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几种因素
紫外线消毒灯试题及答案
![紫外线消毒灯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4262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b.png)
紫外线消毒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紫外线消毒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利用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B. 利用红外线加热杀菌C. 利用可见光照射杀菌D. 利用紫外线分解水分子产生臭氧答案:A2. 下列哪种波长的紫外线具有最强的杀菌能力?A. UVAB. UVBC. UVCD. UVD答案:C3. 紫外线消毒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A. 避免直接照射人体B. 长时间照射C. 频繁开关D. 随意调节功率答案:A4. 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A. 灯管的功率B. 灯管的使用寿命C. 环境温度D. 所有以上答案:D5.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阻挡紫外线?A. 透明玻璃B. 透明塑料C. 透明水D. 黑色布料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紫外线消毒灯在使用时,应保持灯管与被消毒物体的距离在______米以内,以保证消毒效果。
答案:0.5-22. 紫外线消毒灯的灯管寿命一般为______小时。
答案:5000-80003. 紫外线消毒灯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______,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答案:潮湿环境4. 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时间一般为______分钟。
答案:30-605. 紫外线消毒灯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______,确保其正常工作。
答案:灯管完整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紫外线消毒灯的优缺点。
答案:优点:消毒效果好,操作简便,无化学残留。
缺点:对眼睛和皮肤有伤害,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2. 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有哪些安全措施?答案:使用时需关闭门窗,避免人员进入,使用后需通风,定期检查灯管和设备。
四、计算题(共10分)1. 假设一个房间的面积为50平方米,高度为3米,使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灯管功率为30W,消毒时间为30分钟,请计算消毒灯的总能量消耗。
答案:总能量消耗 = 功率× 时间= 30W × 30分钟 = 900瓦时 = 0.9千瓦时。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ac4326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f.png)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在消毒灭菌过程中,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很多。
掌握相关法律,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因素的作用,有助于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
反之,处理不当只会影响消毒效果,导致消毒失败。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可归纳如下:一、消毒处理剂量消毒处理的剂量包括强度和时间。
强度通常是指作用因子的量。
在热消毒中,是指温度;在紫外线消毒中,是指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在化学消毒中,是指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时间是指所使用的处理方法作用于已处理项目的时间。
一般来说,除酒精外,强度越高,越容易杀死微生物。
70%~75%乙醇或50%~80%异丙醇的杀菌效果最好,但增加浓度的杀菌能力较低。
时间越长,微生物被杀死的可能性越大。
消毒处理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
在实际消毒工作中,必须规定并充分保证所需的强度和时间,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消毒剂种类根据待消毒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至关重要。
如果要杀死细菌孢子或非荚膜病毒,必须选择消毒剂或高效消毒剂,也可以选择物理灭菌方法,以达到可靠的消毒效果。
如果使用苯酚制剂或季铵盐消毒剂,效果很差;季铵盐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具有杀菌作用的阳离子具有亲脂性。
它们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包膜病毒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但对非包膜病毒无能为力。
龙胆紫对葡萄球菌特别有效。
热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一般消毒剂的杀灭效果不如普通细菌繁殖体。
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必须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消毒对象和消毒剂,并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
例如,苯扎溴铵和洗必泰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杀灭作用大于对阴性细菌的杀灭作用,并且只抑制孢子。
70%乙醇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死细菌孢子。
老化细菌的耐药性强于年轻细菌。
为了便于消毒工作,通常将病原微生物对杀菌因子的耐药性划分为几个层次,作为选择消毒方法的依据。
过去,病原微生物中细菌孢子的抗性最强,其次是分枝杆菌,细菌繁殖体的抗性最弱。
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
![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4a2f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5.png)
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食品加工企业、实验室等场所。
为了确保消毒效果,避免误操作造成危害,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紫外线消毒的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确保工作环境干净整洁,无明显杂物和污渍。
2. 关闭窗帘,避免光线干扰。
3. 确保紫外线灯管完好无损,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二、安全防护1.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紫外线。
2. 确保操作区域内无人员,确保无人员进入操作区域。
三、操作流程1. 将紫外线灯管插入紫外线消毒设备并打开电源。
2. 将紫外线灯管保持在所需距离,不要直接照射到人体、眼睛或其他有机体表面。
3. 打开紫外线消毒设备定时器,设定消毒时间。
4. 在消毒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离开操作区域,确保无人员暴露在紫外线下。
5. 消毒结束后,待空气中紫外线消毒剩余量降至安全值后,方可进入操作区域。
四、注意事项1. 避免直接目视紫外线光源,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2. 注意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散热,防止设备过热造成安全隐患。
3. 定期对紫外线消毒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停止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时,应先关闭电源,再拔掉插头。
五、紫外线消毒的适用范围1. 医疗机构中的手术室、病房等区域。
2. 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试剂等。
3. 食品加工企业中的生产车间、餐具消毒等。
六、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1. 紫外线消毒只能杀灭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对于隐藏在物体内部的微生物效果不佳。
2. 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受光照时间、照射距离、照射强度等因素影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紫外线灯管受到外力撞击,避免损坏。
4. 在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确保无残留物影响下次使用。
结论通过遵循科学规范的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可以有效提高消毒效果,减少操作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操作人员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4231ecbd5bbfd0a795673e8.png)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消毒(灭菌)时,除了应注意消毒方法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外,还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外界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不论使用哪种毒方法,其消毒效果都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的掌握和加以利用,能提高其消毒效果。
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毒的剂量消毒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消毒强度和时间两方面。
消毒强度在热力消毒时是指温度高低,在化学消毒时是指物浓度,在紫外线消毒时是指紫外线照射强度。
一般来说,增加消毒处理强度能相应提高消毒(杀菌)的速度;而减少消毒作用时间也会使消毒效果降低。
2、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生物的种类不同,对其消毒的效果自然不同。
微生物的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消毒效果。
所以在消毒前要考虑到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
3、温度的影响除热力消毒完全依靠温度作用来杀灭微生物外,其他各种消毒方法亦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无论在物理消毒还是化消毒剂,温度越高效果越好。
4、湿度的影响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对气体消毒和熏蒸消毒的影响十分明显,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甚至导致消毒失败。
室内空气甲醛熏蒸消毒的相对湿度应为 80--90%,小型环氧乙烷消毒处理的相对湿度以 40--60% 为宜,大型消毒(>0.15立方米)为 50%--80%。
另外紫外线在相对湿度为 60% 以下杀菌力较强。
5、酸碱度(PH值)的影响酸碱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某些消毒方法的效果。
PH值既可对消毒剂本身影响,又可对微生物影响。
如戊二醛在PH值由 3 升至 8 时,杀菌作用逐步增强;而次氯酸盐溶液在PH值由 3 升至 8 时,杀菌作用却逐渐下降;洗必泰、季铵盐类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较大。
6、有机物质的影响消毒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往往能抑制或减弱消毒因子的杀菌能力,特别是化学消毒剂的杀菌能力。
各种消毒剂受有机物的影响不尽相同,如在有机物存在时,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显著下降;季铵盐类、双胍类和过氧化合物类的消毒作用受有机物的影响也很明显;但环氧乙烷、戊二醛等消毒剂受有机物的影响比较小。
医疗机构紫外线消毒制度
![医疗机构紫外线消毒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d8d43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2.png)
医疗机构紫外线消毒制度1、灯管的辐射强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应大于100μW/cm² (距离1m处)为合格,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70μW/cm²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
依据紫外线照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强度所需延长照射时间,亦可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
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40μW/cm²,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
2、灯管的放置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
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n(打开5—7分钟之后计时),各科室每次消毒时间不低于30分钟,若有感染性伤口,呼吸道症状及有传播感染的情况下,或者阴雨天气时(在保证室内温度及湿度达标的情况下),可即时进行紫外线消毒,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
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紫外线辐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辐射强度降低,如温度下降到4℃时,辐射强度则可下降65%~80%左右,严重影响杀菌效果。
一般以室温20~40℃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最大且稳定,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4.相对湿度:相对湿度高,紫外线辐射穿透细胞减少。
有关文献介绍,相对湿度在55%~60%时,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最强,相对湿度在60%~70%以上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率降低,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甚至反而对微生物有激活作用,可使杀菌力下降30%~40%。
刚刚湿拖地和擦桌面后立即进行紫外线消毒,会使室内湿度增大,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
5.防止紫外线辐射损伤:主要防止紫外线对眼睛、面部暴露皮肤的辐射损伤,不可直视灯管以防引起结膜炎。
影响细胞培养实验室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细胞培养实验室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e730c9d5bbfd0a79567329.png)
w ih i v le n g me t a rn s .r d a o e e ,o e ain a d ma ne a c f UV a ,a i n e e a h c n o v d i ma a e n wae e s a it n lv l p r t n i tn n e o n , i o l mp mb e t tmp r — t r n u d t ,v l g ,e p s r itn e a d e p s r me t .T e c re p n i g s lt n f te e p o lms u e a d h mi i . o t e x o u e d sa c n x o u e t ,ec h or s o dn ou i s o h s r b e y a i o w r r p s d t n u e t e e e t o l a i lt r d ain d s e t n e e p o o e o e s r h f c f u t v oe a i t ii c i . r o f n o
生
L ' S I B OT HNOL Y Vo. No3 Ma ,2 1 ETI ER N I EC OG 1 21 . y 0 0
物 技
术
通
讯
45 3
d : 0 99 . n 0 -02 00 3 3 o 136/i . 0 00. 10. 5 i . js1 9 s 2 .0
的分 子构 型 , 扰 D A 的 复制 和 转 录 , 终导 致 细 干 N 最 菌 的死 亡I ” 。紫外线 消 毒效果 受许 多 因素影 响 , 外 紫 线 灯 管 的质量 、 射 强度 和 剂量 、 辐 环境 温 度 及湿 度 、
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效果追踪评价
![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效果追踪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e0de02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3.png)
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效果追踪评价1. 引言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通过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细菌和病毒,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的问题经常出现。
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的原因2.1 操作人员疏忽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操作时,操作人员可能会因为繁忙或马虎导致记录不全。
例如,可能会遗漏记录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等关键信息。
2.2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也是导致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数据无法存储,就无法得知实际的消毒情况。
2.3 缺乏监督和管理缺乏监督和管理也是造成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的原因之一。
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来规范操作,并且没有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就很容易出现记录不全的情况。
3. 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的影响3.1 无法评估消毒效果记录不全会导致无法准确评估紫外线消毒的效果。
无法得知实际的操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就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了杀菌的标准。
3.2 消毒结果不可靠由于记录不全,消毒结果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无法确定哪些区域已经进行了紫外线消毒,哪些区域没有进行消毒,从而可能导致病原体的残留和传播。
3.3 影响卫生安全管理记录不全也会对卫生安全管理造成影响。
在相关部门的检查中,如果发现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完整,可能会被认为是卫生管理不到位,从而受到处罚。
4. 解决方案4.1 建立规范操作流程为了解决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的问题,首先需要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
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和标准。
4.2 强化培训和宣传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记录紫外线消毒的相关信息。
4.3 定期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只有设备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数据记录的完整性。
4.4 强化监督和管理加强对紫外线消毒操作的监督和管理也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
紫外线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5d73a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a.png)
紫外线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以下是紫外线消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紫外线消毒的方法**1. 紫外线灯消毒:使用紫外线灯对需要消毒的物品或场所进行照射。
紫外线灯通常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能够照射到整个房间或物品表面。
2. 紫外线消毒器: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紫外线消毒器中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器通常用于消毒小型物品,如餐具、玩具等。
**二、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1. 安全使用: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一定的伤害,因此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确保人员不在消毒区域内。
如果必须进入消毒区域,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紫外线防护眼镜和长袖衣物。
2. 适当的紫外线强度:选择适当功率和波长的紫外线灯或消毒器,以确保消毒效果。
不同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紫外线强度。
3. 物品的摆放:在使用紫外线消毒器时,应将物品摆放整齐,确保每个物品都能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品,可以适当调整消毒器的角度以确保全面消毒。
4. 消毒时间:根据不同的物品和消毒需求,设置适当的消毒时间。
一般来说,紫外线消毒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保杀灭微生物。
5. 定期维护:紫外线灯和消毒器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灯管,以确保其消毒效果。
一般建议每年更换一次灯管。
6. 注意环境因素:紫外线的消毒效果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和灰尘等。
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尽量保持环境清洁和干燥。
总之,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有效的消毒方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选择适当的紫外线强度和消毒时间,并定期维护设备。
如果你对紫外线消毒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9dee7e55ef7ba0d4a733b52.png)
启 灯 管 后看 到 紫 外 线 灯 管 发 出 的 蓝光 着 色 不 均 匀 并且
有滚动现象。 因此在安装紫外线灯时不能用高效节能反 射灯架 , 否则达不到所需强度 , 进而不能对空气起到有
效消 毒作 用 。本 实 验结 果证 明 , 检测 紫 外线 灯 强 度 时最 好 在 20V 电压 下 测 量 , 为 准 确 ; 规 紫外 线 消 毒 最 2 较 常
…
1 加 7 8 1 9 5
\l c 。 L m J I c J m
夜所测数值相差很 大 , 2 与 4h民用 电压波动相吻合 Ⅲ ; 使用普通镇流器灯架和高效节能反射灯架 ( 电子镇流 器) 所测的强度也不一样 。我们检测 了紫外线灯在不同 电压下 的紫外线强度及在两种不同灯架下 ( 电压相同)
好在电压较高的大夜班进行 ; 紫外线灯应安装在普通镇 流器灯架下进行消毒。
参考 文 献
也不同, 结果 见表 1 。由表 1 可以看出 , 随着电压降低 , 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也 随之降低 ,提示在消毒工作中, 必须重视电压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 响。
[ ] 瑶, 1吴 谢秋芳, 鲍爱娟. 紫外线强度与电 源电 压的关系[] 华医 J. 中
为 有 效 预 防 医院 感 染 ,紫 外 线 灯 照射 是 医 院室 内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b2384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2.png)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紫外线杀菌灯是利用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来达到消毒和杀菌的效果。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 紫外线波长:紫外线波长是指紫外线辐射中波的频率,一般分为A波段、B波段和C波段。
其中,C波段的波长最短(200-280nm),具有最强的杀菌作用。
因此,C波段紫外线灯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适用于对病毒和细菌具有杀灭作用的消毒环境。
然而,C波段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需要在使用时保持安全距离。
2.紫外线辐射强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是指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的能量密度,是影响紫外线杀菌效果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可以更好地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和RNA结构,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因此,紫外线杀菌灯在使用时需要确保辐射强度足够,通常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灯具。
3.照射时间:照射时间是指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的时间长度。
紫外线杀菌灯的杀菌效果与照射时间成正比关系,即照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
然而,过长的照射时间可能会造成能源浪费,并对人体和物体产生不必要的辐射风险。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被处理物体的大小、杀菌目标和使用环境的不同,合理控制照射时间。
4.杀菌目标和环境条件: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一些细菌和病毒可能对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性。
此外,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等也会对紫外线杀菌效果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湿度和低温环境会降低紫外线杀菌效果,相反,较低的湿度和高温环境则可以增强紫外线杀菌效果。
因此,在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时,需要根据被处理物体的敏感性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波长、辐射强度和照射时间,以获得最佳的杀菌效果。
总之,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包括紫外线波长、紫外线辐射强度、照射时间和杀菌目标与环境条件。
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利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消毒和杀菌,确保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
紫外线消毒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紫外线消毒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09c70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3.png)
紫外线消毒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高效、快速、无污染的消毒方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避免直接照射人体:紫外线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直接照射人体,尤其是眼睛。
2. 避免照射易燃物品:紫外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对易燃物品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照射易燃物品,以免引发火灾。
3. 避免照射有色物品:紫外线对有色物品的穿透力较弱,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照射有色物品,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4. 注意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的效果与照射时间有关,一般需要照射20-30分钟左右才能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但也不宜过长,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5. 定期检查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需要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紫外线灯管是否正常工作,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6. 注意清洁消毒区域:紫外线消毒设备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区域,以免影响下一次的消毒效果。
总之,在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时,需要注意安全、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和使用安全。
紫外线灭菌 原理
![紫外线灭菌 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d893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5.png)
紫外线灭菌原理紫外线灭菌是一种常用的非化学物质的灭菌方法,它使用紫外线辐射来杀灭或去除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紫外线是指波长在100纳米至4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辐射,可进一步分为UVA (315-400纳米)、UVB(280-315纳米)和UVC(100-280纳米)三类。
UVC 波段的紫外线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而UVA和UVB主要用于曝晒皮肤和电子设备的紫外消毒。
紫外线辐射对微生物的灭菌作用主要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或RNA来实现。
具体来说,紫外线会与微生物的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许多氨基酸键,导致核酸断裂,从而破坏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和复制能力。
当微生物暴露于紫外线下时,紫外线的能量会被微生物的细胞壁、胞质膜和核酸等吸收。
当能量足够高时,它可以影响微生物的DNA结构,导致DNA链的交联和损坏,从而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
此外,紫外线还可以导致微生物核酸链的断裂,形成斑点。
这些化学反应最终会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或失去其致病和生殖能力。
紫外线灭菌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紫外线的照射剂量(Dose)是灭菌效果的重要参数,它与紫外线照射时间和紫外线辐射强度有关。
一般来说,较高的照射剂量会导致更强的灭菌效果。
但是,紫外线的照射剂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对被处理物品和环境产生伤害。
其次,微生物的特性也对紫外线灭菌的效果有影响。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抗性不同,一般来说,病毒最容易被紫外线灭活,而细菌和真菌则相对耐受。
此外,微生物的生理状态、细胞形态和环境适应性也会影响紫外线灭菌的效果。
再次,紫外线的照射距离和照射角度也会影响灭菌效果。
较近的照射距离和垂直照射角度可以提高紫外线的能量传递速率,从而增强灭菌效果。
此外,被处理物品表面的几何形状和材料也可能对紫外线灭菌的效果产生影响。
最后,紫外线灭菌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和空气消毒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紫外线灭菌可用于空气和表面的消毒,如手术室、实验室和隔离病房的消毒。
UV灯的杀菌原理和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
![UV灯的杀菌原理和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70938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6.png)
UV灯的杀菌原理和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UV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设备,广泛应用于餐饮、医疗、实验室、空气净化等领域。
其杀菌原理主要是利用紫外线具有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从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然而,UV灯的杀菌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UV灯的杀菌原理以及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
一、UV灯杀菌原理1.波长选择性杀灭微生物UV灯通常发射两种类型的紫外线:UVA和UVB。
其中,UVA波长在315-400nm之间,主要用于引发物质发生化学反应;UVB波长在280-315nm之间,主要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
细菌和病毒的DNA或RNA具有吸收UVB波长的能力,从而在短时间内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2.破坏微生物DNA或RNA链当微生物暴露在紫外线下时,紫外线能够直接与DNA或RNA结合,使其断裂,从而阻止微生物的DNA或R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3.产生致命的光解作用紫外线能够与微生物体内的细胞色素或其他氧气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活性氧,如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等物质,进而引起微生物的死亡。
1.波长和剂量波长选择和照射剂量是影响紫外线杀菌效果的重要因素。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有所差异。
较短的波长(例如UVB)能够更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此外,更高的辐射剂量可以增加杀菌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对人体和材料的伤害风险。
2.照射时间照射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短时间的照射可能只能达到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而长时间的照射则可以杀死微生物。
3.微生物的种类和状态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一些细菌如芽孢杆菌,病毒如肠病毒和一些真菌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较强。
此外,微生物的状态也会影响其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例如细菌的生长阶段和耐受性。
4.照射距离和角度照射距离和角度是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照射距离越近,杀菌效果越好。
仪器的设计也会影响到照射角度,不同角度的照射会产生不同的杀菌效果。
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几种因素
![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几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636eb9b3b3567ec112d8a46.png)
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几种因素医院内的空气消毒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紫外线作为空气消毒对微生物细胞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它的杀菌原理是通过光化合作用于微生物DNA,使其失去转化能力而灭活。
但紫外线的杀菌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紫外线灯管的类型质量它一般是石英玻璃紫外线灯。
波长大约为254nm。
紫外线管理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但一般达到500小时以上,在灭菌消毒时应适当延长灭菌时间,以保证消毒质量。
紫外线灯管的优劣不能根据是否是新的、是否产生蓝色光、是否形成臭氧作判断。
其强度必须检测,应1-2月检测一次形成常规。
二、消毒前,消毒时外界环境对其效果的影响消毒前应注意的问题:①开窗通风空气流通,据实验报告表明,室内外空气细菌数差异大,且菌种不同,消毒前开窗通风,可以减少室内细菌数;②消毒前室内应进行湿式擦拭,这是因为灰尘微粒可以吸收一部分紫外线;③灯管的清洁无尘,据资料表明:如每支灯管均有尘埃覆盖,由于紫外线有穿透力极弱的特点,尘埃可使其强度降低,经用无水酒精擦拭后平均可提高输出强度。
消毒时室内相对静止状态或正常活动状态对其杀菌效果也有明显的影响,据实验报告:室内相对静止时消毒40分钟,空气中细菌数平均可降低61%,但当室内一切活动照常进行同样消毒40分钟时,空气中细菌数只减少29%。
三、消毒的距离持续的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理论认为:紫外线消毒的有效距离在2米之内,灯亮5-7分钟以后照射30-60分钟发现照射距离愈近,杀菌效果愈好,用已知金葡球作试验,在距离紫外线1米处照射30分钟,存活细菌数是7个,在2米处存活细菌数是30个,但经一定时间后,空气中微生物的产生和消毒即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即紫外线消毒60分钟与消毒100分钟空气中的细菌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四、不同生物时间对其消毒效果的影响微生物的不同生物时间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有资料认为,夜间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优于白天。
这是因为不同的生物时间细菌体内的“光复活酶”有不同的生物效应。
紫外线消毒距离和时间
![紫外线消毒距离和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a9164e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6.png)
紫外线消毒距离和时间前言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消毒措施变得格外重要。
紫外线消毒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消毒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对于紫外线消毒距离和时间的合理安排,仍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对紫外线消毒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讨论在不同情况下的距离和时间安排。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辐射对微生物的细胞膜DNA等核酸结构造成破坏,从而达到消除或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目的。
紫外线辐射主要可分为三个区域:UVA(320-400nm)、UVB(280-320nm)和UVC(200-280nm)。
其中,UVC具有较高的杀菌效果,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距离和时间的相关因素紫外线消毒距离和时间的安排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紫外线光源的功率和辐射强度紫外线光源的功率和辐射强度是决定消毒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紫外线光源的功率越大,辐射强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因此,不同功率的紫外线光源在消毒方面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2.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细菌和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相对容易被紫外线杀死。
而对于一些耐久性较强的孢子和花粉等,需要更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3. 紫外线的波长紫外线辐射具有不同的波长,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也不同。
一般来说,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具有较高的杀菌效果,因而对于一些对抗力较强的微生物,使用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会更加有效。
4. 紫外线的照射距离紫外线的照射距离是指紫外线光源与被照射物体的距离。
照射距离的适当选择可以确保紫外线辐射的强度达到消灭微生物的要求,同时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5. 照射时间紫外线的照射时间是指被照射物体接受紫外线辐射的时间。
照射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紫外线消毒的效果。
适当的照射时间可以确保充分杀灭微生物,而过长的照射时间则可能对被照射物体造成伤害。
紫外线消毒距离和时间的参考值根据前述因素的影响,紫外线消毒距离和时间的合理安排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紫外线光源的功率和辐射强度根据紫外线光源的功率和辐射强度,一般来说,紫外线光源的功率越大、辐射强度越高,其消毒效果越好。
水处理中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
![水处理中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83ff05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b.png)
水处理中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深圳市蓝谱里克科技有限公司1.紫外剂量影响水的消毒效果的直接因素是紫外剂量。
紫外剂量等于紫外光强度与接触时间的乘积。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紫外光强度条件下,接触时间决定紫外剂量。
从理论上分析,紫外剂量越大,消毒越好,但是紫外消毒有一定限值,超过这个限值就不能经济有效地对额外的微生物进行灭杀。
假如分别考虑紫外光强度与接触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二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紫外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紫外光强度对于大肠埃希氏杆菌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细胞中的修复酶对紫外光强度更敏感;而对于真核酵母菌细胞来说,增加接触时间更有利于灭杀;当然对于更多的微生物,如噬菌体、孢子,把两者分开讨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原因可能在于其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处于一种不活动状态。
因此没有必要确定最少的接触时间和最小的紫外光强度,两者的乘积才是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必要因素。
2.微生物的种类和负荷由于污水中细菌、病毒的种类繁多,且对紫外线的抗性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水,呈现出不同的消毒效果。
有些微生物对于紫外线比较敏感,去除率较高,如粪大肠菌,而有些微生物则不然,需用较高的紫外剂量进行灭杀,如F-RNA大肠杆菌菌体、铜绿色极毛杆菌。
微生物负荷是影响紫外线消毒效率的一大因素,较高的微生物量必然要求更高的紫外剂量。
3. 水质参数3.1 紫外线的穿透率(UVT)一般来说,紫外线的穿透率越低,消毒效果越差。
颗粒物的尺寸分布(PSD)颗粒物的尺寸分布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率。
总悬浮物( TSS)总悬浮物对紫外线消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悬浮颗粒吸收并分散了紫外能量(2)微生物隐藏在颗粒中受到保护,避免了紫外线和化学药剂的破坏。
3.4 水力负荷影响紫外线消毒因素还有处理流量,当水量突然增大时,紫外线接触时间短,需要更强的紫外剂量。
3.5 其它影响因素铁离子化合物也被认为会影响紫外线消毒,它可以降低紫外穿透率,为微生物提供一道保护屏障,增加消毒阻力,增加有清洗装置的石英套管结垢。
紫外线对微生物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质控措施
![紫外线对微生物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质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4c51251c850ad02de80417a.png)
642017年第47卷第2期(总第248期)__________青海畜牧兽医杂志紫外线对微生物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质控措施孔繁贞1,冯建萍2,魏绍振2,熊浩明2,赵海红2,李胜2,辛有全2,柏吉祥2,张琪2(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西宁,810001;.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西宁,811602)摘要:紫外线消毒具有安全、方便、经济、无残留、对物品损害较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气、物体表面、水及其他 液体的处理,且能在几秒钟内杀灭病原微生物,并且无有害物质残留,由于其经济、副作用小、操作方便,故应用范围相 当广泛。
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寻找紫外线消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质控措施,使其 消毒更加规范与合理化,从而使其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更为彻底,以保证紫外线最有效的照射与消毒效果。
关键词:紫外线;影响因素;质控措施中图分类号:S857.12 +3文献标识码:B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 射线段的外侧,当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时,便发生能 量的传递和积累,积累结果造成微生物的灭活,从而 达到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灯管照 射强度,即紫外线灯管所发出之辐射强度,与被照消 毒物的距离成反比。
当辐射强度一定时,被照时间愈 久,离紫外灯管愈近,消毒效果愈好,反之愈差。
它可 以用作物体表面或室内空气消毒,在微生物学研究及 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广。
在普通实验室、医院普通病 房、手术室和门诊诊疗室等场所,均可利用紫外线消 毒。
1紫外线消毒的作用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照射,破坏及改变微 生物的DNA或RNA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 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15 ~ 300nm,其中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在260nm左 右。
紫外线灯是人工制造的低压水银灯,能辐射出波 长主要为253.7nm的紫外线,杀菌能力强而且稳定。
当细菌、病毒吸收超过3600 ~6500^w/cm2剂量时,对 细菌、病毒具有很大破坏力,能使其丧失生存力及繁 殖力,进而达到消毒灭菌效果。
无尘车间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介绍
![无尘车间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d6df31ce87101f69e319546.png)
无尘车间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介绍
紫外线照射是电磁辐射法的一种,在无尘车间洁净厂房局部杀菌中多有应用,但其效果有限,WHO的GMP (1992年版)第17.34条明文规定:“由于紫外线的效果有限,不得用于代替化学消毒。
”第17.65条指出:“最终灭菌,不能使用紫外线辐照法。
”影响无尘车间紫外线杀菌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灯管使用时间:无尘车间紫外线杀菌灯的杀菌力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退,一般,紫外灯使用10h后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紫外灯点到70%额定功率时的点灯时间为平均寿命。
国产紫外灯的平均寿命一般为2000h左右。
(2)环境条件:一般无尘车间环境温度在20℃、相对湿度为40~60%条件下,紫外线杀菌灯的灭菌效果最好。
温度为0℃时,其灭菌效果不足60%。
(3)照射距离:在距灯管中心500mm以内,照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而在500mm以上,照射强度大约与
距离平方成反比。
(4)菌种:由于菌体的膜构造及形状各异,紫外线对菌种的杀菌作用即杀菌率也有不同。
如把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假定为照射剂量,则当大肠杆菌所需剂量为1时,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之类的约需1~3,枯草菌及其芽孢及酵母菌之类约需4~8,霉菌类约需2~50。
(5)安装方式:紫外线的穿透率较低,受遮挡、安装方式等影响较大。
在生物无尘车间内,一般有吊灯、侧灯、顶灯几种安装方式,其中以顶灯的杀菌效果最好。
由于紫外线杀菌效果的局限性以及杀菌时可能导致的对人体的破坏性,利用紫外灯对生物洁净室进行全面杀菌已很少使用,只有个别房间或局部工段如更衣室、洗衣间等有所应用。
目前紫外线杀菌常用的是HVAC系统相结合的气相循环消毒方式。
分析紫外线消毒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析紫外线消毒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402b90526fff705cc170af1.png)
分析紫外线消毒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发表时间:2017-09-25T16:16:04.6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作者:刘慧莉[导读] 对紫外线灯消毒正确使用,规范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对紫外线灯日常消毒加强管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医院新疆阿克苏 843000)【摘要】目的:分析紫外线消毒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使用紫外线灯对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结果:存在问题包括不合理的紫外线灯管安装、没有及时更换辐射强度不足的紫外线灯管、没有准确记录紫外线消毒的时间及没有明确记录紫外线消毒的时间结论:对紫外线灯消毒正确使用,规范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对紫外线灯日常消毒加强管理,可使得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得到保证【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悬吊式;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中图分类号】R1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376-02医院室内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的常用方法是紫外线灯消毒杀菌,优点是消毒效果好、易操作、方便、实用经济 [1]。
安全隐患和不足的认识是紫外线消毒在管理方面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上多种因素的干扰会严重影响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使得紫外线灯消毒效果得到保证的关键是对紫外线灯消毒的相关因素进行掌握,可使得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现整理报告如下。
1.存在问题1.1 不合理的紫外线灯管安装根据室内悬挂式紫外线灯管安装要求,在离地面高度2m的地方安装紫外线灯管。
安装人员对不能够详细估算房屋结构、设施及室内面积等问题,没有安装足够的灯管数量,高矮不齐,消毒效果产生影响。
1.2 没有及时更换辐射强度不足的紫外线灯管紫外线消毒登记记录显示,部分科室的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h后,未对灯管进行更换。
1.3 没有准确记录紫外线消毒的时间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时发现,部分科室的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累计超过1000h后,对辐射强度进行检测时发现时辐射强度高达70μW/cm2。
紫光灯消毒原理
![紫光灯消毒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4962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4.png)
紫光灯消毒原理紫光灯消毒是一种利用紫外线对空气、水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辐射,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等领域。
紫光灯消毒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紫光灯消毒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紫外线的杀菌作用。
紫外线主要通过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分子,使细菌、病毒和真菌失去生殖能力和活性,从而达到杀灭的目的。
紫外线照射细菌和病毒的核酸分子,会引起DNA和RNA链断裂,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这种杀菌作用是紫光灯消毒的核心原理。
二、紫外线的波长选择。
紫外线波长的选择对紫光灯消毒效果至关重要。
紫外线波长主要分为UVA、UVB和UVC三种。
其中,UVC波长为200-280nm的紫外线具有最强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
因此,紫光灯消毒通常采用UVC波长的紫外线。
三、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
紫光灯消毒的效果还与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密切相关。
光照强度越大,照射时间越长,紫光灯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就越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消毒对象的特点和紫光灯的功率,合理确定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
紫光灯消毒的效果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等因素都会影响紫光灯消毒的效果。
在潮湿的环境中,紫外线的照射能力会减弱,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紫光灯消毒效果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消毒效果。
总之,紫光灯消毒是一种高效、环保、无化学残留的消毒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达到消毒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环境因素,合理选择紫光灯的波长、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
紫光灯消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几种因素
发表时间:2012-03-14T14:02:56.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6期供稿作者:程义莲
[导读] 医院内的空气消毒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紫外线作为空气消毒对微生物细胞有明显的致死作用。
程义莲(湖北省仙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仙桃4330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403-02
医院内的空气消毒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紫外线作为空气消毒对微生物细胞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它的杀菌原理是通过光化合作用于微生物DNA,使其失去转化能力而灭活。
但紫外线的杀菌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紫外线灯管的类型质量
它一般是石英玻璃紫外线灯。
波长大约为254nm。
紫外线管理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但一般达到500小时以上,在灭菌消毒时应适当延长灭菌时间,以保证消毒质量。
紫外线灯管的优劣不能根据是否是新的、是否产生蓝色光、是否形成臭氧作判断。
其强度必须检测,应1-2月检测一次形成常规。
二、消毒前,消毒时外界环境对其效果的影响
消毒前应注意的问题:①开窗通风空气流通,据实验报告表明,室内外空气细菌数差异大,且菌种不同,消毒前开窗通风,可以减少室内细菌数;②消毒前室内应进行湿式擦拭,这是因为灰尘微粒可以吸收一部分紫外线;③灯管的清洁无尘,据资料表明:如每支灯管均有尘埃覆盖,由于紫外线有穿透力极弱的特点,尘埃可使其强度降低,经用无水酒精擦拭后平均可提高输出强度。
消毒时室内相对静止状态或正常活动状态对其杀菌效果也有明显的影响,据实验报告:室内相对静止时消毒40分钟,空气中细菌数平均可降低61%,但当室内一切活动照常进行同样消毒40分钟时,空气中细菌数只减少29%。
三、消毒的距离持续的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理论认为:紫外线消毒的有效距离在2米之内,灯亮5-7分钟以后照射30-60分钟发现照射距离愈近,杀菌效果愈好,用已知金葡球作试验,在距离紫外线1米处照射30分钟,存活细菌数是7个,在2米处存活细菌数是30个,但经一定时间后,空气中微生物的产生和消毒即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即紫外线消毒60分钟与消毒100分钟空气中的细菌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四、不同生物时间对其消毒效果的影响
微生物的不同生物时间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有资料认为,夜间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优于白天。
这是因为不同的生物时间细菌体内的“光复活酶”有不同的生物效应。
在白天细菌体内的“光复活酶”获得能量,使损伤的DNA修复,形成单体细菌重新恢复生物状态。
而在夜间则不能发生此生物效应。
夜间人员流动相对白天少,空气中尘埃数也较白天少,所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应选择最佳生物时间。
紫外线空气消毒在各级医院普遍使用,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更应重视和排出不利因素,确保和提高紫外线的消毒效果,以达到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