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权皮肤科外科疾病医案二则
纳_秀才_之才为_大医_之医_小记名医田玉美攻书临证之道_陈国权
明清两代把秀才称为 “入县学之生员 ”, 《辞源 》 对秀 才的解释 是 “意谓 才能 优秀 。” 仲 景在 《伤 寒杂 病论 》 原 序中所言 “余每览越人 入虢之 诊 , 望齐 侯之色 , 未 尝不慨 然叹其才秀也 ” 也是称赞 “越人 ” 才 能之优秀 。 田 师正是 如此 。 其 “秀才 ” 之才 不仅溢于 言表 , 而且 时时展 现在其 教学 、 医疗的全过程中 。 2 临证
例 2:张某 , 男 , 57岁 。 半身不遂 , 口 眼喎斜 , 舌强 、 语言不清 , 痰声如锯 , 口干舌燥已极 , 同时 有目合 、 口开 、 手撒 、 鼻鼾等四绝 症出现 , 仅 仅没 有遗 尿绝症 。 一线生 机 尚存 , 只有救液为当务之急 , 方拟加减 复脉汤 , 重用龟板 、 阿胶 、 西洋参 , 兼用安宫牛黄丸 , 服后约 24小时 , 舌 上津 回 57岁 。 某 医院 诊断 为 胰头 癌 。 胁 下 两个包块坚硬 如石 , 目 黄 , 身 黄 , 小便 黄 , 腹 满 , 胁痛 剧 烈 , 舌苔 白灰 相 间 , 且 厚腻 , 不 欲 食 。 采 用 藿朴 夏 苓汤 、
失笑散 、 金铃子散等 , 兼用小金丸 , 疼痛渐减 , 腹满 渐消 , 黄色减退 , 包块缩小 , 经不间断治疗 , 存活 9年 。
的 “缨 ” 和 “瘿 ” 通用 。 所谓 “缨 ” 就是小孩帽子两根系 带上的缨络 , 系帽后缨络 (俗称 帽须 ) 正好垂于 颌下 , 以 展示美观 。 后 世把 生 于 颈部 的 瘰 疬称 为 “瘿 ” 或 者 “瘿 瘤 ”。 听罢介绍 , 笔者的疑问顿时涣然冰释 。
浅析陈实功《外科正宗》皮肤病药物特色外治方法
几其 神 乎 ”,更 言 “方 妙 ,不 可 加减 ”,愈 加 证 明 了处 方之 精 准 ,心 思 之 周 全 ,配 伍 之 严 谨 ,运 用 之 微 妙 , 荆芥 能 引血人 肝 ,木 藏 则 血 止 。西 医之 肝 虽 不 同于 中医之 肝 ,但 我 认 为 中 医 肝 之 概 念 可 涵 盖 西 医 之 肝 ,此 中诸 多原理 似 与西 医理论 不谋 而合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4737(2018)05-0013—04
《外科 正宗 》为 明代 医家 陈实 功 于 明万 历 年 间 (1617年 )所著 。该 书 细 载 病 名 ,各 附治 法 ,条 理 清 晰 ,内容 充 实 ,自唐 到 明 的 外 科 治 法 ,大 多 收 录 在 内 ],可谓 “列 证 最 详 ,论 治 最 精 ” 2 J。全 书 共 157 论 ,共 论述 了 52种 皮 肤 病 ,其 药 物外 治 方 法 特 色 鲜 明 ,现 分述 如下 。
点 药法
将药 物 研成 细 末 ,点 在 患 处 。此 法 可使 药 物 与 皮 损 直接 接 触 ,精 确 治 疗 范 围 ,扩 大 治 疗 效 果 。如 黑 子用灰 米 膏点 之 。雄 黄 、生 矾 溶 化 后 点 涂 于毒 蛇 咬伤处。①《外科正宗 ·卷 四 ·黑子第一百一》载 : “有痣 浮 浅 不 能 拔 者 ,用 针 挑 损 痣 上 ,搽 冰 蛳 散 少 许 ,糊纸 盖之 ,三 日 自脱 ,或 灰 米 膏 点 之 亦 可 ,落 后 珍珠 散 干掺 生皮 而愈 。”② 《外 科 正 宗 ·卷 四 ·恶 虫 叮 咬第 一百 二 十七》载 :“七 寸 蛇 ,青 色 扁 形 ,尖 尾短 足 。红 口者 毒 轻 ,青 口者 毒 重 ,以 舌 螫 人 ,其 毒 最 恶 。初 螫时 用 雄 黄 末 一 钱 ,生 矾 二 钱 杓 内 溶 化 ,将 箸 头点药 伤 处 ,冷 则 易 之 ,连 点 七 次 遂 愈 。”现 代 主 要 应 用 于皮 损面 积 范 围 较 小较 为孤 立 的皮 肤 病 ,如 液 氮法 点在 患 处使 疣 体 坏 死 脱 落 。应 当谨 慎 使 用 , 点 到 即止 ,若 触 碰到 正 常皮肤 ,则 会剥 脱正 常 表皮 。
中医外科皮肤病总治法。
中医外科(皮肤病)总论治法歌----米氏真传。
外科之疮有治例,说与君家须切记,病端百出别根因,方法一囊岂同类。
热与寒,通与秘,其中消息知端的。
通多不足秘多余,热实寒虚分症治;阳似阴,阴似阳,似中妙理要推详。
不分表里一例治,轻变重而重变亡。
医者贵乎多应变,不可偏执用其方,且如表症恶寒,宜用荆防败毒散;里症发热,可将内疏黄连汤。
疮势已成,托里消毒散诚为正法。
内脓将溃,十全大补汤最得相当。
人参养荣汤治溃后虚热发作,木香流气饮散结肿寒湿为殃。
饮食不甘,定用香砂开胃;精神怯少,须将参术回阳。
阴虚阳虚,须八珍最为要领;盗汗自汗,得独参一味可强。
溃后多疼,乳香定痛散功奇莫缓;脾虚下陷,补中益气汤功效尤良。
口燥谵言,泻实火须黄连解毒(汤);心烦衄血,理虚阳必犀角地黄(汤)。
古法治痈疽,称述仙方活命饮;今时医发背,还期神授卫生汤。
蟾酥丸在外科称为独品,护心散解内毒号曰无双。
讵知蜡矾丸护膜、护心,可羡淡中有味;还赞玉红膏生肌、生肉,堪夸坏里呈祥。
身凉自汗,腹痛肠鸣、呕逆,岂逃异功散;睡卧不宁、虚阳发燥、脓多定用圣愈汤。
生脉散接虚羸脉来微细,归脾汤除惊悸睡得安康。
竹叶石膏(汤)治虚烦、身热者何须疑虑,麦冬清肺(饮)除膈热有痰者毋待商量。
金鲤汤治肺痈吐脓气急,玄龟丹攻结毒臭腐顽疮。
风热生疮通圣散,疮疡狂躁破棺丹。
小柴胡(汤)除客邪往来潮热;大防风(汤)攻腿膝寒湿为殃。
咽肿咽疼定用清咽利膈散,斑红斑紫岂逃化斑解毒汤。
八味丸捐口干妙药,二神丸治脾泄奇方。
香连丸为脏腑泻痢通用,甘露饮治口齿腐烂相当。
六和汤和脾止吐泻,双解散解表理内伤。
逍遥散善治女人诸病,保元汤常扶赤子多伤。
皮肤毛发干焦,芦荟丸效应甚捷;咽喉口齿肿痛,冰硼散功实非常。
滋肾丸治下元肾虚不固,凉膈散解上焦膈热多烦。
九龙丹消鱼口吞之灭迹,二蛟散行湿肿服下安康。
吕祖一枝梅止痢定惊,称为仙药;真君妙贴饮消疼止痛,号曰神方。
痔漏、瘿瘤、疔毒,古夸三品锭;痈疽、流注、诸风,今羡万灵丹。
名医皮肤病验方治验
一 剂 以巩 固疗 效 , 不 慎将 药 煎 糊 而未 能得 服 , 然 随 访 至今 已 8 年未 见复发 。 ( 收稿日 2l—l2) 期: OO一8 O
匡袈朕病验方 李 验
应城 市 中医 医院 ( 北 , 3 4 0 彭应 涛 湖 4 20 ) 指 导 彭慕 斌
QQ 生箜垒 塑
风止 痉之 品 , 疏方如下 : 下垂 效不 显 。后改 服刘 先生 方一 剂 即愈 , 欲再 取 本
柴胡 1g 白芍 1g枳壳 1g大 黄 6 , 2, 5, 5, g僵蚕 1g 5, 姜黄 lg蝉 蜕 lg 蚕砂 1g 钩藤 1g草 决 明 2g O, O, 2, 5, 0, 栀 子 1g 豆豉 1g甘 草 6。 回屏 山后 患 者 要求 先 2, 2, g
银 屑 病 、 疮 等 血 热 内 盛 、 液 亏损 之证 , 获 良 痤 阴 每
效。 赵 炳南全 虫方
诊。 已 诊为银屑病4 , 年 全身皮肤呈地 图状斑块, 上
覆 银 白鳞屑 , 以腰 背部 明显 。 患处 皮 色潮 红 , 尤 干
燥 脱屑 , 奇痒 , 问难 以入 睡 。曾在 专科 医院就诊 , 夜
疗 。又服 上 方 3 0荆 , 情 无反 复 , 病 遂停 药观 察 。 随
1g 炒槐 花 1g 威灵仙 6 , 2, 2, g 苦参 9 , g 白鲜皮 1g 黄 2,
柏 1g 2 。水 煎取 汁 内服 , 2日1 。 另外 , 晚 再 每 剂 每 以药渣 煮水 , 水 温不 烫后 泡手 1 分钟 。嘱饮 食 清 待 5 淡, 勿食 辛辣 , 日常 生活 中尽 量避免接 触肥皂 、 洁 清
久、 风毒 凝 聚之证 。 治 以祛 风 止痒 、 除湿 解毒 , 用 方
皮肤病论治
皮肤病论治皮肤病医案之一1.痤疮外搽方:白芷十五克白敛二十克白矾十五克仙鹤草十五克甘草十克75%酒精四百毫升泡两天后外用。
2.婴儿湿疹,母婴同服,处方:黄连十克黄柏十克大黄十克金银花二十克菊花十五克蒲公英三十克砂仁十克板蓝根三十克甘草六克徐长卿三十克龙衣十克地丁三十克。
尿素软膏红霉素软膏外用一号各一支外用。
另用五倍子十五克苦参二十克土茯苓三十克徐长卿地肤子各二十克水煎外洗局部。
3.寻常型天疱疮,使用雷公藤以及强的松。
处方:当归二十克金银花三十克白花蛇舌草甘草六克薏仁三十克赤小豆三十克山药三十克滑石三十克野菊花十克黄柏十克土茯苓三十克草河车二十克茯苓二十克茅根三十克萆薢十五克。
另用复方黄柏洗剂(黄柏连翘金银花纱布湿敷)黄芪太子参黄柏徐长卿泽泻可选用。
复方黄柏洗剂一瓶地塞米松一支开塞露一支混合外搽患处。
4.脂溢性皮炎方(痤疮)当归二十克山楂二十克薏仁三十克金银花三十克六月雪二十克川贝十克蒲公英三十克地丁三十克野菊花三十克百部十五克白花蛇舌草三十克甘草十克生地二十克,纳差可加陈皮厚朴。
5.全身皮疹,丘疹瘙痒,舌质红舌苔薄白,处方:白芍三十克徐长卿二十克金银花三十克白花蛇舌草三十克威灵仙二十克白吉利三十克地肤子三十克珍珠母三十克苦参三十克生石膏三十克茅根三十克生地三十克苍耳子十克地丁二十克薏仁二十克甘草十克。
6.全身红斑丘疹,伴有脱皮瘙痒,舌质暗舌苔薄白,处方:当归二十克土茯苓三十克白花蛇舌草三十克凌霄花十五克生石膏三十克虎杖二十克甘草十克黄芪三十克茜草三十克丹参三十克知母十二克金银花三十克水牛角十克。
凌霄花活血化瘀,凉血祛风。
7.银屑病,双下肢,处方:当归二十克茅根三十克金银花炭三十克生地炭三十克薏仁三十克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三十克羚羊角粉二诊生石膏三十克虎杖十五克炒栀子十五克紫草三十克甘草十克。
尿素软膏红霉素软膏各一支外用。
二诊,无不适反应加牛膝丹参。
三诊,有所好转,处方:当归二十克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磁石各三十克凌霄花十五克土茯苓三十克紫草三十克茜草二十克丹参三十克虎杖二十克徐长卿三十克鳖甲十二克牡蛎三十克甘草十克。
『古方新解』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古方新解』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龙胆泻肝汤之所以成为中医常用的方剂之一,是由于其组方缜密,疗效显著。
笔者有验案二则体会介绍如下:1.带状疱疹李某,女,35岁。
2天前右胸肋胀闷不适,伴头晕胀痛,口苦咽干,纳差,翌日晨起时觉右胸肋有轻微刺痛,至下午渐渐出现绿豆大疱疹,簇集分布,伴灼热感及针刺样疼痛。
刻诊:右胸肋部密布潮红疱疹,且部分疱疹糜烂破溃,性情急躁,伴头痛头胀,口苦纳差,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
证属肝经湿热内盛蕴结所发。
治以清利肝经湿热,凉血活血解毒。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龙胆草12g,生地30g,栀子10g,柴胡10g,当归10g,黄芩10g,黄连10g,木通10g,泽泻10g,夏枯草10g,板蓝根10g,银花12g,连翘12g,车前子10g(包煎),紫草6g,甘草10g。
水煎服。
外用炉甘石粉40g,青黛粉5g,蒸馏水100ml混匀,以毛刷蘸搽皮损处。
服药3剂后,疹色由红转淡,水疱消退,渗液糜烂处干燥结痂,灼热疼痛大减,小便正常,余症俱轻。
续服4剂皮疹全消,诸症治愈。
本例带状疱疹,据其发病部位,皮损表现,诸症合参辨为肝胆湿热内蕴,循经外发肌肤。
龙胆泻肝汤化裁以清利肝胆湿热,凉血活血解毒。
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黄连、柴胡、夏枯草清利肝胆湿热;板蓝根、银花、连翘解毒;当归、紫草、生地活血凉血;夏枯草消痈散结;木通、车前子、泽泻导湿热下行,从而使疱疹较快干涸结痂而消退。
2.阴囊湿疹吴某,男,52岁。
2个月前频于涉水,遂出现阴囊部瘙痒,伴皮肤潮湿、潮红,并有少量渗液。
刻诊:阴囊部皮肤潮红,有黄色黏液渗出,伴口苦纳差,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属湿邪阻于下焦,日久蕴结热化。
治以利湿清热。
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五苓散化栽:龙胆草12g,栀子10g,车前子10g(包煎),柴胡10g,黄芩10g,黄连10g,木通10g,泽泻10g,生甘草10g,茯苓10g,桂枝10g,猪苓10g,白鲜皮12g,苦参10g,地肤子10g,土茯苓30g。
皮肤科辩证及处方大全
寒冷性多形红斑:取甘草,甘遂各9克。加水1500毫升~2000毫升 ,煮沸10分钟后,熏洗患处10分钟~15分钟,每日3次,连用10天 ~15天即可见效。 毛囊炎及初发的疖肿:取甘草10克,鲜金银花15克,煎汤外洗患处 ,每天3次,用3天~5天炎症即可消退。 皮肤溃疡:用甘草15克研成细面加入白糖适量,外用撒溃疡处,每 日1次,用药7天~10天溃疡即开始变浅,逐渐愈合。 另外,用甘草煎水冷湿敷皮损处,对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及其它 各种皮肤炎症的红肿、糜烂、流水症状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运用加味二至丸治疗皮肤病
禤国维教授运用加味二至丸治疗皮肤病经验举隅
郑毅春 李红毅 范瑞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皮肤科,广州,510120)
禤国维教授是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 师,从事皮肤性病医、教、研工作近40年,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 富,疗效卓著。其学术上常发前人之未发,临床上则颇多见仁见智 之举,现将其运用加味二至丸治疗皮肤病经验介绍如下。
4.红斑狼疮
陈某,女,34岁,于2005年3月12日初诊。患者4年前面颊出现红斑 ,关节肿痛。曾在外院做病检确诊为SLE,每日服强的松30mg等, 病情有所缓解,时轻时重,要求中医治疗。诊见:时有低热(37.6 ℃),心烦乏力,手足心热,脱发较多;面色暗红,神疲,颜面部 可见边界欠清楚的浸润红斑,双侧近、远端指关节稍肿胀,舌红, 少苔,脉细数。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1︰640,尿蛋白(
黄芪30克,鸡血藤15克,猪瘦肉150克,调味品适量。将诸药洗净,放入 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猪肉煮熟后调味服食 ,每日一剂,连服7~10剂。
名家名医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案例
名家名医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案例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案例——李可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皮肤病很少危及生命,但顽固难愈。
患者痛苦缠绵,医者焦头烂额,确是医学一大难题。
故有“医生不治癣,治癣丢了脸”之谚。
作为基层中医,求治者五花八门,不允许自封专家,而把众多患者推出门去。
古代中医能以患者的疾苦为己任,随时改变自己的专业。
我辈虽在医学水平上望尘莫及,但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赤诚还是有的。
于是逼上了皮科难症攻关之路。
初期,见皮治皮,搜集了大量外用方,以涂抹擦敷为能事,止痒消炎解除燃眉之急,也有小效。
但大多暂愈后发,此伏彼起,穷于应付。
此路不通,日久才渐有领悟。
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
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
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人手。
见皮治皮,永无愈期。
遂创“乌蛇荣皮汤”,执简驭繁,用治多种皮肤顽症,竟获奇效。
方剂组成如下:生地(酒浸)、当归各30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丹皮、紫草各15克,定风丹60克,白藓皮、乌蛇肉各30克(蜜丸先吞),炙草10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
方中桃红四物合桂枝汤,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
定风丹(首乌、蒺藜对药)滋养肝肾,乌须发,定眩晕,养血驱风止痒;丹皮、紫草凉血解毒;白藓皮苦咸寒,入肺与大肠、脾与胃四经,功能清湿热而疗死肌,为风热疮毒、皮肤痒疹特效药。
服之,可使溃烂、坏死、角化之皮肤,迅速层层脱落而愈,脾胃虚寒者酌加反佐药,本品对湿热黄疸,兼见全身瘙痒者,对症方加入30克,一剂即解。
乌蛇肉一味,归纳各家本草学论述,味甘咸,入肺脾二经,功能祛风、通络、止痉。
治皮毛肌肉诸疾,主诸风顽癣、皮肤不仁、风瘙隐疹、疥癣麻风、白癜风、瘰疬恶疮、风湿顽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实是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
我如何用经方治疗皮肤病(上)
我如何用经方治疗皮肤病(上)分享喜悦:听课、读书、学中医这里是全国中医院校师生的“掌上家园”:悦读中医。
“我的梦想:从21天开始”。
让我们“不放逸,不抱怨;同修中医,分享喜悦”。
下面,就是大家期待的“悦读中医”精彩文章。
如果觉得很棒的话,请您向最好的朋友“分享喜悦”。
我如何用经方治疗皮肤病(上)广东省中医院欧阳卫权副主任医师谢谢主持人介绍,各位同道,各位老师,各位学生,下午好!今天下午我在这里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就是“经方辨治皮肤病的思路”。
由于时间比较长,我就坐着跟大家了,请大家多多包涵。
那么,经方辨治皮肤病,这个可能大家在看临床杂志的过程中啊,都会有一些个案报道。
但是,如果是系统的研究经方治疗皮肤病,研究“六经辨证”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目前在国内来看还是寥寥可数的、不多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临床研究过程中,经方到底能不能治疗皮肤病呢?这个回答是可以的;“六经辨证”能不能用于皮肤病,这个回答也是肯定的,完全可以。
下面,我就跟大家交流下这个辨证的思路。
这个“思路”呢,我用了“八句诗”把它概括了一下:欲取经方治皮病,《伤寒》仲景未言明。
若能窥得长沙趣,取道六经功效宏。
先辨六经定主向,阴阳表里虚实清。
次寻方证最难对,沥血呕心功乃成。
尚有病机繁且变,病合病并常相行。
局皮整体勿相忘,整体得调疹得平。
无证奈何难辨识,须责四诊未曾精。
通神最是圆机法,独运匠心效可惊。
用这么“八句诗”作了一个概括,事实上,这个题目呢,我在北京、武汉、重庆那边与我们的同行交流过,所以今天我还是就这个话题和大家讨论一下,当然也增加了我的一些新的体会和思考。
第一“欲取经方治皮病”。
那我们翻开《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个书,真正在条文中提到用经方治疗皮肤病的条文多不多?大家回答多不多?是不是非常少,我罗列了一下,大概也就那么六七条。
比如像“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等等这一类的。
当然,这个名言来治皮肤病的经方是很少的,那么,我们真正要用经方来治皮肤病要靠什么呢?我认为是依靠六经辨证。
经方治疗皮肤病及案例
经方治疗皮肤病及案例伤寒经方组方严谨,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作者在临床中,研习《伤寒论》,常将经方活用于皮肤疾患的治疗,每收奇效。
今举数例,供同道参考,兼谈个人研习心得。
一、熟记经典遵经旨使用经方,必须熟记各条经典原文,深刻体会其义,见是证用是方。
方与证,前贤刘渡舟氏认为“乃是《伤寒论》的核心,也是打开大门的一把钥匙”。
经方大师胡熙恕氏亦认为“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故临证用经方必须学会抓方证,方证即是规矩,是定法,不可违背。
案一:马×,男,60岁,2005年7月9日初诊。
全身泛发红色风团伴瘙痒3天。
来诊前在外院以西药抗过敏治疗未效。
现见躯干、四肢泛发红色风团,瘙痒甚,口干、烦躁、无汗、恶寒、无发热,二便可。
舌质偏暗,舌根部苔白厚微腻,脉浮稍数。
诊为急性荨麻疹,处方如下:1.大青龙汤:麻黄8g,桂枝7g,杏仁8g,大枣10g,生石膏45g,炙甘草5g,生姜2片。
1剂,水煎温服,嘱服后忌吹风扇、空调,宜在家休息以候,稍稍发汗。
2.桂枝加葛根汤加石膏: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大枣10g,生姜2片,葛根15g,生石膏40g。
1剂。
嘱次日水煎温服。
将息如前。
二诊:风团瘙痒明显减轻,恶寒消失、心烦已除,口干多饮,小便少,不甚通畅,舌暗,舌前部无苔,根部黄厚而剥,脉浮细稍数。
处方以五苓散合猪苓汤加味:猪苓10g,茯苓12g,泽泻15g,白术10g,桂枝10g,滑石15g,阿胶7g(烊化),苡仁30g,荆芥10g,白蒺藜15g,炙甘草5g。
3剂,水煎服。
三诊:风团已不再起,瘙痒消失,仅夜间轻痒,口干明显好转,小便通畅。
舌暗苔少,脉浮细略弦。
继以桂枝加葛根汤3剂巩固而愈。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此案患者虽主诉身起风团瘙痒,但主证是无汗、恶寒、烦躁、脉浮,当属大青龙汤方证,故用之;若汗出恶风,脉不浮而微弱,大青龙汤切莫沾唇,“服之则厥逆”,此即规矩。
皮肤病的经方治疗,方证对应显效如神!仲圣经方皮肤病医案合辑(2)
皮肤病的经方治疗,方证对应显效如神!仲圣经方皮肤病医案合辑(2)《伤寒杂病论》因其缜密的六经辨证施治体系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发挥应用,皮肤疾病种类繁多,很多疾病可直接应用《伤寒论》原方、或通过变通取其方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确切。
仲圣医案系列,分享经方皮肤病合辑。
1.面斑案患者:伍某性别:女年龄:38岁初诊:2019年05月21日主诉:面斑成片伴心烦易生气现病史:心下痞胀,嗳气,口臭,眠差,月经量少,夜尿每日1-2次,大便每日2-3次,不成形,舌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滑偏沉。
诊断:面斑(肝郁脾虚,枢机不利)展开剩余87%处方:柔肝合剂方组:北柴胡15g 附子30g 白术15g 干姜30g 党参15g 大黄15g 白芍15g 炙甘草15g 细辛6g 龙骨45g 牡蛎45g 茯苓15g 桔梗15g 枳实15g 生姜45g(切)剂量:7剂煎服方法:冷水1400ml浸泡60分钟,武火煎沸,文火30分钟,取汁600ml分三次温服。
禁忌:生冷寒冷食物,绿豆石膏及制品。
二诊:2019年6月1日治疗效果:面斑明显减少,颜色变浅,腹胀,嗳气大减,心情平静多了。
舌脉同前,续方7剂。
半个月后患者亲戚代述:斑消失,治愈。
(四川柴官东医生医案)2.带状疱疹案患者:某女年龄:40岁初诊:2019年10月9日主诉:带状疱疹疼痛难以忍受3天来诊,舌质苔厚腻,舌质黯,晨起口苦加重心烦,夜间疼痛难以入睡,脉沉有力。
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量剂量:5剂方组:制附片15g 柴胡60g 党参20g 茯苓20g 龙骨20g 牡蛎20g 肉桂20g 磁石20g 黄芩20g 制半夏60g 生大黄20g 生姜20g (切)大枣6枚(撕)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治疗效果:服用经方后又给予肝腧、心腧、膈腧、肺腧放血拔罐,龙眼穴放血加元气针,当晚疼痛减轻一半,又给三次治疗,患者疼痛彻底治愈,7天后疤结痂痊愈。
(石家庄王慧巧医生医案)3.手脚痒案患者:朱某性别:女年龄:63岁初诊:2019年7月19日,双手掌,双脚掌奇痒,有水泡,伴身痒三年余,有妇科炎症,白带多色黄,有腥臭味,时有口苦,眠差,食纳可,大便微干,小便黄,经多家西医治疗后只能缓解一时,查舌淡红苔略厚,脉滑有力。
国医大师治疗皮肤病外用药医案
国医大师治疗皮肤病外用药医案国医大师治疗皮肤病外用药医案在中医传统理论中,皮肤病被视为“瘀血”的一种表现,而治疗皮肤病的方法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尤其是外用药物的应用。
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了经典的治疗方法,更在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效的医案,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就国医大师治疗皮肤病外用药的医案展开深入的探讨,并分析其中的治疗思路和特点。
一、医案一:中医外治某某病国医大师在治疗某某病的时候,采用了清热解毒的外用药物,其配方包括黄连、地黄、鸡骨草等。
这些药物有着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情。
在使用外治药物的国医大师还结合了针灸和食疗的方法,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通过这个医案我们可以看到,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的时候,往往会注重外用药物的选择,尤其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药物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二、医案二:中医外治某某病在这个医案中,国医大师采用了中药泡脚的方法治疗某某病。
他选用了当归、川芎、熟地黄等药材,制成药包用于泡脚。
这种外用药物的方法可以通过足底穴位直接渗透药物成分,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国医大师还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进一步增强了治疗效果。
这个医案展示了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外用药方面的独特见解,通过中药泡脚的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医案三:中医外治某某病国医大师在治疗某某病时,采用了草药熏洗的方法。
他将艾草、白芷、苍术等药物制成熏洗药水,配合局部按摩和针灸,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外用药物的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并且具有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对一些慢性、难治性皮肤病有着明显的疗效。
通过这个医案可以看到,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注重外用药物的选择和方法,结合针灸和按摩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外用药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他们在外用药物的选择和方法上有着深入的研究,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11五、外科、皮肤科病类医案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11五、外科、皮肤科病类医案五、外科、皮肤科病类医案(一)颈痈张××,男,49岁。
门诊号:312013。
初诊日期:1963年12月25日。
七天前颈部生一疙瘩肿痛,诊为颈部痈。
注射青霉素未效,肿势逐渐扩大,自溃出脓。
患者自觉身热口苦,烦躁,不思饮食,小便黄赤,大便燥结。
脉洪数有力,舌质红、苔白厚。
检查:颈后右上方肿起约6x4厘米,周围组织发红,明显肿胀及压痛,疮面有多数小脓点,中心有杏核样大小疮口,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白细胞计数22,8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尿糖(-)。
辨证:毒热壅盛,气血阻隔。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方药:金银藤30克蒲公英18克败酱草9克连翘12克地丁12克赤芍12克炒山甲9克炒皂刺9克黄芩9克丹皮9克白芷3克乳香6克没药6克菊花9克疮口处敷京红粉软膏,四周用化毒散软膏外贴。
12月28日:服上方3剂后,肿势继续扩展至12x8厘米,脓出不畅,剧痛,夜不得寐,心烦易怒,症属毒热炽盛,脓毒已成而不得外泄,法宜排脓托毒,继服前方加栝萎30克,公英30克,并于局麻下在原疮口处行井式切开扩创深至2.5厘米,用红粉纱条引流,外敷化毒散软膏。
12月29日:手术后疼痛大减,肿势渐缩小,脓液粘稠,引流尚通畅,换药时清除脓栓及腐肉。
症见胃纳欠佳,口渴思饮,大便燥结,鼻衄,口唇起疱,舌苔白厚,舌质红,脉象弦数。
脓毒已泄,热邪未解。
继以清热解毒、托毒排脓之剂。
内服12月28日方加减,换药同前。
1月8日:疮面脓汁减少,肿消痛减,疮口肉芽新鲜,仍有口干思饮,胃纳欠佳,舌质红、苔微黄,脉沉缓。
此为热邪伤阴之象。
拟以养阴清热,佐以和胃。
生地12克元参9克白芍9克金银花9克天花粉9克焦麦芽9克橘皮6克炒白术9克生甘草4.5克石斛9克1月14日:伤口愈合,自觉症状消失,1964年10月随访时未见异常。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评按】此案毒热壅盛,气血痹阻。
皮肤外科医案心得集
皮肤外科医案心得集吴氏中医皮肤外科诊所吴增锁整理地址:河北省宁晋县西关街建新巷45号邮编:055550电话:136********目录皮肤病------------1黄褐斑--------7手足口病---------13口腔溃疡---------15唇炎-----------26斑秃---------27甲状腺疾病--------31扁桃体疾病-----------淋巴疾病---------腮腺炎-----------湿疹--------痤疮-----------带状疱疹------------荨麻疹------------银屑病-----------便秘---------------痔疮------------前列腺疾病--------------咽炎----------乳腺疾病------------颈肩腰腿疼痛-------骨髓炎------------紫癜----------耳道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其它----------皮肤病选药剂型也关键宋丽华山东省莱阳中心医院皮肤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有人认为只要涂点外用药就行了,结果往往无济于事,贻误病情,致使病情加剧、恶化。
其实治疗皮肤病不仅要对症选药,还要根据病变的病期、部位准确选用不同剂型的药物。
据不同病期选剂型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粉剂、霜剂、洗剂、软膏、酊剂和乳剂等。
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故应根据不同病期的临床症状和皮损特点,正确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
一般急性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溶液湿敷,可起到消炎、散热作用;有渗液者,先用溶液湿敷,后用油剂。
皮损处于亚急性期时,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可酌情选用糊剂、粉剂和洗剂,可发挥消炎、止痒、收敛、保护作用。
慢性期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时,多用软膏和乳剂。
据不同部位选剂型头皮:头皮是皮脂腺分布最多的部位,大量皮脂腺分泌物,可招来真菌感染。
可选购硫黄乳膏、希尔生洗液、采乐洗液,用来洗头。
皮肤病案四则---悬壶先生医案
皮肤病案四则---悬壶先生医案1、唐某某,男,30,慢性湿疹反复发作五六年,时好时坏,难以彻底根治。
发作时夜晚痒甚,背部多发,经常抓挠出血,深以为苦。
初诊时诉大便不爽,见舌红苔腻,苔质致密,黄白相间,脉弦长而劲,考虑湿热郁于肌肤。
以三仁汤去滑石加宣散之品,大便可,痒稍减。
但患者诉服药后骑电瓶车双腿比以前怕冷。
思舌脉皆为有余之候,双腿骑车觉冷终是虚证,但此时难以从肾论治,拟健脾除湿平和之剂慢慢调治,或可有功:白参5g生白术15g茯苓15g扁豆30g苡仁15g蝉衣5g僵蚕10g徐长卿10g患者服药半月,几无疗效,拟停药。
其姐全家在我处治疗,疗效均可,我嘱其姐鼓励患者坚持,其姐经常打电话询问其弟服药情况,督促其坚持守方治疗。
一个多月后再诊,舌已淡红,腻苔褪掉十之七八,其脉已缓和,湿疹几无,痒已轻微,嘱前方继服,出差时坚持服用香砂六君丸。
2、黄某某,女,4,其家原在湖北,今年搬至成都。
以前在湖北时每年冬天起湿疹,两大腿外侧为甚,腹部次之,夜晚抓挠不休。
今冬以来,发作尤烈,常抓挠出血。
舌淡苔可,六脉沉细。
身两侧为少阳经所循之处,拟小柴胡汤加减:柴胡6g黄芩3g陈皮5g法夏8g泡参12g炒白术12g茯苓12g 扁豆20g苡仁10g蝉衣4g僵蚕8g徐长卿8g5剂服用一周,两大腿外侧湿疹即无,完全不痒,惟余腹部剩少量湿疹,微痒,以局方消风散治之。
3、王某,女,19,酒糟鼻,幸颜色不暗,未形成小丘疹样颗粒,月经后期,量少,二便尚调。
舌淡苔后部白腻,舌苔略润,右关小滑而数,余脉沉细。
脉症基本对应,仿局方消风散意,加黄连清脾经之热:苏叶10g荆芥10g防风10g藿香10g厚朴6g陈皮6g法夏10g 白参6g炒白术15g茯苓15g蝉衣5g僵蚕10g徐长卿10g黄连5g6剂,再诊时见到患者,觉面挺熟,以为是咳嗽病人复诊,告之治疗鼻部皮肤病,才想起原来如此。
鼻部红色去掉十之八九,不认真看已不明显。
舌象如前,关脉略缓,上方加肉桂2g黄柏3g砂仁6g,6剂。
荆芥连翘汤对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
荆芥连翘汤对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
刘学清;曾抗;兰海梅;陈宝田
【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5)012
【摘要】目的观察荆芥连翘汤对小鼠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肤创伤和烫伤两种皮肤溃疡模型,比较荆芥连翘汤以及rhEGF的用药组和自身对照组小鼠皮肤溃疡面积,用显微镜观察溃疡面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和自身对照组相比,荆芥连翘汤可明显缩小小鼠皮肤溃疡面积(P<0.001),同时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01);荆芥连翘汤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rhEGF用药组.结论荆芥连翘汤可明显促进小鼠皮肤溃疡的愈合.
【总页数】3页(P1558-1559,1562)
【作者】刘学清;曾抗;兰海梅;陈宝田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广东,广州,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34.332;R977.6
【相关文献】
1.荆芥连翘汤治疗亚急性湿疹及对血清IL-2、IL-4水平的影响 [J], 钟爱莹;李娟;谢红伟
2.荆芥连翘汤对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因子的影响 [J], 龚诚
3.荆芥连翘汤湿敷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 [J], 兰海梅;种树彬;赖梅生;曾抗
4.荆芥连翘汤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J], 陈晓玲
5.荆芥连翘汤预防性湿敷对大鼠放射性皮炎的影响 [J], 兰海梅;赖梅生;种树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月7日复诊。诉药后头顶局部红疹略有减退,瘙痒大减。脉舌同上。守上方加怀牛膝15g。七剂,水煎服。
6月21日三诊。诉因公出差,停药一周,瘙痒已参10g。七剂,水煎服。
6月28日四诊。头部红疹颜色有所减轻,口中黏液较多,大便日3~4行。脉弦数,舌红,苔中黄、厚、腻。改投龙胆泻肝汤合一贯煎加味:龙胆草10g,炒栀子10g,黄芩12g,柴胡10g,生地30g,车前子10g,泽泻10g,木通6g,甘草8g,当归20g,北沙参10g,川楝子10g,枸杞子15g,麦冬10g,怀牛膝10g,二花15g,连翘10g。七剂,水煎服。
九诊、十诊陈老师均以上方加减化裁。
体会
口水较多,舌苔白润略厚乃湿邪为患之象。头顶部鲜红斑块,口苦,尿黄,脉弦数乃肝经有热之征。肝经有热,疏泄失常,影响水液代谢,导致湿邪内生;又肝病传脾,脾失运化而生湿。病位虽有头顶(肝)、鼻尖(胃)、耳旁(三焦)、上肢(三焦)及胸部(脾、胃、肝)等处之不同,但通过辨证归经可知,皆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脾主肌肉,肺合皮毛,皮肤疾患关乎脾与肺,又不离乎肝。陈师以丹栀逍遥散合茵陈五苓散化裁,清热疏肝,健脾利湿,兼以祛风,肝脾同治。初诊陈师未处方前,我根据患者所述,默默在心里开出了丹栀逍遥散与四妙丸的组合,因患者发斑之处均位于上半身,而四妙不仅能清热利湿,还可以引湿热下行。但最后陈师处以茵陈五苓散,而非四妙,我揣其意,大概是因为四妙以祛邪为主,而茵陈五苓散却扶正与祛邪并举,扶正以达邪,健脾以利湿。复诊时陈师加以怀牛膝,亦取其引湿热下行之功。四诊时,患者舌苔由白润变得黄、厚、腻,是湿热蕴结之象,虽然外在红斑颜色有所消退,但湿热表现却日臻明显,故加强药力,改用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经湿热,配合一贯煎,养肝体以助肝用。药后,红斑终得淡化,陈师先后加以板蓝根、玄参、焦楂,板蓝根清上焦热毒,玄参防热盛伤阴之弊,焦楂乃“实脾”之用。八诊时,陈师第三次更方,以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在血水同治、清热利湿的同时,佐养血活血以祛风之品。后以该方加减,红斑逐渐淡化。陈师这种以守为攻,先补后攻,攻补兼施的处方用药之法,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2.皮肤红斑
李某某,男,61岁。2007年5月31日初诊。主诉头顶部及双上肢发现红斑,或轻度瘙痒约1年。
1年前,原因不明地全身荨麻疹,瘙痒甚,经用激素等治疗而消失。此后不久,头顶及鼻尖、耳旁、双上肢、胸部等处先后出现红斑,其直径大者1.5cm左右,色鲜红,气温高或晒太阳后有所加重,冬天略轻。经某皮肤病权威医院诊断为脂溢性皮炎,但治疗无效。早起口苦,大便日2~3行,尿黄,夜晚手足心汗出,身上亦汗,口水较多。脉弦数,舌红偏暗,苔白润,中根略厚。证属肝经有热,脾虚有湿。治宜清热疏肝,健脾利湿,兼以祛风。方投丹栀逍遥散合茵陈五苓散加味:丹皮15g,栀子10g,当归10g,赤白芍各12g,柴胡6g,薄荷8g,桂枝3g,茯苓24g,白术20g,生姜3片,甘草8g,泽泻24g,猪苓10g,茵陈20g,焦楂30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七剂,水煎服。
8月2日七诊。诉药后,头部及鼻部红斑淡化较快,大便日4~5行,质稀,色黑,有时尿黄,食欲略差。脉舌同上。守上方玄参加至15g,焦楂20g。七剂,水煎服。
8月16日八诊。诉药后上症无明显改善。双上肢有时瘙痒,乏味,口水较多,大便日3~4行,无腹胀、腹痛,尿黄,眠佳。余可。脉微弦而数,舌边暗红,苔白厚而滑。方投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5g,柴胡10g,生地20g,车前子15g,泽泻15g,木通8g,甘草8g,当归10g,熟地10g,川芎10g,赤白芍各15g,桃仁10g,红花10g,夏枯草20g,玄参10g,丹皮10g,板蓝根10g,炒二芽各15g。七剂,水煎服。
5年前,突发两臀部生脓包,有时出血,以夏天为剧,入秋后则脓点有所减轻。2年前,经服中药有所减轻。脉微数,舌红,苔白,边齿印。证属胃热阴虚,下焦湿热。治宜解毒养阴,清热利湿。方投玉女煎合四妙丸加味:熟地15g,生石膏15g,知母10g,怀牛膝10g,麦冬10g,苍术10g,川牛膝10g,苡仁20g,黄柏10g,桃仁10g,丹皮10g,玄参10g,公英20g,土茯苓10g,艾叶10g,百部10g。七剂,水煎服。
7月5日五诊。诉药后头部红疹有所减退,大便依然日3~4行,偶尔伴腹胀。脉弦数,舌红,苔黄腻。守上方加板蓝根15g。七剂,水煎服。
7月19日六诊。诉药后头顶疹块有少许局部发白,但双上肢有散在红疹,服药期间,大便日4~5行,无腹胀、腹痛。脉弦数,舌红,苔中黄、厚、腻而滑。守上方加玄参10g。七剂,水煎服。
陈国权老师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行医三十余载,从事《金匮》教研三十年,在《金匮》脏腑相关的研究上造诣颇深。我们有幸跟随陈国权老师学习,下面将跟师临证部分心得整理成文,与大家共赏。
1.臀部脓包
刘某,男,21岁。2007年3月28日初诊。主诉两臀部生脓包约5年,减轻约2年;口臭约5年。
4月11日复诊。诉上药共服12剂。服药期间肠鸣、矢气,伴轻微腹部不适,但臀部脓包已愈,口臭大减。前两天曾出鼻血(往年春天亦然)。脉缓,舌红,苔白。守上方去百部、艾叶,加白茅根20g。五剂,水煎服。
4月18日三诊。其母代诉:口臭消失。
体会:患者以两臀部脓包及口臭5年为主诉,二者虽不一定互为因果,但二者并存长达5年之久,足以说明其间有一定关联。胃热阴虚,浊气上逆则为口臭。腑病及脏,脾输不及而生湿。有诸于内,必形诸于外。脾主肌肉,湿热蕴结,蒸腐气血,泛溢肌肤则为脓包。《金匮要略》首篇认为“浊(湿)邪居下”,故病位在两臀与湿相关。患者表现出一派热象,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胜……能冬不能夏”,故症状以夏天为剧,入秋后即稍有缓解。陈师以玉女煎合四妙丸化裁,取滋阴、清热、利湿、解毒诸法,佐以凉血、活血、消痈之品,收效甚捷。玉女煎通过滋阴来清胃热,药物以甘寒为主,明显优于清热泻火之苦寒之品(因苦寒败胃),合以四妙清热利湿,补中有行,清寓于补,共收湿、热并除之功。更反佐苦温之艾叶、百部,既能增强燥湿之功,又能防止冰伏湿热之邪。服药期间的肠鸣、矢气及轻微腹部不适均为湿邪欲出之象,湿热随小便而出,故症状大为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