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合集下载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 高锰酸钾法》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化学耗氧量的测定,这个过程中用到的是高锰酸钾法,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担心,老师会把这里面涉及的化学知识掰碎了给你们讲清楚。

首先,咱们得知道啥是化学耗氧量(COD)。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大池塘里,水里有好多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东西,这些东西把池塘里的氧气都消耗掉一部分,那消耗掉的这部分氧气的量就是化学耗氧量。

简单说,就是水里那些会“抢”氧气的物质消耗氧气的量,它能反映水被污染的程度呢。

那怎么用高锰酸钾法来测定这个化学耗氧量呢?这里面就涉及到好多化学概念啦。

咱们先说说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这就像一场交易一样。

比如说,在锌和硫酸铜反应的时候,锌原子就特别“大方”,它把自己的电子给了铜离子,就像把自己的钱给了别人。

结果呢,锌就变成了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就变成了原子。

在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耗氧量的反应里,也有类似的电子转移过程。

高锰酸钾(KMnO₄)可是这个反应里的“大明星”。

它在反应里是个很强的氧化剂,就像一个特别厉害的“抢劫犯”,专门去抢其他物质的电子。

那它要抢谁的电子呢?这就和水里那些还原性的物质有关了。

这里又涉及到化学键啦。

咱们把化学键想象成原子之间的小钩子。

离子键呢,就像带正电和负电的原子像超强磁铁般吸在一起。

共价键就是原子共用小钩子连接。

在那些还原性物质的分子里,化学键的状态就决定了它们能不能被高锰酸钾“抢劫”电子。

比如说,有些有机物分子里的化学键就像松松垮垮的小钩子,很容易被高锰酸钾拽走电子。

这个反应可不是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进行到底的,它会达到一种化学平衡的状态。

化学平衡就像是拔河比赛,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像两队人。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反应物这边人多力气大(浓度高),反应就朝着生成物那边进行得快。

但是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物这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慢慢地,两边的力量就会达到一个平衡,这时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也不再变化了。

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及注意事项

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及注意事项

环境监测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一、水体污染地球上大约有13.9亿立方千米的水,其中97.2%在海洋中,2.15%是冰山和冰川,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约占0.65%。

人类就是依靠这些水来维持生命和从事生产的。

在这些天然水中含有K+、Na+、Ca2+、Mg2+、Cl-、SO42-、HCO3-、CO32-等离子。

如果使不属于水体的物质进入水体,而且进入的数量已经达到破坏水体原有用途的程度,就叫水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根据污染源可分为城市生活废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农田流水污染(喷洒的农药、施用的化肥被雨水冲刷流入水体)、固体废物污染(工业废渣中的有毒物质,经水溶解后进入水体)及工业烟尘废气污染(烟尘废气落入水体或被雨水淋洗流入水体)等。

污染水体的物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无机污染物:包括酸、碱、无机盐等。

2.有机污染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碳氢化合物、合成洗涤剂等。

3.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铬、汞、镉等)盐类、氰化物、氟化物、砷化物、酚类、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农药等。

4.致病微生物:包括各种病毒、细菌、原生物等。

5.耗氧污染物:有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使水发黑变臭,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6.植物营养物质:有些物质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如含磷洗衣粉、化肥、饲料等),这些物质能促使水中藻类疯长,从而消耗水中的氧气,危害鱼类的生长,造成水质恶化。

此外,还有石油工业带来的油污染、热电厂造成的热污染、核电厂带来的放射性污染等,不仅污染水体,危及水生动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体质量的控制项目之一,它是量度水中还原性污染物的重要指标。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换算成以O2作为氧化剂时1L 水样所消耗O2的质量(mg/L),通常记为COD。

实验一: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

实验一: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

实验一: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化学耗氧量(COD)是反映水质受有机物污染情况的一个重大指标,大多采用高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和重铬酸钾加热回流法进行测定。

本试验通过用酸性高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对学校池塘内的水样进行化学耗氧量(COD)测定,首先酸性高锰酸钾和还原性物质作用,再用草酸钠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并以返滴定法用高锰酸滴定钾草酸钠过量部分,用实际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测得水样中的化学耗氧量(COD)为4.5377mg/L。

一、实验目的1. 测定自来水和蒸馏水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分析得出自来水的水质。

2.对水中化学耗氧量(COD)与水体污染的关系有所了解。

二、实验原理化学耗氧量是指天然水中可被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的有机物的含量。

化学耗氧量测定的常用方法为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和碘酸盐法。

本实验为高锰酸钾法,其原理如下: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具有很高的氧化性,2KMnO4+5 Na2C2O4+8H2SO4=2MnSO4+8H2O+10CO2↑+5Na2SO4+K2SO4水溶液中多数的有机物都可以氧化,但反应过程相当复杂,只能用下式表示其中的部分过程:过量的KMnO4用过量的Na2C2O4还原,再用KMnO4溶液滴至微红色为终点,反应如下:三、实验步骤1.准确取水样100.00ml于锥型瓶中。

2.加入5ml 1:3 溶液。

3.加入0.01mol/l (1/5)的溶液10.00 ml。

4.加几粒沸石,立即加热。

(此时溶液仍为紫色,若溶液的红色消失,说明污物多,应补加溶液),记下的总体积V1。

从冒第一个大气泡开始计时,煮沸十分钟。

5.冷却1min,准确加入15.00 标准溶液,充分摇匀,此时溶液应由红色转为无色。

6.用0.01mol/l (1/5)滴定至淡红色,记下所用的的体积V2,平行三次。

7.另取100蒸馏水代替水样,用上述方法求空白值,加以扣除。

取一份已到终点的溶液加入15.00ml溶液,立即用滴定至浅红色,30s不褪色,计下V KK=15.00/ V K四、数据记录与处理样品号 1 2 3 水样体积/ml 100.00 100.00 100.00体积(V1+V2)/ml 19.70 19.69 19.71C(1/2)/(mol/l) 0.0050V()/ml 15.00O/(mg·mL-1)O平均值(mg·mL-1)绝对偏差相对平均偏差(%)七、实验结果与讨论自来水中耗氧量为:mg/Ml查询资料得:清洁地面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较低,COD小于3~4mg·L-1。

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默认分类2009-06-11 12:14:49 阅读199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实验目的:了解化学耗氧量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高温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水样中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硫化物、亚铁,氨等)被重铬酸钾氧化分解;产生三价铬离子,而三价铬离子浓度与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成正比,通过测定三价铬离子的吸光度,即可测定出水样的化学耗氧量。

化学耗氧量是指天然水中可被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的有机物的含量。

化学耗氧量测定的常用方法为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和碘酸盐法。

本实验为高锰酸钾法,其原理如下: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具有很高的氧化性,水溶液中多数的有机物都可以氧化,但反应过程相当复杂,只能用下式表示其中的部分过程:过量的KMnO4用过量的Na2C2O4还原,再用KMnO4溶液滴至微红色为终点,反应如下:当水样中含有Cl–量较高(大于100mg)时,会发生如下反应:使结果偏高。

为了避免这一干扰,可改在碱性溶液中氧化,反应为:然后再将溶液调成酸性,加入Na2C2O4,把MnO2和过量的KMnO4还原,再用KMnO4滴至微红色终点。

由上述反应可知,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氧化,虽然生成MnO2,但最后仍被还原成Mn2+,所以酸性溶液中和碱性溶液中所得的结果是相同的。

但氧化温度与时间会影响结果,一般分为:27℃4小时法10分钟煮沸法。

(结果相当于0.3327℃4小时法)100℃30分钟法。

(结果相当于0.5527℃4小时法)本实验用10分钟煮沸法。

若水样中含有Fe2+,H2S(或S2-),、等还原性离子,也会干扰测定,可在冷的水样中直接用KMnO4滴定至微红色后,再进行COD测定。

三实验试剂:(1)0.01mol/L(1/5KMnO4)标准溶液:配制:称取3.3g KMnO4溶于1.05升水中,微沸20分钟,在暗处密闭保存二周,以“4”号砂芯漏斗过滤,保存于棕色瓶中(此溶液约0.1mol/L 1/5KMnO4溶液)。

实验十三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十三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十三、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COD 的分析方法。

2、了解测定COD 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系指用适当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水样中需氧污染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通常以相应的氧量(单位为mg/l )来表示。

COD 是表示水体或污水的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是环境保护和水质控制中经常需要测定的项目。

COD 值越高,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

COD 的测定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碱性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K 2Cr 2O 7法 记为CODCr, 目前应用最广泛,国际公认,适合各种水体,KMnO 4法 测得值记为高锰酸钾指数,仅适用于污染不太重的地表水、饮用水、生活污水。

本实验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并且采用的是反滴定法。

方法提要是:在酸性条件下,向被测水样中定量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加热水样,使高锰酸钾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充分反应,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一定量的草酸钠还原,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返滴过量的草酸钠,由此计算出水样的耗氧量。

反应方程式为:O H CO Mn H O C MnO 222242481021652+↑+=++++-- 三、实验步骤1、取适量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加硫酸(1:2)10ml ,再加入w 为0.10的硝酸银溶液5ml 以除去水样中的Cl -(当水样中Cl -浓度很小时,可以不加硝酸银),摇匀后准确加入0.005mol/LKMnO 4溶液10.00ml (V 1),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中加热30min ,氧化需氧污染物。

稍冷后(~80℃),加入0.013 mol/LNa 2C 2O 4标准溶液10.00ml ,摇匀(此时溶液应为无色),在70~80℃的水浴中用0.005 mol/LKMnO 4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内不腿色即为终点,记下KMnO 4溶液的用量为V 2。

2、在250ml 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100ml 和1:2硫酸10ml ,移入0.013 mol/LNa 2C 2O 4标准溶液10.00ml ,摇匀,在在70~80℃的水浴中,用0.005 mol/LKMnO 4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红色,30s 内不腿色即为终点,记下KMnO 4溶液的用量为V 3。

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及注意事项

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及注意事项

环境监测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一、水体污染地球上大约有13.9亿立方千米的水,其中97.2%在海洋中,2。

15%是冰山和冰川,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约占0。

65%。

人类就是依靠这些水来维持生命和从事生产的。

在这些天然水中含有K+、Na+、Ca2+、Mg2+、Cl-、SO42-、HCO3-、CO32-等离子。

如果使不属于水体的物质进入水体,而且进入的数量已经达到破坏水体原有用途的程度,就叫水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污染源可分为城市生活废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农田流水污染(喷洒的农药、施用的化肥被雨水冲刷流入水体)、固体废物污染(工业废渣中的有毒物质,经水溶解后进入水体)及工业烟尘废气污染(烟尘废气落入水体或被雨水淋洗流入水体)等.污染水体的物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无机污染物:包括酸、碱、无机盐等。

2.有机污染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碳氢化合物、合成洗涤剂等。

3.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铬、汞、镉等)盐类、氰化物、氟化物、砷化物、酚类、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农药等.4.致病微生物:包括各种病毒、细菌、原生物等.5.耗氧污染物:有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使水发黑变臭,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6.植物营养物质:有些物质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如含磷洗衣粉、化肥、饲料等),这些物质能促使水中藻类疯长,从而消耗水中的氧气,危害鱼类的生长,造成水质恶化。

此外,还有石油工业带来的油污染、热电厂造成的热污染、核电厂带来的放射性污染等,不仅污染水体,危及水生动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体质量的控制项目之一,它是量度水中还原性污染物的重要指标.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换算成以O2作为氧化剂时1L 水样所消耗O2的质量(mg/L),通常记为COD。

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循环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对重现性要求不太高的,目的仅在于了解有机化和物含量前后变化的参比较值。

2方法提要高锰酸钾在酸性中呈很强的氧化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使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其后,加入过量的草酸标准溶液还原过量的高锰酸钾,再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通过计算求得水样中所有还原性物质消耗的高锰酸钾量。

3试剂和溶液本标准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硫酸:(1+3)溶液。

草酸:0.01mol/L标准溶液。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0.01mol/L。

4仪器和设备一般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磨口三角瓶:250mL。

移液管:2mL、5mL。

量筒:100mL。

电炉子。

5测定步骤用量筒量取水样10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5mL(1+3)硫酸,然后用滴定管加0.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0mL,在石棉网上加热煮沸5min如水样仍保持浅红色,立即用移液管加0.01mol/L草酸标准溶液10mL,此时溶液应为无色。

此时水样温度应保持60—80度。

用0.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

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记下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数V1。

另取蒸馏水100mL代替水样,做空白试验,记下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数V0。

6分析结果的表述6.1 计算:化学耗氧量X(O2mg/L)按下式计算:X(O2mg/L)= C(V1—V0)×8×1000/V式中: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1—滴定样品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空白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mL;V—取样体积,mL;8—(1/2)O2的摩尔质量。

6.2 精密度精密度视水样中组成的种类和含量而定,一般只以一次测定结果报告;化学耗氧量以mg/L报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注意事项①煮沸时若为无色,这意味着加入高锰酸钾的量不足,需重新测定,重新取水样量为最初的1/2至1/5,加蒸馏水约至100mL,以下步骤同前操作;②溶液温度低于60℃时,反应速度减慢,因此必须趁热迅速滴定。

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计算公式的推导

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计算公式的推导

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计算公式的推导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高锰酸钾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在强酸介质中氧化有机物,生成二氧化锰,然后用滴定法测定滴定液加入水样所需的体积,从而计算出COD值。

2KMnO4+3H2SO4→K2SO4+2MnSO4+3H2O+5[O]C+5[O]→CO2+H2O其中,2KMnO4表示高锰酸钾,3H2SO4表示硫酸,K2SO4表示硫酸钾,2MnSO4表示硫酸锰,5[O]表示氧气,C表示有机物,CO2表示二氧化碳,H2O表示水。

根据化学反应的配比关系,可以得到高锰酸钾的当量关系:1 mol的高锰酸钾可以氧化5 * 2 = 10 mol的有机物。

根据高锰酸钾法的实验操作流程,可以推导出化学需氧量的计算公式。

首先,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锰试剂,使滴定液颜色由紫色转为淡粉红色。

此时,测定该滴定液的体积为V1毫升。

然后,取另一小烧杯加入一定体积的试样,加入硫酸并加热沸腾,使样品中的有机物全部转化为COD。

再将样品降温静置,加入适量的盐酸和硫酸锰,使COD反应生成二氧化锰。

然后,用硫酸钾溶液中和溶液中的酸,使溶液呈紫色。

最后,用标准硫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溶液由紫色转为浅粉红色。

此时,测定加入硫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2毫升。

根据以上步骤COD=(V2-V1)*C*8000/V其中,V2 - V1表示耗费的滴定液体积,C表示硫酸钾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8000表示高锰酸钾的当量浓度(单位为mg/L),V表示所取的水样体积(单位为L)。

这个公式的推导基于高锰酸钾法中化学反应的配比关系,确保了通过测定倒回滴定液体积来计算有机物的含量。

同时,公式中的8000表示在反应中1mol的高锰酸钾可以氧化10 mol的有机物,因此乘以8000保证了COD的单位为mg/L。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式是基于高锰酸钾法原理推导出来的,但是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进行修正,比如在测定过程中考虑到溶液的稀释等情况,对公式进行修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一、摘要
化学耗氧量(COD)是反映水质受有机物污染情况的一个重大指标,大多采用高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和重铬酸钾加热回流法进行测定。

本试验通过用酸性高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对学校池塘内的水样进行化学耗氧量(COD)测定,首先酸性高锰酸钾和还原性物质作用,再用草酸钠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并以返滴定法用高锰酸滴定钾草酸钠过量部分,用实际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测得水样中的化学耗氧量(COD)为4.5377mg/L。

关键字:高锰酸钾法、水中化学耗氧量(COD)、返滴定、水体污染
二、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环境分析的重要性及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2.对水样中耗氧量COD与水体污染的关系有所了解
3.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COD的原理及方法
三、实验原理
测定时,在水样中加入H
2SO
4
及一定量的KMnO
4
溶液,置沸水浴中加热使其中
的还原性物质氧化,剩余的KMnO
4用一定量过量的Na
2
C
2
O
4
还原,再以KMnO
4
标准
溶液返滴定Na
3C
2
O
4
的过量部分。

由于Cl-对比法有干扰因而本法只适用于地表水、
地下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中COD的测定,含Cl-较高的工业废水则应采用K
2Cr
2
O
7
法测定。

在煮沸过程中,KMnO
4
和还原性物质作用:
4MnO
4-+5C+12H+=4Mn2++5CO
2
+6H
2
O
剩余的KMnO
4用Na
2
C
2
O
4
还原:
2MnO
4
-+5C
2
O
4
2-+16H+=2Mn2++10CO
2
+8H
2
O
再以KMnO
4返滴Na
2
C
2
O
4
过量部分,通过实际消耗KMnO
4
的量来计算水中还原性物
质的量。

四、主要试剂
0.002mol/L KMnO
4 0.005mol/L Na
2
C
2
O
4
1:3 H
2
SO
4
1:5 H
2
SO
4
五、实验步骤
1. Na
2C
2
O
4
0.005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将Na
2C
2
O
4
于100-105o C干燥2h,准确称取0.1662g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
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线。

2.KMnO
4
0.002mol/L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称取KMnO
4
固体约0.16g溶于500ml水中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在微沸状态1h冷却后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存于棕瓶中。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标准Na
2C
2
O
4
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3 H
2
SO
4
在水浴上加热到75-85o C,用KMnO
4
溶液滴定,滴定速度由慢到快到慢的顺序滴加,至溶液呈微红色时停止滴加,记录数据,平行滴定三次。

3.水样中耗氧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0.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ml 1:5 H
2SO
4

后放在电炉子上加热至微沸,再准确加入10.00ml 0.002mol/LKMnO
4
溶液,立
即加热至沸并持续10min,取下锥形瓶,趁热用移液管移入10.00ml Na
2C
2
O
4

准溶液、摇匀,此时由红色变为无色,再用移液管移入10.00ml Na
2C
2
O
4
标准溶
液,趁热用0.002mol/LKMnO
4
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淡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记录数据。

4.空白样耗氧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0.00ml蒸馏水,置于250ml锥形瓶中,后操作如同3号操作,记录数据。

六、数据处理
1. KMnO
4
0.002mol/L溶液的标定
次数
项目
ⅠⅡⅢ
基准物Na
2C
2
O
4
的质量g 19.3123-19.1461=0.1662
C
Na2C2O4
mol/L 0.0050
移取V
Na2C2O4
ml 25.00 25.00 25.00
初始V KMnO4 ml 0.06 0.00 0.10 终点V KMnO4 ml 18.56 18.52 18.61 V KMnO4 ml 18.50 18.52 18.51 C KMnO4 mol/L
0.002703
0.002699 0.002701
KMnO4C mol/L 0.002701
个别测定绝对偏差 0.000002
-0.000002 0.000000
相对平均偏差(%) 0.05%
Na2C2O4Na2C2O4
H2O (
)1000/m M C mol L V ⨯= 10.1662()1000134250mol L -⨯= 10.0050mol L -=
1Na2C2O4Na2C2O41 KMnO4KMnO4
25C
V C mol L V -⨯=⨯
120.005025.00518.50
mol L -⨯=
⨯ 10.002703mol L -=
同理可得: 2 KMnO4C =0.0026991mol L - 3 KMnO4C =0.0027011mol L - .
KMnO4C =0.0027011mol L -
绝对偏差:110.0027030.0027010.000002r d x x =-=-= 同理可得:20.000002r d =- 30.000000r d =
123||||||
100%3r r r r d d d d x
++=
⨯⨯
0.0000020.0000020.000000
100%
30.002701
0.05%
++=
⨯⨯= 2.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 )的测定
次数
项目



空白样
准确滴加 V KMnO4 ml 10.00
移取V Na2C2O4 ml 20.00 20.00 20.00 20.00 初始V KMnO4 ml 0.00 0.00 0.00 0.00 终点V KMnO4 ml 9.70 9.69 9.71 5.50 V KMnO4 ml 19.70 19.69 19.71 15.50 水中COD 的含 mg/L 5.2839 5.2731 5.2947 0.7462 水样中COD 的含mg/L 4.5377
4.5269 4.5485
----- 平均COD 的含量mg/L 4.5377 ----- 个别测定绝对偏差 0.0000 -0.0108 0.0108 ----- 相对平均偏差(%)
0.14%
-----
KMnO4KMnO4Na2C2O4Na2C2O4151
C V -C V 42CO
D =mg/L V ⨯⨯⨯⨯水样
()321000
51
0.00270119.70-0.005020.0042mg/L 100
⨯⨯⨯⨯⨯⨯=()321000
5.2839/mg L =
同理可得:2COD =5.27311mg L -
3COD =5.29471mg L - . COD 0.7462mg/L =空白
水样中COD 含量:1COD COD COD 4.5377/mg L =-=水样1空白
同理可得:COD 4.5269/mg L =水样2 COD 4.5485/mg L =水样3 .
COD 4.5377/mg L =水样平均
绝对偏差:11 4.5377 4.53770.0000r d x x =-=-= 同理可得:20.0108r d =- 30.0108r d = 123||||||
100%3r r r r d d d d x
++=
⨯⨯
0.00000.01080.0108
100%
3 5.28390.14%++=
⨯⨯=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
1.水样采集后,应当加入硫酸使PH 小于2,抑制微生物繁殖。

试样尽快分析,必须时要在0-5o C 保存在48h 内测定。

2.水样中加入KMnO 4煮沸后,若紫红色消失说明加入KMnO 4量不够,应继续加入适量的KMnO 4直至呈现稳定的紫红色。

3.滴定草酸钠时温度不要超过85o C 如果温度超过85℃时,草酸钠会分解,影响实验结果。

4.从冒第一个大气泡时,必须要小火加热,防止溶液暴沸,引起溶液飞溅,烫伤身体,并对试样结果产生误差。

5.在煮沸加入KMnO 4的水样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安全,溶液很容易发生暴沸,要时时注意,当溶液快沸腾时应立即扯下来等温度下降后再继续加热。

八、实验结论
学校池塘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 )为4.5377mg/L 。

九、评语和成绩:
成绩:指导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