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代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
浅议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浅议企业行政管理存在 的 问题及 改革 思路
刘
摘
枫 ,王
琪 ,付萌萌
( 1 . 石家 庄经 济学 院 ,河 北 石 家庄 0 5 0 0 0 0 ;2 . 河 北 太行 机 械工业 有 限公 司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0 0)
要:当今时代 ,我国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发展时期 ,每个企业同的行政管理同
径。 2 . 2认 清 改革 管理 机构 的必 要性
需要 。在企业管理 中,许多的企业还抱 怨管理手段 的落后 ,很多的企 业根本没有创新意识 ,往往在传统管理 的圈子里打转转 ,有的管理者 对先进企业 的管理模式不愿意接受 ,自己又缺乏 真正 的管理方法和手
段 。这些 问题 的存在 ,导致企业 行政效率低下是必然 的。在企业管理 中, 我 国许多企业 已经习惯了过去听命令 ,看文件 的方式 ,尤其是企 业 的管理者基本上是从政府岗位上转换过来 的,对企业管理首先表现 出的是 门外汉 ,对企业行政管理缺乏新 的认识 ,对企业文化建设不重 视, 对人才 的培养无从谈起。以上列出的问题 , 在我 国许多企业中存 在 。要想真正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 在竞争 中取胜 ,让管理上水平 , 增 效益就要 对企业行 政管理 中存 在的问题 加以重视 和进行必要 的改 革。 ( 2 ) 我 国企业现行行政管理中,关于行政法规 的不健全 和不配套 现象依然存在 ,主要体现在缺乏制度 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其 中政府机 构设置不合理 、履行职能不明确、人员配备素质参差不齐 ,还有与企 业管理息息相关财税制度 、人力资源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员工的薪 酬制度等还存在许多的缺陷 ,正是 由于这些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才 影响了企业行政管理水平。 ( 3 ) 现代企业发展越快 ,我 国行政 管理就 越来越难 以适应企业 发展 的要求 ,如果依然坚持党政 机关行政管理模式 ,在用人带 J 【 度上不 加 以改革 ,不仅会影 响企业 效益 ,同时 由于官风 的影 响 ,会涉及 到 对员 工精神 的影 响 。尽 管我 国的现行 企业也开 展 了~ 系列的改革 , 但是 ,在制度化建设上仍然处于一个低级 阶段 ,有 的企业管理者不尊 重企业实际 ,而是凭个人 主观意志行事职权 ,况且 ,在建立监督体 系 上 ,仍然还是 自己监督 自己 , 毫无约束力 。 ( 4 ) 企业行 政管理人员有待进一步提供管理素质。在行政管理层 面上 ,论资排辈旧习依然存在 ,企业管理者往往懂得怎么去管理人 , 但如何去管理企业却显得 素手无策 ,因为他们根本对企业的业务不熟 悉 ,缺乏企业 管理 素养 。往往会作 出令人无法信服的决定 , 也 正是外 行领带内行 ,很容 易引起企业 中层干部和职工的反感和排斥 。久而久 之, 企业管 理无法实现正规化 、制度化和科学化。企业 在矛盾 和内耗 中就会裹足不前甚至停滞 。
对新形势下党建管理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的几点认识
对新形势下党建管理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的几点认识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公司都开始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相结合,这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尽管如此,这一进程也会面临一些困难。
通过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司的运转,并最终提升公司的整体绩效。
这将有助于公司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当前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企业党的建设,以及如何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运营中,并给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党建管理企业管理深度融合在当今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企业若要取得良性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中央政府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党的建设的投入,深入推行党的组织制度,完善党的纪律、规矩、制度,将其有效地结合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以此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并最终取得成功。
一、新形势党建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问题(一)由于缺乏有效的融合,党建管理和企业管理存在差距。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将党的领导、制度、文化等纳入其经营管理之中,但是,由于缺乏对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大多数员工尚未完全掌握这些领域的知识,因此,基层的党的领导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二)党建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不充分随着党建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虽然可能会出现浅层融合的现象,但是要想实现真正的融合,就必须把握好内容和问题的关键,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要有前瞻性,制定有效的应变计划,以确保融合的顺利进行。
然而,由于缺乏合理的总体规划,一些基层党建活动无法与企业管理有效结合。
(三)在党建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融合方面,我们还有待提高。
尽管将党建管理与企业管理相融合的想法尚未得到充分认可,但一些基层组织已经开始努力深入探索,以便更好地把握党的领导、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政治核心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有效的融合。
二、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深度融合党建和企业管理的战略来应对挑战。
在当前的情况下,党建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必须具备新的特点。
改革护理组织管理模式 提高病人满意度
[ ] 王宝珠 , 筠 , 玉梅 , . 5 陈 赵 等 实行 []护理研 究 , 0 ,56 :4 . j. 2 1 1 ( )3 9 0
负责 制 提 高护 理服 务质量
作者 简介 : 魏懿 ( 9 8 ) 女, 17 一 , 四川省 内江 人 , 师, 专 , 作单 位: 护 大 T
价 的。首问负责制提高 了 理服 务质量 , , 护 深化 和拓展 了护理服
2 0 . ( )6 0 2 9 4 : 9—7 9
[ ] 陆红斌 , 2 夏永 勤 , 龚杰 乐. 落实 酋I 负责制 促进 医护 质量 [] 现 " J J.
代医药卫 生.0 2,8 4 :4 2 0 l ( )3 4
维普资讯
C NE E HI S NURSI NG RES ARCH No e e . 0 6 Vo . 0 No 1 B E v mb r 2 0 12 . 1
形性 , 在质量 的保证中较实物 商品更为困难_ 。因此 , 3 护理服务 质 量的高低不是 由医院或 者医护 人员 自己来打分 , 不足 由上 也 级领导单位来评定 , 而是 F 广大 接受护理 服务 的病人 来做 出评 } 1
护理组长 , 明确 和理顺 各级 人员 的责 、 、 , 权 利 落实质 管 理 责
合适 的行为 评价 能很 好地 促 进好 的行 为 , 限制 不好 的行 为 。 我们建立 了统 一的行为评价 系统 , , 常规每季度评价 1 , 次 新员工
3 月以后评 价 , 个 晋级 、 奖 、 嘉 处罚及 特殊 情况 随时评 价 。评价
P o ic . hj n 10 0C ia rv e Z ea g3 8 0 hn ) n i
中图分类号 : 17 3 3 R 9 .2 文献标识码 : C
浅议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浅议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两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了其存在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问题;解决方案正文: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经营模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常常是以规模化生产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性。
2、资金流失严重。
国有企业在过去依靠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维持运转,但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导致大量资金流失。
3、用人制度存在问题。
国有企业的用人制度常常体现为等级制、保障制等,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4、权利过于集中。
国有企业在企业经营决策上权利集中于少数领导人手中,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等问题。
二、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1、权利和责任不匹配。
国有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矛盾,企业管理者的职责和责任未得到充分落实。
2、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协调机制欠缺,不利于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3、思想观念滞后。
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创新理念等方面存在滞后的情况,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
4、市场竞争力不足。
国有企业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行业中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需要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力。
三、解决方案1、改革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
鼓励国有企业创新,逐步实现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推行“董事会制”和“员工持股制”。
通过实行董事会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利于企业内部的有效监管和管理。
与此同时,员工持股制度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强调企业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需要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组织内推行变革
如何在组织内推行变革在组织内推行变革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任务,它需要克服许多挑战和阻力。
虽然每个组织面临的情况都不同,但下面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推动变革实施。
首先,了解组织现状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组织的文化、结构和目标,以及员工的期望和需求,可以为变革的方向和方式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次,明确变革的目标和价值。
在向员工传达变革信息之前,必须清楚地定义变革的目标和价值。
员工需要明白变革对组织和他们个人的益处,才能支持和参与其中。
第三,建立变革的团队。
组织内部必须有一个专门负责变革的团队来推动和监督变革的实施。
这个团队应该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且具备良好的领导和沟通能力。
它可以帮助制定变革计划和策略,并与员工共同解决问题和挑战。
此外,开展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沟通是变革成功的关键,它可以帮助解决员工的疑虑和担忧,以及增强员工对变革的认同和支持。
因此,组织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沟通方式,包括会议、邮件、公告等,向员工传达变革的信息,并提供反馈机制。
此外,培训和发展是推进变革的重要手段。
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和适应变革的能力。
这样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变革,并发挥他们的潜力和才能。
最后,激励和奖励是推动变革的重要因素。
组织可以通过奖励员工的努力和成就,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变革。
这可以包括提供薪酬激励、晋升机会、奖励和荣誉等。
总之,推行变革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需要组织的领导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理解、沟通、培训和奖励,才能克服困难,实现变革的目标。
浅议大型学校的扁平化管理
浅议大型学校的扁平化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大型学校管理的复杂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呈现出层级多、决策难以迅速响应等问题,而扁平化管理模式逐渐成为改善大型学校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
本文将就大型学校的扁平化管理进行探讨,旨在深入剖析其意义、特点以及相关的实施策略。
一、扁平化管理的意义扁平化管理是指通过精简组织结构、减少层级、简化决策流程的管理模式。
对于大型学校而言,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扁平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大型学校通常存在着庞大的师生规模和复杂的管理层级,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决策难以迅速响应等问题。
而扁平化管理通过精简层级和简化决策流程,能够使学校管理者更加直接地了解和把握全校的情况,进而更快地做出决策和应对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扁平化管理有助于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传统的管理模式常常造成组织中的决策集中化,学校的发展和变革需要经过多层管理层级的审批。
这不仅会造成信息传递滞后,也容易导致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压抑。
而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可以打破层级束缚,让师生更加自主地参与管理决策,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最后,扁平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多样化,大型学校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变革。
传统的管理模式常常难以迅速响应各种变化,而扁平化管理模式能够减少层级,提升学校的决策反应速度,使学校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
二、大型学校的扁平化管理特点大型学校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些特点。
首先,大型学校的扁平化管理注重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信息的畅通是扁平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学校管理者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和反馈,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其次,大型学校的扁平化管理重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由于学校规模大,各个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浅议现代财务管理的变革
统 金 融 资 本 与 知 识 资本 的 比例 关 系 ; 二是 确 立
传 统 金 融 资 本 内部 的 比例 关 系、 形 式和 层 次 ;
f 资) 投 , 资本 的融通 ( 资) 经 营 中现 金流量 筹 和 ( 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财务管理是 ,
企 业 管 理 的 一 个组 成 部 分 , 是根 据 财 经 法规 它
1 提供 会 计 信 息 更 及 时 。与 传 统 财务 信 息
1融 资 、 资创 新 。在 传 统 经 济形 式 下 , 投 企 业 的 融 资是 指 以低 成 本 、 风 险 筹措 企业 所 需 低 的各种金融资本 ; 资资金的运用 , 投 主要 指 固 定 资 产投 资和 项 目投 资 。 而在 网络 经 济 下 , 人 力 资本 、 识 资本 的 管 理 是 企 业财 务 管理 的 重 知 心。 因此 , 业 的融 资 、 资 重 心将 转 向人 力 资 企 投
经 营活动 具 有很 大 的不 确 定性 。因此 , 现行 的 定 期 财 务报 告 制 度 , 已满足 不 了人们 对 会计 信 息
的要 求 : 网络 会 计的 实时跟踪 功 能 , 态地 跟 踪 动
本和知识 资本。 目前 , 在网络 经济 下企业的竞
争是人 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 , 谁拥有 了 人
义
报 表还 是静 态报 表都有面向历史的缺 陷, 用网 络 会 计 的 电 子财 务 报 表 更 适 应 决 策 的 需要 。 海 量的数据 , 多形 态 、 形式 、 方 面 的 情 况 反 多 多 馈 ,这 在 以往 会 计 报 表 中是 无 法 比拟 和 想 象
的
三 、 务 管 理 内容 的创 新 财
结 构 优 化 创 新 包括 以 下 几 个层 面 : 是确 立传 一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构建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在这发展中也呈现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发展就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和目标,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的改进措施,从而保障企业的长效发展。
标签: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构建一、企业经营管理的涵义企业经营管理指的是企业可以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调整和变革企业的管理思想、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
二、我国目前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1)落后的外延式管理模式从目前对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模式来看,大多数企业依然采用通过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开辟新兴市场来创造经营效益的管理方式,这种拉长线、摆架势的经营理念致使本身营养不良的企业一直处于疲惫的生产状态,为了弥补市场需求的不足,保证市场规模的稳定,企业只能制定粗放的发展战略,不重视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满足数量而放下质量,迎合大众的需求。
这种传统的外延式管理模式制约了现代企业理念在我国的立足,影响了企业的良性转型,重对外扩张而忽视内部管理的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企业凝聚力的加强,企业的经营效率忽升忽降,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2)内控覆盖不全面目前我国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覆盖不全面具体表现为:有的部门具备内部控制程序,而有的部门尚未涉足,控制工作难以同步进行,各自为政的特点突出,阻碍了企业整体化的构建模式。
由于内控机制的覆盖面有限,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系统性的控制力,财务工作松散化问题突出,管理的流程性较低,业务信息流通不顺畅。
同时内控覆盖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内控监督机制的施行,内控机制的覆盖面为内控监督圈定了范围,如果内控机制覆盖不全面,就使得内控监督机制的职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制约了运用制度对企业财物进行监管的效果,为企业资产的不合理使用埋下了隐患。
高等职业院校行政机构大部门制改革浅议
、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机构改革
政府 、 大社会 ” 的新 型高校管理模 式。 4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 推行全 员聘 用 制, 优化绩效考核体 系。为了配合行政机 构大部 门制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学 院应 该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改变传统 的用 人观念 , 推行 全员 聘用制度 , 促进 竞争上 岗、 能上 能下、 有进有 出的人 员流动机制 的形成, 为大部 门制 的实施创立宽松 的用 人环境 。同时还要注意建立科学 、 公正 的
设应 该 成 为 改 革 的 关键 突破 点 。 2 根 据 学 校 发 展 的 实 际 需 要 ,组 建 、 “ 级 部 门” 超 。在 行 政 机 构 调 整 过 程 中 , 应
圳 大 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21 ( ; 人 ,00 1 )
3 - . 7 4 2
参考 文 献 :
【 廖少 剐, 】 】 许才明. 大部 制与高校 内部管理体 制 改 革 研 究 ( . 科 技 与 管 理 , 0 9( : J ) 20 2 )
1 3 4 3 -I . 3
执行机构、 参谋 咨询机构、 民主监督机构、 信
息 反馈 机 构 等五 个 部 分组 成 的闭 环系 统 来 实现 高校 的科 学管理 。 高职 院可 以以此 为依 据 ,对 现 有行 政 部 门 的职 能 进 行广 义 的划 分 ,将 各部 门 中性 质相 似 的业 务予 以合 并 , 并对 业务 流程 进行 必要 的 重构 , 建科 学 的 搭
三、 高等职业 技术学院行政 机构 改革
推 行 大 部 门 制 的思 路 借 鉴 国 内外 大 部 门 制 实 施 的 成 功 经 验 , 合 大 部 门 制理 论 要 点 , 等 职 业 技 结 高
浅议高校办公室的精细化管理
浅议高校办公室的精细化管理【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办公室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计划、制定明确的工作标准、加强团队沟通协作、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等措施来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升办公效率、加强团队合作,使工作更加有条理和规范化。
未来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应注重科技与人文结合,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高校办公室管理将迎来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科学工作计划、工作标准、团队沟通、绩效考核、信息化手段、效率、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浅议高校办公室的精细化管理在当今高校办公室管理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精细化管理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
高校办公室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单位,负责处理各种行政、教学、科研等事务,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
如何有效地管理办公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了每个高校办公室管理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意味着建立科学的工作计划,制定明确的工作标准,加强团队沟通协作,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办公室工作更加有序、高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分析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探讨未来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高校办公室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建立科学的工作计划建立科学的工作计划是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一个科学的工作计划可以有效地安排和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进度和效率。
在建立工作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和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科学的工作计划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工作情况随时调整和优化。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分析摘要:当前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各地区建筑企业要加强建筑项目的全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管理需要消耗的资源,有效降低综合管理成本。
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管理;1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概述精细化管理比常规管理更注重细节,这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也是基于常规管理的管理学理念,运用在管理中,能够使工作内容更清晰,同时细化工作职责,能够保证企业管理工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施工,还可以分为规范化管理及个性化管理,不同管理层次存在一定联系,在建筑工程中,各层次都会对工程的综合效益与管理成效产生一定影响,在建筑行业中精细化管理有着广泛运用,对施工管理有较强的管控作用,实现全面落实建筑施工中的管理职责,所有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中恪守职责,同时针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能够严格把控,出现问题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同时为不同部门之间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工作,提高工作进度与工作质量,调和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的综合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建筑企业能够站稳脚跟,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获得更稳定的发展地位,不断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在建筑施工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会涵盖多方面的内容,不同工作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但对每一项工作都要严格把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一般存在施工期长、管理困难的特点,项目工程施工完毕后管理上会增加难度,在交工形式上出现较大变化,基础设备以及建筑的安全性保障均提出新的管理标准,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新的管理标准,传统的管理理念不适应现代化建筑项目发展所需,因此需要在项目工程的建设阶段加大监管力度,为了满足建筑项目施工要求,建筑企业可以充分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其中,发挥新型管理模式的优势与特点,使建筑施工能够达到预期成效。
浅议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创新民主管理的途径
浅议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创新民主管理的途径国有企业基层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其在促进民主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在民主管理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信任度和凝聚力。
以下是我对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创新民主管理的一些思考。
国有企业基层工会要强化职工参与意识。
基层工会应积极宣传和普及劳动法律法规,让职工了解自身合法权益和义务,激发职工参与工会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基层工会可以通过开展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座谈会等形式,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提高职工参与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国有企业基层工会要打破信息壁垒,提高信息透明度。
基层工会应加强与企业管理层和上级工会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政策变化,将信息传达给职工,让职工有更全面的了解和判断。
基层工会还应开展工作报告、职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及时向职工通报工会工作进展情况,让职工对工会工作有更多的参与和监督。
国有企业基层工会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
基层工会应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职工意见和权益,参与重要决策和事务管理。
基层工会还可以建立职工议事机构,让职工通过讨论和表决等方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形成职工与管理层的良好沟通与协作机制。
国有企业基层工会要加强法治意识和能力。
基层工会应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解读和宣传,让职工了解自身权益和责任,并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和帮助。
基层工会还应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能力,确保工会工作符合法律规定和职工利益。
国有企业基层工会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基层工会可以与职工同乡会、社区组织、专业协会等建立联系和合作,共同开展职工培训、福利保障、就业帮扶等活动,为职工提供更多服务和支持。
基层工会还可以与其他企业工会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和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推动民主管理的深入发展。
浅议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承认 其劳 动 价值 , 同时提 高 人员 激励 费 比 施 、构 建优质 人力 资源体 系 、提升实 验室检 测 能力 , 具有 了省 入 研究 人 员劳 务费 , 级 乃 至 国家级 资 质 的实验 室 。课 题承 担 单位 中有 部分 全额 事 例 , 出台合理 的激励 政策 , 制定合 理标准 , 这将大 大提高研 究人
面:
间接 的关 系。经济 管理 工作 的效果 , 关系到企 业管理 制度 的成
败。
三 、企 业 经 济管 理 模 式 的现 状
此 在重大 专项项 目( 课题 ) 上 也同样需 要体现尊 重人才 的理念 。 ( 二) 通 过资质认定 确认承担单位研究 能力 , 充 分 利 用 单 位 通 过建立 绩效 考核 管理系 统 , 对研究 人员 参与课题 难易程 度 、 资 源 参 与研 究 岗位 性质 、完成 研究 数量 及质 量 、获取 研 究成 果等 . 随着卫 生 事业 的逐年 发展 , 各 地 医疗机 构不 断更 新硬 件设 进 行绩 效 考核 评价 , 扩大 劳务 费 范畴 , 允许 列支 具有 工资 性收
从社 会与 经济 的发展 历程 中 , 不 难看 出利 益最 大化 是企业 ( 二) 指 导性 。企 业 经济 管理 形成 的 财务 指标 , 往往是 企业 永恒 的追 求 目标企 业 的生产 、经营 和管理 , 不仅 会受 到 内部条 高层领 导决 策 的体 现 。管 理者 往往可 以依据 财务指 标 , 构建企 件 的 制约 , 市 场 的外部运 行环境 更会 对其产 生极 大的 影响 、企 业 发展 蓝 图 , 制 定方 针和 目标 。这 使企业 经济 管理对企 业发展 业 经 济管理 是实 现利 润最大 化的有 效手段 , 因此要 想企 业实 现 的指导性 作用得 到充分 体现 。 可持 续 发展 , 获得 长期 的 、理 想 的经济 效益 , 就 需要 制定 出合 ( 三) 综合性 。现 代企业 的经济 管理工 作 以实现利 润最大化 理 的经济 管理 目标 , 建 立起 符 合 自身特 点 的经 济管 理体 系 , 提 为 目标 、 以价 值 形式 为基 础 , 渗 透到 企业 运营 各个 环节 , 因此 高企业竞 争 力。 也体 现 出综合 性 的特 征 。企业 可 以通 过经 济管 理对 生产 和经
浅议现代管理模式下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8
. . . . . . . . . . . .
.
.
。
yo o ( 8 Y
.
. . . . . . . . 。 . . — .
—
)
C ia N w T c n lge n rd cs h n e e h oo is d P o u t a
体化的具体体现 会计管理工作要重视战略化 会计工作信息化是—个过程 , 是会计管理工作 会计管理工作重视战略管理就是重视财务战 发展的方向。会计工作要实现信息化 , 其要求是会 略管理。企业要适应市场 , 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 计工作要达到先进性 、 规范性、 科学性和国际性 ; 会 战略、 技术创新 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 并根据市场 企 计工作规范性是实现会计工作信 息 化的基础, 科学 变 化适 时调整 。 业财 性 是实 现会计 工作 信息 化 的基本 要求 , 进性 是实 成部 分 , 企业 战 略的 中心 。为此要 依据 企业 的战 先 是 现会计工作信息化的最高要求, 国际性是实现会计 略 , 相应要研究企业会计管理战略。 工作信息化的最终要求。 4现代管理模式下 , 孕育会计学向综合化 、 精 2现代管理模式下 , 会计核算向多元化 、 高质 细化、 边缘化方向发展 量方 向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 科技的 进步和经济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管理 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 将促进会计学向综合化 、 精细 水平迅速提高, 将促进会计核算向多元化、 高质量 化 、 边缘化方向发展。 的方 向发展 。 会计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会计核算集中化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内容扩大了会计工作领域 , 现代企业特别是跨地 区、 跨行业 、 跨所有制的 会计工作向管理领域扩展, 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 iS bi ' 集团, 对经济活动的核算要求集中、 全面决算 , 展, 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 使会计学呈现综合化 统一、 全面核算生产 、 销售 、 成本和利润 , 以增强企 发展的趋势。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是 : 对全部会 汁 业的经济实力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 而对企 业集团 学科的综合 , 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 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 , 分别核算本单 个总体进行研究, 研究它在现代企业运作下的发 位 内部 的生 产 、 销售 、 本和 利润 , 成 以调动企 业 内部 展趋势和规律 、 理论体系、 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等; 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 对类会计学科的综合 , 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 会计核算信息化 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 也就是把会计学科 会计核算信 息 化过程是信息的输人、 加工 、 整 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群( ) 类 进行研究; 对会 汁学 理、 传递 、 贮存和输出的过程 ; 通过会计核算信息 科比较的综合, 将陛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 化,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和技术进步 , 实现预期 进行比 较研究。 会计学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的经 济 目标 。 会汁核算规范化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内容扩大会计工作领域的 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大化、复杂化和多元化 , 要 同时, 也深化了会计内容。 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 从 探讨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 科学技术 求会计核算规范化。 会计核算规范化, 是会计机构、 实际出发 , 会汁人员为进行会计核算而采用具有标准性 、 统一 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需要的会计分支学科。 会计内 性和一致 『要求的手段、 生 措施和途径。 容的深化 , 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 , 也是人们对 会计核算国际化 会计内容提高认识 的过程 , 两者 的结合 , 才形成某 和做 好财务决 策 ,编制 财 务计划 并 组织 财务 活动 , 随着世 界经 济全球 —体 化进程 的加 快 , 国发 些专门的会计分支学科。在这方面, 我 会计学的发展 即对某些专¨的或特殊的 控制消耗并监督企业经济行为 , 检查财务计划执行 展对外贸易,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利用外资 , 开展 具有专门性的细化特点 , 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 考核经营业绩 , 分析执行情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 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问题进行专门研究。 这种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的发 客观上要求会计核算也要国际 展 , 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一财务会计学和管理 况, 挖掘潜力 , 提出改进措施 , 以促进企业 、 事业等 和合作也与日俱增 , 单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 化 , 0 年新颁布的《 2 6 0 企业会计准则》《 、 企业会计准 会计学的细化。 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建立管理型会计模式, 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则一 应用指南》也体现了我国会计实务工作与国际 , 接轨的步伐已经加快。 会{学 的边缘化 ,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 - } 立身之本 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是: 建立调控型的 3现代管理模式下 , 加快会计管理工作向全面 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 、 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 会{学 的过程。 _ } 即一方面是会计学科与自然科学的 会计组织系统 ; 建立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 ; 建立 管理方向发展 功能完善的会计管理系统; 建立服务型的会计市场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 结合, 十 会{ 学科将某种 自 然科学的理论 、 方法移植 使会计学科 的理论、 方法发生显 系统: 建立竞争型的人才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模 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将促进会{管 理( 财务管理 ) 向 或运用到本学科 , 式下 , 会计工作的重心在管理 , 需要建立以会计管 全面管 理 的方 向发 展 。 著 的或 质的变 化 。 理为核 的会计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是 会计管理工作的系统化 适应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求, 会计学科及会计管 t 放系统,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的会计模式: 丹 企 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会计管理必须实现全面系 理工作将面临重新建立和健全一个完整的科学管 以适 业实 行 自主经 营 泊 负盈 亏 、 发 展和 自我 约束 , 统化 管理 , 自我 同时 , 也要 注意 全面管 理 中的重 点管 理 , 理体系 , 应社 会快 速 发展对 会计信 息 真实 客观 性的要求 , 适应企业经营管理 、 国家宏观调控、 广大 要强化内部管理, 严格监督 ,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相 即管理 中心一经
浅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一)
浅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方面,是带有高等教育的全局性、整体性的制度,涉及政府、社会、高校三方,支配着高等教育的全部管理工作。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管理体制又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经过多次权力上收与下放,现在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其中值得令人反思的教训和经验也不少,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比,还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上的越位、缺位、不到位2.1.1 管理方式越位、管理理念陈旧从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看,中央拥有对高等教育管理和决策的最大权力,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职能机构和地方政府对所辖高等学校实施分级管理,实质上这种管理模式从本质上还是没有摆脱计划体制下的行政集权模式,对于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全能政府”的影子无所不在、无所不管、无所不能的权力运行方式仍然存在,服务职能弱,服务理念缺乏,直接造成了管理越位。
例如,在很多方面,直接管理高等教育的仍然是行政审批方式,这样不仅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相冲突,而且也会因为管理部门的判断和决策的失误导致压抑教育主体参与市场运行的积极性,同时,还可能因为管理人员的行政能力而出现损害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问题。
2.1.2 政策法规不到位、操作困难近二十多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诸多针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法律法规,但与现实的需求还是有明显的缺位问题,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法规甚至存在空白。
另外,我国的多项教育法规制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其调控乏力;一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最终被曲解或执行严重变形,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屡禁不止,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得不到维护。
浅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问题
合生产力的需求。而对企业效益而言 ,效益额与效 益率必须符合企业经
济效益的指标。因为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力状况的价值表现 。这就主要 表现在投入与产出相比较的差异。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这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企业生产力发展 了,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 发展 。社会生产力发展了,国家经济实力才能增强 ,从而促进人 民物质 文化生活水 平的提高。所以,作为企业全部工作的重心—— 发展生产力 。 这 同时也是检验企业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是 因为企业 的发展是否有利
中,不断鼓励员工 ,进步 , 成长 。采用文化管理 的制度。重视文化氛 围 的塑造 , 并且取得人本管理的预期成效 , 使其在一切活动中不 断受到各
方面的支持 , 与鼓励 。将文化管理与 以人为本 的管理模式 , 使其在企业
二 、企业管理制度思维观念
企业管理制度 的思维管理有市场观念和生产力观念构成。
企业家的基本职能是 创新 ,它不断促进生产 函数 的形式的改变。这 里使用的创新是有两个层次组成 :
( 一 )企 业 创 新
它主要包括 了制度 , 市场 ,技术以及管理创新等方面。
( 二 )企 业 制度 创 新
者让 、 庸者下”的用人原则 。 打破企业 中各种亲属关系盘根错节的形式 ,
浅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问题
郭 健
中铝 能源有 限公 司 内蒙古分公司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0 0
【 摘 要 】经历较 为曲折的过程是不少企业发展的经历。但 是,要使得企 业顺利发展 ,必须具备相应 的条件 ,既要 不断追求管理制度规范,又要在 管理 中加 大创新力度 。使其发展更符合企业 的客观发展要求 ,让其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浅议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的加强
浅议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的加强摘要:社会管理是维系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要求,我国的社会管理职能一直以来都没有被深入理解,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基数庞大,相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管理应该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本文将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管理的现状,从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浅议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设与加强。
关键词:社会管理基本国情创新加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等得以迅速发展,社会组织的结构域形式、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彻底性的改变,社会问题与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我们务必要加强和创新我国的社会管理。
本文将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进行简要阐述,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见解和思路。
一、我国社会管理的发展以及问题(一)我国社会管理的发展自我国建国以来,社会管理体系随着管理体制的演变经历了大致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1949年到1978年,属于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巩固和发展阶段,各级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秩序的运行是依靠严谨的社会管控来实现的,平均主义以及计划经济限制了个人发展的积极性,严格制约了社会创造力;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背景下的1978年到1992年,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逐步被瓦解,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施改革开放的工作重心,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政府的社会管理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影响,人民公社为代表的全能政府管理体制不复存在;第三阶段是1992年到2002年,此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市场逐步完善,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际社会风雨突变,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所有制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城市社区建设逐步完善,村民自治也进入看规范化管理,民间的自发组织管理也得到了合法依据,不过政府反而被淡化,失去了一部分自身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
浅议社区组织架构和机制运作
浅议社区组织架构和机制运作2003-10-29 9:19:00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组织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生活的区域性共同体,在城市管理、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社区党建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城市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课题。
而如何构筑一个合理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则是做好社区党建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现行社区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现行社区组织架构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群众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等各类组织。
近年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为适应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思路和做法,创造了沈阳模式、上海模式、青岛模式、武汉模式等社区建设管理模式。
每一种模式的切入点虽然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体制进行了改革,对社区组织建设进行了创新,突出了社区民主自治,强化了社区的社会功能。
改革的同时也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下列问题和阻力。
一是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1990颁布实行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法律上将居民委员会定位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随着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加快,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对象已不再是纯居民,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内容也较之以往更加丰富,使得《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已滞后形势发展的要求。
加之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上、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上、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能运作上,一些比较有效的创新做法与原有法律规定都存在矛盾,一些组织架构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支持,广大社区工作者在思想认识上也不完全统一,造成各地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由于各部门对待具体问题的认识不一致,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片面理解重心下移,把本来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转移到社区居委会,热衷于到社区设机构、挂牌子,出现了社区组织行政化、社区活动形式化的倾向,增加了社区居委会负担。
组织改革申论作文
组织改革申论作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组织改革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的话题。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组织改革对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效率、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实现组织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组织改革需要深入思考和科学规划。
唐代宰相魏征曾说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组织改革不能只靠浮光掠影的“一纸文件”,而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深入的调研分析,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科学规划,组织改革才能有效推进。
其次,组织改革需要注重员工参与和沟通。
组织改革事关众多员工的利益和福祉,因此,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应当被充分听取和采纳。
在组织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员工能够充分了解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只有真正实现员工参与和沟通,组织改革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再次,组织改革需要积极创新和开放思维。
过去的组织模式和思维方式可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组织改革必须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实现组织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组织改革还需要开放思维,积极吸纳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思想的意见,用多元的观点和方法来推动改革的进行。
最后,组织改革需要坚持科学评估和持续改进。
组织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
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改革的最初成果,而应当对改革过程进行不断的评估和调整。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组织改革的方法和方案,才能确保改革的持续效果和长久收益。
总之,组织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科学规划、员工参与和沟通、积极创新和开放思维、科学评估和持续改进,我们才能实现组织改革的顺利进行,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效率的提高,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现代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基于人本管理的思考政行四班曾利灵20080603034摘要:在知识型经济的当代,在组织的发展中,人力资本已经取代金融资本成为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组织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寻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事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这种情况之下,实行人本主义的“人本管理”也就成为组织改革其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本文通过基于人本管理角度对日本索尼公司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并就人本管理的组织管理模式发表个人的见解。
关键字:组织管理,改革,人本管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一、需要解释的组织现象日本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
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个人宽带娱乐公司。
公司在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结束的2005财年中的合并销售额达639亿美元。
索尼公司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企业,它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它的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
索尼是个大家庭,绝大多数索尼公司职工都会在这里度过一生。
在公司里,领导同职工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把他们当作索尼家庭的成员来对待。
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使职工和老板处于同样的地位。
当年,索尼在英国设厂之前,把包括工程师在内的英方人员请到东京,让他们接受索尼家庭成员式的企业文化培训,大家都穿一样的工作服,都在不分等级的食堂吃饭。
这对那些习惯了森严的级别制度的西方经理人员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索尼工厂的任何一位行政管理人员都没有个人办公室,连厂长也不例外。
公司主张管理人员与他的办公室职员坐在一起办公,共同使用办公用品和设备。
在车间里,每天早晨上工之前,领班都要和他的同事开个短会,向他们交待当天的工作。
开会时,他向他们报告前一天的工作。
报告中,他会仔细观察工人们的面部表情。
如果有人气色不好看,领班也一定要弄清这个人是病了,还是有什么心事。
总之,这里的气氛和家庭里一模一样。
盛田昭夫曾经说过:衡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果,主要是看他能把一大批人组织到什么程度,以及能否有效地使每个成员做出最好的成绩,并使他们真正融为一体。
他常对管理人员说:“你不必向职工表明你怎样努力,而是争取他们心甘情愿听从你,为公司的成功作出贡献。
”索尼公司每个职工每年平均提出8条建议,多数建议使得工作更省力以及更可靠,或者使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正因为职工们都以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出发,才使得这些建议都非常中肯和有效。
如果某个职工不适应他的岗位和工种,索尼决不会对这种事情漠然视之。
盛田昭夫为此创办了一份公司周报,缺人的车间可以在报上登招聘广告,有意向的职工可前去应聘。
同时,公司约定每年一次,设法调整部分职工的岗位或工作性质,使他们对工作保持新鲜感。
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不安于现状的人通常能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干劲更足了。
而人事部门也能看出那些抓不住人心的管理人员的潜在问题。
认识到这些,盛田昭夫把变换工作的大门永远敞开着。
至此,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索尼企业运转得如此顺畅,又是什么让它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什么是组织及其管理模式,人本管理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相比有什么优势,它又是如何对组织的管理起着作用的,这些就是我在这里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组织及其管理模式2.1 组织的定义所谓的组织,是指一个合作系统,是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以协调行为而组成的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四个要素:共同目标、人员、权利与责任的关系以及信息交流。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要求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协同合作,于是,组织就要了存在的必要性,而组织的存在,组织的维护和发展,内部需要良好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2 组织的管理模式所谓组织的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内部组织的构成方式以及运作方式。
不同的组织有其特有构成方式,因此他们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同时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管理协调能力。
一个组织的存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所发挥的作用。
如果一个组织的管理模式是与时俱进的,能够很好的协调好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转的话,就会促进这个组织的发展,相反,如果一个组织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的话,就会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正确选择并建立与企业自身状况相适宜的组织管理模式,是组织实现既定目标,增强其竞争力的关键。
所以,我们就需要认真研究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对于不同组织的作用,以求为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建议。
三、传统组织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相对于“人本管理”,我们将之称为“物本管理”。
“物本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它以物为中心,只关心工作效率而不关心人,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本身的利益,而工作则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
它以制度规范作为组织协作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人的理性权威进行管理。
强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明确职工的分工和职责,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处事和决策的随意性。
物本管理的最大的积极作用就是它把分散的劳动力,通过组织化、程序化的管理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效率,从而维护了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尽管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其优点,但其机械性的总特征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下成为组织持续发展的障碍。
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的机械性,强调统一指挥原则,重视集权化的程度,形成金字塔式的职权层次,同时特别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绝对控制权和监督权,它把管理工作中的人当成是一种工具,通过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与约束来达成管理目标,由此便容易形成复杂的管理层次以及非人格化和不灵活性的组织平台。
非人格化是由于组织对劳动高度分工,导致工作简单化和标准化,从而使得管理方式犹如机器般运转,忽略了个人行为的能动作用,缺乏激励员工积极创造的组织机制的动力。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段时间刚刚发生的富士康13跳事件,这是震惊全国的重大事件。
为什么会造成富士康13跳悲剧的发生呢?有人说是因为这群轻生者大部分都是80、90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得苦。
我们暂且放下这群轻生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可以看看富士康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否存在问题呢?在富士康公司一线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受着无情的生产线的压迫,受着和生产线一样的严苛的作业制度的压迫,他们已经被各种严酷到近似毫无人性的规章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途径可以让他们发出声音,没有办法可以让他们改变现状,在这种近似绝望的情况底下,他们除了选择逃避,还能做些什么?相比之下,索尼企业中选择大家穿同样的工作服上班、在同样的饭堂吃饭、在同样的办公室里工作,这种人人平等、相互亲近的管理方式让人更加感觉到温馨,所以就会出现一个“跳楼”,一个“不离不弃”的不同结局。
所以,组织在为了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将其组织管理模式变得更加的人性化,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其中,实现人本管理,让组织成员有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去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有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
如果不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中的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革的话,恐怕,将会有更多的“富士康悲剧”上演。
四、人本管理的涵义所谓的人本管理,就是指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通过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去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从而达成管理目标。
其核心是充分体现“人性化”和“柔和”的管理思想,尊重个人价值,全面发展人力资源,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来促进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结合索尼企业管理模式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人本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组织即人,强调管理要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是建立在“重视人的价值与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是它的核心价值观。
人本管理的根本是把个体的人视为集体发展的目的和前提,既重视个人的政治权利,更重视个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在索尼企业里面,每一位员工的劳动与创造被给予了高度的尊重,他们的需要与发展被高度重视,他们的能力和觉悟也得到充分的信任,最大限度地使他们的人格特质、能力与工作相匹配,通过激励使得每一位员工的需要与发展得到满足,对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而他们的价值在为集体做贡献的同时得以实现。
(2)组织为人,创造各种条件实现人的发展人是人本管理的出发点和目的,也是管理的核心因素。
组织中的人是首要因素,组织是以人为主体而组成的。
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才有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人本管理是以谋求组织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管理。
索尼企业创造平台让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言献策,并且提供机会让员工寻求更合适自己的位置,从战略的高度把“发展人”纳入其长期发展规划中去。
(3)组织靠人,组织要靠人去决策、靠人去经营才能达成管理目标人是组织中最为基本的要素,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依靠人才能够进行,离开了人,组织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下去。
所以,要想一个组织能够顺利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组织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最大限度、最高质量的利用。
用最少的人办最优的事,这也符合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现在,我们应该可以对日本索尼公司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解释了。
它采用的就是人本管理,它相对于富士康集团来讲,更加注重员工的发展。
它处处都以人为中心,通过温馨轻松的制度环境,为员工实现自己的价值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让员工们感觉到家的温暖,从而让员工们在实现了自我的同时更加心甘情愿地为企业的发展出力,相比之下,富士康只注重工作效率,不关心员工个人发展的组织管理模式,我们很显然的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由于管理模式的不同所带来的结果差距。
五、人本管理的实施模式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组织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也看到了对其实行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清楚了人本管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优势作用,所以,企业就应该把人本管理的组织管理模式融入到自身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去,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具体说来,要实现人本管理组织模式,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注重组织文化的建设一个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注重组织的文化建设。
组织文化是组织价值观的体现,它以组织精神为核心,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
如果一个组织的文化建设做好了,就能够在组织成员面前展现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继而达到凝聚组织成员的力量,发展组织的目的。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用一个数学公式表明激励的作用: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工作,仅能够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激励的时候,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
所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得建设是相当必要的,它可以使人的能力大大提高,形成组织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实现组织发展创造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