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种 人 与 人 之 间 平 等 的 精 神 交 流 。 时 , 己 动 手 制 作 课 文 朗 诵 MT 前 式 设 疑 和 引 导 式 设 疑 , 课 中 进 行 自 V,
主 题 和 重 要 观 点 的 词 句 设 疑 ;在 学
在 教 学 与 发 展 的 关 系 上 , 果 组 构 想 。 维 学 所 以 培 养 学 生 的 问 题 意 识 , 先 必 境 。 随 着 学 生 年 龄 的 增 长 , 生 的 首
提 或 种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 方 式 , 学 生 与 桥 》 《 橡 树 》 《 塘 月 色 》 《 马 品 : 供 必 要 的作 家 作 品 资 料 , 引 让 、致 、荷 、在
文 本 对 话 、 学 生 之 间 进 行 对 话 、 克思墓 前 的讲话 》 《 同文化 》 , 导学生从 书刊、 联 网搜集材料 , 教 、胡 时 互 丰 师与 学 生 对 话 , 破 了传 统 的 “ 个 我 借 助 录 音 、 灯 和 投 影 , 助 学 富对 作 品 的理 解 。 读 文 化 论著 , 打 一 幻 帮 阅 重 教 师面 对 一 群 学 生 ” 教 学模 式 , 生 理 解 课 文 。 学 习 《 园 春 的 形 沁 抓 积 长 在 领 会 精 神 , 住 重 点 , 极 开 发 和 成 了 “ 群 学 生 面 对 一 群 教 师 ” 局 沙 》 《 别 康 桥 》 《 大 海 》 《 塘 利 用 本 地 文 化 资 源 , 引 导 学 生 联 系 一 的 、再 、致 、荷 面 , 仅 扩 大 了 信 息 面 , 时 也 提 高 月 色 》 进 行 配 乐 朗 诵 。 习 《 名 人 生 活 实 际 和 社 会 现 象 考 察 文 化 问 不 同 , 学 < 进 提 了教 学 效 率 。 组 合 作 学 习 中 , 生 传 > 》 , 放 贝 多 芬 的 《 运 交 题 , 行 分 析 和 解 释 , 出 自 己 的 见 小 师 序 时 播 命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 睡 了。 ”
“ 小华 哩 ? ”
“ 和 爷 爷 收 了半 天 虾 篓 , 早 就 睡 了。 他 们 几 个 为 什 么 还 不 回
来?” 这段对话粗看起来不过是一般的家常对话 . 但细细品味就
题意识培养意义 的认识和重视 会对产生疑问 : 妻子为什么总对 “ 他们几个 ” 特别关 注?为什么 如何在语 文阅读教学 中培养 学生 的问题意识 呢?下 面 . 结 水生 的脸有些涨红 , 说话有些气 喘?妻子从丈夫的神情举止 中 合 自己语文教学 的实践 . 谈谈在语文 阅读教 学中培养学 生 问题 预感 了什么? 要准确解读这些词句、 语段的隐含义 , 就必须深入 意识 的一些有效方法 到人物的 内心世界 , 细心揣摩 , 品味 , 体验 。 探究文章的主 旨 这种提问 , 直接指 向阅读 目标 和要求 , 具有 较强 的针对性 。 并且阅读着力点集 中在文本 的重难点 。具 有很 强的集 中性 . 在
一
、
三、 变换角度 , 转换 思维 。 大胆质疑
人 往往会 困于思 维定势 ,习惯于沿着 常规 的方向思考 问 题。 在引导学生质疑时 , 教师要引导学 生敢 于打破常规 . 独辟 蹊
径, 获取独到的见解。 如《 雷雨 》 、 《 项链》 的阅读教学 。 《 项链》 的 女主人公玛蒂尔德 , 一 直被视作爱慕虚 荣 、 贪图享乐 的小资产 文 章某些部分 作精细加 工 。 对 另外一些部 分作粗 略加工 . 甚 至 阶级妇 女典型 , 是否能摈弃 阶级分析 的种种偏见 . 发 现人物性 忽略不作 加工。 在 阅读 中 , 围绕文章的 主旨内容进行质疑提问 . 格 的另一 闪光面——格守信誉 , 自尊 自强 , 吃苦耐 劳? 教 师就是
一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摘要:语文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是由阅读教学组成的,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能力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习惯的“听课”模式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及学生自身语文素养、能力的提高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阻碍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对问题意识的概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方法、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分析产生阐述,以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并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意识叶圣陶先生在其著作《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提出著名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同时认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等要求。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但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训练”下,现代中学生已经熟悉了“听课”的模式,很少能提出真正的、有价值的问题了。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
学生在阅读中,经常意识到一些疑难处,从而产生一些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也就是问题意识。
[1]问题意识亦即思考能力,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的语文教学普遍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置于突出的位置。
如:新加坡1997年6月吴作栋总理提出了要实现“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这两大教育目标;韩国1995年公布的教学大纲,国语教学目标强调通过探求语言现象,“致力于国语的发展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创造发展的能力与态度”,尤其是“从批判的角度了解多种类型的国语资料,培养创造性地表达思想和情绪的能力”;美国的语文教学普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技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
教学篇誗经验交流心理学当中提到,所有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在当代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被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是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当今初中语文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1.不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其中之一是学生不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导致没有问题可以提。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育理念的缺陷和学生自身问题意识缺失以及知识积累不足等等。
2.不敢或不愿意提出问题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因为自身性格不敢提出问题或不愿意提出问题,造成学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畏惧教师,害怕同学嘲笑以及表达能力不足,或是性格过于腼腆等等。
以上情况是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主要原因,下面笔者将从这两种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入手,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二、如何培养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意识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家也指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学习的动机,只有让学生热爱学习,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只有培养学生热爱阅读,有阅读的兴趣,才能让学生认真地去阅读,从而在阅读当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对于不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学生,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才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阅读,但是教师却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正确的引导是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的主要途径。
例如,教师可以从自己所阅读过的读物中选择出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多种类型的读物推荐给学生,建议学生阅读,并且将这些读物的精彩部分告诉学生,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需要有创新冲动,善于发现问题是产生冲动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甚为深远。
不少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积极性教差,表现为不愿思考,不爱提问,不善答问。
大家知道,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完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长期的不能问,逐步演变为不想问,不爱问,不愿问,至而不会问。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不民主、教师自身缺乏问题意识,是导致学生不能养成问题意识的根源所在。
下面针对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
但是,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说错,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尤其是农村学生在课堂上害怕答问,一旦老师问到自己,即使勉强站起来,也大多低头塞语,引得老师大怒。
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以至湮灭。
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却步雷池。
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考试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
这一系列做法,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
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学生怕老师,有的则是学生怕学生(差生怕好生)。
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必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都 乐 于提 问 。
敢 问是一 种 良好 的心理行 为。 自古有
那么爱 问。 总是有一 种试 试看的想法 。 。 老 师我 能提 个 问题 吗” . 。 我 向别人 提 问题 , 别 人 会 不 会 笑 我 笨? ~ 我 提 个 问题 行
“ 不耻下 问 . 在 我们周 围的学生可显 得不 能力。
如< 珍 贵 的教 科 书> 一 文以 “ 珍贵 为
核心展 开故事 情节 ,抓住题 眼 “ 珍贵 ” 设 疑. 教 科 书为什 么珍贵?在解疑 的过程 中
在 阅读教 学 中 . 让学 生学会从具体 到
抽象, 从个 别到一 般 的思 考方法 。教 师可
读教 学的第一步 , 也是最重 要的一步。
一
设 置有坡度 的 生有一个 良好 的学 习氛 围。同时 , 教 师可 需 要教师在 关键时 拉一把 .
、
创 设 问题情境 。 增强心 理安全磁 。
让 每 个 学 生 都 敢 于 提 问
良好 氛围 , 在 这样 的氛 围中 。 学 生勇于 发 现 自我 , 表现 自我 , 也 培养 了独 立思考 的
学 生往往 在提 问时抓不住要 领 , 这就
问题 , 达到 善 问的 目的。 首先是 词语方 面 , 这里不仅指在疏 通 文字过程 中 ,对不理 解 的词语提 出疑 问 , 也 是指 在 深入 理 解课 文 内容 时对 表达 内 容 有影 响的不可缺少 的重点 词语 的质疑。
前提和基 础 , 对学 生问题意识 的培养是 阅
题。 如《 草 原> 一文中: 。 到处 翠 色欲 流 , 难 发现 这 两个 分句 “ 欲流 与“ 流入 是 矛 盾的 。 在 这个 地 方提 出质 疑 , 就 可 以引发
阅读教学要重视问题意识培养
消极 的 。那 么 ,作为 一线 教 师 , 在语文教学 中应 怎样培养学生 的 问题 意识 ,科 学 地 引 导 学生 提 问 ,使课堂设 问更 切合学生的个
性 心 理 特 征 与 学 习 实 际 ,充 分 发
在一 首诗 中曾说 : “ 智在 得巧 ,
愚者 问得笨 。 ”在 教学 中 ,经常 发现 ,许多学生 只会提 一些简单 的 、思 考 层 次 较 低 的 问题 。 还 有 的时候 ,学生对某些 内容 产生疑 问 ,但不能准确 、清 晰地将 自己
随 时 问 ,处 处 问 , 以发 展 学 生 的 问 题 意识 。在 课 堂 教 学 实 践 中 , 我一 直尝试 “ 课尾 5分钟—— 学
问 、运用提 问 ;高层次思考 的提 问 ,包括分 析提 问 、综合 提问 、 评价提问 。学生知道 提问的技巧 和种类后才能 知道 如何 质疑与提
的 疑 问 表 达 出 来 。所 以 ,教 师应 当教 给学 生 一 些 提 问 的技 巧 .提 高学 生的思维品质 。首先 ,教 师
为学 习的动力 ,从而使学生 的问
题意识得到强化 。 ( 4)留 出 时 间 让 学 生 自 由 提 问 ,发 展 问题 意 识
掘他们的深层潜能 和创 造性 ,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人和探索 者 ,从 而 在 课 堂 中 提 出 有 意 义 、
的 。于是课堂上便 只剩下教师的 声 音 了 。久 而 久 之 ,拉 深 了 师 生
马斯 洛的 “ 需要理论 ”告诉 我们 :人的内心最高级需要 就是 获 取 社 会 尊 重 。 杜威 曾经 说 过 “ 望得 到尊重 是人 类天 性 中最 希 深 刻 的冲动 。 罗森 塔尔 的 “ ” 期
形成 的学 习心 理必然 是被 动 的 、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新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指导学生突破体裁,突破学科界限;指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指导学生学会变换角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问题意识一、问题的提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阅读阶段性目标中指出“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新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问题意识的含义与作用“问题意识”是指一个人提出怀疑、反思、批评的思维方式。
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实际问题或现有理论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人类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
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一味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就是要突显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一)指导学生实行“两个突破”1、突破体裁高中语文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对于不同的体裁,从教到学往往有一定的操作方式,常常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问题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问题意识是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认识和敏感,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思考与探索欲望,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语文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提问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解读材料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激发他们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观察现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环保问题、交通问题等,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背后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改写故事情节、编写新的诗歌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三、培养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课外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料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通过广泛阅读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发现并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提供问题和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挑战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开展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比如调查研究、实验观察等,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浅谈阅读课堂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的阅读教学仍停留在背景 的介绍 ,人物
形 象 的分 析 , 现 手 法 的 品味 上 。 不幸 的 表
人 , 个思维 活跃 、 其敏感 的人 , 一 极 一个
能及 时提 出新 问题 的人 ,一个具有 真正 创新能力的人 !
优秀的领路者必定具 备和学生一起 “ 趟
河” 的勇 气 l
是, 对教 师“ 心血来潮 ” 的改变 , 早已被聪
21 5 0 0・
长期受传统教学模 式的熏 ,问题意 识
有所 弱化 , 生成 问题的能力被抑制 了。不
会 提 问 , 善提 问 , 就 不 足 为 奇 了 。但 不 也 我 们 也 并 不 能 因此 判 定 我 们 的 学 生 已 经 完 全 丧 失 了质 疑 的 能 力 ,其 实 在 我 们 的
如果没 有学 生真实的 阅读 ,即使教 师设计 的问题如何深入 , 如何 有价 值 , 如
何 的环环相扣 , 精彩粉 呈 , 充其 量也 只是
老 师 的 阅读 ,而 学 生 也 无 非 是 寻 找 答 案
的机器 ,或者说 只是阅读教学 中的 “ 奴 隶 ”这与 当前我们竭 力提倡的个性化 的 ,
学生 当中的确有着藏龙 卧虎之辈 ,他们 确也能够提 出一些颇 有见地、很有价值
的 问题 。关键 还 需 要 教 师 的 引 导 , 以教 师 的 引 导 来 激 活 学 生 的 思 维 ,促 进 学 生积 极 思 索 , 出真 正有 价 值 的 问题 来 , 养 提 培 学生 生成 问题 的能 力 。 二 、 养 学 生 问题 意识 。 师 “ 路 ” 培 教 领 是 必要 的 。 是 必 需 的 也
自己的思维 去创新 ,用自己的语 言去表 达。有一位华裔科学家曾回忆 , 当年美国
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青龙
060 ) 6 5 0
被 否 定 了 , 生 以后 就 是 有 问 题 . 现 和 教 材 、 师 的答 案 不 学 发 教
一
致 的 , 往 也 就 自我 否 定 了 . 样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 就 扼 杀 往 、这 也
了 学 生 的 问题 意识
其次 , 习惯 已 成 自然 。传 统 的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 师 是 课 堂 教
行 为
生 动 的 教 学 模 式 必然 会激 发 起 他 们 体 育学 习 的兴 趣 此 外 . 化 评 价 机 制 . 够 促 进 学 生 更好 发 展 当前 的 体 育 优 能 成 绩 评 定 方 法 比较单 一 .没有 考 虑 学 生 个 体 之 间较 大 的差 异
基 础 好 的 学 生 在 体 育 考核 上能 够 轻 而易 举 地 取 得 好 成 绩 . 基 而 础 差 的学 生 则 有 较 大 困难 教 学 所 面对 的对 象 是 全 体 学 生 . 学
担 更 重 要 的 责 任 培 养学 生 的 问题 意识 . 键 不 在 学 生 . 、 关 而在 于
教 师 . 师 要 从 根 本 上 转 变 教 育教 学 观 念 、 变 教 学 方 式 。 教 转 营 造 宽 松 自 由 的 质 疑 环 境 教 师 要 努 力 创 设 一 种 情 境 让 学 生 能 够 产 生 疑 问 ,并 且有
教 学 的 主 宰 者 , 师 课 堂 上 怎 么讲 , 生 就 要 怎 么 记 . 师 说 教 学 教 答 案 是 什 么 . 生 就 认 为 是 什 么 . 堂教 学 的 主 动 权 完 全 掌 握 学 课 在 教 师 手 中 . 生 长 期 处 于被 动学 习 的 地 位 . 们 已 经 惯 了 学 他 “ ” 而 失 去 了思 考 的能 力 . F 听 . . 课堂 教 学 里 . 彳 学 习惯 于 “ 问 师
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的思维 习惯 。 二 、 方 法 。 学生 善 问 教 使
就应适时指导点拨 , 努力挖掘教材 中的发现因素 , 创 设 一种 促 使 学 生 主动 发 现 问题 、提 出问题 的情
好 问是 多思 的前 提 ,提 倡好 问并 非鼓 励 学 生 境 。如 教《 一个小 村 庄 的故事 》 当学生 通 过 阅读 对 , 提 山坡 上 为 不 假 思索 地乱 问 , 要 为 提 问而 提 问 。 因此 , 师 课 文 有一 定 了解之 后 , 出 了许 多 问题 : 不 教 要 先教 给学 生一 定 的方法 。 什 么 会 出现 裸 露 的土 地 ?裸 露 的土地 为 什 么会 不
“ 的示范 。 问” 提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 如果教 断扩大? 人们把砍伐的树木做成了什么 不错” 是
师 善 于有 思考 性 、 发 性 地提 问 , 生 就容 易 进 入 什么意思?读 了这篇课文 , 启 学 我们 以后该怎样做?等 “ 问题情 境 ” 。学生 在 教师 的熏 陶下 , 提 问题 自然 等 。 所 ( 者 单位 : 期市 南 山区南 海小 学 ) 作 深 I
材 中常有看似矛盾其实是自我肯定 的需要 ” 。对大胆 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 , 提 问的学生 , 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要 给予鼓励 ; 对 文的理解。 如 0 我的中国》 了, 作者既然“ 不忍离了 于提 错 问题 的 学生 , 师 也不 要 批评 , 发他 们 用 中 国而 去 ”为什么 还要 做 “ 人 ” 教 启 , 罪 离开 呢 ?此外 , 还 可 对文 章 中的标点 符 号 、表 达方 式等 进行 质疑 , 让 另一种方法想一想 , 树立 自 信心 ; 对于提出富于思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中学语文这块园地里,新课改之花开遍了大江南北,它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
特别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差慢费低”一直是困扰着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
为此我借这股课改之风,就如何培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做了粗浅的尝试。
一、培养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的基石——自觉意识这里提到的自觉意识仅是指教师的自觉意识,是一种建立在对教学规律、学科特点、学生认知和实际科学把握基础上的自觉。
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自学意识,才可能设置更多的空间给学生,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1)全局把握的自觉意识怎样讲才最好,是摆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认识上要有强烈的全局把握的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在什么时候预留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大纲》对新教材诗歌、散文和文言文部分的教学作了明确的指导性规定:“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这里对“感受”“品位”和“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强调“诵渎”和“背诵”。
(2)教学指导上的自觉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把学生的“学”看得比教师的“教”更重要,注意他们学习方式的改善和学习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全发展。
同对,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
(3)文本理解上的自觉意识阅读教学是否到位,是否精彩,取决于教师在文本理解上的自觉意识,包括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思维的敏捷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例如:我在教读《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几句时,便提山以下问题:“东、西、南、北”四字有怎样的含义呢?它与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中的“东、西、南、北”有何不同?它们与徐渭题写在青藤书屋的对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凋人”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差异?它们与王实甫写在阳关的对联“悲欢聚散一杯酒,东西南北万里程”中的“东、南、南、北”又有什么差别?这一连串的提问不仅点亮了课堂,而且诱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然而然地从想问到会问、善问。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问题意识的重要环节。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于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保持敏感的意识,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关键。
阅读是从文字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面对复杂的文本,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意识的引导去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对问题意识有所培养,学生才能主动思考、梳理思路,针对性地去寻找答案。
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问题意识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了他们对于事物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不轻信作者观点,对文章进行思辨和判断,以此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
问题意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至关重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意识培养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探索态度去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各类问题,学生能够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正是针对这一需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对问题有兴趣,善于提出新问题。
教会学生学习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提出问题。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
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起积极参与阅读的动机,让学生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中,培养其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谈一些比较肤浅的认识,不妥之处还往诸位同仁批评指教。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想问学生思维发展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这是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超前于现有的思维水平,能很好的调动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望。
教师采用口述故事,多媒体动漫,实践活动,游戏等形式,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课程资源,创设生活情景,为学生提供观察,动手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让学生迷惑不解,产生悬念,尽快地建立实际生活与这个“最近发展区”的联系,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旧的认识结构向新的认知结构转变。
在课文导入和延伸拓展方面,具体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
《鲸》这一课在课后拓展时,我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捕鲸、海洋污染、鲸群搁浅等场景画面,让学生联系文中描绘的生命鲜活的鲸,构成感官反差,产生心灵震撼,“人类为什么要残害鲸?鲸群为什么搁浅?……”一系列感受想法油然而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渗透了情感目标,增强了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巧设疑问,引导质疑——会问小学生知识储备、体验经历等还不够丰富。
再加上,长期以来问题老师提,学生答的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个性的压抑,大多数学生有很强的“标准答案”意识和畏难心理,不想问、不会问、更不爱问。
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摘要】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以教材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既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又使教为主导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根本保证,可用巧问促趣引导参与。
教师巧妙地利用提问、设置悬念或创设诱人的情境,使学生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动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关键词】阅读继续素质教育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教师提出:为什么课题中用“借”而不用“骗”?让学生读课文,互相讨论、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归纳用“借”的好处:一是说明有借必有还,到以后战斗的时候“归还”;二是用“借”赞扬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为人;三是与文中有关语句相照应。
这样的问题学生感兴趣、乐参与。
质疑问题引导参与。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讲矣。
”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大胆质疑问难,全体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
大胆放手引导参与。
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待学生有一定基础后,教师则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如有些线索较明晰、内容比较简单的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提问的设计、课后作业的设计等,教师可让学生反客为主,让其充当教师的角色,来一回“假如你是教师,准备让学生弄懂什么、学到什么、怎样上课”等,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确定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等,课中教师进行抽查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质量。
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敢于创新,敢于竞争。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
要教会学生学会竞争,要使学生懂得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跟自己竞争、敢于跟同学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作者:————————————————————————————————日期: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学语文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陶凤娟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通过总结去发现、明晰、进而解决问题。
问题意识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然而,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不敢或不愿提问题,不能或不善于提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良好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师要尊重、理解、支持、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要表示关注,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要保护他们这种热情。
如:于漪老师教《宇宙里有什么》一课时,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
生1: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恒星,万万是多少?
师:万万是多少,我想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大家也知道了。
‘万万’是‘亿’,那么,为什么要用‘万万’而不用‘亿’?谁能解释?
生2:用‘万万’感觉多。
师归纳汉语叠词的特点。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乍看起来,毫无意义。
于漪老师却能及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文教学因素,把一个纯数学问题,转化为语文问题,进而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学习了叠音词的用法,又巧妙地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运用评价语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巧妙评价和引导学生有个体差异,提出的问题有深有浅。
教师可评价学生的思考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恰当,提问是否有创意等。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肤浅或不合逻辑时,教师应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性方面给予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洞察力。
如钱梦龙老师在《故乡》教学中一个片段:
生: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两只脚呢?有!什么鱼啊?生:娃娃鱼。
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
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提出的“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是偏离原教学中心的“意外问题”,钱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方向,围绕“鱼脚”问题宕开一笔,展开讨论,通过“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一问,及时收拢,一切自然而然。
只有问题意识与阅读教学的整体环境得到优化,学生有了心理安全,才能敢想、敢说、敢问。
二、营造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营造问题情境,即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氛围。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点燃学生发现问题的灵感和热情。
因此,精心营造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教师应善于开展各科活动,营造符合需要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训练思维
的平台,使学生“爱问”。
教师可以立足文本,营造问题情境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一般包括文本情境、生活情境、历史情境、社会情境等等。
教师要给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和空间,要注意设计一些非常规性的、对启迪智慧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爱问”。
教师也可设置小活动来营造问题情境如笔者就进行过“问题评选活动”,选出“最有深度的问题”、“最受欢迎的问题”、“最新颖的问题”……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高,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越来越会问,问题质量越来越高,更具有探究价值。
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层面与方向营造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相应的问题情境中,让其感受情境,便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传授发问方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保证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是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但是,问题过多、过浅,都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然而不知所措境地,也会使课堂陷入庞杂而无序的状态。
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发问技巧,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对课文标题设疑“题好文一半”。
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抓标题质疑,能纲举目张,提高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可以指导学生提问:“叔叔是一个温情的词,但文章却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金钱至上的形象,表现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与破坏的主题,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与之矛盾的题目?”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会明白作者更深层次的意思,在“我”身上,寄寓着作者的希望:愿所有少年都不要失去对人真诚的爱心和同情,
要永葆纯洁美好的心灵。
对关键词句设疑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往往是把理解课文的钥匙,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云南的歌会》时,抓住文中的“这”字,重点研读文中的几个关键句“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学生自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这是什么样的场所?这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什么样的环境气氛?
对看似矛盾处设疑事物相互矛盾的地方最能体现作者深层次的情感,最能体现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是洞察全文的突破口。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似乎确凿”。
“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写实,是和“荒园”的命名相应的。
“似乎只有野草”,也是写实,更是写意,就是说,在“我”的观察与感觉中,就不仅仅“只有野草”,还有别的生命,看下文就知道;而且“野草”本身,也有着引发“我”的想象的别样趣味。
这就自然引出了下一句:“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于无疑处设疑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
如何在无疑处产生问题?李镇西老师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对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的开头两段,我们就不妨引导学生学生问问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家里的拮据生活?学生也就能读到此文的另外意义:金钱世界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策略,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敢问、爱问、善问,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思维品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