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春预学案
《春(第一课时)》学案
《春(第一课时)》学案组名:姓名:乐学()善学()勤学()【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
【学习重点】:1、理解本文的思路。
2、掌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背诵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优美意境。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一、【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二、【知识链接】1、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写作背景】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所以他的文章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
三、【自主学习】(生自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读后解决生字、新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黄晕()烘托()静默()舒活()蓑笠()抖擞()欣欣然()眨()眼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2.解释词语。
1.欣欣然:2.朗润:3.赶趟儿:4.卖弄:5.应和:6.烘托:7.酝酿:8.抖擞:9.呼朋引伴:10.花枝招展:11.宛转:四、梳理写作思路:如何理清写作思路?(先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归类整理。
七上第01课学案-春(学生版)
备课时间2016-8-29主备人:钟德勇班组姓名
课题
《春》(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19.9
学习目标
1、能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2、能概括出几幅春景图。
环节预设
导学2分钟独学15分钟探学7分钟展学20分钟小结1分钟
学习步骤
知识链接
一、深情朗诵课文。
二、试用简练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一)你能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2、练字、用词
偷偷钻
(调皮的情趣、旺盛的生命力)
3、写作手法树中繁花
(1)高低结合树中蜂蝶
树下野花
(2)运用人的多种感觉描绘春风暖、柔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触觉
“泥土的气息”——嗅觉
“鸟鸣、流水、短笛”——听觉
其他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象征;衬托(烘托);借景抒情;前后照应……
一、背诵课文1-5段。
二、请你根据“知识链接”中的提示和赏析基本格式在课本上进行批注,并且每一个角度选一个例子写在下面。
1、修辞角度:
2、练字、用词角度:
3、写作手法角度:
一、赏析角度:
1、修辞:
例如:盼春“盼望着,盼望着”
(反复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比拟宣告春的到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用以上几种此方法背诵时要手中执笔,边背边默,以辅助记忆。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在默写的过程实际就是动员大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样的过程叫做协同记忆。更何况,将头脑映象转为直观文字,被眼睛读入,真正做到了眼到、心到、手到,从而又加强了记忆的效果。
三、比赛形式及注意事项: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预习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预习导学案篇1: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预习导学案1、学习准确生动的词语,体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带着感情阅读全文,学会欣赏清新自然的语言,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体会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感情;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①《春》的是________,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①酝酿——造句:②花枝招展——造句:3.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单词,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湿润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
5.按要求默写课文。
①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所了解的篇2: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预习导学案请指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
a.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b.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c.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 )d. 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 )e.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中静默着。
第1课《春》(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批注法: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语句进行批注,分析其表达效果。
3.讨论法:与同学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朗润(rùn)酝酿(yùn niàng)卖弄(nòng)喉咙(hóu lóng)应和(hè)嘹亮(liáo)烘托(hōng)静默(mò)风筝(zhēng)抖擞(sǒu)健壮(jiàn)3.解释下列词语。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炫耀。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寂静;没有声音。
抖擞:振作。
健壮:健康强壮。
(二)课堂学习1.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2.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3.整体感知(1)文章围绕“春”写了哪些内容?答案:文章围绕“春”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第1课《春》导学案
第1课春朱自清预习案【学习目标】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积累“朗润、酝酿、卖弄”等课后14个词语,理解“卖弄、酝酿、呼朋引伴”在文中的意思;2.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抓住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写景的方法;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预习】一、文学常识《春》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文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积累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识记字音和字形。
1.给加点的字和多音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润..()..()应和..()喉咙..()酝酿liáo()烘.托()静默.()风筝.()抖sǒu()健.壮()wǎn转()黄晕.()舒活.()kē巢()()涨潮()分散()混杂涨散混()涨红脸()松散()混水2.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朗润____________________ 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弄____________________ 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默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朋引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见疑再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情感?分别找出对应的段落,读出情感。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课题:春的预习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春》的内容,把握主题和情感。
2. 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词汇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细致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 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春》的复印件。
2. 单词卡片和短语卡片。
3. 课堂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喜欢春天的理由是什么?二、预习(10分钟)1.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春》。
2. 学生独立完成课文的阅读并回答问题:课文讲述了什么?主题是什么?你对课文的理解是怎样的?三、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并展示他们的结论。
2.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如春天的特点、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等。
四、词汇学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卡片,并逐一解释意思。
2. 学生跟读和记忆这些生词和短语。
五、阅读理解(15分钟)1. 给学生几道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让他们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 教师检查学生答案并给予反馈。
六、小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阅读理解进行总结,强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总结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2. 完成作业并将作业本带到下节课。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变化,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初一语文第一课春预习教案计划
初⼀语⽂第⼀课春预习教案计划 春这篇⽂章是初⼀语⽂要学习的重点⽂章,同学们应该怎样进⾏课前预习呢?教师⼜如何设计导学案呢?下⾯是由店铺整理的初⼀语⽂第⼀课春预习学案,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初⼀语⽂第⼀课春预习教案篇⼀ 【基础演练】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拼⾳写汉字 朗润( ) 抚摸( ) 抖擞( ) 撑伞( ) liáo 亮( ) yùn niàng( )黄 yùn( ) suō ⾐( ) 3. 指出下列句⼦所⽤的修辞⼿法: ⑴“吹⾯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抚摸着你。
( ) ⑵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静默着。
( ) ⑶野花遍地是:杂样⼉,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呼眨的。
( ) ⑷打两个滚,踢⼏脚球,赛⼏趟跑,捉⼏回迷藏。
( ) ⑸⼀切都像刚睡醒的样⼦,欣欣然张开了眼。
( ) 4.⽂学常识 (1)《春》的作者是,字,江苏⼈。
(2)《春》是⼀篇优美的散⽂,全⽂可分为、、三部分。
(3)“吹⾯不寒杨柳风”这写的《绝句》中的诗句。
杨柳风,指。
【综合运⽤】 5.按照《春》最后三段的句式,为“秋”写三句话。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长着。
春天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仿写: 秋天像。
秋天像。
秋天像。
6.桃红柳绿,春来到。
春光灿烂,春风和煦,春⾬滋润……⼈们对春天极尽赞美之情。
班级⾥准备出⼀期以“寻春”为主题的墙报。
请你负责并完成以下⼯作: (1)请你围绕主题为⿊板报拟定两个富有创意的栏⽬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是同学们收集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请你仿照⽰例,给其它三组拟上⼀个题⽬。
⽰例:清风吹麦垄,细⾬濯梅林 (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 题⽬:和风细⾬图 ①“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第1课《春》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学案一、课前导入1. 阅读篇章让学生阅读模拟文本《春花秋月何时了》,引导学生感受古人对春季的描写。
指导学生注意词语中的形象,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等。
2. 篇章解读在课堂上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春天写的这么美,找出文中关于春天美好的描写并进行解读。
3.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春季经验,通过交流、分享,共同探讨春季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心情,对自己的成长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二、情感阅读1. 读懂情感阅读课文段落,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增强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2. 表述情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春天的感受,鼓励学生通过文字、图画等方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季的感情。
3. 找寻春天的美好引导学生去发现春天的美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春天的自然景观,发掘出其中的美好,从而构建心理上的“美好春天”。
三、文学欣赏1. 欣赏名篇让学生欣赏古典文学名篇,例如杜甫《春夜喜雨》、李白《将进酒》等,让学生领略春季在文学中的美丽形象。
2. 学习鉴赏从文本的语言、文学技巧、诗歌结构等方面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欣赏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创造性写作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写作,要求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的春季故事,或是一首表达对春季情感的诗歌。
四、语言运用1. 词语搭配通过课文中提取的一些春季词语,引导学生学习词语搭配的方法,并在运用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2. 语言组织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使用语言、图形等多种表达方式,展示自己对春季的理解、感受和想法。
3. 表达技巧通过语言丰富性、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五、课后延伸1. 分类整理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春天的图片、文字、音乐等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春季印象”。
2. 体验生活指导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例如在春游、野外旅行中体验春天的气息,感受春季的阳光、雨露、花香等自然界的神奇。
朱自清《春》预习学案3篇(含图片)
六年级第二学期学案第一单元春天来了【单元学习目标】一、通过朗读,细心推敲词句,品味优美的语言。
二、感悟作者描绘春天、赞美春天的寓意。
三、理解:春,不仅仅是一个季节,一种自然现象;春,她还是一种态度,一种情趣,一种精神。
春天唤醒我们,感召我们,激励我们。
【基础知识学习】一、叠字,又作迭字,还称重言,即“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语词。
”(《辞海》)构成叠字,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双音节同;二是两字形同;三是意义相等。
二、叠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典型的文学语言:形体上有突出的整齐之美,表达上有鲜明的抒情之美,声音上有特殊的和谐之美。
三、修辞,就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
”(《辞海》)由此可知,修辞不仅包括人们所说的各种修辞格(即表现手法),也包括成语、熟语、谚语、歇后语等各种固定形式(即语文材料)。
所以叠字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
与其它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相比,叠字具有许多优点,主要的是:普及性、简便性、明显性、民族性、口语性等。
四、叠字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见之娱目、诵之娱耳、味之娱心。
娱目,是指叠字形体的整齐之美,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娱耳,是指叠字声音的和谐之美,令人觉得动听悦耳;娱心,是指叠字表达的含蓄之美,给人身心愉悦,足以陶冶心灵。
【学习安排】1.《春》四课时;2.《春风》一课时;3.《暖雨》一课时;4.《花的话》二课时;5.《记在风筝线上的……》一课时;6.《春之古韵》三课时。
【每周一诗】1,背诵: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王驾的《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2,李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3,王驾,唐代诗人。
春(附录图片)预习一【学习目标】1.感受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通过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的想象力。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学校生在上语文课的第一篇课文就是春,想要在语文课堂上表现精彩的同学们可以提前预习一下。
下面是我整理的学校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一(一)导入同学们,春天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2-3同学回答)今日,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起来感受朱自清笔下的春景。
朱自清,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散文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朱自清写此文时,鲜亮地表现出新奇的格调和欢快的心情。
在大自然中,他发觉了美和盼望,写下了闻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喜爱,流露了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留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老师订正)(订正读音:润rn 水涨(zhǎng) 捉迷藏(cng) 酝酿(ynning) 应和(h) 薄(b)烟黄晕(yn) 蓑(suō)衣巢(cho)2、自由读课文,思索: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美丽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色。
(三)再读课文,观赏春景。
1、自由读课文,思索:课文写了哪些春景?共写了:①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②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2、齐读课文第1、2节,思索:人们盼春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从"希望着,希望着',两个"希望'的反复使用可以看出人们以急迫又喜悦的心情迎接春的到来;"近了'写出春天降至的喜悦心情。
3、齐读课文第1、2节,留意语调的变化,读出盼春的喜悦之情。
(老师指导:"希望'要重读,"近了'要适当拉长音)4、研读春草图,感受春草带来的美。
⑴同学代表读,思索:春天的草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嫩,绿,多,软(2)春天来了,草从土地里生长出来,为什么要用"偷偷'"钻'来形容呢?"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坚韧,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
第1课《春》导学案
1 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2分钟)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5分钟)一、文学常识1.作者链接。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2.作品简介。
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
代表作 有《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3.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嗡.( ) 酝酿..( ) 抖擞.( ) 朗r ùn ( ) w ǎn ( )转 h ōng ( )托 静m ò( ) ji àn zhu àng ( )应和.( ) 风筝.( ) li áo ( )亮 和.风细雨( ) 铮.铮铁骨( ) li áo ( )草 掺和.( ) 挣.扎( ) 眼花li áo ( )乱 4.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朗润: 。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 。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 。
文中比喻 。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指 。
宛转:形容声音 。
【整体感知】(10分钟)1.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在你喜欢的段落中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
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通读课文,完成题目。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为盼春、 和赞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 之情。
(2)找出文中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课本中标出来,并体会一下句子好在哪里。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20分钟)1. 课文集中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春花图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图和煦、芳香、悦耳图从静景到动景,由物到人,由近到远迎春图春到人欢由景及人2. 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点?3.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特点?【课堂小结】(2分钟)【当堂检测】(5分钟)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预习导学案二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预习导学案二篇4:初一上册第一课春预习导学案【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酝酿( ) 抖擞( ) 应和( ) 嘹亮( )稀疏( ) 安巢( ) 撑伞( ) 黄晕( )2、《春》是一篇_______(体裁)_______,字_______。
现代散文家、_______、_______。
他的散文,清新而真挚,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解释下列词语。
欣欣然:朗润:酝酿:繁花:赶趟儿呼朋引伴:花枝招展: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合作探究】5、朗读课文,思索对全文是如何按照盼春-绘春-赞春构思的,在绘春中重点描绘那些图画?6、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词语画出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例如:春草图的描写喜欢的词语: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俞地、钻等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惊喜的感觉。
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7、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试说出理由。
8、背诵结尾三段,思索三个比喻句有何作用?9、大自然是美丽的,而朱自清笔下的《春》更美,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欣赏。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找找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想想它好在哪里?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明确:这里的“偷偷地”“钻”,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破土而出的情形,尤其是“钻”字让我们体会到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篇5:初一上册第一课春预习导学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
1.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用客观事实去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导学案-【上好课】(统编版2024)
胜日寻芳赏春光轻吟慢嚼悟春语——《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想象文中春之景,感受自然的妙曼,生活的醉美。
2.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3.揣摩关键语句,品味优美语言,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4.深入学习比偷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感。
【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品味优美语言,入学习比偷的修辞手法。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任务二:勾画·绘春之色任务三:朗诵·吟春之句任务四:品味·赏春之言【学习过程】我校文学社计划举办“与春邀约·纵情欢唱”好文推荐活动,朱自清《春》一文以高票入选。
请你以社团成员的身份参加此次活动,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由于名额有限,本次沙龙活动采取“字词常识积累”闯关的形式领取门票,闯关成功的同学才能获得入场券。
请同学们闯关。
第一关: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嗡.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健.壮()抖擞..()呼朋引伴花枝招展窠.巢()稀疏.()筋.骨()黄晕.()第二关: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形容高兴的样子。
()(2)明亮滋润。
朗,明亮。
润,滋润、润泽。
()(3)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4)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5)鸟兽昆虫的窝。
()(6)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7)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本义含贬义,文中是贬词褒用。
()(8)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现在多写作“婉转”。
()第三关:请根据你课前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朱自清(1898—1948) ,字,号。
江苏扬州人。
现代、、学者。
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著有诗文集《》散文集《》《》《你我》等。
第1课《春》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1春素养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优美的意境。
2.品味优美语言,揣摩关键语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3.体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法指引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1.比喻。
(1)作用:将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形象或通俗易懂。
(2)答题格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排比。
(1)作用:增强语势和节奏感,条理清晰,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情感。
(2)答题格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和节奏感,层层深入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他从1919年开始写新诗,并于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转为以散文为主,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背景简介本文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期间。
此时期,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教学边研究学问,工作顺利,家庭生活美满,他的心境较为平静恬淡。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然写下了此文,文中作者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3.完成自学结构图春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wēnɡ wēn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山lǎnɡ rùn()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ɡ()。
(4)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ɡ()地响。
(5)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ɡtuō()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6)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jìnɡ mò()着。
(7)天上fēnɡ zhenɡ()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知识点+预学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知识点+预学案+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第二部分(2-7)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
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朱自清及其散文《春》的背景知识,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预习,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春天的诗词,如《春晓》、《江南春》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春天有什么样的印象?春天有哪些特点?2.自学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
(2)要求学生边读边做笔记,将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标记出来。
3.课堂讨论(1)针对学生自学时标记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2)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通过总分总的结构来展开文章。
(2)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
(3)解读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春草图”、“春花图”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春天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
(2)教师分享自己对于春天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6.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四、课后作业1.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题目自拟。
2.搜集关于春天的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
五、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2.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3.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附:课文《春》原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第1课《春》(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重音和停连,理清文章脉络。
2、品析关键语句,赏析春之图景,体会本文用词优美准确的特点,学习本文多角度、多侧面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和观察生活的兴趣。
【学习重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重音和停连,理清文章脉络。
2、品析关键语句,赏析春之图景,体会本文用词优美准确的特点,学习本文多角度、多侧面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和观察生活的兴趣。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我校文学社校园杂志专栏征稿啦!专栏聚焦于名家笔下的四季,为它们撰写评论文章。
本期鉴赏的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春是万物伊始,象征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请各位小评论员细读文章,踊跃投稿!情境任务:任务一:初读·梳理春之脉络任务二:诵读·吟咏春之赞歌任务三:品读·赏析春之图景二、任务一:初读·梳理春之脉络1、走近作者: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朱自清。
2、文体链接:________是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分为_________、抒情散文、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预习——字音字词检测:朗润()嫩嫩的()嗡嗡()酝酿()窠巢()喉咙()宛转()应和()嘹亮()烘托()稀疏()风筝()筋骨()抖擞()健壮()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朋引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读课文,请各位小评论员思考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的?梳理文章脉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翰英中学2016——2017七年级上语文预学案《春》
班级:组别:姓名:自我评价分:
温馨提示:
1、5分:能用黑色笔作答。
2、5分:有错误,能用红笔订正。
3、5分:独学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借助字典。
4、5分:有内容记录;
5、5分:不但有内容记录,还有自己的想法。
6、5分:预习过程上,有疑难的问题,说明是个爱思考的学生。
一、朗读课文,注音并解释不认识的生字及词语。
(一)抄写下面的词语两遍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
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
:
(一)、文学常识:
代表作品有:
(二)、阅读过关:
1、我会阅读:
(1)、在作者的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
(2)、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3)、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觉得这些分别写出春天的哪些特点?
三、精读课文第四段---春花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了春花繁密茂
盛,
2、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
怎么赏析这句话?
4、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
四、课外练笔。
文章的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
亲爱的同学们,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