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任选一流域,介绍其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流域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流域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流域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区域,下面对长江流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长江流域概述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中南部,是我国最长、最大的河流,自青海高原流经十三个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地势东高西低,流域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

2. 长江的水文特点长江的水文特点主要包括:河川径流量大、水位变幅大、年内径流不均衡、入海口多河口、季节性洪水、泥沙含量高等。

3. 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多样,北部属于北亚季风气候、东部属于东亚季风气候、西部属于高原季风气候。

整体上,流域气候较为湿润,温暖湿润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较多。

4. 长江流域的地形特点长江流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在流域内可分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上游山地、中游河谷、下游平原等不同地貌单元。

5. 长江的重要支流长江干流和支流的河网非常发达,主要的支流有:汉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鄱阳湖、洞庭湖等。

6. 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工业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流域内地产丰富,农作物丰收,工业发达,交通发达等。

二、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我国的母亲河,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下面对黄河流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黄河流域概述黄河流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约60亿立方米。

2. 黄河的水文特点黄河的水文特点主要包括:水量大、泥沙多、水位波动大、年内径流不均衡、冰凌期长等。

3. 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黄河流域的气候类型较为复杂,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区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

4. 黄河流域的地形特点黄河流域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整体上可分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山西山地、东部平原等地貌单元。

5. 黄河的重要支流黄河还有一些重要的支流,如:伊洛河、滹沱河、潘家河、清漳河、白河等。

不同地理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

不同地理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

不同地理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每个地方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动植物等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不同地理区域独特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不同地理区域的角度,分析其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不同海域的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

比如,热带海洋具有高温高盐度的特点,这导致了热带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且个体数量庞大。

而在寒带海洋,由于水温较低,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但适应寒冷环境的生物却呈现独特的特征,如北极熊、海豹等。

接下来是陆地生态环境。

陆地上的气候、地貌和土壤条件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茂盛,而极地地区则常年覆盖着冰雪,植被稀少。

在高原地区,气候干燥,空气稀薄,这导致了特殊的高原生态系统的形成,如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和高寒草原。

此外,不同地理区域的水资源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亚马逊雨林地区年降雨量丰富,地下水和河流水资源丰富,构成了全球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而撒哈拉沙漠地区则十分干燥,水资源匮乏,植被稀少。

这种差异也决定了不同地理区域的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

再来看动植物资源。

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对动植物的栖息地、食物链以及繁殖方式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例如,河流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河流生态系统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大的河流之一,其独特的河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如超过2000种的鱼类和世界上最多种类的鳄鱼栖息于此。

而尼罗河则是撒哈拉沙漠地区唯一的水源,河流流域水生植物寥寥无几,动物资源也相对贫乏。

最后要提到的是人类活动对不同地理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频繁,包括工业化进程、城市化以及农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这在亚马逊雨林等地表现尤为明显。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生态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生态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生态环境问题高考地理回答技巧生态环境问题地理答题技巧⑴马尔代夫(瑙鲁)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⑵火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中的空洞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⑶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这是赤潮的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赤潮易发区: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危害:①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鱼类窒息、中毒和死亡,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

⑷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② 它导致世界各地区降水、干湿条件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⑸酸雨带来的影响:① 酸雨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繁殖,甚至造成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 建筑物和文物的腐蚀;④危及人体健康。

(6)减少酸雨的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⑺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 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农业制度不合理;采矿。

治理措施:① 减少农业用地,建设稳定高产的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 改善天然草地植被,适当减少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④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⑤ 小流域综合治理。

⑻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原因:自然原因: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② 它位于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③鼠害,蝗害。

生态环境知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一部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概况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世界上仅次于尼罗河的第二长河流,流域总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横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8个省市自治区。

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基地和文明发源地,但长期以来受到污染、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问题的困扰,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部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1.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域土地沙化严重,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2.污染严重:黄河水质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非点源污染等都对水质构成威胁。

3.生态系统退化: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功能丧失,影响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水质的净化能力。

第三部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变不仅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还对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产生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2.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灿烂文明的摇篮,保护好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是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和发展的责任。

第四部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措施1.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扩大森林覆盖率,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2.加强工业生产和城市管理的环保工作,减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善水质。

3.加强湿地保护,修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增加水体的净化能力。

第五部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成效1.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黄河流域土地沙化等问题有所缓解,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2.设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鼓励农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六部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展望1.未来,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法律依法治理,推动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生态平衡,加强环境管控治理,减少资源浪费。

论述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论述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论述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是指地球表面上流域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地理特点。

流域是一个自然地理系统,由于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流域,它们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规律。

论述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就是要从这些方面来认识和分析流域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征。

首先,地貌是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之一。

地貌是地球表面上的地形,是表面形态的一种表现。

流域的地貌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山地、丘陵、平原等。

山地是流域中的主要地貌类型,它通常由山脉、山间盆地和山谷等组成。

山地的地势陡峭,峰峦叠翠,常常是河流的发源地。

丘陵地貌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一种地貌类型,地势较为平缓,起伏较大。

平原地貌是水流沉积作用的结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其次,水文是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之二。

水文是研究水文系统的科学,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分布、流动和消长等过程。

流域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蓄水量和水文循环等。

径流是流域中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流向河流的过程,它的多少受降水量、土壤类型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蓄水量是流域中可以储存水的容量,它与地下水和河流水的关系密切。

水文循环是指水在流域各个部分之间的循环和转移,它包括蒸发、降水、蒸腾和地下水补给等过程。

再次,气候是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之三。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和风速等要素。

流域的气候特征主要受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系统的影响。

地理位置的纬度决定了流域的气候带,地形的起伏和高山的遮挡作用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和气温的变化,气候系统则决定了流域的季风和风向。

最后,植被是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之四。

植被是指地球表面上由植物构成的自然覆盖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水土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流域的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气候、土壤和地形等因素。

热带流域的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温带流域的植被以草原和落叶林为主,寒带流域的植被以针叶林和苔原为主。

河流与水体的地理特征与环境保护

河流与水体的地理特征与环境保护

河流与水体的地理特征与环境保护河流与水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在地理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河流是地球上的血管,它们承载着水的流动,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水体则是地球上最广泛的自然资源,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河流与水体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河流的地理特征。

河流是由多个水流汇集而成的,它们在地表形成了一个网络。

河流有源头、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源头是河流的起点,通常位于山脉或高地的地方,水源主要来自于雨水或融雪。

中游是河流的中间部分,水流量逐渐增加。

下游是河流的终点,通常流入海洋或湖泊。

河流的长度和水流速度会随着地形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水体是地球上最广泛的自然资源之一,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等。

海洋是地球表面上最大的水体,覆盖了约70%的地球表面。

湖泊是由河流、地下水或降雨形成的,通常位于陆地上。

河流是连接湖泊和海洋的重要通道,它们承载着水的流动和物质的运输。

地下水是地球表面下方的水体,它们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

然而,河流与水体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首先,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生活污水都会污染河流和水体。

这些污染物会破坏水质,对生物造成伤害。

其次,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一些地区的河流和水体已经出现了干涸的情况。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河流和水体造成了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导致河流水位上升和洪水的发生。

为了保护河流和水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水污染的防治。

政府应该加大对工业和农业的监管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人们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

其次,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鼓励人们节约用水。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应对。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全球变暖的速度,减少对河流和水体的影响。

总之,河流与水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题模板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题模板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题模板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题模板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地理位置和疆域:描述该国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经度、海陆位置、邻国等。

2. 地形地貌:描述该国或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山脉、高原、平原、沙漠、海岸线等。

3. 气候水文:描述该国或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河流湖泊等。

4. 土壤植被:描述该国或地区的土壤植被特征,包括土壤类型、植被种类、森林、草原、沙漠等。

5. 动物资源:描述该国或地区的动物资源特征,包括野生动物、鱼类、鸟类等。

6. 矿产资源:描述该国或地区的矿产资源特征,包括金属矿产、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7. 经济发展:描述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8. 人文文化:描述该国或地区的人文文化特征,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

以上是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题模板的主要方面,具体回答时应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补充和说明。

黄河流域的水文地理特征

黄河流域的水文地理特征

黄河流域的水文地理特征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黄土河流。

黄河流域的水文地理特征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黄河流域的水文地理特征,包括河流特征、水文特征以及地理特征。

黄河流域位于中国的北方,横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陕西和山东等八个省份。

由于地势高低起伏,黄河形成了许多陡峭的峡谷和峡谷。

这些地理特征使得黄河在流经这些地区时形成了许多急流和瀑布,给河流的水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在水量丰富和泥沙含量高。

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年平均径流量约为89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径流量的五分之一。

由于流域面积广大,河流长度较长,黄河的水量在不同季节和年份之间有明显的变化。

夏季和秋季是黄河的高水期,而冬季和春季则是低水期。

这种季节性的水文特征对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黄河的水文特征还表现在泥沙含量极高。

由于流域内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疏松,容易被水流冲刷,黄河的水中携带了大量的泥沙。

每年黄河输送的泥沙量约为39亿吨,占全国河流输沙总量的70%以上。

这种高含沙量的水文特征给黄河流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河道淤积、洪水灾害等。

因此,黄河的泥沙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泥沙的输送和河道的淤积。

除了水文特征,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也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河流域地势高低起伏,地理条件复杂。

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陡峭,水资源相对较少,农业生产和人口聚集较少。

而在华北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和人口聚集较多。

这种地理特征使得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

综上所述,黄河流域的水文地理特征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和研究黄河流域的水文地理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河的水资源,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流域环境要素尺度特征

流域环境要素尺度特征

流域环境要素尺度特征流域环境要素尺度特征流域环境是指一定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及文化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定环境。

流域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了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土地资源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环境因素,每个环境因素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尺度。

本文将重点讨论流域环境要素的尺度特征。

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指的是流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土质等环境因素。

在流域地理环境中,尺度影响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形成。

例如,降雨的强度和频率对地形起伏所造成的影响大于平地,因此,在流域内建设水库和发展水资源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此外,气候的变化和气候类型也是影响水资源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水资源规划中,气候数据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确保水资源规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生态环境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等因素。

生态环境尺度较小,但是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例如,植物群落覆盖率的变化、植物生长周期、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等都会对流域水动力过程和水质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不同植物群落覆盖率和类型的区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恢复措施,才能使流域环境保持平衡和健康。

三、水资源环境水资源环境指的是流域水资源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流域内的水资源环境受到区域内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被影响着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在水资源环境中,尺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例如,水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对水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产生影响,影响水的质量和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浓度。

而在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也受到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需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水中污染物的状况和水量的稳定性。

四、土地资源环境土地资源是指土地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土地资源环境的尺度比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环境更大,不仅包括地形、土地类型,还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状况。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会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所以在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内的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尽量避免影响环境质量。

中国的地理与地理环境从黄河流域到西南山区的地理特点与发展

中国的地理与地理环境从黄河流域到西南山区的地理特点与发展

中国的地理与地理环境从黄河流域到西南山区的地理特点与发展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

从黄河流域到西南山区,中国的地理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也为不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一、黄河流域的地理特点与发展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地理环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黄河流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

由于地势平坦,黄河容易泛滥,独特的河势构成了黄河文明的基础,也为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其次,黄河流域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每年的河水泛滥会带来丰富的泥沙,这些泥沙富含营养物质,使得黄河流域的土壤肥沃。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人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再次,黄河流域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匮乏。

黄河流域常年缺水,尤其是黄河下游地区,气候干燥,缺水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黄河流域的地理特点,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例如,实施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修筑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来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此外,还采取了合理的农田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推动了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科技化。

二、西南山区的地理特点与发展西南山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形起伏不平,山脉密布。

西南山区的地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西南山区地势崎岖,山高谷深。

这里山地面积广泛,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

由于地势陡峭,交通不便,给西南山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西南山区气候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西南山区气候多样,南部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业发展,北部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畜牧业发展。

再次,西南山区地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锡矿、铅矿、锰矿等,以及大量的水力资源。

此外,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为了促进西南山区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自然地理学思考题及其答案

自然地理学思考题及其答案

自然地理学课程复习思考题1、地球的概念及总体结构特征?答:地球是一个由不同成分、不同状态的物质构成的具有同心圈层状构造的球体。

地球构造分为内部与外部构造,内部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外部构造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地球表面的垂直起伏特征参数?答:地球表面以海平面为界分为了大陆和海洋两个大的地貌单元。

(一)大陆多数陆地的高度在1000m以下,陆地的平均高度大致为875m,陆地的极限高度是8844.43m;(二)海洋多数海洋的深度在3000~6000m,海洋的平均深度大致为3800m,海洋的极限深度是11034m。

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答:①、具有各种自然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能源——太阳的辐射能和地球的内能;②、三态物质并存并相互作用;③、形成了特有的物质和形态;④、这里的各圈层进行着强烈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和循环;⑤、各种自然现象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⑥、地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4、矿物按颜色和成因可分为哪几类?答:a. 原生矿物(由岩浆冷凝或结晶作用形成的矿物。

)b. 次生矿物(地表及近地表条件下,物理化学作用对原生矿物改造形成的新矿物。

)c. 变质矿物(由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或岩浆活动引起的高温高压和热液)将原有矿物改造成的新矿物。

)其外,按固体矿物内部构造不同可分为a. 晶质矿物b. 非晶质矿物。

5、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有哪些?答:矿物的形态(柱状、针状、片状、板状、粒状和球状)、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有硬度、解理、断口和弹性等)。

6、石英和方解石的主要区别?7、正长石和斜长石的主要区别?8、岩石的依据其成因的分类和相应岩石的构造?答:岩石依据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其各自的组成和构造如下:1)岩浆岩。

概念:由上地幔的高温炙热熔融物质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或结晶形成的岩石。

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岩浆岩的结构:按结晶程度可分为a. 全晶质结构(又可分为显晶质的和隐晶质的)b.半晶质结构c. 非晶质结构;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a. 等粒结构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0.1~1mm b. 不等粒结构c. 斑状和似斑状结构。

高考地理流域部分知识点

高考地理流域部分知识点

高考地理流域部分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的是关于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而在高考地理的考试中,流域部分常常是考点之一。

流域是指地表上一个集水区域,由多个流动形成的河流、湖泊以及与其相关的地貌、气候等构成。

在此,我将就高考地理流域部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流域形态特征流域的形态特征是流域地理的基本内涵。

无论是河流、湖泊还是洼地都属于流域的一部分。

流域一般呈现出马蹄形,整体上表现为高处中部、低处四周的特点。

其原因在于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圈面上地壳、大气以及水圈的运动,形成了高地势加速水流的上游和低地势担任积蓄洪水功能的下游。

二、流域水系流域的水系统是指流域内的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等。

其中河流是流域中最突出的代表。

河流是由地形起伏引发的地表径流形成的,在流域内水流被集聚起来,形成了河流。

而湖泊则是地貌与地质条件形成的,它们是流域的积蓄水域。

地下水是利用地表水逐渐渗透入地下,形成的水系统。

流域的水体分布直接影响着气候、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

三、流域的自然条件流域的自然条件主要涉及地貌、气候、土壤等多个因素。

地貌是流域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了水流的流通,决定了流域的形态特征。

气候则决定了流域内的降水状况,从而影响河流的水量以及水质。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

了解流域的自然条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利用资源。

四、流域的水文特征流域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降水、径流等。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在凝结后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它直接影响水的形成和分布。

径流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域内形成的流量过程。

流域的水文特征对环境影响较大,也是农田灌溉、城市供水以及水电站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流域土地利用流域的土地利用对流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

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改进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生产效益。

而过度开发和不当利用则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有必要充分考虑流域的特点和需求,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河流流域的分布与特征

河流流域的分布与特征

河流流域的分布与特征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其分布与特征对于了解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河流流域的分布与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自然现象。

一、河流流域的分布河流流域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球各大洲。

从全球范围来看,河流流域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长江和亚马逊河,这些河流的流域广阔,涵盖了大片土地。

非洲的尼罗河、刚果河和尼日尔河也是该洲重要的水系,它们的流域覆盖了多个国家。

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范围庞大,是全球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一。

此外,河流流域还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欧洲的伏尔加河、多瑙河和罗讷河等是该洲重要的水系,它们的流域覆盖了多个国家。

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和哥伦比亚河等也是该洲重要的水系,它们的流域涵盖了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大洋洲的墨尔本河和达尔文河等是该洲重要的水系,它们的流域分布在澳大利亚。

二、河流流域的特征1. 地形特征河流流域的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和盆地等。

高山地区的河流流域通常具有陡峭的河谷和瀑布等地貌特征,水流湍急。

平原地区的河流流域则相对平缓,水流平稳。

丘陵地区的河流流域地形起伏较大,水流形成弯曲的河道。

盆地地区的河流流域通常具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水流流经盆地内部。

2. 气候特征河流流域的气候特征与地理位置和气候带有关。

赤道附近的河流流域气候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水流丰沛。

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流域气候多为温带季风气候或寒带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水流相对较小。

河流流域的气候特征对其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3. 生态特征河流流域是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多样的生物群落。

河流流域中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水鸟等。

河流流域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威胁,许多河流流域面临着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黄河流域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黄河流域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黄河流域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知识
点总结
(1)环境问题
(2)治理措施
①建立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流域开发管理机构,实现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②防治环境污染。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高耗水工业的比重;利用新技术,治理工业“三废”。

③上中游地区,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④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治水与防洪并举。

⑤加强监测,计收水费。

⑥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宣传。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指地球表面各个地区的自然要素和地理过程,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因素。

这些特征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和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形态。

地形的高低起伏、山地与平原的分布以及地势对气候和水资源的影响是地形特征的重要方面。

例如,高山地区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大,而平原地区气候温暖且适宜农业发展。

不同地势也会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山地的河流丰富多样,提供了较多的水资源,而平原地区则更适合开发灌溉系统。

二、气候特征气候特征是指一个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等。

气候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

例如,热带地区温暖潮湿,适宜农业发展,而寒带地区气温低,农业发展相对困难。

气候也会影响能源的利用,例如阳光充足的地区适合发展太阳能,而风力较强的地区则适合发展风能。

三、水文特征水文特征是指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水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会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发展。

例如,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农田灌溉系统,提高农业产能,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需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四、土壤特征土壤特征是指一个地区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和可耕性。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黑土适宜小麦和玉米的种植,而沙质土壤则适合蔬菜和水果的种植。

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于森林资源的分布也具有重要作用。

五、生物特征生物特征是指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多样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不同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不同的资源和服务,例如森林提供木材和氧气,河流提供鱼类资源。

思考题:任选一流域,介绍其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思考题:任选一流域,介绍其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地理特征
地貌:美国本土地形由3个纵列带组成。第一纵列带是 西部山地和高原(落基山脉);第二个纵列带是东部 的阿巴拉契亚山地;第三个纵列带是中部平原,包括 大平原和中央低地。气候降水:降水来源为来自墨西 哥湾的低空湿气和来自太平洋的一些低空和高空的湿 气。冬、春季降水发生在通常自西向东移动的气旋暴 风雨通过时的锋面附近。夏季和初秋的降雨多为阵雨 和雷雨,以及较弱的锋面暴风雨。流域东半部气候潮 湿,冬、春季田纳西河流域、俄亥俄河流域和密西西 比河流域南部流量大。自德克萨斯州中部至北达科他 州东部有一条南北延伸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既不完 全潮湿,又非半干旱。西面为大平原半干旱气候,沿 落矶山脉山脊以高山气候为主,冬季降雪在春季和初 夏融化顺流而下。
思考题:任选一流域,介 绍其自然地理特征及存在 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地理特征
概括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有以下
因素:气候、水文、地形、植被和土壤等 因素。以东南沿海为例:我国东南沿海以 季风气候为主,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山 地,河流较多,流速较快,植被主要是落叶和常 绿阔叶林,土壤为棕壤红壤、黄壤或者砖红 壤性红壤.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明显,气温变 化小于中西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 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 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 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 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 泽化。2、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 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 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 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等。

中考地理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归纳与分析

中考地理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归纳与分析

中考地理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归纳与分析自然地理特征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地球表面上存在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地理要素。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在其辽阔的疆域内拥有着多样化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文将对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地形类型繁多,主要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和河流构成的三角洲等。

中国的东部以平原为主,尤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平原最为广阔;西部则以高原为主,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同时,中国还拥有众多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天山、秦岭、太行山等。

二、中国的气候特征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处不同纬度和经度的地区,因此在中国的气候类型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

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气候等。

中国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高,降雨充沛,四季分明,而北方地区则寒冷干燥,冬季较长。

三、中国的水资源特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尤其是北方地区。

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主要以江河湖泊为主。

中国有着众多著名的江河,如黄河、长江、珠江等。

另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如鄱阳湖、洞庭湖等。

这些水资源为中国的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中国的自然灾害特征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台风路径上,因此自然灾害频发。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涝、旱灾、台风、地质灾害等。

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把防灾减灾工作放在了重要地位,加强了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地理特征的国家,其地形、气候、水资源和自然灾害特征都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特征在中国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知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和农业区域,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河流之一。

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包括生态补偿政策、土地治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文将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黄河流域地处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独特,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黄河流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土地荒漠化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的人类开发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大量土地的退化和荒漠化。

特别是农业生产中常常大规模地开垦土地,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导致土地沙漠化的现象非常普遍。

2.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由于黄河流域地势高低不平,土地坡度较大,再加上缺乏植被覆盖和浅表土层,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问题。

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壤被水冲刷走,不仅造成了土地的资源浪费,还对水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了破坏,导致了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减少,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水资源短缺。

黄河流域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人口增长和农业用水的增加都对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措施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主要包括:1.推行生态补偿政策。

为了调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中国政府推出了生态补偿政策,对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奖励。

对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惩罚,有效激发了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一、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地理位置:黄河流域位于中国北方,流经九个省份,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

2.流域面积:黄河流域总面积约为752,443平方公里。

3.地形地貌:黄河流域地形复杂,包括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二、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1.温带季风气候: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2.降水分布:降水量在流域内分布不均,东部地区降水较多,西部地区降水较少。

3.干旱问题:由于降水不足和地形地貌的影响,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存在干旱问题。

三、黄河流域的农业发展1.农业地位: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泛。

2.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稻谷等,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棉花、油料、蔬菜等。

3.农业生产技术: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包括良种培育、灌溉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等。

4.农业产业结构:黄河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多样,包括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和渔业等。

四、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与治理1.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发和植被破坏。

2.沙漠化:黄河流域的西部地区面临沙漠化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治理措施: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沙漠化治理等。

五、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历史1.历史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2.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孕育了众多古代文明,如夏朝、商朝和西周等。

3.历史遗迹:黄河流域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长城、秦始皇陵、故宫等。

以上是关于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的知识点介绍,供您参考。

习题及方法:黄河流域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请描述其地形地貌特点。

1.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需要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

长江流域特点范文

长江流域特点范文

长江流域特点范文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长江流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长江流域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长江流域跨越中国西南、中南和东南三个地理区域,涵盖地势起伏、山河壮丽的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多个地貌类型。

流域内分布着太行山、武当山、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吴淞江平原等特色地理景观。

流域内的山地、高原以及盆地和平原地貌的差异,使得长江流域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

其次,长江流域气候条件优越。

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

流域内年平均温度在15℃至18℃之间,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具有充足的水资源和丰富的生态环境条件。

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为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再次,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由于长江流域气候条件的优越,土地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良好,流域内发展了较为广泛的农业生产。

流域内广大的平原地带,土壤肥沃,适宜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

长江流域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淡水渔业产区,拥有众多的鱼类、虾类和贝类等水生生物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长江流域还是中国灌溉区和水力发电区。

长江流域极其丰富的水资源为灌溉农田提供了条件,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灌溉区之一、此外,长江流域的水电资源也非常丰富。

长江流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厂,三峡水电站,以及诸多其他的大中型水电站,为中国的电力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长江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地理区域,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农业产区和水能资源、重要的交通枢纽等特点。

长江流域的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为流域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长江流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 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 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 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 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 泽化。2、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 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 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 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等。
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其名称源自于美国北部威斯康 辛州的印第安阿尔贡金人,因为它支流众 多,美国人又尊称为“老人河” ,与尼罗 河、亚马逊河和长江合称世界四大长河, 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水系全长6,270公里,流域面积2,980,000平 方公里。本流源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流 经中央大平原,注入墨西哥湾;水系最远 源流为其支流密苏里河的上源杰佛逊河, 其源头位于美国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
自然地理特征
地貌:美国本土地形由3个纵列带组成。第一纵列带是 西部山地和高原(落基山脉);第二个纵列带是东部 的阿巴拉契亚山地;第三个纵列带是中部平原,包括 大平原和中央低地。气候降水:降水来源为来自墨西 哥湾的低空湿气和来自太平洋的一些低空和高空的湿 气。冬、春季降水发生在通常自西向东移动的气旋暴 风雨通过时的锋面附近。夏季和初秋的降雨多为阵雨 和雷雨,以及较弱的锋面暴风雨。流域东半部气候潮 湿,冬、春季田纳西河流域、俄亥俄河流域和密西西 比河流域南部流量大。自德克萨斯州中部至北达科他 州东部有一条南北延伸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既不完 全潮湿,又非半干旱。西面为大平原半干旱气候,沿 落矶山脉山脊以高山气候为主,冬季降雪在春季和初 夏融化顺流而下 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地理特征
概括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有以下
因素:气候、水文、地形、植被和土壤等 因素。以东南沿海为例:我国东南沿海以 季风气候为主,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山 地,河流较多,流速较快,植被主要是落叶和常 绿阔叶林,土壤为棕壤红壤、黄壤或者砖红 壤性红壤.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明显,气温变 化小于中西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布有中心岛、牛轭湖、灌木丛、草地及森林覆盖等。
谢谢大家!
生态环境问题
(在密西西比河开发之初,它是一条自然的河流,上下游完全畅通,同时具 有与两岸洪水泛滥的冲积平原型的生态环境。但后来,美国相继在干流修建 了堤防工程及梯级航道等人为的工程设施。大量的人为设施破坏了密西西比 河两岸原有的生态环境和上下游贯通的特征。)据统计,1727年以后陆续建 立起来的堤防工程使自然的洪泛平原减少了约90%的面积。梯级航道使河道 水流变缓、变慢,导致泥沙淤积,上游农业和土地开发的水土流失淤积在多 级水库的尾水区。河道的各水利工程梯级化以及两岸的石化等防洪堤岸,使 得河道生态和鱼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鱼类生产锐减,生态系统 功能退化。据调查,受航运堤坝建设的影响,在上密西西比河流中栖息的鱼 类的数量急剧减少。密西西比河谷中的树林有较大面积的萎缩,仅仅局限在 几公里宽的河谷地带。 密西西比河的生态环境变化不仅仅表现在干流两岸,在三角洲与海洋的交汇 地带也表现得非常显著。地面沉降、飓风破坏、盐度增加以及密西 西比河湾口出水道建设而引起的植被变化,密西西比河上游的密苏 里河是一条游荡性网状河道,有不少激流。在历史上它的洪积平原上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