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材料分析题
毛邓三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3分。本大题满分共26分)在45、46、47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47题无效。
45.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46.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可能性是什么?
47.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和论断是什么?
材料1: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全国有近亿亩耕地被征用,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4000多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2003年,九三学社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60%的失地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30%。观察人士指出,这正是各地方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付出的代价。
毛邓三分析题
1、下面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材料: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根据全国工商联提供的数据,2000年民营经济占42.4%,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占12.6%,合计为55%。
2005年民营经济占49.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占15—16%,合计为65%。
5年增长10个百分点,年均2个百分点。
材料二:从社会总资产看,私营经济总资产为7.5万亿,个体经济6 517亿合计8.15万亿,而2006年国有工商业企业总资产为29万亿,此外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为27.46万亿,如果加上国有自然资源和公有土地的资产就大得更多了,非公有经济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即使加上外资也远不能与公有资产相抗衡。
(1)概要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2)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2)为何说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3)改革开放该给我国带来了的那些巨大变化?3、材料一: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国家,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几个大国,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费。
天津科技大学 毛邓三答案最终版
*********************Attention Please************************ **红字部分的是更正过的答案,鉴于老师给的答案也有所偏差,我已经跟题说明了情况,答案最终就是这样了*********************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二、辨析题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本人全部思想的总和。
本命题错误。
这个命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
主要有两点: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他青年学生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而在这两个阶段,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二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P32)本命题错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参考教材P32即可三、论述题1.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来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广大毛邓三创新分析题重点2012
毛邓三创新分析题重点一、党的不同领导集体对发展的不同观点的比较1、毛泽东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观点:(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发展的根本是强调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3)发展路径是群众运动,企图通过政治运动来推动经济发展;(4)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平均主义。
2、邓小平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观点(1)发展就是硬道理,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3)发展的根本是科学技术;(4)发展的价值追求是适当拉开差距;3、江泽民第三代关于发展的观点(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4、胡锦涛的第四代发展的观点(1)科学发展观;(2)发展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和谐;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制定的基本路线比较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93)“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统一;影响:这一总路线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
2、大跃进的总路线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影响:这个总路线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大跃进”和“共产风”的失误。
“大跃进”、人民公社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当时统称“三面红旗”。
造成了五十年代声势浩大的极左路线,并最终酿成“三年大饥荒”。
3、阶级斗争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总路线,1969年中共9大将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为总路线。
影响:导致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动乱时期,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十三大: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毛邓三
12、(论述题)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各是什么,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322(分析题)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
另一种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请回答: 427(2008年分析题)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
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
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5——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 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2)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28(简答题)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原因是什么?53(论述题)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计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然而社会主义却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成为现实。
毛邓三(毛概)经典考题
2011李文珍毛邓三一、简答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2.如何提高反腐有效性?二、辨析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相同,任务不同三、论述1.如何实施新工业化战略2.如何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龙柏林毛邓三(上午的班)一、简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特点2.三个代表的历史的必然性二、辨析3.毛泽东领导的农民革命跟历史的农民革命相同4.私营企业主入党会改变党的性质三、论述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如何理解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6.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展群众基础。
联系实际龙柏林毛邓三(下午的班)一、简答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2.新型工业化战略新在哪里?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良性循环3.劳动力大转移与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相互促进二、辨析3.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4.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其个人品质导致的。
错,有些错误要由集体承担1.制度问题很重要,当时的制度问题也导致了他晚年的错误2.不是个人品质问题,即使品质好,在某些情况下也会犯错误3.他的错误与林彪、四人帮问题性质截然不同三、论述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1.增强阶级基础,认同,素质,依靠,知识分子2.增强群众基础,新阶层,农民3.夯实组织基础,加强各类基层党组织建设6.淡淡你对好的市场经济的理解。
1.国企改革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3.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政府机构改革杨菲蓉毛邓三一、简答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国际政治条件1.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其他社会主义国家……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个人贡献2、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1.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基本方针2.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发展是硬道理4.改革推动发展5.稳定是前提二、辨析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三、论述5、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基本内容的分析,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精髓6、通过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存在的超越发展阶段的“左”的错误的分析,论述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姜海龙毛邓三一、简答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二、辨析1、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毛邓三》论述及材料题
《毛邓三》论述及材料题1、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
为实现这一任务,要求“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
请问:【答案要点】1)、“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新”在哪里?有何特点?2)、为什么在我国实现工业化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1)(10分)答: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其“新”在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
其特点是科技含量高,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将我国人口大国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是一个重大问题。
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即非农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是用城市文明影响农村文明,改造农村文明,带动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因此,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还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智的社会环境。
2、材料1目前,世界范围蓬勃发展的新技术革命,使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由过去单纯的资源要素竞争转向高新技术要素竞争。
为了争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基本国策。
据统计,美国80%的资金投入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15%的资金投入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只有5%的资金投入一般产业。
毛邓三试题及答案模拟题06-07(上)A(推荐)
毛邓三试题及答案模拟题06-07(上)A(推荐)第一篇:毛邓三试题及答案模拟题06-07(上)A(推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6-07(上)模拟A卷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1分)1、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A、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相结合C、马克思主义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标志是:()A、新的领导阶级B、新的时代条件 D、新的革命前提B、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C 新的革命指导思想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
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主要形式是:()A、争取民主运动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A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B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的面貌 C 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D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5、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是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B、农民运动C、武装斗争D、工人之间的矛盾6、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指导性路线。
党中央制定这个路线的主旨是:()A、变革经济体制 B、变革所有制C、变革政治制度D、变革生产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不断加强党的建设8、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开拓创新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D、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1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B、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后1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14、邓小平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论断:()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B、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特征1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A、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A、积累与消费关系 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B、速度与效益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1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A、坚持以人为本有制为主体18、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是:()A、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筹”19、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是:()A、建设创新型国家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可持续发展C、以人为本D、“五个统B、实现共同富裕C、发展社会生产力D、坚持公C、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C、可实现经济的平衡D、可保障社会公平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22、我国所有制结构存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A、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不同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属性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D、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的要求2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24、关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B、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原则D、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是截然不同的分配原则。
毛邓三最全题库及解答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简明概括: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如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对“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普及,抓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胜的理论武器。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
4、邓小平强调“先富”的手段和途径是什么?邓小平强调“先富”的手段和途径是通过勤劳和依法致富,反对各种非法手段和途径谋取暴利。
5、邓小平所强调的这一政策的意义是什么?邓小平所强调的这一政策的意义:一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了把平均主义与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二是强调了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反对非法手段和途径谋取暴利;三是强调先富带后富,为了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6、请结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谈谈你对邓小平这一“先富”与“共富”政策的理解。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分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有效途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承认富裕有先有后,有高有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证明,先富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帮助作用已经达到体现和反映。
第二次对毛邓三材料题的整理
作业题汇总1.【材料1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87年9月)【材料2】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
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年9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2)分析产生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主要经验。
《参考答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两次飞跃”的主要经验是:第一,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邓三材料分析题
第一章、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材料:材料1:2003年4月10 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
经过深入考察,胡锦涛总书记对广东今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切实作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材料2:2004 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对于保持“十五”开局以来………………………………………………………………………………………………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到各项经济工作中去。
材料3: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坚持以人为本,………………………………………………………………………………………………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请回答:(1)如何全面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哪些问题?(1)答: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毛邓三辨析题
1.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错误。
(1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分)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毛泽东思想不包括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应是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2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正确。
(1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2分)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这是它们的基本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2分)3.科学发展就是全面的发展。
错误。
(1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2分)所以科学发展就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2分)4.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答:错误。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
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5.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就是发展生产力。
答:命题不全面。
(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当旧的生产关系不但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而统治阶级又运用所掌握的政权极力维护旧制度,做垂死挣扎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革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除障碍。
毛邓三试题与答案参考
毛概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三个有利于”标准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B)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 ,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A、农业社会B、现代化工业社会C、工业化中期阶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A、大城市B、中等城市C、小城镇D、农村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D、发展规模经济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 C)A、按劳分配收入B、按资分配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D、按经营分配1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归根到底是(A )A.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1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B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 B)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及培育“四有”公民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C、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依据是(ABDE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ABC )A. 生产力标准的深化B. 实践标准与真理标准的统一C. 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E. 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统一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ABC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C. 劳动还存在着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D. 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是根本原因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原因4、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ABCD)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E、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5、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是指(BCDE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是(ABCD)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B、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C、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E、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C、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D、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E、是市场对社会经济完全起作用的8、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B)A、反对霸权主义 , 维护世界和平B、增强国际合作 , 促进共同发展C、坚持独立自主D、和平共处E、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9、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包括(ABCDE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E、自由职业人员10、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E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国企改革D、防止西方和平演变E、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试卷八(主观题及答案)三、辨析题(第一道题七分,第二道题八分,共15分)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所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
毛邓三习题解答
毛邓三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解析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他的主要意义?P36-40(1)思想内涵:科学发展,第一是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
⑪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⑫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⑭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2)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猫科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史上最全的毛邓三材料题(自己吐血收集总结)
材料题:1(1)结合材料回答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发展。
(2)结合材料回答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观。
2(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3(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结合材料1、2、3,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指什么?二者关系怎样?我们的态度怎样?(3)分析材料3,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外国经验的方法?4(1)根据材料1、2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根据材料2、3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什么?所谓“毕其功于一役”或“一次革命论”思想错误的症结何在?(3)根据材料4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它正确解决了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些基本问题?合理并简述其理由。
5(1)根据材料1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态度。
(2)根据材料2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另一种态度。
(3)指出以上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4)根据材料3、4说明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
(5)根据材料5说明毛泽东的历史地位6(1)根据材料1,说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在全国一切方面着手施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解决了封建主义与民主主义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根据材料1、2,说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内容及其特点。
(3)根据材料2,说明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途径和进程7(1)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2)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经济中出现的这些问题?8(1)根据材料1,说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2,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3)根据材料1~3,说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应采取的战略。
9(1)邓小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最新 毛邓三(含答案)版
毛邓三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七大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3、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9、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就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2、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13、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5、“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17、( 思想道德建设),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18、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思想是(BCD )A、毛泽东个人的观点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三个基本方面:(ABC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解放思想3、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胜的三大法宝:(ABC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5、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ABCD )A、民主、B、和谐。
毛邓三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一、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在我们的所有工作中,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2、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在实际工作中的根本要求是求实和创新相结合。
3、近代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革命的基本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5、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决定的。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9、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10、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的阐述概括为“一纲四目”,其中的一纲是指一个中国的原则。
1×2√3√4√5×6×7×8√9×10√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参考书本P54页第一段2.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3.为什么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毛邓三参考试题
辨析题1 .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矛盾了。
[ 答案要点] (1 )1956年3月,毛泽东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否认存在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
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斯大林的错误已证明了这一点。
有矛盾就有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社会而已。
( 2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深入研究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反面经验和我国当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后,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2 》的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 答案要点]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
列宁的话的意思是说,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
因此,不能充分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履行公民的职责。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讲“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落后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统一起来。
3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 答案要点]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统治阶级又运用所掌握的全部上层建筑极力维护旧制度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改革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反,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毛邓三的材料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判断,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
相对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革命而言,改革之所以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又一次革命。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任何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参考答案:观点错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4 、辨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产物,完全是中国的”(1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本源是马克思主义,它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但它又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照抄照搬、机械移植,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实际,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并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达出来。
因此,毛泽东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5 、辨析: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产物。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用毛泽东的名字命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经济问题的材料材料1根据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全世界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1980年为7%、25%、56%,1998年变为5%、20%、61%,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在1998年为38%,中国的服务业在1980年为21%,1998年33%。
材料2根据46个有代表性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综合得分,在1998年我国社会发展综合排序中,上海市位列第一,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黑龙江和山东;居11~20位的是吉林、湖北、河北、山西、内蒙古、海南、新疆、重庆、湖南、河南:居21~31位的是陕西、宁夏、安徽、江西、四川、广西、甘肃、云南、青海、西藏、贵州。
与10年前的1988年相比,福州从原15位升至8位,山东从14位升至10位,广东从8位升至4位。
位次下降的,青海从19位降至29位,宁夏从16位降至22位,甘肃从22位降至27位,新疆从12位降至17位,陕西从17位降至21位。
材料3 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结构(1998年)单位:%请回答:(1)根据材料1,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
(2)根据材料2,说明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3,说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特征。
(4)综合材料1、2、3,指出我国当前经济经展的突出矛盾以及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要点:(1)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缓慢,同世界平均水平61%相比差距很大。
(2)我国各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位次前移的大多是沿海地区,位次下降的大多是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缓慢。
(3)我国西部区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特点十分明显,显示出西部地区产业层次较低、素质较差的基本特征。
(4)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
因此,必须进行经济经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施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下面是一组20世纪50年代我国处理国内矛盾问题的材料。
材料1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材料2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3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1956年完成了。
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
请回答:(1)根据材料1,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2)在此之前,为什么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3)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是谁作的?材料2中所规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4)参照材料3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要点:1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而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2因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统治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虽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有着反对它们的一面,革命的一面,是无产阶级应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所以称为中间阶级。
3刘少奇所作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对“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4即把私营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改造,依据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三、下面是有关农业发展的材料:材料1 据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年均发展速度达到6.7%,远远超出同期世界农业的平均发展水平。
1991年以来,在世界粮食增产总量中,我国占32%;在世界肉类增产总量中,我国占80%以上。
我国粮、油、棉、糖的产量1997年分别比1978年增长0.62倍、1.1倍、3.1倍、2.9倍。
其中,粮产量年均增速达到2.7%,远远超过人口增长速度。
材料2 据统计,改革20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不断改善。
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上升到1997年的2 090元,增加1 956元,增长了近15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1%,比同期农业发展速度高出1.4个百分点。
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7年的4 000多万。
材料3 我国农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很低。
第一,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种为主。
全国机耕面积占57%,机播面积占21%,机收面积只有12%,田间管理的机械化程度更低。
12亿人口有7亿人在搞饭吃。
第二,农业的科技含量低。
目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0%,也就是说,农业增长主要还是靠劳动、资金投入。
第三,农产品的商品率低。
目前,我国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只有30%。
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自给性消费仍占30%以上。
第四,农村经济结构比较简单滞后。
农民基本上是卖原料,他们生产的农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不经过加工就出卖了。
第五,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有较大差距。
农民收入,1997年东部地区是2 549元,西部地区是1 286元,相差一倍多。
少数地区农民富起来了,多数地区只是解决了温饱,还有4 000多万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第六,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比较差。
材料4 尽管近年来农业连续丰收,但农民收入增幅却反而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扩大,因此,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46.4%降到1997年的43.3%。
近年来国民经济中出现的工业品需求不旺、积压严重,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份额下降关系很大。
请回答:(1)材料l、2说明了什么?(2)材料3说明我国农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3)根据材料4,说明当前启动农村市场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作用。
答案要点:1、改革开放20年,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2、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
就是说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农业转变的阶段;由单一的经济结构向农工商综合发展转变的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的阶段;农民生活由温饱向比较富裕转变的阶段;文化教育由比较落后向比较发达转变的阶段;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向逐步缩小差距转变的阶段。
3、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不利于农民,小康的实现和农村市场的开拓。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潜力在农村。
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则在于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四、以下是关于我国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及其方针政策的材料:材料1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1999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材料2近年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后,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导致对资源利用的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如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干旱缺水,地面下沉,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等。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材料3“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其中人口问题是个大问题,要控制好。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12页)和党的十五大报告材料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请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中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目标(3分)(2)结合材料1、材料2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3分)(3)结合材料3、材料4和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谈谈现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4分)参考答案要点:(1)追求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相适应,既保证人的发展得到满足,又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3分)。
(2)马克思主义注重可持续发展(1分);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2分)。
(3)主要措施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资源立法;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4分,回答出四点及四点以上合理措施即可得4分)五、下列一组有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材料:材料一:据统计,“八五”期间前四年,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国民总值的比重为12.8%,比“七五”时期下降了3.4个百分点,而且其比重是逐年下降的,这一比重1978年为31.25%,1985年为21.89%,1990年为18.74%,1991年为15.6%,1993年为14.97%,1994年为11.83%,1996年为10.9%。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1981年为57.6%,1986年为47.5%,1990年为45.1%,1991年为41.31%,1992年为38.6%(扣除债务收入后的比重)。
“八五”时期前四年,集体和个人收入合计11035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87.2%,比“七五”时期的83.1%上升了4.1个百分点。
从年度上看,集体和个人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逐年上升的。
——摘自《新华日报》1997年第13期材料二: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通常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高的比重,14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比重为48.7%;1998年统计,中央财政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美国、德国、瑞士等六国为60%-70%,瑞典、奥地利等五国为70%-80%,英法等12国为80%-90%,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20国为90%以上。
1989年新加坡、马来西亚、南非和埃及的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29.85%、29.93%、32.35%、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