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社会心理学第四次0009作业88分
社会心理学(第4版)知识点与关键词
附录1:《社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与关键词第一章绪论知识点列表知识点1关键词1.孕育时期2.形成时期3.确立时期4.拓展时期知识点2关键词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3关键词1.具体研究对象知识点4关键词1.哲学方法论2.专门方法论3.信度4.效度5.调查法6.实验法7.观察法8.档案研究法9.研究偏向10.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关键词1.孕育时期: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它的母体要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
2.形成时期:社会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要到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3.确立时期: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的时期,其具体特征为社会心理学已经从描述转变为实验,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4.拓展时期: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心理学新格局出现的时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社会心理学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正在改变着以西方为中心的格局。
5.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核心是个体,研究者试图通过分析心理状态的即时刺激以及人格特质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6.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核心是团体,研究者试图通过分析社会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及社会准则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方法主要是相关研究和观察法。
7.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一门现代科学。
作为一门系统阐述心理与行为本质规律的学科,它力求对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科学的评价。
8.具体研究对象:个体的心理及行为;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为;群体心理及行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作业四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作业四16秋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4_0004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1. 影响助人行为的助人者特点包括:助人者的移情、情绪和( D )A. 助人者的文化水平B. 助人者的年龄C. 助人者的性别D. 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满分:4 分2. 群体规范的作用不包括( D )A. 维系群体的支柱B. 统一认识的标尺C. 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D. 规范的惰性作用满分:4 分3. 增近人际吸引的因素不包括的是( B )A. 互补性B. 熟悉性C. 相似性D. 接近性满分:4 分4. 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C)A. 同化B. 服从C. 从众D. 内化满分:4 分5. 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的是( D )A. 性别差异B. 知识经验C. 个性特征D. 群体规模满分:4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01. 人际交往的理论主要包括( B\C\D )A. 人际沟通论B. 自我呈现论C. 社会交换论D. 社会实在论满分:4 分2. 流行因表现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 ( AD )A. 时髦B. 时尚C. 先驱D. 时狂满分:4 分3. 从众行为的影响方式分为( AC )A. 群体规范影响B. 行为影响C. 信息影响D. 认知影响满分:4 分4.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 ( ABD )A. 助人者因素B. 情境因素C. 中介者因素D. 受助者因素满分:4 分5. 从暗示的性质看,可以分为 ( AB )A. 他人暗示B. 自我暗示C. 积极暗示D. 消极暗示满分:4 分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561. 群体凝聚力是乃是群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B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2.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B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3.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有评论作用、指导作用和鼓动作用。
社会心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从古代——19世纪上半叶。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来源: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研究民族文化,即语言、神话等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和黎朋:暗示和模仿的理论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认为人有12种本能(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现在。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有三种研究角度:A、实验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B、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乔治米德,符号互动论C、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4、为社会心理学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社会心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924年,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确立。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社会认知的途径:(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4)人际距离8、什么是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即认识自己,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习题整理多选答案
社会心理学多选题答案(整理)1、()的《社会心理学》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A.罗斯B.麦独孤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有()。
A.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B.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可分为哪些层面()。
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可分为哪些层面()。
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5、()倾向于认为,人类行为及人性是由社会决定的。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康德D.卢梭6、()倾向于认为,人性由生物或本能决定。
A.亚里士多德B.马基雅维里C.霍布斯7、经验描述阶段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主要有()。
A.达尔文的进化论B.德国的民族心理学C.法国的群众心理学D.英国的本能心理学E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8、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
A.拉扎鲁斯8.谢夫勒C.冯特9、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
A.塔尔德B.迪尔凯姆C.列朋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是()。
A.潜意识B.性本能C.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11、最早关于他人存在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实验是由()做的。
A.特里普力特B.莫德12、系统论中的许多原则如()可以为社会心理学研究采用。
A.动态原则B.整体原则C.有序原则D.反馈原则1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主要原则包括()。
A道德可接受性.B被试者同意.C.保护被试者D.退出研究的自由E被试者资料保密F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以外的其他关系14、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
A.价值中立原则B.系统性原则C.伦理原则15、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观察法包括()。
A自然观察.B.参与观察16、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调查法包括()。
A访谈法.B.问卷法17、问卷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A.标准化程度高B.收效快18、问卷的构成包括以下成分()。
A题目.B.前言C指导语.D.问题及备选答案E人口数据的记录F结束语G计算机编码19、问卷设计的原则包括()。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第4套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第4套第4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A.操作性条件反射B.经典条件反射C.经验内在参照D.认知不协调理论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2.不属于群体特征的一项是()。
A.群体有一定的结构,有比较稳定和明确的成员关系B.全体成员之间具有合作关系C.有较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D.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3.从社会角度而言,不属于群体功能的是()。
A.群体是社会存在的标志B.亲体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全部的、唯一的途径C.群体发挥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D.群体功能的分化促成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4.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和民族心理。
A.从众心理B.集群心理C.服从心理D.选择心理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5.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形成阶段和定型阶段。
A.产生阶段B.探索阶段C.起源阶段D.开始阶段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6.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
这属于()。
A.观看效应B.共做效应C.从众D.竞争与协作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7.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A.目标冲突B.人际冲突C.认识冲突D.情感冲突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8.“民族心理”一词最早见于现代心理学创始人()编著的《民族心理学》一书。
A.冯特B.马林诺夫斯基C.泰勒D.林顿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9.从心理的内容看,民族心理和个体心理一样,其结构主要由民族认知心理、民族情感心理、()以及各自特征构成。
A.民族意志心理B.民族性格心理C.民族文化心理D.民族生活心理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0.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和传承的生活方式与()之和。
实用(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第4次平时作业(第12—15章)
实用(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第4次平时作业(第12—15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人生的某一时期,因缺少引发某一心理特征或行为的环境,而致使这一心理或行为永远不能产生,这个时期称为行为的( D )。
A.印刻B.最近发展区C.敏感期D.关键期2.下列属于成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 D )。
A.适应现实生活B.自尊、自爱、奋发向上C.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D.仍像幼儿那样天真幼稚3.按照皮亚杰的观点,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处于( B )。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三阶段是( B )。
A.以服从与惩罚为定向B.以“好孩子”为定向C.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D.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5.心理动力理论是由( B )创建的。
A.艾森克B.弗洛伊德C.麦独孤D.拉扎洛斯6.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最有代表性的疗法是( C )。
A.理性情绪疗法B.代币法C.来访者中心疗法D.阻抗7.行为主义疗法有(ABC )等方法。
A.放松疗法B.释梦C.系统脱敏法D.厌恶疗法8.下面哪种疾病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 D )A.焦虑症B.强迫症C.人格障碍D.疑病症9. ( A )被称为精神病中的“感冒”。
A.抑郁症B.焦虑症C.恐惧症D.强迫症10.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性格B.能力C.职业兴趣D.职业价值观E.环境因素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4 分)1.心理健康:P2662.工作倦怠:P2663.人格障碍:P2634.心理治疗:P2755.心理发展:P2936.生涯辅导:P334三、简答题(每小题 7分,共42分)(一) 举例说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P253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1.生物学因素:先天遗传影响个体的心理状况。
有些个体先天遗传获得某种致病基因或者对某些环境刺激易感,导致这些个体比其他人更易受到环境影响。
2013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295课程代码:02351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一、单项选择题1.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C)。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2.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B)进行比较。
A.比自己强的人 B.与自己类似的人C.比自己差的人 D.自己不熟悉的人3.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A)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A.任务难度 B.机遇C.能力 D.努力4.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是(C)。
A.同乡会 B.集邮爱好者协会C.学校的班级 D.高校里的诗社5.“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的故事说的是一种(D)。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C.自我暗示 D.反暗示二、填空6.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实验室现场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规定性开放性8.根据希金斯( 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与。
理想的自我应该的自我9.根据攻击方式的不同,攻击行为可分为攻击和攻击。
言语动作10.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都把模仿分成模仿和模仿两类。
无意有意11.多伊奇(M.Deutsch)和克劳斯(R.M.Krauss)于1960年进行的“运输竞赛”研究是一项说明与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
合作竞争12.领导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过程,它由、和三个因素所构成。
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名词解释13.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14.简单暴露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积极的一种现象。
社会心理学 第4版 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集
附录有《社会心理学(第四版)》习题集第四章社会化一、单项选择题(5个).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塔普(Tapp)提出的法律社会化,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习俗阶段的关键是()o-AJ艮从规则G区维持规则白£打破规则区4制造规则答案:B解析:参见“法律社会化发展的三阶段论社会化的内容”相关内容。
知识点:社会化的内容法律社会化发展的三阶段论难度级别:3. 一般来讲,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形式:一种是强制性,一种是()oA.有效性B.非强制性C.简单性D.习得性答案:B解析:参见“再社会化的基本形式社会化的历程”相关内容。
知识点:社会化的历程再社会化的基本形式难度级别:13.家庭教养方式包括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和()oA.沟通型B.强迫型C.冷漠型D.民主型答案:D解析:参见“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形式社会化的因素”相关内容。
知识点:家庭教养方式的甚本形式社会化的因素难度级别:24.弗洛伊德关于社会化的理论离不开人格,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三部分组成的整体。
A.超我B.无我C.后我D.未我答案:A解析:参见“弗洛伊德的观点社会化的理论”相关内容。
知识点:弗洛伊德的观点社会化理论难度级别:1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前操作阶段的年龄是()oA.7~11 岁11~15 岁C.2〜7岁D. 0~2 岁答案:C解析:参见“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社会化的理论”相关内容。
知识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社会化理论难度级别:4二、名词解释(4个).社会化答案: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而将自己整合到社会中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解析:参见“社会化的基本概念概述”相关内容。
知识点:社会化的定义难度级别:1.再社会化答案:指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原有的社会化失效的情况下,为了适应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进行重大的调整甚至忘记,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名词解释1.社会行为 2.人格 3.信度与效度 4.角色知觉 5.心理定势 6.归因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制约社会行为的因素。
3.模型与理论的区别4.选择典型要遵守那些规律?5.社会知觉具有哪些特点?6.为什么说通过外表认识他人是可能的?7.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8.埃里克逊把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哪八个阶段?9.简述影响角色知觉的因素。
10.第一印象作用是如何形成的?谈谈如何才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11. 维纳的归因理论有何实践意义?12.为什么说现场实验具有较大的事件意义?《社会心理学》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社会动机 2.冷漠行为 3.旁观者效应 4.侵犯行为5.社会态度 6.态度的两极性 7.活动参与 8.认知不协调理论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动机具有复杂性?2.本能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动机的?3.社会心理学如何解释旁观冷漠行为?4.什么是侵犯行为?5.简述挫折——侵犯理论的基本内容。
6.简述态度的心理功能。
7.用经验积累过程与群体规范制约过程解释态度的形成机制。
8.论述影响社会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
9.说服宣传要注意哪些问题?《社会心理学》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人际交往 2.群体 3.观看效应 4.责任分散 5.冒险转移 6.去个性化二、问答题1.群体规范是如何形成的?2.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有何关系?3.为什么会产生从众行为?4.现代传播媒介对儿童的社会化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5.艺术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其社会控制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控制越轨行为?《社会心理学》作业四一、名词解释1.文化控制 2.“皮格马利翁效应” 3.社会舆论 4.流言与谣言5.个性差异 6.能力 7.自我实现 8.积极强化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际交往具有心理发展动力功能?2.按照心理学的要求,怎样才能使沟通双方实现思想或信息的交流与传递?3.如何改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4.根据气质差异原理,为员工安排工作要注意遵守哪些原则?5.简述性格与职业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X围分类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与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X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得社会心理学两者的区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要分析心理变化与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与自我概念等是如何发生作用的.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室实验法〔二〕现场调查〔三〕现场研究法〔1〕现场实验〔2〕现场观察研究: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四〕模拟研究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1908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 至今〕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小群体、个体普遍论——特殊论20-30年代: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40年代:信仰、偏见、劝导、宣传50年代:社会交际60年代:涉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70年代:重点涉与归因研究80年代: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代表人物:勒温2、第二章中相关的理论〔了解〕第三章社会化〔重点〕一、社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二、社会化的特点〔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一生完成的〔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三、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二〕学校的影响〔三〕家庭父母的影响四、社会化的类别〔自己看一下就行〕五、社会角色的获得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个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了解〕六: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了解,看几遍〕〔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内容: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3.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 〔三〕柯而堡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掌握〕〔1〕前世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于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结果,或权威成人的建议.包括两个阶段: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他们怕受惩罚,或表现为服从权威.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判断是非以能否满足需要为标准,有实用主义倾向.〔2〕世俗水平.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或好公民的定向阶段:非常重视社会对他的评价,而不是考虑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认为判断是非应该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3〕后世俗水平.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团的道德标准.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从法律上、道义上比较灵活地判断是非,认为如果法律、规则不合理,可以修改.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根据尊重人权的平等,人性的尊严,相互信赖等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第四章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定义是人对自己存在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二、自我意识的特点:社会性、形象性、主客观的统一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三、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好好看看具体的内容〕P81四、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掌握〕1.婴儿期〔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阶段是获得基本信任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2.童年期〔18个月到三四岁〕,这阶段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3.学前期〔四到五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4.学龄初期〔六岁到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5.青春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6.成年早期〔18到30岁〕建立家庭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成年期〔中年期到壮年期〕成家立业的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8.成熟期〔老年期〕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五、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了解〕P92六、相互关系中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了解〕1.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2.当时情镜3.所属团体的参照七、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观性,内容的多样性〔了解〕第五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一、男女性别角色定义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与被该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二、性别角色的特点:〔1〕多样性〔2〕相对稳定性三、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两性观------弗洛伊德所倡,埃里克逊发展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埃里克逊的内部空间观〔掌握〕P1212.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3.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四、性别认同的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五、男女两性角色心理差异〔着重了解〕P1291.两性在认知活动中的表现2.情感、意志活动中的两性差异〔1〕男子的支配欲〔2〕女性的忍耐心和依赖心〔3〕自我满意感的两性差异: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自我满意感均低于男性.3.人际交往中的两性差异4.成就动机方面的两性差异第六章社会动机一、动机〔一〕定义: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二〕含义: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三〕特征:复杂性、可知性〔四〕动机与需要的关系:1.动机由机体的需要激发2.需要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具有动机作用〔五〕动机的分类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外:由活动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2.初级的原发动机和高级的习得的社会性动机社会动机分为: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二、彼得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主要包括:兴趣、信念、意图、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意向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内容包括哪些P156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七章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即社会认识过程〕1、概念: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特征有: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2、进行社会认知时的参照依据:〔1〕自身经验、思维活动、信息加工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3〕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4〕认知者的情绪二、社会认知的X围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1〕非言语信息〔2〕面部表情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①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同生活②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测和评价③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依据意见、态度、表情.推测彼此关系情感成分参与极多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3.认知者本身的特点〔1〕认知者的经验〔2〕认知者的性格〔3〕认知者的需要四、七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2、归因的参照点〔1〕根据他人行为的特殊性、连续性与一致性等原则进行归因〔2〕结合他人的其他条件进行归因〔3〕根据认知者切身利益关系对他人行为归因五、刻板印象〔了解〕P182第八章社会态度一、社会态度〔一〕定义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因素是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二、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1〕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3〕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4〕逐步提出要求〔5〕积极参加活动〔6〕团体规定三、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1、宣传者的威信:专业性、可信性2、态度改变的个人因素:自尊心的强度、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想象力的丰富性、性别、智力水平、当时的需要.3、对态度变化的心理上的抵抗客观原因:宣传者的宣传如果单纯的为宣传而宣传,以命令的形式进行宣传,或宣传言过其实或强调的太过分,宣传效果会适得其反.主观原因:〔1〕心理上的抵抗是个人感觉到在某些方面羊油自由行动的权力被剥夺是,自身激发出的一种动机状态,目的是想确保行动的自由〔2〕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产生了与宣传意图相反的效果.四、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相互独立的,有些相互关联.协调——保持不协调——解除或减轻五、偏见具有的特征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2.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第九章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一、模仿: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相类似.它不是通过社会或团体的命令而发生,被人们模仿的对象具有一种榜样作用,模仿者发生的行为与榜样者行为相似.二、流行1、概念: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连锁感染的现象.2、特点:〔1〕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2〕有循环的特点〔3〕不同于风俗习惯,流行是一种风气,风行一时〔4〕不同于伦理道德,比道德威力小,但可破坏道德,也可起巩固行为规X 的作用.〔5〕没有强制性,〔6〕风尚发生在权威身上,流传速度更快.三、流言1、流言——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的依据,而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消息2、流言与谣言的区别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步的假消息.两者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其共同点是,它们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依据,但都能广为传播.3、流言产生与传播的条件:〔1〕:缺乏可靠消息〔2〕不安与忧虑〔3〕社会危机状态第十章相符行为一、从众1、概念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一〕团体的条件与特点〔团体人数;团体的吸引力;个人在团体中的位置〕. 〔二〕团体中个别人的反从众行为是抵消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当个体感觉到社会或团体压力很大的时候,只要团体中有一个或几个吃不同意见者出来反对,就能减少压力,个人从众行为也会减少.〔三〕个人的心理特点如需要、情绪、智力、自尊心等与其从众行为有关.重视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的人易发生从众,智力水平低而自尊心弱的人易发生从众. 〔四〕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高低与从众行为有关.地位较低的成员往往有从众的压力.二、众从1、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选择或简答〕〔一〕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1〕成员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2〕符合时代精神的独立行为〔3〕权威人物的加入〔二〕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1〕内部意见分歧〔2〕内部缺乏群体凝聚力〔3〕不明确所遭遇问题的真实情况三、服从1、服从概述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X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四、从众、众从、服从三者间的联系与区别答:从众: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众从:团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X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服从于从众的区别:从行为上看有共同点,两者的行为都是属于相符行为.服从是被迫的,即对行政命令、团体规X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服从.从众不是对团体规X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的的压力的服从.从众也有可能是一种违心的服从,它与服从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对团体或权威的明文规定的执行,而是在团体压力下的随从行为.第十一章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1、定义: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此行为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利社会行为、助人行为2、对利他行为的解释〔一〕社会生物学家:一个团体中成员在遗传上的关系越密切.则其成员间的关系越稳定,因此,利他行为主要涉与团体选择与亲属选择.不同生物品种之间仍可以发生利他行为.〔二〕心理学家: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有两种含义,一是利他主义行为,以助人为其行为的目的,即我为人人;二是报答性行为,因曾受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他人,即因为人人为我,所以我要帮助他人.有四种特性:它是一种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损失.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一〕助人者的因素1、认知如果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时自己无法控制的,就给予帮助;反之,助人行为受到抑制2、移情与内疚感设身处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从而产生助人行为;3、情绪4、其他个人因素指身份特点包括性别与年龄〔二〕受助者的因素1、性别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2、年龄老年人和幼儿较多的得到别人的帮助3、仪表穿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人,当他发生困难时,就较少的获得帮助.〔三〕情境因素人们看到别人都在做好事,就能激发自己也去做好事.〔四〕社会文化利他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X所影响.二、冷漠行为1、定义: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的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2、冷漠行为的旁观者作用〔1〕旁观者起观众作用:当有其他人作为旁观者时,个人的行为会比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产生更多的顾虑,特别是在不清楚旁观者将怎样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处于尴尬的地位.〔2〕旁观者起榜样作用:〔3〕旁观者起责任分散作用3.产生冷漠行为的主观原因〔看一下P297〕〔一〕个人付出代价的权衡〔1〕消耗自己时间和精力有多少〔2〕担心的人安全〔二〕个人对受害者的认识〔三〕个人受当时情景影响第十二章侵犯行为1、概念: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由侵犯动机引起的.2、挫折——侵犯理论包含两个要点:一是侵犯的发生都有挫折为前提;二是任何挫折事件都会引发侵犯,但也承认,个体对惩罚和报复的恐惧会压抑侵犯行为发生的可能.关于侵犯行为的强度,制约于以下三个因素:(1)侵犯的强度与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3)挫折强度在不变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不变,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挫折--侵犯行为的修正:挫折是引起侵犯的一个可能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C社会学习理论强化;观察与模仿〔1〕直接观察〔2〕间接学习〔大众媒介〕3、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生理唤起因素:有些人心浮气躁时,往往容易发生侵犯行为,如性、酗酒与毒品的刺激,甚至运动也可能促使其发生侵犯行为.〔2〕环境因素:如高温、拥挤、噪音等〔3〕社会性因素:大众媒介、去个人化作用、受他人挑衅.〔4〕个人因素:性别、认知水平道德发展水平5、侵犯行为的控制〔1〕社会公正可减少人们的挫折感〔2〕惩罚侵犯行为〔3〕说服教育〔4〕恰当的宣泄〔5〕控制暴力电视〔6〕培养成熟的个性第十三章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概述1、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程度.2、人际吸引的心理分析: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好好看一下〕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能力与特长;仪表. 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不尊重别人的人格;自我中心主义强;对人不真诚;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的人;妒忌心强;过分自卑;情绪孤立等.3、人际沟通的条件〔看一下P338〕第十三章团体心理一、定义: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X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特点:团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团体内每一成员都在团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团体了内各成员之间必须有具有一定的结构,有共同的目的.二、团体的心理效果:团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团体的支持力量.三、良好团体的心理学原则〔1〕目标整合原则〔2〕志趣相投原则〔3〕心理相容原则四、团体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简单了解P363〕。
2013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295课程代码:02351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一、单项选择题1.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B)。
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2.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C.文化具有遗传性 D.文化具有整合性3.罗森塔尔等(Rosenthal&Jacobson,19 68)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A)。
A.皮克马利翁效应 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4.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B)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A.任务难度 B.机遇C.能力 D.努力5.有关态度改变的社会判断理论是由(A)和霍夫兰的( Hovland,C.L.)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
A.谢里夫 B.卡茨C.史密斯 D.费斯汀格二、填空6.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因变量7.伍德( 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
向上比较向下比较相似比较8.态度是由、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
认知情感9.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与他们的外在相对应。
品质行为10.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和攻击行为。
工具性敌对性11.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对的服从和对的服从。
权威他人规范12.他人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和。
间接暗示反暗示三、名词解释13.规定性角色: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如政府外交官、法官、军人、警察等即属此类。
14.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作业---四
16秋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4_0004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1. 影响助人行为助人者特点包括:助人者移情、情绪和( D )A. 助人者文化水平B. 助人者年龄C. 助人者性别D. 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心总分值:4 分2. 群体标准作用不包括〔 D 〕A. 维系群体支柱B. 统一认识标尺C. 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那么D. 标准惰性作用总分值:4 分3. 增近人际吸引因素不包括是( B )A. 互补性B. 熟悉性C. 相似性D. 接近性总分值:4 分4. 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现象叫〔 C〕A. 同化B. 服从C. 从众D. 内化总分值:4 分5. 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从众情境因素是( D )A. 性别差异B. 知识经历C. 个性特征D. 群体规模总分值:4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01. 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 B\C\D )A. 人际沟通论B. 自我呈现论C. 社会交换论D. 社会实在论总分值:4 分2. 流行因表现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可以分为 ( AD )A. 时髦B. 时尚C. 先驱D. 时狂总分值:4 分3. 从众行为影响方式分为( AC )A. 群体标准影响B. 行为影响C. 信息影响D. 认知影响总分值:4 分4. 影响利他行为因素有 ( ABD )A. 助人者因素B. 情境因素C. 中介者因素D. 受助者因素总分值:4 分5. 从暗示性质看,可以分为 ( AB )A. 他人暗示B. 自我暗示C. 积极暗示D. 消极暗示总分值:4 分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561. 群体凝聚力是乃是群体成员发生作用所有力量集合。
BA. 错误B. 正确总分值:4 分2. 暗示不仅对人们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生理变化 BA. 错误B. 正确总分值:4 分3. 舆论是公众意见,它是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它有评论作用、指导作用和煽动作用。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民族心理学、群体心理学 2(定性、沟通 3(自我概念、自尊 4(均衡理论、不协调理论 5(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6(岗前培训、沟通培训、管理人员开发7(共享、权威排序、对等互惠、市场定价 8(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 9(等级制的、寡头政治的 10(个体、群体、民族 11(个人的亲身经验、社会学习 12(总加法、累积法、等距法二、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比个体更高的社会层面,人类精神所在,并表现在不同的社会生活层面上。
2(同化:凯尔曼提出的对社会影响的三种反应之一,是指个体因为与他人或群体有关,从而接受这个人或群体的态度,这已接近于个人自己的态度。
3(集体无意识:荣格提出的,关键词是原始意象及其潜在意象。
4(霍桑效应:在进行社会心理学实验时,实验对象的兴趣、动机等中介变量也常常影响实验结果。
美国芝加哥电力公司在霍桑的一个工厂曾进行过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照明强度的增加,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但是当照明强度减弱时,工人的生产效率不但未降低反而也有所增加,后来经过调查发现之所以照明条件变差仍然使生产率提高,是因为工人们知道了自己在参加实验而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这就是著名的霍桑效应。
5(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洛斯需求层次论中人类主要动机中的一个重要动机。
认为人类具有成长、发展、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需要。
6(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有多种方式。
7(舆论:是大众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
即公众意见。
加以解释。
8(人格:在科学心理学的范畴中,人格被界定为是在自然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个体特有模式,这一模式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统一体,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心理品质。
9(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评价自我、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活动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在比较积极的状态。
社会心理学机考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机考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群体行为D. 人际关系答案:B2.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项?A. 认知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主要研究哪些方面?A. 自我意识B. 自我评价C. 自我控制D. 所有以上答案:D5.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以下哪项?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所有以上答案:D6.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卡尔·罗杰斯D. 让·皮亚杰答案:A7.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指的是什么?A. 群体决策倾向于保守B. 群体决策倾向于冒险C. 群体决策倾向于极端D. 群体决策倾向于中立答案:C8.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是指什么?A. 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B. 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解释C. 对他人行为结果的解释D. 对自己行为结果的解释答案:A9.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是如何定义的?A. 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情感反应B. 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认知评价C. 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行为倾向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是指什么?A. 对特定群体的固定看法B. 对特定个体的固定看法C. 对特定事件的固定看法D. 对特定情境的固定看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A. 个体B. 群体C. 社会D. 文化答案:A, B, C12.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化”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婴儿期B. 童年期C. 青春期D. 成年期答案:A, B, C, D13. 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可能表现为以下哪些形式?A. 种族偏见B. 性别偏见C. 年龄偏见D. 宗教偏见答案:A, B, C, D14.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支持”包括哪些类型?A. 情感支持B. 信息支持C. 物质支持D. 社会互动答案:A, B, C, D15.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可能导致哪些后果?A. 决策质量下降B. 风险评估不足C. 创新能力降低D. 群体凝聚力增强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Table of Contents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3章自我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4章社会认知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5章社会行为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6章态度与偏见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7章人际关系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8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9章团体与领导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0章健康心理学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1章文化心理学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2章积极心理学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表1-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考点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表1-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2社会心理学与常识(1)联系一定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可以用常识来说明,但常识有时未必正确。
(2)区别①常识是理性的产物,而社会心理学中的人类行为具有非理性特征。
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常识不同。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表1-3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考点三:社会心理学简史1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宣布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的理论发展最为迅速。
行为主义(第一势力)、精神分析(第二势力)和人本主义(第三势力)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三个流派。
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表1-5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2课后习题与详解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①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 乐国安第4版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汇总 第1--12章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如何理解“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的存在,要比作为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现在时间上早得多” ?答案:社会心理学从诞生至今仅历时百余年。
不过,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的先哲以及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
因此,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的存在,要比作为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现在时间上早得多。
通常的观点是把1908 年视为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但是在1908年之前,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已经历了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以及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2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答案: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但作为独立学科的历史并不长。
通常的观点是把1908 年视为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是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可以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在这一阶段中论及社会心理学的思想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代表的社会决定论,二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自然决定论。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属于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第二阶段,可以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与社会心理相关的流派主要有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和美国的社会心理学。
从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实验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
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即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的时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现在,社会心理学经历了深刻的危机之后进入了扩展时期。
这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心理学新格局出现的时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社会心理学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正在改变着以西方为中心的格局。
通识-社会心理学随堂作业
尔雅通识社会心理学作业完整版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一)1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A、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B、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C、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D、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正确答案:A2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因素不包括:A、社会规范B、群体压力C、自我暗示D、自我要求正确答案:D3下列对社会心理学描述正确的有:A、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B、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C、人们在内隐和外显环境下做出的反应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D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A、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B、群体心理C、群体行为D、应用社会心理学正确答案:C5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偏重于:A、个体行为角度B、宏观角度C、理论角度D、实践角度正确答案:C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A、5.0B、4.0C、3.0D、2.0正确答案:D7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的研究自己的观点的?A、70年代B、80年代C、90年代D、21世纪正确答案:B8社会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A、心理学B、社会学C、生理心理学D、人类学正确答案:C9社会心理学不研究个体心理。
正确答案:×10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正确答案:√11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
正确答案:√1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围。
正确答案:√13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
正确答案:×14心理学可以分成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两大类。
正确答案:√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二)1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A、人际关系B、人际沟通C、社会动机D、利他与侵犯行为正确答案:C2研究拥挤、噪音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心理学是:A、法律社会心理学B、环境社会心理学C、军事社会心理学D、消费社会心理学正确答案:B3一个歌星由于歌唱得好,通常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偶像,在这些偶像心中,这名歌星是完美无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第四次作业_0009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88
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选对得分,选错不得分)
1.
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群体研究
D. 理论研究
2.
下面不属于弗洛伊德人格三分法的是
A. 本我
B. 自我
C. 主我
D. 超我
3.
增近人际吸引的因素不包括的是( )
A. 互补性
B. 熟悉性
C. 相似性
D. 接近性
4.
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的是( )
A. 性别差异
B. 知识经验
C. 个性特征
D. 群体规模
5.
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 )
A. 能力
B. 努力
C. 情境
D. 态度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选对得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流行因表现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 ( )
A. 时髦
B. 时尚
C. 先驱
D. 时狂
2.
所有的社会行为规范,都要经过个人的 ( )三个阶段,才能成为社会化的成果。
A. 服从
B. 顺从
C. 认同
D. 内化
3.
社会认知理论从 ( )三元交互作用来考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源和机制。
A. 生理因素
B. 个人因素
C. 环境
D. 行为
4.
相符行为主要包括 ( )
A. 从众
B. 众从
C. 服从
D. 顺从
5.
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大致有( )
A. B. C. D.
A. 事先申明
B. 道歉
C. 自我设障
D. 借口与辨解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选对得分,选错不得分)
1. Kelme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是服从——内化——同化。
A. 错误
B. 正确
2. 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一种特定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反映了相同的情绪
A. 错误
B. 正确
3.
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与力量感
A. 错误
B. 正确
4. 流行的实现与经济条件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5. 群体凝聚力是乃是群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A. 错误
B. 正确
6. 影响说服效果的说服者方面的因素的是卷入程度和可信性
A. 错误
B. 正确
7. 奥尔波特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即从生理的自我到心理的自我,最后发展到社会的自我
A. 错误
B. 正确
8.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9. 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完全是主观的,决定成功与失败的乃是个体的内部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10.
接触和再分类是消减偏见运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有调查研究法、档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心理测验法以
及相关研究法等
A. 错误
B. 正确
12. 人们是否追求流行,在流行的哪个阶段追求最积极,表现出很大的个别差异,一般有五种类
型:先驱者、早期采用者、前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和落伍者
A. 错误
B. 正确
13. 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等于利他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14. 在社会化的研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偏重于社会文化因素,后来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则偏重于生物学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15. 导致归因偏差的原因主要有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涉及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
不一致,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