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关于《机械工程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关于《机械工程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机械工程应用技术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的纽带,在课程设置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涉及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等知识,学生对课程的感觉是概念抽象、原理枯燥,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薄弱,存在厌学情绪,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习本课程使用充填式教学方式不适于职业院校学生,要想使学生爱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为此我尝试运用以下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早在两千年前,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寥寥十六个字精辟地指出:最可贵的是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
在教授课程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师给出一个任务,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完成不了任务,就会产生疑问,产生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就会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
例如在讲构件的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这部分内容时,我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的物理底子比较薄弱,以分析平衡状态下的梯子受力情况这个大家都熟悉的实例作为任务,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感到任务不难,甚至有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认为不用讲就会了,联盟此时我有意找了一位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分析梯子的受力情况,当他分析到墙和绳子对梯子作用力方向时,学生之间产生了分歧,这正是我需要的情境,此时我给出约束和约束反力的概念,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谁是梯子的约束?根据定义学生分析出地面、墙、绳子对梯子就是约束,它们对梯子的作用力就是约束反力,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讲给学生,巧妙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然后我再给出柔性约束的概念及其约束反力的特点、光滑面约束的的概念及其约束反力的特点,此时学生再分析梯子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图就变得简单了。
通过任务驱动充分发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我认为在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所选择的任务要尽量联系实际,最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例子,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学生布置任务要难易合适,不能让学生感觉太难,如入迷宫,看不到前进的方向,这样会使学生失去探求知识的渴望,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应用型高等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讨
应用型高等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讨通过分析当前情况下高等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析高等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策略研究与运用。
标签:高等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发展也不断改革创新,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更是踏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高等教育更是成为全社会人民共同关注的教育重点,关系着学生的未来。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了教育新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同样需要注入新活力,不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和完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认知理念,以适合新课标的教学方式进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
通过课堂、实验、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等创新性教学和学习的方式来共同完成教学,适应新的课程需求,提高高等院校教学尤其是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高等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高等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多以理论性知识居多,教学时很难做到声形并茂,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便于理解,老师会多加指导,可是一堂课只有45分钟,结果就是老师指导结束,已经没有时间让学生思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减少,学生一直坐着听课,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探究式教学中。
2.过分强调授课形式而忽略授课内容。
为了使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课堂上老师会要求大家针对某一个话题进行分组讨论,再由小组选出代表进行阐述,这样的授课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与此同时老师也要正确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究能力,切莫顾此失彼,失去了授课的真正意义。
3.教学探究的目标不明确。
有些老师为了过分追求探究二字,再加上其自身专业知识可能不是很充沛,导致对教学目标不能准确把握,变成为了探究而探究的行为,授课没有重点,讲解知识少且浮夸,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起不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4.对学生指导不够。
《机械工程CAD》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应用
c u s , o t e c u s o a in c u s o tn ,o s r a iai ne au t n c i r , au t n o e c ig ef ci e esa d o r ef m o e l c t ,o r e c n e t u e o g nz t ,v l ai r ei e l ai f ta h n f t n s , r h r o cr o o t a v o e v n
高职 教育 的 目标是 培养 适应 生产 第一 线需 要 的高级 应用 型技 术人 才 。 在教 学 中, 业基础 课程 的教学 应根据 专业 的要 求 以 “ 专 必 需 、够用 ” 为度 ,加大 实训 的 比重 。机械 工程 CA D是 一 门实 践 性都 很 强的课 程 。它 的主要 任务 是 引导 学生 掌握基 本绘 图技 巧 , 熟练 绘制 机械 图纸 ,能 独立 运用 CD设 计和 制作 机械 工程 图 。学 A 生对 这 门课程 知识 的掌 握情 况 , 直接 影响 到后 续专业 课 的学 习 。 将 因此 , 教学 内容不 仅要 突 出基础 理 论知识 应用 和 实践 能力培 养 , 还应 与后 续课 程衔 接 。在教 学 中 ,既要 以 “ 需 、够用 ”为 度 , 必 强调 “ 以项 目引领 、工 作过 程为 导 向 ”的高职 教育 理念 调整 教学 内容 ,又 要处 理好 教师 与学 生 的关 系,在 发挥 教师 主导 作用 , 同 时 ,突 出学 生的主 体作 用 ,调动 学 生 的学习积 极 性 。本 人针 对机 械工 程 CA D课程 的特 点 ,从课 程 定位 、课程 内容 、课 程 的组 织 形式 、考 核标 准 、教 学效果 评价 五 个方 面对 该课程 教 学进行 了改 革 ,收 到 了 良好 的效果 。 课程 定位 通 过对人 才市 场需 求 的认真 调研 ,确 定 了钻探 技术 专业 的六 个职 业 岗位 :机械 岩心 钻探 、岩 土 工程勘 察 、桩基 础施 工 、地 基 处 理 、深基 坑支 护 的施 工 、管理 。六 个职 业 岗位均 对 C D制 图能 A 力提 出了不 同要 求 ,机 械 工程 CA D制 图对 学生 职业 能力职 业 素 养 的形 成起 到 了重要作 用 。 ( )课程 定位 一 CD是 机械 制造 领域 的一 场革 命 ,不 言而 喻 ,A t A A uo CD已经 广泛 应 用在机 械 制造业 的各 个领 域 , 为平 面设 计类 必不 可少 的 、 成 功 能强 大 的绘 图软件 《 机械 工程 c D 是钻 探技 术专业 的专业 基 A》 础课 程 , 同时也 是一 门基 于完整 工 作过 程 的实训 课程 。其 先修 课 程有 《 机械 制 图》 、 《 工程 材料 》。在 学 习完本 课程 后 ,还可 以 继 续学 习其 他课 程 ,为其 设计 能力 的培养 打下 基础 。 ( )课程 目标 二 通 过学 习该 课程 可 以使 学 生掌 握基 本绘 图技 巧 ,熟练 绘制 机 械 图纸 ,具 备独 立运用 C 设计 和制 作机 械工 程 图的能 力 。 D A ( )课程 设计 的理念 与 思路 三 1 以工作过 程 为基础 的 工学结 合课 程 ,强调 在做 中学 ,学 中 . 做 的课 程建 设理 念 。 2 打破传统学科教材的 “ . 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把知识、 技 能 、态度 贯 穿于各 项 目训练 系统 中 ,通过 项 目、任 务 、模拟 等 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素养。
机械类应用型课程“四步走”的教学改革探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34卷第1期总第287期机械类应用型课程“四步走”的教学改革探索黄颖,汝晓艳,杜香丽,谢伟东,敖林结(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产教融合落到实处的关键。
以国家 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专业核心能力,兼顾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组建教学团队,依据 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任务系统化的“三化”设计原则,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并在分析学情基础上 选择实施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达成标准和评价方式。
文章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 展开,研究应用型课程实施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11X(2021)(M-0144-03doi:10. 3969/j.issn.2096-71IX.2021.01.062 [本刊网址]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明确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 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 业教育”。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也是国家教育体系极其重要的一环。
近几年,我国积 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中专、专、本、研一 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9年初,印发《国家高等职业教 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试点。
为更多转型中的高校指出了方向。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以下 简称“我院”)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产教融合 的有效实施途径,力求通过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一、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背景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获得信息、知识的 途径多种多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的人 数约1.2亿。
高职工程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工程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设计教学改革方案1. 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建立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面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发现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潜能,实现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本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高效和愉快的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针对我院高职工程机械专业课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洞察学生的认知特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模式,让教师与学生双赢的共赢学习过程。
2. 贴近实际,拓展课堂教学该项改革要求拓展高职工程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保证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具有重大可操作性的要求下,让学生有利于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贯彻落实“实践、创新、实践”原则,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具体来说,在课堂讲解中要求教师贴近实践,以具体事例和案例强化教学内容,尤其是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应用技术吸引到学生当中,使课堂学习更加系统化,同时,要运用综合性的教学设计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
3.拓展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注重实际应用,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加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运用知识和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现代机械工程研究和设计的技能,形成独立判断、操作和决定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完善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
我院的高职工程机械专业设有实践教学实验室,并专设有设计实践、机械性能实验等课程,具体安排工程实践、产品实践、企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
为此,建议扩大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把实践教学会带到对学生更加亲近和感兴趣的实际场所,进行现身实践教学和实习培训,通过实训平台、实践仿真技术等实践方式丰富课程实践内容,完善学生的实践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实现学生的就业。
机电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基本技 能 。但 是, 在现 在 的机械 制 图教 学 中仍 存在 大量 的 问题 , 这 2 改革 教学 方法 . 高教 学效 率 提 就 需要调 整课 程的 内容和 教学 目标 , 行一些 改革 的尝 试 。 进
2 1 加 强 和 正 确 使 用 直 观 教 学 手 段 .
1 修 订 教 学 目 标 。 组 教 学 内容 重
践 能力相 结合 。因此 , 在教 学 中 , 专业 知识 的实 用性 和 动手 能力 的 强化 就成 为 了教学 的 目标 。
机械 制 图课程 要求 学 生有很 强 的空间 立体 感 , 是 , 但 一股 人 的
一
从社会 需求来 讲 , 职业 学校 培养 的学 生 , 该将 专业 知 识与 实 空 间想象 力和 空 间立 体感 都不是 很强 ,教师 就要 帮助 学生 克服 这 应 困难 , 从而 实现 平面 图到 空间立 体 图的转 换 , 以及空 间立 体 学 ; 改革
作 原理和 技术 要求 的学科 。 我 国宋代 , 械 图样 已被 应用 , 如 : 在 机 例
机械制图, 是指 用 图样 去表 示机 械 的 结构 形 状 、 尺寸 大 小 、 工 生 安排一 些实 践 的课程 。如 : 在理 论课 完成 后 的 3 星 期 , 1 个 第 个 星期, 以绘制 齿轮 油泵 为作业 , 学生 绘制 出一套 零件 草 图和 装配 让
2. 利 用现代 化教 学手 段 3
多媒体 就是 利用 电脑 把文 字 、 图形 、 影像 、 动画 、 音及 视频 等 声 媒体 信息 都数位 化 , 并将 其整 合在 一定 的交 互式 界面 上 , 电脑 具 使 有 交 互展 示不 同媒体 形态 的能 力 。 在机 械制 图课 程 中, 多媒 体 的应 用 不 仅能够 将声 、 、 、 等 内容有 机地 融为 一体 , 光 图 文 弥补 传统 教 学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应用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应用提纲:一、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三、基于职业素养的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四、基于实践教学的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五、机械制造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一、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机械制造专业是一个重要的传统制造业科技专业,也是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之一。
其核心课程包括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是机械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机械制造行业以及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也需要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地适应未来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滞后,不能满足制造业的需求;二是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实战经验;三是单一的评价体系难以准确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基于职业素养的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策略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精神等方面的素养。
在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将培养职业素养作为首要目标。
首先,应在课程中注重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
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的理论融合,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最后,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究,激发其职业精神。
四、基于实践教学的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机械制造专业是一个实践型专业,其核心技能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掌握。
针对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二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挑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实验教学和车间实习,还可以引入实习工程和创新创业实践等形式。
刍议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刍议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刍议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茆兰娟(江苏省盐城市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00) 教育教学喃要3高职院较瓤城觏匿教学面临着既要减少学时。
又要增加内容,还要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方面i茜滂q的重要题,下面本^就此话题谈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及认识。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为使职业教育能够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步伐,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是必然。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面J艚既要减少学时,又要增加内容,还要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方面i邑到的重要题,下面本人就I比{舌硒炎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及认识。
一、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是机械粪专业的主要基础性课程,它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的重要使命,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机械类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关系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改革都离不开机械制图教学的改革,柳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改革的成功和整个人才培养的最笪嫘。
二、高职院校传统期械制图教学改革刻不容缓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发展越来越明显,社会对高级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更加全面,学生不仅要懂专业技术,还要会管理。
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增加新的课程和新的内容,必须首先压缩传统课程和传统内容的学时,并且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全面改革,才能为培养符合积代社会要求的新型^才创造条件。
传统高职院{交饥械制图课程学时为各门技术基础课之最,一门技术基础课占这么多学时,显然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棚制图的产生和日益普及,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我们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实践,才能使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收到良好的效果。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应用
171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应用袁 敏(河钢集团宣钢公司,河北 张家口 075100)摘 要: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机械加工能力、工艺设计能力、设备质量管理与维护能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该课程知识体系繁杂、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同时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相违背。
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进行探讨,供各位同仁参考。
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对后续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应用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2-0171-2 收稿日期:2021-01作者简介:袁敏,女,出生于1978年,河北宣化人,汉族 ,本科,中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机械设计教学。
1 目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 教材内容设置不合理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机械制造基础》教材可以说是本科院校教学内容的“压缩饼干”,将本科科目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等内容进行删减压缩组合而成。
这样的组合就导致了该门课程的内容繁杂抽象而连贯性不强,同时使学生不易掌握本门课程的重难点,学习时难度增大[1] 。
1.2 课程覆盖面广,单个教师很难胜任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涵盖了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等内容,覆盖面广,即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材料专业方面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焊接、铸造、机床夹具、切削加工等相关知识,对任课教师的要求特别高,任课教师很难各方面都精通。
浅谈高职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254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设备工程 2023.07 (上)状态,未能够做到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获得逐步提高。
实验教学课程设置不足,有效性有待提高,需要加强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实验教学设备不够先进,实验室还存在很多陈旧落后的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
在实验教学课堂上进行的实验项目较少,教师大多通过简单演示和验证结论进行实验操作,给学生自主操作实验的时间和机会非常少,无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实验项目,只能了解到大致形式而没有收获到实际内容。
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实验的深入探索,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学知识也仅仅停留在课本中,未落实到未来职业工作。
2 高职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2.1 与时代发展接轨专业发展需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提高办学规模和质量,才可以跟得上时代步伐,避免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被淘汰。
高职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也与其他传统理工科课程一样,需要在新时代不断改变以往教学模式,获得更大发展机遇。
对课程进行改革就是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改革更加注重实验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多经费和研究重点放在对实验教学的提升中,有利于提高专业课质量,确保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并且达到灵活运用,将实验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贴合时代发展重视实验的大潮流。
2.2 提高人才水平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不仅仅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在新工作的开始阶段得心应手,减少对机械人才的上岗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
传统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与教授,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
学生为了应付学校考试机械学习理论知识,最终只会沦为只懂得应试的“小镇做题家”,不符合新时代对于培养人才的高标准。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3 . 实践教 学师资力量薄弱
一
方 面, 随着机 械制造业 的合作机会, 共建实践基地 。 通过学校领 导 和全体 教师 的共 同努力, 我校 已先后与 中国第一汽 车集 团公
构 和素质越来越 难以适应 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的需要 , 难 以承担 高、 新、 尖 的综合 性和创新 性实践教学任务。 另—方面, 随着国 家 对机械 人才需 求量的增加 , 各大 高校纷 纷扩招机械 类专业 的 学 生, 因此, 学 校将很 多年 轻教师充实到实践教学 队伍中, 但他 们大多从高校走 到高校 , 从课堂走进课堂, 缺乏 现场 实践经验 , 很 难对学生进行有效 的针X 十 洼指导。
于落后的设备。 另一方面 , 加大资金投入 , 引进先进实 验设备, 以满足高 、 新、 尖综 合性实践教学 的需要 。 学校成立了 “ 工程训
练与基础实验 中心” , 涵盖了数控车 、 铣、 刨、 磨等常用加工方式 以及 热处理 等多个模块 的训练 , 能够很 好 的满足学生动手实践 的需要。
械 类专业 实践 教 学采取 了相 应 的改革措 施 , 主 要 体现 在 以下
几 方面 :
划定为教辅人 员, 这在一定程度 上不利 于应用型 人才培养 目标
的实现 。 因此 , 分析传统实践教 学模式 中存在 的问题 , 并提出
操 作性强 的针对性 改革 措施 , 是提 高实践教学效 果亟待研 究的 重大课题 之・。
4 . 实践教 学内容 、 方法与手段陈旧
司、 哈尔滨 电机 齐 齐哈尔第二机床 鸡西煤 矿机 械有 限公 司、 七台河龙煤 集团矿 机公司、 哈尔滨 工业大学 、 哈尔 滨理工大 学、 哈尔滨 商业大学 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建 立了长期稳 定的合
刍议工程机械及其管理方案
1 工 程机械维护管理现状 与主要影响 因素
在 维 护 管 理 中包 含 了维 护 保 养 制 度 、 作 业 程 序 、人 员 、 材 料 、 备 的 控 制 等 问 题 , 一 个 环 节 出 现 问题 必将 影 响 到 最 终 设 有
家 有 关 规 定继 续使 用 破 旧机 械 和 报 废 机 械 , 使 机 械 的 故 障 率 致 大 大增 加 。
维 修 模 式 ”让“ 同 的设 备 在 不 同 的应 用 场 合 采 用 不 同 的 维 修 、 相
部 门不够重视 , 时常精 简机械设 备管理机构与 管理人员 , 或将 其 职 能 并入 其 他 部 门 ,致 使 施 工 企 业 机 械 设 备 管 理 力 量 薄 弱 。 部 分 施 工 企 业机 械 管 理 人 员缺 乏机 械 设 备管 理专 业 知 识 , 设 对
执 行 , 成 维 护 管 理 水平 Fra bibliotek 下 。 造
1 机械 设 备管理 力量 薄弱 , 业化 程 度不 高 . 2 专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 程 项 目往 往 涉 及 面 较 广 , 械 设 备 、 员 工 机 人 调 动 频 繁 。施 工 企 业 为 了追 求 效 益 , 机 构 设 置 上 对 机 械 管 理 在
备 保 养 与 维 护 认 识 不 足 。 有 些 较 先 进 的 设 备 , 配 件 的质 量 以 对 及 燃 料 、 滑 油 、 压 油 的 质 量 要 求 较 高 , 些 采 购 人 员业 务 知 润 液 一 识欠缺 , 责任心不强, 购置 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 , 使一些 较 先 进 的机 械 设 备 , 于 使 用 了劣 质 配 件 和 劣 质 油 料 , 成 机 由 造 械 设 备 的 早 期损 坏 , 低 了机 械 设 备 的使 用 效 率 。 降
《机械设计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7期163㊀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 十三五 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信息化资源在«机械设计应用»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N Z J G H 2018273).作者简介:武艳慧(1980-),女,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机械制造㊁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机械设计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武艳慧㊀刘㊀芳(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㊀要:«机械设计应用»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后续专业课程的一门重要前导课程.本课程知识涉及面较广,内容枯燥,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提升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应用课程团队在课程标准修订㊁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㊁教学方法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标准;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改革中图分类号:G 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20.17.084㊀㊀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已成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工作.«机械设计应用»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应用课程团队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1㊀对接行业企业标准,修订课程标准为了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课程团队通过多次企业调研,依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进一步梳理出知识㊁能力㊁素质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融入装备制造行业企业新技术㊁新工艺㊁新规范,并合理设置教学任务,修订课程标准.另外,为实现课程团队教学过程统一化㊁标准化,团队教师针对每个教学任务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㊁教学内容㊁教学资源㊁重点难点㊁教学方法手段㊁教学时间安排以及考核评价等,同时针对每个任务编制了教学任务单以及任务实施记录单.2㊀提升教师信息化资源制作的能力和水平,制作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由于本门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枯燥,为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团队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的需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微课㊁动画㊁视频等信息化资源制作方法,研讨并制定了«机械设计应用»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方案,目前已针对课程重难点制作了2D 动画㊁3D 动画㊁微课㊁视频㊁图片等200余个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这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3㊀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3.1㊀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本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试教学法,主要包括常用机构的识别与应用㊁带传动设计㊁齿轮传动设计㊁减速器输出轴设计4个教学任务,并合理将工程力学㊁机械原理㊁机械设计等相关知识融入相关教学任务,另外以带式输送机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项目为载体,贯穿各教学任务始终,学生完成所有任务的学习的同时,也完成了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并提交完整的零件图㊁装配图以及设计说明书等资料.3.2㊀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大部分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专注力不够集中,但性格活泼开朗,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将理论知识融到教学任务中,教学任务以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为载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四杆机构的测绘㊁齿轮范成加工等子任务,以及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齿轮传动机构㊁带传动机构和传动轴等的设计任务.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即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团结合作㊁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学生课堂参与率较传统课堂明显提高.3.3㊀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课程团队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通过学习通或云班课发布学习任务,上传动画㊁视频㊁微课等学习资源,使课前学习直观易懂;课中进行课前学习的检查与复习巩固,同时通过理实一体化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的知识讲授和技能培养;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拓展,完成各种机械传动的设计任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4㊀主要成效与问题思考4.1㊀主要成效(1)课程团队共同编制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料,课前集体备课,实现了教学目标㊁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统一化.(2)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结合任务驱动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使教学重点和难点直观易懂.(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扭转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场景,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2㊀问题思考(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需要课程团队统筹规划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需要探索因材施教㊁分层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标准.参考文献[1]姜法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范式改革[J ].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5):198G199.[2]周立华.机械设计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 ].南方农机,2020,51(04):121G122.[3]高玉侠,王丛瑞.高职机电类专业基础课教学评价改革的有效性研究[J ].南方农机,2019,50(12):26+28.[4]卜新民,曹旭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内燃机与配件,2020,(01):283G284.。
浅谈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
孟 晓烨
( 包头职 业技术学院 ,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3 0 ) [ 摘 要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 类专业的一 门重要 的技 术基础课 。教 师应该根据这 门课的特点和要求 , 改
变以往陈旧的教 学方法 , 结合 当前学生的特点和信 息化教学手段 , 大力推 广教 学改革。首先分析 了传统的教 学
力 。为学生学 习专业课 和今 后工作提供必要 的基本 知识 和能力 低副机构和高副机构的应用实例进行动 画演示 ,这就使这一部 保障 。 分的 内容更 为生动形象 。印象很深 的是 , 每次讲到铰链四杆机构
传统 的教学方法中存在 的问题分析 时, 首先演示 木质的四杆 机构教具 , 随后动 画演 示四杆机构可 以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 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 的一 门重要的技 应用在 雷达天线上 、 雨刷 器上 、 汽车前轮转 向上 、 公交 车门启 闭 术基础课 ,对学生能否顺 利完成学业进入社会 工作 有着很重要 上等 。这样一来 , 学 生的学 习积极性提高 了, 并且觉得 四杆机构 的作用 。但是 , 随着信息化 的飞速发 展 , 传统 的教学 方法 已经不 确实很有用 , 在很轻松的课 堂氛 围中就把知识掌握 了。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 力学 、 材 料力学 、 机 械 室 , 去多媒体教室上课 , 通过 动画演示 , 会 给学生一些新鲜感 , 对 原理 、 机械传动 、 机械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 , 使学生具 于知识 的理解 和掌握有很 大的帮助 。尤其是讲 到常 用机 构这一 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 实际问题以及独立进行机 械设 计的能 章内容时 , 特别适 合在 多媒体教室上课。其 中课件中很形象地把
应用型高校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应用型高校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作者:刘胜国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8期近年来我国大型工业逐渐复苏,社会对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大。
随着社会工业发展对机械类专业的发展要求也有所不同,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应该加强对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
之前已经有文章讨论过相关话题,但大部分主要关注于教学资源缺乏方面。
随着教学设施资源的不断完善,学校大量引进最新的机械设备,教学资源缺乏已经不是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
所以文章将主要从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目前所存在的改革问题以及改革的具体建议来谈一谈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目前改革所存在的问题机械类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很多教材内容过于繁杂、冗长且存在重复,学生的理论课程安排比较紧凑,而实践实验安排基本上是每门课2~6次,大多数实验器材学生一周能接触至多两三次,并有的实验器材学生仅仅只接触过一次。
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实践创新能力。
很多大学生因为缺少自制力和压力,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甚至逃课,对学习的态度不认真、应付差事,很少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实验时也很少进行主动探索、研究。
二、改革的具体建议(一)完善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教学资源是教学发展建设的基础,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情况。
一方面应该加大教学资源设备的引进。
先清点原有的教学器材,再调查研究市场中最新研发使用的设备,然后更新换代进行引进,并制订详细的设备安全保护措施和使用要求。
有的学生并不爱惜教学设备,经常丢失零件甚至恶意破坏。
建立全面的监督体制,加强学生爱护设备的意识,督促学生原样归还。
同时学校也应该大量引进教学人才,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刍议作者:杨合意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4期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应是对社会高技能职业、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群、岗位群所需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一种科学编码,应是一种以突出行业特色、以企业高技能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建立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载体。
《机械工程应用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技术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为了满足该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核心专项技能要求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承担着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
该课程的功能是使学生具有初步分析机械功能以及使用和维护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通过课程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使毕业生能够进行工矿企业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安装与调试、保全与技术革新,能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的工作。
该课程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
开始学习时,学生既无感性认识,又无理论基础,更无实践经验,不理解抽象的概念、机械模型的建立和机构运动分析等,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机械理论知识学起来枯燥、乏味、兴趣不高。
相应地,教师教起来也感到很累、很苦恼。
如何面对高职教育,以强化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解决长期以来在《机械工程应用技术》教学中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上述问题呢?客观地看,涉及高职教育教学的诸多因素,但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分析,笔者认为,教是主导方面。
作为《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必须通过设计与实施,在教法上进行彻底改革,打破课堂教学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的模式,变为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各阶段的项目任务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达到强化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路。
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行动的知识能力为目标的要求,《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各阶段的不同教学目标的开发,重点是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模式的设计。
简议中职机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简议中职机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论文一、中职机械教学改革的手段(一)计算机进行帮助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觉,计算机已经成了帮助教学不行或缺的工具。
在机械专业教学中,计算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计算机可以使静态的学问动态化,将原来枯燥的学问用一种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内容更加详细、直观、好玩、形象,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更简单接受,在肯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补缺线、补视图进行动态演示,将抽象的学问详细化,让同学更直观地观看到它的过程,有利于同学接受,削减学习难度。
其次,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虚拟教学,将视图形成、机构运作等操作和演练过程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使同学在观看的过程中,实现对操作过程和实践过程基本要领的熟识。
最终,计算机的利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同学可以从网络上搜寻到许多有关机械专业的学问,老师也可以在校内网站上开设专栏,制作有关机械专业方面的`课件。
(二)利用模型进行教学在机械专业教学中使用模型教学,对机械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虽然,模型教学已经大规模投入了中职机械教学课堂之中,但是,其本身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
例如:携带不便,保管不易,简单损坏,在进行运动分析和运动演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由此看来,对模型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了必要。
老师要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性,对于损坏的模型不能放置不管,应当进行再利用,让同学依据学到的原理对一些模型存在的打滑、松懈等小问题进行修缮,老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关心,同学通过自己动手对机械学问会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互相探讨,也会发散同学思维,利于同学制造性思维的培育。
老师还可以带着同学依据所学学问制作模型,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量。
二、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重视同学在模型动手操作力量方面的培育,例如,老师可以让同学利用一些已经被拆卸的看似被废弃的零部件,依据其功能和用处,从中选择出一些完好的、有用的部件,进行重新组装,在选择零部件的时候,同学就会不自觉地进入一个思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学问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化。
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换代,从单纯的职业技能培训转化为更多地关注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基于此,文章就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机械工程;课程教学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堂教学,都在理论的推动下不断改革创新。
以机械工程类专业为例,从最初的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到后来理论与实践并重,再到现在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模式的教学理念的改变,都会带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改革。
一、改革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学方式高职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更需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知识,了解现下最常见的机械设备,懂得这些设备的基本原理并且举一反三,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深化自身的理论基础。
同时高职教育不能仅仅注重理论知识,也要进行实践。
学校可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购进国际最先进的部分机械设备,让学生进行上机锻炼。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才能更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在知识的指导下,掌握先进的设备使用方式及维修办法,成为现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现阶段,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经不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单纯的学校教育容易让学生们脱离现实生活。
工学结合的提出就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之余到企业中去,切实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利用自己的所学,为企业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工学结合的方式无论对学生还是企业都是有利的,可以实现双赢。
二、以往高职机械工程类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一)偏重理论知识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教师的能力与专业素质的高低、教学环境与教学设备的优劣,都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应是对社会高技能职业、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群、岗位群所需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一种科学编码,应是一种以突出行业特色、以企业高技能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建立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载体。
《机械工程应用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技术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为了满足该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核心专项技能要求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承担着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
该课程的功能是使学生具有初步分析机械功能以及使用和维护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通过课程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使毕业生能够进行工矿企业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安装与调试、保全与技术革新,能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的工作。
该课程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
开始学习时,学生既无感性认识,又无理论基础,更无实践经验,不理解抽象的概念、机械模型的建立和机构运动分析等,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机械理论知识学起来枯燥、乏味、兴趣不高。
相应地,教师教起来也感到很累、很苦恼。
如何面对高职教育,以强化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解决长期以来在《机械工程应用技术》教学中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上述问题呢?客观地看,涉及高职教育教学的诸多因素,但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分析,笔者认为,教是主导方面。
作为《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必须通过设计与实施,在教法上进行彻底改革,打破课堂教学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的模式,变为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各阶段的项目任务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达到强化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路。
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行动的知识能力为目标的要求,《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各阶段的不同教学目标的开发,重点是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模式的设计。
实施应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解析、设立“能力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该课程能力目标,并对其能力目标予以具体分解,进行逐条解析,如下面列举的编号为5的能力解析表:
二、设计“项目”,实施“教学目标”
“项目”设计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项目”,通过“项目”达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对于《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归纳为以下七点,基本上可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
第一,根据具体的任务要求,对常用机构里的构件进行受力和变形分析;第二,能熟练应用Pcc─Ⅱ型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台进行18种平面传动机构的组装
和运动参数的检测;能熟练应用SJXC-Ⅰ三维机构系统创新综合实验台,进行设计和拼装不同运动要求的三维机构传动系统和开发;第四,能依据机械设备系统安装规范独立完成机械部件的安装和调整;第五,能熟练应用模块化轴系结构实验装置进行各种不同轴系结构的组装和调整;第六,依据模块化轴系结构组装进行键、联轴器和滚动轴承类型的选用;第七,能依据典型机械设备的结构要求进行零、部件的润滑和密封选择。
三、确定、设定分项“解决方案”——“教学任务”
每一项“能力”均应为一项可以观察和测试的行为,即对应一项“工作任务”。
要从“能力目标”出发,面向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行为”开发出与工作任务相对应的“教学任务”。
对此,教师要根据工作任务精心研制出该课程的解决方案——“教学任务”,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达到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例如,对应编号5能力解析表就应开发出下表列出的教学任务:
四、确立、实施项目过程
项目实施过程,是对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整合,将“教学任务”化为项目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去的实际操作过程,也是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模式的一个关键环节。
确立项目实施过程,要重点把握两点:首先,要将每一项教学任务分解为若干个教学活动和训练项目;其次,对每一项教学活动和训练项目确定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考核方式等。
如对应编号5能力解析表中单元一的具体内容,其项目实施过程就应确立下表列出的内容:
总之,作为高职院校《机械工程应用技术》课程,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确立具体明晰的能力目标,开发出“工学结合”的学习任务,研制出“学做合一”的学习活动,制定清晰、可操作的考核标准。
同时,在教法上进行彻底改革,打破课堂教学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的模式,变为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通过各阶段的项目课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达到强化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是探索适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新路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长期坚持贯彻下去,方可显示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