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估值模型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EVA模型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定价分析

基于EVA模型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定价分析

基于EVA模型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定价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方法来计算、评估上市公司股票价值,有效促进了股票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依托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定价模型理论来研究上市商业银行的股票投资价值,希望可以以价值投资理论为导向,让投资者更加关注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长期有效的资产保值增值。

本文依托EVA理论分析我国上市银行企业的股价波动规律和特征,并以宁波银行为例来进行实证检验,具体如下:在绪论部分描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对经济增加值EVA理论的研究现状,了解经济增加值EVA理论的发展状况、经济增加值EVA理论在股票价值评估中的地位及贡献,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在第二部分阐述国内外银行发展状况,与股票价值水平,分析国内外银行业股票估值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经济增加值EVA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并且计算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济增加值EVA,并将每股EVA与股票价格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说明每股EVA与股票价格相关度较强。

在第四部分宁波银行股票价值分析,在综合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宁波银行的具体情况,进行股票价值分析,主要从宁波银行的经营情况、宁波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宁波银行的竞争力三个方面做出深入分析。

找到宁波银行股票价格变动范围,主要是在行业均值以上,并且在EVA定价模型估值以下区域,这主要是因为宁波银行的基本面、竞争力较强,后劲十足,因而宁波银行股价较均值强,同时银行业估值水平较低造成的股价一般不会冲破EVA定价模型估值水平。

本章还对宁波银行提出相关经营对策及建议,并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


第五部分进行全文总结并针对研究的局限性和作者认知的有限性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商业银行估值模型

商业银行估值模型

秦晓:商业银行的估值模型与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2008年12月01日22:11 21世纪网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估值模型的解析,旨在建立一个以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为目标的分析框架。

一、企业的价值和价值评估1.企业的价值估值是对企业价值的认识和判定。

企业的价值有两个概念:帐面价值和市场价值。

帐面价值可以视为会计准则核算的净资产,即总资产减去负债。

会计准则虽然在一些科目中引入了公允价值(fair value),但总体上讲仍是以历史成本为标准的,因而并不能体现企业的未来;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所显示的只是资产的数额和构成,而不能充分揭示资产的质量。

市场价值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交易(也包括非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交易)的价格,它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企业是一种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商品,非专业的投资者很难判定其价值,这就需要资本市场上的专业机构对其进行估值。

2.估值的方法估值是对影响企业未来赢利的各种因素模拟和量化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外部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做出判定和测量的过程。

估值的结果会因研究人员对相关因素的选择、判定有所不同,但其采用的分析框架,即估值模型应是基本相同的。

估值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现金流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 DCF),即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做出预测并以资本成本为折现率,得出其目前的价值。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可比公司法,即参考同行业的可比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价格参数,计算出企业的市场价值。

就外部环境而言,宏观和行业周期性波动、相关地区的法律、监管政策、税务、信用环境等在企业估值中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因素被视为企业估值的前提假设条件,本文不做专门讨论。

就企业本身而言,影响其未来盈利的因素很多。

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不同阶段有的是正相关,有的是负相关;企业又处于一个竞争性的市场,这些因素及其相关性还应与行业平均值作比较;此外,处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这些因素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银行业的风险评估模型揭示银行业中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工具

银行业的风险评估模型揭示银行业中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工具

银行业的风险评估模型揭示银行业中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工具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

为了有效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银行业采用了各种风险评估模型和工具。

本文将揭示银行业中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挑战。

一、价值-at-风险模型(Value-at-Risk Model,VaR模型)VaR模型是银行业中最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之一。

它用于评估资产投资组合在给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损失。

VaR模型基于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原理,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来评估可能的风险损失。

这种模型可以帮助银行业确定适当的风险限制和风险管理策略,以保证资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预期损失模型(Expected Loss Model)预期损失模型是银行业风险评估中另一个常用的模型。

它基于概率分布和经验数据,评估银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平均损失。

与VaR模型不同的是,预期损失模型不仅考虑最大可能的损失,还考虑了损失的概率和持续时间。

这种模型可以帮助银行业预测潜在的损失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通过生成大量随机数模拟风险事件的发生和影响程度。

在银行业中,蒙特卡洛模拟通常用于评估复杂金融产品或交易的风险。

通过模拟大量可能的情景和结果,银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风险,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四、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压力测试是银行业风险评估中一项重要的工具。

它通过对不同的市场情景进行模拟和分析,评估银行业在极端情况下的风险暴露和承受能力。

通过这种测试,银行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和薄弱环节,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压力测试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评估手段,对银行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五、违约概率模型(Probability of Default Model)违约概率模型是银行业中常用的信用风险评估工具之一。

银行信用评估模型介绍

银行信用评估模型介绍

银行信用评估模型介绍银行信用评估模型是银行业务中重要的工具,用于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及其还款能力。

它通过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财务状况和历史信用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银行在贷款审批和风险管理中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银行信用评估模型。

一、传统评分卡模型传统评分卡模型是一种经典的银行信用评估模型,以FICO(Fair Isaac Corporation)信用评分模型为代表。

该模型通过对借款人不同特征指标进行加权评分,从而得出整体的信用评分。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借款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工作经验、收入状况等。

通过建立样本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各指标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而得出一个综合的信用评分。

这个评分可以代表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方便银行进行信用审批和贷款定价。

二、行为评分模型行为评分模型是基于借款人在银行进行交易活动的数据,如账户余额、存取款频率、贷款还款情况等,来评估其信用状况的模型。

这种模型更加关注借款人的行为表现,通过对交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出与高风险行为相关的特征,从而为银行提供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与传统评分卡模型相比,行为评分模型更加注重借款人的实际行为,可以更精准地评估其信用风险。

三、机器学习模型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模型在银行信用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大规模的数据集,发现其中隐藏的模式和规律,从而预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这些模型可以利用多种算法进行训练和优化,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相比传统评分卡模型和行为评分模型,机器学习模型更加灵活和准确,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信用评估场景。

四、区块链信用评估模型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信用评估领域。

区块链信用评估模型的特点是更加透明和可追溯,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借助区块链技术,银行可以实时获取和验证借款人的交易数据和信用记录,更好地判断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

商业银行的估值模型与战略管理(1)

商业银行的估值模型与战略管理(1)
17
利用估值模型提升银行的战略管理
18
分析框架
把银行估值模型这个方法和工具移植到银行战略管理中,作 为提升银行竞争力的一个分析框架,是一项颇有价值的探 索。这一移植需要建立一个分析框架,这个框架的要点是:
生息资产规模 净息差 中间业务/ 非利息收入占比 成本收入比/资本开支 不良率/拨备覆盖率 信用成本 有效税率 净利息收入 + 非利息收入 营业费用和支出 减值拨备 税收
4
企业的价值
帐面价值 会计准则核算的净资产 以历史成本为标准的,不能体现企业的未来 只是资产的数额和构成,不能揭示资产的质量 市场价值 在资本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包括非上市公司的兼并收 购) 反映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5
谁在估值?
投行分析师(卖方分析师) • 建立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 撰写研究报告,并提出“买 入” ,“出售”股票的意见 • 分析师面向机构投资者 • 要求最多的信息以便建立详 细的研究模型 基金经理(买方分析师) • 基金经理与分析师合作, 建立相应的估值模型,为 其管理的投资组合做出买/ 卖的决定 • 要求更多的信息构建模型 • 分析报告多是市场的定位
23
成长性
银行的成长性指标主要是总资产和净利润的增长率 银行的增长阶段
估值模型会假设一间中、小型银行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后会有一 段快速增长期,然后经过过渡期进入稳定的永续发展阶段。增 长的途径可以是自然增长(organic growth),也可以通过并购 (inorganic growth)来实现 处于增长期的银行估值,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可以获 得一定的溢价。在新兴市场中,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民众收入的 提高,银行业也得以发展。所以,成长性成为对新兴市场银行 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外部和内部的约束条件,银行的成长也伴随着代价和风 险,如果不能有效地减少代价,控制风险,增长的进程就会终 止,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增长成为均衡的、高效率的、可 持续的进程

基于EVA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分析——以邮储银行为例

基于EVA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分析——以邮储银行为例

一、引言当前,在我国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的背景下,银行业是最先面临开放的行业。

对外开放金融,意味着金融业参与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竞争就会有成功和失败。

在金融市场开放后,银行将在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和金融制度革新等方面面临挑战。

根据2019年7月《财富》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从所属的行业来看,共有54家银行业公司上榜,是上榜公司最多的行业。

其中,中国银行业公司的利润占全部中国公司利润的47.5%。

然而,我国的上市银行在A股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脱媒导致传统银行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盈利方式受到了挑战,在股价跌宕起伏的表现下,投资者对上市银行业的市场价值产生了疑问,认为A股上市银行的市场价值偏低,缺乏投资价值。

因此对A股上市银行进行较为合理的价值评估至关重要,由于银行与一般企业不同,属于特殊金融机构,在众多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中,本文采用EVA模型对A股上市银行中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储银行)进行分析衡量。

二、银行价值评估概述(一)银行价值概念公司价值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企业价值体现出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有着银行业自身的发展经营特点,商业银行价值可以定义为以银行价值为核心,可以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得收益的能力,简而言之,银行价值越大,利益相关者的收益越大。

从财务的角度来看,公司价值有不同的形式———账目价值、市场价值、评估价值和拍卖价值等。

这些不同的价值就是在为投资者进行投资时能够了解该银行未来的发展能力,从而帮助投资者判断能否进行投资,具有参考意义。

(二)银行价值评估的发展Irving Fisher在1906年出版的《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企业价值评估,开创了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1958年,美国的Modigliani和Miller在发表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中提出了MM理论,揭示了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及效果评估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及效果评估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及效果评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

因此,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型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的设计原则和不同类型的风险管理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效果进行评估。

首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的设计原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

准确性是指模型应该能够准确地识别各种风险,并给出合理的风险评估结果。

银行应该通过模型对各种风险进行量化,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全面性是指模型应该覆盖银行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以确保银行能够全面地管理和监控风险。

及时性是指模型应该能够及时地反映风险的变化,并提供实时的风险评估报告。

可操作性是指模型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方便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决策。

根据风险类型的不同,商业银行可以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模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1. 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模型:这种模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风险,例如使用历史违约率来预测未来的信用风险。

这种模型适用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比较稳定的风险类型。

2. 基于市场数据的价值调整模型:这种模型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来评估风险暴露和价值调整需求,例如用于计算金融工具的风险价值调整。

这种模型适用于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需要实时监测和调整的风险类型。

3. 机器学习模型:这种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大量的数据,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规律,并预测未来的风险。

例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信用卡欺诈和网络安全风险。

这种模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风险。

针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的效果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预测准确性:评估模型对风险的预测准确率,包括真阳性率、假阳性率和准确性等指标。

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的风险事件相比较,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 效率和成本:评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和成本,包括模型的计算速度、操作便捷性和所需资源。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方法研究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方法研究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方法研究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存款、贷款、信用卡和其他金融服务等各种功能,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成为了金融市场的热点话题之一。

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于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方法研究,并分析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对于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可以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传统方法主要是以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评估,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法、股利折现模型法、资产负债表方法等。

现代方法则是基于现代金融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和分析,相对复杂,主要包括市盈率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实物资产法等。

1. 财务比率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它是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种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评估银行的偿付能力、盈利能力、流动性等方面的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只能对静态数据进行评估,无法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风险。

2. 市盈率法市盈率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市场股价和每股盈利之比来评估商业银行的价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及时反映市场当前对商业银行的估值,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不能考虑到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

3. 现金流量折现法二、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的应用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决策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根据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风险,从而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

2. 监管规范监管机构可以利用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监管规范,保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政策制定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对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托管 估值核算流程

商业银行托管 估值核算流程

商业银行托管估值核算流程
商业银行托管的估值核算流程如下:
1. 收集资产信息:托管商业银行负责收集资产持有人提供的资产信息,包括资产种类、数量、质量等。

2. 估值方法选择:根据资产种类和市场情况,选择适当的估值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等。

3. 数据分析与处理:对收集到的资产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筛选异常数据并进行修正或剔除。

4. 估值模型建立:根据选择的估值方法,建立相应的估值模型,包括建立财务模型、计算现金流量等。

5. 估值参数确定:根据市场情况和业务风险,确定估值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如折现率、增长率等。

6. 估值计算:根据建立的估值模型和确定的估值参数,对资产进行估值计算,得出估值结果。

7. 核实与复核:估值结果需要经过内部核实和复核,确保估值过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8. 报告生成与通知:根据估值结果生成估值报告,并及时通知资产持有人和相关方。

9. 定期审查与调整:定期对资产进行审查和调整,及时更新估值信息,并对估值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

10. 独立审查与验证: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托管商业银行的估值结果进行审查和验证,以确保估值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为了准确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本文将介绍商业银行常用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及其特点。

一、传统评估模型1. 德鲁瓦模型德鲁瓦模型是最早应用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模型之一。

该模型通过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抵押物价值和担保品等因素,对客户进行评分,以确定其信用等级。

这种模型简单直观,但在考虑因素和权重上相对较为死板,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

2. Altman模型Altman模型是一种常用的企业破产预测模型,在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模型通过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盈利能力等,为企业评估其破产概率。

然而,Altman模型仅适用于评估企业的破产风险,对于非企业客户的信用评估作用有限。

二、基于统计方法的评估模型1. 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是一种经常用于分类和预测的统计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也被广泛应用。

该模型通过考虑多个变量,如个人征信报告、负债水平和还款能力等,来预测客户的违约概率。

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解释性,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样本来进行训练和验证。

2. 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工作方式的评估模型,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样本数据,自动识别和利用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但神经网络模型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和训练时间,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很难解释模型的结果。

三、基于机器学习的评估模型1. 随机森林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在信用风险评估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该模型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综合其结果进行评估和预测。

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可以有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并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

IFRS 9框架下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估值模型探索

IFRS 9框架下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估值模型探索

定义中“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条 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
款,因此票据贴现是一种典型的金融资产,归属于金融工具 允价值。由于票据资产目前没有公开市场报价,如何对票据
范畴。
资产使用恰当的估值技术确认其公允价值就成为 IFRS 9
(二)IFRS 9 框架下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计量要求
率中除无风险收益及信用风险补偿外的超 种方法。
在原 IAS 39 准则框架下,票据贴现资产按照摊余成 本进行计量,不需要考虑其公允价值的变动。但是在 IFRS 9 准则框架下[1],金融资产的分类需要考虑合同现 金流量特征和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基于票据
目前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成 本法。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 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 术。现金流折现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 术。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 额(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2]。由于很难逐笔为 不同票据在市场找到就成为票据业务估值最恰当 的方式。
小机构之间的借贷利率。信用利差是反映
具有不同信用等级的主体在融资环节中,
图 1 SHIBOR 曲线平移法
为了补偿自身违约风险需要给出资人的额
根据图 1 可以发现,“隐含利差”是实现 SHIBOR 曲线平移的关键因素。
外补偿。流动性利差是反映某笔债项收益 “隐含利差”可由票据业务发行价格与市场无风险利率比对获得,目前有两
金融财务
IFRS 9 框架下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估值模型探索
徽商银行
余芬
【摘 要】针对 IFRS 9 框架下票据贴现资产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现实问题,对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采用“SHIBOR 曲 线平移法”估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方法是通过在 SHIBOR 利率曲线上增加“隐含利差”实现 SHIBOR 曲线的平移,进而构建出 票据利率曲线,并根据折现方法和隐含利差计算方法的不同,将“SHIBOR 曲线平移法”进一步细化为四种具体估值模型,然后将 四种具体估值模型运用于某商业银行票据贴现数据,最后通过对估值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给出具体实施建议。

从估值角度看工商银行价值

从估值角度看工商银行价值

从估值角度看工商银行价值【摘要】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掀起一股金融改革的浪潮,改革的进度和取得的成效令世人瞩目。

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位居首列,其总资产占据所有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的30%以上,在全国拥有两万多个业务网点,客户数量超过一亿多,可谓是行业中的老大。

当前,工商银行日益成为金融业中被关注的焦点,其价值的定位与评估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笔者将从比较分析、现金流量折现两个方面来评估工商银行价值。

【关键词】估值工商银行价值价值评估是一种用于经济评估的定量分析方法,它是通过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由于分析时使用的部分数据是一些主观估计的,所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质。

本文主要是对工商银行的整体价值和未来经济价值进行评估。

一、采用比较分析法评估工商银行价值价值评估中常运用的比较分析法,是将目标企业同可比企业进行对比,然后用此企业的价值来衡量目标企业价值。

价值评估的主要内容是考核目标企业的竞争力,它是目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而财务实力、资产运营和管理能力是银行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

1.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和发行次级债券量等是反映银行财务实力重要指标。

如表1所示,为建设银行与工商银行的财务实力对比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高于工商银行,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要高于建设银行,但是在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方面,工商银行要明显好于建设银行。

工商银行的次级债券发行量要高于建设银行,由于工商银行的总资产历来是高于建设银行的,所以这项指标两家银行不相上下,基本持平。

通过以上比对可以得出,在短期获利有效性方面,工商银行要强于建设银行,而在长期资产扩展方面,工商银行则不如建设银行。

总而言之,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财务实力差别并不是很大。

2.银行的资产运营和管理能力也是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归纳出来的,该项能力考查的指标主要包括经营效率、成长能力、现金收入比例、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财务指标数据如表2所示。

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模型

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模型

外部操作风险模型是一种基于外部数据和信息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 关注外部环境、市场变化和外部事件等因素对银行的影响。
该模型通过对外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外部事件对银行操作风险 的影响,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外部操作风险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和外部事件的影 响,提供预警和应对策略。
然而,该模型可能存在数据获取和准确性的问题,需要加强数据源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流动性比率分析
存贷比率
通过比较存款和贷款的规模,评估商业银行 的流动性状况。存贷比率越高,表明银行的 流动性越强。
流动性覆盖率
衡量商业银行在压力情境下,能够通过变现 资产来满足短期负债的能力。流动性覆盖率 越高,银行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越强。
压力测试分析
01
压力情境设定
设定多种可能的压力情境,如经济衰退、金融市场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等级。
输标02入题
外部评级模型通常采用量化分析方法,利用统计模型 和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信用风险 评估结果。
01
03
外部评级模型的缺点在于数据质量和更新频率可能难 以保证,且需要支付一定的数据服务费用。
04
外部评级模型的优点在于数据来源广泛、客观性强, 且能够快速对大量借款人进行评估。
模型参数设定
根据所选模型的要求,设定合适的参数,如历史模拟法的置信水平 和持有期。
模型建立
利用选定的参数和数据,建立风险分析模型,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 决策提供依据。
模型验证与优化
01
验证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对模型的有效性和 准确性进行验证,如对比分析、 K-S检验和ROC曲线等。
误差分析
02
03
模型优化
风险分类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应用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主要经营贷款业务。

然而,贷款风险是银行经营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贷款风险评估模型,以减少不良贷款和坏账损失。

一、什么是贷款风险评估模型贷款风险评估模型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因素,通过统计学分析、回归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建立的用于评估贷款风险的数学模型。

贷款风险评估模型是商业银行决策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评估模型的构成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评估模型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模型、评估标准等三个部分。

1、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是商业银行依据贷款风险的不同情况,选取的一些与借款人相关的特征参数。

评估指标包括个人信息、家庭背景、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经营状况、贷款用途等多个方面。

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评估指标,对其进行分类,以进行贷款风险评估。

2、评估模型评估模型是基于评估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评估指标间的关联关系,计算借款人的风险评估值。

评估模型主要包括线性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3、评估标准评估标准是根据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的,用于评估借款人的贷款申请是否准予批准。

评估标准主要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多个方面。

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贷款审批商业银行在处理客户贷款申请时,会通过贷款风险评估模型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以帮助银行更准确地判断贷款申请的可行性和风险水平。

2、贷后管理商业银行在客户贷款期间,会通过贷款风险评估模型对客户的还款状况等进行监控,以便在客户出现还款问题的时候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风控预警商业银行在使用贷款风险评估模型时,还可以通过对评估模型的调整和更新,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和预防。

四、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评估模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商业银行在使用贷款风险评估模型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价值衡量方法选择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价值衡量方法选择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价值衡量方法的选择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059-01摘要商业银行的价值衡量和一般的企业不同,本文首先通过比较目前商业银行的一些评估方法,然后提出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模式,最后给出商业银行的新的衡量式。

关键词商业银行价值创造估值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种商业银行纷纷登陆资本市场。

银行间合并、收购、资产出售重组等资本运作活动日益频繁。

因此商业银行的价值进行评估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鉴于商业银行的业务特殊性,值得我们寻求一个特殊的估值方法对它进行评估。

一、目前存在的一些商业银行估值方法1.股权现金流法现金流贴现法根据对现金流量衡量的口径和折现率的选取又可分为股利折现模型、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企业现金流折现模型三种估价模型。

就商业银行价值评估而言,普遍认为应该采用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

主要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是各类复杂的存款,从而使其资本成本的估算异常复杂。

而对银行负债的资本成本进行调整,同样被认为是很复杂的。

使用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评估银行价值就可以避免对债务成本的讨论,可以使其更容易地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其次,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是存贷利差,因此资本成本的确定还直接影响到对商业银行现金流的判断。

2.净资产加商誉法用商誉加上净资产来评估企业的价值,是价值评估中的一种方法,商誉的正式定义是: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

朱锡庆、黄权国(2004)认为商业银行的商誉有三个组成部分:银行信誉、银行客户资源和银行制度资源。

他们认为信誉是在长期经营中积累起来的,历史悠久的银行一般信誉更好。

因此,银行的经营时间的长短是衡量银行信誉的一个重要指标。

企业客户资源的数量与银行贷款余额成正比。

因此,可以用“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来衡量银行拥有的信息存量。

基于商誉-净资产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商誉-净资产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商誉-净资产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研究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其在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银行的价值评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基于商誉-净资产模型,结合实际数据,探讨了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方法,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商誉-净资产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商业银行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为其价值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价值评估、商誉-净资产模型、中国建设银行AbstractCommercial bank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erefore, the valuation of banks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for research. Based on the goodwill-net asset model and actual dat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luation method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takes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odwill-net asset model can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value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ir value management decisions.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valuation, goodwill-net asset mode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一、前言商业银行在经济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公司和个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财务机构。

银行业的风险评估模型

银行业的风险评估模型

银行业的风险评估模型现代社会,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金融业务的特殊性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银行面临着各种潜在风险。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对于银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银行业的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其在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一、风险评估模型的概念与意义风险评估模型是银行业用来识别、度量和控制潜在风险的工具。

它通过对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帮助银行准确评估风险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评估模型的意义在于帮助银行提前预警,降低不良风险,并确保稳健经营。

二、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1.风险价值模型(Value at Risk,VaR)VaR模型是当前普遍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之一。

它通过量化金融投资组合面临的风险,估计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最大可能损失。

VaR模型具有简单直观、易于计算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是诸多金融机构首选的风险评估模型。

2.条件风险模型(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CVaR)CVaR是VaR的一种补充模型,它不仅考虑到风险的发生概率,还关注了损失超过VaR时的风险水平。

CVaR模型在风险超过VaR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预测,能够帮助银行更好地应对极端事件。

3.风险投资组合模型风险投资组合模型是综合考虑不同投资项目的风险特征,通过优化权重分配,达到最优的风险收益平衡。

该模型对于银行业而言,有助于降低整体风险,提高资本回报率。

三、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与挑战1.风险评估模型在金融机构的应用银行业通过风险评估模型来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明确风险承受能力,并提前应对可能的风险事件。

通过风险评估模型,银行能够更好地控制资产负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

2.风险评估模型面临的挑战尽管风险评估模型在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一个难题,需要经过长期实践和数据验证。

商业银行的风险模型与分析

商业银行的风险模型与分析

商业银行的风险模型与分析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并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模型,并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

一、风险模型的分类商业银行的风险模型可分为多个类型,如下所示:1.信用风险模型:用于评估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该模型基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收入状况、负债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

2.市场风险模型:用于衡量银行在金融市场波动中所面临的风险。

该模型基于投资组合的价值波动、市场指数变动等因素进行风险度量和分析。

3.流动性风险模型:用于评估银行在资金需求和资金来源之间的匹配程度,以及银行资金短缺时可能面临的风险。

该模型基于银行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流动性指标等进行分析。

4.操作风险模型:用于评估银行在业务操作中可能遭受的风险,如内部失误、欺诈等。

该模型基于银行的业务流程、员工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

二、风险模型的建立商业银行在建立风险模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银行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财务状况、历史还款记录,市场指数的变动情况等。

这些数据是建立模型和进行分析的基础。

2.模型选择: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建立。

例如,信用风险可以采用评级模型、违约概率模型等;市场风险可以采用价值-at-risk(VaR)模型等。

3.模型参数估计:对于选定的模型,需要估计相应的参数。

这通常需要借助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进行估计。

4.模型验证:完成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后,需要进行模型验证。

通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风险分析的意义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分析的目的在于:1.风险预警:风险模型与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信号,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

这有助于银行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减轻损失。

2.风险控制:通过风险分析,银行可以确定风险暴露的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基于F-O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

基于F-O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
是对于对企 业的价值评估来说 ,还有失严 谨 。而像银 行这一类 的金融企业恰恰又是 固定资产较少 、无形资产较 多的企业。它
基 一 模型 于F0 的 商 银 价 评 业 行 值 估
■ 邹 敏 ’ 李传 志 (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 系 1 广 东东莞 530 2 8 8) 广州 5 0 3 162 2 东莞理 工学院经济 学院 、
过度保护 ,导致银行 在资产质量、经营管
分析 了我 国商 业银 行 所具 有 的特 性 , 然 后 根 据 这 些 特 性 选 定 一 种 比较 适 合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的 价 值 评 估 方 法 —— 即
基 于 F l a Oh o 模 型 ( 下简称 F e h m- l n t s 以 一 0) 型 的 剩 余 收 益 法 ,并 对 其进 行 详 模
资产 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 的现值 ,以企
企 业 价 值 评 估 方 法 及 其 适 用 性 分 析
( )成 本 法 一
业收益现状 的分析和判 断进行企业未来收
益预测 ,由此确定被评估企业 的价值。该 方法建立在价值分析和管理 的基础上 ,反 映企业整体 的未来盈利能力 ,但是主观性 强 ,评估 的正确性完全取决于对企业未来 收益 的预测能力。 运用收益法对金融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在理论上优于其他估值方法 ,因其在理论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的特 点
银 行业 在一国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金融 中介 作用。特别是我国处于社会主
值评估方法。该方法简单易用 ,并且 可迅 速获得需要估值资产的价值 。但使 用该法
的前提是 :该国市场上存在 着大量 的类似 交易案例 ;或者该 国的证券市场是 比较成
义转型 时期 ,政 府宏观政策的倾斜使其能 够健康 、稳定地 发展 ,也 正是由于政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估值模型的解析,旨在建立一个以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为目标的分析框架。

一、企业的价值和价值评估1.企业的价值估值是对企业价值的认识和判定。

企业的价值有两个概念:帐面价值和市场价值。

帐面价值可以视为会计准则核算的净资产,即总资产减去负债。

会计准则虽然在一些科目中引入了公允价值(fair value),但总体上讲仍是以历史成本为标准的,因而并不能体现企业的未来;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所显示的只是资产的数额和构成,而不能充分揭示资产的质量。

市场价值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交易(也包括非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交易)的价格,它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企业是一种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商品,非专业的投资者很难判定其价值,这就需要资本市场上的专业机构对其进行估值。

2.估值的方法估值是对影响企业未来赢利的各种因素模拟和量化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外部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做出判定和测量的过程。

估值的结果会因研究人员对相关因素的选择、判定有所不同,但其采用的分析框架,即估值模型应是基本相同的。

估值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现金流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 DCF),即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做出预测并以资本成本为折现率,得出其目前的价值。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可比公司法,即参考同行业的可比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价格参数,计算出企业的市场价值。

就外部环境而言,宏观和行业周期性波动、相关地区的法律、监管政策、税务、信用环境等在企业估值中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因素被视为企业估值的前提假设条件,本文不做专门讨论。

就企业本身而言,影响其未来盈利的因素很多。

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不同阶段有的是正相关,有的是负相关;企业又处于一个竞争性的市场,这些因素及其相关性还应与行业平均值作比较;此外,处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这些因素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所以,估值模型的运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二、银行的估值模型商业银行(下称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的服务型企业,其盈利模式、资产负债结构与生产企业和非银行金融企业不同,这也决定了其估值模型的参数选择和所使用的方法。

1. 银行的盈利模式和资产负债结构特征从图可以看出,银行的主要收入源于生息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主要支出源于付息负债产生利息支出。

这就决定了其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的管理获取利差收益。

银行的另外一个收入来源是非利息收入,因为银行除了提供信用中介之外,还充当支付中介,投资、销售和代理其他金融产品。

银行的资产负债关系从图还可以看出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与一般制造业相比有两个区别:一是固定资产只占左端(资金使用)的很小的份额;二是权益资本只占右端(资金来源)的很小部分。

这就决定了银行损益表的两个特征:第一,营业支出中固定资产折旧的份额很小,员工费用的份额很大;第二,银行的贷款减值(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需要足够的资本来吸收,从而凸显资本充足率的保障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银行的估值方法1)估值方法之一:内在价值分析(股息折现法)一般工商企业采用现金流折现法(DCF)进行内在价值估值。

银行的运营模式不同,其创造价值的流程不是货币-实物-货币,而是货币-货币,引入这个方法在技术上不成立。

由于存在资本充足率保障的问题,银行的利润也不能全部视为可分配的现金流,所以银行采取股息折现法(Discounted Dividend Model, DDM)替代现金流折现法。

见下图3图3股息折现法是通过建立财务模型来预测银行未来一段时期的盈利。

假设银行增长曲线包括高增长、过渡增长和永续增长三个阶段。

在此期间要根据监管要求和市场水平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其余的净利润被视为可分配的股息现金流,在设定时期的终端得到终值(净资产),然后将每年的股息现金流和最后一年终值折现后得到内在价值。

这种方法不足之处是:a.不同银行、不同地区在满足了监管要求后,由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和管理层偏好的影响,资本充足率有一定差异。

尽管银行的终值中包括了未分配利润形成的净资产,但与每年流出的股息相比,其贴现的时间太长,这部分价值不能真实体现;b.银行的增长曲线主观假设成分太强,其中不确定因素很多。

2)估值方法之二:相对价值分析(可比公司法)与内在价值分析相对应的是相对价值分析,即可比公司法。

可比公司法是参照同类银行市场交易(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格参数市净率和市盈率,相对而言市净率更加重要,这是因为:a.银行在损益表中作为支出提取的减值拨备直接影响盈利水平,从而影响市盈率。

减值拨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稳健的银行可能会在界定贷款质量上更谨慎一些,在拨备上更保守一些;而另一些银行则可能相反。

由于银行间减值拨备的提取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而净利润指标不能较好地反映当年的业绩。

b.银行的运营模式具有较强的资本杠杆作用,为了控制这一运营模式的风险,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有严格的要求,市场对其水平也有预期。

因而资本充足率或净资产是银行盈利和增长的基本约束。

c.净资产作为累积的存量,当年减值拨备对其影响远远小于对当年利润的影响。

d.市净率的使用可以补偿内在价值分析低估留存利润补充资本的不足。

内在价值分析和相对价值分析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在一般情况下,对银行的估值以内在价值分析为主,参考相对价值分析。

三、利用估值模型提升银行的战略管理1.分析框架的建立运用估值模型可以解析、比较银行的经营和财务指标数据,揭示银行在运营和结构层面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管理层可以从中进一步了解到所取得的竞争优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发展阶段所不可避免的,还是战略选择或战略执行中的问题?改善这些问题的出路何在?代价有多大?在此基础上调整战略,加大战略的执行力,提升竞争力。

把估值模型这个方法和工具移植到银行战略管理中,作为提升银行竞争力的一个分析框架,是一项颇有价值的探索。

这一移植需要建立一个分析框架,这个框架的要点是:分析框架a.将可持续增长的税后净利润作为目标函数;b.确定影响这一目标函数的主要变量(经营和财务指标);c.揭示这些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变量的改进方案及最佳组合以满足目标函数的极大化。

银行价值实现的流程可以简单表述为:图7从图7可以看出影响银行盈利的要素是规模、成长性、业务结构、效率和资产质量,这五个要素构成了分析框架的五个变量。

我们也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其中Y为利润,x1…x5为上述的五个变量,对应于每个变量是一组与之相关的财务和经营指标。

Y = f(x1,x2,x3,x4,x5)2.要素分析下面,我们结合银行的战略管理对每个要素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做逐一分析。

1)规模衡量银行规模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与其相关的指标是网点和客户的数额。

银行是一个具有较强规模效益的产业,其规模效益主要不是表现在制造业存在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关系,而是表现为其资产规模和网点的覆盖率,因为它反映出一家银行能否更全面、更方便、更有效地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

拥有庞大客户群的大型银行不仅在存、贷业务上有优势,而且能得到更大的非利息收入的来源,这包括信用卡收费、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产品的经营和交叉销售等,从而获取范围经济的效益。

由此,银行的规模效益可以表现为:巨额的生息资产+ 庞大的网点+ 广泛的客户群= 高额的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业是一个少数大型银行垄断竞争的格局。

由于成本的约束,偏远的社区、农村、低收入群体都不会是大型银行服务的主要区域和对象。

中、小型银行也由此应运而生,从而构成了银行业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这包括: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s),地区银行(Regional Banks),全国性银行(National Banks),全球性银行(Global Banks)。

所以,银行的发展战略首先要确定的是市场的定位。

银行的规模决定了其收入的大小,但这并不表明规模愈大愈好。

庞大的规模也意味着庞大的成本和开支,网络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增加了总部集中管理、控制风险的难度。

规模大也不表明盈利能力就一定高,在银行的价值实现的链条中,利息收入仅是开端,利润的形成还受到结构、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大型银行应特别关注这些相关的指标。

2)成长性银行的成长性指标主要是总资产和净利润的增长率。

估值模型假设一间中、小型银行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后会有一段快速增长期,然后经过过渡期进入稳定的永续发展阶段。

增长的途径可以是自然增长(organic growth),也可以通过并购(inorganic growth)来实现。

处于增长期的银行估值,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溢价。

在新兴市场中,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民众收入的提高,银行业也得以发展。

所以,成长性成为对新兴市场银行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外部和内部的约束条件,银行的成长也伴随着代价和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减少代价,控制风险,增长的进程就会终止。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增长成为均衡的、高效率的、可持续的进程。

成长的外部约束是市场环境,包括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周期、市场竞争等。

成长的外部约束还表现为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包括核心资本)有严格的标准,以确保其杠杆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稳健的范围内。

银行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把握和调整增长的节奏,避免大起大落。

成长的内部约束表现为增长的效率,即支持增长的因素不只是资源的投入,更主要的是效率的提高。

要实现这一点,从银行价值实现的链条看,第一环节中营业收入的增长要超过营业成本和资本支出的增长;第二环节中税前利润的增长要超过拨备前利润的增长,这样就可以实现利润的增长高于总资产的增长,进而达到分配股息后留存利润可以满足在自然增长过程中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而不需要外部融资补充资本。

效率的提高除了技术、人力资源和组织因素外,还会受到业务结构和资产质量的影响,战略管理需要沿着盈利链条环环深入。

3)业务结构结构通常是指构成总量的各种成分的比例关系。

在某种意义上结构是深层次的,它决定了状态。

对银行来说,结构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资产、客户、网点、人员、收入等。

依照估值模型的逻辑,我们选择业务结构(或称收入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再引入其他相关的结构指标。

业务结构主要表现为两个比例关系: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公司贷款与零售贷款。

这两个比例的关系突出反映了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存在的问题,它表现为对前者的过分依赖及形成的粗放、外延的发展模式。

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原因是:中国银行业的利率是管制的,加之居民的储蓄偏好,使息差大大高于国际银行业的水平①。

利息收入主要源于生息资产,生息资产的增加一是要大量消耗资本,二是增加了风险控制的难度。

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收费收入、投资中间业务收入和其它中间业务收入,它对资本消耗低,风险也易于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