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师如何讲灰姑娘

合集下载

美国教师讲《灰姑娘》的案例

美国教师讲《灰姑娘》的案例
其 他 的孩 子 。 4 我 们 需 要 很 多 的 朋 友 . 老 师 : 子们 , 一 个 问 题 : 黛 瑞 孩 下 辛
到 舞 会 上 , 会 被 王 子 遇 到 , 王 子 认 不 让
识和爱上她了。
2 一 定 要 做 一 个 守 时 的 人 . 老师 : 果在午夜 l 如 2点 的 时 候 , 辛 黛 瑞 拉 没 有 来 得 及 跳 上 她 的南 瓜 马 车 ,
检验和确认的价值观去行动 , : 即 选择 一 珍 视 一 行 动 。
1 最 喜 欢 谁 和 最 不 喜 欢 谁 .
也会阻止她参加王子的舞会 。
老师 : 什么? 为 学 生 : 为 , 为 我 爱 自己 的女 儿 , 因 因 我 希 望 自 己亲 生 的 女 儿 当 上 王后 。
们 接 触 到 一 些 老 师 , 们 在 对 自己 的教 案 进 行 设 计 的 时候 , 会 自觉 、 自觉 地 把 自己 的 思 路 与 案例 中的 那 位 美 国 他 也 不
教 师相 对 照 。的 确 , 虽然 我 们 每 一 个 人 对 灰 姑 娘 的 故 事早 已烂 熟 于 心 , 是 第一 次 读 到 这 个 案 例 的 时 候 , 们 又 会 但 我 被 其 中 那位 美 国教 师 层 出不 穷的 问题 所 吸 引 。这 位 美 国教 师 在 课 堂提 问和 引 导 方 式 上 给 了我 们 耳 目一 新 的 感 觉 , 他 ( ) 整 个 教 育 过 程 中成 功 地 实 现 了有 效 提 问 。再 往 深 入 一 些 追 想 , 实他 ( ) 她 在 其 她 的做 法 中 多 多 少 少 受 到 了一 些 价 值 澄 清 理 论 的 影 响 。比 如 , 引导 儿 童 认 识 清 楚 自己所持 有 的 价值 观 并 考 虑 其 这 样 选 择 的后 果 , 帮助 他 们 按 照 经 过

思维方式与教育差异

思维方式与教育差异

思维方式与教育差异教育与思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思维决定教育,教育又影响思维的定势。

两者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

思维方式与社会文化背景也有一些关系。

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也就会有所不同,我们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而美国则没有,这就决定美国思维的开放性,而我们则相对来说有些局限。

但是这并不是说美国教育就非常好。

阅读美国课程《灰姑娘的故事》后,我看到中美教育是有区别的。

这个美国老师采用了发散型的思维去诠释小故事中的大道理,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领悟道理。

用谈话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学生要守时,要自尊自爱,同时也教会学生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让他们知道朋友的帮助是有助于成功的。

能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

可以说,对情感目标和教学过程处理的比较好。

但是知识技能处理的力度不够,有些学生会出现思想不集中,不能明确教学重难点,只是看热闹罢了。

从我几年的教学看中国教育,我们需要在注重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情感目标,联系实际,走向生活,让学生学会做人,明白道理,学会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语言教学注重鼓励教学,于是我首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从而在宽松的氛围中去学习语言,这样学生就乐学,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去探究新知识提出新问题,最后集体讨论解决问题。

合作中教师要随时发现问题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这样就形成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再学习······这样的模式了,这样学生也就会养成课前预习查找资料的习惯,知识日积月累就会增多,课堂中就会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阅读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评美国教师的《灰姑娘》课例

阅读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评美国教师的《灰姑娘》课例

个后妈。 但是,
这 并非是语 篇推 衍所得 出的结论。 这样 不幸 的孩
子, 仍 然有 权 利 接 受 自己 、 爱 自己 , 并 按 照 自 己的 想
这 一 问的 主 要 意 图 是 劝谕 孩 子 们 要 “ 守时” , 要
有时间观念。 这 是作 者没有想 到的。 尤其是教 师对 女孩恋爱 启蒙的劝谕 , 也 是作者没 有想 到的。 时间
老师 : 所 以, 你们 一 定要 做 一 个 守 时 的人 , 不 然
语 文运 用策略上 尚未起步。 因此 , 该教 师的教学才 给我们 种新奇感。 语篇推衍 策略 , 在 国外 已经有
就可能给 自己带来麻烦 。 另外, 你们看 , 你们每个人
平 时 都 打扮 得 漂 漂 亮 亮 的 , 千 万 不要 突然 邋 里 邋遢
入 文 本 的。 当然 , 二 者 是 有 共 同 之处 的 : 阅 读 教 学 无 须也
娘》 还告诉我 们 , 处境 不利的人 定要学会 与处境 优越的人打交道 , 灰姑娘是处境不利者 的意象 , “ 姐
姐” 则是 白富 美 的 意 象 。 ( 四) 做 自己
老 师: 孩子们 , 下 一 个 问题 , 辛 黛 瑞拉 的后 妈 不
很长时间的实践历程 , 是很成熟的教法。
地 出现在 别人 面前 , 不然你们的朋友要 吓着 了。 女
孩子们 , 你们更要 注意 , 将 来 你 们 长 大 和 男孩 子 约
会, 要 是 被 你 的 男 朋 友 看 到 你 很 难 看 的样 子 , 他 们
( 三) 后妈不是坏人
老师: … …她 们 不 是 坏 人 , 只是 她 们还 不 能 够
观念、 恋爱 、 尊 重别 人等 行 为 习惯 , 是 现 代 社 会 生 活

中美教育差异

中美教育差异

中美教育差异我们都知道,中美两国在历史文化、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制度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总体上讲,中国的教育重在打基础,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继承和尊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教育比美国可能要强一些;而美国的教育更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和批判,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的能力,其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相对更强。

从中美学生的个性可看出,中国的孩子都很聪明也很勤奋,特别讲究纪律性,在学习上非常努力,对学习很认真,总会充分利用时间去读书,所以,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训练熟练,但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可能有所欠缺。

而美国的学生比较贪玩,他们会利用更多的课外时间在体育运动、电子竞技、舞蹈艺术、科技实验等活动上,所以,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有待提升。

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比较下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差异——一、【教育目的】中国: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

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老师的事情,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教育重点在于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国: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

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学期学制】中国:一般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

美国:一般为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4年。

中美教育学制对比图三、【上课时间】中国:在一年中,中国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11个小时左右的在校时间。

美国: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

上学时间短、课业负担少,这是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还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安排时间。

灰姑娘的故事讲课讲稿

灰姑娘的故事讲课讲稿

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的故事――从一堂课看中美教育的区别中国版课堂:上课玲响了,学生蜂拥着跑进教室,老师最后一个进入教室,学生全体起立向老师问好,上课开始了。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灰姑娘的故事。

大家都预习了吗?学生(齐声):预习了。

个别学生:这还要预习,我早就听过了。

老师:好,既然大家都预习了,那么我问几个问题。

《灰姑娘》选自《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它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生平事迹如何?有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回答地很好,请坐下。

下面请大家思考下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好了,没有人总结出来。

咱们现在开始讲课文,讲完再总结。

老师:谁先给课文分一下段,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学生:我分三段,前后各一段,中间是第二段……老师:很好。

下面咱们开始讲课文。

学生:……老师:……老师:请大家注意这句话,这是个比喻句,谁能回答是明喻还是暗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学生:……有学生开始睡觉。

老师:请大家注意这个词,如果我把它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原词好?学生:……老师:请大家注意,这一段如果和另外一段交换一下位置,行不行?为什么?学生:……(又有一部分人开始睡觉。

)老师:(严厉地)睡觉的人给我坐直了,下面我要总结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了。

学生:这个肯定考,赶紧记下来。

老师:……学生:强打精神认真笔记。

下课玲响了。

老师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中好句子和好段落,还有背诵中心思想,明天检查。

美国版课堂: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角色?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梅瑞尔的教学设计思想

梅瑞尔的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系统设计
何芳
hefang522@
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 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 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 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 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 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 严,给你快乐。”
1950-1960
人们开始对教学目标、 程序教学运动、行为主义学 教学效果、媒体及其 习理论、系统科学等理论。 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认为只要系统考虑教 学过程的各个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 内容,教学条件)及 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才 能制定出最优的教学 策略。 认知学习理论逐渐成 为教学设计在学习理 论方面的主要指导思 想,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视听媒 体和其他教学技术的研究成 果、个别化教学系统以及教 学评价理论
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时间
20世纪30-50 年代
传播核心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 塔”
特征
重媒体
研究重心
成效
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 媒体产品开 与效能 发 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 教学过程设 要素 计模式
20世纪60年代 拉斯韦尔的“5W” 重过程
20世纪70年代 霍夫兰的说服性 理论
20世纪90年代 梅罗维茨的媒介 理论
构想
二战后,现代媒体和各种学术理论的 发展;理论应用于设计的实践尝试 ; 在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发展中派生。
理论形成
学科建立
一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重点研究“为什么”的问 题;二是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主要研究“怎么 做”的问题。
教学设计思想的萌芽阶段:杜威和桑代克 教学设计思想的产生阶段: 二战,各种学术理论和媒体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阶段:

美国教师讲《灰姑娘》的案例

美国教师讲《灰姑娘》的案例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德育
页码: 40-41页
摘要: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就是最近吧,一则《美国教师讲〈灰姑娘〉的案例》被人们津津乐道.一些身为父母的朋友,在给孩子讲任何一个故事之前,会认真地想一想,讲述的时候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接触到一些老师,他们在对自己的教案进行设计的时候,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路与案例中的那位美国教师相对照.的确,虽然我们每一个人对灰姑娘的故事早已烂熟于心,但是第一次读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们又会被其中那位美国教师层出不穷的问题所吸引.故事中,灰姑娘的命运扣人心弦;故事外,教师的提问和引导让孩子们的讨论跌宕起伏.是的,这位美国教师在课堂提问和引导方式上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谁也难以否认:他(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有效提问.再往深入一些追想,其实他(她)的做法中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价值澄清理论的影响.比如,引导儿童认识清楚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并考虑其这样选择的后果,帮助他们按照经过检验和确认的价值观去行动,即:选择——珍视——行动.下面,我们把美国教师讲《灰姑娘》的过程完整呈现给读者.另外,再奉上两篇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个案例的文章,一篇是徐玮的《道德课堂中价值澄清方法的有效运用》,另一篇是唐静、刘兼伽的《提问引导方法在德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我们愿读者能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英语童话故事灰姑娘

英语童话故事灰姑娘

英语童话故事灰姑娘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kind young girl named Cinderella who lived with her stepmother and stepsisters. 从前,有一个善良的小姑娘名叫灰姑娘,她和继母以及姐妹一起生活。

Despite the cruelty she faced at home, Cinderella remained hopeful and kind, finding solace in her friendship with the animals in the forest. 尽管在家里受到了残酷对待,灰姑娘仍然保持着希望和善良,她在森林里的动物中找到了慰藉。

One day, an invitation to a royal ball arrived, and Cinderella's stepsisters excitedly prepared for the event. 有一天,一封皇家舞会的邀请函到了,灰姑娘的姐妹们兴奋地为活动做准备。

Cinderella's stepmother forbade her from attending the ball, leaving her heartbroken and alone. 灰姑娘的继母禁止她参加舞会,让她心碎而孤独。

Determined not to miss the opportunity, Cinderella's animal friends helped her get ready for the ball, transforming her torn dress into abeautiful gown. 下定决心不要错过这次机会,灰姑娘的动物朋友们帮助她准备去舞会,将她那破碎的裙子变成了一条漂亮的礼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老师如何讲《灰姑娘》
----《灰姑娘》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应该不陌生,但如何理解这个故事?恐怕我们的幼儿园和小学乃至中学的老师都没有注意过下面的解释和启发吧?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她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

(全班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的帮助,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是不够的。

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

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请想一下,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

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象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要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那为什么辛黛瑞拉一定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且她会被王子选中?
学生:因为她漂亮、有爱心。

老师:因为她心中有一颗星,那就是我一定要去参加!我也一定会被选中!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

想一想,如果她不争取去参加,会被王子选中吗?
学生:不会。

老师:对了,凡事如果不树立必胜的坚强信念并且付诸行为,成功的机率就会很小甚至没有。

所以说,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先树立必胜的信心。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读后感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是否这样来给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讲述这个故事?恐怕骂后妈的多于这样正确理解这个故事的吧。

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的老师,把人世间的美好呈现给我们的孩子,不要让孩子的心中仇恨大于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