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几种因素
紫外线灭菌的三个原理
紫外线灭菌的三个基本原理
紫外线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无化学物质参与的灭菌方法,它利用紫外线对微生物的DNA进行破坏,从而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紫外线灭菌主要通过三个基本
原理来实现:紫外线照射、DNA损伤和细胞死亡。
1. 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是一种具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波长在100-400纳米之间。根据波长的不同,紫外线可分为UVA(320-400nm)、UVB(280-320nm)和UVC(100-280nm)三
个区域。其中,UVC区域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对微生物具有最强的杀菌作用。
在紫外线灭菌过程中,使用特定波长的UVC光源对待处理物体进行照射。光源通常采用氙气或汞蒸汽灯等放电光源产生。通过合适的反射镜或导光板将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引导到需要处理的区域。
2. DNA损伤
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其分子结构非常复杂。DNA分子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链上的碱基按一定顺序排列。紫外线灭菌主要通过破坏微生物DNA中的核酸链来杀灭微生物。
当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细胞上时,UVB和UVC区域的紫外线能量足够高,能够直接
和微生物DNA中的核酸发生作用。具体而言,紫外线能够引起DNA链上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共价键形成附加键(称为“二聚化”),导致DNA链断裂。
此外,紫外线还可以与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其他分子(如蛋白质)相互作用,产生自由基或其他活性物质,进一步引起DNA损伤。这些损伤包括碱基对失配、链断裂、氧化损伤等。
3. 细胞死亡
当微生物细胞中的DNA受到严重损伤后,细胞往往无法修复这些损伤,并且无法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这导致细胞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在消毒灭菌过程中,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很多。掌握相关法律,采取措
施避免干扰因素的作用,有助于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反之,处理不当只会影响
消毒效果,导致消毒失败。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可归纳如下:
一、消毒处理剂量
消毒处理的剂量包括强度和时间。强度通常是指作用因子的量。在热消毒中,是指温度;在紫外线消毒中,是指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在化学消毒中,是指消毒
剂的有效浓度。时间是指所使用的处理方法作用于已处理项目的时间。一般来说,除酒精外,强度越高,越容易杀死微生物。70%~75%乙醇或50%~80%异丙醇的杀菌
效果最好,但增加浓度的杀菌能力较低。时间越长,微生物被杀死的可能性越大。消毒处理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在实际消毒工作中,必须规定并充分保
证所需的强度和时间,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消毒剂种类
根据待消毒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至关重要。如果要杀死细菌孢
子或非荚膜病毒,必须选择消毒剂或高效消毒剂,也可以选择物理灭菌方法,以
达到可靠的消毒效果。如果使用苯酚制剂或季铵盐消毒剂,效果很差;季铵盐是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作用的阳离子具有亲脂性。它们对革兰氏阳性细菌
和包膜病毒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但对非包膜病毒无能为力。龙胆紫对葡萄球菌特
别有效。热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一般消毒剂的杀灭效果不如普
通细菌繁殖体。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必须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
消毒对象和消毒剂,并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例如,苯扎溴铵和洗必泰对革兰
简述紫外线灭菌法的缺点
简述紫外线灭菌法的缺点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紫外线灭菌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水处理等领域。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一
些缺点,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紫外线灭菌法的原理及优点
紫外线灭菌法是通过利用紫外线杀死细菌和病毒的一种消毒方法。其
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照射细菌和病毒,使其DNA或RNA受到损伤,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无污染等优点。
三、紫外线灭菌法的缺点
1. 灭菌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紫外线灭菌法对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如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影响其杀
菌效果。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细菌和病毒很容易滋生繁殖,并且会
形成薄膜或沉淀物,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灭菌法可能无法完全达
到杀菌效果。
2. 灭菌效果受光线强度影响较大
紫外线灭菌法的灭菌效果与光线强度密切相关。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紫外线灭菌法的杀菌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时需
要保证光源的充足和稳定性。
3. 不能消除有机物质
紫外线灭菌法只能对细菌和病毒进行杀菌,而对于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无法进行消毒。这些有机物质可能会影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
繁殖,从而降低紫外线灭菌法的杀菌效果。
4. 不能消除孢子
紫外线灭菌法对孢子无法进行消毒。孢子是一种具有极高耐受性的微
生物形态,其在环境中存活能力很强,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存活数
年之久。因此,在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时需要注意对孢子的处理。
5. 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长期接触紫外线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如皮肤癌、白内障等。因此,在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时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消毒(灭菌)时,除了应注意消毒方法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外,还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外界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不论使用哪种毒方法,其消毒效果都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的掌握和加以利用,能提高其消毒效果。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毒的剂量
消毒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消毒强度和时间两方面。消毒强度在热力消毒时是指温度高低,在化学消毒时是指物浓度,在紫外线消毒时是指紫外线照射强度。一般来说,增加消毒处理强度能相应提高消毒(杀菌)的速度;而减少消毒作用时间也会使消毒效果降低。
2、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
生物的种类不同,对其消毒的效果自然不同。微生物的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消毒效果。所以在消毒前要考虑到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
3、温度的影响
除热力消毒完全依靠温度作用来杀灭微生物外,其他各种消毒方法亦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无论在物理消毒还是化消毒剂,温度越高效果越好。
4、湿度的影响
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对气体消毒和熏蒸消毒的影响十分明显,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甚至导致消毒失败。室内空气甲醛熏
蒸消毒的相对湿度应为 80--90%,小型环氧乙烷消毒处理的相对湿度以 40--60% 为宜,大型消毒(>0.15立方米)为 50%--80%。另外紫外线在相对湿度为 60% 以下杀菌力较强。
5、酸碱度(PH值)的影响
酸碱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某些消毒方法的效果。PH值既可对消毒剂本身影响,又可对微生物影响。如戊二醛在PH值由 3 升至 8 时,杀菌作用逐步增强;而次氯酸盐溶液在PH值由 3 升至 8 时,杀菌作用却逐渐下降;洗必泰、季铵盐类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较大。
简述紫外线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简述紫外线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毒方式,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紫外线是一种电磁辐射,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对眼睛。因此,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务必确保人员不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
2. 紫外线对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它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并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消毒需求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波段(UV-A、UV-B、UV-C)和曝光
时间。
3. 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时间等。通常情况下,紫外线消毒的效果较好的温度范围是20℃-40℃,相对湿度在30%-60%,同时保证紫外线光
线照射均匀和持续时间足够长。
4. 维护和保养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也很重要。定期清洁紫外线灯管表面,确保其发出足够的紫外线照射;定期校验和更换紫外线灯管,避免其老化和效果下降。
5. 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需要注意操作安全。应使用专门设计的紫外线消毒设备,避免直接接触紫外线;同时,要避免光线对其他人或动物的直接暴露。
总之,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有效的消毒方式,但需要注意保护人
员安全、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波段和曝光时间,并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
紫外线杀菌灯是利用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来达到消毒和杀菌的效果。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紫外线波长:紫外线波长是指紫外线辐射中波的频率,一般分为A波段、B波段和C波段。其中,C波段的波长最短(200-280nm),具有最强的杀菌作用。因此,C波段紫外线灯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适用于对病毒和细菌具有杀灭作用的消毒环境。然而,C波段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需要在使用时保持安全距离。
2.紫外线辐射强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是指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的能量密度,是影响紫外线杀菌效果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可以更好地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和RNA结构,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因此,紫外线杀菌灯在使用时需要确保辐射强度足够,通常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灯具。
3.照射时间:照射时间是指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的时间长度。紫外线杀菌灯的杀菌效果与照射时间成正比关系,即照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然而,过长的照射时间可能会造成能源浪费,并对人体和物体产生不必要的辐射风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被处理物体的大小、杀菌目标和使用环境的不同,合理控制照射时间。
4.杀菌目标和环境条件: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一些细菌和病毒可能对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性。此外,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等也会对紫外线杀菌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较高的湿度和低温环境会降低紫外线杀菌效果,相反,较低的湿度和高温环境则可以增强
紫外线杀菌效果。因此,在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时,需要根据被处理物体的敏感性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波长、辐射强度和照射时间,以获得最佳的杀菌效果。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它利用紫外线的特殊性质来杀灭细菌、病
毒和其他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饮用水处理等领域。那么,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紫外线的特点。紫外线是太阳光中的一种电磁波,波长较短,能量较大,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根据紫外线的波长不同,可以将其分为UVA、UVB和UVC三种类型,其中UVC波长为200纳米至280纳米的紫外线具
有最强的杀菌能力。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照射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
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具体来说,当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表面时,其能量会与微生物的核酸(DNA和RNA)发生作用,造成核酸链断裂和交联,从
而阻碍微生物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导致微生物死亡。
此外,紫外线消毒还可以通过产生致命的光合作用来杀灭微生物。当紫外线照
射到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色素时,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和自由基,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简单清晰,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紫外
线消毒的效果受到照射时间、光强度、距离和微生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定和控制。其次,紫外线消毒对于一些有机物质和浑浊物质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消毒过程中需要避免这些物质的存在,以确保消毒效果。最后,紫外线消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十分重要,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紫外灯管,以保证消毒效果。
总的来说,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的特殊性质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定和控制,避免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的存在,同时也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以
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是一种有效的消毒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从而防止疾病的传播。紫外线灭菌法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消毒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消除空气中的细菌,从而防止疾病的传播。
紫外线灭菌法的原理是,紫外线可以破坏细菌的DNA,使其无法繁殖,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灭菌法的有效性取决于紫外线的波长和强度,一般来说,紫外线的波长越短,其杀菌效果越好。
紫外线灭菌法可以用于消毒室内空气、表面消毒、水处理、食品加工等多种场合。它可以有效地杀死空气中的细菌,从而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紫外线灭菌法还可以用于消毒表面,如桌面、椅子、地板等,以防止细菌的滋生。
紫外线灭菌法的优点是,它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而且无毒、无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它还可以有效地消除空气中的细菌,从而防止疾病的传播。
然而,紫外线灭菌法也有一些缺点。首先,它只能有效地杀死细菌,而不能有效地杀死病毒和真菌。其次,紫外线灭菌法的效果受到紫外线的波长和强度的影响,如果紫外线的波长和强度不够,则无法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总之,紫外线灭菌法是一种有效的消毒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从而防止疾病的传播。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因此在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时,应该注意紫外线的波长和强度,以保证消毒效果。
UV灯的杀菌原理和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
UV灯的杀菌原理和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UV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设备,广泛应用于餐饮、医疗、实验室、空
气净化等领域。其杀菌原理主要是利用紫外线具有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从
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然而,UV灯的杀菌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UV灯的杀菌原理以及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
一、UV灯杀菌原理
1.波长选择性杀灭微生物
UV灯通常发射两种类型的紫外线:UVA和UVB。其中,UVA波长在
315-400nm之间,主要用于引发物质发生化学反应;UVB波长在280-
315nm之间,主要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的DNA或RNA具有吸
收UVB波长的能力,从而在短时间内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2.破坏微生物DNA或RNA链
当微生物暴露在紫外线下时,紫外线能够直接与DNA或RNA结合,使
其断裂,从而阻止微生物的DNA或R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最终导致微生
物死亡。
3.产生致命的光解作用
紫外线能够与微生物体内的细胞色素或其他氧气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活性氧,如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等物质,进而引起微生物的死亡。
1.波长和剂量
波长选择和照射剂量是影响紫外线杀菌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波长的
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有所差异。较短的波长(例如UVB)能够更有
效地杀灭微生物。此外,更高的辐射剂量可以增加杀菌效果,但同时也会
增加对人体和材料的伤害风险。
2.照射时间
照射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短时间的照射可能只能达
到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而长时间的照射则可以杀死微生物。
3.微生物的种类和状态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一些细菌如芽孢杆菌,病毒如肠病毒和一些真菌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较强。此外,微生物的状态
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几种因素
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几种因素
医院内的空气消毒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紫外线作为空气消毒对微生物细
胞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它的杀菌原理是通过光化合作用于微生物DNA,使其失去转化能力而灭活。但紫外线的杀菌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紫外线灯管的类型质量
它一般是石英玻璃紫外线灯。波长大约为254nm。紫外线管理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但
一般达到500小时以上,在灭菌消毒时应适当延长灭菌时间,以保证消毒质量。紫外线灯管
的优劣不能根据是否是新的、是否产生蓝色光、是否形成臭氧作判断。其强度必须检测,应
1-2月检测一次形成常规。
二、消毒前,消毒时外界环境对其效果的影响
消毒前应注意的问题:①开窗通风空气流通,据实验报告表明,室内外空气细菌数差异大,且菌种不同,消毒前开窗通风,可以减少室内细菌数;②消毒前室内应进行湿式擦拭,这是因为灰尘微粒可以吸收一部分紫外线;③灯管的清洁无尘,据资料表明:如每支灯管均有尘埃覆盖,由于紫外线有穿透力极弱的特点,尘埃可使其强度降低,经用无水酒精擦拭后平均
可提高输出强度。
消毒时室内相对静止状态或正常活动状态对其杀菌效果也有明显的影响,据实验报告:室内
相对静止时消毒40分钟,空气中细菌数平均可降低61%,但当室内一切活动照常进行同样
消毒40分钟时,空气中细菌数只减少29%。
三、消毒的距离持续的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理论认为:紫外线消毒的有效距离在2米之内,灯亮5-7分钟以后照射30-60分钟发现照射
距离愈近,杀菌效果愈好,用已知金葡球作试验,在距离紫外线1米处照射30分钟,存活
紫外线消毒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紫外线消毒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紫外线消毒存在的问题:
1、紫外线消毒的效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消毒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2、紫外线消毒生成的挥发物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3、紫外线消毒的施放条件有限,可能无法覆盖到一些比较隐蔽的地方,如衣柜等;
4、紫外线消毒器价格较高,运营成本较高。
改进措施:
1、增加紫外线消毒器的数量和功率,提高消毒效率;
2、采用隔板、折叠等技术,让紫外线能够覆盖到较隐蔽的地方;
3、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减少挥发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降低紫外线消毒器的价格,提高可操作性,减少运营成本。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
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紫外线杀菌的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和排除不利因素,确保和提高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以达到控制细菌感染的目的。
一、紫外线灯管的类型、质量、有无反光罩对其效果的影响
有实验报道,用高硼紫外线灯与石英紫外线灯分别对已知不同种细菌进行照射,结果细菌在石英玻璃管紫外线灯照射下的存活数均较少,而在高硼玻璃管紫外线灯照射下较高,故应首选石英玻璃紫外线灯。目前紫外线灯的质量也有学者作过调查,8只全新紫外线灯经强度检测仪检测,强度为(47.4 ± 3.9)μW/cm,根据我国《杀菌管理条例》对新灯管的强度要求不得低于100μW/cm,故8只全新灯管无一符合标准,所以评定紫外线灯管的优劣不能根据新旧、是否产生蓝色光、是否形成臭氧作判断,必须检测其强度。
紫外灯在有无反光罩或不同材料的反光罩下所测得的强度差异较大,如1支在木板式反光罩下的灯经测试强度<7μW/cm,应属不合格灯管,但改置在抛光铝制反光罩下,强度升高,即可达合格要求,但这种利用反光罩提高照射强度而改判灯管合格是欠妥的,理由是:因灯管所放射出的紫外线强度实际并未改变。对新灯管的强度测定应在无反光设备的条件下进行,为方便工作,可经实验测定各种反光罩的修正系数,将带反光罩时测得的结果除以修正系数,即可得不带反光罩时照射强度值。例:1 只灯管在无罩下强度为100μW/cm时,而改置在抛光钻罩下强度为
155μW/cm,则修正系数为:155/100=1.55。以后凡在抛光铝罩下测得的强度均应除以1.55。这样就可将部分强度不够标准的灯管淘汰,以便更稳妥、有效地实施紫外线杀菌。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1】
【关键词】紫外线灯;医院感染;消毒
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紫外线灯照射是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保证消毒效果,必须进行强度监测。
在监测中发现,同一灯管的紫外线强度昼夜所测数值相差很大,与24 h民用电压波动相吻合 [1 ];使用普通镇流器灯架和高效节能反射灯架(电子镇流器)所测的强度也不一样。
我们检测了紫外线灯在不同电压下的紫外线强度及在两种不同灯架下(电压相同)的紫外线强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将调压变压器接普通电源,紫外线灯架插头接调压变压器电源,打开紫外线辐射强度计调整刻度至零,将感光器放到距使用中的12支灯管正中1 m处固定,分别测电压为220 V、215 V、210 V、205 V、200 V、195 V、190 V、185 V时每支灯管的紫外线强度。
然后将上述紫外线灯分别放在普通镇流器灯架和高效节能反射(电子镇流器)灯架下,在相同电压下测各灯管的紫外线强度。
测试环境条件为室温20 ℃, 相对湿度58 %。
2 结果
紫外线灯在普通镇流器灯架和高效节能反射灯架下照射强度不同,在普通镇流器灯架下照射强度为125 μm/cm2~75 μm/cm2,在电子镇流器灯架下照射强度为72 μm/cm2 ~43 μm/cm2 。
不同电压下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也不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电压降低,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也随之降低,提示在消毒工作中,必须重视电压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3 讨论
紫外线照射消毒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消毒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紫外线的杀菌机理和注意事项
紫外线的杀菌机理和注意事项
紫外线是一种能够杀死细菌和病毒的强有力的杀菌手段。它主要通过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和抑制微生物的生物活性来实现杀菌的效果。紫外线杀菌的机理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和抑制微生物的生物活性。
首先,紫外线作为一种电磁波,能够穿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部。在细胞内部,紫外线可以直接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导致核酸链的断裂和碱基序列的改变。紫外线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破坏核酸结构:一是通过光化学反应,紫外线与DNA或RNA中的五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嘧啶、胞嘧啶和尿嘧啶)发生共振共轭结构,使其产生光解作用,从而导致核酸链的断裂;二是紫外线可以使核酸分子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物(如氧化脱氧胸腺嘧啶等),造成DNA链的断裂。
其次,紫外线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干扰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紫外线照射后,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会发生变性和破坏,导致细胞内部物质的外泄,从而影响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此外,紫外线还可以损伤微生物的酶系统和细胞膜脂质,使微生物失去正常的代谢功能和生物活性。
紫外线杀菌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紫外线杀菌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紫外线杀菌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应该适中。紫外线的杀菌效果是与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和紫外线的照射剂量呈正相关
的,但是过长时间和过高剂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因此,在使用紫外线杀菌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杀菌目的来确定照射时间和剂量。
紫外线灭菌法原理
紫外线灭菌法原理
紫外线灭菌法原理: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它的波长范围为
100∙400nm(纳米),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故称之为紫外线。紫外线照射会让皮肤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细胞膜的过氧化反应,使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的黑色素,并往上分布到表皮角质层,造成黑色斑点。紫外线可以说是造成皮肤皱纹、老化、松弛及黑斑的最大元凶。自然界中的紫外线主要由太阳发出:按照波长不同分为UV-A(黑斑紫外线)、UV-B(红斑紫外线)、UV-C(灭菌紫外线),以及UV∙D(真空紫外线)四个波段。
紫外线照射是电磁辐射法的一种,在局部的洁净厂房中多有应用,但其效果有限,由于紫外线的效果有限,不得用于代替化学消毒,最终灭菌,不能使用紫外线辐照法。
1影响紫外线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影响紫外线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
(1)灯管使用时间:紫外灯的杀菌力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退,一般,紫外灯使用Ie)Oh后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紫外灯点到70%额定功率时的点灯时间为平均寿命。国产紫外灯的平均寿命一般为200Oh左右。
(2)环境条件:一般,环境温度在20o C x相对湿度为40~60%条件下,紫外灯的灭菌效果最好。温度为0℃时,其灭菌效果不足60%o
(3)照射距离:在距灯管中心500mm以内,照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而在500mm以上,照射强度大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4)菌种:由于菌体的膜构造及形状各异,紫外线对菌种的杀菌作用即杀菌率也有不同。如把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假定为照射剂量,则当大肠杆菌所需剂量为1时,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之类的约需1~3,枯草菌及其芽胞及酵母菌之类约需4-8,霉菌
紫外线消毒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紫外线消毒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时间:2009-11-01 20:11
紫外线消毒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紫外线灯杀菌是医院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的常用方法,但我们在医疗质量检查中发现,在紫外线消毒管理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潜在隐患,使紫外线灯杀菌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而了解和控制这些因素是确保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关键。
1.存在问题
1.1必须及时更换辐射强度不足的紫外线灯
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灯杀菌效果与其辐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直接相关,通常规定的照射时间是在30W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条件下,若紫外线灯辐射强度稍微偏低,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可对杀菌效果有一定的弥补。紫外线灯强度<70μw/cm2而不予及时更换,认为延长照射时间可以弥补辐射强度不足并无限期继续延期使用,这是一种误解。当监测中已经证明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低于规定的标准即应该及时更换。
在检查消毒记录中发现,一些科室紫外线杀菌灯管在使用累计数达到10 00h后,不及时更换新灯管,只在消毒记录上中心从0开始累计,以此来应付监督检查人员。若检查不仔细,则很难判断该灯管的实际使用期限。
1.2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准确
在监测检查中发现,有的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已超过1000h,但检测辐射强度仍>70μw/cm2,而有的紫外线灯管使用累计不足300h,检测辐射强度已<70μw/cm2,这并非紫外线灯管的质量问题。经调查发现,造成这种情况是实际消毒时间和登记不符,其目的一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消毒却进行了登记,导致记录累计数多;二是虽进行了消毒,却没有做到按时登记,出现累计登记时间少。在被感染管理检查中,往往把消毒记录作为衡量消毒质量的考核标准,只要有登记,证明消毒工作就做了,这显然很不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几种因素
发表时间:2012-03-14T14:02:56.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6期供稿作者:程义莲
[导读] 医院内的空气消毒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紫外线作为空气消毒对微生物细胞有明显的致死作用。
程义莲(湖北省仙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仙桃4330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403-02
医院内的空气消毒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紫外线作为空气消毒对微生物细胞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它的杀菌原理是通过光化合作用于微生物DNA,使其失去转化能力而灭活。但紫外线的杀菌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紫外线灯管的类型质量
它一般是石英玻璃紫外线灯。波长大约为254nm。紫外线管理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但一般达到500小时以上,在灭菌消毒时应适当延长灭菌时间,以保证消毒质量。紫外线灯管的优劣不能根据是否是新的、是否产生蓝色光、是否形成臭氧作判断。其强度必须检测,应1-2月检测一次形成常规。
二、消毒前,消毒时外界环境对其效果的影响
消毒前应注意的问题:①开窗通风空气流通,据实验报告表明,室内外空气细菌数差异大,且菌种不同,消毒前开窗通风,可以减少室内细菌数;②消毒前室内应进行湿式擦拭,这是因为灰尘微粒可以吸收一部分紫外线;③灯管的清洁无尘,据资料表明:如每支灯管均有尘埃覆盖,由于紫外线有穿透力极弱的特点,尘埃可使其强度降低,经用无水酒精擦拭后平均可提高输出强度。
消毒时室内相对静止状态或正常活动状态对其杀菌效果也有明显的影响,据实验报告:室内相对静止时消毒40分钟,空气中细菌数平均可降低61%,但当室内一切活动照常进行同样消毒40分钟时,空气中细菌数只减少29%。
三、消毒的距离持续的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理论认为:紫外线消毒的有效距离在2米之内,灯亮5-7分钟以后照射30-60分钟发现照射距离愈近,杀菌效果愈好,用已知金葡球作试验,在距离紫外线1米处照射30分钟,存活细菌数是7个,在2米处存活细菌数是30个,但经一定时间后,空气中微生物的产生和消毒即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即紫外线消毒60分钟与消毒100分钟空气中的细菌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四、不同生物时间对其消毒效果的影响
微生物的不同生物时间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有资料认为,夜间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不同的生物时间细菌体内的“光复活酶”有不同的生物效应。在白天细菌体内的“光复活酶”获得能量,使损伤的DNA修复,形成单体细菌重新恢复生物状态。而在夜间则不能发生此生物效应。夜间人员流动相对白天少,空气中尘埃数也较白天少,所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应选择最佳生物时间。
紫外线空气消毒在各级医院普遍使用,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更应重视和排出不利因素,确保和提高紫外线的消毒效果,以达到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