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简述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它是一种不断演变和发展的文化,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跨越历史时代,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核心精神。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仁爱精神
仁爱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体现了中国人之间互相关爱,情感温馨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认为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系,都应被视为仁爱精神的表现。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中,也反映在个体和社会整体之间的互动中。
二、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中国精神的根源。中国人民深信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虽然中华文化在历史上遇到过许多挫折,但中国人总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文化自信精神也是中国道路一条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人民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因为这对于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诚信精神
中国人崇尚诚信,这是我们文化传统中最为基本的价值观之一。它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即言出必行,而且
也在商务市场和民众服务中得到了应用。频频发生在商业运营中并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恶意欺诈、低质量的商业服务等不良行为都备受谴责。在逐渐形成全球经济环境的背景下,诚信精神不仅是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交流的一个重要文化软实力。
四、敬老尊贤
中国传统文化将年长者和有学问的人视为值得尊敬的对象,他们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产生的智慧,自然获得更广阔的尊重。助人为乐、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是一种常见的习俗,而中国家庭虽然在不断地变化和演进,但对于老人和农民工还是倾注了很多额外的关注。目前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中国社会对敬老尊贤的理念将更为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由于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的思想体系,其主体内容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成为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所讲的基本精神,是指那些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资料一: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有人指出,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3
三、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民族凝聚Fra Baidu bibliotek能
精神激励功能 价值整合功能
14
民族凝聚功能
1 、由于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 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将一个民族的人凝聚为一 体,使之同心同德地为整个民族的利益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 共同奋斗。 2 、中国长期统一与中华文化中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基本 精神是分不开的。 3 、自西周以来,作为一种理性自觉,大一统的观念便深深 扎根于中国人心中。 4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 思想基础,也是它的思想核心;同时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 是增强并推动民族凝聚力更新的精神力量。
16
价值整合功能
1 、价值整合功能,即整合不同的价值观,使其在 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 体。
2、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发展起来的。
17
10
刚健有为
4、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柔静无为之说,如老庄思 想、宋儒思想,但没有占上风,只是作为刚健有为 思想的补充。
5、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是刚健自强思想的重要表 现。
11
贵和尚中
1、贵和尚中即贵和谐,尚中道,这一基本精神在中华民族 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西方文 化重分别和对抗。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其基本精神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哲学和道德理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民族精神。本文将从道德、礼仪、哲学、艺术等方面,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
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包含了伦理道德、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方面。中国古代有德治天下、德胜权谋的思想,认为治国必先治德。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墨子、老子等人,他们对道德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其中孔子主张“仁义礼智信”,墨子主张“兼爱”,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二、礼仪
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礼仪、婚礼、葬礼、节日等方面。中国古代崇尚礼仪,认为“礼仪之邦,先礼后兵”。中国古代礼仪悠久,有许多传统礼仪如拜年、扫墓、过年等习俗,这些习俗流传至今,仍然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举行。
三、哲学
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贡献下,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中国古代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等多种哲学流派,其中儒家最为重要。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义理、中庸之道,主张“仁者爱人,不仁者不爱人”,讲究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担当。
四、艺术
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中国古代的艺术精髓源远流长,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如王羲之、吴道子、李白、杜甫等人,他们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如古代的诗词、曲艺、戏曲等形式,至今仍然在中国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简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简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简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1、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
2、刚柔相济的坚忍精神。
刚柔相济是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孔子创立儒家重“刚”,但也不失“柔”。中国文化是强调“儒道互补”的,即阳刚必须与阴柔适当配合。
3、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和”思想的传承特别重要。儒家传统是以夷制夷,德化怀柔,多采取羁縻政策。
4、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能够以“和而不同”的理念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颇有贡献。
5、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仁者爱人”,即仁爱思想。中华民
族这种道德传统和深厚博大的“仁爱”正是今天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和为维护社会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
扩展资料: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
“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绝不是要回到过去,最关键的是通过国学与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使之在现代焕发出新的风采,创造出适应时代的文化形态,并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弘扬其优秀成分,剔除其糟粕内容,并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传承创新,用当代中国人的心胸、智慧、胆识不断激活这些精神;
简述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中国精神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精神特质,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培育和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基因。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仁爱、礼仪、中庸、忠诚、孝道、正义、谦虚、诚实、勤俭、敬老、尊师、尊重自然等。这些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社会关系。
仁爱是中国精神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包括了对人类的关怀和同情、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礼仪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则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指的是在处理事情时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平衡的态度。
忠诚、孝道和正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外三个重要价值观。忠诚指的是对国家、家庭和朋友的忠诚和信任;孝道则是指对父母的尊重和关心;正义则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公正和道义。
谦虚、诚实、勤俭、敬老、尊师、尊重自然等价值观也都是中国精神中的重要内容。这些价值观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底蕴,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珍贵财富。
总之,中国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基本精神特质,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和思想特点。在当今社会,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简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简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表现出尊重、和谐和顺应自然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尊重。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准则。中国人尊重长辈,尊重师长,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这种尊重体现在个人品德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敬意上。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国人注重平衡和协调,追求内在的和谐。中国的建筑、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展现出和谐美。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顺应自然。中国哲学和文化一直强调自然的秩序和循环。中国人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以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儒家思想中,人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尊重、和谐和顺应自然。这种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中,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尊重、和谐和顺应自然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观念。
孝道: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伦理和尊重长辈。孝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以及家庭成员
之间的和谐关系。孝道被认为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廉洁:廉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严守道德规范,避免贪欲和腐败行为。廉洁为政,勤俭节约的思想都被视为道德的表现,这些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建立和谐秩序、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
温良恭俭让:温良恭俭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之一。温和、恭敬、节约和谦让被视为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这种价值观念强调个人的自我抑制、忍让和尊重他人,以维护社会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
基本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训诫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行为活动的指导原则,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除了一致认同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礼治精神外,还有以下几种:
一、厚德载物的精神
“厚德载物”出自《易传·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大地厚实和顺的气势,要求人们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像大地那样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一个人,在做人与处世时,要心胸开阔,立志高远,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得《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历史的长河中,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直接联系起来的英雄,数不胜数。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焚烧鸦片的将领林则徐,他们忠于国家,不怕牺牲。这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的集中体现。三、和而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
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博大精深,包含了许多基本精神,这些精神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深深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下面,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精神之一便是伦理道德。在中国,人们注重道德规范,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不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孝顺”、“忠诚”、“诚实”等道德标准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道德标准对于保持社会和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这个特色也植根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在中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力,保护人民的基本权益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的沉淀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人文色彩,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基本精神。
三、思想深度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思想深度,尤其强调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哲学、文学、艺术都是从这个渊源衍生出来的。
四、尊重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精神——尊重自然。自然界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所以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非常必
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很早开始就注重环保意识,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优美和高雅的审美品位和理念。中国文化中的艺术、建筑和音乐等方面均体现着这种审美意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同
于其他文化的地方。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伦理道德、人文精神、思想
深度、尊重自然和审美意识。这些基本精神凝聚着中国民族的特点和
气质,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根本精神根本精神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礼治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文化主张“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主张“慈祥众生、无私奉献〞。四个根本精神根本精神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礼治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文化主张“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主张“慈祥众生、无私奉献〞。
四个根本精神1.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2.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3.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辫证思维
4.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传统文化精神第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辨证精神的范畴。
第二,人本主义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精神之一的人本主义,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以神为本,也不同于西方近代的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民主价值。
第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中提出的一个重
要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开展与人类的开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标准自己的言行。
第四,礼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贯彻施行着人本主义精神,而且也浸透着一种礼治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礼治精神,其本质是强调社会的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与基本精神
1. 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
我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深邃的文化之一,其特征
表现在多个方面。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家族和社会的重要性。家庭在我
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社会则被看作是家族的延伸。这种强调使得我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尊重长辈、重视友谊
和亲情。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特征在我国传统文学、绘画、建筑等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展现了我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和与之
融合的态度。
再次,我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和伦理。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观念,而这些观念贯穿于我国人的言行举止中,成为我
国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2. 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是指其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仁爱、和谐、中庸、道法自然等内容。这些基本精神不仅体现在我国的哲学思想中,也渗透在我国人日
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仁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仁爱与善待他人的强调。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精神。儒家提倡的“克己复礼”、“和而不同”等观念,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
再次,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中庸之道主张“中庸”、“守正”、“不偏不倚”,强调做人处事要坚守适度、平衡的原则。
3. 个人观点与理解
在我看来,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今世界充斥着利益至上、个人主义等思潮的情况下,我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仁爱、和谐、中庸等精神更显珍贵。特别是在社会风气日益浮躁、人际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将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有一个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 逐渐演化的过程, 逐渐演化的过程,各个时期的具体涵义 不尽相同。作为一种思想观念, 不尽相同。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天人 合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 合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但作 为一个明确的命题, 为一个明确的命题,则是由北宋著名的 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 在中国哲学中,天有自然实体与精神实 在中国哲学中, 体之分,有人格化、 体之分,有人格化、神性之天与物质性 之天的区别,故对“天人合一” 之天的区别,故对“天人合一”历来存 在着唯物与唯心的解释。 在着唯物与唯心的解释。
• 汉代,天人合一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董 汉代,天人合一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仲舒援阴阳五行学说入儒,提出“人副天数” 仲舒援阴阳五行学说入儒,提出“人副天数”之 他把人体与自然界的时令节候相比拟, 说。他把人体与自然界的时令节候相比拟,认为 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 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天人 一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 )。董仲舒这种 阴阳义》 一也”(《春秋繁露 阴阳义》)。董仲舒这种 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论, 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论,是牵强附会的 谬说。 谬说。 • 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 两宋时期, 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思想家所接受。 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思想家所接受。 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 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由 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又说, 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又说,天地犹如 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都由气所构成, 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都由气所构成, 气的本性也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 气的本性也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人民都是我的 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因时制宜。 就是与时俱进 ,通权达变, 随机应变。 所以综合起来, 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 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 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因时制宜, 与时俱进。
3、正道直行,持节重义
他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孟子讲“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孟子· 梁惠王》)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 ——《荀子· 劝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史记.太史公自序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乃,于是 )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 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 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反映了中华 民族愈是 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 忍不拔的意志。 “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 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 息的典范。
中华民族是坚持正义、勇于追求真理、崇
尚气节的民族。
已成为人们心理素质内容之一的 “见义勇为”、
“当仁不让”、“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等人 生价值准则,更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并 身体力行的。孟子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与孔 子“杀身成仁”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 准则,激励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力,贵和尚中
第一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精”、“神”的字义理解以及“精神”的词义。
所谓文化精神,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是指具体的文化表现和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
二、具备条件
1、广泛影响: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是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2、积极作用: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三、实质
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思想,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四、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凝聚于文化传统之中,但是,文化传统是一种事实判断,文化基本精神或民族精神是一种价值判断即“优秀传统”,长期受到人们尊
崇(特点有褒有贬,文化基本精神只有褒的一面)。
五、地位
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一、天人合一
1、在这个问题上,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或“征服”;“让”或“争”)。
2、演变过程:
“天人合一”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性。一方面,用“人事”去附会“天命”,把人的行为归依于天道的流行,以获得一个外在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人又往往把主体的伦常和情感灌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道德化身。表面上看是人按天意在“承运”,在“行道”。但实际上,天却成了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天人之间,人为主导,人为目的。其演化过程: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 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
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
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认为西方文化似乎冲突性更大,而中国文化则调和力量更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国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特性。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认为宇宙间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为法则,
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的相互关联。庄子提倡“与天为一”,《庄子?达生》云:“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抛弃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周易?文言》明确提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顺应自然的“与天地合德”的思想。汉代董仲舒甚至以“人副天数”的观念为基础建立起天人感应的谶纬神学体系。《春秋繁露?阴阳义》即云:“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在宋代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更趋成熟、精致、完善。张载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题;《正蒙?诚明》云:“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
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则提出“天人相应”的命题,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如一。天人同构,人体的小宇宙与天地的大宇宙相对应。书中列举了诸如“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等等。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
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有人指出,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
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他的“五美”之说实际上也是讲中庸:“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协和万邦是和合文化的又一实践。“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传统道德基础。从中国先秦时期老子主张大国理应谦下(“大者宜为下”、“大国者下流”),到西汉董仲舒主张“洽四国”,唐代高祖李渊主张对周边邻国行“宏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处,消弭战祸,“化干戈为玉帛”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和实践目标。在这种和合的文化下,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极少对外用兵。
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一个特征。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