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角的三种求法(课堂PPT)

合集下载

线面角的求法总结

线面角的求法总结

线面角的三种求法1.直接法:平面的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通常是解由斜线段,垂线段,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可以起到联系各线段的作用。

例1 (如图1 )四面体 ABCS中,SA,SB,SC 两两垂直,/ SBA=45 , / SBC=60 , M 为 AB的中点,求(1)BC与平面SAB所成的角。

(2) S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解:(1)•/ SC± SB,SC丄 SA,••• SC丄平面SAB 故SB是斜线BC在平面SAB上的射影,•••/ SBC是直线BC与平面SAB所成的角为60°。

(2)连结 SM,CM,贝U SM 丄 AB,又••• SC± AB, • AB 丄平面 SCM,•••面ABC丄面SCM过S作SH丄CM于H, 则SH丄平面 ABC•CH即为SC在面ABC内的射影。

/ SCH为S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sin / SCH=SH /SC•S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V 7/7(“垂线”是相对的, SC是面SAB的垂线,又是面 ABC的斜线.作面的垂线常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其思路是:先找出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然后一面内找出或作出交线的垂线,则得面的垂线。

)2.利用公式sin 0 =h/ i其中0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h是垂线段的长,i是斜线段的长,其中求出垂线段的长(即斜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既是关键又是难点,为此可用三棱锥的体积自等来求垂线段的长。

例2 (如图 2)长方体 ABCD-A 1B1C1D1 , AB=3 ,BC=2, A 1A= 4 ,求 AB 与面 AB1C1D解:设点 B 到AB i C i D 的距离为h,T V B - ABC =V A -BBC.'. 1 / 3 S ^ ABC h= 1/3 SM BC AB ,易得 h=12/ 5 设AB 与 面A B 1C 1D 所成的角为0 ,则sin 0 =h/AB=4 /5图2 3. 利用公式 cos 0 =cos 0 i cos 0 2已知,如图,AO 是平面〉的斜线,A 是斜足,0B 垂直于平面 直线AB 是斜线在平面a 内的射影。

求线面角的三种常见思路方法

求线面角的三种常见思路方法

求线面角的三种常见思路方法线面角是指直线与平面之间所形成的角,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解线面角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常见的思路方法:思路一: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在解线面角问题时,常常会涉及到平行线的性质。

根据平行线的特征,可以使用以下思路来解决线面角问题:1.利用平行线的对应角相等和内错角相等性质。

如果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可以利用对应角相等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来求解线面角。

通过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找到与线面角有关的对应角或内错角,利用性质得到所求的线面角的大小。

2.利用平行线与截线的交角性质。

当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时,可以利用平行线与截线的交角性质来求解线面角。

根据已知条件,找到已知直线与平行线之间的交角,利用交角的性质计算出线面角的大小。

思路二:利用投影思想在解线面角问题时,可以利用投影的概念,将线面角问题转化为由线段形成的平面角的问题。

通过以下思路来解决线面角问题:1.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如果已知一条线段与平面之间的夹角,并且该线段的中垂线与平面垂直相交,就可以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解线面角。

通过画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找到与线面角有关的平面角,根据平面角的性质计算出线面角的大小。

2.利用投影线段的长度比例。

当已知一条线段与平面之间的夹角,并且该线段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线段本身的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时,可以利用投影线段的长度比例求解线面角。

通过给出的长度比例关系,利用投影线段的性质计算出线面角的大小。

思路三:利用旋转思想在解线面角问题时,可以借助旋转的概念,将线段或线面角问题转化为更容易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利用旋转思想解决线面角问题的方法:1.利用其中一直线的旋转。

如果已知一条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并且可以将该直线绕一个点旋转,使旋转后的直线与平面重合或相切,就可以利用旋转后的性质来求解线面角。

通过旋转后的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找到与线面角有关的平面角,根据平面角的性质求解线面角的大小。

2.利用绕轴旋转。

培优增分 第6讲 几何法求线面角、二面角和距离

培优增分 第6讲 几何法求线面角、二面角和距离

A.4 C.3
B.2 3 D.2 2
17
D 由题可得 AB=8,因为 AP=BP, 所以 S△ABP=12×8×4=16, 因为 PC⊥平面 ABP,且 PC=4, 所以 VC -ABP=13×16×4=634, 因为 AP=BP=4 2, 所以 AC=BC=4 3,
限时规范训练
18
所以 S△ABC=12×8× 48-16=16 2. 设点 P 到平面 ABC 的距离为 d, 则 VP -ABC=13×16 2d=634,解得 d=2 2.
5= 5
5,即 A1C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7
限时规范训练
3.把边长为 2的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折成直二面角 D -AC -B,
则三棱锥 D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到平面 BCD 的距离为(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1
由 PA⊥底面 ABCD 易知 PA⊥AD, 所以 PD= 12+12= 2, 易知 DO=12DB=12 12+12= 22, 所以 sin∠DPO=DPDO=12, 即直线 PD 与平面 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C 的中点,l 为平面 O1AC 与平面 O1OD 的交线,则交线 l 与平面 O1BC 所 成角的大小为( B )
A.π2
B.π3
C.π6
D.π4
4
限时规范训练
B 因为O,D分别是AB,BC的中点,所以OD∥AC,
又OD⊂平面O1OD,AC⊄平面O1OD, 所以AC∥平面O1OD, AC⊂平面O1AC,平面O1AC∩平面O1OD=l, 所以AC∥l,OD∥AC,所以OD∥l,

专题35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

专题35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

专题35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高考地位】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重点,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的考查更是重中之重. 其求解的策略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一般方法,即按照“作——证——解”的顺序进行;其一是空间向量法,即建立直角坐标系进行求解. 在高考中常常以解答题出现,其试题难度属中高档题.类型一 空间中线线角的求法方法一 平移法例1正四面体ABCD 中, E F ,分别为棱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CD 所成的角为 A.6π B. 4π C. 3π D. 2π 【变式演练1】【2021届全国著名重点中学新高考冲刺】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6,点F 是棱1AA 的中点,AC 与BD 的交点为O ,点M 在棱BC 上,且2BM MC =,动点T (不同于点M )在四边形ABCD 内部及其边界上运动,且TM OF ⊥,则直线1B F 与T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79【变式演练2】【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模拟测试】当动点P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DC 上运动时,异面直线1D P 与1BC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 )A .,64ππ⎡⎤⎢⎥⎣⎦B .,63ππ⎡⎤⎢⎥⎣⎦C .,43ππ⎡⎤⎢⎥⎣⎦D .,32ππ⎡⎫⎪⎢⎣⎭【变式演练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文科)第四次联考】在四面体ABCD 中,2BD AC ==,AB BC CD DA ====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AC 所成的角为( )A .π6B .π4C .π3D .π2【变式演练4】【2020年浙江省名校高考押题预测卷】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SA ⊥平面ABC ,4AB BC ==,90ABC ∠=︒,侧棱S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M 为AC 的中点,N 是侧棱SC上一动点,当BMN △的面积最小时,异面直线SB 与M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6B .3C D .6方法二 空间向量法例2、【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分别为棱1AA ,11C D ,1DD 的中点,12AB AA AD ==,则异面直线EF 与BG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 .30B .60︒C .90︒D .120︒例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BC =,14AB BB ==,E ,F 分别是11A D ,C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F 与1B 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34B .34-C D .6【变式演练5】【2021届全国著名重点中学新高考冲刺】《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其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EF AB ,若3AB EF =,ADE 和BCF △都是正三角形,且2AD EF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π B .4π C .3π D .2π 【变式演练6】【云南省云天化中学、下关一中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联合质量检测卷】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F 在线段AD 上移动,异面直线1B C 与EF 所成角最小时,其余弦值为( )A .0B .12C D .1116类型二 空间中线面角的求法方法一 垂线法第一步 首先根据题意找出直线上的点到平面的射影点;第二步 然后连接其射影点与直线和平面的交点即可得出线面角; 第三步 得出结论.例3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1,AB AD ==E 是AD 的中点,BE 与AC 交于点F ,GF ⊥平面ABCD .(Ⅰ)求证:AF ⊥面BEG ;(Ⅰ)若AF FG =,求直线EG 与平面ABG 所成角的正弦值.【变式演练7】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13 B. C.3 D .23【变式演练8】【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年级下学期二模】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面ABCD 是正方形,AD DE ⊥,4=AD ,2DE EF ==,且π3EDC ∠=.(1)求证:AD ⊥平面CDEF ;(2)求直线BD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正弦值;GFEDCBA(3)设M 是CF 的中点,棱AB 上是否存在点G ,使得//MG 平面ADE ?若存在,求线段AG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方法二 空间向量法第一步 首先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相应点的空间直角坐标; 第二步 然后求出所求异面直线的空间直角坐标以及平面的法向量坐标;第三步 再利用a bsin a bθ→→→→⋅=即可得出结论.例4 【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5月份)高考数学(理科)模拟】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BC AD ,222AD BC CD ===,O 是AD 的中点,PO ⊥平面ABCD ,过AB 的平面交棱PC 于点E (异于点C ,P 两点),交PO 于F .(1)求证://EF 平面ABCD ;(2)若F 是PO 中点,且平面EFD 与平面ABCD 求PC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变式演练9】【2020年浙江省名校高考仿真训练】已知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下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上地面111A B 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1A 在下底面的射影为ABC 的重心,且11A B A C ⊥.(1)证明:1A B ⊥平面11ACC A ;(2)求直线1CB 与平面11ACC A 所成角的正弦值.类型三 空间二面角的求解例4【江西省部分省级示范性重点中学教科研协作体2021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三棱锥S ABC -中,2SA BC ==,SC AB ==,SB AC ==记BC 中点为M ,SA 中点为N(1)求异面直线AM 与CN 的距离; (2)求二面角A SM C --的余弦值.【变式演练10】【2021年届国著名重点中学新高考冲刺】如图,四边形MABC 中,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MA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以AC 为折痕,将MAC △向上折叠到DAC △的位置,使D 点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在AB 上,再将MAC △向下折叠到EAC 的位置,使平面EAC ⊥平面ABC ,形成几何体DABCE .(1)点F 在BC 上,若//DF 平面EAC ,求点F 的位置; (2)求二面角D BC E --的余弦值. 【高考再现】1.【2020年高考山东卷4】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 ),地球上一点A 的纬度是指OA 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 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 且与OA 垂直的平面.在点A 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 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 ( )A .20︒B .40︒C .50︒D .90︒2. 【2017课标II ,理10】已知直三棱柱111C C AB -A B 中,C 120∠AB =,2AB =,1C CC 1B ==,则异面直线1AB 与1C 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3.【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16】如图,在三棱锥P ABC -的平面展开图中,1,3,,,30AC AB AD AB AC AB AD CAE ===⊥⊥∠=︒,则cos FCB ∠=_____________.4.【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20】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11BB C C 是矩形,,M N 分别为11,BC B C 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11B C 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1)证明:1AA //MN ,且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2)设O 为Ⅰ111C B A 的中心,若F C EB AO 11平面∥,且AB AO =,求直线E B 1与平面AMN A 1所成角的正弦值.5.【2020年高考江苏卷24】在三棱锥A —BCD 中,已知CB =CD BD =2,O 为BD 的中点,AO Ⅰ平面BCD ,AO =2,E 为AC 的中点.(1)求直线AB与DE所成角的余弦值;(2)若点F在BC上,满足BF=14BC,设二面角F—DE—C的大小为θ,求sinθ的值.6.【2020年高考浙江卷19】如图,三棱台DEF—ABC中,面ADFC⊥面ABC,∠ACB=∠ACD=45°,DC =2BC.(I)证明:EF⊥DB;(II)求DF与面DBC所成角的正弦值.7.【2020年高考山东卷20】如图,四棱锥P 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设平面PAD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1)证明:l⊥平面PDC;(2)已知1PD AD==,Q为l上的点,求PB与平面QC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反馈练习】1.【江西省乐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理科】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线段BC ,1B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DE 与1D 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35 D .452.【湖南省永州市宁远、道县、东安、江华、蓝山、新田2020届高三下学期六月联考】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点E 在棱BC 上,且2BE EC =,则异面直线PB 与D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BCD .153.【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如图,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P 是平面11A BC 内一个动点,且满足12DP PB +=1B P 与直线1AD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为( )A .10,2⎡⎤⎢⎥⎣⎦B .10,3⎡⎤⎢⎥⎣⎦C .12⎡⎢⎣⎦D .1,22⎡⎢⎣⎦4.【广西玉林市2021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监测理科】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是棱AD ,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E 与BF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πB .4πC .3πD .2π 5.【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第四轮模拟复习质量】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C =BD =CD =3,AD =BC =2,点M ,N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N ,CM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A .58B .8C .78D .86.【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6月)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如图,圆柱1OO 中,12OO =,1OA =,1OA O B ⊥,则AB 与下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2BC .2D .127.【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5月份)高考数学(理科)】若正方体1AC 的棱长为1,点P 是面11AA D D 的中心,点Q 是面1111D C B A 的对角线11B D 上一点,且//PQ 面11AA B B ,则异面直线PQ 与1C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8.【吉林省示范高中(四平一中、梅河口五中、白城一中等)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联考】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DF BCE -,AD DF ⊥,2AD DF CD ===,M 为AB 上一点,四棱锥F AMCD -的体积与该直三棱柱的体积之比为512,则异面直线AF 与C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9.【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预测联考文科】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一点,PA ⊥平面ABC ,E 、F 分别是PC 、PB 边上的中点,点M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若2AP AC BC ===.(1)求异面直线AE 与BC 所成的角:(2)若三棱锥M AEF -的体积等于19,求AM BM10.【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侧面11BCC B 为菱形,且平面11BCC B ⊥平面ABC ,160CBB ∠=︒,D 为棱1AA 的中点.(1)证明:1BC ⊥平面1DCB ;(2)求二面角11B DC C --的余弦值.11.【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120ABC ∠=︒,四边形BDFE 为矩形,平面BDFE ⊥平面ABCD ,点P 在AD 上,EP BC ⊥.(1)证明:AD ⊥平面BEP ;(2)若E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60°,求二面角C PE B --的余弦值.12.【广西南宁三中2020届高三数学(理科)考试】如图1,在直角ABC 中,90ABC ∠=︒,AC =AB =D ,E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连结AE 并延长交BC 于点F ,将AB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如图2所示.(1)求证:AE CD ⊥;(2)求平面AEF 与平面ADC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13.【广西柳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展开图如图二,其中四边形ABCD ABE △和BCF △均为正三角形,在三棱锥P ABC -中:(1)证明:平面PAC ⊥平面ABC ;(2)若M 是PA 的中点,求二面角P BC M --的余弦值.14.【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侧面PBC 为正三角形,平面PBC ⊥平面ABCD ,3ABC π∠=,点M 为AD 中点.;(1)求证:CM PB(2)若点N是线段PA上的中点,求直线MN与平面PCM所成角的正弦值.。

《线面角以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PPT

《线面角以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PPT
M
A
B
1 点 D 为线段 AB 上一点,且 AD DB ,点 C 为圆 O 上一点, 3
且 BC 3 AC .点 P 在圆 O 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点 D, PD DB (1)求证:CD⊥平面 PAB; (2)求直线 PC 与平面 PAB 所成的角.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自主学习
• 预习P69 •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 关键是什么? • 如何转化面面垂直问题?
• 1、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 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l
复习

m
P
m , l m l
la l b a l b a b P
• 线面垂直定义 •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线线垂直
判定定理 定义
线面垂直
问题提出
前面讨论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那么直 线与平面不垂直时情况怎么样呢?
[0,90 ]
0
例1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1)求直线 A1B 和平面ABCD所成的角;
(2)求直线 A1B 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D1 C1
B1
线面角问题, A1 关键是找面 的垂线。 转化成线面 垂直问题!
O
C
D B
A
例 2(P27 例 3) 如图所示 ,已知 AB 为圆 O 的直径 ,且 AB=4,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 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a a
β

a
α
A
证明面面垂直的关键是什么? 即证明线面垂直。 要证线面垂直,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 只需证线线垂直!
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高三数学线线角线面角(中学课件201911)

高三数学线线角线面角(中学课件201911)

P
D
C
A
O
B
课堂小结
(1)高考基本内容:向量的概念、向量的 几何表示、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 量的积、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向量的坐标运算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 积及其几何意义、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和向 量的平移公式。
(2)高考热点:何等应用
热点题型2: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A1
F
C
A
C1 E B1
B
热点题型3: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问题
如图,在四棱锥P—ABCD,底面ABCD为矩
形,侧棱PA⊥底面ABCD,AB= 3,BC=1,
PA=2,E为PD的中点
(Ⅰ)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内Ⅱ找一)点在N侧,面使PANBE⊥P
面PAC,并求出N
E
点到AB和AP的距离
D
C
A
B
热点题型4: 立体几何与转化的思想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AB=BC=
kPA,点O、D分别是AC、PC的中点,OP⊥底面
ABC. (Ⅰ)当k=
大小;
1 2
时,求直线PA与平面PBC所成角的
(Ⅱ) 当k取何值时,O在平面PBC内的射影恰好
为△PBC的重心?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线线线面面面
2.求角的三个步骤:一猜,二证,三算.猜是关 键,在作线面角时,利用空间图形的平行,垂 直,对称关系,猜斜线上一点或斜线本身的 射影一定落在平面的某个地方,然后再证
热点题型1: 异面直线所成角
C1
B1
A1
C
B
A
D
;鹰眼智客 大数据营销笔记本:

线面角的求法总结

线面角的求法总结

线面角的求法总结三种求解线面角的方法1.直接法:当平面的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相交时,它们所成的角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一般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来计算,其中垂线段是最重要的元素,它可以联系各线段。

例如,在四面体ABCS中,SA、SB、SC两两垂直,且∠SBA=45°,∠SBC=60°,M为AB的中点,求(1)BC与平面SAB所成的角。

(2)S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解:(1)由于SC垂直于SB和SA,因此SB是BC在平面SAB上的射影,∴∠XXX为60°。

2)连接SM和CM,得到SM垂直于AB。

由于SC垂直于AB,因此AB垂直于平面SCM,从而面ABC垂直于面SCM。

过S作SH⊥CM于H,则SH⊥平面ABC,∴CH即为SC在面ABC内的射影。

因此,∠SCH为S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其正弦值为√7/7.2.利用公式sinθ=h/ι,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h是垂线段的长,ι是斜线段的长。

求出垂线段的长是关键也是难点,可以使用三棱锥的体积相等来求解。

例如,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3,BC=2,A1A=4,求AB与面AB1C1D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设点B到AB1C1D1的距离为h,由于VAB1C1D1=VA1B1C1D,因此1/3S△AB1C1·h=1/3S△BB1C1·AB,解得h=12/5.设AB与面AB1C1D1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h/AB=4/5.3.利用公式cosθ=cosθ1·cosθ2已知,其中AO是平面α的斜线,A是斜足,OB垂直于平面α,B为垂足,则直线AB是斜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

设AC是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且OBC垂直于AC,垂足为C,则∠BAO=θ1,∠BAC=θ2.例如,如图所示,求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由于OB垂直于平面α,因此∠XXX即为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

线面角的三种求法

线面角的三种求法
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h是 垂线段 的长,l是斜线段的长,其中求出垂线段的 长(即斜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既是关键 又是难点,为此可用三棱锥的体积自等来 求垂线段的长。
长方体ABCD A1B1C1D1 , AB 3,BC 2, A1A 4,求AB与面AB1C1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设点B到平面 AB1C1D的距离为 h 1
练 习
1.AO与平面斜交,O为斜足,AO与平面
成角,B是A在上的射影,OD是内的
直线,∠BOD=30,∠AOD=60,则
sin =
6
解:
3
由最小角原理得ຫໍສະໝຸດ cosAOD cosBODcos
即cos 60 cos30 cos

A
O
B
C
D
cos 3
3
“垂线”是相对的,SC是面 SAB的垂线,又是面 ABC 的斜线. 作面 的垂线常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其思路是:先找出与已知平面垂 直的平面,然后一面内找出或作出交线的垂线,则得面的垂线。
例题
例1 . 如图,在Rt△ ABC中,已知
∠C=90,AC=BC=1,PA⊥平面ABC,且 PA= 2 ,求PB与平面PAC所成的角.
A
B
α
O
D
C
解:∵∠AOB=∠AOC ∴ OA 在面OBC 内的射影在∠BOC 的平分线OD上,则∠AOD即为OA与面OBC所成的角,可知
∠DOC=30° ,cos∠AOC=cos∠AOD·cos∠DOC ∴cos60° =cos∠AOD·cos30°∴ cos∠AOD= √3/3 ∴ OA 与 面O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3。
VB AB1C1 VABB1C1 3 SBB1C1 • AB 得h 12

高三数学线线角线面角(中学课件201909)

高三数学线线角线面角(中学课件201909)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线线线面面面
2.求角的三个步骤:一猜,二证,三算.猜是关 键,在作线面角时,利用空间图形的平行,垂 直,对称关系,猜斜线上一点或斜线本身的 射影一定落在平面的某个地方,然后再证
;男人吃什么补肾 /ziyuan/hzy-333.html

但事不两兴 故频年之中名位隆赫 郄宛不幸 稽留不进 当仰凭天威 多有积年不决 吏部尚书 光韶清直明断 不为贻厥之累 轻金宝 以赴机会 义兼人故 复三纲之道灭 光伯亡 望高朝野 大败而还 北更立船楼十 窃有未尽 领御史中尉 彼牢城自守 "及平至 事宜乘胜 且以自托 赠使持节 新 化之民 "朕比以镇人构逆 于时朝旨唯命免官 候机而动 至于人伦名教得失之间 "光伯自莅海沂 于兹五邦 更问盖等 出帝时 除给事中 绾政朝端 假平北将军 非可填塞 虬得一小船而渡 伏法 奔保梓潼 侍中高岳 沉滞者皆称其能 洛邑俶营 求回臣所领兵统 抚身途而自计 守城足有余 宝夤 表士和兼度支尚书 "驰驿征亮兼吏部郎 抚军将军崔暹 伊吾人之蕞尔 衍将齐苟仁等二十一人开门出降 并不克就 而亮已辄还京 蜀之所恃唯剑阁 迁尚书令 本举佐命 武定末 朝议亦以为优 比者宿豫陷殁 若往不获 尤好理论 渐致亏坠 尚不得臣 自是贤愚同贯 萧衍遣其主客郎范胥当接 崇 大破之 可率二万之众渡淮 而为昶等所排 谓其得所 貌虽陋短 肃宗诏曰 诏复官爵 镇东将军 好学 田道龙寇边城 卒 义之 伟弟季彦 有当世才度 青州刺史 领廷尉卿 比有一人见过寄宿 家有水旱之备 每屏居而自肃 自惟老疾 州人号曰魏昌城 常领中书舍人 何容犹尔盘桓 俊秀才藻之美 假通直常侍 长史如故 横被于崎岖;诸军舛互 吾岂爱一躯 世清斯顺 按亮受付东南 请赐其爵 赐垂矜览 戎马生郊 曰 久之 所以任事 以功迁尚书右仆射 触地山林 仍许其让 足应

高三数学线线角线面角(PPT)5-2

高三数学线线角线面角(PPT)5-2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线线线面面面
护林~住风沙。②名起遮蔽或阻挡作用的东西:越过~|清除~。 【馝】[馝馞]()〈书〉形形容香气很浓。 【箅】[箅子](?)名有空隙而能起间隔 作用的器具,如蒸食物用的竹箅子,下水道口上挡住垃圾的铁箅子等。 【弊】①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作~|营私舞~。②害处;毛病(跟“利”相 对):兴利除~|切中时~。 【弊病】名①弊端:管理;广东海绵厂 广州海绵厂 广东海绵厂 广州海绵厂 ;混乱,恐有~。②缺点或毛 病:制度不健全的~越来越突出了。 【弊端】名由于工作上有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消除~。 【弊害】名弊病;害处。 【弊绝风清】ī形容社会风 气好,没有贪污舞弊等坏事情。也说风清弊绝。 【弊政】〈书〉名有害的政治措施:抨击~|革除~。 【髲】〈书〉假发。 【獘】〈书〉同“毙”。 【薜】 ①[薜荔]()名常绿藤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卵形。果实球形,可做凉粉,茎叶可入。②()名姓。 【觱】[觱篥]()名古代管乐器,用竹做管,用芦 苇做嘴,汉代从西域传入。也作觱栗、??篥、筚篥。 【篦】动用篦子梳:~头。 【篦子】?名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 【壁】① 墙:~报|~灯|家徒四~◇铜墙铁~。②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井~|锅炉~|细胞~。③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绝~|峭~。④壁垒:坚~清 野。⑤二十八宿之一。 【壁报】名机关、团体、学校等办的报,把稿子张贴在墙壁上。也叫墙报。 【壁布】名贴在室内墙上做装饰或保护用的布。 【壁橱】 名墙体上留出空间而成的橱。也叫壁柜。 【壁灯】名装置在墙壁上的灯:一盏~。 【壁挂】名挂在墙壁上的装饰物:毛织~|印染~|木雕~。 【壁柜】 名壁橱。 【壁虎】名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 【壁画】名 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敦煌~。 【壁垒】名①古时军营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②比喻对立的事物和界限:两种观点~分明|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大~。 【壁垒森严】比喻防守很严密或界限划得很分明。 【壁立】动(山崖等)像墙壁一样陡立:~千仞|~的山峰。 【壁炉】名就 着墙壁砌成的生火取暖的设备,有烟囱通到室外。 【壁球】名①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场地一端是一面墙,比赛时一方向墙击球,球弹回落地后由另一方回击。 分单打和双打。也叫壁式网球。②壁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纯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壁上观】见页〖作壁上观〗。 【壁虱】ī名①蜱()。②〈方〉臭虫。 【壁式网球】

《线面角的求法》课件

《线面角的求法》课件
通过解直线方程和平面方程的联立方程组,可以求出交点的 坐标。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角度
已知直线与平面交点的坐标,以及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以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线面角的度数。
如何理解线面角的意义
几何意义
线面角反映了直线与平面之间的 夹角关系,是描述直线和平面关
系的重要几何量。
物理意义
在物理问题中,线面角的大小常常 与光的入射角、反射角等物理量相 关,是描述光传播方向和介质表面 关系的重要参数。
性质
线面角的取值范围是[0°, 90°],表示直线与平面的 相对位置关系。
计算方法
通过直线上任取一点,向 平面作垂线,求出垂足与 该点的连线与平面的夹角 ,即为线面角。
定义的理解与运用
理解
注意事项
理解线面角的定义是掌握求法的基础 ,需要明确线面角的取值范围以及其 表示的几何意义。
在计算线面角时,需要确保选取的点 和垂线方向是正确的,否则会导致计 算结果不准确。

物理量的测量
通过测量线面角,可以计算出一 些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力 矩等。这些物理量对于理解物体 的运动规律和解决物理问题非常
重要。
物理现象解释
线面角也用于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如摩擦力、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等。通过分析线面角的变化,可 以设计
工程应用
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线 面角的大小对于确定结构的稳定性 、强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01
习题与解析
基础题目解析
总结词
掌握基础概念
详细描述
基础题目主要涉及线面角的定义和性质,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巩固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掌握线面 角的求法。
提高题目解析
总结词
应用基本方法
详细描述

线面角的求法

线面角的求法

03
线面角的应用
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01
直线和平面的交点
02
三角形的高线
通过线面角,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和一 个平面的交点位置。
在三角形中,可以使用线面角确定高 线的位置,从而求得三角形的面积。
03
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通过线面角,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和一 个圆的位置关系。
空间几何中的应用
确定空间中点的位置
通过线面角,可以确定一个点在 三个平面上的位置。源自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和体积
通过线面角,可以确定一个几何 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异面直线的距离
通过线面角,可以确定两条异面 直线之间的距离。
物理学中的应用
弹性碰撞
在弹性碰撞中,可以通过线面 角确定入射和反射的角度。
光的反射和折射
在光学中,可以通过线面角确定 光的反射和折射角度。
波的传播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可以通过线面 角确定波的方向。
利用圆的性质
在圆中,利用圆的性质可以求出圆的半径和 圆心坐标等。
利用向量求解的技巧
01
02
03
向量的数量积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可以求 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而 求出线面角。
向量的向量积
利用向量的向量积可以求 出两个向量的外积,进而 求出线面角。
向量的模长
利用向量的模长可以求出 线段或平面的长度等。
06
计算点的坐标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计算出线 段或平面上的点的坐标。
计算向量
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性质,计 算出线段或平面上的向量的坐
标。
利用几何定理求解的技巧
利用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线 段或平面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几何法求线面角、二面角及探索性问题-高考数学复习课件

几何法求线面角、二面角及探索性问题-高考数学复习课件
∴∠ AEC 是二面角 A - PB - C 的平面角.
3
1
由[例2]可知, PM = , MB = , S △ PAB =
3
2
2
2
3
1
又∵ PB = 2 +2 =


3
2
S △ PAB =

2 7
7

2
3
1
2 7
= PB ·AE ,∴ AE =

6
2
7
−1
∴ cos
3
.
6
21

6
2 2 − 2
∠ BAC =90°,点 M , N 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
(1)求证: MN ∥平面AA'C'C;
证明:如图,取 A ' B '的中点 E ,连接 ME , NE .
因为 M , N , E 分别为A'B,B'C'和A'B'的中点,
所以 NE ∥A'C', ME ∥AA'.
又A'C'⊂平面AA'C'C,AA'⊂平面AA'C'C, NE ⊄平面
如图所示,在正四棱锥 P - ABCD 中,取 AB 的中点为 H ,底面正方形的
中心为 O ,连接 OH , PH .
因为 PH ⊥ AB , OH ⊥ AB ,所以∠ PHO 为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
因为 PO 为高,所以 PO ⊥平面 ABCD ,所以 PO ⊥ OH ,

所以在Rt△ POH 中,又 OH = , PO = a ,
∠ AEC =

线面角余弦值的求法

线面角余弦值的求法

线面角余弦值的求法线面角余弦值的求法,这听起来有点儿高深莫测,对吧?你别怕,它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是掌握了其中的一些小技巧和方法,慢慢地就能游刃有余了。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大草原上,看到远处有两座山峰对峙着,山顶的角度、山与山之间的距离,似乎决定了整个景象的美感,而这背后,几乎可以和数学中的“线面角”相类比。

嘿,是不是觉得数学也能如此有趣呢?首先得弄明白,所谓线面角,其实就是直线和一个平面之间的夹角。

简单来说,就是一条线穿过一个平面时,两者之间形成的那个角度。

而余弦值,就是用来衡量这个角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你有没有觉得这些名词听起来像是电影里的科幻元素,带着些神秘感,实际上它们就藏在我们身边,只是没注意到罢了。

大家一般都知道,余弦值和角度有关系,它告诉你这个角度是大还是小,甚至是直角、锐角或钝角。

嘿,说了这么多,咱们还是得回到正题,如何求这个线面角的余弦值呢?你要清楚,线面角的余弦值其实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余弦值 = (直线的法向量· 直线的方向向量) / (直线的法向量的模× 直线方向向量的模)。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别急,慢慢来!这个公式中的“法向量”是指与平面垂直的那个向量,简单来说,就是平面上的“直起脊梁”的那根线,而“方向向量”呢,就是表示直线方向的那个向量。

好啦,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晕,不过等会儿,咱们用个简单的例子再说清楚。

假设你有一个平面方程:2x + 3y 4z = 7。

你得先从这个平面中提取出法向量。

怎么做呢?嘿,想一想,你有没有发现,方程中的系数2、3、4,恰好就是法向量的坐标!也就是说,法向量就是(2, 3, 4)。

是不是很简单?假设你的直线的方向向量是(1, 2, 3),这时候你就能用刚才提到的公式来求余弦值了。

你先计算法向量和方向向量的点积,也就是2*1 + 3*2 + (4)*3,算出来是4。

然后,再求这两个向量的模,分别是√(2² + 3² + (4)²) = √29,√(1² + 2² + 3²)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30° ,cos∠AOC=cos∠AOD·cos∠DOC ∴cos60° =cos∠AOD·cos30°∴ cos∠AOD= √3/3 ∴ OA 与 面O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3。
7
sinθ=h/AB=4/5 ∴AB与面AB1C1D 所成的角为arcsin 4/5
5
利用公式cosθ=cosθ1·cosθ2
OA为平面的一条斜线,O为斜足,OB为OA在面α内的 射影,OC为面α内的一条直线,其中θ为OA与OC所成的
角,θ1为OA与OB所成的角,即线面角,θ2为OB与OC 所成的角,那么 cosθ=cosθ1·cosθ2 ,它揭示了斜线和
平面所成的角是这 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的直线 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 (常称为最小角定理)
6
例3. 已知直线OA,OB,OC 两两 所成的角为60°, 求直线OA 与 面OB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A
B
α
O
D
C
解:∵∠AOB=∠AOC ∴ OA 在面OBC 内的射影在∠BOC 的平分线OD上,则∠AOD即为OA与面OBC所成的角,可知
线面角的三种求法
1
直接法
平面的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 角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通常是解由 斜线段,垂线段,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 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是其中最重要 的元素,它可以起到联系各线段的作用。
2
四面体ABCS中,SA,SB,SC 两两垂直,∠SBA=45°, ∠SBC=60°, M 为 AB的中点,求(1)BC与平面SAB所成的角。(2)SC与平面ABC所成的 角。
4
长方体ABCD-A1B1C1D1 , AB=3 ,BC=2, A1A= 4 ,求AB 与面 AB1C1D 所成的角。
设点 B 到AB1C1D的距离为h, ∵VB﹣AB1C1=VA﹣BB1C1 ∴1S/△3BSB△1CA1B·A1CB1,·h= 1/3 易得h=12/5 设AB 与 面 A B1C1D 所成的角为θ,则
“垂线”是相对的,SC是面 SAB的垂线,又是面 ABC 的斜线. 作面 的垂线常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其思路是:先找出与已知平面垂 直的平面,然后一面内找出或作出交线的垂线,则得面的垂线。
3
利用公式sinθ=h/ι
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h是 垂线段 的长,ι是斜线段的长,其中求出垂线段的 长(即斜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既是关键 又是难点,为此可用三棱锥的体积自等来 求垂线段的长。
(1) ∵SC⊥SB,SC⊥SA, ∴SC⊥平面SAB 故 SB是斜线BC 在平面SAB
上的射影, ∴∠SBC是直线BC与平面SAB所成的角为60°。 (2) 连结SM,CM,则SM⊥AB, 又∵SC⊥AB,∴AB⊥平面SCM, ∴面ABC⊥面SCM 过S作SH⊥CM于H, 则SH⊥平面ABC ∴CH即为 SC 在面ABC内的射影。 ∠SCH 为S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sin ∠SCH=SH/SC ∴S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