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磁现象磁场
初中物理磁现象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磁现象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39dcd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9.png)
初中物理磁现象知识总结一、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Ι、地磁场:①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①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
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
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电磁铁三、电磁感应:1、学史: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感应电流: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0.1磁现象 磁场-Rui(初三物理)
![20.1磁现象 磁场-Rui(初三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779bb9e53a580216fcfea6.png)
1.磁性若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我们就说该物质具有磁性,也叫吸铁性。
钢铁一类的物质被称为磁性材料,包括钢铁、钴、镍等一些物质。
磁性即是吸引磁性材料的性质。
具有磁性的物质有两个特点:一是只能吸引磁性材料,非磁性材料不能吸引,如磁铁不能吸引铜、纸、木材等;二是吸引磁性材料时,可不直接与其接触,如隔着薄木板,磁铁还是能吸引铁块。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常见的磁体可按下列方式分类:3.磁极磁体的两端吸引能力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如水平悬吊着的磁针),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 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 极。
到目前为止,发现磁体上的两极总是成对出现的,如果条形磁体被分成了两段,则每段还是分别有两个磁极,如果再让这两段磁体相互吸合,则整个磁体仍然只有两个磁极。
悬吊着的能水平自由转动的磁体(如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这是磁体的指向性。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环形磁体的两极就是环中相对的两个面,一个面是N 极,一个面是S 极。
)5.磁场定义:磁铁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6.磁感线定义: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磁体的分类条形磁体 蹄形磁体针形磁体人造磁体 天然磁体 软磁体(极易消磁) 硬磁体(永磁体)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磁感线作用: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分布、方向等。
磁感线特点:一,磁场是真实存在的,而磁感线是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人为画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二,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而在磁体内部则从磁体的南极指向北极。
三,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既不能相交,也不能中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表示该处的磁场越强,反之磁场越弱。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af7d4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b.png)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一、什么是磁场?磁场是指物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理场,它具有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磁场是由产生磁场的物体形成的,例如磁铁或电流。
二、磁场的特征和性质1. 磁场有方向:磁场的方向从北极指向南极,形成了一个环绕磁体的磁力线。
2. 磁场的大小:磁场的大小可以通过磁感应强度来表示,单位是特斯拉(T)。
3. 磁场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磁场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遵循反比例关系。
4. 磁场的作用:磁场可以使磁性物质受力,具有吸引和排斥的作用。
三、磁场的生成和消失1. 磁场的生成:磁场可以由磁体(如磁铁)或电流产生。
当磁体或电流通过时,周围就会形成一个磁场。
2. 磁场的消失:当磁体或电流停止时,磁场也会消失。
四、磁场对物体的作用1. 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磁场可以使磁性物质受力,产生吸引和排斥作用。
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可以使电流受力,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五、磁场的应用1. 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的磁场而产生磁力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磁吸盘、电磁制动等领域。
2. 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力矩,实现机械能转换的装置。
3.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磁场对人体内部的水分子进行激发和检测,用于医学诊断。
六、磁场的实验1. 磁力线实验:用铁屑实验观察磁力线的形状和分布。
2. 磁场力实验:利用磁场对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力进行实验观察。
3. 电磁铁实验: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观察磁铁的磁性变化。
总结:磁场是物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理场,具有方向、大小和强度衰减的特点,可以通过磁体或电流的产生。
磁场对物体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并可以对电流产生作用。
磁场的应用广泛,包括电磁铁、电动机和磁共振成像等。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验证磁场的存在和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磁现象 磁场》电与磁(第2课时磁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磁现象 磁场》电与磁(第2课时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1764b25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1.png)
当堂测评
1.[2019·河北承德]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甲、
乙、丙、丁,这四根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画错的是(磁针的黑端表示 N 极)( C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18·江苏苏州]在探究蹄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玻璃板平放在 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 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7.[2018·江苏淮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针, 如图甲所示,它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磁勺放置在光滑青铜盘的中心,可以自由 转动。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 的作用,放在地上,它的勺柄静止时指向南方。磁勺能够指示方向,是利用了地 磁场对磁勺的作用。
6.[2018·广东广州]将缝衣针磁化后,与其他器材组成图 1 所示的小指南针, 当它静止下来后,针尖指北,如图 1,则针尖是 N 极,请在图 2 中标出地磁场的 磁极以及磁感线方向。
【解析】 缝衣针磁化后可以看作为小磁针,静止时,N 极应指向地磁南极(即 地理北极),所以针尖是小磁针的 N 极;磁感线从地磁北极出发,指向地磁南极, 且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与经过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如图所示。
A.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B.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虚拟的封闭曲线 C.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D.地面上的指南针 N 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南极
【解析】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真实存在的,故 A 说法正确;磁感线 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而引入的物理模型,是虚拟的封闭曲线,故 B 说法正 确;根据奥斯特实验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 C 说法正确;地球是一 个大磁体,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相反,所以指南针静止时,指南针的 N 极指向地磁的南极即地理的北极,故 D 说法错误。选 D。
初中物理磁场原理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磁场原理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b38d6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7.png)
初中物理磁场原理总结归纳磁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的存在和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本文将总结归纳初中物理中关于磁场原理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磁场。
一、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是指有磁性物质存在时,该物质周围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理场。
磁场可以通过磁力线表示,磁力线是表示磁场分布的曲线。
二、磁场的性质1. 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磁力的方向。
2. 磁场的强弱:磁场的强弱与磁体的磁性有关,强磁体的磁场比弱磁体的磁场强。
三、磁场的产生1. 磁铁的磁场:当电流通过一根导线时,导线周围就会产生磁场。
如果将导线弯曲成一个环形,就构成了一个电流环,该电流环在周围也会产生磁场。
这种带电流的线圈叫做磁铁。
2. 电磁铁:通过在线圈内通电,可以使线圈形成磁场,这种由电流激发的磁场就是电磁铁。
四、磁场的作用1. 对磁铁的作用:磁铁之间互相吸引或排斥。
当两个磁铁相接近时,相同极会互相排斥,不同极则会相互吸引。
2. 对电流的作用:磁铁的磁场可以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根据电流与磁场的相对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著名的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来判断力的方向。
五、磁感线与磁场的分布1. 磁感线: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曲线,它的方向是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一般从磁铁的北极穿出,再从南极进入磁铁。
2. 磁场的分布:磁场的分布有规律可循,磁场线的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在磁铁附近,磁感线较密集,而远离磁铁时,磁感线相对稀疏。
六、电磁感应现象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 电磁感应现象:当一个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由磁场变化所诱发的电流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感应电动势的产生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
通过变化的磁场所穿过的导线圈的匝数,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七、电磁感应的应用1. 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广泛应用于发电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领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5bab7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c.png)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现象的初步认识: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的定义。
2. 磁场的概念:磁场的定义,磁场线的基本特点。
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和磁性符号。
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铁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现象,理解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磁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磁场线的基本特点,磁场的表示方法。
难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小铁钉、电流表、导线、电池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介绍磁极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
3. 磁场线的画法:利用铁屑和小铁钉,演示磁场线的分布情况,讲解磁场线的基本特点。
4. 磁场表示方法:介绍磁感线和磁性符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表示磁场。
5. 磁场对磁铁的作用:让学生用实验观察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6.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讲解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让学生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7. 实际应用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磁现象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的定义2. 磁场磁场的定义磁场线的基本特点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磁性符号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铁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磁现象的初步认识。
2. 解释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举例说明磁场对磁铁和电流的作用。
答案:1. 磁现象是指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是磁铁的两个极点,分别是N极和S极。
2. 磁场是存在于磁铁周围的空间区域,磁场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磁场对磁铁有吸引和排斥作用,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年级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afbf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7.png)
九年级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总结磁现象和磁场是九年级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九年级磁现象和磁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经过整理,主要将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性物质、磁场的特性、磁感线、磁力和电流的相互作用、电磁铁和电动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1. 磁现象:指物质表现出的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的性质。
磁性物质能够被吸引,非磁性物质不能被吸引。
2. 磁场:指存在于磁体周围的特定空间中的力场,即磁力的存在空间。
二、磁性物质1. 磁性物质分类:铁、镍、钴等属于铁磁性物质;铁矿石属于天然磁铁矿;磁体由铁磁性物质制成。
2. 磁性物质的磁化:将非磁性物质接触到磁体上,就能使其也表现出磁性。
3. 磁性物质的磁性不仅与物质本身的结构有关,也与进光照射的程度有关。
三、磁场的特性1. 磁场的方向:磁场有一个方向,被定义为磁感线的方向。
2. 磁感线:用于描述和表示磁场的有向曲线,箭头指向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由南极指向北极。
3. 磁感线的性质:磁感线从南极出发,经过空间,最终汇集到北极。
4. 磁感线的密度:磁感线越密集,表示磁场强度越大;磁感线越稀疏,表示磁场强度越小。
四、磁力和电流的相互作用1. 安培力: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力称为安培力。
安培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和磁场的强度有关,与电流流动的方向及磁场方向垂直。
2. 洛伦兹力:电流导线中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所受到的力称为洛伦兹力,其方向垂直于电子流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
3. 索尔力:当电流通过弯曲的导线时,导线会受到一个由电流和磁场共同决定的作用力,称为索尔力。
4. 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是基于洛伦兹力的基础上实现的。
五、电磁铁和电动机1. 电磁铁的原理:通过将电流导线绕在铁芯上,产生磁场,使铁芯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的能力。
2. 电磁铁的应用:用于各种电磁装置中,如电铃、电磁吸盘、电磁离合器等。
3. 电动机的原理:利用电磁铁的磁力与导线中电流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初中八年级物理磁现象
![初中八年级物理磁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c0956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4.png)
初中八年级物理磁现象物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学科,而磁现象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磁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各种物体中观察到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初中八年级物理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磁场的特性及其应用。
一、磁现象的基本概念1. 磁性物质磁性物质是指那些能够被磁场吸引或排斥的物质。
最常见的磁性物质是铁、钢、镍和钴。
这些物质由于其内部的微观结构,能够生成磁场并对其他物体施加作用力。
2. 磁体和磁极磁体是指能够产生磁场的物体。
磁体通常包括磁铁或磁石。
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
磁极是磁体上的两个相对的极点,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3. 磁场和磁力线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其他物体可能受到磁体作用力的影响。
磁力线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图形,它从磁体的北极指向南极。
二、磁场的特性1. 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是从磁南极指向磁北极。
根据安培定则,可以使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磁场的方向(右手定则):将右手握住电流方向,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场的方向。
2. 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强度可以通过磁力来表示,磁力是由磁体施加于其他物体的力。
磁场的强度与磁体的性质和距离有关。
当两个磁体之间的距离越近,磁场的强度越大。
3. 磁感线的特点磁感线的特点可以用来表示磁场的形状和分布。
磁感线是从磁南极指向磁北极,且不会相交。
磁感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
三、磁现象的应用1. 磁铁的吸附力磁铁是最常见的磁性物质之一。
它可以用来吸附一些金属物体,如铁钉和螺丝钉。
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特别是在修理物品或搭建结构时。
2. 电磁铁的应用电磁铁是一种能产生电磁力的装置。
它由一个线圈和一个铁芯组成。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铁芯就会生成磁场,使得电磁铁具有吸附物体的能力。
电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电梯、电磁炉等设备中。
3. 磁感应的发电原理磁感应发电是利用磁感应现象产生电流的过程。
通过将线圈放置在磁场中,当磁场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bd43d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0.png)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磁现象和磁场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磁体和磁极: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
常见的磁体有铁、钴、镍等物质。
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北极(N极)和南极(S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称为磁场。
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和电流都有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北极所指方向来确定。
3. 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电流方向决定了磁场方向,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断。
4. 电磁感应:法拉第发现,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5.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称为安培力。
安培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可以用左手定则来判断。
安培力的大小与导线长度、电流大小、磁场强度等因素有关。
6. 电磁铁: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通电后即可制成电磁铁。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因素有关。
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 磁场的应用:磁场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造电动机、发电机、磁悬浮列车等。
同时,磁场也会影响一些生物的行为和生理变化,如信鸽的导航、生物的迁徙等。
总之,磁现象和磁场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磁体的基本性质、磁场的概念和性质、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也需要学生理解安培力、电磁铁等概念和规律,以及它们在电动机、发电机等设备中的应用。
磁现象磁场知识点总结
![磁现象磁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7496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9.png)
磁现象磁场知识点总结磁现象是自然界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物理现象,其在生活和科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磁现象和磁场,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通过对磁现象和磁场的定义、特性、产生机制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物理现象。
一、磁现象及磁场的概念1. 磁现象的定义磁现象是指磁物质相互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现象。
最早的磁现象即指的是两个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两个磁铁相互接近时,它们会相互吸引或排斥,这种现象被称为磁现象。
2. 磁场的定义磁场是指由磁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理场。
磁物质产生的磁场可以作用于其他物体,使其发生受力或者受磁化的作用。
二、磁现象的特性1. 磁铁的两极性磁铁具有两种不同的极性,即南极和北极。
两个北极或两个南极之间会相互排斥,而南极和北极之间会相互吸引。
这一特性被称为磁铁的两极性。
2. 磁场的方向磁场具有方向性,即磁场沿着磁力线的方向行进。
磁力线是磁感应强度的线条,其方向从北极指向南极。
3. 磁力的强度磁物质产生的磁力可以作用于其他物体,使其发生运动或者受力。
磁力的强度与磁物质的性质、形状和大小有关。
三、磁场的产生机制1. 宏观磁场产生机制宏观磁场是由电流所产生的,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
这一现象被称为安培环流定律。
根据该定律,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位置有关。
2. 微观磁场产生机制微观磁场是由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等)携带的基本电荷所产生的。
当这些微观粒子运动时,会产生磁场。
这一现象被称为洛伦兹力。
四、磁场的应用1. 电磁感应磁场可以引起电场的变化,从而产生电动势。
这一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可以制造发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
2. 磁力的应用磁场产生的磁力可以用于各种实际应用中。
例如,磁铁可以用于吸附物体,磁铁可以用于制作电磁铁等。
3. 医学应用磁场在医学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原理来进行医学成像的技术,其能够对人体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磁现象 磁场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磁现象 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4a66f2f5d15abe23492f4d16.png)
初中物理总复习:磁现象磁场1、磁现象: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极在磁体的两端。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若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有磁性,另一个物体无磁性,但含有钢铁、钴、镍一类物质;②两个物体都有磁性,且异名磁极相对。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店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①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的一些假想曲线,本身并不存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
③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磁性越弱的地方,磁感线越稀;④磁感线在空间内不可能相交。
典型的磁感线:3、地磁场: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初中物理《磁现象 磁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磁现象 磁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c8370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9.png)
初中物理《磁现象磁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电与磁》的第一节磁现象磁场。
从本节开始学生将学习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电与磁的世界,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为后续学习电磁现象奠定基础。
二、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磁现象比较陌生而熟悉,陌生的是学生感觉磁现象比较神秘莫测,熟悉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也成为引发学生学习研究磁现象的现实基础。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利用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状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本节中的磁体及磁场是后面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的基础,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难从直观的角度对磁场有感兴的认识。
磁场在磁体周围是实际存在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靠磁场来发生的,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我们借助于小磁针,来了解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这是通过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的作用来反映磁场的,物理中有很多是利用了这种方法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的。
为了形象的表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可以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磁感线的引入是给磁场建立了模型,磁感线只是磁场的模型,所以磁感线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
我们利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
会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指向S极,磁体的磁极处磁感线较密,并且磁感线不能相交,会出常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如条形磁体、U形磁体等。
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
初中物理《磁现象 磁场》
![初中物理《磁现象 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8a7a24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a.png)
课堂小结
6. 磁场的基本性质: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7. 磁场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为放置在该 点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指向。
《磁现象 磁场》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司南-中国最古老的指南针
公元1世纪初,东汉 学者王充在《论衡》中 记载“司南之杓,投之 于地,其柢指南。”
司南放在光滑的铜盘上,当它停止转动 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
罗盘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 悠久的历史,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 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正中间几乎没有磁性。
条形磁 体的两 端磁性 最强。
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静止时 指南的 磁极是 南极 (S极)。
静止时 指北的 磁极是 北极 (N极)。
磁体具有指向性。
实验三: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实验四:有趣的磁悬浮
两个环形磁体相对 的面的是同名磁极 还是异名磁极? 根据同名磁极相 互排斥,相对的 面是同名磁极。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 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磁化。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 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磁化。
磁化方式:
a接触或靠近磁体;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 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磁化。
磁化方式:
a接触或靠近磁体;
b用磁体的一极沿同 一方向多次摩擦。
观察: 离开磁体后,钢片还有磁性吗? : 磁化后,磁 性容易保持。
实验五:通过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磁极
排斥
吸引
原S极仍为S极。 排斥
断裂端有磁性,且为N极。
实验五:通过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磁极
初三知识点物理篇 磁现象
![初三知识点物理篇 磁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ea995420a26925c52cc5bf81.png)
初三知识点物理篇磁现象初三知识点物理篇磁现象一、磁性、磁体、磁极1、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磁体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
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S)和北极(N)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
二、磁场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我们看不见的特殊物质,叫磁场。
磁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正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2、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即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感场的分布情况,这些曲线叫磁感线。
(1)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
(2)曲线分布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第二节、电现象一、电荷: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1)正电荷:绸子摩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负电荷:毛皮摩察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4)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两个物体靠近时有吸引现象:①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②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三、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能。
Q四、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负异种电荷数完全抵消的现象,对外不显电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③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缺少电子,正电荷占优势);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负电荷占优势)④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一种电器叫验电器,它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六、电场:像磁体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电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七、电流: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其实:正电荷移动;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②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0电与磁(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0电与磁(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4f64c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8.png)
专题20 电与磁考点1 磁现象 磁场若被判断的物体与已知磁体相互排斥,该物体一定具有磁性。
根据磁体具有吸铁性和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性质,若被判断的物体与已知磁体相吸引,该物体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没有只有一个磁极的磁体,也没有两个以上磁极的磁体。
一个磁体截成两半,每一半都有单独的N极和S极;两个条形磁体异名磁极相互接触,变成一个整体,则接触部分变成新磁体的中间,是磁性最弱的部分。
考点2 电生磁当电流的方向或磁场的方向变得相反,通电导体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如果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受力方向不变。
考点5 磁生电实验1 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1.实验器材:导线、开关、金属棒、蹄形磁铁、电流表。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实验电路:4.实验结论:(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2)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只改变两个因素中的一个,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若两个因素同时改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不改变。
5.问题探究:(1)实验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非常小,如何感知?怎样感知感应电流的方向?靠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
若向右偏,则说明电流从灵敏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若向左偏,则反之。
(2)实验中,由于产生的感应电流较小,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使现象更明显?①尽可能选用磁性较强的蹄形磁铁;②可用导线制成矩形的多匝线圈代替单根导线;③切割磁感线时,垂直且尽量快速。
(3)在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磁场的方向?目的是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
基础检测(限时30min)一、单选题1.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一共会有N极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就会变成两个小的条形磁铁,因为每个磁体都有一个N极,所以一共会有N极的个数为2个。
故选B。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磁现象的分析中,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在条形磁铁周围撒上铁屑后轻敲玻璃板,所观察到的是磁感线B.乙图中,U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在靠近磁极处分布得比较密C.丙图中,小磁针S极的受力方向,与通电螺线管在该点的磁感线切线方向相反D.丁图中,北京地区地面附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答案】A【解析】A.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在甲图中,所观察到的不是磁感线,是铁屑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分布周围,故A错误,符合题意;B.U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在靠近磁极处分布得比较密,远离磁极处分布得比较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小磁针S极的受力方向向左,根据安培定则,通电螺线管左侧为N极,那么通电螺线管在该点的磁感线切线方向向右,则这两个方向是相反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是指向地磁南极附近,地理北极附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6d19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a.png)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一、磁现象磁现象是指与磁铁有关的各种现象。
磁铁有两极,北极和南极。
同名磁极之间相互吸引,异名磁极之间相互排斥。
除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磁石之外,许多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也会表现出类似磁石的性质,这种物质被称为磁性物质。
磁现象包括吸引、排斥、磁力的作用等。
二、磁场磁场是磁铁或电流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理场。
磁场可以使铁磁性物质受力,使其运动或转动。
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理量,但可以通过磁感线来描述。
磁感线是描绘磁场分布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磁感线从磁南极出发,进入磁北极,磁感线不相交,磁感线强度代表磁场强度的大小。
在磁场中,磁性物质会受到力的作用,这种力被称为磁力,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磁场强度、物质的磁性和物质的受力位置有关。
三、电流的磁场电流产生磁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发现,安培在进行电流实验时发现,通过电流的两条平行导线中间会产生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力。
这表明通过导线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
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安培环形实验来观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导线的距离成反比。
四、电场与磁场的关系电场与磁场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物理场,都具有方向性和矢量性。
电场和磁场之间也存在相互关系,在一些物理现象中它们会相互转换,这一关系被称为磁电互感。
在电磁感应中,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流,而变化的电流也可以产生磁场。
这一现象是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也是电磁波的物理依据。
五、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中,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
磁通量是磁感线在磁场中的数量。
在磁场中,当磁铁或线圈发生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磁通量会随之发生变化。
磁通量的变化会引起感应电动势的产生,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是变压器、发电机等电器设备的基础原理。
在电磁感应中,法拉第定律是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量描述。
六、电磁波电磁波是指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它们会携带能量。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它的特点是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e6f15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1.png)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学中,磁现象和磁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磁现象是指物质表现出的磁性特征,而磁场是指由磁物质所产生的力场。
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初中磁现象和磁场的相关知识点。
一、磁现象1. 磁性物质:铁、钴、镍等金属和一些化合物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
2. 磁铁的两极:磁铁有两个极,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相同极互相排斥,不同极互相吸引。
3. 磁化和消磁:将非磁性物质放在磁铁附近,可以使其具有临时磁性,这就是磁化;将磁性物质离开磁铁后,使其失去磁性,这就是消磁。
4. 磁力:磁铁的两极之间有磁力作用,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物体。
5. 磁力线:磁力线是用来表示磁场的线条,从磁铁的南极出来,从北极进入磁铁。
二、磁场1. 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由磁铁的南极指向北极,这是磁力线的方向。
2. 磁力线的特点:磁力线是闭合曲线,磁力线之间不能相交,磁力线越密集,磁场越强。
3. 磁场的作用:磁场可以使磁性物质受到力的作用,使其发生位移或转动。
4. 磁场的产生:磁场是由磁物质所产生的,例如磁铁、电磁铁等。
5.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物理量,用符号B表示,表示单位面积上的磁力线数目,单位是特斯拉(T)。
三、应用1. 磁铁:磁铁可以用来吸引物体,制作电磁铁等。
2. 电磁铁:电磁铁是由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而形成的,可以用来制作电磁吸盘、电磁铁悬浮列车等。
3. 电动机:电动机利用磁场的作用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 发电机:发电机利用磁场的作用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以上对初中磁现象和磁场的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对磁性物质、磁铁的两极、磁化和消磁、磁力和磁力线、磁场的方向和特点、磁感应强度以及磁场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初中物理学的基础,也对我们理解和应用磁场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活动:观察小磁针的方向。
磁场中不同位置的小磁针指向不同,说明磁场中不同位置的方向不同。
3.规定: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为该点磁场方向。
探究活动4: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4.磁感线
(1)沿磁场中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画出一条带箭头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使用器材
铁屑、条形磁体2个、1元硬币、5角硬币、5分硬币、橡皮、铜柱、铝柱、小磁针一盒、U型磁体、小车2个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新课
问题引入: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自己逍遥作乐,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由于秦始皇曾经有几次遇刺,虽都侥幸脱险,但仍使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再遇刺,因此在建造阿房宫时,他命令工匠在大门上安装“机关”,使得身披铁甲,怀揣利刃的刺客休想进入,你知道聪明的工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吗?
思考、
交流
观察、思考、合作、
实验
观察、思考、合作、
实验
观察、
思考
观察、
思考、
实验
“磁场”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实践经验,采用“类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把生活实际中认识“风”的方法、手段“迁移”到物理课堂上,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找到探究磁场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
《磁现象磁场》
课题
§20~1磁现象磁场
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和生活实例展现,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磁场”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实践经验,采用“类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把生活实际中认识“风”的方法“迁移”到物理课堂上,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找到探究磁场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
本节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磁现象。磁现象是学生认识磁,以及理解电和磁关系的起始概念,是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另一部分是磁场。磁场也是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看不见摸不到,它也是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对磁场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后面电和磁关系的学习。本节内容是电和磁现象的开端,需要在本节重点理解基本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磁现象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对于抽象的磁场概念学生很难理解,需要用对比、转化的方法把看不见的转化成可以感知的现象,让学生理解看不见、摸不到的磁场。
教材分析
让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想象,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巩固练习
1.标出下图中磁铁的N、S极或小磁针的N、S极。
2.以下有关磁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B.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D.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
3.如图所示有两根大头针被磁铁一端吸引,悬在磁铁下方,下面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的是( )
观看视频:磁环悬浮。
磁悬浮模型。
4.磁化
(1)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2)磁化的方法
(3)磁化的利与弊
探究、
观察、交流、
回答
思考、
实验、
总结
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磁体的磁性,通过观察现象,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磁体的概念。
通过学生的观察自己猜想磁极的规定。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磁场
3.磁极
(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在磁体的两端。
(2)规定: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N极。
活动1:观察小磁针红色的一端的指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极)。
活动2:两个条形磁体的运动情况。
(3)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思考、
回:磁体、磁极、磁极间相互作用、磁化
2.磁场
3.地磁场
二、基本技能
会用小磁针判断磁场的方向。
(2)几种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形状。
三、地磁场
问题1:周围没有磁体时,小磁针北极为什么总指北呢?指南针为什么永远指南呢?
1.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即地球是个大磁体。
2.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问题2:为什么小磁针北极指向北呢?
3.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4.地磁偏角。
观察、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磁现象,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了解磁场的概念;
3.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
的;
4.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
方法
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
答案:使用磁体。
思考
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故事中继续学习物理知识。
二、探究
新知
一、磁现象
探究活动1:磁体能够吸引什么物质呢?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镍(niè)、钴(gǔ)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探究活动2:
请利用所给的器材探究磁体上各个部分磁性的强弱?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探究活动3:
讲台桌上有一个小磁针,想让小磁针转动,有什么方法?小磁针为什么会转动?
磁体之间没有接触,是怎样发生相互作用的?
问题:条形磁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会发生偏转说明什么?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对小磁针施加了力的作用。
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可以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小组研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磁场的概念;
难点:理解磁场和磁感线的概念。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