,给平民贴上印章,
并上缴官职令,这种孝敬兄弟之间感情的行为,也显示。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护长辈的情感表现。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即《二十四品风韵》。

二十四孝,出自《论语·子路》:“孝悌忠信,尽忠报国。

三从四德,仁在其中;五常六艺,养性安民。

”《论语》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之情,而亲仁……”这些故事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文化中最有代表性且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以孝道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至今仍被广泛地传播教育熏陶,影响着一代代人!一、孝子董永董永,字子思,东汉南阳人。

幼年丧父,因家中贫穷,终日只吃粗粮充饥。

董永十五岁时,母亲去世。

董永悲痛欲绝,从此不食五谷。

后来,母亲过世,他与弟弟董盛及同族之人共侍奉母亲,照顾有加。

他为人孝顺、谨慎而有节操。

其母病逝后,董永更加勤奋习武,终于练就一身武艺。

二、卧冰求鲤郭巨,春秋时鲁国人,年老时守寡。

妻子生下儿子后,他侍奉母亲的起居饮食毫不松懈,家里寒冷他便把自己仅有的衣物穿在母亲身上,用布条包裹母亲,白天帮母亲洗衣做饭,晚上为母亲洗衣、擦背、洗头。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只要母亲一声呼唤,他便起床准备好食物。

冬天寒冷得冰不能生鲤也很着急。

但有一天下大雪覆盖大路时冰碎如雪,郭巨赶紧钻入冰里去求鲤鱼。

不巧的是冰太厚使他冻住了身子。

当他卧在冰上的时候冰忽然碎了一个小洞。

他捞出了几条鲤鱼救母亲一命。

三、抱朴子抱朴子,战国时期卫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抱朴子学派创始人之一。

其弟子有十余人。

少年抱朴子遍游列国,讲学不辍。

有一次,抱朴子外出游历列国时,被一位车夫所救。

车夫说:“我们只听说过抱朴子这个人。

”抱朴子说:“我听说过,他怎么能够救我呢?”于是抱朴子就把车夫的话带回了卫国。

后来卫国有个车夫娶妻不贤又与别人通奸被杀时,抱朴子立即去看望妻子,救回了他妻子。

四、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汉族,东汉江夏人(今江苏江夏),她生在一个贫穷家庭,为织布为生,但天帝嫌她织布太辛苦,不允许她回家,于是让牛郎做了个织布机。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代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孝道为核心,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和伦理道德。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的高尚品德和孝道精神,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代二十四孝的一些感人故事。

1. 孝感动天,戚继光的故事。

明朝名将戚继光,年幼丧父,母亲独力抚养他成人。

有一年,戚继光因征战未能回家过年,母亲听说儿子要回家,便托人将一袋米搀杂着石头放在门口。

戚继光回家后,母亲问,“这袋米重吗?”戚继光说,“重。

”母亲说,“你打开看看。

”戚继光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石头。

母亲说,“我以为你不回来了,就把这袋米换成了石头,怕我吃不饱。

”戚继光悔恨不已,发誓要报效国家,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2. 孝敬父母,孟子的故事。

孟子年幼丧父,母亲再嫁后,继父对他不好。

有一次,继父让孟子去放牛,孟子在雪天里放牛,冻得手脚都肿了,但他仍然不敢回家。

后来,他母亲知道了,感动得流泪说,“你这孩子真是孝顺。

”孟子说,“儿时失礼,未能尽孝,愿以后尽孝报答母亲。

”后来,孟子为人所知,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 孝顺父母,岳飞的故事。

岳飞年幼丧父,母亲再嫁后,继父对他不好。

岳飞没有怨恨,反而尽心侍奉母亲和继父。

有一次,岳飞在家中为母亲洗衣服,继父见了大为惊讶,感叹岳飞的孝心。

岳飞后来成为一代名将,但他始终忘不了对母亲的孝顺。

4. 孝敬父母,文天祥的故事。

南宋名臣文天祥年幼丧父,母亲再嫁后,继父对他不好。

文天祥尽心侍奉母亲和继父,对他们百依百顺。

后来,文天祥投笔从戎,为国捐躯,但他的孝心却深深感动了后人。

5. 孝敬父母,包拯的故事。

北宋名相包拯年幼丧父,母亲再嫁后,继父对他不好。

包拯尽心侍奉母亲和继父,对他们百依百顺。

后来,包拯成为一代名相,但他的孝心却深深感动了后人。

6. 孝敬父母,杨家将的故事。

杨家将年幼丧父,母亲再嫁后,继父对他不好。

杨家将尽心侍奉母亲和继父,对他们百依百顺。

后来,杨家将成为一代名将,但他的孝心却深深感动了后人。

24孝子的故事

24孝子的故事

《二十四孝》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编者是元代郭居敬。

这些故事被人们用作传习孝道的典范。

1.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奉养母亲以孝著称。

2. 卖身葬父: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到一个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这件事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并与他结为夫妇。

仙女出钱帮助董永葬父之后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董仲舒。

董仲舒长大后大有出息,《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在封建社会统治地位的故事。

3. 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doc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doc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一: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家里原本富足。

父亲死后他把两千万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

他对母亲十分孝顺,但家境逐渐贫寒起来。

后来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想:如果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便和妻子商议说: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怎么能够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奉母亲。

妻子勉强答应了。

郭巨让妻子抱着孩子,要挖坑把孩子埋掉;挖下二尺,忽见一坛黄金,上有铁制的证书,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二: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三:扼虎救父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

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

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四: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

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适值严冬,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

少顷,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

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五: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一.孝感动天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 鹿乳奉亲周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四.百里负米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能够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五.啮指痛心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

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

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六.芦衣顺母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仅仅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七.亲尝汤药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八.拾葚异器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

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

赤眉贼见而问之。

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

”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偶遇赤眉军,赤眉军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牛蹄一个,以示敬意。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九.埋儿奉母汉郭巨,家贫。

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妻不敢违。

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能够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十.卖身葬父汉董永,家贫。

父死,卖身贷钱而葬。

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

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协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所以,槐荫改名为孝感。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十一. 刻木事亲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qu]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

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

木像见兰,眼中垂泪。

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安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

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十二.涌泉跃鲤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

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ai],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

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十三.怀橘遗亲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

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

及归,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术大奇之。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十四.扇枕温衾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

躬执勤苦,事父尽孝。

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

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十五.行佣供母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

遭乱,负母逃难。

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

转客下邳[音pi],贫穷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

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十六.闻雷泣墓魏王裒,事亲至孝。

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

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