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明室简介

合集下载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文化理论家之一,他的符号学原理对当代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符号学是一种研究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符号的产生、传播和解读。

罗兰·巴特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探讨了符号的本质和功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中,他强调了符号的多义性和流动性。

他认为,符号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语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转化。

符号不是简单地代表着某种特定的含义,而是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和意义。

这种多义性使得符号成为了文化和社会交流中的重要工具,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另外,罗兰·巴特还提出了符号的“死亡”和“复活”问题。

他认为,符号在被过度使用和消费之后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变得空洞和无趣,进而“死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的语境的出现,这些“死去”的符号又有可能被重新激活,获得新的意义和生命力,实现“复活”。

这种对符号的“死亡”和“复活”的理解,为我们认识符号的演变和再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罗兰·巴特还强调了符号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符号并不是简单地反映现实,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建构和再现。

符号通过符号系统的运作,不断地塑造和影响着人们对于现实的理解和认知。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符号视为对现实的“镜子”,而应该理解符号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符号在文化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为我们理解文化和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他的观点和理论不仅对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的深入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符号的多义性和流动性,认识符号与现实的复杂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当代文化和社会。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3罗兰巴特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3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符号学家,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重要人物。

他出身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出生后的第二年父亲阵亡,后随母亲移居巴黎。

由于巴特自幼受母亲影响很大,这也导致他的独身和同性恋倾向。

中学毕业前夕,他因得了当时很致命的肺结核而不得不中断学业,这阻碍了他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从1947年开始,巴特在加缪的介绍下为《战斗报》撰稿,他的学术生涯从此开始。

1952年巴特进入法国政府的文化部门,在外交部文化关系处负责对外教学工作,参与社会学研究和文学批评。

1976年在福柯的推荐下,巴特以学士学位申请到了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的教授资格。

1980巴特年不幸死于车祸。

他的主要著述有《写作的零度》(1953)、《神话学》(1957)、《论拉辛》(1963)、《符号学原理》(1964)、《批评与真实》(1966)、《S/Z》(1970)、《批评论文选》(1972)、《文本的快乐》(1973)、《恋人絮语》(1977)等。

罗兰·巴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的思想立场具有结构主义者的特征,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又明显转到了后结构主义的立场上去。

《写作的零度》一书是巴特的成名作,在此,他提出了写作时“零度”介入的观点。

所谓“零度”写作也就是以存在主义大师加缪为代表的风格,体现为“中性的”,“非感情化”,回避作者的感情色彩和主观意向性,也就是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

这正吻合了结构主义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的认识,即以一种超越了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

然而,巴特在论述零度写作的过程中,又对其加以批判。

实际上,这些创作仍然是形式追求的一种,最终成了自己所创作的神话的奴隶。

在巴特看来,作者创作要用一定的文体形式组织起来的言语来表达,言语与文体从两个维度制约了作者的创作,它们共同为作家勾勒出作品的自然属性,因此写作不只是作者的个人行为,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定的与自己的过去密切联系的表达方式。

罗兰巴特《作者已死》《明室》

罗兰巴特《作者已死》《明室》

罗兰巴特《作者已死》《明室》那么,这种脱离就会产生,声音就会失去其起因,作者就会步入他自己的死亡,写作也就开始了”。

巴尔扎克在《萨拉辛》中描写男扮女装的阉人时的说辞让巴特产生了质疑:是小说的主人公?还是作者自己?亦或是巴尔扎克以此来宣扬他的女性观?巴特认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因为“写作,就是使我们的主体在中其销声匿迹的中性体、混合体和斜肌,就是使任何身份——从写作的躯体的身份开始——都会在中消失的黑白透视片”。

可见,作者的主体性在写作过程中消失了,作者只是有写作功能的个人,而不能主宰作品。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是作品意义的掌握者和阐释者,作品的文学意象也都是集中于作者个人的人格,爱好,情感等方面。

总而言之,作者是作品的中心,是作品意义的主导者。

尽管作者的王国十分强大,但某些作家已近开始动摇了。

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是最早的尝试者,他认为作品中在说话的是言语活动,而不是作者,写作也只是言语活动在自我表现,没有作者的自我的存在。

意大利作家普鲁斯特也颠覆了作者的地位,生活不是小说的中心,生活只是一种创作,书是这种创作的样板,这样,作者就从见过的感觉过的人变成了写作的人。

此外,超现实主义者们主张的自动写作也把作者抛出了作品之外。

巴特则从语言学出发,指出“陈述过程在整体上是一种空的过程,它可以在不需用对话者个人来充实的情况下就能出色地运转:从语言学上讲,作者从来就只不过是写作的人,就像我仅仅是说我的人一样:言语活动认识'主语’,而不认识'个人’,而这个主语由于在确定它的陈述过程之外就是空的,便足以使言语活动'挺得住’,也就是说足以耗尽言语活动”。

由于语言陈述可以自在的运转,不需要人来指导和驾驭,言语活动是可以自我消耗的,那么,作者也就只是写作的人,空的主语。

3.1.2.“作者之死”下的文本和读者的自由巴特对作者的驱逐,不仅意味着历史事实或写作行为的改变,也意味着现代文本的彻底改变。

这种改变首先体现在时态的不一样上,传统写作中,作者是作品的创造者,是在作品之前而存在,其与作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先后关系。

罗兰的解放战自我

罗兰的解放战自我

罗兰的解放战自我一、引言:解放战的背景和意义解放战,是一场为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的战斗。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无数英勇斗士为争取解放而奋斗,其中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解放战自我,独具一格,给人以深刻启示。

二、罗兰的解放战自我简介罗兰·巴特,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批评家。

他的解放战自我,主要体现在对文化、语言、符号等方面的批判与解构。

他力求摆脱传统束缚,实现真正的自我认知和个体解放。

三、罗兰的解放战自我核心理念1.批判结构主义:罗兰认为结构主义过于强调宏观结构对个体的制约,忽视了个体在微观领域的能动性。

他的解放战自我,旨在强调个体在文化、语言等方面的自主选择权。

2.符号解放:罗兰主张从符号系统中解脱出来,不被符号所控制。

他认为,只有打破符号对个体的束缚,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3.语言解放:罗兰认为语言是思想的表现,也是制约个体认知世界的重要因素。

他的解放战自我,倡导突破语言的边界,寻求更为直接、真实的表达方式。

四、罗兰的解放战自我实践成果罗兰的解放战自我,在他的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的学术著作,如《神话学》、《符号帝国》等,都是对解放自我的实践与探索。

同时,他在文学批评、摄影、电影等多个领域,都展示了鲜明的个性,为后来的学者和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五、对我们的启示:如何实现自我解放1.敢于质疑权威:解放战的第一步,是敢于质疑现有的权威和体制。

只有打破原有的框架,才能为自我解放创造条件。

2.突破文化束缚:我们应该学会审视传统文化,摆脱其束缚,实现个体在文化领域的自主选择。

3.创新表达方式:在语言、艺术等领域,寻求新的表达方式,以更为直接、真实的方式展示自我。

4.关注个体价值:在追求解放的过程中,要关注个体的价值,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六、结论:罗兰的解放战自我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罗兰的解放战自我理念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该学会在多元文化中保持独立思考,实现自我解放。

学摄影必读的40本书

学摄影必读的40本书

学摄影必读的40本书1980年以来翻译出版的西方摄影理论书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这是一个真理,爱摄影也是一样,当你了解技术以后,你需要的就是补充自己的理论和想法了。

推荐40本1980年以来翻译出版的西方摄影理论书,和我一起学习吧~《摄影社会空间》《西方摄影文论选(修订版)》《视觉文化读本》《论摄影》《同时——随笔与演说》《明室》《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摄影与社会》《摄影的哲学思考》《视觉艺术鉴赏》《观看之道》《看》《摄影》《摄影简史》《纪实摄影》《落差》《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西方早期摄影与明信片上的中国》《摄影与摄影批评家》《表征》《霍克尼论摄影》《影像艺术批评》《美学与摄影》《摄影的精神》《图像证史》《视像的霸权》《游客凝视》《世界摄影史》《摄影思想史》《出龛入龛》《百年彩色摄影》《世界摄影大师传记丛书》《摄影100关键词》《摄影圣典》《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象新生代》(阮义忠中国摄影出版社,1990年出版)作者: [台湾] 阮义忠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年:1990-3页数:253装帧:平装ISBN:9787800070525 内容简介摄影——这一门历时仅仅一个半世纪的艺术,正以其真实且税利的特质,展现出无比的见证性和伦理性,且暗示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愈来愈多的摄影工作者也用心经营出本身独特的风貌。

本书作者阮义忠参阅了数十年欧美摄影书刊及专辑,对当代诸多新锐摄影者的创作理念与风格作深入的探讨,写成这本涵括17位摄影者的摄影专辑,而与以前所著的《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一书合成连贯的系列。

全书笔调亲切活泼,引文与叙说相间,倍能显现摄影者的胸襟、素养和观点。

明晰的文字与精选精印的图片,适足以令读者了解罗逊柏格、尤斯曼、索德克、贝里、吉卜生、威金、德巴东、弗孔……等探索影象新境的历程。

拆书-我想聊聊《明室》带给我的惊奇点

拆书-我想聊聊《明室》带给我的惊奇点

我想聊聊《明室》带给我的惊奇点翻开这其后本书读了第一段后就确认:这本书挺适合摄影爱好者读完读的。

书一开始,罗兰·巴特所讲了一个小故事。

他说有一天,他偶然看到拿破仑最小的弟弟热罗姆的几张热罗姆照片,当时非常震惊。

因为他看到了一双曾经看到过拿破仑皇帝的几双眼睛!可当他把这份震惊与人分享的时候,没人可以理解。

孤独。

他说,大千世界就是靠这样一些个人的点滴孤独构成的。

读完这段后,对照自己以往的尝尽。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曾经有很多次在聚会上才,明明满怀激动的心情,很酷想要与好友分享照片中很棒的那些点,可不知不觉却制造了尴尬的气氛。

当时,我会失落,孤独。

所以,当我读到这样的开头时,无比开心,“终于有人懂我了”。

我知道接下来,作者很想,也一定会告诉我感受更多他与众不同的感受的。

果然,我猜对了。

我认为这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读到,因为罗兰·巴特并不是摄影师,他关于摄影的经验只有美术被看的经验和看人的经验。

但他又绝非一般的作者,作为符号学与结构主义大师,从美术文化的角度,他对摄影有独到的洞察。

看他的书经常常常有一种体验便是,“对,就是这样,写得太对了!”他把自己当作摄影的中介,“感情”是这本书阐述摄影的出发点。

“作为一个观看者和被拍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体验?我又是如何表述这些感受的?”这份感动,就是我理解的,本书阐述摄影逻辑学的出发点。

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写了罗兰·罗兹对摄影理论的理解,下篇主要从他对一张母亲的老照片沉思开始论起(当时他最爱的双亲刚去世),从观者的角度阐述了对摄影作为传播媒介的理解以及他对母亲的哀悼。

在看书的时候,时常能感受到与作者对某一观点当代作家情感上的契合。

这愈发让我觉得,他唉一个真诚的,感情细腻的人呐。

这良苦用心也是一本非常有诚意的摄影理论书。

但对于摄影创作者来说,光有情感上才的契合还不够,干货的部分自然也不能少。

书中的二元论(STUDIUM和PUNCTUM),对我欣赏摄影作品以及拍摄时构图的理解,都有一些开悟的作用。

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过渡者:罗兰·巴特研究综述

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过渡者:罗兰·巴特研究综述

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过渡者:罗兰·巴特研究综述引言:罗兰·巴特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是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批评家、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是由结构主义过渡到解构主义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以多重身份活跃在大众的视野,就连著名批评家卡勒尔也在《罗兰·巴特》这本书中,给罗兰·巴特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符号学者”、“结构主义者”、“文学史家”、“批评家”、“神话学家”、“论战家”、“作家”和“文士”等,他的思想涉猎范围较广,有积极吸收和接受不同的思想,所以罗兰·巴特思想体系较为复杂,对法国文坛、西方文坛甚至是世界文坛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罗兰·巴特前期是法国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从索绪尔的语言学起步,为结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结构主义自身具有封闭性,学术界产生争论,进而理论产生分化,形成了结构主义。

所以后期罗兰·巴特又受到解构主义的影响,将重点投向了读者。

罗兰·巴特不断地挑战新事物,不断地创新,他思想涉猎广泛,可谓是理论思想的弄潮儿,永远走在“时尚”的最前沿。

关键词:罗兰·巴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论、转变一、罗兰·巴特其人罗兰·巴特是法国著名的作家、文学批评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

他以多种身份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以及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他的思想体系较为复杂,基本上是在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否定、不断地创新当中。

罗兰·巴特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它在很多领域无疑是一个天才般的存在。

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趣的分析,他能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

他通过各种方式绽放出自己思想的火花,他不仅是语言的专家,也是一位思想大师。

罗兰·巴特的一生有四个阶段三个转折:第一阶段,1950年——1957年,对神话学研究阶段,分析马克思、布莱希特等的作思想,主要作品《写作的零度》、《神话学》;第二阶段,1958年——1967年,符号学研究阶段,解读索绪尔的思想,主要作品有《语言学要素》、《流行体系》;第三阶段,1968年——1972年,文本性研究阶段,主要解读索尔雷斯、德希达、克里斯蒂娃等的思想,主要作品有《S/Z》、《符号帝国》;第四阶段,1972年——,道德观研究阶段,主要作品有《文本的欺骗》等。

[罗兰·巴特]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特]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特]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篇一: 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一、生平著述,罗兰·巴尔特-二、符号研究在当代符号学研究方面,罗兰·巴尔特大概是最为人所熟知的。

他的名望一方面来自他那些新颖独到的符号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在于他用符号透视眼光对大量社会现象所做的解析,其中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对许多有关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问题的符号学论述。

罗兰·巴尔特在当代符号学研究方面,罗兰·巴尔特大概是最为人所熟知的。

他的名望一方面来自他那些新颖独到的符号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在于他用符号透视眼光对大量社会现象所做的解析,其中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对许多有关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问题的符号学论述。

巴尔特_罗兰·巴尔特-一、生平著述罗兰·巴尔特,是法国当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

就其思想对人类的贡献而言,美国文艺理论家苏珊·桑塔格在其所编《巴尔特文选》里的一段话可谓盖棺之论:“在二次大战后从法国涌现的所有思想界的大师中,我敢绝对肯定地说,罗兰·巴尔特是将使其著作永世长存的一位。

”至于他在符号学上的崇高声望则以一件事最为突出,那就是1976年仅有学士学位的巴尔特在福柯的推荐下,成为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第一位文学符号学的讲座教授。

在那倍显荣耀的就职仪式上,他侃侃而谈:我们“单纯的”现代人把权势看成是1种有些人拥有、有些人不拥有的东西。

我们曾经认为权势是1种典型的政治现象;现在我们则相信它也是1种意识形态现象……于是我们发现权势出现于社会交流的各种精巧的机构中,不只是在国家、阶级、集团里,而且也在时装、舆论、演出、游乐、运动、新闻、家庭和私人关系中,甚至在那些企图对抗权势的解放冲动中……在人类长存的历史中,权势于其中寄寓的东西就是语言,或者再准确些说,是语言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语言结构……说话,或更严格些说发出话语,这并非像人们经常强调的那样是去交流,而是使人屈服:全部语言结构是1种普遍化的支配力量。

罗兰.巴特《明室》-一曲爱挽歌

罗兰.巴特《明室》-一曲爱挽歌

罗兰.巴特《明室》:一曲爱的挽歌摘要本文从阅读罗兰·巴特《明室》开始,试分析了巴特根据自身经验在书中提及的两种文化意义上的照片特性,但重点将放在巴特怀念和悲悼母亲的部分。

此书风格较之巴特早前作品朴素、行文简洁条理明晰,巴特以一种平和内敛的笔触向母亲献上了一曲爱的挽歌。

关键词:罗兰·巴特《明室》摄影照片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最终,他的作品成为了名至实归的自传。

对于个人和自我的勇敢反思是他晚期作品和讨论会的核心。

……《明室》是一本超小说,是对一本更为个人化的自传体作品的反思。

(苏珊·桑塔格,《写作本身:论罗兰·巴特》)他是声名卓著的文学批评家、法兰西学院教授、结构主义六巨头之一,他狂热地推崇纪德也喜爱普鲁斯特,他惯用短小的文体写作,他对事物的想象及用于语言的形容极其瑰丽,他早年曾因肺结核长期入住疗养院,他声名大噪时已经三十几岁;二十多年后,他以一种令人扼腕的方式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他是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 -1980),是萨特所代表的存在主义式微之后法国知识界升起的另一颗明星,他的横空出世映衬了后现代主义的大浪潮,其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后结构主义。

《明室》是巴特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主要收录了他关于摄影的一系列评论(其中多数是围绕他母亲的照片展开),从现象学上论述了现代摄影术所包含的种种内容。

本文试分析了巴特在书中提及的两种文化意义上的照片特性,但重点将放在巴特怀念和悲悼母亲的部分。

因为就“此书而言,照片不是基本的主题,而是依附于主题的题材”。

《明室》在风格上也较之巴特早前作品朴素,行文简洁条理明晰,个人认为是巴特作品中阅读起来最不晦涩的一本,如苏珊·桑塔格所言,这是一本简单的书。

它既是写摄影,也是在写母亲,它关于死亡,更关于信念;它表达的不是任何学术体系,而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验——爱——一种感人至深的爱。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

罗兰· 巴特作品著作二十余种,主要有《写作的零度》 (1953)、《神话》(1957)、《符号学基础》(1965)、 《批评与真理》(1966)、《S/Z》(1970)、《文本的快 乐》(1973)等等,影响了人们对文学和文化的看法, 也可视为巴特对文学研究工程延伸而成的一套思想体 系。生平参见《罗兰· 巴特论罗兰· 巴特》(1975)、《偶 遇琐事》(1987)等,后一本书由友人编辑出版。
罗兰· 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法 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兰· 巴特论家和评论家。 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 大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其符号学著作使 他成为将结构主义泛用于文学、文化现象及 一般性事物研究的重要代表。

罗兰·巴特:《明室—摄影札记》中的名言警句!

罗兰·巴特:《明室—摄影札记》中的名言警句!

罗兰·巴特:《明室—摄影札记》中的名言警句!我们不应该把那个产生奇迹的地方叫“暗房”,而应该叫“明室”。

——罗兰·巴特摄影的本质(如果有的话)只能是“新奇”,摄影的出现就是新奇事物的降临。

摄影无限制地复制的东西只发生一次:摄影在机械地重复着实际存在中永远不可能重复的东西。

摄影是绝对的“个别”,是极端的“偶然”,是“某一个”(“某一张”照片,而不是“那张”照片),简言之,摄影不疲倦地表现的是“时机”、“机缘”和“实在的事物”。

意趣是个过于宽泛的领域,包涵着漫不经心的欲望,五花八门的兴趣,前后不一致的偏好:我喜欢/我不喜欢。

照片中的刺点,是一种偶然的东西,正是照片上这种偶然的东西刺了我。

(而且也伤害了我,令我痛苦。

)摄影是难以归类的,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能“标出”摄影的各种变故;摄影可能也很想使自己成为一个符号,像个符号似的那么粗大、稳妥、高贵,那样就能使它登上语言的高位;可是,要有符号,就必须有标记,由于缺少做标记的要素,照片就成了一种不能久存的符号,像牛奶似的,会“变酸”。

一张照片是三种活动(或三种感情,或三种意图)的对象:实施,承受,观看。

我觉得,在“看照片的人”眼里,可以说,照片实质上就是物体的化学显现,而对“摄影师”来说,刚好相反,照片是被“暗箱”快门切断了的视觉相连的。

人像摄影是个比武场。

四种想象出来的事物在那里交汇,在那里冲突,在那里变形。

面对镜头,我同时是:我自以为我是的那个人,我希望人家以为我是的那个人,摄影师以为我是的那个人,摄影师要用以展示其艺术才能的那个人。

下过一番功夫以后,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杂乱无章,他们的偶然性,他们的隐晦,我感觉到了摄影是一门“不怎么可靠”的艺术,人和研究喜欢的或讨厌的人体这样一种学科(如果有人想建立这样一种学科的话)完全一样。

奇特这一要素得以使我觉得摄影有存在的价值。

反过来,没有奇特性,也就没有照片。

情感是我不想减少的东西,因为情感是不能减少的,我就想,我就应该把照片化为情感;但是,我们能够抓住情感的意向性吗?看到一件东西立即产生情感,或喜爱,或反感,或生怀旧之情,或者感到惬意,这种意向我们能够抓得住吗?我立刻明白了,这张照片的价值(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同时显现了两种毫无关联的要素,这两种要素不同于同一个世界,是不同质的(但也不必一定要到形成对照的程度):大兵和修女。

罗兰·巴特:摄影刺痛我,却使我变得含情脉脉(明室)书评

罗兰·巴特:摄影刺痛我,却使我变得含情脉脉(明室)书评

罗兰·巴特:摄影刺痛我,却使我变得含情脉脉(明室)书评《明室:摄影札记》一书是作者应《电影手册》之邀所写。

罗兰·巴特对于摄影内涵的分析远超过分析摄影本身。

巴特以摄影为话题对象和出发点,探讨经由摄影引发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力之于观看者及其意义,挖掘和扩延对电影、戏剧、文学审美感受的伦理道德、政治和社会学之意义并加以阐释和拆解。

尤其特别的是,巴特将观看者的地位提升到了很高的位置,突出了巴特对于“摄影之于观看者的感受和意义”的深刻剖析。

一种审美感受力及其“原则”巴特似乎并不完全是以欣赏的态度和眼光来面对摄影作品,而是站在批评的立场上发掘摄影作品背后的内涵。

在他眼中,能够称为一个“称职”的摄影作品的一定是在反映某种程度的社会现实或时代表征的作品,是能够引发人们思考或“痛点”的作品。

用巴特的话说,“这可能让人觉得危险。

”换言之,“毫无意义”是最为“安全的”。

在这里,巴特用了“危险”一词,意思是说,“称职”的摄影作品会令人产生不安或异样感,使人内心动荡。

巴特认为,如果一个图像不能引发人产生类似的感受,这一图像就是失败的。

这构成了巴特的一类独特的“感受原则”。

巴特对于文艺鉴赏的对象范围似乎从一开始的设定范围就是以精英文化为主要评论对象的,我想这与他的古典文学背景不无关系。

但这并不是说大众文化等级低,而是侧重点不同,两者所涵盖的批评对象和鉴赏人群不同。

巴特希望探讨的是更为本质或抽象的内容,而关于摄影本身的意义和经由观看者所反映出的内容问题是大众文化不太会去关注的方面。

大众文化、甚至是消费文化只是更为单纯地去观看照片,不太会进一步探讨“从照片中到底发现了什么”亦或没有意愿去探讨。

巴特非常关注摄影的一点是摄影作品引发了观看者怎样的情绪或感情。

“瞥见一个物品时,我们立即产生的欲望、反感、怀旧、惬意等等不同情感,我们能够抓住吗?我不记得古典现象学谈论过欲望或悲伤。

”巴特在这里强调的是观看者的感受力的重要性。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罗兰·巴特(Ro1aadBarthes,1915-1980年),法结构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符号学家,出生于海军军官家庭,童年曾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

1934年中学毕业后,曾计划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但肺结核阻碍了他走上学术之途。

1939年战争爆发,兔除兵役的巴特在比阿里特和巴黎的中学任教。

病愈后他获得了去海外教授法文的教职,先后去过罗马尼亚和埃及。

五十年代他曾在主管海外教学的政府文化部工作,并开始撰写文学批评著作。

六十年代他在大学系统外的一个机构——“高等研究实验学院”谋得一个教职。

尽管六十年代末他已成为巴黎名流,与列维一斯特劳斯、福柯、拉康等人齐名,但直至1976年,才被聘为法兰西学院教授。

1980年死于车祸。

巴特是本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文坛上最活跃、最不拘一格、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同时他也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折时期的关键人物。

他的主要论著包括前期结构主义时期的《米歇莱自述》(1954年)、《神话学》(1957年)、《论拉辛》(1963年)、《符号学原理》(1964年)、《创评与真实》(1966年)、《时装的系统》(1967年)和后期解构主义时期的《S/Z》(1970年)、《记号的帝国》(1970年)、《本文的欢悦》(1973年)、《巴特自述》(1975年)、《恋人絮语》(1977年)、《描像器1980年)等。

其早期的美学思想主要包括:结构主义的叙事理论1966年,罗兰·巴特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这篇文章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观点出发,在托多洛夫可榜霄玛斯等人的基础上,为叙事理论开辟了新的方向。

和以往的结构主义一样,巴特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指出在语言分析中,句子可分为三个层次:语音、语法、语义。

这些层次之间至少有两种关系:从同一层次上看有“分布”(dskbtto:la)的关系,从不同层次或超层次上看有“融合”(ntegratve)的关系。

罗兰·巴特摄影与艺术/文化/人物

罗兰·巴特摄影与艺术/文化/人物

罗兰·巴特摄影与艺术/文化/人物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是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

巴特所探究的领域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社会理论,设计理论,人类学和后结构主义。

至今十多年来,罗兰·巴特的批评吸引,甚至迷住了今天最好的那些作家。

巴特就一直在重新发明一种精确而艰辛的道德,把他对理解的激情和对真理的饥渴应用在他所研究的各个领域上,不断地追逐着人和历史,用他坚持不懈的彻底性来检验它们。

罗兰的著作之一是《明室》,在摄影评论界声誉卓著。

巴特在书中选了十几幅过去的和当代的、著名的和无名的照片,穿插在文本之中,作为评说的对象。

在书中,巴尔特不讨论摄影师与照片之间的关系,而以观看照片的人与照片之间的互动为考察的中心,构筑了自己关于摄影的理论框架。

他把照片的意义分成两个部分:意趣(Studium)和刺点(Punctum)。

前者是摄影师通过作品向观众所展示的可以理解和交流的文化空间;而后者则是照片中刺激和感动人的局部与细节,也即让人为之着迷和疯狂的地方。

《明室》与其说是一篇讨论摄影的论文,不如说是巴尔特自己的情感大写意。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已经不局限于摄影这个讨论对象,而是突破到更大的文化领域,尤其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上,发人深省。

在该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明室》别具一格的地方。

巴特也提醒我们当换个方向思考的话,照片可以是一种延续,把当时的场景固定住。

早期摄影术发明的时候美国人试图使用拍照来留住死人的灵魂。

实际上我们看任何一张人物肖像都能够有这种感觉,“他拍照的时候还活着,但是他终究要死去”。

于是照片就这样不可避免的和死亡联系在了一起。

照片是对过去回忆的一种追念,更是提醒我们对当下的珍惜。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场征程如何走,在于我们自己。

让摄影流传,让照片留存,让记忆永驻。

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尔特

来自《20世纪中西方文艺理论名人》罗兰·巴特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

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其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斯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目录∙ 1 个人资料∙ 2 人物简介∙ 3 过人天赋∙ 4 发表论文∙ 5 不幸逝世∙ 6 勾勒恋爱∙7 思考方式∙8 著作影响∙9 著作一览∙10 参考资料罗兰·巴特-个人资料罗兰·巴特随笔选姓名:罗兰·巴特性别:男生卒年月:1915年11月12日至1980年3月26日国籍:法国职业:作家荣誉: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

罗兰·巴特-人物简介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

其符号学著作使他成为将结构主义泛用于文学、文化现象及一般性事物研究的重要代表。

他提出写作的零度概念以反对萨特关于文学干预时事的理论,认为文学如同所有交流形式一样本质上是一个符号系统,并在多部著作中运用其文本分析法消解言语所指,尝试按照作品本身的组织原则和内部结构揭示文本种种因素的深层含义和背景。

他概括出文本的三个层次,功能层、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

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影响很深。

罗兰·巴特-过人天赋罗兰·巴特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于1915年11月12日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的瑟堡。

父亲路易·巴特是一位海军军官,在他未满一岁前于北海的一场战斗中死亡。

他的母亲安丽耶塔·巴特与他的姑姑与祖母共同扶养他,在法国巴荣那市,他跟着姑姑学习钢琴,是他初次接触文化的经验。

9岁时他跟随着母亲迁移到巴黎并且居住在那直到成年。

9罗兰·巴特

9罗兰·巴特

把“神话”也当作一种语言来分析,如服饰、饮食、运动等, 神话”也当作一种语言来分析 如服饰、饮食、运动等, 如服饰 将他们当作言语和能指,看其背后的“语言” 所指” 将他们当作言语和能指,看其背后的“语言”和“所指”是 什么
实例
肥皂粉与清洁剂 与氯化水的对比: 与氯化水的对比:
氯化水:液体火焰,暴力倾向, 氯化水:液体火焰,暴力倾向,“杀”尘垢 肥皂粉:将物件从不完美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尘垢被“ 肥皂粉:将物件从不完美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尘垢被“挤 出来,而不是被杀死;污垢是矮小的敌人, 压”出来,而不是被杀死;污垢是矮小的敌人,不但发育 不全,而且呈乌黑色,遇到 遇到Omo正主当道 就会从洁白无瑕的 正主当道,就会从洁白无瑕的 不全,而且呈乌黑色 遇到 正主当道 亚麻布中溜之大吉. 亚麻布中溜之大吉.
分期
早期作品: 早期作品
1953《写作的零度》 《写作的零度》
符号学(semiology)与神话 符号学( 与神话
《神话学》 (1957) 神话学》
《流行体系》(1967) 流行体系》
结构主义及其局限
《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导论》 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导论》 符号学原理》 《符号学原理》(1964) )
“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 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义的开放性和滑动性; 强调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滑动性;但没必要将能指与 所指的任意性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 所指的任意性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 强调读者的“编织”作用。斯特恩《项迪传》 强调读者的“编织”作用。斯特恩《项迪传》中的空 白页。 白页。
《巴黎竞赛》画报照片 巴黎竞赛》
一个黑人士兵行法兰西军礼 第一级符号:能指(形象) 所指( 第一级符号:能指(形象)——所指(黑人敬礼) 所指 黑人敬礼) 第二级符号:能指(黑人敬礼的图画) 第二级符号:能指(黑人敬礼的图画)——所指 所指 法国是一个伟大的帝国) (法国是一个伟大的帝国)

“刺点”的意义

“刺点”的意义

广告班12110408 王帅超“刺点”的意义谈到摄影,相信好多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好多摄影爱好者还接受过专业的摄影课程训练。

自从一百七十多年前摄影技术被发明出来以后,这样一张小小的照片从此承担起人类历史上传承图像记录的大任务。

于是,百十年来,不少关于摄影的著作应运而生,不可否认其中大多数都是关于摄影技巧,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取景、如何抓拍、如何使用快门光圈。

但是有一些摄影方面的著作,你却从中找不到任何关于摄影技巧的阐述,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便是罗兰·巴特的《明室》。

作为法国当代思想大师、符号学家、解构主义者,罗兰·巴特显然把摄影提到了形而上的高度来进行思考,书中他那些梦呓般的自言自语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在台湾版的《明室》的封底,罗兰..巴特引用了一个典故,故事讲述了藏传佛教的祖师马尔巴炼得一门大法,叫做“往生夺舍”,它可以使灵魂脱出在即的身躯,进入另一具尸体,使之复活。

他的儿子塔玛多德跟随父亲修行,成为此法的独门传人。

一次,塔玛多德参加赛马,最罗悬崖,马尔巴得知噩耗,忙赶去看望儿子。

弟子们想请师父行“往生夺舍”法,却找不到合适的尸体。

马尔巴把儿子抱在怀里,哀痛不已。

恰巧就在前几天,有一对老人失去独生子,马尔巴前去以佛理相劝。

说,得子丧子,如梦如幻,不要太过悲伤。

看到马尔巴悲伤的样子,一名弟子对他说:您告诉我们,一切皆是幻像,令郎之死岂不也是一种幻象?马尔巴答道:你说的没错,但是我儿子的死是一种超幻象。

这段文字与《明室》有什么联系呢?与影像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本书的前半本巴特提出了好照片的两个标准,studium和punctum。

这是两个拉丁语,前者表示“知面(studinm)”,后者表示“刺点(punctum)”,它们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

所谓“知面”,我的理解就是影像的表层,衍生开来就是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普遍知识,是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和解”的,受教育的,“合群”的,被普及的矛盾和欲望。

罗兰·巴特眼中的布列松和帕索里尼李洋导读

罗兰·巴特眼中的布列松和帕索里尼李洋导读

罗兰·巴特眼中的布列松和帕索里尼李洋导读大旗虎皮按: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批评家,他因结构主义运动而蜚声法国,但他不像其他思想家那样喜欢撰写大部头理论著作,而是写了许多精短而才华横溢的批评散文,巴特的语言飘逸生动,辞藻清奇,喜欢用典,在法国批评界独树一帜。

他的经历也很传奇,我在这个学期的“影视美学专题课”上,专门以他为例讲述法国知识分子的特质和批评的尊严。

罗兰·巴特晚年的《明室》是关于摄影和影像的重要理论著作,我几乎每年都给学生讲这本书。

一般认为,罗兰·巴特的成就,体现在文学批评上,他写了《写作的零度》《符号学原理》等,其实,从1943年到他因车祸逝世的1980年,罗兰·巴特陆陆续续写了大概30多篇电影的评论,只不过这些文章散落在不同时期的报刊角落,没有引起重视。

2014年,美国匹兹堡大学教师菲利普·瓦茨整理了这些文章,我在其中选了两篇,这两篇文章分别谈到了两个我很喜欢的导演:布列松和帕索里尼,而且,两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恰好覆盖了罗兰·巴特评论电影的早期(1943年)和晚期(1975年),涉及到的两部影片《罪恶天使》和《萨罗或索多玛120天》也是两部主题有相似之处的作品,对于我们认识这位传奇批评家的电影观很有帮助。

今天我们先给大家奉上第一篇。

翻译由黄兆杰同学完成,与喜欢电影理论的朋友们分享。

译 | 黄兆杰谈布列松的《罪恶天使》(1943)这些“天使”们绝不是傻瓜;她们是接纳出狱的坏女孩们的修女,给这些女孩们穿上多米尼克教派服饰,倾听和供养她们,教育她们得体地举止,然后偶尔发现自己温柔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即看到这些女孩改过自新,或是皈依天主。

瑞奈·福尔(Renée Faure),一个刚离开资产阶级舒适生活的小傻瓜唠叨鬼,就是这些“上帝的裁缝”们中的一员。

她拥有信仰,但同时也具有某种高傲;她热心但鲁莽,充满活力却又有几分傲慢;她被一些修女们宠爱,又被另一些所嫉恨。

摄影艺术的哲学思考——读罗兰·巴特的《明室》

摄影艺术的哲学思考——读罗兰·巴特的《明室》
口 欣 摄 艺 哲 思 — 罗 巴 《 室 邵 园 影 术的 学 考 —读 兰・ 特的 明 》
HUN DRE CH00 S I DS L N ART S
I6 7
文 章 编 号 :0 3—90 (0 0)7— 0 6— 2 10 14 2 1 0 0 7 0
摄 影 艺术 的 哲 学 思 考
舍” 它可使灵魂 脱 出 自己的身 躯 , , 进入 另一 具 尸体 , 使之 复
点 ” 知面” Suim) 刺点 ” P n t 这两个词语 贯穿 。“ ( tdu 和“ ( u c m) u
作 者 简介 : 欣 园 (9 8一 ) 男 , , 苏 南通 人 , 京 师 范 大学 美 术 学 院在 读 学 生 。 研 究方 向 : 影 与媒 体 艺 术 邵 18 , 汉 江 南 摄
天, 有一 对老 人 失 去 独 生 子 , 尔 巴前 去 以佛 理 相 劝 。 说 , 马 得
乎于“ 呓语 ” 的独 自弥漫着全书。但在 书中我们似乎触摸 到定 格在真实影像背后 的时间 、 记忆 、 地点 , 体验 了文字 与语言符
号所 表 述 不 了 的乐 趣 。笔 者 认 为 , 兰 ・巴特 在 书 中 真 正 想 罗 表 达 的 不 是 摄影 本 身 , 也不 是 形 而下 的 技 术 , 而是 形 而 上 的思
P i sp ia f cino oo r p yAr :On ¨ a C a e ar ”b ln a t e hl o hc lRel t nPh tga h t o e o L h mb rClie yRoa d B rh s
S HAO n — y a Xi — u n
摄 影 技 术 诞 生 至 今 已 经 有 了一 百七 十 多 年 的 历 史 , 期 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兰巴特《明室》问答
12图片臧泽林
1.什么是刺点
对于《明室》这本书来说,罗兰巴特的刺点便是他对于挚爱母亲的追思。

当面对自己母亲及家人的照片时,总会生出一些难以掩饰的情感,引发这一系列情感的便是刺点。

对于摄影来说,罗兰巴特在全书开篇的第三节中就提到“我试图以个人的某些情感为出发点,罗列出摄影的根本特点即一般概念,没有这一点,可能就没有摄影。

也就是说,照片与人之间存在着一个纽带,也就是情感或者说感动,当人们被某个瞬间感动的时候人们去拍照,也有时是当看到某一张照片时引发了情感的发生。

2.如何理解书名《明室》
照片就是照片,是一种明确存在或者说存在过的空间。

虽然照片的制作过程是在暗室,但是照片最终确实要生存在明室之中被人们观看的。

照片是一种存在的象征。

3.罗兰巴特是如何理解照片中的时间与空间的意义与相互关系
罗兰巴特认为照片即非艺术也不是消息,而是证明。

体现的也就是摄影最初的纪录功能,“这个瞬间存在过”被罗兰巴特认为是真谛。

4.罗兰巴特小传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

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其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斯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1977年他的母亲逝世,对巴特而言是重大的打击,他将过往与摄影相关的论述与理论集结成册为他最后的伟大作品《明室》,以纪念母亲。

两年多后巴特逝世,很多人称他是随母而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