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质量管理与安全输血相关制度(护理部分)[1]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一、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贴有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科别、床号、血型和诊断,核对无误后采集血样。
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二、非急症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
应先进行血型鉴定,需要申请输血时再另外采集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急症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避免抽错血标本造成重大的输血事故。
三、血样采集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输血申请单代送交血库,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全名。
四、配血标本必须是在输血前3天内采集的,超过3天必须重新采集。
五、取血时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与发血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科别、床号、血型、供血者血袋编码、血型、血液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和内容物等,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制品拒绝领取。
六、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没有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异常。
七、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再次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科别、床号、血型等,确认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并再次核对血液后进行输注。
8、血液制剂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30分钟,取回的血液制剂应按照要求在30分钟内输注。
血小板、冷沉淀取回后尽快输注。
暂时不输注的血液应保存于血库输血专用冰箱中。
九、输血前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输注,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输血器。
十、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猛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打针生理盐水。
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打针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连续输注。
十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的输注。
安全输血制度(护理相关)
1、确定输血后,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与患者当面核对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同时抽取血标本。
2、将抽取的血标本、输血同意书、输血申请单(要有住院处的收费章)送到血库,双方核对无误后,携带输血同意书方可离开。
3、携带专用取血箱、取血单、病历(必须填写完整,并由具有执业护士资格的护士双签字)到血库取血。
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区、床号、血型,血液制备日期、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及所配相合血液的献血码、血型、血量、以及血液的外包装,是否有破损,外观是否澄清,有无凝集,有无溶血,核对无误,双方签字,血液方可取走,出库的血液一律不得退回血库。
4、血液取到病区后应在4小时之内输注完毕,不得自行储血。
5、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确认与交叉配血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开始输血。
6、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输血过程中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和渗血,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无输血反应,做好记录。
7、遵照医嘱,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8、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9、连续输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两袋之间需用0.9%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管路冲洗干净或更换输血器。
10、输血后,在输血记录单上签字放入病例中。
空血袋在输完血液后1小时内送回血库在4℃冰箱内保存24小时。
11、如发生输血反应,应按照“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应急程序”进行处理,并及时填写《输血反应记录单》,于3天内返回血库。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安全输血查对及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涉及输血工作的科室、部门及人员。
三、职责1. 医生:负责评估患者输血指征,开具输血申请单,并在输血前告知患者或家属输血风险及注意事项。
2. 护士:负责输血前查对、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的护理工作。
3. 输血科:负责血液的采集、制备、储存、发放及输血前的检验工作。
4.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评估输血安全管理工作。
四、制度内容1. 输血申请单查对(1)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2)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字。
2. 输血前查对(1)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2)如有疑问立即与输血科联系,准确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3. 输血过程中查对(1)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或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并双签名。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4. 输血后查对(1)输血后,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2)记录输血过程及患者病情变化。
5. 输血科查对(1)输血科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2)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3)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4)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和发放前核对工作。
五、监督与考核1. 质量控制部门定期对输血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科学、规范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输血科的全部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输血科是承当输血护理工作的专业科室,负责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执行。
第四条输血科应依照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操作,严格遵从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输血科的组织机构包含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技术人员等。
第六条输血科科室主任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输血工作,负责订立和实施输血工作计划。
第七条输血科护士长负责具体的输血工作,组织和引导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并进行必需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输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搭配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
第九条输血科设立输血委员会,由相关科室专家构成,负责订立输血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指南,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输血操作规范第十条输血科全部工作人员必需熟识并严格执行输血工作的操作规范,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输血前的患者营养情形和血液检查;2.输血的准备工作,包含输血设备的准备和术前交接;3.输血操作的要求,包含穿刺技巧和输血速度的掌控;4.输血后的察看和护理措施;5.输血并发症的防备和处理。
第十一条输血操作必需严格依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人员应经过系统培训并持有相应操作证书。
第十二条输血科应配备充分数量的护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输血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输血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从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血设备和输血器具的干净。
第十四条输血操作结束后,应将输血设备彻底清洗和消毒,除去污染,确保下次使用的安全。
第四章输血设备管理第十五条输血科技术人员应对输血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六条输血设备应依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七条新购进的输血设备应进行验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输血品质管理制度
输血品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我院输血品质管理工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与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管理要求,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涉及输血工作的部门、人员,包含临床科室、输血科、护理部、试验室等各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条质量管理原则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度,确保输血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3.强化团队协作,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和职责。
4.不绝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不绝改善和创新,实现输血管理的连续改进。
第四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含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和质量管理流程等。
2.定期开展质量管理评估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矫正和改进措施。
3.建立健全的文档掌控制度,确保相关文件和记录的正常使用和保管。
4.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
5.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
第三章输血操作管理第五条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输血前,医务人员应核查患者信息,包含患者身份、血型、抗体筛查等。
2.输血前,医务人员应核查输血所需的血制品,包含血袋、血液类型和血品质量等。
3.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对输血设备进行检验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作。
4.输血前,医务人员应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输血环境无菌。
第六条输血操作流程1.输血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输血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2.输血时,医务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包含手套、口罩等。
3.输血时,医务人员应依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输血操作,确保血液的正确输入。
4.输血时,医务人员应紧密察看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第七条输血品质掌控1.输血品质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
2.医务人员应认真核对输血血型和配对信息,确保输血的血型全都性。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与安全输血
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
输血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法律法规培训:确保医护人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伦理道德培训:培养医护人员的伦理道德观念,确保患者权益得到保障
技能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患者及家属培训与教育
输血知识普及: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输血的基本知识、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输血流程培训: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前后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批、采集、运输等环节
输血风险告知: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可能存在的风险,如过敏反应、感染等
输血后观察与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观察输血后的反应,以及如何进行护理和保养
社会公众宣传与教育
输血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输血的认识和了解
献血宣传:鼓励更多人参与献血,提高血液供应安全性
安全输血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与安全输血的培训与教育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与安全输血的监管与评估
单击添加标题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输血前质量管理
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型匹配,避免输血反应
血液标本采集与送检:确保标本新鲜、无污染
受血者身份确认:防止输错血型或重复输血
输血申请单审核:确保申请单填写完整、准确
输血后观察与评估
输血后护理:保持输血部位清洁、避免感染等
输血后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输血部位情况等
输血后评估:评估输血效果、不良反应等
输血后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等
输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输血后预防:对受血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对有输血反应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减轻症状并预防再次发生。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阐述观点。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总结)
推治疗车,同时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和血制品,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相关流程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8.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重点交接班。 9.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10.跟踪病情及化验结果,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总结讲评,达到 改进目标。
共同学习 与时俱进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Hale Waihona Puke 7.输血前用0.9%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 输入不同供应者血液时,必须在前一袋血输尽 后,用0.9%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再继续输 入下一袋血。 8.控制输血速度,输血前15min缓输,<20滴 /min,随后根据病情及年龄调整滴数;一般情 况下,成人输血速度为40-60滴/min;对年老体 弱、严重贫血、心衰患者应谨慎,滴数宜慢; 输血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4h内输完。
二、输血反应护理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技术规范】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3.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 少焦虑。
5.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保留未输完的余血及血袋,用无菌治疗巾密封,以备检验。怀疑溶 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的血袋及抽取的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2.取血 2.1下达输血医嘱后,由护士携病历、取血卡、专用取血箱到血库取血。 2.2拿血时应将血袋平放在取血箱内,不得受压,不得剧烈摇晃。 2.3取血时护士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及时向血库人员提出: 2.3.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3.2血袋有破损、漏血; 2.3.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2.3.4血液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2.3.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2.3.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接面上出现溶血; 2.3.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2.3.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通用10篇)为做好输血的安全工作,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应制定规范的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篇11、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输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
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保护患者、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输血治疗安全。
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签输血协议书,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到输血副作用及对策各个环节,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严禁同时采集两个人的血标本。
5、取回的血液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6、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核对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7、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携病历共同到患者身旁核对,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方可输血。
8、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并报告医生。
9、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相关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按要求妥善保管剩余血量。
10、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观察记录输血过程。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篇2一、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 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三、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四、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一) 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二) 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 Rh 因子)、血液有效期;(三)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一、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经扫描后的合血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标本。
二、值班护士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无误。
三、输血者从输血科取血时要认真核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量、血袋号和采血日期等有关内容,并签字。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取,通知相关人员。
四、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五、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两名核对的护士在电子医嘱单上签字,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六、取回的库存血不能加温,需要在室温下放置15-20后再输入。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七、输血前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八、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九、输血完毕后,将输血过程记录,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到血库保存。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2)一、概述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保护输血受血者的生命和健康。
所有涉及输血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输血工作的规范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输血科、临床科室和实验室等相关人员。
三、术语定义1. 输血:将血液或血液制品注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
2. 输血受血者: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
3. 供血者:提供血液或血液制品的个人或机构。
4. 输血医嘱:医生为患者开具的需要输血的书面指示。
5. 输血记录:记录输血全过程的文件。
输血质量管理与安全输血相关制度(护理部分)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4、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按急性肺水肿的原则处理,停止输血,酌情 帮病员端做,四肢轮扎,有效的减少静脉回 心血量;高流量输氧,遵医嘱应用镇定、镇 痛、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心 脏负荷。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5、细菌污染反应 一旦发现,除立即停止输血和通知医生外, 应将剩余血送化验室做血培养和药敏试验。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定时测量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严密观察 病情,早期发现休克先兆,配合抗休克、抗 感染治疗。
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制度
临床科室也应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详细记
录在案,并随输血记录单保存在病历中; 输血科及时收回输血反应未输完的血液,重 复正反定型和交叉配血,必要时进行抗体检 测及其他相关检测;
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制度
输血科要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
以利临床医师对症治疗; 严重的输血反应,输血科在处理后(必要时 应及时)上报医务科;同时每月进行统计汇 总,填写“池州市人民医院输血不良反映登 记表”并上报医务科。
由护士(工)将已封口的运送袋送至输血科,
并按时间顺序存放2-6℃“血袋回收”冰箱内, 同时按要求填好“血袋回收销毁登记表”; 输血科将回收的血袋保存一天(以便输血反 应复查)后,由护工送指定地点焚毁,并在 血袋回收登记表上做好记录。
人好了,这个世界就好了!
谢
谢
!
血袋回收制度
临床使用过的输血袋,各用血科室应及时送 输血科回收,再由专职人员送医院专门机构 统一销毁。程序: 输注血液后的血袋采用双袋法,即先在室内 装入塑料袋,离室前再套上一个塑料袋,各 用血科室收齐当天使用后的空血袋,将外层 塑料袋(黄色)封口,并在封口标签上注明科 别、数量、日期;
门诊输液与输血护理操作与安全管理制度
门诊输液与输血护理操作与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门诊输液与输血护理操作,确保患者安全与生命健康,提高医疗质量,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门诊输液与输血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全部人员,包含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
第二章输液与输血前的准备工作第三条患者治疗前,必需进行严格的病史核对与评估,确保患者适合接受门诊输液与输血治疗。
第四条医生在对患者进行的病情评估后,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输液与输血的方式、药物剂量和时间。
第五条护士应在输液前核对患者身份,验证患者信息和医嘱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核对输液及输血设备的完整性。
第六条患者应事先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明确知晓牵涉到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输液与输血操作流程第七条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前,必需正确洗手并佩戴清洁的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卫生。
第八条护士应选用无菌注射器和无菌针头,并使用无菌棉球和适当的消毒剂对穿刺点进行消毒。
第九条护士应依照医嘱准确配制药物,认真检查药物的标识、有效期和药物是否浑浊或沉淀。
第十条护士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和穿刺方法,并保持穿刺点的稳定,避开输液引起淤血和渗漏。
第十一条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应注意输液速度,避开快速输注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浓度过高引发的风险。
第十二条输血操作需要严格依照血液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包含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满足输血适应证等。
第十三条输血血品必需进行冷链管理,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护士在输液与输血过程中,应不定时检查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显现的并发症和不适。
第十五条输血与输液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应及时记录并上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第四章输液与输血安全管理第十六条输液与输血操作前,必需核对医嘱、药品、器械等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七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输液与输血安全监测系统,记录输液与输血的过程和结果,包含输液速度、容量、时间等。
第十八条医院应订立相应的事故应急管理程序,针对输液与输血过程中可能显现的意外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输血的护理管理制度
输血的护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输血治疗效果,规范输血护理工作,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输血护理管理小组,由科护士长、护士长及输血护理人员组成。
2. 输血护理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本科室输血护理工作制度、流程、操作规范及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3. 输血护理管理小组负责对输血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输血护理管理小组定期对输血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确保输血护理质量。
三、输血前管理1.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
2. 护士认真审核输血治疗医嘱,确认无误后,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输血目的、可能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护士负责收集患者输血前相关资料,包括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输血史、过敏史等,并做好记录。
4. 护士在输血前认真检查血液制品,确认无误后签名。
5. 护士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输血前准备,包括排气、预热、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等。
6. 输血前,护士再次核对患者身份、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确保无误后开始输血。
四、输血中管理1. 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
2. 护士严格按照输血速度、时间等要求进行输血,确保输血安全。
3. 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确保输血管道通畅,避免发生堵塞、漏液等情况。
4. 护士注意保持输血环境整洁、安静,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输血环境。
5.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随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五、输血后管理1. 护士在输血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
2. 护士做好输血记录,包括输血时间、速度、剂量、输血反应等,并归档保存。
3. 护士根据患者输血后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4. 护士长定期对输血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收集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输血护理工作。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输血工作,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三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由医务科、输血科、护理部等部门共同负责。
第四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科学规范,持续改进;(三)责任明确,追究到位。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输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七条输血科设置以下岗位:(一)主任:负责输血科全面工作,主持输血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二)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输血科日常管理工作;(三)检验师:负责血液检验工作;(四)护士:负责输血护理工作;(五)其他辅助人员:负责输血科日常事务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职责:(一)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全院输血工作,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二)护理部:负责输血护理工作,确保输血安全;(三)检验科:负责血液检验工作,确保血液质量;(四)血库:负责血液储存、发放工作,确保血液安全;(五)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三、血液采集与储存第九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合法、合规。
第十条血液采集前,应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第十一条血液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血液污染。
第十二条血液采集后,应及时将血液送至输血科进行检验、储存。
第十三条血液储存温度、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维护储存设备。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医护____人至床旁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采血。
5、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6、护士采集标本并经____人核对签名确认后,由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7、输液科血液准备好后,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凭《领血证》到输血科领取血液,采用冷链密闭式转运。
8、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并做好签字交接工作。
9、输血时应挂上具有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10、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上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11、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将血袋放入专用的单独存放的黄色垃圾袋中,及时送输血科保存。
12、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认真填写《输血护理记录单》。
13、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二)____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因失血或血液疾病引起的生命危险。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传染疾病和过敏反应等。
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政策、制度,监督、指导临床输血工作,对输血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2. 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感染管理科、伦理委员会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3. 输血科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血液的采购、储存、发放、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等。
三、临床用血管理1. 医院使用血站统一供给的血液,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定期向血站报送用血计划,保持一定的储备血量。
2.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Hb<70g/L才需输血,Hb 在70 g/L ~100g/L之间,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
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
3. 临床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应根据病情,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认真做好临床输血治疗前的全面评估,记录在病历中。
4. 患者需要输血时,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
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与患者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方可输血治疗。
5. 临床输血治疗前,临床医生应开具检查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规、ABO,RH血型、凝血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HIV抗体和ALT检测。
四、血液质量管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血液的入库、保存。
2. 血液入库前要核对验收,核对内容包括: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等。
3. 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应拒绝入库。
4. 合格的血液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储存。
五、输血过程管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按照临床医生开具的输血医嘱,核对患者信息、血液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配血。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医院输血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订立本规章制度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与输血相关的科室和人员,包含输血科、血库、临床科室等。
第二章输血申请与审核第三条输血适应症确实定1.医生应当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试验室检查结果,推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2.输血适应症的推断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
第四条输血申请与审核1.医生在确认患者需要输血后,应当填写《输血申请单》,并注明输血的适应症、输血血液成分、输血量等相关信息。
2.输血科负责人对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申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输血科负责人应当向相关人员供应输血血液成分的相关培训和引导,提高申请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三章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与配制第五条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1.医生在依据患者的输血适应症确定输血血液成分时,应当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临床需要,选用最为合适的输血血液成分。
2.医院应当建立相应的输血血液成分供应与管理制度,保证输血血液成分的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输血血液成分的存储与配制1.输血血液成分的存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2.输血血液成分的配制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和培训的人员进行,确保输血血液成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输血血液成分的配制记录应当认真、准确,并保管有关质量掌控的相关资料。
第四章输血操作与管理第七条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医生在进行输血前应当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评估和检查,包含患者的身体情形、输血需求量、输血反应风险等。
2.输血前应当检查患者的身份、血型和配血结果,并与输血血液成分标签进行核对。
第八条输血操作1.输血操作应当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应当进行手卫生并佩戴一次性手套。
2.输血器材应当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不得超出有效期。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2.决定输血治疗前,主管医师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3.采集交叉配血标本室,每次只为一位患者采集,禁止同时为两位及两位以上的患者采血,避免发生差错。
4.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5.输血前在治疗室和患者床边均需要2名医护人员同时查对无误,方可输注,并做到双签名。
6.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7.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无输血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8.不同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要点:(1)红细胞。
要求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200ml)要求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如未输完应废弃。
(2)血小板制剂。
取回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1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一般应在20分钟内输完。
(3)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
融化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一般200ml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1u冷沉淀应在20分钟内输完。
9.如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按“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10.输血患者应书面交班,记录内容应包括输血时间、种类、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11.输血完毕尽快将废血袋送回输血科保持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1.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2.依据《护士条例、《护士守则》、《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与《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规范护理行为,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血液是生命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概述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并有效实施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输血工作过程。
二、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管理目标: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2. 质量管理原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科学决策、全员参与。
3. 质量管理职责:(1)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流程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
(2)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监督评估质量管理工作。
(3)医护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做好各项质量控制工作。
三、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控制文件:制定和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记录管理制度等相应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章可循。
2. 质量考核与改进:建立科室质量考核机制,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流程。
3. 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输血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控制。
4. 培训与培养: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技术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5. 不良事件管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汇报和处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资料的保存和使用。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操作规范:(1)员工要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要保持个人和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2)血液制品的采集、输注、贮存等工作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操作规范,防止污染。
(3)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血型鉴定、配血和交叉配血,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物资管理:(1)建立血液制品和相关试剂的管理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用血流程
急救用血采集血标本要求不变,若之前未 做血型,应加抽一管血抗凝血,审批手续可 在三日内补办。
临床用血申请单的填写
经治医生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池州市人民医院 临床输血(审批)单》,“输血前常规检查结果” 部分未能及时填写 的,必须注明。 申请医生、科主任、抽血护士必须在输血申请单 相应处签名、盖章。 “输血申请单”填写后如需修改(受血者姓名、 病案号 除外),必须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 规范》进行修改。 输血科应认真履行对“输血申请单”、“配血标 本”审查职责,拒绝接收填写不完整的输血申请 单和不合格的配血标本。
2、过敏反应
除按发热反应处理外,按过敏休克抢救;有 呼吸困难者,给高流量吸氧;喉头严重水肿 者,协助医生作气管切开。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3、溶血反应
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 输血通知医生,保留余血和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 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双侧腰部给予热敷,以解除 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碱化尿液,以增加血红蛋 白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肾小管阻塞,遵医嘱静 脉输碳酸氢钠;对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衰处理。 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血钾升高,严密观察血压、 尿量、尿色变化。
血标本采集面临的风险
盛错血标本(护士同时采集多位患者血标本, 将血样注入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 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采错对象) 血标本量不足,溶血。 血标本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 等。
标本的运送
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送和储存时 间,尽快送检,确保在较短时间内送达实验 室。 运送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采用加盖容器,保 证标本不受污染,特别是怀疑有高生物危险 性标本应严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非医护人员运送标本存在风险。
标本采集流程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 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输血科对临床医护人员所送标本经过双方 核对无误后进行标本登记并签字。
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 的重要环节,其影响因素包括采集时间、 采集部位、采血量等,忌在输液臂近端 抽血。 配血标本必须是3天内采集的(此标本能 代表病人当前的免疫学状态)。
6、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 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 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7、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 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谢功 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对血钾高的患者,易 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提高警惕。此外输注大 量枸橼酸后,可减低血清钙水平,影响凝血功能; 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 毒,会使血清钾降低。
输血管理制度
九、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
污染、放臵室温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 由用血科室负责; 十、输完血后,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 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汇报单,并反还输血 科保存,病历中应有相应记录。血袋于24小 时内送输血科2-6℃冰箱保存并记录,以便进 行输血疗效观察;
输血管理制度
一、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对于手术用血应 事先做好计划。对输血量及所需各种成分血 (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要严格 掌握; 二、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 丙肝抗体、梅毒抗体、HIV抗体和谷丙转氨酶 检测,阳性结果理制度
三、患者需要输血时,医生应向家属讲清输
临床输血监护制度
输血中的监护
3、输血的全过程应随时观察受血者情况,尤其是输 血开始的15分钟内,医护人员应留在受血者床边严 密观察,以便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能及时发现。对婴 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述 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4、若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必须立 即报告主管医师及输血科,迅速采取措施,缓输或 停输血液及做出治疗处理。
输血科拒收不合格标本原则
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单(如只有 患者姓名)。 血标本与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 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 血标本量过少,无法满足检测要求。 血标本被稀释。 血标本溶血(溶血性疾病除外)。 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 标记说明,造成血型鉴定困难或配血困难(说明后 可将红细胞洗涤)。
标本采集流程
确定输血后,由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 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唯一标 识如:住院号、腕带。儿科患者应根据父母或监护 人识别,采集静脉血样3ml,EDTAK2抗凝。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准确地标记和记录,如病 人姓名、科室、床号、标本采集医护人员姓名、采 集日期、时间,以使采集后的标本上可识别的患者 信息与输血申请单上指定患者的唯一信息相同,并 保证采集者的身份和采集时间等可以准确地被识别。
输血管理制度
七、取血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
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 床号、血型、血类、储血量、输血日期、交 叉配血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八、输血时,必须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有无 不良反应,遇有疑问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 止输血,并通知输血科查找原因,待查清原 因后再作处理;
临床输血监护制度
输血后的监护
1、输血科对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等原始记录必 须保存十年以备查; 2、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由临床医护人员向输血 科提交“输血反应报告单”及留有残余血液的血袋, 由输血科调查。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血机构 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 反应则应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
1、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 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撤下输血器,注明 “输血反应”,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物理降 温,寒战保温),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 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临床输血中的常见错误
采样错误 样本标识不全 实验室技术误差 血袋标识错误 取血错误
输血给错误的病人
执行输血必须注意的问题
未仔细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对象)。 拿错血(易发生在同一病区多位患者同时需 要输血)。 血液未按正确条件保存,导致细菌污染或某 些成分丧失功能。 血液成分的输注方法不当,使其疗效大为减 低。 出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
临床输血监护制度
临床输血前的监护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 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 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 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临床输血监护制度
输血中的监护
1、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 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2、严格控制一般输血的速度:输血前15分 钟应缓输(每分钟为2ml,约30滴);15分钟 后若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输注速 度;
↙ (冷链交接) ↘ 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
输血科←------→临床科室
(制定计划、用血评价)
储血室 发血室 治疗室
↙
↙
↘
↘
实验室 ↘ IQC质评
↙ EQA质评
↓ ↓ 输血方案 采样、送样 ↓ ↓ 疗效评价 输血、记录
↙ 医生
↘ 护士
标本采集
是整个检测过程中最为关键点之一,对
检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是临床和实验室一个重要的接口,也往 往容易被忽视。 标本采集者应按规程进行标本采集。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原则理
识别标准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多发生在输血后1-2个小时内,常先有发热 和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 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 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 痒。过敏反应较少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 全血和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 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 休克等症状。
输血管理制度
十一、为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血液从
输血科发出后,一律不得再退回输血科。 十二、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 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输注时间过长, 滋生细菌的危险。
临床输血监护制度
临床输血前的监护
1、严格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 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 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 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4、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按急性肺水肿的原则处理,停止输血,酌情 帮病员端做,四肢轮扎,有效的减少静脉回 心血量;高流量输氧,遵医嘱应用镇定、镇 痛、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心 脏负荷。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5、细菌污染反应 一旦发现,除立即停止输血和通知医生外, 应将剩余血送化验室做血培养和药敏试验。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定时测量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严密观察 病情,早期发现休克先兆,配合抗休克、抗 感染治疗。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至。典型症状是输 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 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 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 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 低血压。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类 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 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引起休克。 库存低温条件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内毒 素所至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 衰。