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教材中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过程费时低效,对教材把握不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学习困难以及“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也更加突出。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使数学教师感觉困惑,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师面对并希望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改变与困惑,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以及教育理论、结合教学案例,构建出操作性强的“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策略。

一、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

(,)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

(,)信息化、数字化、市场经济等时代的要求。

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伴随着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学及其应用得到了极大发展,渗透到了各个科学领域。

学生必须学会数学及其应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标准》中对解决2解决明确提出下面四个目标:,(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和应用题的比较,(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概念的区别。

应用题的概念: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叫做应用题。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题材封闭,给学生提供整理好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剥夺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数学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感到只是在做题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形式单调,几乎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分析数量关系时,用成人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以至思路狭窄、单一。

如何培养学生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问题提出的能力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

如何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不断向学习深处迈进?我根据自己的课堂实际,总结了如下几点:一、建立冲突,提出“真”问题通过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学生会形成认知冲突,在不断的思辨过程中,学生才能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学生不断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了数学眼光和创新意识。

二、精心预设,提出“深”问题利用学生遇到新奇的事物、遭遇认知的冲突、面临学习的障碍等情况下产生的问题,并合理的设计好提问的材料,我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设计恰当的提问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三、积极鼓励,提出“异”问题我在语言的组织上很少用“官方语言”,我总是用“民间语言”,真情的表扬每一位愿意承担“风险”的学生,哪怕他的问题并不合我的“心意”。

用真心接纳每一个愿意提问的学生,用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他们才能大胆的展现自己的思考。

四、积极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管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我都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提出心中真实的疑问,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在我们预设中,我第一时间表扬会提问的孩子。

我的积极回应,正面引导,从而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

五、培养能力,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需具备一定的生活和数学经验。

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这也必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在使用新教材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点。

优秀教师王老师就“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首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第一、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多思多问、自学自答、刻苦努力、创造发明的事例,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前进,要使科学造福于人类,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

从创造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

第三、平时只要多思考,不迷信书本,不盲目从权威,凡是换个角度去想一想,往往就有很多问题被提出。

从实际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可能性。

例如一杯热牛奶和一杯冷牛奶同时放在同一冰箱中,哪杯牛奶会先结冰?仅凭直觉,这肯定是冷牛奶先结冰,但坦桑尼亚一个中学生姆潘巴却发现反而是热牛奶先结冰。

这表明权威、直觉、经验常常也会出错,而如果凡事都从各方面去想想,就不是没有问题,也不是只有一个问题、两个问题,而常常是很多问题。

其次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

在教师备课和教学中,教师应。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根本特性。

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为此,我们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创设一个学生敢问、想问、要问的课堂氛围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发扬民主,帮助学生确立“我是课堂主人”的意识,树立学生敢问的信心,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甚至老师本人回答问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产生想“问”的冲动。

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只肯定问得正确、合理的学生,还应鼓励“积极问”“不断问”的学生。

即使问得有错误,问得浅,问得稀奇古怪,也应积极评价,创造一个争先恐后“要问”的课堂气氛。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做到:(1)教学设计应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对某个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比如在讲椭圆定义一节时,学生画完椭圆后适当提出问题:能否概括椭圆的定义?(2)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层次性,让具有不同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的学生通过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3)学生提出的问题存在错误时,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思维疏漏之处或方向性问题,切忌给学生加压或制造尴尬。

二、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创设合适的情境。

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即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可归纳如下:(1)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形成的背景材料,比如圆锥曲线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面临新的、有待解决的数学文化氛围。

(2)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比如让学生自己总结圆锥曲线的定义。

使其在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不断产生质疑。

(3)为学生提供似乎无法解释的“两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们实现这一目标:1. 鼓励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

通过探究过程,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不依赖他人的答案,从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 提供丰富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面对真实的、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验证,从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 鼓励尝试和错误:在解决问题时,学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并从错误中学习。

通过尝试和错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学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4. 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地看待问题,不盲目接受他人的观点,能够发现和分析问题中的漏洞和矛盾之处。

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独立思考,并提出更加有说服力的观点。

5. 提倡合作与交流:虽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很重要,但合作与交流同样重要。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解决问题,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合作与交流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

通过鼓励好奇心、提供问题情境、鼓励尝试和错误、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提倡合作与交流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被认为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并理解问题的本质。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1. 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通过给学生展示各种图片、视频、实物等观察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

2. 练习细致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练习细致观察,例如观察周围的环境、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等,培养他们的观察细节的能力。

3. 进行观察游戏:设计一些观察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发现问题,例如找出图片中的不同之处或者观察一段视频后回答相关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1. 提出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2. 进行辩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通过辩论来评估和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3. 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案例,让他们思考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并提供新的视角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1. 提供创造性任务:给学生提供一些创造性任务,例如设计一个新产品、编写一个故事等,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

2. 进行头脑风暴: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活动,让他们集思广益,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更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列举多种解法,我们自己觉得讲得特别好,但是在过一段时间再考这个问题,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学生不会。

实际上,当我们讲得津津有味时,却忽视了学生的理解,,我们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实践证明,当学生具有提出问题能力时,那么他们的新型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他们就会在自主学习中,去巧妙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所感悟,有所创新。

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谈一些看法。

一、鼓励学生“敢问”在高中,由于学生的成长,很多学生开始怕问老师问题,总觉得我想问的这个问题很简单,不好意思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

由释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

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向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霞,展示,交流,取决干是否有话官的环境和氛围。

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表意见,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积极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不迷信教材,教师,敢干发表个人几解,单述个人评价意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

二、运用现代技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感到疑惑不解,讲而产生怀疑。

困惑、焦虑、探究。

而这种意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激发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不断启迪他们智慧。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呵护好奇心,保持问题意识。

保持这种问题意识,学生们就能一直拥有一种对未知积极主动探求的心理状态。

(1)、教师要保持对课堂中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

(2).教师要做好知识准备,善于引导问题,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协作。

(3).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问得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自己无知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探索好学的精神。

创造始于问题,学生那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就是他们最可贵的品质之一。

2.创设情境,渗透策略。

教师要善于挖掘并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发问,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渗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技巧策略。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

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新星小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

3.加强操作,培养能力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

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水杉树高。

水杉高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

一、在动手操作中积累经验。

我在上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一课时,让学生准备了7、3、9三张数字卡片,试着排出不同的三位数,起先,孩子们排的比较凌乱,没有规律性,自然不是重复了,就是遗漏了,后来,随着排列经验的积累,发现最高位不变,只要变换一下十位和个位数字的顺序,就能得出新的数,找到了规律,也就找到了出路,排列变得有序起来,以后再进行排列的练习时,学生首先想到首位不变法,排的既快又好,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54学习版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解决问题是技巧,提出问题是创造。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会解决问题,还要会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应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善问、会问。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生受氛围的影响比较大,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下,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以积极且自主的态度探究数学问题,以此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获得更好地发展。

如,在教学“长度单位”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就需要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段视频,视频展现了篮球、黑板、高楼大厦等多种多样的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视频展现的形式生动且形象,能够使得学生瞬间将自己融入进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视频展现完后,对学生说:“仔细地探讨一下,视频中所显示的事物大约是有多么长?该用怎样的方式评估这些事物的长度?”学生在老师问题的提问下,将自己的注意力融入进了具体的情境中,纷纷开始思考有关生活中一些事物长度的思考。

在学生思考完后,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

学生所说的想法多种多样,但是并不是特别的准确,这时候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否定。

学生对于老师的否定回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此时,在引入本节所涉及的有关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并讲授给学生测量这些长度单位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测量。

在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能够认真听讲解,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更多的机会。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而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更多的机会。

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设计了在课堂总结时让学生质疑的环节,但留给他们思考、回顾的时间太短,学生无疑可质,实际上这一环节也就成了走过场。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摘要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从而形成数学课堂异常沉闷的尴尬局面,形成初中数学教学是教师好教,学生难学的窘境;本文从为什么农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弱的原因入手,深入的探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农村学生数学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基本模式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怠于思考,对知识一知半解,达不到解惑的目的,数学课堂气氛往往异常沉闷,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也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还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往往是教师精心设计一些质疑环节,满怀希望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常常用沉默与教师对峙,最后形成了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更不用说是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了。

于是许多教师常常发出感慨说“农村学生太笨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回答问题,这书没法教了”,是啊学生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造成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很肤浅、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不能灵活运用,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培养农村学生在数学课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农村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1、农村学生由于受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贫穷的环境中,同时广大农村家庭还延续着家长制的传统习俗,许多孩子往往形成胆怯、自卑、自闭、逆来顺受、的综合内向型性格,即使心中有话,也不敢说出来,更不用说是主动提出问题了,同时他们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面对,对逻辑性思维要求特别高的数学,许多学生往往只能选择缄默不语,从而出现我们的数学课特别沉闷的尴尬局面。

2、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望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学生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甚至开花结果,至关重要的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这个环境和气氛是要靠我们教师营造的,可是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的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问也不敢向老师提问,或羞于向老师提问,课外更没有学生主动的来向老师请教问题,从而使许多农村教师除了上课以外就没什么事了,于是就怠于思考,惰于钻研,不求上进,所以说学生提不出问题,不但对学生有害,对教师也是无益的。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篇誗经验交流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文|黄俊齐初中数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不懂得如何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懂得如何合理地提出问题,不懂得采用何种方式解决问题。

本文针对当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意义(一)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使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发问,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思索有关课题。

在发问与提问的互动中,他们的思路得以开阔。

[1](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训练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相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有关解决方案。

在这种训练中,学生不仅丰富了自身的数学知识,也拓宽了眼界,同时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进而也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大部分初中生缺乏相应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提出疑问,说明情况,寻找解决的途径。

正是由于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正确掌握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并发现他们学习的困难,从而协助他们正确地解题,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等。

[3](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后,初中数学教学全面实现了教学主体的转变,它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教师为指导者、学生为主动研究者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知识的传播主体和学习的探索者,并有了不断学习的动机。

目前,除利用各种新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外,还应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发掘问题,在问题的激励与带动下逐步激发他们对数学课程的持久兴趣,进而依靠自己的能力解题。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理念,尤其是在导学练的教学模式中,要求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其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结合我本人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保持高昂的情绪状态,对学生充满激情。

教师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如果教师上课情绪低落,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那么在这种“板着面孔”的课堂上,他们就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当然就不会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数学课堂就会变成教师讲,学生听的死板课堂,学生不会去思考,更不会投入课堂发现问题,只是简单的用耳朵听。

因此,教师必须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保持高昂的激情。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般会对学过的知识感兴趣,对知识感兴趣了,学生才会有参与意识,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从而在数学课堂上去探索发现,去思考和提出问题。

数学课堂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生动有趣,态度要和蔼,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发现能力至关重要。

数学课堂中要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必须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去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教师的语言要让学生感到有奇、有惑、有乐、有趣。

学生被教师的语言吸引后,对问题的解决就会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就相当高。

四、课堂中适当组织活动,让学生合作交流,培养课堂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只是“导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中的“演员”,课堂中学生只有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才会发挥作用。

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情景,适当组织活动交流,在交流中提高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明白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让学生明确观察的要求和重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再次,要结合实际生活来教授数学知识。

让学生通过实践经验的获取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科学探究和数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数学研究中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第一: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可以巧妙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情境,特别是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应用题的讲解中。

通过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有效的引导和提示,包括知识的转化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具备解决一般问题的方法的一般思路。

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小组竞赛、学生板演、师生问答等,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得出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从中找到乐趣,体现自己的价值,并增加自信心。

同时,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第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有意图的错误,让学生发现并纠正。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因为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老师的错误,并在及时订正的过程中研究到新的知识。

第五: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如何教学生提问题

如何教学生提问题

如何教学生提问题提问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思维发展的动力。

教育工作者应该使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本文将介绍如何教学生提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好奇心和主动性好奇心和主动性是激发学生提问的关键要素。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并提供适当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例如,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有勇气提出问题,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二、引导学生提高问题质量学生在提问时,应该注重问题的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提高问题的质量:1. 让学生明确问题的目的和背景,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

2. 鼓励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

3. 提醒学生问题需要清晰明了,以便其他人理解并回答。

三、创建互动和合作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合作和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提问。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学生提问和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提问和回答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

2. 激励竞赛:设立问题解决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问题的质量和数量。

3. 创设情景: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及时有效地回答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有效地回答,这样可以保持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教师回答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要耐心倾听:保持耐心和关注,鼓励学生提问,展示对问题的重视和尊重。

2. 提供准确信息:回答问题时,要确保给出准确、详细和易于理解的信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引导思考: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鼓励学生解答彼此的问题学生之间的互助可以促进彼此的成长。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解答彼此的问题,以增加他们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和分享知识。

六、评价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个人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评价。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特别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有90%是在课堂中获得的。

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课前要花好几个45分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的点和线、知识的结构和分析数学的难点与如何突破、解决难点外,更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了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思想意识,就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参与实践,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分享,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尝试、质疑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经历将实际问题提炼为生活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的另一目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去主动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立足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大胆地猜测、推测,用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己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

四、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要让学生善于思考,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方法的培养,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方法一:开展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分组让学生共同解决一个问题,可以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活动,例如分组讨论、项目合作等,使学生在团队中共同面对问题和挑战,通过交流和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方法二: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究自主学习和探究是激发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接受知识的灌输,更要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鼓励他们实践和实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方法三:引导学生阅读和解析案例案例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析。

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和特点,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方法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评估和判断能力。

通过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问题的本质和要义,有助于他们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重要的,鼓励他们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方法五: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估时,可以提供具体明确的反馈,指导他们思考问题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从而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它在总目标中指出:“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民主的课堂,使学生敢于提问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给他们一些赞许,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多给他们一些帮助。

一旦教师成为学生心灵与学习的支撑者,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必定思维敏捷,激情勃发。

对数学有兴趣的会越学越带劲,兴趣盎然,敢问新路;对数学兴趣不大的也会柳暗花明,请随日增,敢于尝试。

可以说,民主的课堂,平等的关系,和谐的氛围,大胆的鼓励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

二、巧妙的设计,使学生便于提问学生敢于提问了,并不代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就能积极踊跃地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思考,巧妙设计,为学生创造一切可提问的机会。

1、预习中的思考。

在教学新知前,布置学生预习将要上的内容,并至少要提出一个与内容相联系的问题。

上课伊始,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把有价值、重点的问题书写在黑板上。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和计算公式,再预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特别不懂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如:我们能不能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图形吗?等等。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既有逻辑性又有创造性的学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这些能力。

一、问题发现问题发现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1. 提供多样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出示一道数学题,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或者推导出一个公式。

2. 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在解这道题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组数据,然后引导他们提出一些关于数据变化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 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分析法、归纳法、逆向思维等。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提供反馈和指导: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无论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教师都要鼓励他们思考和尝试,帮助他们找到问题解决的路径。

通过以上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在数学学科中有用,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起来,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现代社会中,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对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重视并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启发式学习方法启发式学习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和情节,帮助孩子们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并寻找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通过故事情节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主人公,让他们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启发式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问题解决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但实践经验同样重要。

学生需要有机会亲自实践,遇到真实问题并加以解决。

这样的实践经验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比如,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一个困难问题;或者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遇到问题并解决。

这样的实践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要素。

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

教育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学生应该学会质疑并思考问题的多个方面,不仅要关注问题本身,还要考虑问题的根源和影响。

其次,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辩论赛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生应该学会评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分析

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分析

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分析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这种能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问题也层出不穷,培养小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业和生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1.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能力的第一步。

好奇心是孩子自发的求知欲,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实验、提出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孩子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

2.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现问题。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利用图书、互联网、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来获取知识,从而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够更全面地发现问题。

3.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能力的关键。

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还可以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让他们知道提出问题是值得鼓励的。

1. 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讨论、辩论、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2. 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对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师和家长可以组织孩子参与一些小组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孩子可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耐心和毅力培养耐心和毅力也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解决问题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摘要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从而形成数学课堂异常沉闷的尴尬局面,形成初中数学教学是教师好教,学生难学的窘境;本文从为什么农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弱的原因入手,深入的探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农村学生数学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基本模式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怠于思考,对知识一知半解,达不到解惑的目的,数学课堂气氛往往异常沉闷,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也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还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往往是教师精心设计一些质疑环节,满怀希望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常常用沉默与教师对峙,最后形成了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更不用说是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了。

于是许多教师常常发出感慨说“农村学生太笨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回答问题,这书没法教了”,是啊学生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造成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很肤浅、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不能灵活运用,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培养农村学生在数学课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农村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
1、农村学生由于受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贫穷的环境中,同时广大农村家庭还延续着家长制的传统习俗,许多孩子往往形成胆怯、自卑、自闭、逆来顺受、的综合内向型性格,即使心中有话,也不敢说出来,更不用说是主动提出问题了,同时他们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面对,对逻辑性思维要求特别高的数学,许多学生往往只能选择缄默不语,从而出现我们的数学课特别沉闷的尴尬局面。

2、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望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学生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甚至开花结果,至关重要的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这个环境和气氛是要靠我们教师营造的,可是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的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问也不敢向老师提问,或羞于向老师提问,课外更没有学生主动的来向老师请教问题,从而使许多农村教师除了上课以外就没什么事了,于是就怠于思考,惰于钻研,不求上进,所以说学生提不出问题,不但对学生有害,对教师也是无益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对于学生的提问,有的教师心有余悸,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自己的教学程序,学生在课堂上能做的只有接受、再接受,长此以往课堂上只剩下老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

所以我们认为导致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原因除了
家庭环境影响,学生自身的缘由外,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变过来,教学方式落后,没有结合教育改革的思潮,墨守成规、坚守传统。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许多教师,忙于创设问题情境,忙于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忙于介绍数学定义、定理、公式、还忙于引导学生解题等,就是不让学生质疑,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偶尔有个别学生发现问题,并鼓起勇气提出来,老师也只不过是做出回答而已,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肯定,更没有鼓励,甚至还会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被掩埋了。

只能静静等待老师向他们提出问题,就算偶有疑问,也会由于多种原因而不敢提出来。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找到了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改变农村学生提不出问题,不敢提出问题的现状,打破数学课堂中沉闷的尴尬局面。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

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多角度、多思维、多层次的开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破除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习惯”和“模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走出数学教学沉闷的瓶颈。

2、以成功者为榜样,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多
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学习方式和经验,让学生知道他们如何勤奋好学,如何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自己的理论和发明创造。

如可以向学生介绍牛顿是如何通过对苹果落地这一平常的事情,通过思考而发现并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学说等事例。

通过这些事例的熏陶,学生会慢慢地崇拜这些专家、学者,甚至效仿他们。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大脑里就会越来越多地闪现“为什么?”“可以这样吗?”……对于数学中定义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定理、公式的产生过程又如何;条件、结论各是什么及其有哪些应用,能改变吗等等,这些问题被学生发现并提出而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从而有兴趣和信心去再思考、发现、提出下一个问题。

3、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
学生发现问题的前提是思考、他们没有发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课堂上没有机会思考,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听老师讲课、回答老师的问题、做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运算法则、公式、定义、定理等等。

所以教师要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故意在某个教学环节中遗留问题,给学生造成悬念,让学生去思考,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开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比赛活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促进学生进步。

例如、我们可以举行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你是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题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促使他们自主地、多角度地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同时也可以在班级中设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奖”对在一学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多的学生进行奖励,也可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特意给出一个实际背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看谁发现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有创意,并及时予以鼓励和奖励。

久而久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5、布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作业
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是“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关于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这些固然需要而且很重要,但是仅仅如此不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我们可以下达任务,布置作业,规定每位学生每天至少发现一个数学问题,而且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这样任务在身,他们就会不断地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6、对学生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及时评价。

中学生还是孩子,他们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浅层次的或无价值的,或与本节课无关甚至是“不合常理”的。

这时,教师不能以漠然的态度对待,更不能嘲笑、挖苦、讽刺,而应该给予肯定、
表扬、鼓励、保护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要本着“先培养学生肯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就想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7、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型
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型。

如:(1)“辨错”课,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中易错的问题,把它提出来,让学生一起来讨论,研究错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等方面的问题,逐渐使学生养成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例如,教韦达定理时,学生容易忘记运用韦达定理的前提是△≥0,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

(2)”讨论课“在数学课上教师提出要讨论的问题,一般问题要带有开放性。

这是通过学生自己互相设问、互相评价来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型。

这种课,让学生思维积极,问题意识强烈,当然这种课就要要求教师对课堂有相当强的调控能力了。

(3)“活动”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了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带领学生去考察养鱼专业户池塘里鱼的成活率情况。

其中实验过程、实验方案和解决途径等问题都让学生自己来提出,自己来讨论决定。

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番创造的天地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总之在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的现象,我们不能单纯的把责任全推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深究问题的根源、症结,深入学生和学校教学环境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只要我们每个教师都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就会取得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促使自己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因为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就要回答学生的问题,随着回答学生问题的增多,我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敏捷、开阔,有些问题我们从没想到过而学生提出来了,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学习和钻研,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可以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原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主编盛建武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