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

合集下载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文化理论家之一,他的符号学原理对当代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符号学是一种研究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符号的产生、传播和解读。

罗兰·巴特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探讨了符号的本质和功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中,他强调了符号的多义性和流动性。

他认为,符号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语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转化。

符号不是简单地代表着某种特定的含义,而是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和意义。

这种多义性使得符号成为了文化和社会交流中的重要工具,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另外,罗兰·巴特还提出了符号的“死亡”和“复活”问题。

他认为,符号在被过度使用和消费之后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变得空洞和无趣,进而“死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的语境的出现,这些“死去”的符号又有可能被重新激活,获得新的意义和生命力,实现“复活”。

这种对符号的“死亡”和“复活”的理解,为我们认识符号的演变和再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罗兰·巴特还强调了符号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符号并不是简单地反映现实,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建构和再现。

符号通过符号系统的运作,不断地塑造和影响着人们对于现实的理解和认知。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符号视为对现实的“镜子”,而应该理解符号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符号在文化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为我们理解文化和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他的观点和理论不仅对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的深入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符号的多义性和流动性,认识符号与现实的复杂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当代文化和社会。

论罗兰·巴特的语言观

论罗兰·巴特的语言观

论罗兰·巴特的语言观巴特的文学语言观。

巴特认为,文学语言作为含蓄意指,语言遭到了“多格扎”的浸透,语言的所指和能指均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的扩大化的阐释。

巴特以审慎的思维梳理文学语言之后发现,形容词是虚伪的;对所使用的名词要慎重;句子由于具有表意的稳固性,所以,其中往往凝结着“多格扎”;巴特宣称了传统小说的死亡,其原因是传统小说中具有不可靠的因素:虚伪的第三人称视角和一般过去时态。

巴特设想了一种没有“历史”的语言,以现代诗歌为代表。

当然,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巴特自己也知道透明、纯洁的语言是一种幻想。

虽然巴特从各种角度探索了语言的危机和语言的出路,但文学的语言不免沦为“语言的乌托邦”。

罗兰·巴特是西方当代文论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理论跨越了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对西方尤其是法国的当代批评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年来,在我国文学理论界,巴特的名字不仅并未随着结构主义的衰落而消失,恰恰相反,被引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著作的翻译也达到了一个高潮,但对于巴特理论的某些方面仍缺乏专门的研究,比如其语言观。

语言无疑是罗兰·巴特终生思考的主题,也是研究其理论与写作的基础,符号学是巴特思想的基础,巴特还把对符号学的思考与语言学结合了起来,提出符号学是语言学的分支这一理论。

在实践上,巴特运用符号学方法对神话语言、政治语言、书面服装语言等进行了分析,直至最后的《明室》中,仍存在着符号学的影子。

符号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这是巴特受索绪尔影响而又逆索绪尔提出的一个理论,体现出了巴特一生中极为少见的建立体系的愿望。

二级意指系统。

这是巴特从叶尔姆斯列夫处得来的一个概念,即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

对二级符号系统的划分成了巴特研究语言问题的有利武器;符号与意义。

巴特对符号学的探究以及对二级意指系统划分的目的即探究符号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巴特的贡献在于强调了语言的多义性。

语言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巴特语言观及其整个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巴特看来,通过不及物性写作,语言可以摆脱意识形态而到达自由,同时,语言尤其是语言结构,又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外壳,是一种暴力性的存在。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

强调两种“滋养体” 水份:
纯洁、干净、清新;水渗入皮肤实属不易,所以要锁住
脂肪: 媒介元素、良好润滑剂、水在皮肤深处的引导者
今日神话
神话结构:
语言 1能指 2所指 II所指 II符号
3符号 II能指 神话
例子
我的名字叫雄狮: 学外语:my name is lion 第一级符号:能指—所指 第二级符号:能指—所指(我是一个语法例证)
分离食物:
而不是切开和叉住,筷子从不蹂躏食物,要么挑开, 如菜叶,要么拆开,如鱼,以此重新找到食物的自然 缝隙
运送食物: 挑起米饭,或扒到嘴里 不切、不抓、不毁、不穿;食物不再是需要施以暴力 的捕猎对象,而是变成了一种和谐地移运的物质
《作者之死》(1968)
否定了作者是文本的本源和唯一的阐释权威的传统观点。 波德莱尔的作品是波德莱尔失败的记录,凡高的作品是凡高疯狂的 记录,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其堕落的记录。
符号帝国
以符号学的观点写的带有比较文化学性质的
著作 把日本人生活的很多方面:语言、饮食、城 市建构、商品的包装、木偶戏、礼节、俳句、 文具、面容等,均看作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并对其伦理含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揭示这 些文化细节所蕴含的心理特征、人格本质和 人生态度
筷子
与食物的和谐 东方的食物趋向细小,切碎是为了能用筷子夹住 筷子也因食物被切成小块而存在。 筷子的功能(除了送食物到嘴之外): 指示功能:
罗兰· 巴特的美学 思想
其人


罗兰· 巴特(Roland Gérard Barthes ) (Nov. 12, 1915, Cherbourg—March 25, 1980, Paris) 他父亲是海军军官,在他不到一岁时就战死了。他的母亲、姑姑和奶奶将他 带大。 学习钢琴:跟很有音乐天赋的姑姑 9岁随母亲到巴黎,节衣缩食 1935 -1939 :Sorbonne ,古典文字 为肺结核所苦,打断了的他的学术研究,影响了他通过资格考试 也使他避免了在二战中服兵役 1939 -1948: 学习,中学教书,疗养 短期教书:法国、罗马尼亚、埃及 在文化部短期任职 1960年:成为高等实验研究学院正式教师 60年代后期:成为巴黎文化界名流,与斯特劳斯、福柯、拉康等齐名 1976:受聘担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去世: 1980年2月,密特朗的午宴,穿过法兰西学院门前大街时,被卡车撞倒; 四周后,3月26日去世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3罗兰巴特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3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符号学家,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重要人物。

他出身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出生后的第二年父亲阵亡,后随母亲移居巴黎。

由于巴特自幼受母亲影响很大,这也导致他的独身和同性恋倾向。

中学毕业前夕,他因得了当时很致命的肺结核而不得不中断学业,这阻碍了他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从1947年开始,巴特在加缪的介绍下为《战斗报》撰稿,他的学术生涯从此开始。

1952年巴特进入法国政府的文化部门,在外交部文化关系处负责对外教学工作,参与社会学研究和文学批评。

1976年在福柯的推荐下,巴特以学士学位申请到了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的教授资格。

1980巴特年不幸死于车祸。

他的主要著述有《写作的零度》(1953)、《神话学》(1957)、《论拉辛》(1963)、《符号学原理》(1964)、《批评与真实》(1966)、《S/Z》(1970)、《批评论文选》(1972)、《文本的快乐》(1973)、《恋人絮语》(1977)等。

罗兰·巴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的思想立场具有结构主义者的特征,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又明显转到了后结构主义的立场上去。

《写作的零度》一书是巴特的成名作,在此,他提出了写作时“零度”介入的观点。

所谓“零度”写作也就是以存在主义大师加缪为代表的风格,体现为“中性的”,“非感情化”,回避作者的感情色彩和主观意向性,也就是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

这正吻合了结构主义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的认识,即以一种超越了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

然而,巴特在论述零度写作的过程中,又对其加以批判。

实际上,这些创作仍然是形式追求的一种,最终成了自己所创作的神话的奴隶。

在巴特看来,作者创作要用一定的文体形式组织起来的言语来表达,言语与文体从两个维度制约了作者的创作,它们共同为作家勾勒出作品的自然属性,因此写作不只是作者的个人行为,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定的与自己的过去密切联系的表达方式。

罗兰·巴特——法国思想家

罗兰·巴特——法国思想家

罗兰·巴特——法国思想家
罗兰·巴特介绍
中文名:罗兰·巴特
外文名:Roland Barthes
别名:罗朗·巴特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下诺曼底大区
出生日期:公元1915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公元1980年3月26日
职业: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评论家
信仰:结构主义
主要成就:二十世纪法国重要作家
代表作品:《写作的零度》《神话》《符号学基础》《批判与真理》
受影响:索绪尔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公元1915年11月12日—公元1980年3月26日),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

出生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逝世于法
国法兰西岛,享年64岁。

早期的著作在阐述语言结构的随意性及对大众文化的一些现象提供类似的分析。

在《神话学》(Mythologies, 1957)书中分析大众文化。

《论拉辛》(On Racine, 1963)在法国文学界造成轰动,使他成为敢与学院派权威相抗衡的人物。

他后来有关符号学的作品包括较激进的《S/Z》(S/Z, 1970)、研究日本而写成的《符号帝国》(The Empire of Signs, 1970),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作品使他的理论在1970年代受到广大的注目,并在20世纪有助于把结构主义建立为一种具领导性的文化学术运动。

1976年在法兰西学院担任文学符号学讲座教授,成为这个讲座的第一位学者。

罗兰巴特 符号的意指作用 案例

罗兰巴特 符号的意指作用 案例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是法国著名的文化批评家、语义学家和符号学家。

他对符号的研究在当今的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出发,探讨符号的意指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罗兰·巴特在《象征形式》一书中提出了符号学的概念,他认为符号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巴特的理论中,符号被定义为“意味着其他某物的事物”,这表明符号不仅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意义。

巴特将符号分为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两种类型,指示符号是直接代表某种事物的物质形式,而象征符号则是通过一定的约定和文化背景来赋予特定的意义。

二、符号的意指作用在符号学理论中,符号的意指作用是指符号所代表的具体意义和引起的联想。

符号的意指作用不仅涉及到其自身的形态和结构,更重要的是它所指向的世界以及人们在接收符号时产生的心理活动。

符号的意指作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到人们个体差异、文化背景、语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符号的意指作用需要考虑到人们的感知和认知过程,以及符号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语境。

三、符号的意指作用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符号的意指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以道路交通标志为例,红色圆形代表"停止",绿色圆形代表"通行",这些标志在交通行驶中具有明确的指示作用。

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这些颜色和形状可能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比如在我国红色是吉祥的颜色,在西方国家却代表危险。

这说明符号的意指作用是受到文化背景和语境的影响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商标符号的意指作用。

比如著名的耐克商标"Swoosh",这个标志由一个向右倾斜的勾形图案组成,代表着运动、速度和动感。

耐克公司通过这个标志向用户传递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核心价值观。

这个符号在用户心中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情感,成为了耐克品牌的重要标识。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

读书小结近日阅读了罗兰巴特所著的《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颇有感悟。

罗兰巴特(Ro1and Barthes,1915-1980)是当代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与评论家,亦为法国结构主义思潮之代表性人物。

罗兰巴特对于包括文学在内的一般文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考察、分析与著作,如《符号学原理》、《时装系统》、《神话学》与《记号的帝国》等。

语言学的进展从索绪尔到罗兰巴特的发展十分惊人,罗兰巴特最主要的成果在于打破传统语言学和符号论关于所指与能指的二元对立关系,批判西方传统思考模式和方法论,并超越了利瓦伊史陀的结构主义,进入后结构主义观点。

因本书有大量涉及服饰符码的章节及内容,笔者主要就其第一部分:符号学方法说说自己原先对符合学的看法以及在看完此书后所得到的一些收获。

由于本书原是法语著作,笔者参考的书籍是由敖军翻译的版本,难免有与原书意思有所出入之处,望得到谅解与指正。

在阅读这本书前,我并没有将文学描述与符号描述进行区分。

我认为符号描述的目的也应是描述清楚真实的事物。

所以评判一段符号学书写语言的标准,在我看来是这段语言是否能恰到好处原原本本地去还原事物。

而罗兰.巴特指出:文字描述,主要意在某个隐含事物,目的是为了使这一事物存在。

而使用流行描述时,被描述的物体已成为事实,所以描述也将不受事物摆布。

【1】他通过服装制造的例子来帮助我们区分社会学与符号学。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流行时装产生于虚构本源的样式,紧接着是由一系列真实的服装来实现这一式样。

而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对时装的描述自始至终都是虚构的。

时装描述的功能不仅在于提供一种复制现实的样式,更主要的是把时装作为一种意义来加以广泛传播。

【2】从这里,我们是否能得出结论,即用符号学来描述物品是可以无视物品技术层面的结构去天花乱坠呢?答案是否定的。

罗兰.巴特认为描述的真正目标是经由流行时装间接的具体的认知导入向意象服装直接的,分散的认识。

【3】罗兰.巴特同时也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罗兰巴特1

罗兰巴特1

浅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摘要:作为20世纪著名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对当代法国文学界以及当今整个学术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其他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难以企及的。

他的文本理论颠覆了传统文艺批评中作者的权威地位,同时又与新批评“作品至上”的观点不同,提出了读者参与文本创作、使作品能指意义增殖的看法,并强调作者在写作时不应涉入主观情感和价值观念,即零度写作。

关键词:结构主义文本阅读读者零度写作罗兰·巴特,法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是结构主义大师,同时又是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倡导者和支持者。

除了文学,他的思想理论渗透至哲学、符号学、语言学、社会学、时装、摄影、广告等各个领域,故著名批评家卡勒·乔内森称他为“多才多艺的人”。

本文主要针对巴特的文本理论进行简要的论述,从解释文本内涵、分析巴特理论中阅读以及读者的重要性、巴特的零度写作这几个角度进行概述。

巴特的文本理论是在对作品与文本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对文本的特点、分类以及如何创造文本的一系列关照。

他认为,文本的意义并不来自外部实在,而是来自内部的差异系统的永不确定的流变。

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批评家致力于寻找语言之外的那个永恒不变的终极所值。

但巴特的文本理论则指出,文本具有复数性和互文性,故将文本分为可写性文本与可读性文本。

并指出,作家在创作时不应涉入主观情感,提倡零度写作。

一、一个结构主义者的转变(一)从德里达到罗兰·巴特巴特在1972年给让·里斯塔的一封信中承认了德里达对自己的影响:“帮助我,让我明白了我面临的(哲学的,意识形态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他使结构失去了平衡,使符号变为开放的。

”①德里达认为,言语中心主义及逻各斯中心主义,是西方形而上学之源。

言语中心主义理论认为,“言语是心境的符号,文字是言语的符号。

”②在他们看来,符号本身就已经能够反映真实,所以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整体的研究重要。

巴特的神话学理论

巴特的神话学理论

34美学2019/01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当代法国著名文学及文化理论家,其理论影响力遍及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理论流派。

罗兰·巴特于1957年出版的《神话学》一书中的神话学理论影响深远。

巴特受到了索绪尔的符号学思想的影响,这为巴特的神话学理论增加了严谨的科学纬度。

1954年到1956年间巴特为《新文学》撰写了一系列精彩的文章,1957年作为《神话学》一书的第一部分出版。

这一部分写作涉及一系列热门话题,素材也极为丰富(从报刊文章,照片,电影一直到肥皂粉和洗衣液)。

巴特自己在《神话学》序言中写到:这些反思源自于看到报纸、艺术和常识不断地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毫无疑问是历史产物的现实装扮成自然的,这产生难以忍受的不耐烦。

简而言之,我对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的论述对自然和历史的时刻存在的混淆感到不满,同时我要在“不言而喻”的叙述中,找出隐藏在其中的意识形态滥用[1]10。

所以《神话学》可以看作是巴特对套语(Doxa)的批判,按照巴特的说法,套语是“普遍论点,大多数人和小资产阶级的观点”[1]47。

一、索绪尔的影响据巴特所言,在完成《神话学》一书第一部分与完成此书第二部分(即《今日神话》)之间,他接触到了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思想,并深深受到索绪尔思想的影响。

符号学最早由索绪尔在其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

索绪尔构想了一种能够系统讨论人类世界中所有符号系统的科学。

索绪尔讲到:“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我们管它叫符号学”[2]38。

符号学研究组成社会的符号系统,但索绪尔的研究却最终呈现为一套语言学理论,语言系统只是众多符号系统中的一种。

符号学所研究的符号并不完全等同于语言学所探讨的符号。

《神话学》中已经体现了巴特试图修正甚至超越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雄心。

为了更好地探讨《今日神话》中巴特的理论,我们需要首先探讨一下索绪尔的理论。

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过渡者:罗兰·巴特研究综述

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过渡者:罗兰·巴特研究综述

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过渡者:罗兰·巴特研究综述引言:罗兰·巴特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是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批评家、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是由结构主义过渡到解构主义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以多重身份活跃在大众的视野,就连著名批评家卡勒尔也在《罗兰·巴特》这本书中,给罗兰·巴特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符号学者”、“结构主义者”、“文学史家”、“批评家”、“神话学家”、“论战家”、“作家”和“文士”等,他的思想涉猎范围较广,有积极吸收和接受不同的思想,所以罗兰·巴特思想体系较为复杂,对法国文坛、西方文坛甚至是世界文坛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罗兰·巴特前期是法国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从索绪尔的语言学起步,为结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结构主义自身具有封闭性,学术界产生争论,进而理论产生分化,形成了结构主义。

所以后期罗兰·巴特又受到解构主义的影响,将重点投向了读者。

罗兰·巴特不断地挑战新事物,不断地创新,他思想涉猎广泛,可谓是理论思想的弄潮儿,永远走在“时尚”的最前沿。

关键词:罗兰·巴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论、转变一、罗兰·巴特其人罗兰·巴特是法国著名的作家、文学批评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

他以多种身份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以及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他的思想体系较为复杂,基本上是在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否定、不断地创新当中。

罗兰·巴特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它在很多领域无疑是一个天才般的存在。

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趣的分析,他能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

他通过各种方式绽放出自己思想的火花,他不仅是语言的专家,也是一位思想大师。

罗兰·巴特的一生有四个阶段三个转折:第一阶段,1950年——1957年,对神话学研究阶段,分析马克思、布莱希特等的作思想,主要作品《写作的零度》、《神话学》;第二阶段,1958年——1967年,符号学研究阶段,解读索绪尔的思想,主要作品有《语言学要素》、《流行体系》;第三阶段,1968年——1972年,文本性研究阶段,主要解读索尔雷斯、德希达、克里斯蒂娃等的思想,主要作品有《S/Z》、《符号帝国》;第四阶段,1972年——,道德观研究阶段,主要作品有《文本的欺骗》等。

【空白·论艺】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

【空白·论艺】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

【空白·论艺】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罗兰·巴特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批评家。

其理论早期属于结构主义,后期偏向后结构主义。

早期注重文学语言结构研究,后期则认为文学作品不应被当作一个稳定的客体或界线分明的结构来对待,批评家的语言也已放弃了对客观性的要求。

他在代表作《S/Z》中认为,使批评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可以重新改写的作品,而不是可读的作品。

这样,批评家可以任意分割原来的作品,制造与原作品意义相异的语义游戏,由此读者和批评家由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从研究对象到具体研究方法都有差异。

这种差异按巴特自己的话讲就是从研究“作品”转向研究“文本”,即“从视文学作品为具有确定意义的封闭实体……转向视它们为不可还原的复合物和一个永远不能被最终固定到单一的中心、本质或意义上去的无限的能指游戏。

”“作品”与“文本”作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各自研究的对象,其含义及相互关系如何?巴特在其重要论文《从作品到文本》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这篇论文在西方被视为较为清楚地阐述了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转变的重要论文(参见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中的评语)美国出版的一些后结构主义论文集也有不少把此文列为首篇,以说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分野。

因此这篇论文不仅代表了目前西方对文本理论的认识,而且也代表了西方学术界,特别是法国“新批评”对文学问题的理论认识。

——译者从作品到文本〔法〕罗兰·巴特杨扬/译蒋瑞华/校过去几年,某种变化一直发生在我们对语言的认识,以及作为某种结果的(文学)作品的认识中,文学作品从其现象看至少应归结为语言。

这种变化显然是同处在其他领域中的,语言学、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当代发展相联系(“联系”一词这里以一种审慎的中立方式使用:它不是决定的意思,而是多元的和辩证的意思)。

影响作品概念的这种变化不是必然地来自这些原则的每一方面的内部更新,而是从那种按传统观点看来不依赖于它们的客体水平上的相互冲突开始的。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

罗兰· 巴特作品著作二十余种,主要有《写作的零度》 (1953)、《神话》(1957)、《符号学基础》(1965)、 《批评与真理》(1966)、《S/Z》(1970)、《文本的快 乐》(1973)等等,影响了人们对文学和文化的看法, 也可视为巴特对文学研究工程延伸而成的一套思想体 系。生平参见《罗兰· 巴特论罗兰· 巴特》(1975)、《偶 遇琐事》(1987)等,后一本书由友人编辑出版。
罗兰· 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法 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兰· 巴特论家和评论家。 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 大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其符号学著作使 他成为将结构主义泛用于文学、文化现象及 一般性事物研究的重要代表。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罗兰·巴特(Ro1aadBarthes,1915-1980年),法结构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符号学家,出生于海军军官家庭,童年曾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

1934年中学毕业后,曾计划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但肺结核阻碍了他走上学术之途。

1939年战争爆发,兔除兵役的巴特在比阿里特和巴黎的中学任教。

病愈后他获得了去海外教授法文的教职,先后去过罗马尼亚和埃及。

五十年代他曾在主管海外教学的政府文化部工作,并开始撰写文学批评著作。

六十年代他在大学系统外的一个机构——“高等研究实验学院”谋得一个教职。

尽管六十年代末他已成为巴黎名流,与列维一斯特劳斯、福柯、拉康等人齐名,但直至1976年,才被聘为法兰西学院教授。

1980年死于车祸。

巴特是本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文坛上最活跃、最不拘一格、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同时他也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折时期的关键人物。

他的主要论著包括前期结构主义时期的《米歇莱自述》(1954年)、《神话学》(1957年)、《论拉辛》(1963年)、《符号学原理》(1964年)、《创评与真实》(1966年)、《时装的系统》(1967年)和后期解构主义时期的《S/Z》(1970年)、《记号的帝国》(1970年)、《本文的欢悦》(1973年)、《巴特自述》(1975年)、《恋人絮语》(1977年)、《描像器1980年)等。

其早期的美学思想主要包括:结构主义的叙事理论1966年,罗兰·巴特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这篇文章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观点出发,在托多洛夫可榜霄玛斯等人的基础上,为叙事理论开辟了新的方向。

和以往的结构主义一样,巴特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指出在语言分析中,句子可分为三个层次:语音、语法、语义。

这些层次之间至少有两种关系:从同一层次上看有“分布”(dskbtto:la)的关系,从不同层次或超层次上看有“融合”(ntegratve)的关系。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1.卡夫卡所有的名言1、我喜欢作坊里的工作。

刨花的气味,锯子的吟唱,锤子的敲打声,这一切都让我着迷。

2、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

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

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

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3、表面看来,办公室里的人要高贵一些,幸运一些,但这只是假象。

实际上,他们更孤独,更不幸。

相反,手工艺把人引向人群。

可惜我不能到木匠铺或花圃里干活了。

4、您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

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

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

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这个牢笼里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

5、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

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6、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

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

……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

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7、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8、在生活中,一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它的任务,这任务不可能完全由别的东西来完成。

比如说,一个人不可能由别的替补人代他体验生活。

认识世界也好,读书也好,都同于此理。

人们企图把生活关到书里,就像把把鸣禽关进鸟笼一样,但这是做不到的。

事情正好相反,人用书籍的抽象概念只不过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牢笼。

哲学家只是带着各种不同鸟笼的、穿得光怪陆离的鹦鹉学舌者。

9、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10、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其实也是一部侦探小说。

如何理解罗兰·巴特提出的“文本”理论?

如何理解罗兰·巴特提出的“文本”理论?

如何理解罗兰·巴特提出的“⽂本”理论?作为20世纪著名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师,罗兰·巴特的⽂本理论对当代法国⽂学界以及当今整个学术界都产⽣了深远影响,这是其他⽂艺理论家和批评家难以企及的。

第⼀,⽂本理论的内涵:在罗兰.巴特的眼中,⽂本不是产品,不是最终的成品,⽽是⼀种动态的⽣成过程,是⼀种实践,并永远处于⼀种变成崇拜对象的过程当中。

从静态上来说,由于编织的⽆规律,⽂本也就没有确定性的结构和规则,是多元化的,⽂本之间是互⽂的,即相互交织,相互指涉,所以,⽂本是复数的;从动态来说,⽂本是在写作和阅读的思考过程中产⽣的,是⼀种动态的⽣产过程。

第⼆,作品与⽂本的区别:罗兰.巴特认为作品是具有实体的物质存在,⽽⽂本是创造的过程性存在。

作品是⾃⾏显⽰、呈现的;⽂本是⼈们论证、阐释出来的。

⽽且,⽂本突破了题材和固有习俗,强调不稳定性,不像作品被认为有固定、确切的意思,所以,作品是接近所指的。

第三,⽂本理论强调读者参与创造:他将⽂本区分为可读性⽂本与可写性⽂本,据此,也将读者分为“消费式”的读者和“作者式”的读者,并强调读者对“可写”⽂本的主动发现、完成和再⽣产意义,在消费⽂本的同时,也在⽣产⽂本。

第四,⽂本理论的阅读和意义:他认为⽂本是语⾔创造的⼀种体验,是⼀个由语⾔构成的抽象领域,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语⾔空间,是语⾔的游戏。

他进⽽提出了⽂本的复数、⽂本的繁殖性,并论证和深化了由克⾥斯托⽡提出的交互⽂本性理论。

阅读、意义、⽂本,这三者的概念是相互联系的。

在此,我们必须指出“⽂本⽆中⼼”。

“由于没有中⼼,在⽆限的意指过程中,每⼀个所指⼜变为新的能指;符号的意义或意指过程⽆法停⽌和终结。

”结语:综上所述,罗兰.巴特的“⽂本理论”是在对作品与⽂本进⾏区分的基础上,对⽂本的特点、分类以及如何创造⽂本的⼀系列关照。

(图⽚来源于⽹络,侵权必删)。

罗兰。巴特的文艺观

罗兰。巴特的文艺观

• • • • • • •
写作过程
• “神话社会”写作时期: 《写作的零度》《神话学》 • “符号学”写作时期: 《符号学原理》《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 • “文本性”写作时期: 《S/Z》《符号帝国》《萨德、傅里叶、罗耀拉》
• “道德观”写作时期:
《文之悦》《恋人絮语》《罗兰·巴特自述》
罗兰 ▪巴尔特的文艺观
• 刘 震 云 的 一 地 鸡 毛 《 》
• 池 莉 的 烦 恼 人 生 《 》
• 方 方 的 风 景 《 》
《文本的快乐》: “不及物写作”与“可写文本”
两种写作
– 及物的:工具性;他律的;引向另一个世界; – 不及物的:致力于“写作本身”。写作不是通向另一 个 世界的通道,写作就是为了写作自身。
零度写作

所谓“零度写作”,巴特又称之为“白色写作”或“中性写作”。其 特征是:“在其中一种语言的社会性或神话性被消除了,而代之以形 式的一种中性的和惰性的状态。”

零度写作是一种不介入、不干涉的叙事方式。 零度写作是一种直述式的写作。 零度写作是一种沉默、含蓄、空白的写作。


评价:
对“文学是什么”的探讨与结论是颠覆性的,无论 是对就有语言秩序的深刻认识与批判,还是对刚刚萌 芽的现代主义文学的无限期望,他都表现出了异于常 人的敏感性,其见解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但是,我们应意识到,他所主张的“零度写作”是 难以实现的。语言的历史性决定了创新的相对性,文 学也只能不断接近而远远难以到达语言乌托邦。
两种文本:
– 可读的(lisible)文本:
– 处在写作实践之外;完成的,定型的 – 消费性的读者 – 传统方式阅读
– 可写的(scriptible)文本:

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尔特

来自《20世纪中西方文艺理论名人》罗兰·巴特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

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其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斯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目录∙ 1 个人资料∙ 2 人物简介∙ 3 过人天赋∙ 4 发表论文∙ 5 不幸逝世∙ 6 勾勒恋爱∙7 思考方式∙8 著作影响∙9 著作一览∙10 参考资料罗兰·巴特-个人资料罗兰·巴特随笔选姓名:罗兰·巴特性别:男生卒年月:1915年11月12日至1980年3月26日国籍:法国职业:作家荣誉: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

罗兰·巴特-人物简介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

其符号学著作使他成为将结构主义泛用于文学、文化现象及一般性事物研究的重要代表。

他提出写作的零度概念以反对萨特关于文学干预时事的理论,认为文学如同所有交流形式一样本质上是一个符号系统,并在多部著作中运用其文本分析法消解言语所指,尝试按照作品本身的组织原则和内部结构揭示文本种种因素的深层含义和背景。

他概括出文本的三个层次,功能层、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

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影响很深。

罗兰·巴特-过人天赋罗兰·巴特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于1915年11月12日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的瑟堡。

父亲路易·巴特是一位海军军官,在他未满一岁前于北海的一场战斗中死亡。

他的母亲安丽耶塔·巴特与他的姑姑与祖母共同扶养他,在法国巴荣那市,他跟着姑姑学习钢琴,是他初次接触文化的经验。

9岁时他跟随着母亲迁移到巴黎并且居住在那直到成年。

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罗兰 .巴特《作者之死》在奥诺·巴尔扎克[1]的小说《萨拉辛》[2]中,描述了一位装扮成女人的被阉割的男歌手,写了这么一段话:“那是一位女人,她经常突然露出惊怕,经常毫无理智地表现出任性,经常本能地精神恍惚,经常毫无原因地大发脾气,她爱虚张声势,但感情上却细腻而迷人。

”是谁在这样说呢是乐于不想知道以女人身相出现的那位被阉割男人的小说主人公吗是巴尔扎克本人因其个人经验而具有女人的哲学吗是宣扬女性“文学”观念的作者巴尔扎克吗是普遍都有的智慧吗是具有浪漫色彩的心理吗人们将永远不会知道,其实在的原因便是,写作是对任何声音、任何起因的破坏。

写作,就是使我们的主体在中其销声匿迹的中性体、混合体和斜肌,就是使任何身份——从写作的躯体的身份开始——都会在中消失的黑白透视片。

情况大概总是这样:一件事一经叙述——不再是为了直接对现实发生作用,而是为了一些无对象的目的,也就是说,最终除了象征活动的练习本身,而不具任何功用——,那么,这种脱离就会产生,声音就会失去其起因,作者就会步入他自己的死亡,写作也就开始了。

不过,对这一现象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在人种志社会里,叙事从来都不是由哪个人来承担的,而是由一位中介者——萨满或讲述人来承担,因此,必要时,人们可以欣赏“成就” (即对叙述规则的掌握能力),而从来都不能欣赏“天才”。

作者是一位近现代人物,是由我们的社会所产生的,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的社会在与英格兰的经验主义、法国的理性主义和个人对改革的信仰一起脱离中世纪时,发现了个人的魅力,或者像有人更郑重地说的那样,发现了“人性的人”。

因此,在文学方面,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概括与结果的实证主义赋予作者“本人” 以最大的关注,是合乎逻辑的。

作者至今在文学史教材中、在作家的传记中、在各种文学杂志的采访录中、以及在有意以写私人日记而把其个人与其作品连在一起的文学家们的意识本身之中,到处可见;人们在日常文化中所能找到的文学的意象,(都专横地集中在作者方面,即集中在他的个人、他的历史、他的爱好和他的激情方面;在多数情况下,文学批评在于说明,波德莱尔的作品是波德莱尔这个人的失败记录,凡高[3] 的作品是他的疯狂的记录,柴可夫斯基[4] 的作品是其堕落的记录:好作品的解释总是从生产作品的人一侧寻找,就好像透过虚构故事的或明或暗的讽喻最终总是唯一的同一个人即作者的声音在提供其“秘闻”。

罗兰巴特《明室》读后感600字

罗兰巴特《明室》读后感600字

罗兰巴特《明室》读后感600字《罗兰巴特<明室>读后感》篇一读罗兰巴特的《明室》,就像是在迷雾中摸索着前行,时而清晰,时而又陷入困惑,真可谓是一场奇妙又烧脑的旅程。

巴特在书中探讨摄影的本质,那些看似简单却又深刻无比的观点,一开始真让我有点懵圈。

他说摄影有一种“刺点”,这玩意儿就像是隐藏在照片里的小机关,一下子就能戳中你的心。

我就寻思着,这是啥神奇的东西啊?比如说,我看到一张老照片,是小时候的故乡街景,那破旧的石板路、古旧的屋檐,也许就是这张照片的刺点。

它就像一把钥匙,“咔哒”一下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那些关于童年在街头嬉戏、和小伙伴追逐打闹的画面就像潮水一样涌了出来。

这时候我才有点明白,巴特说的刺点可能就是这种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情感的元素吧。

不过呢,巴特的文字有时候真的很绕,就像一团乱麻,你得费好大劲儿才能捋顺。

他一会儿讲这个理论,一会儿又跳到那个故事,我就像个迷失在森林里的小鹿,晕头转向。

但也许这就是他的风格吧,就像那种高深的艺术画作,乍一看乱七八糟,看久了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

我觉得《明室》不仅仅是在讲摄影,更像是在讲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透过表象去挖掘背后的真相。

摄影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内心的渴望、恐惧和记忆。

我们看照片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看自己。

就像有时候我在整理自己的照片集,看到那些不同时期的自己,会突然感慨万千。

那些照片就像是时光的切片,记录着我的成长、欢笑和泪水。

这书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看一个摄影展。

在那些光与影的交织中,有的照片让我驻足良久,有的却只是匆匆一瞥。

当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现在想想,也许就是那些照片里有没有刺点的区别吧。

那些能打动我的照片,就像是有灵魂一样,它们在和我对话,诉说着拍摄者的故事和情感。

《明室》这本书,虽然读起来不容易,但就像一杯浓郁的咖啡,越品越有味道。

它让我对摄影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想,这就是经典著作的魅力所在吧,它就像一个宝藏,等着你去挖掘,每次挖掘都会有新的收获。

罗兰巴特神话理论

罗兰巴特神话理论

罗兰巴特神话理论
罗兰巴特神话理论是一门从古老神话中推断出的调查学科,它被广泛应用在高
等教育中,即揭示和理解人类心灵深处最深刻的需求。

罗兰巴特神话理论试图通过研究神话,推断出人类普遍生活的主题,能够指导教师更好的认识学生的心理情况,制定适合的课程目标,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神话有着神奇的色彩,它们便是用朴素的语言丰富地描述了人们看不见的神秘
力量,把人们从日常环境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了解自己最深处的需要,这让人们一瞥学习具有更大意义。

罗兰巴特神话理论有很多方面,它并不是局限于神话学科,平时以及课堂上都
可以见到它的雏形,比如说青少年历尽艰难求得的变身,运用其中的英雄原则制定了学习的模式,使学生能够以强大的自信和决心应付挑战,前进的方向更加清晰明朗。

罗兰巴特神话理论倡导以传统典籍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启发他们朝这一目标勇敢迈进,展示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生活智慧。

罗兰巴特神话理论不仅有助于高等教育领域对学生心理的渗透,也让神话变得
更加具有意义,内涵更丰富。

罗兰巴特神话理论期望能够帮助孩子们变得更应时,从解读神话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向前面一步更加迈进,最终达到发展个性和成长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兰〃巴特
著作
主要有《写作的零度》(1953)、《神话》(1957)、《符号学基础》(1965)、《批评与真理》(1966)、《S/Z》(1970)、《文本的快乐》(1973)等等,影响了人们对文学和文化的看法,也可视为巴特对文学研究工程延伸而成的一套思想体系。

他提出写作的零度概念以反对萨特关于文学干预时事的理论,认为文学如同所有交流形式一样本质上是一个符号系统,并在多部著作中运用其文本分析法消解言语所指,尝试按照作品本身的组织原则和内部结构揭示文本种种因素的深层含义和背景。

他概括出文本的三个层次,功能层、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

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影响很深。

巴特最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对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回应,尤其是针对其代表人物萨特。

在萨特的作品《什么是文学》中,他将自己从既已建立的书写形式以及他认为敌视读者的前卫书写形式中抽离。

而巴特的回应是:何不寻找书写中那些特别而独创的元素。

在《写作的零度》中巴特认为语言与形式都是呈现概念上的常规,而不完全是创意的表现。

形式,或者是巴特所称的“书写”是个体选择以独特的方式操作形式上的常规来达到他所想达到的效果,这是一个独特且创造性的行动。

当一个人书写的形式向大众发表以后,将无可避免的成为常规,这表示创作成为一种在持续不断改变与反应中的连续性历程。

于1967年发表了他最著名的论文“作者之死”,主要是受到雅克·德里达逐渐崛起的解构主义所影响,这篇论文变成为他向结构主义思想告别的转折。

1970年发表著名的作品《S/Z》,是对巴尔扎克小说作品《萨拉辛》的批判式阅读,被认为是巴特最为质量兼具的作品。

整个70年代巴特持续的发展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出文本性与小说中的角色中立性等概念。

Readerly and writerly texts 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
罗兰〃巴尔特《S/Z》(1970)中的术语,原文为lisible和scriptable。

《S/Z》是对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萨拉西尼》的评注,巴尔特用“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区分传统小说与20世纪的文学作品,认为前者的意义是封闭的,后者则强迫读者去添加意义。

如他所说:“可写性的文本是我们自己的写作,是在世界的无限运动……被某种减损多样性的单一系统(意识形态、类概念、批评)贯通、交叉、阻断或塑造之前,是意义框架的开放,是语言的无限。

”可读性文本则只是“作品”(products)、而不是“创作”(productions)。

类似的区分还可以见于艾柯的《作者的角色》(1981),相应的术语是“敞开的文本和封闭的文本”(open and closed texts)。

《恋人絮语》是一本无法让人定义的书。

就像书名所显示的那样,它没有理论话语的漫漫征途却不乏深刻洞见。

它没有小说文本的故事情节却不乏一个个让人回味流连的爱情场景。

他貌似体贴的将恋人的心态和言语的方式安排成了这本书的结构方式,然而其后却不乏嘲弄。

他用一种开放式,流动的,无定向性的言语方式开始了他对爱情的胡言乱语。

巴特精巧的勾勒恋爱状态的每一个场景,然而却并把他们有序的编排。

所谓相遇,一见钟情,交谈倾诉,挫折误解,等待,依恋等等,诸种状态本身就毫无先后顺序可言,它们有时交替进行,有时同时发生。

剪不断,理还乱的恋人心绪哪里有什么逻辑可言?因此巴特只能针对每一个场景进行勾勒分析。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巴特的分析是建立在恋人这一方,而以恋人爱上的对象为情偶之上的主体性分析。

他用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所显示的心态做例,细致入微的分析每一种状态下的矛盾和潜台词。

昆德拉《好笑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